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719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40:37  |  分类:

儿童教育

破壶

作品小档案

【名 称】破壶

【作 者】让?巴普蒂斯特?格瑞兹

【时 间】约公元1765年

【类 别】布面油画

【规 格】108厘米×86.5厘米

【收藏地】现收藏于巴黎

卢浮宫

大师素描

让?巴普蒂斯特?格瑞兹(公元1725~1805)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画家。他出生在一个泥瓦匠的家庭,自幼热爱绘画,但是却遭到父亲的反对,后来在画家出身的外祖父的帮助下,终于有机会到鲁昂学会绘画。后来,他又来到巴黎,继而进入皇家美术学院学习,逐渐走上了独立创作的道路。

格瑞兹成名很早,他21岁时就凭借《给孩子读《圣经》的父亲》一举成名,成为巴黎颇有名气的画家。他的作品大多具有浓厚的训诲剧味道,表现了第三等级的生活,宣扬他们的道德观念。他的作品风格细腻,具有明显的古典主义特征。其代表作主要有《破壶》、《乡村婚约》、《小鸟死了》、《父亲的诅咒》、《被惩罚的儿子》等。

背后的故事

18世纪的法国正处于一个巨变的时代,封建专制制度面临着土崩瓦解,封建道德也逐渐被人们抛弃了。贵族们的生活也呈现出一种末世的浮华。这在艺术上就表现为他们不再喜爱过去一直被认为是正统的宗教画了,转而疯狂地膜拜以古希腊和罗马神话中的爱情为题材的人体画。

启蒙思想家们对贵族这种颓废的审美观深恶痛绝,他们纷纷批判这种末世的情趣。狄德罗曾针对这种现象,发表了《论绘画》等文章,要求画家们创作一些对社会道德有益的作品。他说:“每一件雕刻和每一幅画都必须是有原则的,都必须是对观赏者有教育意义的。”著名启蒙思想家卢梭非常同意狄德罗的观点,他也发表文章对此予以支持。他们认为社会道德的堕落完全是由于贵族们低级的审美趣味所致,要人们在道德上自我完善,必须依靠艺术。

在这种背景下,一种被称为“训诲剧”的艺术形式出现了。格瑞兹的大多作品就是以宣扬资产阶级家庭的道德观念为主题的,刚好符合这一标准,如《父亲的诅咒》、《被惩罚的儿子》等。

他的《破壶》本来也是以此为主题创作的。“破壶”是法国的民间俗语,即“少女失去童贞”之意。但是画家为什么将一个本应受到谴责的对象画得如此可爱,如此端庄秀丽呢?说起来,其中还有一段故事呢!

《破壶》是以安勒?卡弗列娥尔为模特创作的。安勒是一名旧书商的女儿,她长得娇小可爱,非常讨人喜欢。格瑞兹疯狂地迷恋上了她,对她发起了爱情攻势。他的许多作品都是以这个少女为模特创作的,如《鸽子与少女》等。如此看来,这幅作品的主题和内容的矛盾就很好理解了。画家怎么会将自己心仪的女子画成一个荡妇的形象呢?

据说,画家在创作这幅作品的时候,心里虽然想着创作一幅具有教育意义的作品,但是他却用古典主义的手法,将安勒刻画得非常天真可爱。等人物形象全部完成之后,他才在她的手腕上添了一个破壶。但是人世间的事情往往充满戏剧性。这幅失败的训诲画非但没有受到人们的谴责,反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画家的社会声誉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这幅作品获得成功以后,格瑞兹如愿以偿地和安勒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他高兴得忘乎所以,安勒要什么,他就给她买什么。但是这个看似天真的女子却长了一副蛇蝎心肠,她不久就卷走了格瑞兹的所有财产,消失了。格瑞兹从此一蹶不振,过着凄惨的生活。这幅成功的作品却给他带来了一段不幸的婚姻和凄惨的晚年!

知识链接——卢梭

卢梭(公元1712~1778年)是法国启蒙运动的主力干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和文学家。

在社会方面,他坚持“社会契约论”和“天赋人权”的观点,主张建立自由、平等的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反对专制和暴政;在政治上,他坚持“人民主权思想”,主张政府和官吏应当由人民委任和撤换;在哲学上,他坚持“自然神论”,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他的这些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其代表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新爱洛伊丝》、《忏悔录》等。

走近作品

作品用色匀称,笔触细腻,充满了古典主义的宫廷仕女画的特点。在椭圆形的画框里,天真可爱的少女双手轻轻托着被裙摆包着的花束。她的面目清秀,眼睛明亮,给人一种端庄而又楚楚可怜的感觉,丝毫没有放荡之意。只有她露出的右胸和左臂上挽着的破壶才能让人勉强想起作品的主题。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