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管人很重要,用人更重要 > 第九章 令出如山:不能让自己的命令打任何折扣
第九章 令出如山:不能让自己的命令打任何折扣
作者:王剑   |  字数:15971  |  更新时间:2015-02-28 10:43:09  |  分类:

职场励志

在军队里,将领命令一经发出,士兵们就必须彻底执行,不能有任何耽搁。可是在企业中,管理者命令一经下达,员工会立即执行,不打折扣、不找借口,百分之百地执行吗?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有一支高效的执行团队;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那么你也无需烦恼,因为本章可以帮你打造一支高效的执行团队,让你令出如山,让员工不再打折扣地执行。

1一流的执行比一流的点子更重要

很多管理者有一流的创意和点子,注重制定一流的战略,但是下属却用三流的执行力来对待一流的战略,最后的结果与想象中的大相径庭。但如果企业有一流的执行,即便创意和战略差一点,企业也会充满希望。

日本软银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孙正义与马云曾经探讨:“一流的点子加上三流的执行,与三流的点子加上一流的执行,哪一个更重要?”结果他们得出一致的结论:“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更重要。”

1997年6月,世界拳击史上爆出了一个丑剧。在一场重量级拳王争霸赛中,著名的拳王泰森与拳坛名将霍利菲尔德对垒。在比赛中,泰森急于求成,他想在短时间内结束战斗,但对手霍利菲尔德却采取拖延战术,他不急不躁地按既定的战术比赛,并利用身高臂长的优势,很好地牵制了泰森。

每当泰森使出组合拳时,他就对泰森搂搂抱抱,这样极大地消耗了泰森的体力。泰森有劲使不上,因此非常恼怒,在愤怒之下,他居然咬下霍利菲尔德的一小块耳朵。没想到,当霍利菲尔德处理好伤口继续登台比赛时,泰森再次咬了他的耳朵,裁判只好终止了这场荒唐的比赛。

比赛后的第二天,美国有个大型超市就出现了一种名叫“霍利菲尔德”的巧克力,其形状栩栩如生,就像人的耳朵。这种新奇的巧克力,立即引起了好奇幽默的美国市民的哄抢,大家都想像泰森一样咬老霍的“耳朵”,过把瘾。那家生产“霍利菲尔德”巧克力的厂商因此大赚了一笔。

“耳朵”好吃吗?生产“霍利菲尔德耳朵”这个点子未必是最好的,但由于该厂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个点子付诸实施,很好地抓住了消费者追求新奇的心理,所以赚了一大笔钞票。如果你的企业也有生产“霍利菲尔德耳朵”的那种执行力,那么你定能抢先他人,抓住转瞬即逝的市场商机。这就是一流的执行带给企业的竞争力,它比一流的点子更重要。

埃克哈德·法伊弗担任原康柏电脑公司总裁期间,制定了一个战略计划,他要在6年时间内将康柏公司由一家高价位办公室PC制造商转变为世界第二大(仅次于IBM)的计算机公司。

在微软和英特尔建立Wintel体系之前,法伊弗就意识到为包括掌上电脑和服务器网络在内的所有设备提供服务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但是单凭康柏电脑公司的实力,根本无法建立起这样一个服务系统,况且为客户提供计算机服务并不是康柏电脑公司的长项。

为了提升康柏电脑公司在计算机服务方面的实力,法伊弗先后兼并了天腾公司和数字设备公司,这两家公司是高端服务器的制造商。事情进行到这,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法伊弗的战略计划也一环扣一环,看上去非常完美,但是他忘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何使康柏真正进入服务市场?

对于这个具体的问题,法伊弗并没有深入地思考,也没有做出有效的规划,因此,他的战略计划没有得到执行,最后不了了之。

后来,法伊弗被康柏电脑公司辞退了,对此,康柏电脑公司的创始人和主席本·罗森表示,法伊弗制定的战略计划没有做错,但是他缺少执行力,无法打造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这才是他被公司解雇的原因。

任何一家企业要想获得成功,都不能缺少执行力。团队执行力越强,企业越有希望。执行力一书的作者保罗·托马斯和大卫·伯恩,曾在书中说过这样一段话:“满街的咖啡店,唯有星巴克一枝独秀;同是做PC,唯有戴尔独占鳌头;都是做超市,唯有沃尔玛雄踞零售业榜首,而造成这些不同的原因,则是各个企业的执行力的差异,那些在激烈竞争中能够最终胜出的企业无疑都是具有很强执行力的。”

一流的执行力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如果企业没有执行力,那么企业就将失去核心竞争力。微软公司的创始人、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多次坦言:“微软在未来10年内,所面临的挑战就是执行力。”实力如此强大的公司,都能如此强调执行力的重要性,那么,对于我们这些中小企业来说,更应该着力打造企业的执行力。

2做老板,就要把执行力当做经营成败的关键

很多人把公司经营失败的原因归咎于策略失误,2003年初,拉里·博西迪和拉姆·查兰所著的执行——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一书问世并风靡全球,他们在书中指出:执行力才是企业经营成败的根本原因。

2003年,海信集团的销售收入达到221亿元,增长幅度为145%。海信电视、空调、冰箱、手机等主导产品的产销规模都有了较大增长,海外市场开拓、产业结构优化等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经营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成绩面前,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却谦虚地表示,海信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仍然是执行力不强的问题。他还具体地指出,海信的执行力不强的表现主要有:

第一,不能按时执行战略,导致好的思路和策略成为空谈;

第二,安排工作不到位,执行任务拖拖拉拉、没有紧迫感;

第三,执行过程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敷衍了事。

周厚健表示,执行力低下是企业管理中最大的黑洞,再好的策略都必须通过执行才能显示出价值。如果企业执行力差,将会直接导致在贯彻企业经营理念、实现经营目标上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削弱了领导者、广大员工的斗志,破坏了工作氛围,影响了企业的整体利益。长此以往,它将会断送企业的前途。

那么,是不是说海信集团没有执行力呢?当然不是,周厚健表示,海信的管理团队和管理机制还是具备强大的执行力基础的。他还举例说明了这点,比如,1995年海信研发空调时,公司内外一片反对声。公司相关人员经过近两年的产品分析、市场调研,最后决定研发变频空调。决策拍板后,集团上下从项目引进、消化,到迅速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变频空调生产基地,整个过程彰显了强大的执行力,从而使这个项目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个项目的成功,与其说是决策上的成功,不如说是执行上的成功。在海信,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成功的或失败的,都与执行力有关。

尽管海信集团发展势头如火如荼,但周厚健表示海信集团执行力不强的观点一点也不夸张。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凡是高速发展而且发展得好的世界级企业,都是因为他们有好的执行力。IBM总裁郭士纳曾说:“一个成功的企业和管理者应该具备三个基本特征,即明确的业务核心、卓越的执行力及优秀的领导能力。”在他看来,执行力是企业成功不可缺少的特征之一。

思科系统公司是全世界最大的网络设备公司,也是2000年全世界股票市值最大的公司。很多人认为,这样一个拥有强大技术和实力的公司,其核心竞争力肯定是技术,但是Cisco全球副总裁林正刚却认为Cisco的成功不在于技术,而在于执行力。由此可见,世界级的大公司多么重视执行力。

那么,为什么很多企业执行力不足呢?其实,这是有原因的:

首先,管理者没有对执行力常抓不懈,他们往往虎头蛇尾,导致企业无法始终保持高效的执行力。其次,公司的管理制度不严谨,经常朝令夕改,让员工无所适从,这也会影响企业的执行力。第三,制度本身不合理,缺少操作性和针对性,或者过于繁琐,不利于执行。比如,处理一个文件只需7分钟,但由于公司处理文件的制度过于繁琐,文件在中间的环节耽搁太久,导致执行力低迷。

执行的关键在领导,如果领导者能强化贯彻,对提高企业的执行力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企业的成功主要靠团队执行力,团队有执行力,企业才有竞争力。把团队的执行任务分解到个人,就可以看出个人的执行力。从每一个员工的执行力上,可以看出企业的团队是否有执行力。

在执行中,很多员工是为领导而做的,领导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对此,周厚健表示,执行绝不是领导说一句,你就做一件事;领导布置一个任务,你就完成一个任务;执行不是为领导而做,而是为企业而做。

周厚健说:“执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企业的发展,一切对企业不利的事情都不应该被执行。如果员工非常坚定地执行领导的一句话,而不顾企业的根本利益,将会对企业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如果这种执行得不到有效遏制,最终受损的是企业利益。”

那么,如何强化团队的执行力呢?

(1)树立明确的目标,确定执行力的方向

确定目标,似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确定目标并不是容易的事。确立目标的基础是,前期做大量的分析调研工作。在制定大目标之后,要进一步将目标分解,所谓“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这里的指标就是每个员工的目标。如果每一名员工都能完成自己相应的指标,那么企业的大目标就能得以实现。

从企业“大”目标到部门“中”目标和员工“小”目标,体现了目标的层级关系。正是因为有了目标分解,目标才会越来越具体,越来越有操作性。当企业目标明确时,大家才会各司其职,而不是像盲人骑马,走到哪算哪;当企业目标明确时,各个部门、各个员工才能在执行中形成一股合力,从而更好地发挥聪明才智,促进目标的达成。

(2)引导员工实现团结协作

团结协作是一种良好的职业道德,需要企业营造一种团结协作的环境。要想做到这一点,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树立美好的愿景,让员工看得到企业的前景,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二是;建立明确的工作职责与工作目标及合理的薪酬体系,因为清晰的工作职责与目标,对员工找准努力的方向十分有利;三是加强员工教育,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3没有任何借口,坚决不折不扣地执行

在读者2008年第20期的卷首语中,有一篇名为“90%的玄机”的文章。这篇文章值得每一位管理者思考,它的大意是:

90%×90%×90%×90%×90%=?答案是59%。在工作中,很多人知道,如果把工作做到59%就是不合格,就很可能被炒鱿鱼,但是把工作做到100%又太困难、太辛苦,也不现实,于是很多人觉得,如果能把工作做到90%就已经很不错,很满足了。殊不知,公司的各项工作之间是环环相扣的,很多看似不错的90%,最终带来的结果是59%,依然是不及格。

这段话告诉我们,如果不能把工作中的每个环节都做到圆满,那么五个环节之后,工作可能就会出现严重的问题。也就是说,执行经不起打折。只有每个环节都有一流的执行力,才能保证最终的执行到位。

有一位管理专家曾说:“从你手中溜走1%的不合格,到了用户手中就会变成100%的不合格。而一旦用户对你的产品失去了信心,结果就是你的产品卖不出去,企业运转失灵,最后关门。”可见,保证执行到位,绝不打折扣,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只有把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把每个细节都注意到,才能保证有一个圆满的执行效果。

著名的企业管理培训大师余世维曾说过:“中国人向来聪明勤劳,也不乏创造性,但为什么我国优秀的企业不多呢?最大问题就在于我们对执行的问题缺乏敏感性,也不重视。”他表示,美国企业在很多年前就宣传一种理念:“差不多就是错”。正因为有了这种工作态度,美国的工业才会强大。而在我们的嘴里,却经常冒出“差不多”、“过得去”这样的口头语,其实,这才是最大的偏差。

余世维表示,由于对偏差没有感觉,所以,很多人只注重执行,却不注重执行到位。比如,答应好的约会,他们去了,只不过迟到了5分钟。很多人认为,不就是迟到5分钟嘛,有什么关系?在这种“做了就行”的心态驱使下,我们怎么可能把工作做到位呢?

其实,真正的执行是“做好了”,仅仅停留于“做了”是一种敷衍、应付差事,而不是执行。很多企业的员工只是满足于“做”,却不重视结果。表面上看起来,他们整天在付出、在努力、在忙碌,但是这种忙碌是穷忙、是瞎忙,忙得没有任何效率,因此,这种忙是毫无意义的。

虽然“做了”与“做好”只有一字之差,但却有本质的区别。前者只是走过场,甚至是糊弄人,后者却意味着对目标负责、对工作的品质负责。一个员工执行力强不强,关键就看他是重视“做了”还是重视“做好”;一个企业是否抓住了执行的重点,关键就看他们是否重视执行的质量,用心抓“做好”这两个字。

一个法国农场主驾着奔驰车前往德国,一路上都很顺利。可是,当车行驶到了一个荒村时,发动机出故障了,农场主非常气恼,他没想到一贯宣称质量好的奔驰车这么容易坏。不过,他还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用车上的小型发报机向奔驰公司的总部发出了求救信号。

没过多久,天空传来了飞机引擎声。原来,奔驰汽车修理厂的维修人员乘坐飞机赶了过来,为农场主提供维修服务。维修人员一下飞机,就对农场主说:“对不起,让您久等了。但现在不需要很久了。”他一边安慰农场主,一边开始给汽车排除故障,不一会儿,车就修好了。”

“多少钱?”农场主见奔驰公司的维修人员坐飞机来帮他维修,心中有些担忧,害怕奔驰公司会收取一笔不菲的维修金。

“我们乐意为您提供免费服务!”维修人员回答。

听到这话,农场主简直大吃一惊,“可你们是乘飞机来维修的呀?”

“但是因为我们的产品出了问题才这样的。”维修人员一脸抱歉,“我们的质量检验工作没做好,才使您遇到了麻烦,所以我们理应为你提供免费服务。”

法国农场主非常感动,回去之后,他又买了一辆崭新的奔驰货车。

很多公司喊着“优质服务”的口号,却做不到用心为顾客提供服务,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干脆推卸责任,而奔驰公司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好。这就是奔驰公司的执行态度,也是为什么奔驰公司在100多年里一直有着良好的口碑,并保持着良好销售业绩的重要原因。

只有做好了,才会让人印象深刻。企业只有不断对自己提出要求,高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产品质量。如果在执行中,仅满足于“做了”这一点,是一种自欺欺人。这不仅会浪费公司的资源,还会影响公司的声誉和形象,使企业陷入危机。

在这方面,海尔集团的张瑞敏和奥康集团的王振滔的做法,值得每一位管理者学习。张瑞敏砸烂了76台质量不合格的冰箱;王振滔亲手剪掉了数千双质量不合格的高档皮鞋。他们的举动向员工们传达了两个观点:一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二是发现不合格的产品时,一定要从源头上杜绝,而不能让它流入市场,给公司的形象和信誉造成损害。如果你也能这样管理企业,相信你的企业将会发生质的飞跃。

4团队执行力:现在、立刻、马上

在西点军校,每个学员都要接受一个观念:“不要拖延,立即行动!”皮鞋要及时擦干净,被子要及时叠整齐,不容许有丝毫的拖延。想想吧,如果不是擦皮鞋,而是在战场上,在修筑工事,在对敌冲锋时,你拖延的习惯将会给你、给全军带来多么可怕的后果。这并不是把问题绝对化。因为商场和战场一样,工作就像战斗。要想在商战中立于不败之地,管理者就要充分激发员工的执行力,从而带出一支高效的、有战斗力的团队。

朱先生是温州乐清五金机械厂的老板。1992年金秋,他去上海出差,住在上海一家饭店。一天晚上,他吃完晚饭后在街上瞎逛。他很喜欢逛街,他将此称之为“跑信息”,或者说“捡钞票”。

在逛街过程中,朱厂长发现有一家食品店门口排起了一条长队。朱先生走近一看,发现大家都在排队买板栗。顿时,朱先生敏锐地意识到这里头有商机。为什么他这么认为呢?因为他信奉一条发财之道:人群密集的地方,财神爷就在微笑。

接着,朱先生观察到买板栗的人买到板栗后,由于急于尝鲜,往往猴急地剥、咬,结果把板栗弄得支离破碎,有时候还弄得满脸脏兮兮的,那样子真叫一个狼狈。看到这里,朱先生的大脑里突然闪现了三个字“剥栗器”,对呀,如果有剥栗器多方便啊。他的大脑迅速画出了剥栗器的草图,用镀锌铁皮制成的,成本大概2角,售价大概3角。

10分钟之后,朱先生推开了那家食品店的大门,他找到店老板,向他推销剥栗器。食品店的老板对朱先生所说的剥栗器很感兴趣,他表示越早上市越好,并希望在两个月内能送到货。朱先生笑着对店老板说:“两个月?不!我一个星期就能把剥栗器给你送来。”

当天晚上,朱先生用传真把剥栗器的草图发给了温州老家的工厂。在工厂技师和员工的全力配合下,两个小时后,一副模具生产了出来。接着,冲床开始运转,大批量生产。3天后,朱先生派人把剥栗器运往上海。一时间,大大小小的炒栗贩子都成了朱先生的客户。

人们常说这是一个“大鱼吃小鱼”时代,其实,更准确地说,这是一个“快鱼吃慢鱼”的时代。速度在企业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当企业决策出台后,要求的是现在、立刻、马上去执行,不容许有半点拖延,这样的执行力才是最高效的。

上文的朱先生从“人们辛苦地剥板栗”这一举动中看到了商机,并以出人意料的执行速度,将剥栗器生产出来。他既解决了人们剥板栗的困难,又狠狠捞了一桶金。毫无疑问,朱先生是一个快速高效的执行者,他的团队也是一个有高效执行力的团队,这就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

试想一下,假如朱先生画出剥栗器的草图之后,要回到公司和员工商量、讨论,再决定研发,最后才到生产部门。这一套管理流程走下来,看似科学严谨,但是却会耽误很多时间。也许当朱先生将剥栗器生产出来时,已经有人抢先一步推出了剥栗器。

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衡量一个企业、一个团队、一个员工的执行力,关键是看速度,看效果。如果一个团队能在保证完成任务的同时,以远远快于同行的速度去执行,那么这个团队将会所向披靡,这个企业将会前景无限。反之,如果团队执行速度慢,就很容易贻误战机,这样一来再完美的执行也会失去价值,这样的团队就没有执行力了。所以,大凡成功的企业家都倡导“现在、立刻、马上”去执行。

1999年2月的一天,马云带领从北京回到杭州的18人,在自己家里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之后,18个像马云一样的“疯子”就开始迅速行动起来。其实,当时很多人并不理解马云的创业意图。当马云把网站的经营模式和盘托出时,程序员不同意,一些编辑人员也反对,他们对电子商务模式的认识还停留在B2C和C2C上。这也不怪他们,因为当时世界上成功的电子商务模式只有这两种。

在18人中,多数人认为马云的脑袋里装的B2B模式不可能成功。马云努力倡导自己的想法,但是没能说服他们,在这种情况下,马云当机立断,坚决地下了命令:“你们立刻、现在、马上给我去做!”

马云下令后,团队没有任何怨言,大家分头行动,快速展开执行。事后马云说:“我很少固执己见,100件事里难得有1件。但是有些事,我拍了自己的脑袋,凡是觉得自己有道理的,我一定要坚持到底。”在后来阿里巴巴的发展过程中,像这样的情况出现过很多次。

有人说,阿里巴巴不是计划出来的,而是在“现在、立刻、马上”的执行理念中干出来的。在马云的带领下,阿里巴巴团队朝着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向疯狂奔跑,最后他们成功了。

当然了,每个企业都渴望高效的团队执行力,但是执行力的提高并不是简单的事情。企业要想为执行提速,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控制制度。这套制度要为执行排除不必要的障碍,比如,消除繁杂的程序、严重的等级、官僚主义、推脱责任、拖延等不正之风。这套制度还要求每个管理者带头落实,每个员工严格遵守,并且大家还要互相协作,只有这样,团队执行力才能成功提速。

5执行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

英格兰有一句民谣:“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这个传奇故事发生在英国国王理查三世身上,对此,英国著名的诗人莎士比亚曾说:“马,马,一马失社稷。”

少了一颗钉子,带来了亡国之灾。由此可见,细节多么重要。在执行中,如果忽视细节,不讲究执行质量,有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这不是危言耸听,不是肆意夸大,而是真实地发生在很多破产企业身上。

有一家建材公司的退货率有些高,但是没有引起老板的重视。后来,退货率越来越高,产品销售额逐渐萎缩。最后,企业产品无法售出,投入的资金无法收回,企业陷入了破产边缘。是什么原因导致这家企业濒临破产呢?

老板决心查出问题,经过精心调查,他发现产品质量没有问题,问题出在送货上。原来,公司的送货员在客户对产品提出一些问题的时候,他们不是置若罔闻,就是暗示客户产品质量有问题。比如,客户说:“这块大理石的花纹怎么这么暗,是不是质量有问题啊?”送货员居然也阴阳怪气地说:“我觉得也是。”客户一听,自然对产品失去好感,于是退货了。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老板突然发现:各个部门都有奖金,唯独送货部门没有奖金。于是,他立即宣布,从销售部拨出10%的奖金给送货部。从那以后,退货现象少了很多。因为送货员会帮公司说好话,比如,当客户抱怨大理石的花纹太暗时,送货人会说:“暗花纹可以显得庄重大方。”就这样一句话,增加了客户对产品的信任。

送货员在送货过程中,一句有损企业产品形象的话看似微不足道,但却差一点葬送了企业。由此可见,执行一定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上,只有保持细致的工作态度,在细节上下工夫,才能保证完美执行。

看看肯德基、麦当劳,凡事皆有高标准、严要求,不忽视任何一个细节。土豆条炸到怎样的程度、牛肉饼的分量够不够、店堂是否清洁、音乐是否优美等等细节,都被企业列为不可忽视的执行标准。再看看美国希尔顿饭店的高标准服务,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执行落实到每个细节是多么重要。

希尔顿是美国的“旅馆大王”,他严格要求员工:不管工作如何辛苦,都必须对客户保持微笑。他把“你今天对顾客微笑了吗”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他经营旅馆的50多年中,他经常巡视各分店,每到一家分店,他都不忘告诉员工:今天你对顾客微笑了吗?

1930年,美国遭遇了罕见的经济大萧条,80%的旅馆在这次危机中倒闭。希尔顿旅馆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尽管如此,希尔顿仍然有坚定的信念,他积极飞赴各分店,鼓励员工一起共渡难关。在借债度日期间,他仍然要求员工对客户微笑,他呼吁:“万万不可把心中的愁云摆在脸上,无论遭到何种困难,‘希尔顿’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属于顾客!”

由于全体员工在服务中很好地贯彻了微笑原则,希尔顿旅店感动了很多人。因此,希尔顿旅店的回头客特别多,渐渐地,它走出了低谷。后来,当希尔顿旅店不断扩大规模时,希尔顿问员工们:“你们认为还需要添置什么?”员工答不上来。希尔顿笑着说:“还要继续添置有一流的微笑!”

希尔顿告诉员工:“如果我是一个旅客,单有一流的设备,没有一流的服务,我宁愿弃之而去住那种虽然设施差一些,却处处可以见到微笑的旅馆。”正是因为全体员工把执行落实到微笑这一细节上,希尔顿旅店才能至今屹立不倒,傲视群雄。

或许有人会说:“执行任务就执行任务,何必要微笑呢?我们又不是卖笑的,笑与不笑有什么关系吗?”殊不知,微笑这个细节可以体现企业对顾客的尊重,能让顾客感到温暖和愉悦,使顾客对公司产生好感。

全球第一零售巨头沃尔玛也要求员工对客户保持微笑,并且有明确的规定:员工必须对三米以内的顾客微笑致意,甚至还有微笑的细则——要露出8颗牙齿。另外,当顾客提出问题时,员工永远不能说“不知道”。可以说,沃尔玛帝国有如今的成功,与它注重执行细节是分不开的。

有人曾问世界最伟大的建筑师密斯·凡·德罗:“你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密斯·凡·德罗的回答只有简单的六个字:“秘诀在细节中”。他反复强调:“不管你的建筑设计方案如何恢弘大气,但如果你不把握好细节,永远称不上是一件好作品。”其实,不仅是建筑设计,经营企业、管理企业也是如此。

比如,张老板想与一位客户合作,于是邀请客户来公司考察。在客户来公司之前,张老板就把客户的情况了解清楚了,给客户定的酒店是客户以前经常入住的,给客户准备的饭菜是客户最喜欢吃的,而且客户来访的第二天,正巧是客户的生日。张老板给客户精心准备了一场生日晚宴。这些细小的举动让客户非常感动。最后,客户答应了张老板的合作意向。张先生之所以能打动客户,赢得重要的签单,正是因为他在攻关客户的过程中注重细节。这个例子再次告诉我们,执行一定要落实到细节,才能保证圆满完成任务。

6执行力不讲如果,只讲结果

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米长,3米宽,6米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我有一个有窗户或有大节孔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或节孔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有的说6米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混蛋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有关系。’”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地完成任务的人。”

“不找借口”是优秀执行者的必备素质。“不找借口”是西点军校的流传已久的传统。

在西点军校,不管长官问什么,学员只有三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我不知道。”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当长官向学员下达指令时,学员必须重复一遍军官的指令。当长官问学员:“有什么问题吗?”学员通常的回答是:“没有长官。”这就意味着接受了长官的命令,意味着承诺和责任,剩下的就是不找借口、绝对执行。

当长官问:“为什么不把鞋擦亮?”如果学员回答:“哦,鞋脏了,我没时间擦。”那么,很可能遭到长官的一顿训斥。因为长官要的是结果,而不是似是而非的借口。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了每一位学员的执行力,提高了每一位学员的责任心。从西点军校走出来的学员在工作中很少找借口,因为“不找借口”的理念已经烙刻在他们的思想里。

德国国家足球队也有不找借口的传统,他们在足球场上取得过辉煌的战绩。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彻底贯彻教练的意图、承担自己的角色所担负的任务。即使球队在场上比分落后,全队陷入困难,他们也一如既往地执行既定战略,不找任何借口。他们从来不会说:“如果我们没有落后,我绝不会放弃防守,疯狂进攻。”这种执行精神是每个企业管理者都应该具备的。

彼特是公司的营销部经理,主要负责产品营销业务,深得上司的器重。然而,有一次他由于执行不力,导致一笔重要的业务被别人抢去了,给公司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事后,领导询问他为什么错失这笔业务,他说:“如果不是我的脚伤发作,我就不会晚半小时到达,那笔业务就不会被对手抢去。”

原来,彼特曾经历了一次车祸,他的脚在车祸中受伤了。不过,受伤并不严重,只是轻微的跛,根本不影响正常行动,也不影响他工作。如果不仔细看,谁也不知道他跛脚。

领导听了他的解释,虽然不是很高兴,但是想一想彼特给公司做出的贡献,就原谅了他。没想到,领导的宽容没有换来彼特的回报,反而使彼特越来越频繁地找借口。每当遇到有点棘手的业务时,彼特就会以腿脚不便为由来推诿工作。如果有比较好揽的业务时,彼特就会跑到领导面前,说:“我的脚不行,公司应该在业务方面对我照顾点。”

渐渐地,彼特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每当执行不力时,他就会找借口推脱责任。时间一长,他的业绩下滑了很多。领导原本器重他,见他越来越爱找借口,对他感到非常失望。终于有一天,领导忍无可忍,将其扫地出门。

乔治·华盛顿·卡佛曾经说过:“99%的人之所以做事失败,是因为他们有找借口的恶习。”一旦你养成了找借口的恶习,你所表现出来的拖拉、磨蹭、推诿、没效率等毛病,会严重影响整个团队的合作氛围。你将会因此失去别人的好感,尤其是你的上司和你的下属,当然,还有你的同事。也许你的某些借口看似合情合理,但是你必须明白,如果在工作上没有取得良好的业绩,最终受害的是你自己。

职场是一个靠业绩说话的地方,而不是靠借口生存的地方。俗话说:“躲得过初一,躲不了十五。”你找借口能混一时,却无法一直混下去。比如,有位管理者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十多年,一直没有获得晋升,相反,老板一步步将他降级到更低的职位。最后,把他降级为一名普通的仓管员,他感到很不解,于是找老板理论,意思是他没功劳也有苦劳,但是老板却说:“不是我要降你级,而是你没有取得业绩,而别人取得了业绩,我必须对别人表示认可。”这位老板的话是非常有道理的,他告诉人们:职场讲的是业绩,讲的是结果,而不是讲如果,讲借口。

综观财富500强公司中的管理者,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优点:执行只讲结果,不讲如果。无论在执行中遇到何种困难,他们都会想尽办法去解决,他们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他们牢记自己的责任,一旦接受任务,就会负责到底。正是因为执行力强,他们才能成为世界500强企业中的一名管理者。

7有计划的执行才会让执行效果更完美

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意思是,不论做什么事,都应事先做好计划和准备,否则,就很难把事情做成。前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于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时间和选择要点。”

在执行中,管理者应鼓励员工学会制定计划,按照计划去执行任务,这样效果会更好。怎样做计划呢?其实,只需要对所要做的工作划分步骤,分清阶段,规划好每一步做什么,每一天做什么,这样就能按部就班地把任务执行到位。

哲人说,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的规划。其实,要想成为优秀的执行者,也应该善于做计划。有计划地执行才能让执行效果更完美,而盲目地执行,走一步算一步,走不通再换,往往容易失败。

“巴基斯坦齐亚·哈克将军一行75人来华,由于气候恶劣,专机难以在北京降落。经磋商,决定改由上海着陆。现在专机正向上海飞来,两小时后到达,请立即做好迎接准备!”这是1977年11月4日,上海著名的锦江饭店接到的一项紧急任务。

接到任务时,距客人到达饭店仅有两个小时,时间非常紧迫,但丝毫都不得马虎,该怎样完成这个紧急的任务呢?锦江饭店的经理任百尊放下电话后,第一件事就是组织接待班子,急召得力干将开会,为这两小时的“战斗”做一个计划。

在会上,任百尊说:“大家听清楚了,两小时后车队就要到达上海,所以我们的工作必须在120分钟之内完成。这么庞大的国宾队伍需要75套客房,由一百辆轿车组成的迎宾车队,供一二百人用膳的国宴……这一切必须在两小时内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命令一下,全体动员,各个员工该做什么事情,都有了具体的安排。在客人到达酒店的前10分钟,任百尊开始检查客房,推开房门之后,仔细打量,只见地上、墙壁上、天花板上都一尘不染,床面平挺、毛毯平顺。他点了点头,然后又检查床头的插花,只见那些花枝含苞待放、造型新奇、典雅大方。

检查完75间客房之后,服务员已经各就各位,准备迎接来宾。这时,厨师长向任百尊报告:厨房一切就绪,只等客人到来,就可以准时开饭。

就在这时,任百尊接到电话:“国宾车队已到达淮海路茂名路口,两分钟后进入客房。”

齐亚·哈克将军一行人在锦江饭店住得非常满意,他们赞不绝口地称赞其服务到位。直到那一刻,任百尊才放下那颗悬着的心。

任百尊仅用两个小时,就安排饭店完成了高规格的接待任务,这种高效、到位的执行,是每个企业都应该具备的成功元素。任百尊之所以能圆满完成任务,与他接到任务后,正确地计划和安排是分不开的。这种统筹全局的能力,是制定有效计划的重要保证,也是每个员工能够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的保证。

看过警匪片的人都知道,警察接到报案后,会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然后针对现场的情况,制定“斗匪计划”,在哪个地方安排狙击手,从哪个地方开始突破等等,这个计划是制伏劫匪的重要保证。如果没有这个计划,很难想象警察如何完成任务。

其实,当我们在工作中接到一个任务时,也应该在第一时间制定一个计划。这个计划可以写在纸上,也可以记在脑子中,这样才能从容不迫地去完成任务。许多优秀的企业家都十分重视有计划地执行任务,李嘉诚在这方面就是高手。

当年李嘉诚为了将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打入北美市场,他特意制作了精美的产品广告画册,并通过香港有关机构,了解欧美各贸易公司的地址,然后把这些广告画册寄出去。不久之后,有一家实力强大的贸易公司对长江塑胶厂的塑胶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对李嘉诚的报价也颇为满意,并表示会在一周之后派人来香港参观,以便更好地考察工厂,洽谈合作。

李嘉诚对这家公司十分重视,他了解到该公司是北美最大的生活用品贸易公司,销售网络遍布美国和加拿大。如果能够拿下这个客户,与它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那么对长江塑胶厂的发展十分有利。李嘉诚知道,该公司派人来香港考察,并不是考察他一家公司,怎样才能赢得该公司的信任与合作,才是他要做的事情。

当时长江塑胶厂论实力、论产品质量、论企业规模,都算不上老大,拓展欧洲市场时,由于他的企业规模有限,不被客户信任。因此,他决定吸取之前的教训。李嘉诚是怎么做的呢?他立即召开公司高层会议,宣布了一个艰巨的任务计划:

在一周之内,将塑胶花生产规模扩大到令外商满意的程度。为此,要把旧厂房退租,把可用的设备搬迁到新厂房,购置新的设备,设备安装调试,招聘新人并对新人进行上岗培训。这一切都要在一周之内完成,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可能使这个计划前功尽弃。

尽管只有短短的7天时间,但李嘉诚带领员工从容不迫地执行任务。哪组人该干什么,哪些工作由谁做,每一天的工作进度,李嘉诚都安排得十分妥当。

7天之后,当那家公司的代表抵达香港时,李嘉诚新厂的设备已经完成了调试。李嘉诚让副手负责安排全员上岗,自己亲自开车去机场迎接客人。与此同时,李嘉诚已经派人在港岛希尔顿酒店为外商预定了房间……

一切都在李嘉诚的计划之中进行,最后,那家公司与李嘉诚签订了长期的合作协议,李嘉诚也由此蜚声全港,成为著名的“塑胶大王”。

李嘉诚能够赢得那家公司的信任,靠的不是运气,而是高效的执行力。正因为有了如此高效的执行力,李嘉诚才能在短短的7天里,完成一项浩大的工程,完成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后把一个崭新的塑胶厂展现在商家眼前,让商家产生充分的信任感。

企业管理者推行有计划的执行方案,意义在于让每个员工在接到任务之后,都有制定计划的意识。比如,你让员工完成一个项目策划,员工马上会想:我将用几天完成这个项目策划?第一天干什么?第二天干什么?如果每个员工都有条不紊地执行任务,那么团队的执行力将会异常强大。

8敢于问责,执行效果关键在于监督

有一家公司,为了加强上班纪律管理,便实行上下班签到制。刚开始,迟到早退的现象有了一些改善。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迟到早退的现象渐渐多了起来,弄虚作假的现象也经常发生,比如,员工之间相互代签。不是有制度的规范吗?为什么迟到早退现象越来越严重呢?

有人说,这是因为个别迟到早退的员工没有受到应有的处理,有人说,这是因为弄虚作假的现象没有得到惩罚,还有人说,是上下班签到制不合理……真是这样吗?其实,这些不是根本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上下班签到制出台之后,公司没有委派负责人来监督制度的执行。所谓监督,是指当有人违反制度之后,负责人要按制度规定,对迟到者进行处罚。但是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始终不知道谁是监督者,谁是执行者。

当一家企业的制度没有制定监管者时,那么,公司领导者就是约定俗成的监管者,当他出现在办公室时,大家都会乖乖地遵守制度,当他不在公司时,那么大家就会为所欲为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不是制度在约束大家,而是管理者在约束大家。可问题是,管理者经常忙里忙外、不在公司,那么谁来监督制度的执行呢?如果没有监督者,员工是不可能自觉地执行的。

IBM前总裁郭士纳说过:“员工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监督和检查的。”这句话道出了管理的精髓,即检查和监督是促使员工把制度落实到位的关键一环。如果监管不力,那么制度就无法产生威信。只有做好监管,敢于问责,才能及时把违反制度的情况纠正过来。

德国纽豪斯电器公司是一家十分重视工作监督的企业,总经理纽豪斯认为,监督是保证执行效果的重要手段。在公司里,小到一张票据,大到百万欧元的项目研究,他都要求相关部门做好监督工作。

有一次,为了改善员工宿舍的生活条件,后勤部的员工马克在公司的安排下采购了一批电风扇和凉席。由于这些用品是在小商店购买的,那家小商店没有正规的商业发票,因此,只给马克一张等额的餐饮票代替。

马克原以为只要面额相等就可以,但是公司的财务部却对马克说:“这个餐饮票据无法起到正规发票的作用,你必须找商店补办合格的发票。”最后,马克费了好大的劲,才拿到正规的发票。

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中国企业,擅长变通、灵活处事的中国人一定会说:“只要面额相等,什么样的发票都可以。”但是在坚持原则,按规矩办事的德国人眼中,这种事情是不允许发生的。例子中就是通过监督才发现了问题的所在,如果没有财务部门的认真监督,这种“滥竽充数”的现象就会更多。

不仅在执行制度方面,需要有力的监督和问责,在具体事项的执行过程中,管理者也应该做好监督工作。当前,企业中存在不少“半截子”工程,即管理者把任务布置下去之后,由于缺少有力的监督和过问,下属在执行中遇到困难之后,就把工作搁置起来,最后不了了之。等到管理者想起那个工作任务,找到下属询问执行情况时,才发现工作没有执行到位。

还有这样一种情况:由于缺少了监督、把关,有时候管理者布置给下属的工作,下属并未按照领导的意图去执行。在这方面,有一个典型的案例:

格里·奈特是美国著名的演说家,他曾讲述两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奈特前后有两名助手,一个叫琳达,一个叫艾米。8年前,奈特前往多伦多参加一个会议。在芝加哥换机时,他给助手琳达打了一个电话,以确认琳达是否把工作安排妥当:“琳达,我演讲的材料送到多伦多了吗?”

琳达说:“6天前我就已经将材料寄出去了。”

奈特问:“他们收到了吗?”

琳达说:“快递公司说他们保证两天后送到。”

尽管如此,奈特还是有点不放心。虽然表面上看,琳达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甚至提前把资料交给了快递公司,但是在多伦多会议主办者收到资料之前,意味着这项工作没有执行完毕,意味着还有不可预知性。

结果,当奈特赶到多伦多的会场时,得知他的材料还没有送过来。为此,他只好将材料上的重要话题推后,直到材料送到。

8年后,奈特再次前往多伦多参加会议,同样是在芝加哥转机,他想起了8年前的经历。于是他拨通了艾米的电话:“我的材料到多伦多了吗?”

“那边的会议负责人说,你的材料3天前就到了。”接着,艾米又说:“对方说,听众人数可能比原来多400人,为此,我多寄去600份材料,这些材料也已经寄到了。”

艾米还补充道:“对方问我,您是否希望在演讲的时候,听众手中都拿着你的材料。我告诉他,你通常是这样做的,但是这是一个新的演讲,我不确定你会怎样做。如果你不同意听众拿着你的材料听你演讲,你可以给对方打电话,我这里有他的电话,你可以记下来,随时跟他联系……”

听了艾米的一番话,奈特彻底放心了。

这则故事充分说明,一流的执行必须要有一流的把关。要想员工执行到位,管理者就要做好把关和监督工作,在琳达身上,奈特的监督不够,导致执行出现了问题。但是在艾米身上,由于她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执行者,奈特在监督和把关中没有发现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监督是多余的,事实上,并不是每个执行者都像艾米那样考虑周全,如果下属执行不力,管理者通过监督就能及时发现问题,避免执行出现重大偏差。

此外,在监督别人、问责别人的同时,管理者也要有强烈的自我问责意识。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强调的就是自我反省。管理者应该时刻自省,当出现问题时,要反思自己的责任,扛起必要的责任。只有这样的管理者,才能真正在下属心目中树立威信。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