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商学院的演讲
巴菲特很少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他似乎不喜欢抛头露面,只愿和朋友们聚在一起。更多的时间,他用来读书和学习,有时去参加公众聚会,也宁愿坐在无人留意的角落,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直到可以离开。有人说他是个害羞的人,但他有时也可以滔滔不绝,大谈特谈,控制所有的谈话主题。当他开始谈话时,所有的人都会停下手中的工作,认真地倾听他的每一个字。在他身上,从来都具备这种高压放电般的超人魅力。
1998年的秋天,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的商学院发表了这篇演说,向人们全面阐释了他的投资理念,解答疑惑。这次演讲由格雷厄姆—巴菲特教学捐款协会主办。巴菲特身穿写有太阳信用银行的T恤衫,这家银行是伯克希尔的投资对象。
笔者对巴菲特的本次演讲稍做归类和总结,以让读者参考,从中各取所需。
做个成功者:100%拥有你自己
关于这个话题,巴菲特讲了成功者的三要素:诚信,智能,精力。对于智商与情商孰轻孰重的问题,他做了很有趣的解答。在巴菲特看来,一个人优秀品质的重要性,要远比智商等冷因素更能决定他是否成功。100%地拥有自己是很难做到的,但只要择善而从,反省自身,加以改变,就能像格雷厄姆那样,成为被人尊敬的人。
对于进入社会以后的前程,你们在这里(佛罗里达大学)已经学习了相当丰富的投资方面的知识,我只想讲一分钟。你们学会了怎样才能做好事情,并且你们也有足够高的智力可以做好,还有动力、精力,你们并不缺乏。否则,也就不会到这所学校来了。我想说的是,你们中的很多人,最终将会实现你们的理想。
巴菲特教你学投资第6章巴菲特的演讲与经典案例但是除了智力和精力,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东西来决定你们是否会成功,我就想谈谈那些。在奥马哈,有个人说,当他选择员工时,会看三个方面的素质:诚信,智力,精力。如果雇用一个只有智力和精力却缺乏诚信的人,那会毁了雇者。对一个没有诚信的人,你只能期望他变得愚蠢和懒惰,而不是聪明和能干,否则对你的伤害就越大。我想和你们谈谈第一点:诚信,因为我知道你们都具备后面两点。在思考此问题时,我请大家和我一起玩玩这个游戏,现在,你们是在商学院的第二年,所以对自己的同学们也都该了解了,现在我给你们一个购买你的一个同学10%的权利,拥有他的10%,直到他生命的结束,但是你不能选择那些家庭富裕有着富翁老爸的同学,因为每个人的成功,都要靠他自身的努力。给你们思考的时间是一个小时,你愿意买进哪位同学的10%的余生?你会给他们做所谓的智商测试,选择一位智力最高的?学习成绩最好的同学会被你挑中吗?我表示怀疑。你也不一定会选择那个精力最旺盛的,因为你本身可能就是动力十足。所以,你可能会去找寻那些质化的隐藏在体内的因素,因为你们都很擅长思考。
一个小时后,你下赌注时,答案可能就是那个你最有认同感、最具领导才能、最能实现他人利益的人。那肯定是一个诚实、大方的人,即便他自己的创意,也愿意与别人分享功劳。看,这样的人多受欢迎!这些素质都是你钦佩的,你可以写下来,你选择了一个你最钦佩的人。在这里,我给你们卖了一个关子,在买进你的同学10%时,你还要卖出10%给另外一人。这不是很有趣吗,你会想,我到底该卖谁呢?不过你可能不会找智商最低的,而是选择一个最让人讨厌的同学,他具备很多让人讨厌的品质,性格。你不喜欢跟他打交道,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与之打交道。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这样呢?你能够想出很多来,不诚实,贪小便宜,你可以将它们写在纸的右栏。当你拿起这张纸进行端详时,就会发现很有意思的一点。他能否将球扔出60米之外并不重要,是否可在93内跑完100米也不重要,甚至他是否是你们班上相貌最好的也无关大局。真正重要的,是写在纸上左栏的那些品质。如果你愿意,你就可以拥有这些。这些行动,性格,气质,品质,是我们可以做到的,并非我们每一位遥不可及。再看看右栏那些让你讨厌的品质,你一项都不想要,如果你有的话,也可以很好地改正。
在你们这个年龄,不管什么,改起来总是比我这个年纪要容易得多。这样的行为,大都是逐渐固定下来的,经过岁月积累形成的。所以人们才说,习惯的镣铐开始轻得让人感觉不到,但一旦察觉,就已经沉重得无法去除。我觉得这句话很对,我见过很多像我这样年纪,或者比我年轻十几、二十几岁的人,有着自我破坏性的习惯而且难以自拔,走到哪里都讨人厌。他们不需要这样也能很好的生活,可是他们确实无可救药。但是我要说的是,在你们这个年龄段,任何的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可以具备,只要你愿意,这只是一个选择的问题。就像格雷厄姆一样,他还是十几岁时,就看着身边的榜样,决定自己也要做一个被人尊敬的人。为什么我不能像他们一样去做事情呢?他最终发现像他们那样去做并非不可能。他对那些让人厌恶的品质采取了与此相反的办法,加以抛弃,完善了自身。所以我想说的是,如果你将这些品质都记下来了,仔细思考,选择优秀的东西充实自己,你自己可能就是那个你愿意买入10%的人!最好的结果是,你自己本来就100%的拥有你自己了。如何才能成功,这就是我想告诉大家的。
对日本股市的看法:不要做低回报率的生意
低回报率,缺乏优秀企业。优秀只在总量,而并非个体。这是巴菲特对日本经济总体的看法。其实,中国经济和股市也存在这个问题。巴菲特通过这个问题告诉我们,投资者如果没有高回报,寻找不到优秀企业,那么投资也就失去了目的性。
我并不喜欢过度从宏观看问题,日本现在10年期的贷款利息只有1%。45年前,我听从了格雷厄姆的指导,然后我就一直努力工作,勤奋不辍,怎么着也比1%挣得多吧?这并非不可能。我不想卷入任何的汇率波动的风险,所以,我会选择以日元为基准的资产进行投资,像房地产或者企业,但必须是日本国内的。我发现我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挣得比那1%多,因为这就是我的成本。可是直到如今,我仍然没有在日本发现一家可以投资的企业,可以运作的项目。
听起很有趣,是吗?但事实是,日本企业的资产回报率并不高。他们中间的少数企业,可以达到4%、5%,或者是6%的回报,这是少数。如果企业本身赚不了多少钱,作为它资产的投资者,也就难以获得好回报,那么为何还要投资呢?当然,有些人也赚了钱的,比如有一位与我同为格雷厄姆工作的朋友。他运用了我第一次买股票的办法,寻找那些股价远低于流动资本的公司,够便宜,但一定要具备基本素质的公司。我称这种方法为雪茄烟蒂投资法,什么意思呢,你满地找雪茄烟蒂,它们湿透了,看上去面目可憎,但却还能抽一口,这一口可是免费的。你将它捡起来抽了最后一口然后扔掉,继续寻找下一个。这种办法一点都没风度,但是如果你希望找到免费的雪茄烟抽,这倒是个不赖的主意。
在这个问题上,我的观点就是,不要做低回报率的生意。时间是好企业的朋友,却是坏企业的敌人。如果你陷在一桩并不成功的投资里面太久,结果一定也会很难堪,哪怕你的买入价格合理得让上帝羡慕。但是如果你碰上了一桩好买卖,就算开始多付了些多余的成本,可是如果你投资的时间足够长久,回报也一定会非常可观。遗憾的是,我目前在日本没发现有什么好的投资项目,可能日本的文化会对此作出某种改变,比如他们的管理层对公司股票的责任更多,以推高回报率,但是直到今天,我看到的是大量的低回报率的企业,就算是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阶段。日本有着这样一个巨大的完善的市场,却不能产生一些优秀的高回报的公司,这是很令人惊讶的一件事。我想说,日本的优秀只体现在经济总量上,而不是涌现一些优秀的公司。这并不是个好现象,会给日本带来麻烦。只要利息还是1%,我就会继续观望。到现在为止,我对跨上那片土地并无欲望。
“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
巴菲特回答关于他成为长期资金管理基金救场买家的提问。那是一家著名的对冲基金,成立于1994年,起初赢利不菲,回报率达40%以上,但到了1998年,该基金4个月损失了46亿美元。巴菲特以极为经典的语言对这次救场做了总结式的论述。
这是一个复杂漫长的故事,最近一期财富杂志讲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四个星期前的一个周五的下午,我接到了一个关于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一个非常慎重的电话,那天正是我孙女的生日派对。第二天晚上,我就会飞去西雅图,参加比尔·盖茨的为期12天的私人旅程,去阿拉斯加。所以我当时对此一点准备也没有,但是你知道,事情似乎很严重。财富报道之前,我还接了其他的一些电话,长期资金管理基金有些人与我很熟,很多人在所罗门兄弟公司工作过。美联储的人周末到了纽约,从周五到接下来的周三,他们导演了没有政府资金卷入的对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救场行动,我很踊跃,但我那会的身体并不太好,我们正在阿拉斯加的峡谷中航行,事实上我对峡谷这事儿缺乏兴趣,心不在焉。船长告诉我,说正朝北极熊的方向航行,我开玩笑地说最好向着可以稳定接收卫星信号的方向航行。那儿我身在船上,却一直心系工作。
周三我们给出了一个报价,那时我已经到了蒙塔纳,我和纽约储备局的负责人通了电话,他们将和一些银行家在10点碰头。我将自己的意向传达了过去,关于我们做的报价,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模糊的评估,不可能完善细节性的东西,因为我并不在现场。我们最终对025亿美元的净资产做了报价,在这之上,再追加30亿到325亿美元。伯克希尔公司分到了30个亿,AIG是7个亿,而GoldmanSachs大约3个亿。我们交上了投标,但是我们的投标时限其实很短,原因是不可能对价值过亿元的证券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固定价格。其实,我担心这个报价会被用来作为待价而沽的筹码,还好银行家们把合同搞定了,所以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时期。
我不知道你们对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历史是不是熟悉,它的历史就像海浪翻涌,波澜迭起,如果你把那16个人放在一起,还有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他们放在一块,你很难想象还有任何公司能拥有这样高智商的团队,就是微软也是如此。他们拥有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高智商,所有人在业界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要知道他们可不是一群在服装领域赚了钱就跑到证券市场来客串的人。他们的经验加起来,可能超过了350年,甚至400年,这16个人一直精于他们所从事的,是个中好手。另外,他们在金融界也有着极大的关系网,比如上亿的资金就来自于此。你看,他们拥有高得惊人的超级智商,从事内行的领域,有充足的资金,但是他们破产了。对我来讲,这真是不可思议,百思不得其解,如果让我来写这本书,我的书名肯定是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我的合伙人说,这本书就是他的自传,对于这种事例,真是没有比这再完美的演示了。
就我个人而言,我和他们(这16个人)没有任何的过节,他们都是好人,想干事情的人,让我非常尊敬。甚至我自己遇到问题时,也会请他们来帮忙。但是我要说的是,他们为挣那些不属于他们、他们也并不需要的钱,竟然动用了属于他们、他们也需要的钱来冒险,这样的做法非常愚蠢。这并非智商的问题,而是用对你很重要的东西去冒险,试图赢得对你并不重要的东西,简直不可理喻,反正我不理解,就算你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或者是1000比1。这就像你交给我一把枪,弹膛能装1000发甚至100万发子弹,然后你说里面只有一发子弹,你问我,要花多少钱,才能让我扣动扳机?我的答案是,我不会去做的!无论你下的赌注有多大,就算我赢了,那些钱对我来说也不值一提。如果我输了,后果是显而易见的。这样的游戏,我可没有一点兴趣。但是却总有人犯这样的错,是头脑不清楚,还是其他原因?
有一本书写得一般,但书名却挺不错:人生只需富一次,对于解释这个问题,再正确不过了,不就是这个道理吗?假设你有一个亿,每个可以零风险的挣10%,如果去做低风险但成功率高达99%的投资,会赚20%,那一年下来,你可能有11个亿,也可能有12个亿。但是这有什么区别吗?如果你这时死了,给你写亡讯的人可能错把你的12个亿写成了11个亿,即使有区别,也变得没区别了。数字增加1个百分点,这对你和你的家庭,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一丁点八的不同。可是你万一失败,尤其是你管着他人的钱,那你损失的不仅是自己的钱,朋友的钱,还有你做人的尊严和脸面。所以,这16个具备超级智商的聪明人玩这样的一个游戏,让我不能理解,简直是疯狂之举。
在很大程度上,他们的决定基本上都依赖于一些固定的工具去产生。他们有着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背景,他们或许认为金融市场的波动伤不着他们,但结果是他们错了。历史从不会告诉你将来某一金融事件的发生概率,到时它只会给你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这些人在某种程度上总是依赖于数字统计,他们觉得股票的历史数据就能够揭示股票的风险。可是我认为,那些数据根本就不会告诉你股票的风险,数据也不会揭示你破产的风险!也许,他们现在是这么想的了,可这是多么残酷的结果?我根本不想举用他们来做此例,因为这样的经历换一种方式,很有可能在我们中的每个人身上发生。在某些关键之处,我们总是存在着盲点,因为我们在其他的地方懂得太多了,这并非总是好事。
“从事热爱的工作,每天你会蹦着起床”
巴菲特在演讲中告诉听众,重要的是发现生活的真谛,做自己喜欢做的。而自己热爱的工作可以完成这一点。这与我们倡导的“将兴趣变成工作”的理想是不是异曲同工呢?无论如何,巴菲特成功的最大根源就在于他喜欢这项工作,并愿意以最大的热情去奉献。
就像哥德曼所说,破产的大多是两类人,一窍不通者和学富五车者。这很让人感到悲哀,特别是后者。我要说的是,我们从来不借钱,哪怕有保险作为担保。就算我手中只有10000美金,我也绝不会借钱。为什么,借钱能带来任何的不同吗?我只凭我一己之力时亦是乐趣无穷,10000,100万,或者是1000万,对我都没有什么不同。当然如果我遇到了像紧急医疗这样的事情可能会有例外。但是原则上,不管有多少钱,我都会去做同样的事情,这个不会改变。
你可以从生活的角度来看看你与我的不同,衣服是一样的,当然,我的是太阳信用银行给的。我们都会喝上帝之泉(巴菲特对可口可乐的爱称,有在演讲中替自己投资的产品打广告的嫌疑),我们也都会去麦当劳,好一点的会去奶酷皇后快餐店。我们住的房子同样冬暖夏凉,都在平面大电视上观看橄榄球比赛。我们生活没有什么不同,你我都得到了不错的医疗,可能唯一的不同是我们旅行的方式,我拥有我的私人飞机,这让我感觉很幸运。但是除了这个,你们想想,还有什么是我能做而你们不能做的呢?
我从来都是如此热爱我的工作,不管是谈大合同,还是只能赚1000万钱。我希望你们也能如此,把工作当成兴趣,作为一生的事业去愉快地经营。如果总是为了让自己的简历好看一些,就不断地跳槽,去做可能你根本不喜欢的工作,那我认为一定是你的脑子进水了。有一个哈佛大学的毕业生,28岁,一直做得都不错,我碰见了他,问他下一步有何计划,他回答说去读MBA,然后再去一个管理资询类的大公司,让自己的简历看着漂亮点。我说请等一下,你这么年轻,已经做了这么多事情,你的简历比我见到的最好的简历还要漂亮10倍,可现在你却要找个你一点都不喜欢的工作,难道你不觉得这是在把你的性生活省下来,到晚年的时候再用吗?是时候做你想做的了,不能老等在这里。我把我的想法和立场告诉了他,你们也一样,走出去,都应该选择自己热爱的工作,而不是为了让简历看上去更漂亮风光。当然,人的爱好总会有变化的,但是那些你热爱的工作,每天早晨都会让你蹦着起床。
我刚走出校园的时候,恨不得马上就为格雷厄姆工作,但是我不能给他白干,于是他就是说我要的工资太高了,他没有找我。但我总是不停地给他写信,同时我自己卖了3年的证券,跟他交流我的想法,最终他同意了,让我在他那儿工作了3年。这3年对我非常重要,收获了大量的有益经验,因为我做的是我热爱的工作,单纯地做这一项工作,而且是我应该做的,所以我学到了很多的东西,工作起来感觉乐趣无穷,你们同样如此。将来你可能也会变,但是你只要记住一点,永远做自己热爱的工作,从里面获得想要的知识,薪水的起点反而并不重要。如果你总是认为,得到两个X比得到一个更能让你开心,那你可能就错了。重要的是去发现生活的真谛,做你喜欢做的。假如你认为得到10个或者更多的X是你一切生活的答案,是你的追求,那么你就会去借钱,作出目光短浅和不可理喻的事情。多年以后,你终究会为你的这些作为而感到后悔。
“我只喜欢我看得懂的生意”
人们总是不厌其烦地问他关于投资企业的问题,比如他最喜欢的企业类型。巴菲特的观点依旧雷打不动:不熟不做。投资者应该去做他了解并且能够掌控的行业或者企业。但是他也说,在投资这行,复杂的风险总比简单的回报更受人欢迎。
我只喜欢我看得懂的生意,这个标准将90%的企业排除在外了。你看我有太多的东西搞不懂吧,不过幸运的是总还有一些东西能够让我看懂。大部分的公司都是上市的,所以很多美国公司都可以买到,那就让我们从大家都懂的事情开始讲,比如可乐(他举起了可口可乐的瓶子),我们都懂这个,每个人都懂,从1886年以来,就没什么变化了。它很简单,但绝不是容易的生意。我可不想要那些对于它的竞争者来说很容易的生意,我想说,那绝不是我想要的。我想要的生意,外面必须一个城墙,一条护城河,护卫着中间价值不菲的城堡。我还要一些负责任的、有能力的人来管理这座城堡。
城墙可以是多样化的,就像汽车保险领域的GEICO保险公司,它的城墙就是低成本。只要你有车,就是必须买汽车保险的,我不敢保证会卖20份给一个人,但是至少会有一份。消费者会选择从哪里购买呢,这将取决于保险公司的成本和服务,很多人都觉得各家公司的服务基本是相同或者接近的,所以成本将成为决定因素。我找的就是低成本的公司,这就是我非常需要的城墙。成本比竞争对手越低,我就越会注意巩固和保护这座城墙。如果你有一个漂亮的城堡,肯定会有人来对它发动攻击的,他们希望从你的手中把它抢走,所以这时就体现出来了城墙的作用。在30年前,柯达公司的城墙和可口可乐一样的坚固,并且难以逾越,你要给小孩照相,六个月大的照片,放到20或者50年后再来看,你当然不会像那些专业的摄影人士来考虑照片的质量会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下降,你大概只会由于胶卷公司在你心中的地位来决定向谁购买。那时的柯达就是这种品牌的保证,他会向你证明即使在50年后,照片看起来仍然鲜活如初,对你来说这恰恰是最重要的。那时候的柯达,魅力如此强大,征服了每个人的心,当时全世界的人们,连它的那个小黄盒子都在说,柯达就是最好的,是无价之宝。可是现在,柯达失去了这种好印象,它的城墙变得脆弱了,因为富士公司缩小了与它的差距。柯达一直独占的奥运会赞助商的位置,现在富士的屁股也坐在了上面,在人们看来,它们变得平起平坐了。
与其相反,可口可乐的城墙与30年前相比,却变得更宽更坚固了。可能你不会看到城墙每天的变化,但是你每次看到有关于可口可乐的工厂在海外进行扩张的新闻,它将工厂建到了那些目前并不赢利但20年后一定会赢利的国家,你就会知道它的城墙又加宽了。企业的城墙每天每年都在变化,或者变宽变厚,或者变窄变薄了。只有10年后这样相当长的时间,你才会看到不同。通常来讲,我给那些经理人的要求就是,把城墙变厚些,让它变得坚固,并且保护好它,将竞争者远拒于墙外。对于这个目的,你可以通过服务,产品的质量,成本、价格,专利,还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来达到。这并不复杂,可却足够难。
我在寻找的,就是这样的企业,这就是我想说的。这样优秀的企业都在做什么生意呢?我想找到它们,就必须在最简单的产品里寻找,因为像微软、莲花或甲骨文这样的企业10年后会发展成什么样,我没办法预料。虽然比尔·盖茨是我碰到得最好的生意人,微软现在的情况也很好,但我还是对他们10年后的状况难以预测,同理,我对他们的竞争对手10年后的发展形势也无法判断。虽然我不是口香糖公司的老板,可我很容易就能知道10年后这一行的前景,互联网发展再快,也不会改变我们嚼口香糖的习惯和方式。事实上,这一点没什么可以改变,那些口香糖的新产品不断地在进入试验期,当然有一些以失败告终,但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口香糖的整体前景是不会变的。所以如果你给我10亿美元,让我在口香糖的行业冲开一个缺口,我是无法做到的。这就是我判断一桩投资的最基本的原则,10亿美元能对竞争对手造成多大打击?就像给我100亿,能对全球的可口可乐造成多大损失?这是我做不到的,因为他们在这一行稳如泰山,是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你还不如给我些钱,让我去攻占其他的领域,那我说不定能找出办法。所以我要找的生意就是简单、容易理解和经济上行得通的企业,再加上一个诚实能干的管理层。如此,我基本就能看清这个企业未来10年大的方向,大的前景。只要做不到这一点,我就不会投资。假如我要买一只股票,那我就会假设从明天开始纽约交易所就会关门5年以上,然后我也会很乐意地持有。我寻找这样的股票。就像我买了一个农场,5年内我都不知道它的价格会如何变化,但只要农场的经营正常,就很让我高兴了。就像买了一个公寓群,只要能租出去,从客户那里获取预计的回报,我也同样高兴,难道这不是理性的投资吗?
很多人买股票,总是根据次日早晨股价的涨跌,来决定他们的投资是否正确,我想说这简直就是扯淡。正像格雷厄姆所说,你买的是企业的一部分。格雷厄姆教给了我这项最基本的最核心的策略,你买入的不是股票,而是一部分的企业生意。企业的经营好,你的投资回报就好,如果你的买入价格不是很离谱的话。这便是投资的精髓,你要买你可以看懂的生意。你买了一座农场,是因为你懂农场的经营和管理,这事就这么简单。这都是格雷厄姆的理念。当我很小时,就开始对股票感兴趣了,11岁时就买了第一只股票,我对图线和成交量这些技术指标的研究一度沉迷,直到19岁,我幸运地拿起了格雷厄姆的书。我看到他说,你买的不是些每天起起伏伏的股票标记,而是公司的一部分生意。我突然豁然开朗,这么多年的迷惑全被驱散了,原来就是这么的简单,只需要去买自己熟悉的生意就可以了。
在座的每个人都懂得可口可乐的生意,但我却敢说,没有人能看懂那些新兴的网络公司。我在今年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大会上讲过,如果让我去商学院教书,期未考试的题目是评估互联网公司的价值,如果有人交给我一个具体的估价,我会马上当场晕倒的。反正我不知道该如何估值,但人们每天都在做。如果这样你是为了某项竞技比赛,倒是可以理解,可你是在投资。投资是需要回报的,你投入一定的钱,就要保证将来能赚进更多的钱。因此你必须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必须深入了解你投资的生意。当然你懂一些生意的模式,但这并不是全部。
如何决定一个合适的价格来购买企业
巴菲特对佛罗里达大学的听众说,事情的一半就是去寻找企业,去理解商业模式。然而这还远远不够,用什么样的价格购买企业是一项投资中除去经营以外最关键的工作。他举了凯迪糖果公司的例子来表述自己的观点,并且认为,有些东西和价格并没有太大关系。
这将是一个很难作出的决定,对于我不能确信和理解的东西,我不会购买。假如我对它非常不确信,那么它带给我的回报通常就不会很可观。事实就是如此,你为什么要对那些只有很少的机率可为你带来40%回报的企业心存侥幸呢?我们的回报并不是惊人的高,但是一般来讲,我们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1972年,我们购买了凯迪糖果公司,凯迪公司每年用每磅195美元的价格,卖出1600百多万磅的糖果,税前利润达到400万美元。我们花费了2500百万美元去购买它,觉得凯迪公司具备一种尚未完全开发的定价魔力,因为每磅195美元的糖果本可以用225美元的价格卖出去。每磅涨价30美分,1600百多万磅,就会产生额外的480万美元。所以相对于此,2500百万美元购买价格其实非常划算。我们从来没有聘用过相关的咨询师,但我们知道加州的每个人都有同一想法,他们心中对凯迪糖果都有一些特殊的印象,这个牌子深受欢迎。在情人节送给女孩子凯迪糖块,她们高兴地亲吻它。你知道,如果她们要把糖扔开,理也不理,那我们的生意就糟糕了。只要女孩子亲吻它,这就是我们要灌输给加州人的意识,如果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就可以涨价了。购入之后的每年12月26日,圣诞节后的第一天,我们就会涨价。这期间我们会卖掉很多糖,比如今年我们卖了3千万磅糖,一磅赚2美元,总计赚了6千万美元。10年后我们会赚更多,在这6千万里,其中有5500万是在圣诞节的前三周赚到的,这的确是一桩好买卖。
请你仔细想想,这桩买卖重要的一点在于,多数人都不买盒装巧克力来让自己消费,而是把它当作一种节日或生日的礼品进行赠送。情人节是每年里最重要的一天,而圣诞节又是至今为止最重要的销售季。女人买糖是为了过圣诞节,她们通常提前两到三周来购买。男人买糖则是为了情人节,他们在回家的路上开着快车,听到了我们在收音机的节目里放的广告:“内疚,内疚”,于是男人们从高速路纷纷地冲了出来,没有一盒巧克力在手,他们怎么敢回家呢?你能想象得到,情人节的销售是多么的火暴,这天的凯迪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1美元每磅,当然别的一些牌子或许是6美元每磅。你在情人节的时候赶回家,给你那位递一块6美元的糖,说一句:“亲爱的,今年我买的是廉价货”?这哪里行得通呢!事实上,6美元当然卖不过11美元。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有些东西和价格并没有关系,或者说它并不以价格为导向,这有点像迪士尼。迪士尼在全球卖的是1695美元或1995美元的家庭影像制品,那些当妈妈的对迪士尼有着一种特别的感情,恐怕在座的各位亦是如此,有些许情怀寄托在迪士尼身上。但如果我提起环球影视,20世纪福克斯公司,可能就不会让你起什么反应。迪士尼就不同了,这一点在全世界都是如此的,当你变老的时候,迪士尼的音像制品你可以放心地让小孩子每天看几个小时。你知道的,这样的影片小孩子能看上20几遍,而你能在音像店把十几种片子都看上一遍然后决定你的孩子会喜欢哪一种吗,可能性极小。有些牌子的音像品卖1695美元,而迪士尼的要卖1795元,可你知道买迪士尼的肯定不会错,于是你马上就会买。事情就是这样的,当你没有时间的时候,你不一定非要作出高质量的决定。对迪士尼来讲,自然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以更高的价格,来取得更多的销售量,卖出更多的影片。这是多好的生意,其他的牌子就不那么幸运了,它们的日子并不好过。
我知道梦想家们一直想打造出另一种类似概念的超级品牌,来同迪士尼在全球范围内展开竞争,以取代它在人们心中独有的好感和地位。比如环球影视,但妈妈们绝不会在音像店只买他们的片子而放弃迪士尼,这是绝不会发生的。同样,可口可乐在全球也是同消费者喜悦的气氛联系在一起的,无论你花多少钱,想让全球的50亿人都更喜欢RC可乐(巴菲特的杜撰品牌),也是难以做到的。你还可以搞一些计谋,做减价的促销活动,但最终目的都是难以实现。我想这就是你要的生意,你需要的城墙。就像我在前面讲到的,了解了这个方面,我想在价格的决策上,你们就会轻松很多。
对可口可乐的看法:我喜欢他们的诚实
在这次演讲之前不久,可口可乐公司发布了对未来季度调低赢利预期的消息,对于在美国之外的很多问题,包括在亚洲的危机,可口可乐并没有因为造成的负面影响而向股东和公众撒谎。对于这一点,巴菲特在演讲中给予了充分的赞赏。
我喜欢他们的诚实,未来的20年内,可口可乐在国际上的市场增长要比在美国本土强得多。的确,在美国的人均消费量会有所增加,但在别的国家,其增长将会更快。可能有至少3个月或者是3年的艰苦时期,但对可口可乐来说,绝不会是未来的20年。全球的人们都在努力高效地工作,他们会发现换取一瓶可乐的代价,在他们每天的劳动报酬的比例中,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这是很好的一笔买卖。实际上,我每天5瓶。早在1936年,我第一次买了6瓶可乐,花费了25美分,那时是5美分一瓶,还有2美分的瓶子押金,实际上65盎司的可乐只要5美分,而现在已经换成了12盎司的罐子。如果周未你去买大瓶装的,减少在包装上的费用,可以花20美分多一点买12盎司。所以现在每盎司花的钱只是我那会儿的两倍多一些,对于人们不断增强的购买力来说,可口可乐实际上已经变得越来越便宜了。
它是有着100多年历史的产品,现在全球的200多个国家里,它的人均消费量每年都在上升。可能这是让人难以置信的事实:可口可乐霸占了饮料市场。有一件事,人们可能不明白,但是这却是让这个产品拥有数百亿美元价值的简单事实,那就是可乐没有味觉记忆。它让你加倍地喜欢它,你可以在上午9点,11点,下午3点和5点各喝一罐,并保证你每一次喝的味道都是一样得好。而其他的饮料就做不到这一点,像橙汁和甜苏打水还有根啤,它们对味道有积累作用,并使味觉麻木,重复饮用就会让人感到厌烦。就像我们在凯迪公司的员工可以免费享用公司的糖果,他们第一天上班时,使劲地吃,可是打那以后,再吃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像要掏光他们口袋里的钱,十分不情愿,为什么呢?原因就是巧克力同样具备味觉积累的特性。可乐就没有,这是多大的优势啊!这意味着全世界的人们每天可以消费很多次可乐,而不是其他的饮料,所以它的人均消费量自然就是难以企及的。今天,可口可乐在全球范围内的日销售量已经超过了800亿盎司,这个数目还在不断地向上爬升,无论是以国家计还是人均计,消费量都在上升。20年后,在美国之外的增长将远远超过国内,我十分看好它在国际市场的前景,尽管现在遇到了国际危机,短期之内确实有一些消极的影响,但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问题。
可口可乐公司在1919年上市,那时的价格是40美元左右。一年后股价跌了一半,只有19美元,看起来像是一场灾难,比如瓶装问题,糖料涨价,总是会出现一些东西来告诉你这并不是合适的买入时机。又过了几年,发生了经济大萧条,“二战”,冷战和核武器军备竞赛,反正总是有原因让你不买。但是如果你在一开始就以40美元买了一股,然后你将派发的红利再进行投资,继续购入股票,到今天你会发现那股可口可乐的股票价值五百万美元。事实总是能够压倒一切的,就是说如果你选择对了生意模式,你就能赚到很多的钱。当然,切入点的时机是很难把握的,所以我就告诉自己,也告诉你们,如果发现我拥有的是一个绝佳的生意,我丝毫不会因为某个事件的发生,或它对未来一年的影响等而产生担忧。过去的某些时间内,政府施加了一些价格的管制政策,企业将不能涨价,哪怕最好的企业也受到了影响,像我们的凯迪公司就不能在圣诞节这天涨价。但我认为管制该发生的时候就会发生,它绝不会将一个优秀的企业变成一个平庸的企业,政府不可能永远实施管制政府,这一点毋庸置疑。
优秀的企业可以预计到将来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但是却不一定会准确到何时会发生。重心应该放在发生“什么”上,而不是“何时”发生上。如果你对发生“什么”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你对“何时”发生也就不必过于忧虑。
“我的失误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
人们对巴菲特说:“股神先生,请谈谈你投资的失误吧。”巴菲特笑问:“你有多少时间?”这个回答充分体现了巴菲特的幽默和随和,充满了某种积极意义的自嘲色彩。他告诉我们,没有人不会做错事,即便像他这样被人捧上神坛的人物。但是某些事情失误了并不重要,什么都没做才不可取。
对我和我的合伙人而言,最大的失误并不是做错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这是关于失误比较有趣的一点。有很多我们知之甚深的生意,机会来临时我们却突然犹豫了,没有行动,从而错过了赚取利润堪以10亿计的大好机会。我的投资原则就是不谈那些不懂的生意,只专注于那些我们懂的。比如我们错过了从微软身上捞大钱的机会,但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根本就不懂微软的生意,可是对于在医疗保健股票上理应赚得的几十亿,却被我们错过了。克林顿政府推出了医疗保健计划,相关的保健公司受益颇多,这一行很好了解,我们本该在这上面赚个尽兴。80年代的中期,我们还应该在FannieMae房贷公司上面狠狠地获利,对此我们也算得十分清楚,如果能够介入其中,就会有数十亿美元的回报,这里面有政策的超级错误,而且不会被GAAP会计法则抓个正着。我们也错过了。
这都是你们看到的,还有几年前我买下的美国航空,几乎损失了全部的3亿多资金。所以当我手里有很多现金的时候,就非常容易犯错误。我的合伙人查理让我去酒吧,别总待在办公室,但我手里一有钱,就总在办公室,我想我真是够笨的,这种事总是发生。虽然没人逼着我出头,总之我买下了美国航空的股票,现在我有一个800的电话号码,每次我又对航空公司的股票产生兴趣时,我就赶紧打这个电话。我跟他们说我很笨,老是犯错误,他们总是劝我别买,不停地跟我聊天,不让我挂电话,不要仓促地作任何决定。到最后我就会放弃那种购买的冲动。我们的投资在美国航空上面要打水漂了,事实也确实如此,这笔投资太糟糕了,理应一文不剩。我是因为价钱的诱人而购入的,但结果却说明这个行业并不诱人,就像在所罗门的股票上犯的同样的错误一样,虽然股票本身的价格足够低廉,但它所在的行业对我来说绝不应该涉足。
你可以认为这是一种犯错的模式,常见的模式,你因为中意具体交易的条件,于是就忽视了该公司所处的行业。以前,我犯过这种的错误,将来也很可能再犯。但更大的错误是什么呢?是我一开始讲到的犹豫,犹豫会让你产生判断的失误。我只有1万块的时候,投了2000块在汽修车,结果肉包子打狗,那笔机会成本高达了60个亿,这真是个大错。当伯克希尔的股价下降时,我的感受还能好点,因为那也降低了汽修车的购买成本,还有20%的机会成本(巴菲特在开玩笑)。
如果你需要从失败中接受教训,我觉得你最好还是从别人的失败中进行学习,越多越好。在伯克希尔公司,我们从不将一点时间花在缅怀过去上,我和我的合伙人已经合作了40多年,在很多事情上,都有着不同的意见,但从来没有发生任何争吵。我们也从不回顾过去,那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总是对未来充满了希翼,都认为如果纠缠于“当年如果我们不那样,而是这样做了……”之类的假设是毫无价值的,这无法改变任何既定事实。是的,你只能活在现在,也许还可以从过去的错误中接受教训,但最关键的还是坚持只做你懂的生意。如果犯的是本质上的错误,像涉足了自己理解能力范围以外的东西,或者受了其他人意见的影响而改变了主意,以至于在一无所知的领域内作了错误的交易,那么这倒是你应该好好反省的,你应该坚持一个原则:永远从事自身可以看得透彻的领域。
当作出决策的时候,你应该望着镜子里的自己,再问一遍:“我用每股55美元的价格买入100股通用汽车的股票是因为什么呢?”你要对自己的购买行为负责,就必须要时刻理性。如果理由不充分,那就请不要购买,作出这样的决定并不困难。如果仅是因为有人在一次酒会上向你提起了这个主意,这个理由就太不充分了。当然,你也不可能因为一些成交量或者看上去还不错的技术指标就决定进入这桩生意,你必须能拿出确实想拥有这一部分生意的原因,而这,就是我们尽量要做到并且坚持的,这也是我从格雷厄姆那里学到的道理。
“我们不读那些预估利率,企业利润的文章”
对于经济与利率的目前形势和将来走向,巴菲特表达了自己漠不关心的态度。隐藏于这个观点之下的,其实是他独特的投资策略。巴菲特说作为一个投资者,最希望做到的应该是搞清楚那些重要而且可以搞懂的东西,而对那些既不重要且难以搞懂的东西,人们最好将它忘记。
我并不关心宏观的经济形式,作为投资者,你最希望做到的,或者说最主要的目标应该是搞清楚那些重要的而且可以搞懂的东西,对于那些既不重要且又难以搞懂的东西,应该努力将它忘记。你所提到的可能很重要,但实在是难以分清,不好掂量。像可口可乐,维格勒口香糖公司,或者柯达相卷,他们的经营则是能够分清的,你可以看得很透。当然,你的研究是否重要还取决于公司的评估,以及当前的股价等因素,但是我想说的是,我们从来不会以对宏观经济的感觉来决定是否购买任何一家公司。其实我们根本就不读那些预估企业利润和利率的文章,因为这真的无关痛痒。就像1972年,我们买了凯迪公司,之后不长时间,政府就实施了价格的管制措施,可这又怎么样呢?如果因此我们不买,那就错过了以2500百万买下一个今天税前利润可以达到六千万美元的大生意。
我想,因为自身并不精通的预估而错过好的投资,这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对那些涉及宏观经济因素的预估,我们不听不读。经济学家们常常在投资咨询会上作出对宏观经济的描述和预测,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相关的咨询活动,在我看来,这样做并没什么可值得信赖的道理。假设美联储主席格林潘站在我一边,而财长罗伯特站在我另一边,哪怕他们都悄悄地来告诉我将来12个月的每一步举措,我都会无动于衷。并且,这对我购买ExecutiveJets飞机公司或GeneralRe再保险公司,以及我做任何的事情都不会有丝毫的影响。对于宏观政策或利率走向,这就是我想表达的观点。
“去一间没有任何人的屋子考虑投资”
伯克希尔总部所在的奥马哈被巴菲特称为“迷人的深处乡间”,是他最满意和待的最长久的工作地点。人们问他这与华尔街有何不同,巴菲特很直白地指出了华尔街本身具备的极端性,在那种地方待着并不利于作出最正确的决策。所以他才会去一间没有任何人的屋子考虑投资的事情。
我在华尔街工作了两年多的时间,在东西海岸我都有最好的朋友,能见到他们让人开心。而且每当我去找他们的时候,总能得到一些好的想法。但是我认为最合适的能对投资进行深思熟虑的办法,就是找一间没有任何人的屋子,坐在那里安静地想。如果这都不能让你静心思索的话,那就没什么可以了,这是最好的环境。而华尔街的缺点就是,无论任何的一种市场环境,华尔街的情况都太极端了,在那里你将被过度地刺激,逼着你每天好像都要做点什么才能度过这一天。
打个比方,像钱德勒家族以2000块钱买下了可口可乐公司,除此之外就不需要做任何的事情了。事情的关键是无为而治,即使在1919年也不要卖掉,可惜这一年他卖掉了可口可乐公司。所以我建议你要找寻的出路就是想一个好办法,然后尽可能地坚持,一直到梦想变成现实。在那种每隔几分钟就互相叫一次价、甚至人们都跑到你的鼻子底下报价的环境里,你想要做到坚持初衷是极为困难的。我认为华尔街自然有它的作用,但华尔街靠的是不断的买进卖出来赚取利润,而你靠的并不是这种波段投机行为。在这间屋子里,人们每天互相交易所拥有的股票,直到最后大家一起破产,只有经纪公司从中肥了自己的腰包。如果你采取相反的办法,像一般的企业那样,50年都不要动,到最后你肯定大赚特赚,而你的股票经纪人则就要破产了。这是两种不同的思路,受益者是不同的群体,你当然要站在自己这一边。
这种情况很像一个医生,他经常要依靠于变更使用药品的频率来赚钱,不是吗?如果一种用药就能药到病除,那他只能开一次药方,做一次交易,从此就赚不到钱了。但是,如果你接受了他每天更新处方可以更健康的建议,他就会烧光你的钱,钱都进了他的腰包,而你不但得不到健康,情况反而更糟。你要做的,就是要离开这些总是催促你匆忙作出决定的环境,离得越远越好。就像我前面说的,华尔街当然有它的功效,但它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我在回奥马哈之前,每半年就有一个长长的单子列出很多的事情去做,有非常多的公司去考察。我会让这些事情对得起旅行花的钱,然后我就离开华尔街,回到奥马哈,仔细思考。那才是事情的关键部分。
第二节巴菲特投资的成功案例
持有可口可乐19年,赚了7倍以上,赢利88亿美元
到目前为止,伯克希尔公司最大的筹码依然是可口可乐,持股数量达到了2亿股,总市值接近120亿美元,排在第二位的是美国富国银行,第三位是美国第三大信用卡公司美国运通。其中,巴菲特持有可口可乐19年,赚了7倍,赢利超过了88亿美元,这个数字至今仍在高速增长。
巴菲特开玩笑地说他为了等待购买可口可乐股票的最好机会,花费了50年的时间。他从小就对可口可乐感兴趣,但是直到1988年,58岁的巴菲特才等来了良机,开始买入该股,最终购得了公司7%的股份。次年,将持股数由1417万股提高到了2335万股,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价也从4800美元/股涨至8000美元/股,巴菲特的资本净值增至了38亿美元。1990年,他继续增持,持股数达到了4670万股。到了1994年,巴菲特再次增持了可口可乐的股票。这一年,可口可乐公司总计卖出2800亿罐饮料,每罐大概能赚1美分,伯克希尔公司单从饮料中分到的盈余就高达2亿美元。
在1991年伯克希尔公司的年报中,巴菲特这样评价可口可乐公司的价值:我们受惠于可口可乐与吉列刮胡刀本益比的大幅攀升,光是这两家公司,就合计贡献了我们去年21亿美元净值成长中的16亿美元。三年前,当我们大笔敲进可口可乐股票的时候,伯克希尔的净值约为34亿美元,但是现在光我们持有可口可乐的股票市值就超过了这个数字。
巴菲特说,可口可乐与吉列刮胡刀可以说是当今世上最好的两家公司,我们预期在未来几年他们的获利还会以惊人的速度成长,相对的,我们持股的价值也会以等比例的程度增加。后来的事实证明,可口可乐确实是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贡献最大的一家优秀的公司股票。
美国运通公司:投资147亿美元,赢利7076亿美元
巴菲特投资美国运通的历史其实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期,而且还包含了很多插曲。20世纪60年代中期,趁着美国运通为色拉油丑闻所困时,巴菲特就将合伙人公司40%的资金全压在了这只股票上,这是合伙人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总计花了1300万美元买进了该公司5%的股票。
1992年,巴菲特又投资3亿美元在美国运通的固定收益证券,每年可以获得85%的股利收入。到了1994年的年底,他又继续增持美国运通。1964年,美国运通的获利为1250万美元,到了1994年,则暴增至14亿美元。巴菲特对美国运通IDS部门则更早,早在1953年的时候,他就第一次买进了成长快速的IDS股票。到现在,该部门已经成为伯克希尔公司整体获利来源的三分之一。而巴菲特总计向美国运通投资147亿美元,赢利接近71亿美元,翻了5倍还要多。
富国银行:投资46亿美元,赢利30亿美元
美国富国银行目前在伯克希尔公司的持股公司的排名中位列第二。1990年,巴菲特购入了富国银行500万股,将持股比例增加到了10%左右,而到了2007年,伯克希尔对身为美国第二大房贷银行的富国银行继续增持,大幅增加了8%,继续保持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早在1994年伯克希尔的年报中,巴菲特就称赞富国银行说:在拥有530亿美元资产的富国银行,我们持有的13%的股权大概就等于是一家拥有70亿美元资产同时每年获利1亿美元的银行。
在最近的次贷金融危机过后,巴菲特又向富国银行增加持股,提高了34%,增加至2893亿股,继续保持他为该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地位。实际上,在次贷危机爆发前,巴菲特已经加大了向金融股的投资力度,截至到去年的6月底,伯克希尔持有的最多的10只股票中,金融股就占了3家。去年夏秋之季,巴菲特又将在富国银行的持股提高了11%。
巴菲特对富国银行的投资达46亿美元,而赢利超过了30亿美元,是十足的一只大牛股。
吉列公司:投资6亿美元,赢利37亿美元
巴菲特对吉列的投资是通过伯克希尔进行的,1989年7月,巴菲特以救命恩人的姿态出现,投资6亿美元买下了吉列股票9900万股,协助吉列成功地抵挡了投机者的恶意收购。在优秀企业遇到危机时出现的战略再次奏效。随后的十几年中,巴菲特坚定地持有吉列股票,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股市危机,吉列股价因为大跌导致了其他大股东大规模地抛售股票,巴菲特也没有动摇。
他对吉列品牌的稳定性深信不疑,他说:“每天晚上我都能安然入睡,因为我能够想到,第二天早上总会有25亿的男性要刮胡子。”长期持有让他得到巨大的回报,吉列股价因为被宝洁购并,股价猛涨,从575美元增至5160美元,使得伯克希尔公司手中持有的吉列股票总市值超过了51亿美元。
在17年的持股中,巴菲特当初6亿美元的投资如今已经增值接近50亿美元,年均投资收益率高达14%。如果投资者在1989年拿6亿美元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现在只能拿到22亿美元。这就意味着巴菲特的投资收益比标准普尔500指数基金高出了一倍还多,他总是能够跑赢大市。同样,透过对吉列的持股,伯克希尔公司可以分得全世界刮胡刀7%的营收市场占有率,这个销售额约为25亿美元。
GEICO:增值50倍,赢利23亿美元
早在1951年,巴菲特还是20岁的股票业务员时,就已经对GEICO保险公司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占他个人投资组合的70%,同时它也是巴菲特第一次卖掉的股票。但是25年后,趁着该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时,伯克希尔买下了它一大部分的股票。
GEICO也就是美国政府雇员保险公司。巴菲特曾感叹说:“GEICO是我投资生涯的初恋。”他们之间的恋爱史至今长达57年,初恋、再恋,直到永不分离。巴菲特评价GEICO说:“它之所以能够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在于该公司能够将营运成本降到最低的水平,这使它与其他的所有汽车保险公司相比,都是鹤立鸡群。”的确,GEICO公司重点拓展政府雇员和军人等稳健保守、事故率很低的驾车人士,采取直接邮寄保单等直销方式,相对于保险行业中的主要通过代理人进行销售的传统方式,这种成本优势无疑是巨大的。
1951年,巴菲特先后四次总计投资了10282美元大量买入GEICO股票,到年底市值就增长为13125美元。但是次年,巴菲特以15259美元的价格全部将其全部卖出了。20年后,这些相等数量的GEICO股票市值高达130万美元,使巴菲特收获了一个重大的教训:绝不能卖出一家显而易见的优秀公司的股票。
1976年,由于GEICO公司陷入了困境,几乎濒临破产,巴菲特果断出手救场,当年的下半年大量买进GEICO股票,到1980年底,总计投资了4570万美元,拥有了该公司1/3的股权。他说:“公司整体仍然拥有非凡的竞争优势,不过,在局部有一个完全可以切除的肿瘤,当然,这需要一位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
到了1995年,巴菲特投资GEICO公司的股票在20年间增值了50倍,赚了23亿美元。同时由于公司不断地回购股票,巴菲特的持股比例已经超过了一半。他决定与GEICO再也不分开,永久性持股,他花费巨资收购了其余全部股权,成为了百分百控股的全资子公司,因为巴菲特认为GEICO实在是太优秀了。他说:“GEICO的经营业绩记录是全世界的保险公司中最好的。”
从GEICO公司的数据表现上来看,巴菲特此言确实不虚。
大都会、美国广播公司:投资345亿美元,赢利21亿美元
1985年,巴菲特在美国广播公司与资本城公司之间展开了兼并。同年1月,大都会收购美国广播公司,收购标价为每股121美元,总资金高达35亿美元。大都会为了筹集这么一笔庞大的资金,于1986年的3月份向伯克希尔公司以每股17250美元发行了300万股大都会公司的股票。如此一来,巴菲特投资5亿美元买下了占大都会总股本达18%的股票,加上他原来持有的9008万股美国广播公司股票,并购完成后的1986年,巴菲特共持有299万股大都会公司股票。
到了1987年,巴菲特增持1万股,使得总持股达到了300万股。1992年,公司回购股票,这个持股总数又变为200万股。1995年底,巴菲特手中的大都会公司股票为200万股,投资成本约345亿美元,大规模持股期限从1986年直到1995年总共10年,其投资赢利就达到了21亿美元,投资收益高达615%,回报超过了6倍。
持有华盛顿邮报33年,赚了128倍,赢利1687亿美元
巴菲特曾经回忆说,他的第一笔投资的资金就有一半来自发送华盛顿邮报的收入,那是20世纪40年代。30年后,1973年,股市大跌,43岁的巴菲特趁着华盛顿邮报上市两年后的股价低档,买下了其一大部分的股权。他采取的策略是慢慢蚕食,以避免被收购方的敌意。最后,巴菲特成为该公司董事长凯瑟琳·格雷厄姆女士的亲密朋友。
巴菲特选择华盛顿邮报,原因在于他说过的一句名言:“一份优秀的报刊,就相当于一座过路收费的桥梁。”具体到邮报本身,它长期稳定的业务流量、持续的竞争优势也是被股神看好的不可或缺的因素。另外,华盛顿邮报的持续的高赢利能力,也给巴菲特带来了物超所值的回报。
作为美国主要城市之一华盛顿地区最大、最悠久和最具有影响力的报纸,由于它具备市场垄断地位,利润率高出报业的平均水平高位,从1975年到1991年,每股的收益增长了10倍。巴菲特持有该股33年,赚了128倍,赢利达到了1687亿美元,这是巴菲特宣布的“永不放弃的股票”之一。
中石油:投资488亿美元,4年赢利355亿美元
2003年的4月初开始,巴菲特通过伯克希尔公司不断地增持中石油股票,到了2004年的年底,他手中持有的中石油H股占到了总额的1335%,投资成本为488亿美元。购入均价为每股168港元。到了2007年的10月份,巴菲特通过分批减持的方式将中石油股票全部清仓,赢利达到了355亿美元(约277亿港元)。
有专家对此评论说,巴菲特在中石油股票上的策略是明显的低买高卖的投机行为,但不管怎么说,这四年的持有亦为巴菲特带来了高额的回报。这也是目前为止他对中国市场的唯一的一次投资,因为中石油正符合他眼中的几大投资原则,比如中石油是中国销售额最大的天然气运输和销售公司,并且在原油和天然气生产方面,具备强大的垄断地位,而且也是亚洲最赚钱的公司,业绩持续地大幅度增长。
附录
巴菲特赠你66条黄金法则
1我们欢迎股市下跌,因为它能使我们以新的、令人感到恐慌的便宜价格拣到更多的好股票。
2选择股票的本质是选择公司。
3投资的秘诀在于,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4如果你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就可以从中找到最佳的投资机会。
5投资者期望那些技术分析预测专家会来告诉自己,未来的几个月内如何炒股票赚大钱,那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如果真的能赚大钱的话,他们根本不会告诉投资者,自己早就赚发了。
6投机是最危险的行为。如果你说我成功在什么地方,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从不让个人感情影响我对市场的判断。
7人们总是会像灰姑娘一样,明明知道午夜来临的时候,香车和侍者都会变成南瓜和老鼠,但他们仍不愿错过盛大的舞会。他们在那里待得太久了。现在,人们应该了解一些古老的教训了:第一,华尔街贩卖的东西是鱼龙混杂的;第二,投机看上去最容易的时候也最危险。
8市场是你的仆人,而不是你的向导。
9如果市场总是有效的,我只会成为一个在大街上手拎马口铁罐的流浪汉。
10投资的精髓,不管你是看公司还是股票,都要去看企业的本身,看这个公司在将来5年、10年内的发展,看你对公司的业务了解多少,看管理层是否是你喜欢并且信任的,在此基础上,如果股价合适,你就可以持有。
11购买价格远低于实际价值的企业,并且永远拥有它们。
12人们习惯把每天短线进出股市的投机客称为投资人,就像大家把不断发生一夜情的爱情骗子当成浪漫情人一样。
13如果你相信自己是对的,就一定要坚持。那些很轻易就被短期行情打倒的人,最好远离股票。
巴菲特教你学投资附录巴菲特赠你66条黄金法则14人一生中只要能做对几件事情就成了,如果投资者能够做到真正熟悉几个行业后,再进行大量的投资,那么一定会获得巨额的利润。
15股价跌入低谷并非是决定投资购买该股的最好理由,我们要关注的是那些遭到市场误解的业绩优秀的公司股票。
16股票给你的唯一价值,是这家公司未来的利润增长,而不是股价本身。公司的潜力从根本上决定着股价的成长,除此之外,我找不到任何一个让我投资的理由。
17拥有一家名牌报刊,就好比拥有了一座收费的桥梁,任何过客都必须留下买路钱。
18投资者应该将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去看好它。
19只有在潮水退去的时候,你才能知道谁没有穿裤衩。
20投资者要留意中国股市的急升,市场目前过热。人们应该考虑用什么价钱去购买,而不应该兴奋过度,因为每个国家的股市都会有一天要走到极端,就像美国的高科技热潮。当很多人对股市趋之若鹜,报章头版只刊载股市消息的时候,就是应该冷静的时候了。
21没什么比参加一场牛市更令人振奋,在牛市中公司股东得到的回报变得与公司本身缓慢增长的业绩完全脱节,看上去那是暴利。然而不幸的是,股票价格绝对不可能无限期地超出公司本身的价值。实际上由于股票持有者频繁地买进卖出以及他们承担的投资管理成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他们总体的投资回报必定低于他们所拥有的上市公司的业绩。如果美国公司总体上实现约12%的年净资产收益,那么投资者最终的收益必定低得多。牛市能使数学定律暗淡无光,但却不能废除它们。
22大牛市不可能一直持续,过高的股价最终必然回归于价值。
23若你不打算持有一只股票达10年以上,那么你当初根本连10分钟也不要拥有。
24股票不应该是我们人生的全部,因此,带着赌徒心态走进交易大厅的行为是极为危险的。
25最聪明的投资方式,就是把自己当成持股公司的老板。
26股票的实质是它这个企业,要使投资获得成功,将自己提升为企业家是十分必要的,要将每一笔投资都看做是把整个的公司买下来,需要你付出心血。
27如果你不了解这个产业,那么就不要买太多的股票。
28如果有1000只股票,其中的999只我都不知道,那我只选那只我了解的。
29我们的重点在于希望找到那些在未来的10年甚至20年后,企业的经营情况是可以预测的企业,然后重仓持有。
30股票从短期看是投票机,而从长期看则是称重机。
31重要的是选择一只好股票,只要事情没有变得很糟,那么原封不动地保持股本5年以上,股价的短期波动就不会对你造成任何影响。
32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和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人。
33我们已经好久没找到值得一提的股票了,还要等多久呢?我们要无限期地等!我们不会为了投资而投资,别人付你钱不是因为你有积极性,而是因为你能作出正确的决策。
34市场就像上帝,会帮助那些努力的人。但与上帝不同的是,市场也绝不会宽恕那些不清楚自己在干什么的人。
35对投资者来说,我们要看到的投资前景比买进价格更为重要,没有前景的公司哪怕价格再低,产品再好,也无异于画布上的美景。
36如果用继续经营的办法确定公司的价值,就必须知道公司的现金流和折现率,而这两个数值在不断变化,难以确定。如果你不能确信这家公司到底会产生多大的现金流,就不要再去进行评估。
37如果你问我愿意持有一只股票多长时间,我的回答是永远。
38以一般的价格买入一家非同一般的好公司,要远远胜过用非同一般的好价格买下一家一般的公司。
39在可预见的长期内,市场终究会给你一个真实的答案,那些偏离价值的股票市场价格,最后会向它的内在价值回归。
40手中的股票有多少才算合适呢?我建议控制在5只以内,以便于跟踪。如果你有40个妻子,你不会对其中任何一个有清楚的了解。
41你一生要干的事业无非是,寻找一个在风险极小甚至不存在风险的机会,把所有的本金都投进去,然后跟着它一辈子赚大钱。
42如果将来的价格加上可以预期的红利,无法实现15%的年复合收益率,那么我建议将它放弃。
43我的第一条投资原则是,永远不要亏损,第二条是,牢记第一条!
44安全边际是投资中最为重要的概念。
45一个人离华尔街越远,对其所谓股票市场预测与选择买卖时机的主张也就越发怀疑。对于真正的投资者来说,华尔街并不值得真正信任。
46股票预测的唯一价值是使财富的统计数字好看一些,仅此而已。
47那些可以摆脱市场情绪的感染和左右的人,才是理性的投资者,他们具备成功的条件。
48决不能因为一只股票涨了就买入它,或者是看到它跌了就卖出。恰恰相反的是,我们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一只好股票持续下跌时买进,而在它持续上涨时卖出……作为我来说,我会在人们都逃出股市的时候进入,而在人们都涌进股市时退出。
49精确记录自己的投资表现会带来一个最大的好处,那就是你可以完全体现到由错误带来的痛苦,可是如果你拿到的是一只正确的好股票,为何又会对短期的投资收益一个劲地斤斤计较呢?
50在犯下新的错误之前,我觉得对以前的那些错误好好反省,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意。所以,让我们稍微花些时间回顾一下过去25年中我所犯的错误。
51时间是优秀企业的朋友,却是平庸企业的敌人。
52现在,我也可以无情地对待自己投资组合中的烂股票。根据自身的经验,我深知它们对投资组合的巨大危害。
53在投资过程中,不要关心你已经知道了多少,最重要的是,你要真实地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54股市预测的唯一价值,看来就是让风水师从中获利。
55技术分析有多么流行,它就有多么的错误。
56不做企业研究就投资,跟不看牌就玩纸牌游戏一样危险。
57投资艺术其实就是对时机把握的艺术,选择了错误的时机,注定是失败的投资,而抓住好的时机,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58就算你有足够的内部消息和100万美元,你也可能在一年内就会破产。
59任何时候,任何东西,在巨幅上涨的时候,人们就会被表象所迷惑……价格越高,就越要加倍小心,不能掉以轻心,要更谨慎。
60每年我都读成千上万份年报,我不知道我到底读了多少。像中石油,我读了2002年4月的年报,又读了2003年的年报,然后我决定投资5亿美元给中石油。
61我不会因为外部宏观的影响改变投资策略,总会有好的年份和不好的年份,那又怎么样呢,假如我找一家很好的企业,就算美联储的主席对我说经济要衰退了,我还是要买,因为对我来说影响不大。
62如果我们选对了市场和趋势,要做的只是长线持有,耐心等待。另一方面,我们不需要巨大的智慧,因为这对于选择市场和趋势来说,作用并不大。
63在买进时,我一定要寻找有一流的管理人员的好公司,我只与我喜欢、信任并且钦佩的人做生意……我不希望与缺乏值得敬佩品质的经理合作,无论他们的业务前景多么动人,我从未与一个坏人做成过一笔好买卖。
64我认为最合适的能对投资进行深思熟虑的办法,就是找一间没有任何人的屋子,坐在那里安静地想。如果这都不能让你静心思索的话,那就没什么可以了,这是最好的环境。而华尔街的缺点就是,无论任何的一种市场环境,华尔街的情况都太极端了,在那里你将被过度地刺激,逼着你每天好像都要做点什么才能度过这一天。
65我想要的生意,外面必须一个城墙,一条护城河,护卫着中间价值不菲的城堡。我还要一些负责任的、有能力的人来管理这座城堡。
66我的失误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