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道德经中的智慧名言故事 > 第一章 超然宇宙之观
第一章 超然宇宙之观
作者:刘加临   |  字数:9323  |  更新时间:2015-03-19 11:38:02  |  分类:

爱国教育

道德经虽然是一本老子所著的为人处世、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经典著作,但是老子在宇宙方面,也有所涉猎。

老子宇宙观的核心是他哲学体系的“道”。“道”的本性是自然,是无意志、无目的的自然现象。“道法自然”是老子宇宙观的基础,也是宇宙如何生成演化的过程。

老子宇宙观的提出,显示了他超然物外,遵循自然的超前思想,这些思想,即使是放在现在,也很少有人能完全能做到。

下面,就来看看,老子到底提出了什么样的宇宙观吧。

顺其自然,一帆风顺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眇;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玄之又玄,众眇之门。

——道德经·第1篇

“道”如果可以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名”如果可以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无”可以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因此,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可以称之为玄妙、深远。它不是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

道德经

“道”,是不可以用言语来说明的,否则,它就一定是失去了“道”的真实含义了;“名”是不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凡是可以用文字来命名的,就一定不是真正的“名”。

老子在道德经的第1篇中,首先提出“道”与“名”两个关键名词,也是连串贯通全书八十一章脉络的线索。在这一篇中,老子为我们讲述了“道”和“名”的概念,以及“无”和“有”的真意。老子所讲的“道”是一种不可言传的恍惚状态,是先天地而生,天下万物的生母:是一种不可名状的力量,滋养天地万物;它是天地万物必须遵循的规律,支配天地万物,却从来都顺其自然而不加以干涉。

由此可知,老子所讲的“道”,指的就是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也可以称作是我们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只看认识这些规律,顺从而不违背这些规律,适应这些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自己。

先来听一个故事:五代时有个宰相名叫冯道,冯宰相养了不少门客。所谓门客,就是一种闲人,寄食在名人的门下,有时帮助名人冯道像

出出主意。有一天,一个门客给别人讲老子的道德经,不想一开篇就遇到了天大的难题。古时候讲忌讳,尊者的名字不能随便说。“道可道非常道”,这一句可怎么讲?“道可道”,实在是不可道,因为这个“道”字正是主人的名讳,是不能讲的。于是他只得把“道可道非常道”,读作:“不可说,不可说,非常不可说。”

这位门客没有想到,其实他的这句话是歪打正着地一下子触及到了“道”的皆谛。道的确是不可说的,说出来就不是道了。

道德经一书之所以如此命名,其原因:第一,它要阐明的观点就是什么是“道”;第二,它要阐明的观点就是什么是“德”。搞清楚这两点,并掌握其概念的要领,才能逐步走进其所营造的特殊境界。

自从有概念开始,这个世界就分成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现实的实有的世界,另一部分就是虚无的宇宙。一个可以用肉眼看见,另一个只有用心灵才能感受得到,而且还不是一般人的心灵。人类自从成为万物之灵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语言,并且依靠它们进行着生产活动,也依靠它们不断地发展壮大自己,从而成为地球的主人。然而,我们人类的语言和思想活动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因此想认识和掌握这百亿年前就已存在的“道”,还是相当困难的。但是,我们人类是一个充满信心的物种,让我们在不断的探索中,去寻找和认识这种古老的终极规律。正是在这种永不停歇的探索和发现中,我们了解到人生和宇宙大道之间的距离,并且找到了一个新的角度,来让我们去思考宇宙大道和人类自身的真意。而提出这一思考方式的就是老子。

施法自然,可以成道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25篇

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纯任自然。

老子这句最著名的话有两种解释:

一、“法”就是师法,就是某物向某物学习。人向地学习,地向天学习,天向道学习,道向自然学习。自然是老师的老师。

二、“法”就是被法约束,即臣服、被统治。人被地统治,地被天统治,天被道统治,道被自然统治。自然是君王的君王,是管理一切、派生出一切的上帝。

下面的鹿和狼的故事,充分体现了老子的这种思想。

西奥多·罗斯福

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四千左右只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大敌。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里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枪声在森林中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二十五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猎杀了很多。得到特别保护的鹿成了凯巴伯森林中的“宠儿”。在这个“自由王国”中,它们自由自在地生长繁育,自由自在地啃食树木,过着没有危险、食物充足的幸福生活。很快,森林中的鹿增多了,总数超过了十万只。十万多只鹿在森林中东啃西啃,灌木丛吃光了就啃食小树,小树吃光了又啃食大树的树皮……一切能被鹿吃的食物都难逃厄运。森林中的绿色植被一天天在减少,大地露出的枯黄一天天在扩大。

灾难终于降临到鹿群头上。先是饥饿造成鹿的大量死亡,接着又是疾病流行,无数只鹿消失了踪影。两年之后,鹿群的总量由十万只锐减到四万只。到1942年,整个凯巴伯森林中只剩下八千只病鹿在苟延残喘。罗斯福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下令捕杀的恶狼,居然也是森林的保护者!尽管狼吃鹿,它却维护着鹿群的种群稳定。这是因为,狼吃掉一些鹿后,就可以将森林中鹿的总数控制在一个合理的程度,森林也就不会被鹿群糟蹋得面目全非。同时,狼吃掉的多数是病鹿,又有效地控制了疾病对鹿群的威胁。而罗斯福下决心要保护的鹿,一旦数量超过森林可以承载的限度,就会摧毁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给森林带来巨大的生态灾难。也就是说,过多的鹿会成为毁灭森林的罪魁祸首。

这与人们对狼和鹿的认识似乎是相悖的。在任何一个民族,凡是以动物为题材的童话,狼几乎永远担着一个欺负弱小的恶名,如中国“大灰狼”的故事和西方“小红帽”的故事。而鹿则几乎总是美丽、善良的化身。狼是凶残的,所以要消灭;鹿是善良的,所以要保护。罗斯福保护鹿群的政策,就是根据这种习惯的看法和童话的原则制定的。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这一系列故事说明,生活在同一地球上的不同生物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仅仅根据人类自身的片面认识去判定动物的善恶益害,有时会犯严重的错误。森林中既需要鹿,也需要狼。人们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这种相互关系。

圣经上说:“道成肉身。”道成肉身后,肉身就与道脱离了,就像被倒出了酒瓶的酒。把白水倒回酒瓶里,白水不能变成酒。还需要“再酿”。这个再酿的过程就是道法自然。意思是人与道同一,然后共同回归自然。这样,人虽然还不能成自然,但人可以成道,取得成功。

老子说“道法自然”,包含一个重要的思想:人类只有做好自然的奴隶,不能轻易地改变自然的规律,才能做好自然的主人。

也就是说:谁有道,谁就是主人,谁就能成功。当千钧一发之际,谁能明白一些简单的道理,就可以反败为胜。

“臣服于自然”,最终为“自然之主”,这就是人类应有的智慧。

遵循自然,无拘无束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道德经·第37篇

道永远是顺任自然而无所作为的,却又没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则为政治民,万事万物就会自我化育、自生自灭而得以充分发展。自生自长而产生贪欲时,我就要用“道”来镇住它。用“道”的真朴来镇服它,就不会产生贪欲之心了,万事万物没有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达到稳定、安宁。

禅院的草地上一片枯黄,小和尚看在眼里,对师父说:“师父,快撒点草籽吧,这草地太难看了。”

师父说:“不着急,什么时候有空了,我去买一些草籽。什么时候都能撒,急什么呢?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父把草籽买回来,交给小和尚,对他说:“去吧,把草籽撒在土畦上。”

小和尚高兴地说:“草籽撒上了,地上就能长出绿油油的青草!”

起风了,小和尚一边撒,草籽一边飘。

“不好,许多草籽都被吹走了!”小和尚喊道。

师父说:“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担心什么呢?随性!”

草籽撒上了,许多麻雀飞来,在地上专挑饱满的草籽吃。小和尚看见了,惊慌地说:“不好,草籽都被小鸟吃了!这下完了,明年这片地就没有小草了!”

师父说:“没关系!草籽多,小鸟是吃不完的!你就放心吧!明年这里一定会有小草的。随意!”

夜里下了大雨,小和尚一直不能入睡,他心里暗暗担心草籽被冲走。第二天早上,他早早跑出了禅房,果然地上的草籽都不见了。于是他马上跑进师父的禅房说:“师父,昨夜一场大雨把地上的草籽都冲走了,怎么办呀?”

师父不慌不忙地说:“不用着急,草籽被冲到哪里,它就在哪里发芽!随缘!”

不久,许多青翠的草苗果然破土而出,原来没有撒到的一些角落里居然也长出了许多青翠的小苗。

小和尚高兴地对师父说:“师父,太好了,我种的草长出来了!”

师父点点头说:“随喜!”

顺其自然,不必刻意强求,只要付出了就一定能够得到回报!

自然有其自身的规律,人为地去改变它反而只能带来坏的结果,笼中的小鸟不再有灵性,关起来的老虎也会失去往日的威风。遵循自然,反对人为束缚,这是我们从道经中学到的东西。

老子主张“人法自然”、“无为”、“不言”,因为按自然办事这就是成功的秘密。“人法自然”正如儒家主张“民胞物兴”和“仁民爱物”,人法自然才能胸襟开阔,对万物抱兼容并收的宽宏态度;只有民胞物兴和仁民爱物,才能发挥爱人及物的博爱精神,才能以平常之心对待人、事和物,一切都合乎规律,合乎自然,如此就顺利了。

孔子

孔子有一次在吕梁游玩,有一个地方地势极高,水流落差很大。从高山上飞泻下来的瀑布有几十丈高,顺势奔流,拍石激浪,浪花飞溅开来达几丈远。看着如此湍急水流,孔子心想,恐怕乌龟、鳖鱼也不能在其中游动了。

就在孔子欣赏、赞叹之时,他忽然发现了有一个男子正在水流中挥臂拨水。孔子大吃一惊,以为这人掉进急流,必死无疑了。于是,孔子立即喊了自己的弟子,顺着水流的方向去救人。可是弟子们急急忙忙了一段路,那人却从水里钻出来上岸了。他披着长长的头发,边走边唱着山歌,在堤岸上优哉游哉地走着。

孔子便跟上去,问他说:“我还认为你是神鬼水怪什么的,看清楚了,你不就是个正常人吗?请问,你蹈水有什么秘诀没有?”

那个男人说:“没有,我哪有什么秘诀呢。我只是开始于本然,慢慢地,许多时光过去,我又习惯于自然,最后,自自然然地在水中如履平地一样。我跟漩涡一起卷进去,又同漩流一道翻出来。我一起一伏,伸手抬腿弯腰仰头,都顺着水的路子去做,而不以自己的意愿做。可能,这就是我蹈水的秘诀吧。”

孔子又问:“什么叫作开始于本然,习惯于自然,成功于自然?”

那男人便解释说:“我出生在高土上并且安于高地,这就是开始于本来的样子;成长于水中又安于水中,长于习惯,形成自然;我不知道所以然而然,就是成功于自然。”

孔子喟然长叹。

遵循大道的无为,严守自然的规律,放弃我们的强制理念,对人对物都不加干涉,顺其自然地工作和生活,这样不仅生活是幸福快乐的,工作也是顺利成功的,这就是我们人生卓越的奥妙所在。

遵循自然,放弃一切人为束缚,这是老子对我们的教诲,是我们追求成功的奥妙,更是我们富有、快乐、平安生活的源泉。

自然界中的生物链如弱肉强食: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虽然有些残酷,但它们是在周而复始地循环,没有一点浪费。这无疑是在遵循一种自然规律。我们只有认真地体会和了解自然,才能对人生有更明确的理念;才能够认识到我们的价值和尊严了解每个人都有决定自己如何生存的权利;才能对生活充满希望和激情;才能看清虚伪与真实,分清光明与黑暗;才能使我们满怀热情充满正义感;才能使我们的社会更安定,生活更祥和!

总之,我们只有严守自然的规律,遵循大道的无为,对人对物都不加干涉,顺其自然地工作和生活,只有这样的工作和生活才是幸福快乐的。这也是我们人生卓越的奥妙所在。

出生入死,顺其自然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道德经·第50篇

人始出于世而生,最终入于地而死。属于长寿的人有十分之三;属于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来可以活得长久些,却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占十分之三。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奉养太过度了。据说,善于养护自己生命的人,在陆地上行走,不会遇到凶恶的犀牛和猛虎,在战争中也受不到武器的伤害。犀牛于其身无处投角,老虎对其身无处伸爪,武器对其身无处刺击锋刃。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没有进入死亡的领域。

我国著名诗人陶渊明对死有着深刻的理解。

在他的近一百多首诗中几乎三分之一讲到死,每次提到死时态度是那么平静,语气几乎为安详。他说那些一听说死就面如土灰的人其实是不明自然之理。生死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从三皇五帝到平民百姓,从白发老翁到黄毛孺子,每个人都要从出生走向坟墓,陶渊明说: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诗中提到彭祖是传说中的高寿翁,据说他一生经历夏、殷、周三个朝代,共活了八百岁。这样的大寿也免不了一死。三皇、彭祖今天在哪里呢?接着他在诗中说: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顺尽,无复独多虑。

对于死亡过度恐惧反而有损身体,明智的态度是任其自然,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于生于死既不害怕也不欣喜,当生命该完结时就让它完结,陶渊明

用不着想得太多。

陶渊明于公元四二七年十一月离开人世,在他死前两个月写了一篇自祭文,说自已活了六十多岁,现在死去“可以无恨”,从老年到寿终正寝是物之常理,还有什么留恋不舍的呢?

有生就会有死,这是自然的规律,一味地贪生,整日酒肉滋味、饱暖温厚、服食药饵,希望能够长生,这并不是珍惜生命,而是生活在死的危胁之中,到头来不但没有真正地享受生活的美丽,反而是带着遗憾离去,试问,这一生又有什么意义?

老子认为,人活在世,应善于避害,则可以保全生命长寿。他注意到人为因素对生命的影响,要求人们不要靠着争夺来保养自己,而要以清静无为的态度远离死地。生命对任何一个人来讲都是宝贵的。往往人们一提到死,就会十分恐惧。害怕死亡是人之常情,一些人生了病首先想到的是“死亡”。由于对它的惧怕,往往心理上和精神上就会产生很大的压力,于是情绪低落、郁闷,而使病情不断加重。

俗语说:好死不如赖活着,因为人的本性都是贪生怕死、趋利避害的。也有些敢于赴汤蹈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人,虽然成为我们心目中的英雄豪杰,其实他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我们人类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或者说是很偶然的事。我们人的一生就几十年。与天地的永存以及数千年的人类社会相比,是不可比拟的。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又如流星一闪,十分的短暂。如此有限的时光又有谁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又有谁真的愿意去死呢?

对生死有了分别之心,就贪生而怕死,却早早地死去;对生死没有差别,就会在任何地方都不会害怕,面对任何事情都会保持冷静,如此就会长寿。

老子的思想正如萧伯纳所说:“我没有让怕死的心理支配了我的生命,我的报酬是:我没有白活。”

物极必反,过犹不及

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鱼不可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道德经·第36篇

想要收敛它,必先扩张它,想要削弱它,必先加强它,想要废去它,必先抬举它,想要夺取它,必先给予它。这就叫作虽然微妙而又显明,柔弱战胜刚强。鱼的生存不可以脱离池渊,国家的刑法政教不可以向人炫耀,不能轻易用来吓唬人。

张良、萧何、韩信被称为汉三杰,刘邦曾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然而这三个人的结局却大不一样:韩信功成身诛,萧何功成身显,只有张良功成身退。

刘邦

张良是刘邦的心腹谋臣,在楚汉相争的一些关键时刻,正是他的奇谋妙策,使刘邦一次次转危为安,反败为胜,对于西汉的建立,他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当大封功臣时,刘邦亲自提议封他三万户,让他在丰饶的齐地自行选择所需要的封地。这相当于一个王爵的封赏,而张良却婉谢了,只要了刘邦故乡附近的一个小小的留县,他最初和刘邦便是相会于此的。

待到天下大势已定,刘邦已经坐稳江山时,他却称病不朝,杜门谢客,学起道家那一套辟谷导引之术,并宣称自己“以三寸之舌为帝王之师,封万户侯,此布衣之极,我已十分知足了;从今以后,愿全弃人间事物,追随古代神仙而去!”便再也不愿与闻朝政。

自古以来,没有人能永久地保存自己的名位和财富,即使是权倾天下的王公贵族,也无法保留自己的地位和财富。有的帝王将珠宝和自己的尸体埋葬在一起,以求保全自己生前拥有的财富,但盗贼会潜入坟墓,将陪葬的金银财宝洗劫一空。

聪明的张良,就是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这也说明他深深地明白老子所讲的“物极必反,过犹不及”的含义。太满了会溢,太尖利会断。

损之而益,益之而损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道德经·第42篇

所以一切事物,如果减损它却反而得到增加;如果增加它却反而得到减损。别人这样教导我,我也这样去教导别人。强暴的人死无其所。我把这句话当作施教的宗旨。

列御寇

列御寇准备到齐国去,走到中途又回来了。伯昏瞀人正好走到他回来途中暂住的地方,便问他:“你为什么刚去齐国便中途回来了呢?”列御寇说:“我感到惊骇诧异!路上我曾到十家卖浆的店吃饭,有五家见到我竟主动要把饮食送给我白吃白喝。”伯昏瞀人说:“那你又有什么值得惊骇诧异的呢?”列御寇说:“人对我这样,说明我内在的诚笃没有疏解,以至表现在言语行动上。我镇服了人心,使他们对我比对老者还尊重。这样我必定会招来灾祸!卖浆的人只是小本买卖,卖吃卖喝,没多少盈利,还这样待我,何况万乘的国君呢!国君为国家劳瘁,为政事伤神,我这种样子去见国君,国君势必会要我为他担任什么职务,做出政绩,所以我惊骇诧异,害怕而不敢再向前走。”伯昏瞀人说:“你还真会观察。不过你等着吧,人们将会归附于你,聚守在你门下。”

果然不多一会儿,列御寇住处的门前挤满了拥戴列御寇的人。伯昏瞀人用下巴抵着拐杖,站着看了一会儿,便一声不发地离开了。列御寇见伯昏瞀人离去,鞋也没来得及穿,便提着鞋,光着脚儿,赶到门口,对伯昏瞀人说:“先生既然已走到我门口,为什么不给我一点金石之言,点拨一下我呢?”伯昏瞀人说:“算了吧!我说人们会归附你,聚守在你门下,现在果然如此!谁叫你表现与众不同叫人喜欢你呢?和你在一起的人不提醒你,他们说的都是让你高兴的话,这种话对人是最有毒害的。你身边没有能让你觉醒明悟的人,大家一起,相处竟这样亲亲密密!有技巧的人只是多一分辛劳,聪明的人也只徒有忧苦,只有毫无用处的人无所希求。像我这样,吃饱了饭就优哉游哉,飘飘荡荡,就像那拴绳子的船一样。心中虚旷,不存在任何一种东西,连诚笃也不存在,只有这样,才能与天地邀游。”

老子所说的“损之而益,益之而损”,有点物极必反的意思,也有点“有心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这体现了老子“无为”的思想。也可以理解成放任自流的意思。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放任自流,会使自己处于不利的地位,所以,酌情适当的竞争,会使自己更适应这个社会,因为时代在变,人也应该跟着变。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兮其若存,用之不堇。

——道德经·第6篇

养育天地万物的神明,是永恒长存的,这就叫作玄秘的母体。玄秘的母体之门,就被叫作天地的根本。连绵不绝永不停息,运用却不懈怠,无穷无尽。

东晋元帝太兴三年,陈留地方的豪强地主陈川向后赵国主石勒投降,祖逖决定发兵攻打陈川。石勒派出5万援兵,却被祖逖打得大败。太兴四年,后赵将领桃豹和祖逖的部下韩潜又争夺蓬陂城。

祖逖据守蓬关的东部,由东城出入;桃豹据守蓬关的西部,由南城出入。两军各不相让,僵持了40天之久,相持不下,双方的军粮都发生了困难。

祖逖

祖逖觉察到在这个关头,有了粮食,士气就会高涨;缺了粮食,士气就会低落,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能取得胜利。于是心生一计,他让人用土将布袋装得满满的,从表面看,就像米袋一样;再派1000多人假装运粮食,把这些装着土的布袋从城外运到东城的高台。同时又让几个人挑着真正装着米的布袋,故意掉队,好像很累的样子,停在路上休息,引诱后赵的部队来抢米。

桃豹手下的人,看到晋军不断地运粮,早已想劫持,苦于晋军成群结队,无法下手。后来瞧见有几个掉队的,就忽地冲了上去。掉队的晋军赶快扔下粮食逃命,让他们把米袋抢走。

赵营里早已断了粮,抢到了一点米,只能够勉强支撑几天,但是大家远远看到晋军堆在东城高台上的布袋,以为里面全是粮食,一想晋军粮秣丰盛,再坚持几个月他们都没问题,而自己已经断了粮草,怎么还能打仗呢?因此上上下下情绪都很沮丧,军心就动摇起来了。

为了继续和晋军相持下去,桃豹赶快派人向石勒求救。石勒即派部将刘夜堂率领兵马赶着1000头驴给桃豹的守军运粮。祖逖预料到桃豹以为晋军粮草充足必定会向石勒求援,所以派韩潜、冯铁两位将领带兵在汴水北岸狙击,把刘夜堂的运粮队全部俘获。

桃豹听到运粮队被晋军全部俘获的消息,感到大势已去,再也无法支持,只得连夜逃走。祖逖乘胜追击,向北挺进。后赵的许多据点纷纷归降祖逖,地盘越来越小。

祖逖带领晋兵艰苦战斗,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全部地方,很多后赵的士兵也向祖逖投降了。晋元帝登基后,由于祖逖的功劳大,封他为镇西将军。

这几句话显示了老子的求进思想。这几句话告诉我们养育众生的不是神,而是我们人类自己,是人类的研究与创造。只要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去不断地研究与创造,就能得到我们想要的取之不尽的东西。

在这,老子把人类的研究与创造比喻成能孕育生产万物的母性,并说明这位母性就是我们的“谷神”,她就扎根于天地之间,等待我们去发现。

老子把养育众生的一切,包括治国的策略都比喻成是深奥的自然母性生产出来的。而且他说,这位母性的生产大门就扎根在天地之间,只要我们去研究,就能发现它、掌握它,进而得到取之不尽的东西来养活我们自己,包括用这种东西来治理国家。

有研究才能有发现,才能有创造,所有的一切都来源于智慧,这就是老子所说的“谷神”。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