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811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03:13  |  分类:

军史乡土

第16章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自幼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父亲也不放在眼里。赵王听了信以为真,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赵王听了很高兴,拜赵括为大将,接替廉颇。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听不进去。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20万到了长平,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赵括统率着40万大军,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了,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25000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5000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40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40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40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自此,赵国一蹶不振,秦统一的进程大大提前了。“圣人”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年少时就爱礼节,非常崇拜周朝初年制礼作乐的周公旦,对古礼特别熟悉。当时读书人推崇的六艺,即礼节、音乐、射箭、驾车、书写、计算,他都非常精通,因此,还没到30岁便已名声在外。

当时有许多人愿意拜他为师,他索性办了个学校,收起学生来。鲁国的大夫孟僖子临死时,嘱咐他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到孔子那里去学礼。经过南宫敬叔的推荐,鲁召公让孔子到周朝都城洛邑去考察周朝的礼乐。孔子曾奉鲁国君主之名出使各国,后来,离开鲁国到他国推行以礼治国的政治主张。孔子热心政治活动,周游列国14年,先后到过卫、曹、宋、郑、陈、楚等国。可是,那个时候大国忙着争霸战争,小国都面临被吞并的危险,根本没有人接受他的治国理念。他四处碰钉子,最后又回到鲁国。从此,他专心于编书和教授学生,从事整理和传授古籍的文化教育事业。他编订了《诗》、《书》等古代文献,还删修了鲁史官所记的《春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的历史,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作为思想家,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孔子的仁学思想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既有政治思想方面,也有伦理道德方面。从政治思想方面来说,孔子提出“克已复礼为仁”。强调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即采用一套道德礼制来加强对人民的思想统治,以改善统治者和人民的关系,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春秋末期礼坏乐崩,孔子认为只有恢复西周的礼制,使每个人的言论行动都合乎礼制,才能达到理想的政治境界,即实现仁的标准。孔子提出以德礼为治的政治主张,劝告统治阶级要讲求“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惠则足以使民”,“使民如承大祭”等“仁”的内容。他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要求统治者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要有限度。孔子“仁”的思想学说中,是社会历史的进步。他还将“仁”与“爱人”联系起来,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标准。但孔子“仁”的思想学说有显明的阶级性,他只在统治阶级内部推行“仁”,并把它作为贵族之间处理彼此关系的道德原则。在伦理道德方面,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根本。孝是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悌是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父母兄弟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国家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就能够处理好,这样就可以巩固统治秩序,保持国家安定。所以孔子认为从孝悌做起,就可以达到仁的政治理想。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