员工就是企业的合作伙伴,企业与员工是共存亡的。对于企业的管理者,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行动起来,要让员工也能感同身受地与企业共进退。当然,首先你要让员工感受到他在这个企业里是有“利”可图的,否则他是无论如何不会为公司的兴亡出力的。
对创业者来说最重要的不仅仅是外部的合作伙伴,内部的创业团队、企业员工是更为重要的资源。一个企业没有外部合作伙伴可以自力更生,可没有创业团队、没有员工,那就是皮包公司了。任何一个做实业的企业,都应该有一个稳定的团队作为支撑。
要从每一个细微的地方让员工感受到“在这家公司效力是有利可图的”,“利”可能是股权、是很好的薪酬和待遇,也可能是个人的发展前景。这跟企业之间的合作是一样的。所以一个创业者领导企业的时候,一定要对员工的需求有清楚的认识,急员工之所需,这样对于企业文化和团队稳定都不无裨益。
员工可以为了公司而不遗余力,但前提是务必要让员工有“利”可图。为了激员工动力与士气,不妨定出分享利润与拥有股份的计划。
澳大利亚一家享有盛誉的日用品公司,创业十余年来,每季业绩从未下降,利润不仅以10%~20%的速度增长,股票利润也都高于20%。该公司在日用品行业之所以能以高品质而举世闻名,就是因为公司建立了利润分享制度,与员工的关系正是“两蒙其利”。那些生产线上的员工,他们随时在寻找产品的缺失。员工受益带来了公司受益,这也正是维持品质的关键因素。
不得不提到的是,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要想让员工有“利”可图,首先就要知道员工们所图的“利”都是什么。也就是说,要想管理好员工,一定要搞清楚员工需要什么。作为一名领导,关键是要知道员工需要什么,如果不知道员工的需要,也无从谈起为员工服务,满足员工的需要。一个领导贵在知道员工的需要,而且知道如何满足员工的需要,并知道在满足员工需要的过程中注意事项和不同时期的处理技巧。那么,员工们都需要老板来满足他们什么?
第一,需要不错的薪金收入。
同样能力者,有人对月薪2000元可能感觉良好,而有人对月薪5000元可能感觉低,这个感觉是综合比较各种客观因素后作用于自己心理上的一种主观感受。所以说,薪金的高低除了能满足生存的条件外,就是一种比较后的感觉,是外界因素作用于个人心理的一种主观感觉。
第二,需要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这个舞台能够使员工的知识用上,能力发挥出来,智慧彰显出来,员工就会有一种成就感。无论如何、普通的员工也期盼着舞台感和成就感。因为任何人都有一个共同的需要,即受到组织成员的尊重。也就是说员工拥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及智慧在组织中不能用上和发挥出来,员工就没有舞台感和成就感。
第三,需要一个成长的空间。
员工在自己的知识派上用场、能力发挥出来、智慧彰显出来的同时,还需要学到新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增进自己的智慧。这样员工才会感觉到自己在成长,才会感觉到自己有美好的人生前景。不然的话,员工把自己的知识用上了,能力发挥出来后,智慧也彰显出来后,没有学到新知识,能力没有提高、智慧没有长进,那么员工就会有被掏空的感觉,没有与时俱进的感受,感觉到自己被企业组织所压榨,有被时局淘汰的危机感。
这时员工就会想着去充电,若是自立门户,其原因就是组织不能满足这些急需成长的组织成员的需要。所以,企业组织永远持续成长是满足员工成长感的最有效的方法,否则的话,主要骨干力量的离去是必然的,要知道:不光是高薪就能够留住人的。
第四,需要一个健康的环境。
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人文环境之中,“人之初,性本善”。所有的人都向往美好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作为企业组织的员工,无一不希望自己所处的环境是稳定的、良好的、和谐的、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如果生活在一个尔虞我诈、风气不正、乱七八糟的不健康的甚至没有安全感的企业环境之中,即使有再多的收入,员工也不会快乐。追求美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是人们的共性要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快乐仅有金钱是买不到的。
当然,如果企业单纯地去满足员工的需要,那就是舍本逐末了。创业者必须认识到,招聘员工的根本目的,是对企业有所帮助。在这个前提下,再去分析成本与产出的比例是否协调。
但是,归根结底员工都是企业最重要的人力资源和有生力量,企业的发展壮大时刻离不开员工的付出,所以,请从双赢造就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待员工的劳动回报问题,让员工在有“利”可图的职业目标中,和企业携手共进,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