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儿童教育 >孙子兵法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九章 行军篇
第九章 行军篇
作者:刘加临   |  字数:6692  |  更新时间:2015-03-18 16:54:41  |  分类:

儿童教育

行军篇是孙子兵法的第九篇,本篇主要论述在行军打仗中,要如何布置军队和判断敌情,以及对行军于山地、江河等地形所要注意的问题。用兵打仗,行军问题十分重要,必须认真对待,妥善处置。应根据不同情况,灵活机变地贯彻有针对性的方法、措施,利用有利地形,避开不利的地形。另外,在行军中,还要掌握侦察敌情的几种基本方法,例如“敌近而静者,恃其险也;远而挑战者,欲人之进也;其所居易者,利也;众树动者,来也;众草多障者,疑也;鸟起者,伏也……”

半济而击之,利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

横渡江河之后一定要远离水流;敌人渡水而来,不要迎击敌人于水中,让敌人渡过一半时去攻击它,这样才对我军有利。

在楚汉战争中,韩信于公元前204年平定了赵地,立张耳为赵王。此时汉王刘邦在与项王的交战中一再失利,刘邦从成皋东渡黄河,在一天的早晨自称汉使者,驰入了赵军营中。当时张耳、韩信还没有起床,刘邦直接进入他们的营帐中,从床上夺取了张耳、韩信两人的印信军权后,命令张耳留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征集赵地军队,由韩信带领出兵攻齐,从侧翼打击项羽。

在此之前,刘邦已经派使者郦食其到齐国,劝说齐王田广跟从自己。齐王也知道韩信已经攻下赵国,收服燕国,兵锋正指向自己。在权衡利弊后,他同意了汉使的要求,每天与郦食其纵酒为乐,认为韩信不会攻击自己了,从而忽略了对汉军的防备。

韩信率领军队东向行进到黄河,来到平原津,还没有渡河,听说汉使者郦食其已经劝说齐国成功,就想停兵不再攻打齐国。这时,一直跟随韩信的范阳辩士蒯通说:“将军您受汉王的诏命攻击齐国,而汉王又派出使者说降了齐国。难道有新的诏命来命令将军您停止进攻了吗?还是有什么原因使您不再前进了?况且郦生只是一介文弱书生,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收服了齐国70多座城池,而将军您带领数万兵马,经过1年多才收服了赵国50余座城池。您为将军已经多年了,反而不如他的战功多吗?”于是,韩信坚定了攻齐的决心,他命令军队迅速渡过黄河,进攻齐国历下(今济南)的军队。汉军一战而胜,遂进军至临淄城下。

韩信雕像

韩信军的突然到来,使齐王田广认为是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一怒之下就把郦食其杀了。田广收拾残军逃跑到了高密(今山东高密),同时派出使者到项羽那里请求救援。韩信平定临淄后,也亲率大军追赶田广到了高密西。此时,项羽也派出号称20万的大军,由龙且带领,前来救援齐王。齐王田广与龙且的军队会合起来准备与韩信交战。在两军交战之前,有谋士对龙且建议说:“汉兵远道而来,人人拼死战斗,其锋不可阻挡。齐、楚军队在自己的领地内战斗,士兵容易溃散。如果是这样的话,我军就不如加深营垒,不与韩信交战,同时让齐王派出信臣到各地招集那些沦陷城池中的人员,他们听说齐王还在,又有楚军前来救援,一定会在各地反叛汉军。汉兵深入千里来到齐地是处于客军的位置,如果齐国各地的城池都反叛了汉军,汉军势必得不到粮食,那时就可以不用战斗而迫使汉军投降了。”龙且却说:“我向来知道韩信的为人,他是容易对付的。况且我军前来救援齐国,如果不战而使汉军投降,我军又有什么功劳?如果经过战斗而胜了汉军,我们就会得到半个齐国,为什么不与敌人交战呢?”

龙且遂布置部队与韩信夹潍水列阵。韩信连夜派人制作了上万个布袋,都盛满沙子,然后用沙袋将潍水的上游堵塞。韩信带领军队渡过潍水攻击龙且,假装不能取胜,又领军败退。龙且见韩信兵败,十分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韩信胆怯。”遂急忙率领军队追赶韩信。楚军在追赶中不知不觉地渡过了潍水,韩信派士兵将上游的沙袋挖开,大水突然而至,将那些正在渡河的楚军冲走了。楚军的先头军队已经渡过了潍水,而其大半军队还没有渡过河。韩信乘机回军攻击楚军,在混战中杀死了龙且。潍水以东的楚军见主将已死,就各自溃散逃亡,齐王田广也逃走了。韩信带领军队追击敌人,一直追到城阳,将楚军全部俘虏了。韩信最终平定了齐地。

“半济而击之”是孙子关于军队横渡江河,与敌遭遇时的作战原则。从中,我们可以领略到,做事情要找准时机,找准恰当的时机并将其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对于事情的圆满解决有着非常大的意义,往往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犹如打蛇要打七寸一样,要一击而中,一中而毙,干净利落。

兵非贵益多也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夫惟无虑而易敌者,必擒于人。

打仗不在于兵越多越好,只要不盲目前进,能够集中兵力、判断敌情,取得人心就足够了。那种既无深谋远虑而又轻敌的人,必定会被敌人俘虏。

公元383年,前秦王苻坚轻率地决定发动进攻东晋的战争。符坚和他的弟弟苻融共率大军90万浩浩荡荡向东晋开进。他们先锋部队已向东晋在淝水西岸的重镇寿阳展开了进攻。前秦大举进攻的消息传到了东晋,孝武帝派宰相谢安的弟弟谢石代理征讨大都督,指挥全部军队。同时选派优秀将领谢玄做前锋统率8万精兵迎击苻坚。另外,又派将军胡彬率5000水军去增援寿阳。

苻坚依仗雄厚的兵力,向晋军发动全线进攻。10月,胡彬的水军还没有到达寿阳,苻融就把防御力量比较薄弱的寿阳城攻破了。胡彬不敢前进,只得把水军结集在硖石,控制了这个险要的地方。专等谢石的大军到来。苻融占领了寿阳以后,一面派兵围攻硖石,一面封锁了淮水,阻止从东面来援救的谢石、谢玄的晋军。谢石只得在距离洛涧25里的地方,把8万军队驻扎下来。

谢石的大军不能前进,被围困在硖石的胡彬的水军就难以突围,眼看着军粮就要吃光,情况十分危急。胡彬为了迷惑敌人,便命令士兵们天天在河岸上用簸箕扬起沙土,装作在扬米的样子,故意给秦兵看见,表示自己的军粮还很充足;同是他又给谢石写了一封告急信,说明现在军中已缺少军粮,必须马上前来救援。不料送信的人在途中被苻融的士兵捉住,告急的密信也被搜走。苻融得到胡彬缺粮的情报,连夜派人到项城去报告苻坚,说:“现在晋军人少粮尽,很容易消灭他们,应该马上向他们发动进攻。”

苻坚得到报告后,非常高兴,决定把大军留在项城,只带领8000轻骑兵不分昼夜地赶往寿阳,想出其不意地捉住谢石。认为这样就可以一下子灭亡东晋了。

苻坚赶到了寿阳,和苻融商量,他们认为有可能使东晋不战而降,于是派朱序去劝降谢石。朱序本在东晋为官,4年以前,前秦与东晋两国交战,东晋兵败,他因被俘而留在了前秦。但他一直“身在秦营心在晋”,仍心存报国之心。现在,他认为为东晋出力赎罪的机会到了,所以朱序到了晋营不但没有劝降,反而把他所知道的秦军所有军情,都告诉了晋军主帅谢石,并提出破敌的建议。他认为,秦国总兵力多达90多万,如果这些军队全部到达,的确很难对付。但目前秦军大部分人马还在行军途中,他们前线的兵力并不多。现在只要派一支精兵打败秦军的前锋,挫伤它的锐气,秦军就会全线崩溃。晋军采纳了这个建议,趁黑夜成功袭击了秦营,斩杀了大将梁成,缴获了大批辎重和粮草。

苻坚听到梁成被杀的消息,又接到晋军大队人马开到淝水对岸的报告,开始觉得情况有些不妙。他急忙和苻融登上寿阳城楼,观察对岸晋军的动静。他向东望去,只见晋军阵容严整,旗号鲜明,一座座营帐整齐地排列在淝水对岸。八公山的山脚下,不时传来一阵阵士兵的操练声。苻坚顶着风向北远远望去,恍惚之间,只见八公山上,漫山遍野都是晋军。他感到十分意外,对苻融说:“你看,晋军这么多人马,明明是强敌,怎么能说他们是弱军呢?”其实,八公山上根本没有晋军,是北风把山上的草木刮得起伏摇摆。苻坚下城后,传下军令,要将士们严密防守淝水防线,谁也不许渡河出击。

主将谢玄派出使者与秦军协商,使者向苻融巧言道:“将军领兵深入我国国境,是想与我军决战,可现在却在淝水对岸列阵不动,这种持久相持不会使你们达到战争目的的。不如你们向后撤退一段距离,腾出一片空地做战场,让我们晋军渡过淝水,咱们双方决一胜负。”苻融听了使者的要求,立刻报告给了苻坚。

自负的苻坚想将计就计,等晋军渡到淝水中间时,出动骑兵,采取突然袭击,一举歼灭晋军。所以他同意部队后移,还与晋军约定好时间,让谢玄领兵渡水决战。

谢玄按计划率领8万晋军,在淝水东岸排好阵势。到了约定好的时间,苻坚传下将令,秦军开始了撤退行动。秦兵大部分是被强迫征调来当兵的,本来就不愿意为符坚卖命,现在一听说命令撤退,立刻散乱地向后奔逃,止也止不住了。就在这时,谢玄马上率领8000骑兵,排山倒海般地涉渡过淝水,后面的大队晋军也紧紧跟了上来,奋勇渡河。苻坚一看形势不妙,赶紧叫苻融命令军队停止后退。可是此时的秦兵再也收不住脚。朱序也乘机在秦军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秦军听了都信以为真,纷纷狂奔起来。秦将想用杀人的办法制止士兵逃跑,可是哪里制止的住?就连他们自己也被人流拥着向后溃退,几十万秦军就像决了堤的洪水,根本没法挡住。就在这个时候,晋军人马已渡过了淝水,在谢玄等人的指挥下,紧紧向秦军追击。

苻融看到军队拼命狂奔,根本就没法指挥了,一支乱军冲了过来,把他的坐骑也冲翻了。苻融连人带马倒在地上,晋军从后追赶上来,把他杀死了。秦军失去了主将,更加混乱,人马自相践踏而死的不计其数。苻坚最后只带了1000多骑兵回到了淮北。这样,在淝水之战中,东晋以8万兵力,击败了4倍于己的秦军主力。淝水之战以后,苻坚的统治不久就崩溃了。

兵并非多多益善,兵多将广可能一时占据一定的优势,但它绝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所在。一支各方面素质都很过硬的军队要远远胜过一支低素质的军队,即使后者的人员可能很多,兵在精,而不在多。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追求事物的质量而非数量。

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

士卒未亲近依附时就对他们实行处罚,那他们就会不服;士卒不服就难以使用他们去作战。士卒已经亲近依附,如果仍不执行军纪军法,也是不能使用他们去打仗的。所以,要用怀柔宽仁的手段统一他们的思想,用军纪军法的手段使他们整齐一致,这种军队才是战无不胜的军队。

司马骧苴是春秋末年齐国人,本姓田,因治军有方,被齐景公任命为大司马,因此后人亦称他为司马骧苴。

齐国曾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强国,齐桓公曾经九合诸侯,号令全疆,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的势力逐渐衰落。到了齐景公时,邻近的晋国和燕国发兵入侵齐国的阿邑(今山东阳谷东北)、甄邑(今山东甄城北)和黄河以南的地区。齐军连连败北,形势非常危急。

齐景公召集群臣,商量带兵出征的人选。正卿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骧苴,他说:“骧苴文武双全,大王不妨试用他。”

齐景公召见了骧苴,和他讨论用兵之道。

骧苴认为:“治国与治军方法不同。治国应重视文治,讲究礼节;而治军则需要专权和果断,免除常礼。在军中,一切应由主帅决定,君王的命令可以不接受。治军没有威严不行,但长官也不能仗势欺人。对于士卒,主帅应以仁爱去感化他们,以道义去激励他们,以智慧和勇敢去率领他们作战,以功名和利禄去鼓励他们取胜。临战时,要振奋士卒精神,颁发赏罚命令。正确施行赏罚,对于驾驭军队是至关重要的。赏要及时,使人立刻就能得到为善之利;罚也不能延误,使人马上就能受到作恶的惩罚。但罚也不能滥用,如果对小罪也重处的话,那么大乱就会发生。”

齐景公听了,很是佩服骧苴的治军思想,遂任命骧苴为将军,让他率领齐国的军队,去抗击晋国和燕国的侵略。

骧苴对齐景公说:“我不过是一个出身卑贱的人,大王一下子把我提拔起来,位列众大夫之上,恐怕士卒们未必能服从我的指挥,百姓们也未必信任我。这就是人微言轻啊!大王您要派一个您最宠爱、地位又尊贵的人,做监军才行。”

齐景公答应了骧苴的请求,任命宠臣庄贾为监军。

骧苴辞别了齐景公,与庄贾约定,第二天正午在军营门口见面。

第二天,骧苴一早就来到军营。他让人在军营门口竖起木桩,观察日影;安上水漏,记录时刻,等待庄贾的到来。

可是,左等右等,一直等到过了正午,还不见庄贾的影子。骧苴于是命令士卒,放倒木桩,倒掉水漏里的水,然后步入军营,升帐点兵,开始操练军队。操练完毕,骧苴又向士卒们宣布了军纪。

骧苴宣布完军纪,已是黄昏时分。这时,庄贾才醉醺醺地来到军营。

原来,庄贾依仗齐景公的宠爱,素来骄横,根本没把骧苴放在眼里。这天亲友为他设宴送行,席间饮酒作乐,早把与骧苴约好正午在军营门口见面的事置之脑后,直到黄昏时分才想了起来。

骧苴问庄贾:“为什么迟到?”

庄贾满不在乎地说:“我的几个亲戚朋友为我送行,留下来多喝了几杯。”

骧苴正色地说:“作为一个将军,从受命之日起,就应该忘掉家庭;到了军中,就应该忘掉亲友;击鼓进军之时,应该忘掉自身。如今敌兵已经深入我们的国土,全国上下惊恐不安,士卒们在疆场浴血奋战,国君也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你身为监军,国家的安危,百姓的性命,都掌握在你的手里,怎么能因为送行而迟到了呢?”

骧苴当即召来军中执法官,问道:“按照军法,约定时间未到者,该怎么处置?”

执法官回答说:“按照军法,应当斩首。”

庄贾听了,顿时吓得面无人色,急忙叫手下快去报告齐景公,设法救他。可是还没等报信的人回来,骧苴已经把庄贾斩首示众了。

过了不多时,齐景公派来的使者拿着符节,驱车驶入军营,传齐景公的命令,要骧苴赦免庄贾。

骧苴对使臣说:“将军在军中,可以不执行国君的命令。”又问执法官:“在军营中驰骋,按军法该如何处置?”

执法官回答说:“按照军法,应当斩首。”

使者一听,吓得浑身发抖。

骧苴说:“国君的使者不能杀。”于是下令把使者的车夫斩首,又砍掉马车左边的立木,并杀掉左边的一匹边马,以严肃军纪。

处理完毕之后,骧苴让使者回去向齐景公报告,然后率领大军奔赴前线。

行军途中,骧苴对士兵的住宿、饮食以及疾病等,都亲自关心、照顾。他还把分配给将军的资财和粮食全部拿出来,与士兵共享,而他自己只领取和普通士兵一样的口粮。他对体弱士兵的关怀,更是无微不至。就这样,骧苴很快就得到了将士们的拥戴。士兵们个个斗志昂扬,连病员都请求出战。

晋国军队听到消息后,急忙撤军回国。燕国的军队闻讯也退过了黄河。骧苴率军追击,收复了全部齐国的失地。

当骧苴率军凯旋时,齐景公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郊外迎接,犒劳三军,封骧苴为掌管全国军事的大司马。

五代十国时期,后汉爆发了李守贞、赵思绾、王景崇三人兴起的“三镇之乱”,后汉朝廷派大将郭威统兵征伐。郭威出征前向老太师冯道请教治军之策。冯道说:“李守贞是员老将,他所依靠的是士卒归心,如果你能重赏将士,定然能打败他。”郭威连连点头。

郭威率兵进抵李守贞盘踞的河中城(今山西永济县蒲州镇)外,断绝了河中城与外界的联系,以长期围困的方法,逼迫李守贞投降。遵照冯道的教诲,郭威对部下有功即赏。将士受伤患病他就亲自前去探望,犯了错误也不加惩罚。时间长了,冯道之法果然赢得了军心,但却滋长了姑息养奸之风。

郭威画像

李守贞陷入重围,几次想向西突围与赵思绾取得联系都被郭威击退,几乎是一筹莫展。一天,李守贞忽然听到将士们在议论郭威治军的事情,于是眉头一皱,想出一条计来:他让一批精明的将士扮作平民百姓,潜出河中城,在郭威驻军营地附近开设了数家酒店,酒店不仅价格低廉,甚至可以赊欠。于是郭威的士卒们三五成群地入酒店喝酒,经常喝得酩酊大醉,将领们却不加约束。李守贞见妙计奏效,悄悄地派遣部将王继勋率千余精兵趁夜色潜入河西后汉军大营,发起突袭。由于后汉巡逻骑兵喝得不省人事,因此后汉军队毫无戒备,致使王继勋能成功偷袭。

郭威从梦中惊醒,急忙遣将增援,但将士们你看我,我看你,竟都畏缩不前。危急中,裨将李韬舍命冲出,众将士才发出一声呐喊,鼓足勇气,跟了上去。王继勋兵力太少,只得退回河中城。

这一次的突袭为郭威敲响了警钟,使郭威痛感军纪松弛的危险,于是下令“如果不是犒赏宴饮,所有将士不得私自饮酒,违者军法论处”。

谁知,军令刚刚颁布,第二天清早,郭威的爱将李审就违令饮酒。郭威又气又恨,思索再三,还是令人将李审推出营门,斩首示众,以正军法。

众将士见郭威斩杀爱将李审,放纵之心才有所收敛,军纪得以维护。不久,郭威向河中城发起攻击,一举平定李守贞,之后又平定了赵思绾和王景崇,结束了“三镇之乱”。

孙子认为要用政治、道义教育安抚士卒,用军法军纪来统一部队,恩威并施,刚柔相济,士卒才会臣服于将帅的指挥,这样的军队打起仗来就必定胜利。令之以文,齐之以武,对于现代公司的管理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以文令,以武齐,赏罚分明,才会造就一个纪律严明、高效能力的现代团队。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