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到了70年代,牛仔裤的政治色彩基本消失,那些保守的会计师、大学教授、名门显贵和政界人物也都竞相穿起了牛仔裤。风潮也向世界各地蔓延,从英国公主、约旦国王到法国总统,多少头面人物都穿起了牛仔裤,当然,它的主力军仍旧是青年。你知道有不用一针一线制成的衣服吗?
世界上有一种衣服不用一针一线制成,那就是印度的民族服装纱丽。
印度妇女酷爱纱丽,在现代化时装风靡全球的时候,尽管印度妇女中也有不少人喜欢上了时髦的西式服装,但纱丽仍是她们衣柜中最漂亮的服装。尤其是那些已婚妇女,在外出或印度的纱丽服参加社交活动时,都会穿上纱丽,以示庄重和文雅。那么,纱丽为什么会得到印度妇女的青睐呢?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纱丽的结构简单,一块丈把长的布料在身上缠几下,一件漂亮的纱丽便穿在身上了。纱丽的布料不受限制,无论贫富都可拥有。贫穷的人家一般用棉布、粗麻做纱丽,富有的人家则大多用丝绸与薄纱做纱丽。纱丽现代化的最显著标志,是采用了合成纤维做面料,这种快干免烫、实用美观的衣料深受印度各阶层妇女的欢迎。纱丽的穿着形式变化多端,一般是布料的一端在腰部螺旋上绕,边缠边缀褶,直到肩上。也可以从左肩拉到身体右侧。在喜庆的日子里,妇女们把纱丽的一头张开成扇形,更显得神采飘逸。
在日常生活中,纱丽还有些实际功用。平时,纱丽的一端搭在肩后,天冷或遇到生人时,就把这一端顺势往前拉,蒙在头上,将口鼻遮住,既可以挡风,又可以不让生人窥见自己的面容。纱丽还可助人辨别身份,一般未婚姑娘把纱丽卷到腰部,已婚者才将纱丽从头披到脚,有了这种区别,求婚者就不至于闹笑话了。当然,纱丽最吸引人的地方,还在于它特有的美感。一袭纱丽在身,能充分显示女性的形体美。有钱人家还在纱丽上缀上精美刺绣,嵌上各种珠宝,显得富丽堂皇。在一些妇女集会或喜庆宴会上,色彩鲜艳的纱丽各具风采,令人感到如置身于姹紫嫣红、美不胜收的百花园。因此,纱丽被誉为“能裹住女性所有美态的服装”。印度妇女深知这种服装的审美价值,因此特别珍视祖先留给她们的这份遗产。纱丽,凝聚着印度古代文化的精华,它的灿烂光辉,怎会因现代时装的冲击而轻易泯灭呢?
为什么阿拉伯妇女要披面纱?阿拉伯妇女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戴盖头,披面纱。在公共场合,陌生人很难看到她们的容貌。面纱一般都是黑色的,有的比较薄,妇女们可以从蝉翼般的面纱里看到周围的事物。多数面纱不透明,而且戴得十分严实。有些国家妇女的面纱上只留一个窟窿看路,称作“独眼面纱妇女”
南也门哈达拉毛妇女的面纱上只露出两眼。北非地区妇女的面纱则毫不漏风,妇女们外出,只能在面纱上扒开一道小缝以便看路。面纱大多以丝绸制成,有三角形、正方形、五角形等各种形状,长的可拖至脚背。有钱人家的女子用金银丝线嵌绣面纱,或在面纱上佩戴五光十色的首饰,显得光彩夺目。但是蒙面纱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封闭的,头戴黑色面纱,身着黑色长袍,全身遮盖无遗,这就是外人所能见到的阿拉伯妇女形象。戴面纱的阿拉伯妇女为什么面纱会成为阿拉伯妇女不可缺少的服饰呢?这是因为阿拉伯妇女信奉伊斯兰教,受伊斯兰教教义的约束。伊斯兰教戒律认为,妇女全身都是羞体,男人若窥见陌生妇女的面容,被认为是不吉利的事情。戴面纱是对男人的保护,也是对妇女的爱惜。因此,披面纱是穆斯林妇女的义务,也成了穆斯林国家的风俗。
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女孩长到六岁就要深居闺房,长到十岁就要穿成年妇女的装柬,全身要遮盖起来。平时,她们只能在家中窥视街道,如必须出门,也要戴上严实的面纱,迅速穿过僻静小巷,不得经过热闹的市场和公共场所,而且必须在日落前返回家。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大多数是男子,少数在政府机关和国家企业内任职的妇女也是隔着面纱与同事打交道。至于服务性工怍就不得不聘用男子担任,而空中小姐之类必须由妇女担任的职务就请外国女性来担当了。戴面纱的情况在各个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还是有区别的。有些山区妇女不戴面纱而戴草帽,两肘也允许露在外面。农村中也可见不戴面纱的村妇顶瓶打水或在田间劳动。在游牧地区,壮年妇女大多抛开面纱与男子共同劳动,还有很多人用头巾与披肩来代替面纱。受妇女解放潮流的影响,穆斯林国家的妇女地位也有了变化。她们中的不少人,尤其是大城市中的妇女,抛开面纱长袍,穿上西服,甚至敢于穿上袒胸露臂的时髦服饰,和男子一样参加社交活动。沙特阿拉伯奉行伊斯兰教传统已达14个世纪,1981年曾作出新规定,妇女可向未来新郎撩去面纱,订婚仪式以后未婚夫妇见面时,女子就可以不蒙面了。这是沙特阿拉伯妇女生活中的一个进步。但是,传统习俗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因此,直到今天,阿拉伯妇女戴面纱仍是十分普遍的。
为什么西方对鞋子与手套有许多讲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但是在人际交往中,人们还常赋予日常生活中常见事物某些特定含义。当人们感到普通语言无法表达内心感受,或觉得有些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时,会巧妙地利用这些本民族通晓的借喻物品。如西班牙人常用扇子作恋爱道具,一把普通的扇子可表达喜怒哀乐多种感情,这时,扇子已成为人们约定俗成的特殊语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