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作者:张笑恒   |  字数:14268  |  更新时间:2009-12-11 17:00:28  |  分类:

社科心理

学点求人办事的技巧

一个人想成大事,是离不开其他人的帮助的,但如果当你遇到窘况,努力地想求得别人帮助的时候,却发现笨嘴拙舌、无从下手,这时就真的该学一点求人办事的技巧了。

1、求人办事,遵循“投桃报李”的双赢原则

如果一个人说,他的朋友对自己非常好,那么不用问,首先他对朋友也一定非常好。因为感情也是讲究礼尚往来的,这就是“投桃报李”的道理。而如果你要求人办事,就更是要坚持“投桃报李”的双赢原则了。

求人办事也是一种感情的双向交流,真正的感情只能在礼尚往来、投桃报李的基础上产生和增进。如果一方以拳脚相加威胁对方做某事,那么对方即使答应帮忙,也一定不会真心帮助你。

一位客户走进张良所在的办公室问,问谁愿意帮他一个忙,大概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当时,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大家刚刚约好一起去看球赛的。所以,都忙着收拾东西,一时没有人应声。

张良站起来表示愿意留下来帮助他,做完工作后,客户问张良应该付他多少钱。张良说:“只是帮忙而已,钱的事情不需要谈的。”客户硬要塞给他300元,张良推辞了。

后来,张良因故离开公司,到那位客户的公司求职,那位客户便聘用了张良到他的公司工作,薪水比以前高出2000多元。

可见,人都是有感情的,如果你曾帮助过别人,别人一定会记得你的好,在必要的时候帮助你。所以,求人办事前,我们应该先在心里想一想,自己拥有什么东西是别人缺少或者需要的?别人拥有的什么东西又是自己缺少或者需要的?如果能达成双赢的结果,那么办事效果必定是皆大欢喜。

例如,你今天开办公司手头紧,我借给你3万元钱。而两年后,我要买房子钱凑不够,你的公司已经入了正轨,自会看在当初创业的时候我慷慨相助的份上,毫不犹豫的给我送来了急需的5万。

要求人办事,我们就要先为自己储蓄求人办事的砝码,这个砝码就是我们对别人的帮助,或者我们具有别人在未来利用的价值。比如,你帮助一个电视台的朋友润色稿子,会想也许某一天,我能借他的“光”上电视呢。比如,你帮助一个学会计的朋友解决生活困难,也许你会想以后我开公司了,他能帮我做帐呢。我们如此想,别人心里自然也会加以权衡。

一位著名大学的教授,在一个国际会议上,认识了一所国外著名学校的一个博士生。虽然当时他比那个博士生地位高得多,博士生在这种会议上只是小角色,但他没有轻视对方,反而很欣赏其好学的劲头和那些略显幼稚的观点中流露出的智慧,很高兴地和对方交谈。

后来这位教授还花费不少钱和关系为这位博士联系实习的地方。这名博士生毕业之后发展很快,没几年就成为某个著名实验室的负责人之一,后来他到中国找合作伙伴时,就直接找到了曾经帮助过他的教授,合作在该高校成立了一个规模很大的研究中心。

求人与被人求,是一笔人情债,虽然不好算清,但必定是相互依存的。这不是唯利是图,而是投桃报李的效应,你帮我,我帮你,如果没有彼此的需要,那么两个人的关系不会维护太久。两个人的关系从来都是建立互相的付出上,而不是单方面的付出,就连夫妻也是如此。因为人是情感动物,需要彼此的互爱互助,既然是以情感为基础,那么就切不可像自由市场做生意那样赤裸裸地,一口一个“上次我帮了你的忙,这次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帮我。”或者“这次你帮我,下次我一定帮你。”忽视了感情的交流,会让人兴味索然,彼此的交情也维持不了多久。

如果我们既没有一点被别人利用的价值,或者帮助别人的可能性,那么,求人办事的成功率微乎其微。让我们来看一则小故事:

一个人死了,天国的导游带着那个人去参观了天堂和地狱。那人看到地狱与天堂一模一样。只是地狱的人比人间的人还要瘦小很多,面黄肌瘦,骨瘦如柴,而天堂的人却个个红光满面,健壮如牛。到他们餐厅一看,也没有什么两样,相同的都是一口大锅,锅内是美味佳肴,每人手里使用的都是一米长的筷子。

终于发现不同了,原来在地狱,用这么长的筷子夹菜,人人都无法把美味佳肴送到自己的嘴里,只好望着美味饿肚皮。而天堂的人却不像地狱的人那么自私,他们不用筷子往自己嘴里送食物,而是往对方嘴里送。于是你喂我,我喂你,大家都有饭吃!

你帮助别人,别人才会帮助你。中国自古以来讲究礼尚往来,要有来有往,彼此的关系才能持久的维持下去。如果别人这次帮助了你,下次有事求助于你,你有能力帮助,却找借口推辞了,那么你下次再找他帮助你,他也多不会答应的。

点评:

要想求人办事,必须遵循投桃报李的双赢原则,以事换事。最好的方法是,你先向对方伸出援手。而后,当你需要的时候,向其求助,对方也一定会尽力帮助你的。

2、制作一张“联络图”,找出能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找到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就等于有了成功的资本,借助好人脉构筑的关系网办事,是说话办事的一门学问,这需要办事前周密地了解与联系,精心地编织与运用。所以,如何制作一张“人脉关系联络图”,就成了在际场中周旋的人的当务之急。

乔治一直在一家广告公司做初级文案的工作。在公司各部门几经调整之后,他感到各方面的业务都应付自如了。他希望从佛罗里达州调到纽约去工作。但因为乔治同纽约的各家广告公司都没有任何联系,就只能给他所知道的各家公司写信和与职业介绍所联系,但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

想来想去,乔治决定通过关系网来办这件事,他动脑筋搜寻了一下他所能利用的各种关系,最后列出一张“联络图”。

从“联络图”中,乔治选出可能帮上忙的一些关系。然后,他记下了这些人,他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同他想去的纽约有联系,且同广告公司有关。乔治的下一步行动,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找到这些能够帮助自己的对象,以换取他们的帮助。最后他再进一步考虑,他们中间哪些人同会计公司联系更为密切。他选中了一个人,是他邻居的女友。

乔治知道,邻居的女友对参加一个女大学生联谊会很感兴趣。办法终于有了,乔治同学的表妹正好是这个联谊会的成员。乔治通过同学的表妹介绍邻居的女友成为联谊会的委员。

邻居的女友为此举办了一个晚会,并在晚会上把乔治介绍给她的父亲。尽管这位律师同在佛罗里达州的任何一家商务公司都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他在那里的律师圈子里很有声望,通过他的一位朋友的帮助,找到了一家职业介绍所的总经理,并通过多方努力使乔治终于得到了满意的职位。

现在,通过朋友和亲属的帮助得到好的职位的成功几率越来越高。也就是说,人脉关系越来越重要。所以,要想更好地利用关系网,就必须马上行动,制作一张全面的“人脉关系联络图”。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人际关系的联系网。无论你的名声如何,权势多么显赫,你的老关系总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对你有所帮助。这种途径的最重要的经纬线是由权力和信息的聚合物产生的。不过在这种关系网中,还应考虑到一些相互作用的方法,记住一些重要的原则:

首先,第一步就是筛选,把与自己的生活范围有直接关系和间接关系的人记在一个本子上,列出一张人名表,表上列了同你所希望接触的社交领域有联系的人,挑出最有可能助你一臂之力的人。

其次,建立更广泛的联系,为了建立关系网,你应善于把自己同别人联系起来,你可以通过公司的同行或朋友建立同别人的联系。

然后,就是排顺序,要对自己认识的人进行分析,列出哪些人是最重要的、哪些人是比较重要的,哪些人是次要的,根据自己的需要重排。

最后,还需要对关系进行分类,知道他们不同的作用。因为生活中一时有难,需要求助于人,事情往往涉及到很多方面,你需要很多方面的资源,不可能只从某一方面获得。所以一定要进行分门别类,对各种关系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和鉴别,把它们编织到自己的网之中。

点评:

有了这张“联络图”你才可能有效地利用这张网,打好自己的牌;知道办什么事该找什么人、找什么部门,决不会急的抱佛脚,乱打电话乱找人。而且一个人求人办事的实力和资历也往往体现在这张“联络图”上。

3、求遍小鬼,不如靠准阎王

在古代战争中,讲究“擒贼擒王”,就是要首先袭击敌人的指挥机关,捕杀敌方指挥人员,可以使敌人立即陷入群龙无首、不击自溃的困境,这是克敌致胜的绝招。同样,我们在求人的时候,也要针对关键人物下功夫,谋求关键人物的赞同和协助,问题往往就迎刃而解,势如破竹了。

所谓“求遍小鬼,不如靠准阎王”,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往往首先会想到这是指主管人员或上级领导是的,主管或领导的意图对解决问题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俗话说:“上面动动嘴,下面跑断腿”,形象地道出这种影响的威力。

当然,你想依靠的“阎王”不一定就是台面上看得见的人物。正如光绪当皇帝,慈禧掌印,幕后人物往往才是真正的“权威人士”。因此,想要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稳操胜券,除了着眼于主管、领导一类正式组织身份的负责人外,还应该争取足以影响主管领导的非正式的“权威人物”的同情、支持和帮助。所谓“全公司听厂长的,厂长听老婆的”,就是最通俗的注解,老婆的枕头风,胜过旁人的大炮筒。

切不要因别人无权无职,就以为可以随便应付,否则你的好事就可能坏在他的手中。别看他们不显山、不露水,但他们都有可能是你走向求人成功的垫脚石,一定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抓住每一个可能发挥作用人物。

北宋名臣蔡京,曾一度被宋徽宗罢相,落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但是他并不甘心就此退出政治舞台,而是希望通过求得宋徽宗身边的关键人物的帮助,而东山再起。

首先,蔡京暗中恳求最得宋徽宗宠爱的郑贵妃为己说情,又请深得徽宗信任的郑居中伺机进言。一切安排妥当之后,蔡京再让自己的党羽直接上书徽宗,大意是为他鸣冤叫屈,徽宗见到这些奏章,沉吟不语,没有立即批复。

这时,郑贵妃早已看到表章的内容,见到徽宗的这种表情,边发挥她枕边风作用,顺势替蔡京说了几句好话,徽宗便有些回心转意了。郑居中了解内情后,也知道时机已经成熟,便晋见徽宗。

居中先进去向徽宗说道:“陛下即位以来,重视礼乐教育,欲行居养等法,对国家和百姓都很有利,为什么要改弦更张呢?”一席话只字未提蔡京,只把微宗的功绩歌颂一番,但暗中褒奖的却是蔡京,因为肯定前段朝政的英明就等于肯定了蔡京的正确。徽宗听了心里很舒服,终于转变态度,罢免赵挺之的相位,第二次起用蔡京为相。

抓住主要目标,全力以赴,固然很重要,但是对于目标周围的那些“边缘阎王”,也要多多花费心思。有时候,即使是上级主管和具体办多人员同意解决的问题,也会在一些“小人物”的某一环节而搁置下来。负责这一环节的人不论职位大小,也就变成了解决问题所必须解决的“关键人物”。他们往往是求人办事的关系网中的重要一员,有时甚至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他们可以顺利地把你送到求人成功的彼岸。

上过大学的人都知道,在学校里想入党,可不是好入的,首先,要每个寝室里选出一名代表,由他们提名,然后班干、团干在这些提名里面剔除不符合要求的。然后,在班里党员间投票表决。

而向彬在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将来毕业时好找工作,就想在毕业那一年入党。可他既不是班干部,也不是团干部,在系里也不担任职务,校学生会里更没他一席之地,怎么轮,也轮不上他。

于是,向彬为了想入党,先做各寝室代表们的工作,又请班干部、团干部吃饭,当然也没有忘记给党员们说好话,许好处。结果他们都对向彬大开绿灯。他一路过五关斩六将,眼看入党有望,却因为没有提前跟班主任套好交情,被班主任一笔“销了名”。

求遍小鬼,不如靠准阎王。在求人办事时,也要做到心里有数,你想办什么,就要去托什么人。这个所谓的人是对你想办的事起关键的作用,是庙里的主神,是领导。是说一句话,可以抵得别人说十句话的人,对这种神,我们要多磕头、勤上香,让他们感动。我们才能完成我们的任务。相反,如果我们去求这种神的手下,如果主神不答应,我们的事情还是无法做成功。

点评:

求人办事要掌握技巧,“阎王”不高兴,啥事也办不成;相反,只要“阎王”高兴了,“小鬼”再难缠,也不敢和领导对着干。所以,“求遍小鬼,不如靠准阎王”是所有人不得不明白的道理。

4、求人办事当练好“忍”功

求人办事的时候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该有的忍性和毅力,要看清各种利益所在,找准自己的方向,你才能节节攀升,达到目标。

既然有求于人,就难免在别人面前自觉低人一等,少不了看人脸色,讨好别人。求助于别人,并不一定什么事都水到渠成,对方面露难色,态度冷淡甚至表示拒绝都是可能的,你千万不要由此就觉得自己失了面子,受了侮辱,从而失去了耐心。

在明太祖朱元璋还是起义军的时候,那是农民起义的初期,由于这些人出身贫苦,没有文化,目光短浅,各路红巾军出现了分裂之势,当时大家个自结为一派,朱元璋的主帅郭子兴也自成一派,两派在很多问题上谈不拢,以致关系紧张,彼此猜疑,甚至有相互攻击之势!朱元璋此时知道,只有顾全大局,各路义军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打败元军,他在分析双方主帅的性格后,一方面力劝郭子兴只有团结才有出路,然后又背着郭子兴,忍气吞声的亲自去向其他主帅赔小心,说好话,着意联络各路军的感情,从中利用利益的潜规则游戏,在尽量突出自己作用的前提下,团结友军,最终在一定意义上达到了他的目的:两边都不得罪,两边都得到了好处!

其实,朱元璋开始创业的时候,在其起义主帅郭子兴手下还碰到了很多不顺人意的事情,可他每次都能以超乎寻常的耐心去解决它。

曾经郭子兴也会怀疑朱元璋的忠诚,就因为郭家其他人嫉妒朱元璋被郭子兴重用,每次都在郭子兴面前挑拨离间,导致了朱元璋数次遭受牢狱之灾,在牢房里挨打受饿滋味肯定不好受,但朱元璋还是一声不吭地忍了下来。

因为朱元璋明白:好事多磨,没有充足的耐力和持久的信心,是达不到终极的目标。自己要想赢得郭子兴的完全信赖,他就只有一忍再忍,好展示自己的忠诚。最终,朱元璋达到了他的目的——郭子兴死后,朱元璋很快便取代了他的位置!

求人办事当练好“忍”功,好事多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煮猪头火候要够,文火慢着熬,猪头才会熟。求人办事需要的首先就是一个毅力:忍的毅力,忍到底,坚持到底,总会有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时刻!

同样,求人办事的时候也要理解别人,适当地权衡一下所求人的能力。有些求人办事的人,总认为被求者一定神通广大,办什么事金口一开,大笔一挥就成。实际上情况并非如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你如果能分担、理解这种难处,就不会感到求人办事太难。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办事情也是一样,即使你有三头六臂,也不可能让每一件事都水到渠成。求人办事时,对别人的要求不要过高。求人办事千万不要穷追猛打,一定要别人做到什么地步,否则就觉得不够意思。也就是说,求人办事要知足,别人能办多少就办多少,不要勉强别人办很难办的事。

当然,忍,不是忍气吞声,而是要有足够的承受力忍耐所求人的脸色,毫不理睬“软钉子”。既然不能不求人,倒不如理直气壮去求人,求人也得求得潇洒、舒坦,求人不必虚张声势、空话连篇,但是也不必灰溜溜、乞哀告怜、任人奚落。

点评:

山峰不是每个人都能爬上去的,总会有人在高处,有人在低处。所以每个人总会有求人办事的那一天。而求人办事就必然要放低姿态,“忍气吞声”,大家不妨学点“忍”的技巧,以免载兴而来,败兴而归。

5、找准所求人心理的薄弱点,“恭”其所需

求人办事就是要找准所求人心理的那个薄弱点,“恭”其所需!做人并不一定非得要有拍马屁的好本事,但一定要有看穿对方心理的薄弱点,说他爱听的话的本事。换句话说,要想求人办事,就要最大限度的发挥赞美的作用,而赞美的关键点就是“恭”其所需,挠到痒处。

比如,碰巧所求的人女儿在旁边,你就一定要把他的女儿夸成一朵花,即便她并不漂亮,你也要发现她是“可爱”的;如果所求的人是位老艺术家,清心寡欲,那你就要准备好和他谈谈诗词,聊聊苏轼了。

叶老师对好朋友张律师说:“上个星期,我的伞在市中心一所图书馆里被人拿走了。因为伞是妻子作为结婚礼物送给我的,我十分珍惜,所以,我花了很多钱在报上登广告寻找,可至今还是没能找回来。”

张律师听后问:“你广告怎样写的啊?”“就是如实写的啊。”叶老师一边说,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从报上剪下来的广告。

张律师接过来念道:“本人于上星期日傍晚于图书馆遗失黑色绸伞一把,如有仁人君子拾得,烦请送到长春路24号,必有酬谢。”

张律师说:“我是经常接触做广告的人的。登广告大有学问。你登的广告不行,找不到伞的。我给你写一个广告,再登出去,如果还是找不到伞,我买一把新的赔给你!”

张律师写的广告见报了的次日清早,叶老师打开屋门便大吃一惊。原来自家院子里已横七竖八地躺着六七把雨伞。这些伞五颜六色,布的绸的,新的旧的,大的小的都有,都是从外面扔进来的。

叶老师自己的那把黑色绸伞也夹在里间。好几把伞还拴着字条,说是没留心拿错了,恳请失主勿将此事声张出去。叶老师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张律师,张律师说:“这些人还是老实的。”

你知道张律师的广告是怎么写的吗?张律师的广告是这样写的:“上星期日傍晚,有人曾见某君从图书馆取走雨伞一把,取伞者如不愿招惹麻烦,还是将伞速速送回长春路24号为好。此君为谁,尽人皆知。”

张律师的广告能够如此奏效,正是因为他抓住了普遍偷伞人怕被抓到的心灵弱点。张律师的广告虽然有些狡猾和不实,但是毫无疑问,其语言是有说服力和杀伤力的。叶老师实事求是的广告没有奏效的情况下,张律师“别出心裁”,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点评:

求人办事不但嘴上功夫要到家,但更重要的是掌握其心理的薄弱点,“恭”其所需。就是不仅要让对方从我们的话中领会到肯定、理解、欣赏和羡慕,还要说的恰当,否则就如隔靴掻痒,即使找到了对方的痒处,也起不到什么作用。

6、你求的人不领情,就从他身边的关键人物下手

有时,我们费尽力气终于找到了能助自己一臂之力的人,但是千求万求他对方却不愿意帮助我们,怎么办?不要气馁,要知道世上没有攻不破的堡垒,更没有感动不了的人。正面相求行不通,就不妨用点迂回战术,从他身边的关键人物下手,打开缺口,巧妙达到自己的目的。

蒋介石去世那年,宋美龄准备赴美国定居。临动身那天,蒋氏兄弟前往送行。蒋纬国特地提早赶到官邸,以前,蒋府每年逢蒋介石、宋美龄的生日,除夕吃团圆饭,端午节和中秋节都要聚会,所有的人都穿便服。而此次,蒋纬国一改往日穿西装的习惯,穿了一套军服,还佩带了全套勋章勋标。

原来,军衔是中将的蒋纬国已经当上中将14年了,但时任总统的蒋经国并不打算给蒋纬国晋衔,为此蒋纬国不得不另想办法。

蒋纬国一进门就向宋美龄行军礼。宋美龄对蒋纬国的举动觉得奇怪便问蒋纬国这是干什么。蒋纬国一本正经地解释道:“根据我党(国民党)的规定,当了14年中将若还未晋升为上将,则应强制退役,军衔也随之取消。只有上将才是终身制。再过不久,我就没有资格再穿军装了,今天给妈妈送行,特地让妈妈看看我穿军装的模样。”

宋美龄从来不问军中之事,限龄退役这种事,她还是第一次听说,正巧这时,蒋经国也到了。蒋纬国一见蒋经国来了,也站起来行了个军礼。蒋经国皱皱眉头,明白了这其中阴谋。

宋美龄把蒋经国叫到跟前,问道:“纬国做军人还可以吗?”

蒋经国随口说:“他本来就是军人,而且表现很出色!”宋美龄问道:“既然他很出色,为什么还要办退役手续?”蒋经国只好说:“纬国中将期龄到了,不过我马上准备交代给他办升上将的事。”就这样,蒋纬国通过母亲的大力相助,终于如愿的从中将升为上将。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清光绪年间,周炳记木号的周老板愁眉不展,因为那时镇江木号的木材,大部堆在江里。为此,清政府每年要索纳几千两银子的税贴。木号的老板们就想要通过向知府大人送礼以放宽税贴,可这位知府自称清正廉明,所赠礼品均拒之门外。

就在这时传来了镇江知府大人想为他的母亲做80大寿的消息,周老板听了愁眉顿开,高兴万分。他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因为知府大人是位孝子,对老夫人的话是百依百顺。如果能打动了这位老夫人,不就等于说服了知府大人吗?

周老板忙去派人打听老夫人喜欢什么,来人告诉说她最喜欢花。周老板又犯了愁,可眼下初入寒冬,哪来的鲜花呢?忽然他灵机一动,有办法了。

老夫人寿宴当天,周炳记木号老板的太太故意姗姗来迟,一到知府大人的后衙,周府丫环们就先用绿色的绸缎从大门口一直铺到后厅,吸引了府上所有人的注意,当然也包括老夫人。然后周太太才缓缓下轿,步履轻盈的在地毯上款款而行,每一步都留下一朵梅花印。朵朵梅花一直“开”到老夫人的面前,祝老夫人“寿比南山,福如东海”。老夫人听了笑眯眯的,连忙请周老板和周太太入席。

宴席开始后,周太太继续施展“百花齐放”的绝技。一顿饭一共上了24道菜,周太太也换了24套绣着牡丹、桂花、荷花、杏花等各种花的衣服。看得老夫人眼花缭乱,眉开眼笑。直到宴席结束,周太太才说请知府大人高抬贵手,放宽木行税贴。老夫人正在兴头上,忙叫儿子过来,吩咐放宽周炳记木号的税贴。既然母亲开了“金口”,孝子不能不点头答应。

打这以后,周太太成了老妇人的常客,每次来都不忘玩点“借花献佛”的小把戏,讨老妇人的欢心。老妇人打心眼了喜欢这位周夫人,而那孝顺的知府大人也因母命难违,就对周老板另眼相看。

明明知道只有对方是能够帮助自己,但如果直接求他,很有可能遭受拒绝,不仅于事无益,心中反而会留下芥蒂。所以,不妨拐个弯,从他身边的关键人物入手,或者请第三者帮忙说合,如此成功的机会更大。

点评:

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帮助别人,遇到请不动的“神”我们就要想办法了。如果直接相求效果不好,就可以采用迂回战术:从他身边的关键人物入手,所谓曲径通幽,拐个弯,效果更好。

7、以情动人,客套是关键

与人相处都逃不过一个“情”字,求人办事时更是如此。情真方能动人,只因无论再铁石心肠的人也难免不为真情所动。其实动情谁都会,关键就是表现“情”时不能冷冰冰的毫无感情,也不能表现得过度热情。虽然求人办事时,“情”的展现也只是一种客套而已。但怎么恰当地“客套”还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诸如“谢谢您”、“多谢关照”、“劳驾”、“拜托”之类的客套话。这样的客套话可以向别人表示感谢,能沟通人与人的心灵,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正所谓“客套多,朋友多;朋友多,好事多”。这话说起来是很有道理的。因为客套可以帮助我们认识许多朋友,缩短与他人之间的距离,从而使求人办事变得更简单容易些。

很多时候,客套不仅能表示礼节和谦虚,更能表明对对方的尊重。所以,我们在求人做事时,即使对方只满足了你的一点点请求,虽然很令你不满,也应真诚地说一声“谢谢”。如果你连一声谢谢都不说,只把感激之情埋在心底,对方会有一种不快的感觉,他不仅会觉得自己的劳动成功没有得到肯定,还会认为你不尊重他,今后也不会再帮助你了。

擅长交际的人们,就像精通交通规则一样谙熟客套的法则,正如培根所说:“得体的客套同美好的仪容一样,是永远的艺术。”

而有些人往往容易把应酬、客套、寒暄甚至是聊天这些基础的交往行为看做是虚伪、庸俗和毫无意义的东西,在思想上加以排斥,在行动上加以抵制。其实,你既然要求人办事时,说一声“劳驾”;打搅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时,说一声“对不起”,这又什么关系呢?既能显示出你礼貌周到,又能展现你的谈吐文雅,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当然,客套时还要记得一个原则:要自然,真诚,言必由衷,富有艺术性。否则,就会在交际上屡屡受挫,连连吃亏,变成不会求人办事的人。

具体说来,客套不一定都在语言上,一个眼神、一个手势,或者点一下头,微笑一下,或给对方送些小礼物,凡此种种,都属于客套的范畴。可以说,客套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客套是一种礼节,如果客套运用得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果提到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松下幸之助,相信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他就是一个很讲客套,很会运用客套的老板。他在交托下属去执行某一件事时,会说:“这件事拜托你了。”遇到员工时,他会鞠躬并说:“谢谢你”、“辛苦了”之类的客套话,有时会亲自给员工斟一杯茶,或者送给员工一件小礼物。正是由于松下善用这种客套来激励员工,员工们才会毫无怨言地为他效力的。

人都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人与人之间的人际交往,也是出于人类感情交流的需要。为了能加深对方的了解、亲切关系,温暖的客套是必须的。彼此之间存在“互酬互动效应”,即你如何对待别人,别人也以同样的方式给予回報。客套一下,看似平常,可它却能引起人际间的良性互动,成为交际办事成功的促进剂。

点评:

人与人之间的客套能增加友谊,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因为客套而发生变化。动之以情,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自然就缩短了,感情就有了呼应和共鸣。对方在兴奋欢跃之余也会给予更多的关照,更好的回报。

8、事成之后要致谢,万不可过河拆桥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弊病,用人前好话说尽;事成后,半句问候也不言。让人觉得世态炎凉,伤透了被求者的心,让被求者以后对登门相求的人,不肯轻易应诺。因此求人办了事之后,即便你事先送了礼,也别忘了再道声谢温暖一下他的心,这是结尾处最圆满的一笔。

我国古代金榜题名的书生,通常衣锦还乡,举行“谢师礼”。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也该学会事成之后要致谢的道理。如果事前卑躬屈膝,事后旁若无人,定会堵死自己以后的路。

“画龙点睛”是说画龙时,最后才点眼睛,如果不点,整条龙就没有生气。同样,事情办成功后向援助者表示谢意是你整篇文章的最后一笔。好话说了很多,这几句也别太在乎。“过河不拆桥”,“卸磨不杀驴”,这才是求人办事之道。

无论是什么人都应该学会感激为你办事的人。事成后,找个时间去向为你提供帮助的人表示感谢。这种做法,会让当事人心里暖烘烘的。登门致谢,不同于有事相求,你不必重“礼”相加,多送几顶“高帽子”,多说几句感谢话,温暖一下他的心就够了。

佛经上说的“佛法无边,不度无缘之人”,大概就是这个意思。缘,是你自己去交结:天上不会掉馅饼,神佛也不会乱结缘。所以说,事成后登门致谢,不是无关紧要的一环,它对你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事成后登门致谢,可以开门见山地表示谢意,“那件事多亏了你从中帮忙,如今都办成了,我特意感谢您来啦!”一句话,让对方心中阳光灿烂,话题由此发挥。少了丝功利,多了份悠闲,彼此更容易沟通。

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您看,上次让您帮忙,没少麻烦了您,如今事情办得差不多了,我心里却总觉得过意不去。这不,今天过来跟您坐一坐,聊一聊……”相信,听了你的话,他的心会很快被你捕获。

事成之后去感谢为你办事的人时,一定要牢记败不馁,胜不骄的做人原则。还要明白主的一点是,你是去登门表示谢意,不是去炫耀自己,找点心理平衡。要懂得收敛住自己的得意自满,不要以“实用型”的眼光来看待人情,认为所谓的“人情”便是你送我一瓶酒,我给你几块钱。如同借债还钱,彼此两不相欠。小心不懂人情世故。最后会摔得很惨。

人情是财富,人际关系的最基本的目的和技巧就是结人情,有人缘,有了人情方能左右逢源。除了事成之后要致谢,逢年过节,也不要忘了一句小小的问候,或打电话,或传呼。一张小小的卡片,捎去浓浓的情义,让帮助过你的人对你产生特殊的感情,不必日后万一有事相求时,如同狗咬刺猬无从下口。

点评:

求人帮忙是被动的,事成之后谢恩是主动的。如果让别人觉得你会办事,求别人办事自然会很容易,有时甚至不用你自己开口。事后致谢是人情关系中最为精明的一招。

9、求人办事,礼数要周到

常言道:“有理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借由此话人们对礼的作用则可窥见一斑,特别是在求人办事的时候,如果能送上一点礼品,那么任何事都好办,如果空手求人,只得被别人婉拒。

曾有人经过调查研究指出,日本产品之所以能成功地打入美国市场,其中最秘密的武器就是日本人的小礼物。当然这句话可能有些言过其实,但是日本人做生意,确实是想得最周到的。

求人要送礼,“礼”多人不怪嘛!但是礼物要轻重得当。

特别是在商务交际中,小礼品是必备的,而且根据不同的人的喜好,设计得非常精巧,可谓人见人爱,很容易让人“爱礼及人”。如果在欧美,因为他们商业法规严格,所以你要深知送大礼物反而会惹火烧身,而小礼物绝没有受贿行贿之嫌;而且这样做还很适合于当地的文化和礼节。这又应了那句话,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如今商业社会,“利”和“礼”是连在一起的。往往先“礼”后“利”,有礼才有利,这已经成了商务交际的一般规则。当然道理不难懂,但就是难在操作上,送礼的功夫如何到家,就是您是否能打动人的关键所在。

???第一步:了解风俗禁忌

送礼不能粗心,送礼之前先去了解受礼人的身份、爱好、民族习惯是绝对不可少的,免得送礼送出麻烦来。

郑杰去医院看望病人,带去一袋苹果以示慰问,哪知引出了麻烦,正巧那位病人是上海人,上海人叫“苹果”跟“病故”二字发音相同。送去苹果岂不是咒人家病故,由于郑杰不了解情况,弄得不欢而散。鉴于此,送礼时,一定要考虑周全,以免节外生枝。还有,不要送钟,因为“钟”与“终”谐音,让人觉得不吉利;对文化素养高的知识分子你送去一幅蹩脚的书画就很没趣;给伊斯兰教徒送去有猪的形象作装饰图案的礼品,可能会让人轰出来。

第二步:掌握送礼间隔

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频过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我们在送礼时,往往因为求助心切,或者可能手头宽裕,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另外,礼尚往来,人家还必须还情于你。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的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第三步:礼品要有意义

礼物是感情的载体。任何礼物都表示送礼人的特有心意,或酬谢、或求人、或联络感情等等。所以,你选择的礼品必须与你的心意相符,并使受礼者觉得你的礼物非同寻常,倍感珍贵。实际上,最好的礼品应该是根据对方兴趣爱好选择的,富有意义、耐人寻味、品质不凡却不显山露水的礼品。因此,选择礼物时要考虑它的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纪念性等多方面的因素,力求别出心裁,不落俗套。

一般讲“礼轻情意重”,但礼物太轻,就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尤其是对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如果礼太轻而想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

如果你的礼物过于贵重。除了某些爱占便宜又胆子特大的人之外,一般人就很可能婉言谢绝,或即使收下,也会付钱,要不就日后必定设法还礼,这样岂不是强迫人家消费吗?

这就像平常人们常说的:“花钱找罪受”,何苦呢。因此,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选择轻重适当的礼物,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1、送礼就送土特产

对于土特产,一般的意义上都是尝个鲜,所以说无论是亲朋好友,还是商务朋友,一般都不会拒收,因为拒收反而显得他们小家子气了。

2、巧借名目

如果想送给朋友烟酒一类的,可以跟他打声招呼“今晚上你那儿聚一聚,你准备菜,我带酒。”到时带上酒和烟,喝一瓶留一瓶,顺手也就把烟留下了,礼也送了,感情也深了。这是高超的技巧。

3、熟人引见

有时想给人送礼,但又跟受礼者不熟,不好唐突地登门拜访,可以找到受礼者的熟人。有受礼者的熟人引见,一般不会被拒礼。

4、投其所好

如果与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拉关系,最好知道他本人最喜欢什么,这样,爱乌及屋,受礼者自然也就对你喜笑颜开了。

点评:

送礼既然是一门艺术,自有其约定俗成的规矩,送给谁、送什么、怎么送都很有奥妙,绝不能瞎送、胡送、滥送。尤其是在求人办事的时候,一定要借鉴一些成功的送礼经验,吸取一些失败的教训,让人高高兴兴得收下你的礼,办成你的事。

10、不做“独行客”,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在生活中,求人办事是不可避免的,但好面子的人,往往不肯顺应时势,不借助外力,结果当然是难以成功。做“独行客”绝不是最好的选择,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才是成功办事的不二法宝。

社会是人群的集合,无数个体的竞争之力汇合起来,构成巨大的社会力量。一个人要想做出一番非凡的事业,为社会做出贡献,就不能仅仅局限于自身的努力,必须寻找一切成功的契机,寻求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借为己用。

借助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是多方面、多种途径。借助声望,借助外交,借助政治,借助关系,借助社会舆论,借助时事潮流,等等,不一而足。在政治斗争和军事冲突中,最常见的是借助“第三者”的力量,即政治上或军事上的结盟;在商界中,最普遍的借力”,要数借重名商巨贾、沽名而钓“利”;在社会生活中,那些手握大权的政界要人和掌握雄厚经济实力的强人,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和深广的影响力,借助他们的声望和影响,可大大增加竞争取胜砝码。

借力在中国由来已久,中国自古有很多才智谋略与之有关,比如狐假虎威、攀龙附凤、借刀杀人、拉大旗作虎皮等等。借权贵名流为自己所用,只是借光的常见形式,实际上凡是能让我们为人做事增光添彩的人、物、事都是借光的范围。

军机大臣左宗棠是清政府的大官,他自诩廉洁,坚持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本事,自会有人用他。所以从来不给人写推荐信。

黄兰阶是左宗棠一位至交好友的儿子,他在福建候补知县多年也没候到实缺。于是想效仿别人请大人物、权贵写推荐信而步步高升,便想到了父亲生前与左宗棠很要好,就千里迢迢跑到北京来找左宗棠,想得到他的引荐。

一开始,左宗棠见黄兰阶是故人之子,十分客气,但当黄兰阶一提出想让他写推荐信给福建总督时,左宗棠马上就变了脸,毫不客气的把黄兰阶赶走了。

离开左相府的黄兰阶是又气又恨,但当他闲踱到琉璃厂时,无意间见到一个小店老板学写左宗棠字体,十分逼真,心中一动,想出一条妙计。黄兰阶请小店老板在自己新买的一把扇子上,用左宗棠的口气和笔记落了款,之后便得意洋洋地回福州去了。

回福州后不久,就是参见总督的日子,黄兰阶手摇纸张扇,径直走到总督堂上。见此情景大家都很奇怪,总督也忙问:“现在都立秋了,老兄还拿扇子摇个不停。兄台很热吗?”

这一问,正中黄兰阶下怀。黄兰阶把扇子一晃:“不瞒总督大人,外边天气确实不热,只是我这柄扇是我此次进京,左宗棠大人亲送的,所以舍不得放手。”

总督一听此言大吃一惊,本来自以为这姓黄的没有后台,所以候补几年也没任命他实缺,不想他却有这么个大后台。左宗棠天天跟皇上见面,他若知道自己故意难为黄兰阶,只消在皇上面前说个一句半句,我可就吃不住了。

但总督大人还是很谨慎的,他要过黄兰阶扇子仔细察看,确系左宗棠笔迹,至此终于闷闷不乐地回到后堂,找到师爷商议此事。很快,总督大人就让黄兰阶上任做了知县。这之后没几年,黄兰阶就高升到了四品道台。

后来,又一次总督一次进京觐见,见了左宗棠大人,故意讨好他说:“宗棠大人故友之子黄兰阶,如今在敝省当道台了”。左宗棠笑道:“是嘛!那次他来找我,我就对他说:‘只要有本事,自有识货人。’老兄就很识人才嘛!”

黄兰阶能够官拜四品道台,在险恶是官场施展拳脚,都是因为他以左宗棠这个大权贵为背景,让总督这个小贵人给他升了官,实在是棋高一着的鬼点子。

当然,欺世盗名,瞒天过海,是应该遭受谴责的,清政府的官场腐败也令人惊诧而痛恨。

但单从借力的角度,为自己寻求一些责人作为背景,从而使自己尽快得到提拨,英雄有用武之地,却是很值得研究:争取多位权贵的提拔。所谓东方不亮西方亮,多位贵人的共同提拔,可产生乘数的提拔效果。所以,你依附的权贵越多,晋升的机会就越多,成功的机率就越大。,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