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2148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8:24  |  分类:

社科心理

第4章

由于磁石具有吸铁性质,古人把这种性质比做母子相恋,认为“石,铁之母也。以有慈石,故能引其子;石之不慈者,亦不能引也。”汉朝以前,磁石都写成“慈石”。人们还注意到磁石不能吸引铜,更不能吸引瓦,这就是“及其于铜则不通”,“而求瓦则难矣”。宋朝的陈显微和俞璞对此曾作了探讨,认为磁石所以吸引铁,是有它本身内部原因,是由铁和磁石之间内在的“气”的联系决定的。明朝刘献廷也认为磁石引铁是由于它们之间具有“隔碍潜通”的特性。他还记录了磁屏蔽现象:“或向余曰:磁石吸铁,何物可以隔之?犹子阿孺曰:惟铁可以隔之耳。”虽然这种解释是错误的,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发展水平,能考虑到这个问题已经难能可贵了。在磁学中,磁偏角、磁倾角和磁场强度是地磁三要素。磁偏角是由于地球磁场的南北极和地理上的南北极并不完全重合产生的,磁倾角是地球磁场强度方向和当地水平夹角。欧洲人对磁偏角的最早发现是哥伦布海上探险的1492年,磁倾角的发现还要更晚一点。在中国,这一切的发现要早于欧洲。关于磁倾角,宋朝就已经察觉这个事实了。人们指出,指南针磁化过程中,它的北向总是向下倾斜。这就隐含着当时人们已经意识到倾角的存在。

宋朝的沈括在记述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可以指南时指出:“然常偏东,不全南也”。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磁偏角的记载。地磁学告诉我们,磁偏角是随着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又由于地磁极在不断变化,磁偏角也随之变化。所以沈括说“常微偏东”,而不是说“恒微偏东”,说明他意识到磁偏角还是有些微变化的。到南宋时,磁偏角因地而异的情况更有明确记载,并被应用到罗盘上。所谓“天地南北之正,当用子午。或谓江南地偏,难用子午之正,故丙壬参之。”这是说,在地理子午线和地磁子午线一致的地方,用指南针可以;而中国东南部,地理子午线和地磁子午线有一个夹角,所以需要用其他方法来修正一下。作为四大发明之一的指南针,历来是中国人引以自豪的,这一发明不但说明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观察能力,而且是中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如果说,科学进步的历史是全世界各国人民共同推动的,那么说中国古代曾处于这个行列的前面,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造纸术的发展在远古的时候,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之际以次茧作丝绵的手工业十分普及。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操作时的基本要点包括,反复捶打以捣碎蚕衣。这一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此外,中国古代常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西汉初年,政治稳定,思想文化十分活跃,对传播工具的需求旺盛,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应运而生。许慎著《说文解字》,成书于公元100年。谈到“纸”的来源。他说:“‘纸’从系旁,也就是‘丝’旁”。由此可以看出,最初的纸是用丝制成的。许慎认为纸是丝絮在水中经打击而留在床席上的薄片。这种薄片可能是最原始的“纸”,有人把这种“纸”称为“赫蹄”。这可能是纸发明的一个前奏,关于这种“纸”的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汉成帝元延元年(公元前12年)。《汉书·赵皇后传》中记录了成帝妃曹伟能生皇子,遭皇后赵飞燕姐妹的迫害。她们送给曹伟能的毒药就是用“赫蹄”纸包裹,“纸”上写:“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

从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来看,造纸术的发明不晚于西汉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汉古纸是1933年在新疆罗布淖尔古烽燧亭中发现的,年代不晚于公元前49年。历史上关于汉代的造纸技术的文献资料很少,因此难以了解其完整、详细的工艺流程。后人虽有推测,也只能作为参考之用。总体来看,造纸技术环节众多,因此必然有一个发展和演进的过程,绝非一人之功。它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不过,上述地区出土的用丝做成的“纸”和今天我们所看见的纸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纸”质量较差,而且制造成本昂贵,不便于大范围地推广。那么,是谁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真正的纸呢?他就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蔡伦。蔡伦是桂阳郡(今湖南省耒阳市)人。他在汉和帝时任尚方令,主管宫内御用器物和宫廷御用手工作坊。在此期间,他总结西汉以来造纸经验,改进造纸工艺,利用树皮、麻布、麻头、渔网等原料精制出优质纸张。105年,蔡伦把自己改进的纸张献给了汉和帝。

蔡伦

看见蔡伦改进的纸张,汉和帝十分开心,并对蔡伦大加赞赏。

就这样,造纸术开始从国都洛阳向经济文化发达的其它地区传播。蔡伦被封到陕西洋县为龙亭侯,造纸术就传到汉中地区并逐渐传向四川。据蔡伦家乡湖南耒阳的民间传说,蔡伦生前也向家乡传授过造纸术。东汉末年山东造纸也比较发达,出过东莱县(今掖县)的造纸能手左伯。公元2世纪造纸术在我国各地推广以后,纸就成了和缣帛、简牍的有力的竞争者。公元3~4世纪,纸已经基本取代了帛、简而成为我国唯一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科学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公元3~6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造纸术不断革新。在原料方面,除原有的麻、楮外,又扩展到用桑皮、藤皮造纸。在设备方面,继承了西汉的抄纸技术,出现了更多的活动帘床纸模,用一个活动的竹帘放在框架上,可以反复捞出成千上万张湿纸,提高了工效。在加工制造技术上,加强了碱液蒸煮和舂捣,改进了纸的质量,出现了色纸、涂布纸、填料纸等加工纸。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