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面相的起源与发展历程
上古时期,面相学“诞生”
根据大戴礼记记载: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汤取人以声,文王取人以度。此四代五王之取人以治天下如此。可见,上古时期的帝王们已经开始通过观察人的面貌、肤色、语言、声音和风度来选拔人才。
春秋战国时期,面相学进一步发展
据史料记载,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求学于鬼谷子,鬼谷子看见孙膑脸上泛有凶气,便对他说,日后行事宜小心,否则有性命之忧。后来,孙膑果然因过分信任同门师兄庞涓而几乎送命。结合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儒学家荀子“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世俗称之”的感慨看,春秋战国时期,面相学已经得到进一步发展。
两汉时期,面相学广泛流传
两汉时期,人们热衷于面相学。上至天子重臣,下至黎民百姓,莫不信从,甚至出现专门论述这一问题的著作,如许负的五宫杂论、德器歌。
唐宋时期,面相学发展到鼎盛时期
与两汉时期相比,唐宋时期看相的习俗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更多关注自己的命运,希望通过面相预知科举和仕途。
至宋代,中国面相学发展到鼎盛时期。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风俗长卷清明上河图中,即有看相批命的相师这一职业形象,可见面相学在宋代是怎样的昌盛。
清明上河图局部景观明清时期,面相学著作整理汇编
明清是面相学著作整理汇编的重要时期。一些有远见的人为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对面相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最经典的内容记载下来。
永乐年间,明成祖命令解缙等人编辑永乐大典,自明以前的各类图书都得以汇总,面相类亦不例外。
到了清代,古今图书集成收集了康熙以前所有出现过的重要、正统的面相学典籍,并将这部分内容取名为神相全编。神相全编是中国传统面相学的荟萃,代表了当时中国面相学研究的最高成就。
乾隆年间编撰的四库全书,基本上包罗了乾隆以前中国古代的重要著作。面相书籍又得到一次系统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