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军史乡土 >世界秘闻轶事大观 > 第二四章
第二四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2947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03  |  分类:

军史乡土

第24章

由于希特勒的私生活外界一直知之甚少,而且纳粹德国在崩溃之际毁灭了大量证据,所以证实人们的猜测还有不小的麻烦。但是,一个名叫卡尔·福特的人为事情带来转机。卡尔·福特曾经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张希特勒抱着一个小孩拍的照片。这张照片引起了他的强烈兴趣,并促使他仔细研究了二战时期德国的文件和档案以及有关希特勒家庭成员的传闻。经过大量的调查工作,福特最后确认:该照片拍摄于1944年希特勒在柏林的一所住宅内,拍照片的人就是爱娃·勃劳恩,而照片上的那个孩子就是希特勒和爱娃的独生子。后来,卡尔·福特甚至在阿根廷发现了照片上的那个孩子——所谓“希特勒的儿子”。

在阿根廷拉普拉塔市远郊,有一座简陋的住宅。不知何时,它突然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住宅的主人名叫马尔丁·希亚拉,当时50多岁。他没有结过婚,也没有任何亲戚,孤身一人经营着一个不大的农场。许多年来,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直过着一种与世隔绝的平静生活。直到有人对他神秘的身份表示好奇,这才打乱了他恬静而安详的生活。据马尔丁自己回忆说,他并不知道自己的生身父母是谁。当他还不足10岁的时候,养父母也先后去世。从此,他成了一个孤儿。但不知什么原因,总有一些陌生人对他特别好,这才使他不至于在那几年非常窘迫。随着年龄的增长,马尔丁逐渐对周围那些人莫名其妙的殷情产生反感。在14岁那年,他只身一人离家外出,为的是从此不受陌生人打扰。几经波折之后,马尔丁来到了拉普拉塔市,进工厂当了一名工人。几年后他积攒了一笔钱,就买了这个小农场。

根据马尔丁的回忆,加上自己的推测,卡尔·福特向人们叙述事情经过。1945年4月30日,在苏联红军即将攻克总理府的时候,希特勒和爱娃在地下室举行婚礼,然后双双自杀身亡。几个纳粹分子在混乱中救走了他们的儿子,因为在他们看来,元首的儿子是一种力量的象征,有朝一日他可能会成为号召德国人的一面旗帜。经过秘密筹划,他们把希特勒的儿子悄悄地送到了阿根廷。为了逃生和照顾这个“小皇帝”,他们自己也在阿根廷定居下来了。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怕被别人识破,于是将这个孩子交给了一对无儿无女的阿根廷老夫妇抚养,并给孩子起名为马尔丁·希亚拉。过了几年,这对老夫妇先后辞世,马尔丁成了无人照看的孤儿。于是,纳粹分子就不断在暗中帮助他。可是由于马尔丁不知内情,所以并不买账。后来他离家出走,淹没在阿根廷的茫茫人海之中,纳粹分子也无从寻找。

卡尔·福特如何断定马尔丁就是照片上的那个孩子呢?据说他充分利用了现代技术。卡尔·福特利用电脑,把希特勒抱着的那个孩子和马尔丁做了比较,发现他们两个是同一个人。另外,据说德国机密档案馆里保存有希特勒儿子的手脚指纹,有科学家运用先进技术证明,它们跟马尔丁手脚的指纹完全一样。至于马尔丁本人,据说他获悉这一结果后非常震惊。他不相信这是事实,也拒绝承认自己是希特勒的儿子。面对蜂拥而来的记者,马尔丁不是让他们吃闭门羹,就是对他们的提问置之不理。为了尽量降低人们对他的注意,他几乎足不出户,整天泡在农场里干活,只是偶尔到附近的集市里去买点日用品。

当然,在有些人看来,卡尔·福特的推测和证据多少有点离谱。他如何断定照片上希特勒抱着的孩子就是他的儿子?照片上的孩子跟一个50多岁的阿根廷农夫是同一个人,有什么直接的证据吗?所谓“希特勒儿子手脚的指纹”究竟是怎么回事?不管马尔丁是否是希特勒的儿子,不管希特勒有无后裔,纳粹不可能旧梦重温,这是不争的事实。马尔丁本人的态度也表明了这一点。

“第一夫人”为何要嫁给希腊船王1968年10月15日,《波士顿旅行者先驱报》以头版发布新闻:杰奎琳·肯尼迪不日将嫁给希腊船王、亿万富翁亚里斯多德·奥那西斯。

这条新闻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特别是在舆论界引起的震动堪与前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相比。婚礼第二天,各大报纸言辞激烈,《纽约时报》以《气愤、震惊和失望是我们的回答》为题发表文章;西德一家报纸则以《美国失去了一位圣人》为题表达了他们对杰奎琳的不满。在美国纽约第五大道杰奎琳的公寓里,守在那里的特工人员不断收到斥责这位前第一夫人的成捆的信件;电视评论员指责她贪得无厌;报界则普遍认为杰奎琳如今已成了国家的叛徒。但杰奎琳也有支持者,熟悉她的一些朋友为她鸣冤叫屈,认为“她做出了一个聪明的抉择”。

这位前第一夫人寡居4年多来,虽然社交活动广泛,但她全身心投入于纪念亡夫的活动和抚养一双儿女。虽然偶尔也有些“恋情”,但从未想到会再嫁,而且居然嫁给一个60多岁的老头,这便成了众矢之的。但真正的原因谁也不能了解,因为杰奎琳是个神秘的、绝不让人了解其内心的“孤独”的女人。也许大多数人认为她嫁给船王完全是出于金钱的需要。希腊船王奥那西斯是世界上有名的亿万富翁,他死后(1975年突然死去)的遗产共有10亿多美元。持上述观点的人摆出下列事实:她自从成为第一夫人以来,就具有强烈的购物欲,在做第一夫人期间,家具、时装、化妆品、室内装璜、古玩、艺术品等等是其采购的热门货,她已习惯于到最高档次的商店,而且从不问价钱,为此她与肯尼迪总统的母亲长期有矛盾,也曾与总统吵过架。而自从嫁给奥那西斯后,她更是挥霍无度,“10分钟内可能已进出了世界数家豪华商店,花了至少10万美元”,奥那西斯后来忍无可忍,常常把账单摔在桌子上,大叫:“尽管我是富翁,但我们难以理解,这个女人为什么一下子买200双鞋?除此之外,我还得给她买成打的手袋、裙子、睡衣、外套!”大卫·海曼认为,从在白宫做第一夫人时起,杰奎琳就发现了用购物兑换现钱的办法,她不喜欢用的衣物就卖给旧货商店,所以她对钱的欲望简直像无底洞。在寡居4年多后偶然遇到这位亿万富翁,她顿感“不胜惊喜”。法裔艺术家兼作家雅克·哈维认为,杰奎琳和奥那西斯互相选择对方,很可能是出自经济上的需要,杰奎琳可以从丈夫那里得到大把钞票。有人认为他们的婚姻是“亵渎感情的一笔交易”,对杰奎琳而言,奥那西斯的财富迷住了她。在约翰·肯尼迪总统死后18个月内,“几乎有两打世界上最棒的男人,在她手指上心甘情愿被操纵,但她毫不为之所动”,尽管孤身一人,但杰奎琳始终对社交圈的女人构成威胁,她们担心自己的丈夫有朝一日被这个女人勾过魂去。“她的个性、身份和容貌成为所有人屏息凝目的焦点”,但她最终却选择了只有5英尺高、“既无魅力又不可爱的乏味透顶的老头子”,不是图其金钱,还会有什么别的呢?

但另一派观点并不以上述为然,比如赞成这桩婚姻的人认为杰奎琳与阿里(即奥那西斯)结婚并非图财,好莱坞影星伊丽莎白·泰勒从女人角度认为,杰奎琳“找到了一个迷人、和谐、体贴的伴侣”,这位“机智的希腊海盗”,以其地中海式的幽默出现于社交场合,他喜欢热闹,善于调情,这与杰奎琳孤僻、不好热闹的情性形成映照。奥那西斯富有魅力,特别是对于女人,他“是个从不唯唯诺诺的大丈夫,杰奎琳就是喜欢这种永远不会听命于她的、有主见的男人”。杰奎琳的邻居拉里也说:“人们都传说奥那西斯给了杰奎琳很多钱,但我看来她图的,并不是这些,因为他们的确十分相爱。在我看来,杰奎琳找了个吸引人并精通恋爱门道的家伙。”至于这点,对船王颇为了解的莉莉说:“(与英俊、潇洒的约翰·肯尼迪相比)我看最迷人的还是阿里,他有一种令人着魔的气质。”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