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李嘉诚教你把生意做大 > 第十三章 大胸怀,大气魄,成就大商人
第十三章 大胸怀,大气魄,成就大商人
作者:王剑   |  字数:12168  |  更新时间:2015-03-11 15:16:44  |  分类:

职场励志

和气生财,有多大的胸怀,就能容纳多少财富

商场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充满了尔虞我诈,充满了优胜劣汰,一不小心,就可能被竞争对手压垮。然而,李嘉诚一贯善待他人,包括自己的竞争对手,这就是他的处世原则。他说:“顾信用,够朋友。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我是引以为荣的。”

早年,包玉刚在李嘉诚的帮助下,购得了九龙仓,又从置地购得港灯。李嘉诚还率领一帮华商“围攻”置地。尽管如此,李嘉诚也没有与纽璧坚、凯瑟克结仇。相反,每一次商业战役之后,大家都能握手言和,并联手起来发展地产项目,使得大家在竞争中合作,都能赚得财富。

之所以能够营造和气生财的局面,很大程度上在于李嘉诚拥有高明的做人做事智慧。李嘉诚曾说:“要照顾对方的利益,这样人家才愿与你合作,并希望下一次合作。即使在竞争中,也不要忘了想一想对方的利益。”

在李嘉诚看来,在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是善待他人、利益均沾,交朋友的保证是诚实和信誉。他非常重视人缘,善于发展朋友关系,因为只有大家开开心心,才能都有利可图,所以,他任何时候都不愿意因为利益和别人闹得不欢而散。

洪小莲追随李嘉诚20多年,在谈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她说:“凡是和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盆满钵满?”此话并非夸张,因为这么说的人不止洪小莲,还有香港广告界著名人士林燕妮,她曾主持广告公司,与长江实业有过业务上的往来。

众所周知,广告市场是买方市场,只有广告商有求于客户,而客户却不担心广告无处做,无人做。因此,这就很容易滋长客户尤其是大客户颐指气使、盛气凌人的姿态。尤其是像李嘉诚这样的大客户,更是让广告商有所畏惧。

但是,李嘉诚的表现出乎林燕妮的意料,她回忆道:“头一遭去华人行的长江总部商谈,李嘉诚十分客气,预先派了穿长江制服的男服务员在地下电梯门口等我们,招呼我们上去。由于电梯无法到达顶楼,因此,我在服务员的带领下,踏进了长江大厦的办公厅,然后跟着一个穿制服的服务员,步行上了顶楼,李先生在那儿等我们。”

林燕妮说:“那天下雨,我的一身湿淋淋的,李先生见了,便帮我脱下外衣,他亲手接过,亲手替我挂上,不劳服务员之手。”这让林燕妮特别感动,他没想到一个大企业家,居然这么有亲和力。后来,双方做了第一单广告业务,彼此互相信任,再后来,李嘉诚就很少参与广告事宜,而是由洪小莲出面谈下一步的售楼广告。

中国有句俗话叫:“和气生财。”其道理非常浅显易懂,“和”意味着与人为善,做人和气,不以势压人,不盛气凌人,不坑害他人。作为商人,李嘉诚深知这个道理,也是这么做的。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他依靠高尚的品德,结交了很好的人脉,不但能与客户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就连他的竞争对手,他也能与之实现合作共赢。

最为难得的是,在利益分配时,李嘉诚能做到大度让利,这一点最让人肃然起敬。李嘉诚曾经说过:“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财源就会滚滚来。”

回头看一看李嘉诚的成功,我们无不佩服其胸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李嘉诚之所以成为富可敌国的巨商,正是因为他有博大的胸怀。正如那句话说的一样:“胸怀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作为商人、企业家,胸怀有多大,就能容纳多少财富。

要有豁达的胸襟,才可以容纳细流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波涛汹涌的大海离不开涓涓细流的支持和相助,一个商人,也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因此,商人只有具备了海洋一般宽广的心胸,才能广纳天下人才,广结天下朋友,把自己的生意做大做强,做到各个行业。

2002年2月22日,中国企业报写了一篇关于李嘉诚的文章,名叫李嘉诚谈用人哲学:有容乃大,在该篇文章中,谈到李嘉诚在用人上的核心理念是“长江不拒细流”、“有容乃大”。在文章中,李嘉诚解释长江实业集团的名字由来时,讲了这样一段话:

“长江取名基于长江不择细流的道理,因为你要有这样豁达的胸襟,然后你才可以容纳细流。没有小的支流,又怎能成为长江?只有具有这样博大的胸襟,自己才不会那么骄傲,不会认为自己样样出众,承认其他人的长处,得到其他人的帮助,这便是古人说的‘有容乃大’的道理。假如今日没有那么多人为我办事,我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没有办法应付那么多的事情,所以成就事业最关键的是要有人帮助你,乐意跟你工作,这就是我的哲学。”

年轻的时候,李嘉诚是一个喜欢争强好胜的人,遇事缺乏周密的思考,比较容易冲动。十二三岁时,李嘉诚走在街上,看到别人超过了他,他就会想办法超越他,于是他养成了走路比人快的习惯。

后来,李嘉诚参加了工作,在打工中,他艰苦自学,始终想着如何超越别人。为此,他不和别人一起吃饭,不和别人一起出游。渐渐地,他一天比一天进步,内心也渐渐产生了骄傲情绪。直到后来,他自己创业,步入了商界,他才意识到骄傲必然带来失败,于是他用“长江”作为公司的名称,告诉自己要像长江一样汇聚百川,才能细水长流。

从一个卑微的打工仔,变成香港的首富;长江实业从一件破败不堪的山寨厂,变成一家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李嘉诚的成功,无不得益于“不择细流”的胸怀和“有容乃大”的用人之道。

在李嘉诚的领导团队里,包容了各色各样的人才,既有精于行业的领导“老手”,又有颇具头脑的财务专家;既有年轻有为的港人,也有作风严谨的洋人。作为最高决策者,李嘉诚非常注重团队的互信、包容的风气,重视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才的专长。

李嘉诚知道,个人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单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打造商业帝国的,只有让天下之才为己所用,才能做成大买卖。因此,对待人才,李嘉诚始终怀有一颗豁达的胸怀和包容之心,广泛地吸纳各种人才。另外,他还包容自己的竞争对手,从来不与别人树敌,即使与人发生了隔阂,他也能坦然与之合作,以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

在李嘉诚的身上,无时无刻不体现着“江河不择细流”的经营观,这种经营观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小生意积累成大买卖

古人说:“莫以善小而不为。”作为世界著名的商人,李嘉诚从来不忽视任何小生意,他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小及大,积水成渊,聚沙成塔,他当初创立长江实业公司的初衷,就是长江不择细流,才能浩荡千里。

(2)坚持“有钱大家赚”

在李嘉诚的观念里,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合作,共同发展,这样才能把蛋糕做大,获得更多的利润。在竞争面前,李嘉诚从来不会和对手争得鱼死网破,而是坚持一律平等,有钱大家赚的原则。由于他的赚钱手法十分公道,所以,他非常受人钦佩,为人折服。

(3)在乎利润,不看重产业

李嘉诚“长江不拒细流”的经营观还表现为,只要能赚钱,做什么都无所谓。李嘉诚看重的是利润,他所从事的产业分布在各个行业,可谓包罗万象,他从来不给自己设限,这是他财源滚滚而来的重要基础。

总之,商人要有海洋的精神和心胸,在与各种人打交道时,要能够包容别人;在产业规模和投资方向上,要不受约束,不自我设限;在经商成功之后,要像大海一样沉静,要低调、平稳,而不要自我炫耀。如果能以这种心态经商,事业才有长久发展下去的希望。反之,做生意的时候风风火火,成功之后洋洋自得,这样的商人往往只能成功一时,成功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大局为重,大气量才能有大作为

很多商人在做决策的时候,有一个很不好的习惯,那就是容易被局部利益迷惑双眼,不顾整体大局和长远利益,做出目光短浅的决策。表面上看,他们可能一时得利,但从长远来看、从大局来看,却是一个失败的手笔,最终给自己和整个企业带来不良的影响。

相比之下,真正有智慧的商人不会在意局部利益,因为他们心中装着全局,只要最终对全局有利,他们就舍得“弃车保帅”,以局部利益换取整体利益、以眼前损失换来长远的赢利。马云说:“身为组织负责人,就应当事事都以大局为重,一切以集体利益为主。”李嘉诚就是这样的大商人,他时时以大局为重,失去的是某一局部利益,失去的是某些看得见的金钱,得来的却是无形的资产,比如,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声誉等等。

李鑫是一家医疗器械生产公司的普通一线员工,有一次,他根据自己的经验,发现公司从别的厂家购进监护仪配件血氧探头有问题。于是,他把情况向生产主管张扬汇报了。两天后,总经理来生产部门视察,总经理问身边一起跟随的主管张扬:“有没有问题?”主管想都没想就说:“没有问题!”然后拍着自己的胸脯和总经理说:“到时候绝对按时交出合格的产品。”

在一旁的李鑫听到张扬的保证着急了,插嘴道:“这批仪器的血氧探头有问题,客户是一定不会接受的。”主管瞪了李鑫一眼,并转头向总经理赔笑道:“这些产品验收都是合格的。凭我这么多年的经验,您难道不相信我吗?”

半个月后,成品监护仪交给客户,当客户验收时发现了血氧探头有问题,测出的血氧值偏高,不能准确地反映病人的身体状况,还可能造成医疗事故。这个时候很多客户纷纷要求退货,营销的人员着急了,直接闹到了总经理那里去了。总经理大怒,直接冲到生产部门找主管张扬。经过了几天的调查和取证,公司发现这批血氧探头是生产主管张扬勾结采购人员拿了厂家回扣而买进的劣质产品。

就这样,生产主管张扬不仅承担全部损失和赔偿,还被开除离开了公司。总经理在提拔新主管时,并没有选择那些富有经验、能力十足的老员工,而是选择提拔了李鑫。因为李鑫敢于说真话,以大局为重,不会误事。

南京高业房产经济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培训主管吴波说:“喜欢听喜讯,不喜欢听问题是人类的共性。可是,危机、隐患并不因为你隐瞒了就不会暴露出来。”这句话说得十分有道理,在生意场中,千万不要做那种“报喜不报忧”的事情。一个以大局为重的商人,要敢于把潜藏的危机揭露出来,使其得到遏制和预防,如果危机已经爆发了,那么就要坦诚相对,争取大家团结一致早日解决。现在有些人说,报喜不报忧是成功者的通行证,其实这不过是在歪曲事实。我们在尊重需求的情况下,是不是也应该尊重一下现实需求呢?

李嘉诚就是一个这样诚信,以大局为重的人。在他的塑胶厂出现了问题的时候,他并没有隐瞒问题,而是诚心诚意地和大家坦白,并及时和银行与订购客户沟通,虽然这样可能会失去一批生意,但是他的坦诚赢得了买家的认可,最后他也度过了难关。

自古以来,高手作战,从不会纠缠于一地一城池的得失,而是以大局为重,以最后的成败论英雄。李嘉诚自然属于这等高手,他心中时刻装着大局,为了最后的胜利,他有放弃眼前利益的大气量,这种魄力让人佩服不已。

在李嘉诚看来,一个只图小利的商人,是无法成为大商人的。也许有人相信贪利的商人能暴富,但李嘉诚认为,真正的大商人是舍小取大的智者,他们敢舍敢收,胸怀开阔,以大局为重,最终打下了自己的财富江山。

要有听取别人意见的气量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一个人思想再成熟,考虑问题再周全,也难免有疏漏和不周到之处。因此,当别人指出我们的不足,向我们提出建议时,我们切忌刚愎自用、妄自尊大,不把别人的意见放在眼里。因为这很容易阻碍我们进步,影响我们成功。

“二战”时期,一位美国军官奉上级之命,带领一支队伍前往德军前线,抓两名敌人回来,以便了解前线消息。这个军官不但没有捉回敌人,还把自己和手下的性命葬送了。上级又派另一名军官带领士兵去完成任务,这位军官顺利抓回了两个敌人,手下士兵平安归来。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呢?原来,这位军官知道自己没有工作经验,便找了一位有经验的士兵,虚心向他求教,并听取众人的意见,然后制定了抓捕敌人的计划,从而顺利完成了任务。

每个人的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当你面对一个无法胜任或从未做过的事情时,懂得主动倾听别人的意见是成事的重要条件。当然,即使你能力超群,也有必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是成大事者必备的素养。

李嘉诚说过:“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不单要自己努力,更要听取别人的意见,要有忍耐力,提出自己意见前,更要考虑别人的见解,最重要的是创出新颖的意念。然而,当你做出决定后,便要一心一意地朝着目标走,常常记着名誉是你的最大资产,今天便要建立起来。”

一个善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不仅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也容易帮自己更好地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获得成功。在美国历届总统中,罗斯福总统就是一个善于听取意见的人。有时候,为了一件事,他甚至会从千里之外把人找来征求其意见。同样,美国钢铁公司的总经理加利,也是一位乐于听取别人意见的人。他胸怀宽广,对于别人的反面意见,他也能虚心听取。另外,他还特别能听得进反面意见,这一点上,他是超乎常人的。

然而,与李嘉诚、罗斯福、加利等人相比,世界上还有很多人不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对他们来说,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过于自信,自尊心过强,刚愎自用。尤其是一些领导者,更不屑于听取下属的意见。他们认为自己是领导,向下属征求意见有损威严,殊不知,不懂得听取他人的意见更加有损他们的形象和影响力。

在团队中,还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经验比别人丰富,资历比别人深,于是倚老卖老,对别人的意见不屑一顾。他们不知道,这种不良习惯会遭人反感,引起别人的排斥。

李开复在苹果公司担任研究部门的负责人时,部门里有一位年纪较大的高级研究员,他认为李开复的经验、能力都不如他,经常为难他。在开会时,他总是摆出高傲的姿态,对于李开复的决策,他经常挑毛病,每次李开复都能以礼相待,虚心倾听,但是这位老员工却对李开复不屑一顾。

李开复非常矛盾,不知道如何对待这样的员工。后来,他请教一位资深的副总裁,这个人是他事业上的良师,对方告诉李开复:“你太软弱了,做经理是要能够下狠心‘开人’的。一个月之内,你必须开除他。”

李开复被良师的话点醒了,他听取了意见,开始用自信、坚定、严厉的态度对待这个老专家。傲慢的老专家发现他的挑衅对李开复起不了作用,慢慢有所收敛,最后主动辞职了。

在这个案例中,李开复的虚心听取意见与那位老专家傲慢、自负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李开复通过听取别人的意见,认识到自己的“软弱”的个性,之后改变了自己,变得坚定、“狠心”起来,无疑,这是一种可贵的进步。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李开复说:“一个人所犯的错误首先会被别人看到,而在别人眼中,问题会显得更加客观和透彻。”正是有这样的认识,我们才应该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不断自我反省。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不能从别人的意见中汲取有益的东西,就不可能取得进步。

科金斯在美国福特汽车公司担任总经理时,公司有一位年轻的职员兼任秘书。某天,公司有一件重要的事要通知所有的经理,这件事十分紧急,在场的员工都来帮科金斯套信封,但这位年轻的职员却认为做这种事情有失自己的身份,他对科金斯说:“我来公司,不是做套信封的工作的!”

科金斯心里十分恼火,但仍心平气和地建议他帮忙,但年轻人并不乐意。于是科金斯对他说:“好吧,既然你觉得这件事对你是一种侮辱,你可以离开这里。”年轻人离开公司之后,尝试了很多工作,但都过得不如意。后来,他回到福特公司,诚恳地对科金斯说:“我在外面经历了许多,但还是希望回来,你还要我吗?”

科金斯说:“当然,因为你现在完全变了。”后来科金斯回忆起此事时,说道:“他在外面兜了个大圈子,学会了尊重别人的意见,不再独断独行,现在已成为很有名气的大富商了。”

是的,当一个人经历了许多,变得懂得虚心倾听时,他才会受人欢迎。因为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但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雅量,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气度,是一种高尚的修养。也许你不够聪明,但若懂得听取别人的意见,那么,你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要注意两点:

第一,态度要诚恳。尤其是在面对忠言逆耳时,一定保持冷静,如果你显得不悦,甚至与别人争吵,那么你的诚意就无从体现了,以后还有谁愿意向你提意见呢?

第二,多方位对比。当你面对众多的意见时,一定要对这些不同的意见进行对比,从中吸取有益的意见,而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接受什么。否则,你会迷失在别人的意见中。

不断学习,知识是领导者最大的资本

身为企业领导者,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和过人的才能。企业家应该是杂家中的杂家,应是专家中的专家。为此,就应该养成学习的习惯,不断补充知识,提升自我。在这方面,李嘉诚是最好的榜样。

很多人对李嘉诚的成功秘诀十分感兴趣,总是问:“他成功靠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李嘉诚的回答只有简单的四个字:“依靠知识。”他曾多次强调:“知识改变命运。”在他心目中,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李嘉诚从14岁那年辍学开始,一直没有机会进入学校求学,但是他却拥有渊博的学识,拥有卓绝的才智。每当谈到14岁之前的求学、求知经历时,李嘉诚都会感叹:“少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

在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信息数量越来越多,传播越来越广,传播途径也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学习已经成为时代对企业领导者的要求,终身学习是领导者最大的资本。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或许是具备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的能力。”

李嘉诚从小就养成了自学的习惯,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他都不会忘记读书。当年替人打工时,他坚持“抢学”;创业期间,他也坚持学习英语;成功之后,他依然孜孜不倦地学习。每天睡前李嘉诚都会看书,他喜欢看人物传记,还喜欢看医疗、政治、教育、福利等任何方面的新闻。

20世纪50年代,李嘉诚做塑胶花生意时,订阅了好几种世界最新的塑胶杂志,以便更好地掌握塑胶行业的最新资讯。在外国杂志中,他曾留意到一种制造塑胶樽的机器,当时他想从国外定制这台机器,但是价格太贵,于是他凭着自学的英文研制这部机器,最后居然生产出这种机器。如今,说起这件事,李嘉诚仍然觉得自豪。

当年做塑胶花生意时,他靠着自己并不流利的英语,和外国人打交道、做生意,打开了国际市场。短短几年,他便享誉东南亚,成了人人皆知的“塑胶大王”。此后,他不断挑战自我,坚持每天学习,使自己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

成功之后,李嘉诚一天工作十多个小时,但他仍然坚持学习英语。他曾聘请一位外语教师,每天早晨七点半开始上课,上完课后他再去上班。正是依靠熟练的英语,李嘉诚才能阅读英文杂志,才能飞往英美,参加各种展销会、谈生意。

如今,八十多岁的李嘉诚依然坚持学习,当有人向他请教如何决策时,他说:“你自己应该知识面广,同时一定要虚心,多听专家的意见。自己作为一家公司的最后决策者,一定要对行业有相当深的了解,不然的话,你的判断力一定会出错。”

李嘉诚说过:“在知识经济的时代里,如果你有资金,但缺乏知识,没有最新的讯息,无论何种行业,你越拼搏,失败的可能性越大;但是你有知识,没有资金的话,小小的付出就能够有回报,并且很有可能达到成功。现在跟数十年前相比,知识和资金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

企业领导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紧迫性,认识到只有不断提高知识素养,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成长为优秀的领袖。要知道,没有人天生就是卓越的领袖,而学习是唯一的途径。只有不断学习,善于学习,你才能拥有渊博的知识,才可能在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时保持开阔的视野、敏捷的思维和高瞻远瞩的洞察力,及时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制定灵活有效的策略,果断地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问题,抓住转瞬即逝的发展机遇。

在长江实业集团工作了二十多年的洪小莲,在讲到李嘉诚时说:“李先生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懂便要学。”看着自己的老板从最初从事塑胶工业,做到房地产业,又发展到港口、通讯、石油等行业,洪小莲表示非常敬佩李嘉诚。

洪小莲说:“我记得初到长江时,有一次午饭后,我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报,李先生突然走过来,看到我刚在看娱乐版,便对我说:‘你看这些是浪费自己的精神时间,全无得益,又学不到什么,值得吗?’我最初的反应是觉得自己在消闲,觉得无所谓。后来再想想,觉得他说得很对,从此我便很留意自己对时间的利用和分配。”

洪小莲还告诉记者,如果不跟着李嘉诚,她今天肯定是另一个人。

李嘉诚重视知识的积累,他认为这比金钱的积累重要得多。在一次节目中,谈到知识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时,李嘉诚说:“知识不仅是指课本的内容,还包括社会经验、文明文化、时代精神等整体要素,才有竞争力。知识是新时代的资本,五六十年代人靠勤劳可以成事;今天的香港要抢知识,要以知识取胜。”

李嘉诚富可敌国,仍能坚持不断学习,将知识作为毕生的追求。普通的企业管理者,还有什么理由不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学习的心态呢?学习是提高领导素质的基本途径,是领导者加强自身修养和学识的手段。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是企业领导者的责任,也应该成为领导者的追求。

胸怀天下,才能做天下人的生意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利用全球资源来做生意,对商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便捷的交通和通讯可以让商人如虎添翼,顺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整合全球资源,做真正意义上的大买卖。

李嘉诚无疑是一个世界级大商人,他曾经说过:“今天,商人已经走进了一个全球化时代,面临着与以往任何时候都不一样的市场环境和竞争态势。用全球化思维做生意,是当代商人的必然选择。”他的足迹踏遍四海,经营范围、经营领域涉及广泛,他的视野开阔,善于捕捉商机,在全球展开竞争。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加拿大经济面临严峻的挑战。杜蒙特与范劳尔专程前往香港,为了便于和李嘉诚接触,他们把办公室搬进了怡安华人行(长实总部所在地)。一位加拿大商务官甚至把李嘉诚在杂志封面上的肖像挂在办事处内,每当提起李嘉诚,他都赞不绝口地说:“那是我的英雄人物。”他非常希望李嘉诚到加拿大的魁北克省投资,哪怕买下当地的一座房子、一间纸厂或一些餐厅连锁店,他都十分欢迎。因为只要李嘉诚去加拿大投资,就可以吸引其他香港富商仿效。

在对加拿大进行投资的过程中,马世民如同李嘉诚的“全球大使”,因为他特别主张进行海外扩张。后来,在马世民的陪同下,李嘉诚、长江副主席麦理思一行飞跃太平洋,前往加拿大考察。

1986年12月,李嘉诚及和黄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通过合营公司UnionFaith向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投资了32亿港元,购买其52%的股权。当时正值世界石油价格低潮,石油股票低迷。因此,李嘉诚看好石油工业。

在当时,这笔流入加拿大的港资不但轰动了加拿大,也引起了香港工商界的骚动。后来,李嘉诚不断增加收购股权,到1991年股权已经增至95%,总投资为80亿港元。其中李嘉诚个人拥有46%的股权,和黄与嘉宏共同拥有49%的股权。

后来,李嘉诚和大儿子李泽钜纷纷加入加拿大国籍,李嘉诚本人也成为香港加拿大会所的会员。每当李嘉诚出现在加拿大会所,驻港的加拿大官员及商人都会围绕在他身边,犹如众星捧月一般,有些加拿大官员甚至把李嘉诚尊称为“加拿大的赵公菩萨”。

对于李嘉诚与加拿大官员、商人打成一片的举动,有人说他是“走资派”,有人说他大肆收购欧美企业,为的是隐形移民,还有人说李嘉诚准备淡出商界。对此,李嘉诚是这样说的:“因投资关系,我在1967年时已获得新加坡居留权,别人怎么说,我并不在意。”

加拿大是幸运的,他们逮住了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因为仅李嘉诚一人,就为加拿大带去了100多亿港元投资。1988年,马世民接受美国财富杂志记者的采访时说:“若说香港对我们而言太小,这的确有点狂。但困境正在日渐逼近,我们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马世民表示,按照加拿大国家的商务法律,外人无权收购“经营健全”的能源企业。因此,为了收购赫斯基在加国西部拥有的大片油田和天然气开发权、一间大型炼油厂及343间加油站,李嘉诚和大儿子李泽钜加入加拿大国籍,这样收购计划才得以顺利进行。

在投资加拿大的同时,李嘉诚也在英国展开投资。1986年,他斥资6亿港元购买了英国皮尔逊公司近5%股权。之所以购买该公司的股权,是因为它拥有世界著名的金融时报等产业,并且在伦敦、巴黎、纽约的拉扎德投资银行拥有权益。但由于该公司最大股东反对李嘉诚进一步控制皮尔逊,针对李嘉诚组织了反收购,李嘉诚随机抛售了股票,赢利12亿港元。

1987年,李嘉诚与马世民做出闪电般的投资,支出372亿美元购买英国电报无线电公司5%的股权。尽管李嘉诚成为这家公司的大股东,但是却无法进入其董事局。原因是这家公司的高层提防着李嘉诚,害怕他掌控了公司。3年后,李嘉诚趁高抛出股票,净赚近1亿美元。

此外李嘉诚还进军美国、新加坡、日本。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3月李嘉诚携60亿港元巨资,赴日本投资地产时,其举动引起了日本地产界的巨大震动。李嘉诚之所以在多国进行投资,为的就是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只篮子里,既可以分散投资风险,又可以多点赢利点,增加赢利的可能性。

李嘉诚是一个财大气粗的商人,但也是一个拥有大胸怀、大气魄的企业家,正是因为他有胸怀全局的境界,才能做天下的生意。他所涉及的生意包括能源、地产、电信、零售和货柜码头等等,并且获得了良好的回报。

虽然商人有国籍的不同,但是经商、做生意却没有国界。在当今的商业竞争中,善用全球资源的商人,才能获取超级利润。作为商人,谁能成为全球投资的先觉者,高瞻远瞩,谁就能成为中国商界的佼佼者,成为世界商界的佼佼者。

修炼领导力,培养卓越的领袖气质

李嘉诚经常思考一个问题:做一家企业的老板,还是做一个团队的领袖?他说:“一般而言,做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你的地位,这可能是上天的缘分或凭着你的努力和专业的知识。做领袖就比较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性的魅力和号召力。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态度与能力一样重要。领袖领导众人,促动别人自觉甘心卖力;老板只懂支配众人,让别人感到渺小。”

回顾自己创业经商几十年的经历,李嘉诚最终决定做一个团队的领袖。他认为,要想当好领袖,就必须修炼自己的领导力,也就是个人魅力,这才是领袖人物不可或缺的气质。那么,怎样修炼领导力呢?李嘉诚认为,做好自我管理非常关键,只有管好了自己,给员工做出了榜样,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多年以来,李嘉诚不断要求自己与人为善、诚信待人、凡事顾及对方的利益,始终将做生意视为做人,他不欺诈消费者、不欺骗合作伙伴、不压榨自己的员工,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塑造了良好的个人形象。因此,与他合作过的人,还愿意继续与他合作;跟随他创业的人,不舍得离开他的企业;了解他为人的股东、财团,都愿意继续给他投资,这一切都是李嘉诚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助力。

李嘉诚在成功的道路上,把儒家的情义精神与西方的进取精神结合得相当完美。他做事勤奋、待人平和、遇事坚忍;他信守承诺、重视诚意、讲究义气。他既可以将中国文化的立身之本发挥得淋漓尽致,又具有单打独斗的胆识与魄力,还有超强的把握机会的能力。他外圆内方,刚柔相济,他不仅是西方人崇尚的榜样,更是现代中国人仿效的楷模。

对于李嘉诚的成功,连曾经是世界首富的“股神”沃伦·巴菲特都赞不绝口:“李是商业界的领袖,所有赚钱的人都应效仿他。按照李所说的话做人、做生意,即使不能成为富豪,也绝不会是个穷人。”

李嘉诚对自己的成功感触,用过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比如“只有自己才能拯救自己”、“有头脑但不依赖创意”、“有钱难买六月雪、“不要太在乎别人的眼光”等等,这些都是耐人寻味的智慧哲理,它们告诉我们:人活着不仅要追求事业上的成功,还应该不断提升自我的修炼,尤其是身为企业领导者,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

著名的管理大师彼得·凯斯特鲍姆曾经说过:“真正的领导力是源于人们的内心和精神,而非外在的技能。卓越的领导者或许不擅长人际交往和沟通,但他一定是雄心勃勃,能够面对巨大的挫折,自我控制能力很强,能忍受背叛,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

一个企业领导者,要想成为具有卓越领袖气质的人,一定不能缺少远见、务实、道德、勇气和胸怀,而这些我们在李嘉诚身上都可以看见。无疑,李嘉诚是一个杰出的商业领袖,是团队的造梦大师。在这方面,联想集团的柳传志也有过类似的感触。

柳传志曾把“其身正,不令而行”这句话挂在办公室的墙上,用来勉励自己。在他的带领之下,联想公司由20万元起家,发展成为如今资产上百亿的大型集团公司,成为中国电子工业的龙头企业,这与他的个人魅力有巨大的关系。

柳传志说过:“创业的时候,我没高报酬,我吸引谁?就凭着我多干,能力强,拿得少,来吸引住更多的志同道合的老同志。”这句话充分展现了柳传志个人魅力对人才的吸引力,因为一家企业在创立之初,公司无法给员工提供高报酬,但柳传志却能身先士卒,多干少拿,并且他的能力强,大家有目共睹,大家觉得跟着他干有前途,自然愿意跟在他身边。

柳传志说:“树立威信的最好办法是通过实践证明你是对的。我跟下级交往,事情怎么决定有三个原则:同事提出的想法,我自己想不清楚,在这种情况下,肯定按照人家的想法做;当我和同事都有看法,分不清谁对谁错,发生争执的时候,我采取的办法是,按你说的做,但是,我要把我的忠告告诉你,最后要找后账,成与否要有个总结。你做对了,表扬你,承认你对,我再反思我当初为什么要那么做。你做错了,你得给我说明白,当初为什么不按我说的做,我的话,你为什么不认真考虑;第三种情况是,当我把事想清楚了,我就坚决地按照我想的做。”

领导团队、管理企业说到底是一个做人做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领导者能否做到大肚能容、宽厚待人,能够做得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胸怀全局、心怀天下,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能否长远地发展。因为宽厚待人,才能广结人缘,才有可能得到员工的支持,因为胸怀全局,才不至于目光短浅,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是一种大气魄。

李嘉诚当年创办塑胶厂时,将厂的名字定为“长江”,其释义为:“长江不择细流,故能浩荡万里。长江之源头,仅涓涓细流,东流而去,容纳无数支流,形成汪洋之势。日后的长江塑胶厂,发展势头也会像长江一样,由小到大。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未来的长江集团,也应该为中国人引以自豪。长江浩荡万里,具有宽阔的胸怀,一个有志于实业的人,理当扬帆万里,破浪前进,去创建宏图伟业。”正是这种胸怀、这种气魄,才铸就了李嘉诚的超强人格魅力和领袖气质。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