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汉语文化与国际视野 >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与国际汉学1
第一章 汉语国际教育与国际汉学1
作者:印平   |  字数:10321  |  更新时间:2015-04-03 14:18:14  |  分类:

爱国教育

陶行知“活的教育”思想与汉语国际教学

目前,对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研究已出现了学术化、全方位、多视角的新局面。然惟其堪称“万世师表”,其教育思想仍然是、以后还将是人们注目、研究的一个焦点。陶先生于近一个世纪前提出的“活的教育”,主张“用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材”。这一理论超前性地回答了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即“谁教?”“教谁?”“教什么?”“怎样教?”本文从研究族群个性进行差别教学、引导学生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语用能力和与时俱进适时更新教学内容三个方面,探讨了“活的教育”理论对于经济全球化时代正处在蓬勃发展但尚未成熟阶段的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所具有的实践意义。

被誉为“万世师表”的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历来是陶研者研究的热点,“生活即教育”乃其中之一。早在1921年,陶先生就提出了“活的教育”的理论主张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40页。,所谓“活的教育”就是“四通八达的教育”,“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陶行知全集(第8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4页。。这可说是陶先生对生活教育最早的描述。为什么要提倡“活的教育”?因为“时势的变迁是有进无已的。办教育的,就要按着时势而进行……我们讲活的教育,就要本着这世界潮流的去向,朝着最新最活的方面去做”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44345页。。令人叹服的是,这一颇具前瞻性的教育理论竟产生于近一个世纪之前,足见其生命力之强大!即使在今天看来,“活的教育”思想依旧活力四射,对跨世纪的教育教学仍不失普遍的指导价值,于经济全球化时代年轻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亦具有方法论意义。

随着21世纪信息时代的到来与发展,地球已然变成了一个村,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间的往来日趋频繁。中国作为一个大国,由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使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本国、本地区的利益而不能不跟它打交道;而中国为了自身发展利益也必须跟外界交通。为扫除交际障碍,各方都有学习对方语言的需求,因此,语言学习的热潮必将持续加温,汉语当然不会例外,事实上也的确如此,“这预示着对外汉语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乃至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292页。。正如生活教育论是中西文化结合的成果,历经了与西方现代教育思潮(具体说是杜威“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哲学)相接触、相冲突、相融合这一从摸索、试验、革新到长成的妊育过程,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复兴于交往频繁的新型国际环境,目下正处于蓬勃发展然尚未成熟的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建设,还不够全面与深入,亟需营养促其长成。笔者以为,进一步挖掘陶行知先生“活的教育”之深刻内涵,用以指导对外汉语教学实践与研究,本身就体现了陶先生教育思想的实践性。

一、视学生为学“生”,差别施教

“活的教育”所含要件,用时下的话说就是活的教员、活的学生和活的教材(广泛意义上的“教材”,包含活的事物、环境、书籍等)。所谓学“生”,意指活生生的学生,而非头脑死板僵硬、毫无创造力的学生(陶先生谑称为“学死”),陶先生十分痛恨“死的教育”把学生教成“学死”。他曾批评某些教员“视教授等于贩卖”,“敷衍塞责”,不去做“学生个性的研究”,指出“直接受影响的,就是学生”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274页。。

所谓学生的“个性”,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含义不单指学习者个体不同于他人的独特之处,像性格、知识背景、认知能力、文化背景等,也应包括学习者的族群特点。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来自不同国度、地区的学生(可视作语言学习上的不同族群),都有各自的母语,学习汉语时各有各的难点、软肋,比如声母学习方面:

韩语中没有唇齿清擦音f和舌尖后浊擦音r(曾有韩国学者建议在韩语音系中增加这两个音),有韩国学生会把f发成b或p,r则用l代替。汉语有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r和舌面(前)音j、q、x三组区别明显的声母,而韩语只有一组舌叶塞擦音,发音介于z组和j组之间,舌位比z组靠后,又比j组靠前,因此韩语学生在发zh组声母时,容易跟z组和j组相混淆。汉语z、c、s、zh、ch、sh、r、j、q、x10个音中,韩语只有1个s,其余9个都缺位。所以,韩语学生往往既发不好z组声母,也发不好j组声母。韩国南方方言中还存在z、c、s跟i、相拼的尖音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5页。。

日语也没有唇齿清擦音f和舌尖后浊擦音r,不过学生在发f时,与韩语学生不一样:上齿不轻触下唇,摩擦明显不够。r音则以l代之。日本学生也不能清楚地区分j组、z组和zh组声母。由于日语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有的学生会把送气与不送气声母如dt之类混在一起,即使发送气音,也存在送气不足的现象。还有学生会受日语的罗马字标音的影响,把ch、sh发成日语的、,将汉语的清声母b、d、g和j、z、c、zh发成声带颤动的浊声母。

英语学生易将舌尖后音zh、ch、sh念成舌叶音,或把只跟zh、ch、sh、r相拼的舌尖后元音i(读似去掉摩擦的r)念成i[i],听感上都像是舌面(前)音j、q、x。在英语中,送气音与不送气音不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不形成音位的对立,因此,英语学生虽然发音不成问题,像bp、dt、gk能够分清,但zc和zhch却往往不能清楚地分辨。由于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使用的都是罗马字母,英语学生有时会把某些汉语的声母念成母语的辅音,如:见到c念成[k],q读作[kw],x又念作[ks]。还有将汉语的清声母b、d、g和j、z、c、zh发成浊声母。

法语的送气音与不送气音也不形成音位对立,即送气与否不区别意义,所以法语学生缺乏这两组音的对立意识,使得bp、dt、gk、jq成为学习汉语声母的最大难点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5页。。

越南学生也缺少送气音与不送气音的音位对立的概念,会把送气的p、t、q、c、ch发成相对立的不送气的b、d、j、z、zh。

不仅声母学习如此,韵母和声调直至语调的学习也同样存在着族群差异。对此,对外汉语教师宜采取灵活务实的教学策略和各种直观简便、行之有效的纠音方法,从发音部位的定位、舌位的高低升降、唇形的圆展、口腔开合的节制到气息的控制等,指导不同族群学习者向汉语的标准音趋近。比如,用手掌演示舌位的前后、抬高与降低;拿张薄纸放在唇前,体会气流的强与弱;以手势呈现音调的高低曲直等等。

无论是在汉语语音部分,还是汉字、汉语词汇、汉语语法部分的学习中,不同族群的学生都会因母语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学习难点、重点,教英国人汉语和教日本人汉语,碰到的问题一定不一样。对一个族群来说是“共性”的,对其他族群而言就是“个性”的。抓住学生的“个性”,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使学生学有所获,进而由活学一步步迈向活用。

二、变知识为能力,活化所学

陶先生指出:“活的教育……就是一天新似一天”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40页。,“活的教育,能使我们有种种活的能力”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48页。,“活的人要受活的教育,活的教育要使人长,向上长”陶行知全集(第1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711页。。从语言教学(非语言学教学)的角度来看,引导学生将所学语言知识融会贯通活化为语言交际能力并使这种能力一天比一天长进,是活的语言教学的终极目标。

对外汉语教学原本就是以实用为主的语言教学,其教学目的就是教会外国学习者把教师口传或书本传达的关于汉语言要素、语用规则以及中国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转化为用汉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而,能否正确理解汉语说话者的话语和能否自如地运用汉语来表达自有母语认知思维的结果,是对以汉语为目标语的外国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的最好检验。

学生如何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教师的“教”至关重要。“教”,不是贩售,不是填鸭,而是四两拨千斤。善于点拨,对一个外汉老师来说,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第304页。。要想达到“点拨”的至高境界,教者必须首先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要有扎实的汉语功底;二要有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热情与能力。“点拨”恰恰是建立在对一系列语言知识、规则和语用环境等了然于胸,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勤于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下文以所教留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问题为例(仅举两例),谈谈教师在培养并发展留学生言语交际能力方面所起的“点化”作用。

例1“这么/那么”谓词性词语

“这么”“那么”是指示代词,后面加谓词性词语则指示的是程度,如“这么好”“那么好”。倘用英文解释,皆可译作“Sogood”,似乎没什么不同。尽管学生已从语言知识层面了解了“这”是近指,“那”是远指,但有时仍不十分清楚“这么好”和“那么好”到底区别在哪儿。所谓“近”和“远”,单从空间距离来看,很好理解。如:

(1)这是苹果,那是桃子。

(2)苹果这么多,桃子那么少。

(3)哟,你穿得这么漂亮,是要参加什么活动吗?

(4)瞧,他的脸色那么难看!

例(1)(2)毫无疑问,“苹果”离说话人近,“桃子”离说话人远。例(3)“你”是听者,近在说话人眼前。例(4)说、听双方在谈论第三方,“他”显然离说话人较远。

可是,我们也会听到诸如下面的说法:

(5)你那天穿得那么漂亮,是要参加什么活动吗?

(6)你表演得那么好,怎么只得了个三等奖?

(7)昨天那么热,今天又这么凉!

例(5)说、听双方就像例(3)一样靠得很近,却用了“那么”,原因是打扮得很漂亮的“你”是“那天”的“你”,不是现在跟“我”面对面的“你”。例(6)听者“你”表演得很好这件事,发生在今天以前的某一天。例(5)和例(6)都有两个“你”:一个是正在跟“我”说话的“你”,即此时此地的“你”;另一个是“我”说话之前的“你”,也就是时间距离较远的“你”,彼时彼地的“你”。例(7)是已经过去的天气跟现在的对比,昨天“远”,今天“近”。

可见,不仅空间有距离,有远、近,时间也有距离,有远、近之分。只有将对“远”和“近”的理解从空间维度延伸至时间维度,才能使学生灵活而准确地运用近指类和远指类的语词。这一层窗户纸,还需教师来点通。

例2“上/高——下/低”类概念的隐喻概念隐喻,指人们以一个概念去理解、建构另一个概念,并以一个概念的词语去谈论、表述另一个概念。用法

“上/高——下/低”类词语是空间方位概念,基本实义是“在高处”或“由低到高”,“在低处”或“由高到低”,英文为“Up/High”和“Down/Low”。当这意义非常实在时,留学生理解没有问题。如:

(1)书放在书柜上层,杂志放在下层。(上面,下面)

(2)水从高处往低处流。(上面,下面)

(3)她上楼,我下楼。(下→上,上→下)

(4)你起来,给老人让个座。(低→高)

(5)我下去拿一下报纸。(上/高→下/低)

(6)她站起来,我坐下去。(低→高,高→低)

例(1)(2)指的是静止的“上面/高处”或“下面/低处”,例(3)(4)(5)是由“下/低”往“上/高”,或由“上/高”往“下/低”的上下运动,例(6)则表动作“往上”或“往下”的趋向。

以上各例表示的方位或趋向,具体、可视。

然而,当这一类代表空间方位概念的词语被人们借用去表达非方位的概念甚至极抽象的概念或关系时,汉语非母语的留学生会觉得无所适从,比如,为什么“一进入山区,空气变得清新起来”不说“清新下来”?此类概念移位的用法,大量存在。

“多”为“上/高”,“少”为“下/低”

(7)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她的成绩上去了。

(8)他最近因为不努力,成绩下去了。

(9)爸爸工资高,妈妈工资低。

(10)上次考试分数高,这次考试分数低。

“热”为“上/高”,“冷”为“下/低”

(11)电水壶里的水热起来了。

(12)等茶凉下来再喝。

(13)空调开了一会儿,温度就上来了。(空调制热)

(14)空调开了一会儿,温度就下来了。(空调制冷)

(15)屋里温度高,屋外温度低。

“动”为“上”,“静”为“下”

(16)风刮起来了。

(17)雨停下来了。

(18)一阵狂风暴雨过后,海面渐渐平静下来。

(19)一听这话,他就发起火来。

(20)孩子们玩儿累了,慢慢儿安静下来。

(21)民众不满政府的做法,起来反抗。

(22)示威行动被镇压下去了。

“好”为“上/高”,“差”为“下/低”

(23)这个厂产品质量上去了,那个厂产品质量下来了。

(24)天气好起来了。

(25)天气再这么坏下去,庄稼就完蛋了。

(26)她心里高兴起来。

(27)一进入山区,空气变得清新起来。

“开始”为“上”,“继续”或“完结、达成”为“下”

(28)掌声响起来。

(29)孩子疼得叫了起来。

(30)你说得很有道理,说下去。

(31)一场球赛下来,运动员们汗如雨下。

(32)一天课上下来,累得话都不想说。

上述句子中,“上/高”“下/低”类词语的意义已并不指向实实在在的方位趋向,而是与数量、状态、性质、过程等跨认知域的概念相联系。它们从实到虚的用法,印证了人们认知世界的一条普遍规律,即从具体到抽象、从已知到未知逐步发展。人们正是借由具体的、熟知的、共同的空间概念去类比、认识、喻指其他的概念(甚至是很抽象的概念)或关系(如上例),建立起了一个方位隐喻的体系。

其实,方位隐喻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人类共同的空间概念。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只要激活留学生人皆有之的这一概念,帮助其归纳出汉语的表达规律(类似上例),再通过类型性的集中练习,并适时复现,相信可以有效地使学生掌握“上/高——下/低”类词语的正确用法。

三、用活书,活用书,与时俱进

时代如行进之车轮,不断前行;生活似流动之活水,时时更新。“文化进步,是没有止境的;世界环境和物质的变化,也是没有一定的。”因而“活的教育,就要随时随地地拿些活的东西去教那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材”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44345页。。“活的东西”解决的是“教什么”的问题,具体到对外汉语教学上来,就意味着教材要随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变化而适时更新。事实上,“目前,创新对外汉语教材的呼声依然不绝于耳”赵金铭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序,见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究其原因是教材建设鲜有成效。撇开体例等问题暂且不论,就拿教材的课文内容来说,有些就显得落后于时代(国外编写的某些汉语教材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笔者执教过的韩国某大学中国学系,本科二年级曾用过一本阅读教材,内容全是阿凡提智斗地主老财的故事,真让人有恍如隔世之感。随之而产生的效果是,好些学生尽管汉语的日常用语都讲得不够利索,可“长工”“短工”之类的倒是说得挺溜,还到处乱套。虽然不能否认学生们也可以从中学到一些汉语,但不知该书能为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提供多少帮助?

诚然,对外汉语教学不能等同于文化教育,然而语言是负载了文化的,教语言不可能回避文化。与文化因素紧密结合,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之一。从某种角度看,语言教学就是文化传播的一种形式。有学者就明确提出,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汉语知识的教授,听、说、读、写、译等汉语技能的培养,还是“汉语社会”的文化教学。倘若汉语教材的内容陈旧过时,那么势必影响外国学习者及时了解现代中国的文化变迁。

2010年8月16日,凤凰网发表了一篇源自京华时报的题为英国发布迎奥运待客指南:遇到中国人恭维别说谢谢的文章,说英国国家旅游局为迎接2012年伦敦奥运会,在其官方网站“访问英国”新近发布了一个指导旅游业者乃至普通民众更加得体、热情地接待外国游客的待客指南。新版待客指南注重各国文化传统,由为英国国家旅游局工作的各国人员根据本国特点撰写而成。指南中相当一部分内容跟文化历史传统有关,其中提到,中国人不喜欢恭维别人之后,听到“谢谢”。相反,礼貌地否认恭维是显示谦逊。这部分内容想必是任职于英国国家旅游局的中国人所写。由此联想到,我们的对外汉语教材中也都是这么写的。

确实,中国文化有自谦敬人的传统,视谦虚为美德,因为中国人极重人情、人际关系,中国的交际文化是一种双方互相映照的文化吴晓露主编说汉语谈文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第1版,第35页。:说自己弱就好像在表示对方强;而夸自己强则似乎暗示对方弱。所以,为了对别人表示礼貌和尊重,尽量抑己抬人,不突出自己。比如,听到别人表扬、夸赞自己时,应该要说“哪里,哪里”、“不好”、“不行,还差得远呢”之类的谦虚之辞(哪怕心里未必真的认为自己不行)。然而,文化在发展,语言也在同步发展。自改革开放以后,欧风美雨带来了市场经济,催生了竞争机制,社会对个人奋斗、自我表现较过去显得包容并逐渐重视。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渗透。外来文化的影响自然会映射到语言上,现代年轻人包括一部分中年人能够用“谢谢”大方地接受别人的恭维,而不必一定像以往那样以礼貌的拒绝来回应。越来越多的人即使自己在被人称赞时不好意思说“谢谢”,但对别人用“谢谢”大方接受赞美之辞的言语行为却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得体;相反,如果听闻外国人动不动就用“哪里,哪里”来表示谦虚,恐怕多少还会觉得有点儿怪异呢。

再如,有些外国人学习了汉语教科书里的招呼语之后,逢人便问:“吃了吗?”仿佛饮食问候成了中国人打招呼的头等重要用语。这同上例一样,在今天看来也是教材滞后于文化发展的现象。

以往,中国人打招呼的确常说:“吃了吗?”很多人觉得,这是过去不易吃饱饭的艰苦生活留下的印记。向你问一声“吃了吗”就是对你的最大关心。也有学者不完全认同这种说法,质疑历史上长期存在吃不饱饭问题的国家有很多,何以只有中国人(目前尚不知别种文化有无像这样)几千年来都把它作为常用的问候语呢?认为“吃了吗”与中国人的“重食”文化有关,论据有:殷商卜辞有关年成的占卜特别多;甲骨文中有关祭祀、记时或礼制的文字从食或食器的很多;先人们除了以牛羊黍稷等生食祭祀外,还以多种形式向神进献熟食以表恭敬;古时子女把伺候好父母吃饭看作是尽孝的最重要的内容,不仅以礼法(如礼记·内则)规定了下来,而且还渗透到人们的言行之中。由此得出结论:“‘重食’意识实际上是通过原始的宗教仪式加以强调并固定下来的,它进而逐渐渗透到政治制度、礼仪风俗、道德规范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对父母的关心与问候扩大到对一般人,可能就是“吃了吗”这一问候语的文化背景吧陆庆和汉语与吃饭,见王希杰主编汉语修辞和汉文化论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2月第1版。。不论何种解释,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人“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根深蒂固。不过,在社会日益现代化的背景下,国民生活的恩格尔系数(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率)在下降,吃饭已不再是困扰国人的重要问题,加上中外文化的互补交融,当今中国人(尤其是年轻群体)已不再把“吃了吗”当作常用的问候语了,更多的是说:“你好!”这一声问候,既不囿于时间、地点,也不受双方是否认识、是否熟悉的限制。

当然,“吃了吗”的使用频率从高到低的变化是渐变的。不常用不等于不用,时间、地点合适还是会用的,比如,吃饭时间问一声“吃了吗”还是很合适的。其实,汉语的问候语本来就不是“吃了吗”一家独大,生人见面通常说:“你好!”熟人则可根据对方进行的活动或在一定情境下推测对方可能进行的活动,就可以有相应的问话。如:买菜路上遇到邻居,就招呼:“买菜呀?”放学时分看见隔壁奶奶等在小学校门口,便可问:“接孙子啊?”下班时间问一声同事:“还没走啊?”……至于被问方是否据实回答,问候人不一定真想知道,只要得到回应就好,也就是说言语行为比言语本身重要。这就是中国特色的问候。

“哪里、哪里”也好,“吃了吗”也罢,在今日中国交际用语中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前者只是回应别人夸赞的一个选项而已,后者也就是问候语“你好”的一个条件变体。对外汉语教材应当与时俱进,适时变更有关内容,让书本“活”起来。广大对外汉语教师也应密切关注民族文化与交际言语的嬗变,勤动脑,多研究,及时提供给学生鲜活的语料(有时甚至要走在教材的前面),把书教“活”。

结语

陶行知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解禁、复苏,到现在的趋于活跃,从过去的政治化、情感化与单一角度,到如今的学术化与全方位、多视角,体现了人们对陶研认识的深化和研究水准的提高。研究陶行知,绝不应止于敬仰与怀念,而应或本着求真精神还原一个历史本真的陶行知;或秉持创新理念,发掘其精神财富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在实践中充分实现它的现代价值。

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命,就在于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它几十年来备受瞩目,概因其对来者的悠长启示。“活的教育”,贵在一个“活”字,“用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养成活的人材”陶行知全集(第1卷),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第2版,第344345页。。陶先生对“活的教育”所需材料的这一诠释,无疑是与时俱进的,它超前性地指出并回答了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即“谁教?”“教谁?”“教什么?”“怎样教?”“活的教育”不仅成功地贯彻于先生生前所兴办的平民教育的始终,也同样适用于当今“四通八达”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只有“活的教育”才能使对外汉语教育事业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陶行知全集(1),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陶行知全集(8),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陶行知全集(11),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

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陆庆和实用对外汉语教学语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杨寄洲汉语教程(2)(上),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1999年。

吴晓露说汉语谈文化,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

王希杰汉语修辞和汉文化论集,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6年。

一部瑕瑜互见的单语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

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初级本)是一部为帮助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人学习汉语而编写的单语外向型学习词典。它在汉语词典中开创性地使用了“完整句释义法”,以丰富的示例显化被释词语的意义和词语入句的常见语境,使学习者能够在句内语境的支撑下理解词语的含义,归纳并掌握该词的用法,体现了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创新意识。为了充分发挥学习词典的功能,编辑者从学习对象的实际出发,采取了一系列务实的处理方式,以期达到引导学习者活用目标语言的目的。本文一方面从创新性与实用性的角度分析了该词典的积极意义,另一方面也以实例剖析了它本身存在的不足,希冀该词典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于国际读者。

众所周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世界各地对汉语学习的需求日益增长。据不久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民教育高层会议的消息:国外汉语学习人数已在3000万以上。目前,共有100多个国家的2300所大学开设有汉语课程。其中北美地区中文学习人数增长速度最快,各大学中文部爆满;欧洲每年增长约40%……预计到2010年,全球汉语学习者将达1亿资料来源: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语言资源开发应用中心研修院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南京大学社会语言学实验室副主任高海洋于2009年11月24日在南京晓庄学院开设的学术讲座对外汉语教育的机遇与挑战。。然而,与此逼人形式不甚适应的是,对外汉语的学科建设却不够全面、深入,例如,“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学的理论研究还没有形成气候”李晓琪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撰探索,郑定欧、李禄兴、蔡永强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虽然没有谁会否认“学习语言离不开词典。一部好的词典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能够为我们解决难点,指明用法,从而丰富我们的词汇”林焘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序,李晓琪等编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学界也已开始关注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撰,且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也陆续出版了十来本为外国人编写的汉语学习词典,对汉语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作用,但数量有限,离全方位满足目标读者的需要尚存较大差距,“学习词典编撰的专业队伍尚未形成,更遑论相关理论的酝酿和探索了”郑定欧对外汉语词典学,本会编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因之,针对外向型汉语学习词典编撰的研究少之又少,“可以说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林焘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序,李晓琪等编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有鉴于此,笔者有心通览了由郑定欧策划、徐玉敏主编的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初级本)(以下简称“徐本”),对其所凸显出的创新性与实用性两大特点和有待改进之处进行了分析,在此与学界同仁切磋。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