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1945年,弗莱明同弗洛里、欧内斯特·金分享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金。在这以后的10年里,弗莱明继续攀登在充满着胜利和成功的山路上,他曾经获得15个城市的荣誉市民的称号,25个荣誉学位以及140多次重大奖赏、荣誉和奖励。
缪勒发明DDT
一部农业发展繁荣的历史,就是不断战胜病虫害的历史。
对害虫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始于18世纪。在19世纪70~80年代,人类防治几例严重病虫害获得成功,成为病虫害防治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对于波尔多液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广泛用于防治葡萄霜霉病。其实,波尔多液最早是一个住在波尔多地区的农民涂在葡萄上,防止被人偷盗的。1882年,法国农学家米拉德进一步肯定了波尔多液的药效,从此这种硫酸铜加生石灰制成的混浊液,成为一种用途广泛的良好杀菌剂,于是开始了使用化学农药的新时代。缪勒就是在同化学农药时代开始相差不远的1899年诞生的。他于1899年1月12日生于瑞士的奥尔坦,他的一生注定要为扑杀节肢动物而斗争。1925年,获得化学博士学位的缪勒,加入了一家著名的化学工业公司。他的志向就是运用化学知识,通过工业化手段,造福于人类。他早年从事植物染料和天然鞣革剂的研究,这使他熟练地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基本化工过程,成为他日后将DDT杀虫剂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交战双方的军队曾经多次流行严重的传染病。为了防治热带传染病,特别是消灭传染病的媒介——体虱和跳蚤等有害昆虫,德国开始加快对杀虫剂的研究。1935年,缪勒开始研究合成杀虫剂。他首先对当时的主要农用杀虫剂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那时主要农药用的都是天然杀虫剂,例如砒霜。它们虽然可以杀虫,但对人畜皆有剧毒,而且杀虫效果和供应量都很有限,因此难以推广……能否用化学反应合成一种新型的杀虫剂,它既可以杀死各种害虫,又对人畜无毒呢?缪勒在研究笔记本上记下了这一设想。有一天,缪勒接到妹妹从奥尔坦家乡寄来的家信,她诉说乡间又闹虫灾的惨况,缪勒陷入了往事的回忆。
奥尔坦位于景色旖旎的阿勒尔河流域,茂密的农作物连接远处青黛色的群山。可是这里偏偏经常闹虫灾,虫灾严重时,家家户户唉声叹气,愁眉苦脸;乡间的父老为田地里那些微小的虫子一筹莫展,只好在教堂中祈祷上帝。有时人们也试图用农药捕杀害虫,可是又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缪勒儿时特别要好的一位朋友,就因为误食了喷洒砷化物的瓜果而死去……缪勒决定集中精力研究一种广谱安全的杀虫剂。从此,缪勒钻进了资料堆和实验室,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查找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无数次实验。
整整三年,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过去了,缪勒一无所获。他筛选了几百种药物,但都毫无结果。这也难怪,缪勒实际是在和自己过不去,他设想找到的杀虫剂,一是要杀死各种虫子,二是要对人畜安全。可是,他实验筛选的药物,不是只能杀死一种虫子,就是对人畜有剧毒。缪勒企图找到十全十美的杀虫剂,朋友和同事都劝他放弃这个不现实的幻想,别再钻牛角尖了。是继续钻牛角尖,还是半途而废呢?缪勒心神不宁了。一想到飞蝗铺天盖地而来,庄稼地里片叶无存的景象,缪勒不甘心了。他决定咬紧牙关,继续钻他的牛角尖。在同事们的帮助和指点下,缪勒改变了工作方式。他不再只注意那些已有的物质,他要合成新的物质,看看它们能不能够杀虫。
经过一段细致地观察,他把杀虫剂与虫子的中毒方式分成二类,然后区别加以对待。一类是虫子吃进杀虫剂后而致命,另一类是虫子接触杀虫剂后而致死。他分别有针对性的开展研究。不久,前线的战报使他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倾斜。战争期间,前线不断传来流行斑疹伤寒的消息。斑疹伤寒是由一种叫作立克次体的微生物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它多以虱、蚤、壁虱等节肢动物为媒介侵入人体,形成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这一传染病的流行季节与虱子的孳生季节相同,以冬春两季较多。人们在过度疲劳和全身抵抗力下降时易患此病。所以在战争和灾荒年代容易大规模流行,有人戏称之为“战争伤寒”和“饥荒伤寒”。当时,医生们已经知道“战争伤寒”是虱、蚤在作怪,呼吁科学界尽快研制出杀虫剂用来扑杀虱、蚤之类的害虫。虱、蚤是以吸食人或畜的血液为生的,所以不会把药物吃进胃里。因此,缪勒把研究方向转向寻找一种触杀型杀虫剂。它能够通过接触害虫而达到杀虫的目的。为了挽救战壕里那些因被虱子咬而濒于死亡的战士的生命,缪勒加班加点地工作。
缪勒的工作也像一场战争,他是从虱子嘴里夺出年轻战士的生命。1939年9月,缪勒在查阅文献时,受到启示,终于合成了“DDT”。DDT,化学名称叫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它是一种有机氯化物。经过实验发现,它对各种害虫有广泛的触杀作用,特别是对蝇、虱、蚤等害虫,有明显的毒杀作用,缪勒成功了,1939年底,缪勒正式公开宣布了自己的发明。DDT的合成及其对害虫的广谱触杀作用的发现,是缪勒对人类的重要贡献。一个真正的科学贡献必须是在它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之后,才能更有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