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959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0:17  |  分类:

儿童教育

第20章

神秘的“佛灯”之谜在我国庐山、青城山、峨嵋山等地,每当月隐之夜,山下黑沉沉的幽谷间,会突然涌现出十到数百点荧荧火光,火光闪烁变幻。古人把它们看成是过路神灵或仙佛手提灯笼穿行在天地之间,这便是所谓的佛灯,又称圣灯、神灯。

据载,历代看到佛灯的人很多,许多文人骚客也为此留下了很多诗篇,其中著名的有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最高峰望雪山》,明代学者王阳明的《文殊台夜观佛灯》等。其实,佛灯现象并不常见,即便住在庐山几十年的人也很难看到一次,这就给研究者带来了重重困难,因而它成了一个至今悬而未决的千古疑谜。1961年秋,我国著名地理学家竺可桢在考察庐山后,特地将佛灯作为庐山大自然的三个谜题(佛灯谁点燃?庐山云雾为何有声音?庐山雨为何自下往上跑?)之一,向庐山有关研究所提出来,希望科学家能认真予以研究。

据记载及目击者的描述,佛灯的颜色有白、青、蓝、绿等色,很像天上的星星,而且,在山上看,佛灯主要在山下,高度很低,忽明忽灭,闪烁离合。根据上述佛光的几点共性,有的研究者认为它很可能是山下灯光的折射,还有人认为是星光在水中的反射,也有人说是一种大萤火虫在飞舞,更有山中蕴藏镭或金等发荧光的矿石的推测。然而最普遍的解释是磷火说,认为佛灯即民间所说“鬼火”,系山中千百年来死去的动物骨骼或地层中所含的磷质,与空气中的水分发生作用,产生磷化氢和四氧化二磷气体,它们在空气中极易自燃,因比空气轻而随风飘动,故有闪烁离合的景象。由于磷化氢燃烧时光不强,所以必须是在没有月光的夜晚才能看到。

但也有人认为,磷火说的漏洞也很多,一是磷火多贴着地面缓缓游动,不可能飘得很高,更不会“高者天半”或“有从云出者”;二是磷火的光很弱,庐山文殊台和青城山神灯亭的海拔皆在1000米以上,峨嵋金顶海拔超过3000米,不可能看得那么清楚。1981年12月14日,庐山云雾所收到海军航空兵老飞行员郭宪玉的来信,他对佛灯的来源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看法,认为它是“天上的星星反射在云上的一种现象”。他说,夜间无月亮时在云上飞行,飞机下面铺天盖地的云层就像一面镜子。从上往下看,不易看到云影,只能看到云反射的无数星星。飞行员在这种情况下易产生“倒飞错觉”,就是感到天地不分,甚至会觉得是在头朝下飞行。从而联想到天黑的夜晚,若有云层飘浮在大天池文殊台下,把天上的群星反射下来,就有可能出现佛灯现象。由于半空中的云层高低不一,飘移不定,所以它反射的荧荧星光也不是固定的,也许在这个角度反射这一片,在那个角度就反射另一片,从而映出闪烁离合、变幻无穷的现象。

然而,这种云反射星光的现象应该是相当普遍的,而佛灯却并非每处高山都能见到,惟独在青城山主峰高台山顶的上清宫旁的神灯亭、峨嵋山的金顶睹光台和庐山大天池的文殊台才会出现,可见这一说法也不足以定论。那么佛灯的机制又是什么呢?它与庐山等所处的地理位置又有什么关系呢?这还需进一步研究。

乐山睡佛形成之谜乐山卧佛乐山大佛举世闻名,它依山体雕凿而成,通长71米,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刻弥勒佛坐像。然而,鲜有人知的是,乐山大佛所在的凌云山及与其相依的乌尤山、龟城山连在一起,仿佛一座更加巨大的卧佛。1989年5月11日,广东省顺德县冲鹤乡62岁的潘鸿忠老人到四川乐山游览。当他乘船返回时,偶然地回首对岸古塔,见塔的周围正搭架重修。此时天气晴好,山水云天颇具画意。于是他举起了照相机,拍了一张风景照。5月25日,回返家乡的潘先生将照片拿出来看,友人们都称赞不已。潘先生也在一旁审视,当看到那张古塔风景照时,他突然感到照片中山形恰如一健壮男子仰卧,细看头部,更是眉目传神。老人兴奋不已,示以众人,无不称奇。潘先生将此照片印制多份,寄往有关部门。一天,四川省文化厅文化通讯室甘德明收到了潘先生拍摄的乐山巨佛照片。这位从事文化事业几十年的老人,手执照片,禁不住地叫出声来:“这不的的确确是一尊卧佛吗!”从照片上看去,实有一巨佛平平静静地睡躺在江面上,仰面朝天,高突的前额,圆润的鼻唇,四肢皆备。尽管如此,但是仅凭一张照片并不能确证其事,甘德明决定前去进行专门考证。

随后,一支由甘德明等人组成的乐山巨佛考察队出发了。考察队首先向潘老询问了拍照的时间、地点,及当时的情景。经过一个月的仔细考究,终于在名叫“福全门”的地方照下了巨佛身影。据考察者认为,唯有此地才是最佳的观赏地点。从乐山河滨“福全门”处举目望去,清晰可见仰睡在青衣江畔的巨佛的魁梧身躯,对映着湍流的河水,巨佛似乎在微微起伏。那形态逼真的佛头、佛身、佛足,分别由乌尤山、凌云山和龟城山三山联襟构成。仔细观察佛头,就是整座乌尤山,其山石、翠竹、亭阁、寺庙,加上山径与绿荫,分别呈现为巨佛的卷卷发鬓、饱满的前额、长长的睫毛、平直的鼻梁、微启的双唇、刚毅的下颔,看上去栩栩如生。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