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6628  |  更新时间:2015-09-06 11:54:49  |  分类:

爱国教育

林则徐虎门销烟

名言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

——司马迁

故事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英勇抵抗外侮的爱国者,是中国著名的爱国人士。

林则徐1785年生于福建侯官,就是今天的福建省福州市。父亲叫林宾日,是个落第秀才,开了间私塾赚几个小钱辛苦度日。为了养家糊口,母亲还要帮别人做针线活赚点生活费。

所幸的是,林宾日先生发现自己的儿子很聪明,是块读书的料,非常高兴。4岁时便把儿子抱在怀里教他背诵四书五经,儿子虽然不懂其中的道理,但背得挺快。

在父亲的精心栽培下,林则徐进步很快,14岁时就中了秀才。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能再由父亲教了,便进了福建著名的鳌峰书院。在这里,他不仅学习四书五经之类,还学习了许多有实际用处的知识,即所谓的“经世致用”之学,这对他以后的济世救民是大有用处的。

到1804年,20岁的林则徐便中了举人,但家里这时候更穷了,他只能像父亲一样当了私塾老师,两年后又到了厦门担任海防同知书记,这基本上算不得官。

正是在厦门,林则徐第一次看到了鸦片的毒害之深和鸦片贸易之罪恶,决心将来一有机会就要铲除这个坏东西。

1811年,林则徐终于在北京的殿试中进士及第。成了进士之后就等于拿到了当官的通行证,不久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正式进入官场。后来,他担任了翰林院编修、云南乡试考官、江南道监察御史等职。官算是越做越大,但他对于自己的要求还是一贯严格,从来都是勤勤恳恳地做事、做官。

1820年,道光皇帝即位了,林则徐离开了北京,到浙江当了杭嘉湖道,是个主管水利的官。他大修海堤,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也就在这段时间,他发现自己性子太急,有可能坏事,就写了“制怒”两个大字挂在家里作为警语。

两年之后,林则徐又分别当过江南淮海道和浙江盐运使,在这两个职位上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连道光皇帝都开始注意他了,觉得这个官员是会办事的主儿,立即升起他的官来。先升他当了江苏按察使,主管江苏官吏的升迁调降等。江苏可是个好地方,但林则徐可没有想到替自己捞什么好处,他一上任就大力整顿吏治,把贪官们赶下去,清官们升上来。又清理了一些旧案,平反了不少冤案,他还开始特别注意鸦片问题,严厉查禁鸦片,不允许人们吸食。

江苏这一年又遭遇了大水灾,人民饿得没法,都要造反。林则徐反对朝廷出兵镇压,而是亲自到灾区慰问百姓,大力赈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这年年底,他又当上了江宁布政使,负责江苏全省的财政和赈灾等事务。

不过到了1824年,他正准备大干一番的时候,他的父亲、母亲相继去世了。根据规定,他要在家里各守孝3年,因此加起来一守就是6年,一直守到1830年才又出来当官。

在此后的8年里,林则徐当过湖北布政使、河南布政使、东河河道总督、江苏巡抚等职,都是一方大官。每到一地,他都大举兴修水利,发展生产,为老百姓谋福利,又大力肃贪官。所以,每当听说他要到某个地方,那些地方的贪官污吏们就胆战心惊,怕得要死。而他清廉又有能力的好名声则传遍了大江南北。

到1837年,林则徐被升为湖广总督,这可是很大的官,是清朝九位最高级的封疆大吏之一,总管湖北和湖南的军事、民政等。不用说,他也做得非常好,例如他兴建和修复了几千里长江大堤,而且质量很好,有效地避免了长江水患。

这个时候,清朝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水灾、旱灾之类,而是比它们危害大十倍都不止的鸦片。

鸦片又称大烟、烟土,吸食的害处很多。

首先是毒害了人民的身体。鸦片就是毒品,相当于现在的海洛因或者可卡因一样,吸食之后容易上瘾,而且人越来越瘦,皮包骨一样,身体越来越差。中国之所以被称为“东亚病夫”,一多半原因是当时的中国有很多很多人吸鸦片,才变成了病夫。

其次买鸦片是要花钱的,而这个东西中国自己是不生产的,全部要进口。这样,为了进口鸦片,中国的大量白银就流进了外国人主要是英国人的腰包。所以当时不断有人告诉皇帝,如果再不严禁鸦片,几十年后,中国就几乎没有人可以当兵了,因为都被鸦片折磨成了病鬼,也再没有银子上交国库了,因为都去买了鸦片。

这下,道光皇帝给吓着了,决定禁烟。派谁去?当然是名满天下被当时视为第一清官加能干官的林则徐。

于是,1838年年底,道光皇帝特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专门到广东查禁鸦片。

为什么要到广东呢?当然因为这里是鸦片贸易的中心,几乎所有的鸦片都是从这里进入中国各地的。

到广州之前,林则徐先悄悄地进行了调查,弄清楚了有哪些大鸦片贩子,他们是怎么把鸦片弄进来的,又都藏在了些什么地方,大概储存了多少鸦片,等等,总之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据说当时成千上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争睹这位大名人的风采。

第二天,林则徐就命人在钦差大臣府的大门外贴出两张告示,即收呈示稿和关防示稿,声明了他来广州的目的,并宣布要彻底查禁鸦片,为他的整个行为奠定了基调。

随即,林则徐发布命令,要求上缴鸦片。

由于效果一般,他便采取了更强硬的手段。

3月19日,他传讯十三行洋商,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签字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他甚至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更下令包围外国商馆,第二天又派人捉拿英国的鸦片大贩子颠地。

这时候,英国官方负责广州贸易的专员义律出面了。林则徐等义律一到,当天就下令停泊在珠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都要封舱,不准再进入,以防鸦片贩子们逃跑,又在当天晚上封锁外国商馆,并且撤走商馆里所有的中国人。

要知道,这些外国人尤其是英国人自己可是不会做饭的,那时候也没有汽车,出门得坐轿子。没了中国的工人,他们就吃不上饭,出不了门,连垃圾都没人倒。这下,义律们算是被林则徐将了死军,到3月28日,他同意了林则徐的要求,上缴全部鸦片。

这样,林则徐总共收缴了鸦片近两万箱,约240万斤。

经过充分准备之后,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亲自监督,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所有上缴的鸦片。

具体销毁的方法是:先将鸦片放入挖好的两个大池子里,池中放入卤水,把鸦片浸泡半天后,再加上生石灰,生石灰与水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量,冒起沸腾的水泡,好像将水烧开了一样,就这样把鸦片销毁了。

当然,这么多鸦片不是一天就能够销毁得了的,前后共经过22天,才把缴获的所有鸦片全都销毁。

这就是举世闻名、连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都雕刻了的“虎门销烟”。

禁烟之后,林则徐考虑到英国人有可能进行军事挑衅,就做了充分准备,加强了广东沿海一带的防御力量,包括从外国买来了二百多门新式大炮,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打退了英国军舰几次小规模的进攻。

还有,这时候的林则徐已经深深知道中国要强大,必须向西方先进国家学习。于是他为此进行了大量工作,例如亲自主持、组织人翻译了许多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编成华事夷言,相当于现在中国的参考消息;为了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等,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著的世界地理大全,取名四洲志,这是我国近代第一部比较系统介绍西方地理的作品;甚至还翻译了瑞士法学家瓦特尔的国际法。

林则徐所做的这些事情对不久之后的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被称为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人”。

然而,由于道光皇帝的盲目自大,以为英国人不过如此,下旨完全停止英国贸易。这下英国政府不干了,终于导致了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爆发后,朝廷又派琦善到广州指挥。他是个无能又胆小的家伙。不久中国战败,他擅自与英国人签订割让香港、赔偿烟价600万元的穿鼻草约,但却把一切罪过都加在林则徐身上。

道光皇帝听信了琦善的鬼话,将林则徐革职查办,发配遥远的新疆。林则徐在与妻子告别时,写下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诗句,充分表达了他的爱国节操和高尚人格。

到新疆后,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走遍新疆各地,实地勘察了许多地方,收集了大量资料。他发现了沙俄对中国可能构成严重威胁,认为真正成为中国最大隐患的将是俄国人——这个预言也不幸应验了。

后来,他把这些资料都交给了左宗棠,为后来左宗棠收复新疆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总之,林则徐从南到北,为祖国立下了许多汗马功劳。

林则徐逝世于1850年,终年66岁。

解读

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维护了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斗志。

岳飞“精忠报国”

名言

英勇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陈辉

故事

岳飞的大名是不需要多说的,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一个最有名的抗金将领的话,那就是岳飞了。不过,岳飞像前面的杨家将、屈原与后面要讲的文天祥等一样,如果就现在“爱国”的意义严格地讲,算不得爱国英雄,因为他们所抵抗的其实都并非外国人,而同样是中国人,只是中国的汉族之外的少数民族而已。例如楚国人与秦国人都是汉族人;辽国的契丹人也是中国人,如此等等。我们这里的爱国名人并不是指现代意义上的爱国名人,而是传统意义上的爱国名人,这是我们要着重指出的。

岳飞生于1103年,字鹏举,他的出生地是河北相州的汤阴县,今天属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汤阴县,更精确的地点是现在汤阴县菜园镇的程岗村。

岳飞家庭出身贫寒,父亲只是个佃农,也就是自己没有地,要从地主家租地种的那种。据说他母亲也是一个强烈的爱国者,少年时就在他的背上刺了四个字“精忠报国”,因为这个时候北宋被金国所迫,已经危在旦夕了。

岳飞的师傅叫周同,武艺高强,教了岳飞不少本事。岳飞并非一味练武,他也喜欢读书,对于中国的那些经典著作,像四书五经之类,都读得很熟。更为重要的是,他还特别喜欢读兵书,对什么孙子兵法、孙膑兵法之类,那是熟悉得不得了,这为他以后成为领军大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时金国人正不断向北宋进攻,孱弱的宋军不是对手,步步退却,眼看大好河山要沦于敌手。看到这样的情形,岳飞很早就投入到了抗金战场。

到1126年冬天,岳飞在相州加入了刘浩军中。有一次刘浩叫岳飞去招安另一支抗金部队,岳飞成功了,将那支几百人的抗金游击队招进了刘浩军中。因为立了这件功劳,他被封了个承信郎的小官。

第二年底,金国围住了宋都东京,就是今天的开封,北宋危急。这时候,康王赵构受宋钦宗之命,在相州开河建了兵马大元帅府,赵构就是河北兵马大元帅,元帅府下面有前、后、中、左、右五军,其中前军统制为刘浩,岳飞就属于刘浩的这个前军。

为了解除金兵对东京的包围,赵构命大军向东京进发,并派岳飞带领一队精兵作为前哨侦察兵先行。岳飞在侦察途中与金兵相遇发生战斗,岳飞英勇作战,大败金兵。

但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何况现在的岳飞还只是棵小树。这一年,金国还是灭了北宋,把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和几乎整个的宋朝皇室都抓住,押往北方去了。但康王赵构跑了,不久他在南京即位,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一开始,宋高宗还是主张收复失地。他起用了大批主战派将领,其中就有岳飞。岳飞是主战派中的主战派,甚至上书要求立即开战,杀向金军。但以他这样的小官,哪有直接向皇帝上书的资格。于是,皇帝以越权为由把岳飞撤了职。

没了官也没了兵的岳飞便自己北上了,加入河北招讨使张所的军中,成了个“正八品修武郎”,也算是军官。张所慧眼识英雄,很快把岳飞升为七品统制。

还是这一年,张所命令岳飞加入到王彦的部队北上抗金。这下岳飞可高兴了,狠狠打了几仗,都打赢了。这在当时可是难得的,因为一般而言,宋兵遇到金兵就像老鼠遇到猫或者鸡蛋碰到石头一样,是很少能够不败的。

岳飞虽然打了几个胜仗。但那个王彦却不行,一看到金兵真像老鼠见到猫一样,想的只是跑而非打,经常使岳飞孤军奋战,甚至在岳飞的军队没了粮吃时还不肯给点儿,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岳飞这仗哪打得下去,他知道这王彦不行,就找勇敢抗金的宗泽去了,当了他的留守司统制。

后来宗泽死了,杜充替代了他。这个杜充也不敢打金国,耍带着军队回建康去。岳飞劝他不要这么干,对他说:中原都是宝地呀,怎么能够就这么退回南方去呢?你今天一走,金人马上就来了,你等于是白白将这么好的地盘送给了金国,以后你要想抢回来,恐怕要几十万大军才成啊!

但杜充哪肯听小军官的话,头也不回地走了,岳飞当然只能跟着回到了长江之南。

赵构叫杜充把守建康。这时候金军已经准备渡长江攻击了。杜充本来可以防止金军渡江的,但他却闭城门不出,等于是放手让金军渡过长江天险。岳飞看到这情景,流着泪请求杜充出兵抵挡金兵过江,但杜充理都不理。结果金军就此渡过了长江。

金兵过江之后,杜充才叫岳飞等部将出兵迎战,结果其他将领都打不过金兵,许多一触即溃,只有岳飞一支军拼命抵抗。后来杜充甚至投降了金兵。

过江之后,金兵直赴南宋的首都杭州,想要一举灭掉南宋。岳飞可不答应,他率领自己的军队一路杀向金兵,竟然屡战屡胜,还抓了不少俘虏。而且,与其他像金兵一样烧杀抢劫百姓的宋军大不一样,岳飞的军队对老百姓可是秋毫无犯,就像八路军一样,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即便军中没粮了,他的士兵们宁愿饿着肚子打仗也不管老百姓要。这样的结果是老百姓一看到岳飞的军队,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争相迎接,还纷纷加入,岳飞的力量迅速壮大,被称为“岳家军”。

1139年,南宋在秦桧的主谋下,与金国达成了和议,等于南宋以屈辱与贿赂使金人暂时不再入侵。

这时候岳飞正布兵鄂州,就是今天湖北的武昌一带。他听说了这事,愤怒之极,立即上书高宗强烈反对,说金人是不值得信任的,甚至直指当时的宰相秦桧居心不良。反对议和也罢,但攻击秦桧可种下了祸根。

议和之后,高宗却是高兴非常。大赦天下,还大加升赏。给岳飞的也不可谓不厚,是一品的开府仪同三司和食邑3500户。面对这样的高官厚赏,岳飞一开始根本不要,只是一再表示反对与金人议和,后来在高宗的软语劝说之下,才给了皇帝面子,但仍坚持要收复北方的大好河山。

果真如岳飞所料,第二年金人就背弃和约,又打过来了。宋军纷纷败退,只有岳飞、韩世忠等立即奋起还击,节节胜利,步步推进,一直从长江流域杀入中原。

岳家军在中原受到了热烈欢迎。1140年7月,岳飞在河南的郾城与金兀术展开大战,取得了郾城大捷。此后岳飞乘胜向朱仙镇进军,这里距金军大本营汴京只有四十多里地。金兀术集结重兵迎击,结果又被岳家军打得落花流水。岳飞一口气收复了颍昌、蔡州、陈州、郑州、郾城、朱仙镇等地,消灭了大批金军有生力量。金军此时已经如惊弓之鸟,金兀术甚至准备立即放弃汴京逃走。

岳飞准备继续攻击,一举收回整个中原。他兴奋地对大将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黄龙府是辽金时期著名的军事重镇,位于今天的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一带。而金军则发出了“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鸣。

然而,这时候怪事出现了,南宋朝廷竟然连下十二道金牌,这是一种红漆金字的木牌,只有皇帝到了最危急的时刻才会使用的,犹如皇帝亲临,金牌强令岳飞立即班师回朝。

就这样,岳飞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得撤兵了。因为他要么立即退兵,要么就得违旨抗命。对于他而言,“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何况退兵呢。

岳飞伤心至极,几乎是绝望地对部下感叹说:“十年之功,废于一旦!所得诸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

而金兵又回到了开封,竟然不费吹灰之力就再次占领了中原。

等待岳飞的可不是朝廷的论功行赏,他不久就落入了秦桧、张俊等人布置的陷阱。

1141年,岳飞被诬蔑要谋反,关进了临安大理寺。当时的监察御史万俟卨(读“末期屑”)对岳飞进行最残酷的严刑拷打,例如在他背上贴了最粘的热胶。冷后把这层胶一撕,背上的皮就被一块块撕了下来。

然而岳飞谋了什么反呢?当时的世上可以说没有比他更加忠心为国、更加光明正大的人了。用尽了酷刑后,秦桧一伙也找不到岳飞反叛朝廷的任何证据。另一个大将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秦桧支吾其词,说“其事莫须有”,意思是说岳飞或者也有可能谋反的。这就是他的证据!没有任何证据的诬蔑而已,甚至连自己都不敢肯定。

然而,就是凭这样的所谓证据,高宗下令赐死岳飞于临安大理寺内,岳飞时年仅39岁,这是1142年的事。

据说岳飞临死前在强逼他写的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而岳飞的大将张宪、儿子岳云则同时被杀。

解读

岳飞的故事是中国最著名的爱国将领的悲惨结局,我们能够给予他什么?也许只有那虚无飘渺的所谓名声吧!但愿他在天国之上能够知道后人对他的无比尊崇。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