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3639  |  更新时间:2015-08-07 15:22:18  |  分类:

儿童教育

李离自刎

名言

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故事

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主持晋国国政。一天,一个身穿囚衣、戴着枷锁的人走进宫廷,直走到晋文公的座位前,“扑通”一声便跪下了。

晋文公定睛一看,不禁大吃一惊:“这不是李离吗?你,你怎么这副打扮,出了什么事?”

原来,这个名叫李离的人是晋国的一个官员,主管刑法,负责审理案件,作出判决。李离本性刚正,做事一向认真、可靠,晋文公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委派他来做这个工作。上任后,李离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他知道自己手里操着生杀大权,稍微不慎,便会造成冤狱,或者刀下出冤鬼。所以,不论什么案件,都要仔细调查审问,从来不敢马虎。

十天前,他接手了一个疑难案件。审理此案时,他听信手下一个官员的意见,把一个罪行并不是很大的人,重判为死刑,杀掉了。

两天后,死者的家属不服,来衙门告状。李离认真听了家属的诉讼,再一次审理此案,才发现自己确实是重判了这桩案件。这个审核结果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李离的心上,连续几天,他吃不下饭,常常一个人坐在那里,有时低声自语:不该啊,不该啊!

李离的妻子看他这副样子很奇怪,当她知道原委以后,便劝解道:“自从你当上法官以后,一直兢兢业业,秉公执法,经手的案件数也数不过来,从未出过大错,从国君、百官到百姓都很称赞。虽然这次出了点错,可是谁都有犯错误的时候,作为教训来吸取就可以了,何必这样自责自怨,跟自己过不去呢?更何况上面又没有追究你的责任……”

“不!”李离打住妻子的话头,很坚决地说,“人命关天。法律规定杀人必须偿命,我既然杀错了人,就是触犯法律,应该请求处分。”

第二天,李离脱下官服,换上囚衣,叫手下的人给他带上枷锁,到宫廷去见晋文公。

李离叙述了事情的经过,提出让晋文公处决自己为那个被自己误杀的人偿命的要求。晋文公急忙从座位上站起来,扶起李离,又命令打开枷锁,然后安慰他说:“这件事不能完全归罪于你,你是错听了下属的话才这样做的。现在赶快回家换衣服吧,还有案件等着你去审理,国家还有不少大事要你去办呢。”

李离摇摇头说:

“我是总管全国刑法的官员,应当带头秉公执法。现在我判断不明,错杀了人,怎么能把责任推给下属呢?”停了一下,他又说,“您认为我能够处理好国家的刑狱,才把这个重任交给我;现在,我辜负了您的期望,出了差错,理当受到惩罚。”

晋文公不等李离说完,便下命令说:

“我现在宣布赦免你的死罪。这总该没话可说了吧?”

在场的大臣们都纷纷围过来,劝慰道:“好了,好了,就算你犯了大错,主上这下也赦免了你,快点叩头谢恩吧!”

李离不顾众人的劝阻,高叫一声:“有罪必罚,我要用生命维护国家的法律!”

说罢,他突然“唰”地一下,拔出藏在身边的短剑,猛地往脖子上一抹。

李离失职自刎的消息很快传开了。人们受到很大震动,大家都被他这种一丝不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以自己的生命捍卫法律尊严的精神感动了。

解读

诚然,像李离这样豁出性命维护法律尊严者,在古代不过是凤毛麟角。他严于责己、勇于负责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足以传颂千古,启迪后世。

勇于承担责任,是做人必备的素质,是做人应有的道德规范。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司其职,负其责。”既然当了领导就应敢于负责,一丝不苟。工作没有做好,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工作出了问题,勇于承担责任,接受应有的处理。即使过错和失误是下属所犯,领导者也要勇于承担自身的领导责任,不能“一推六二五”,把自己洗得“一干二净”。

以“李离伏剑”为鉴,对工作中的失误严于责己,勇于承担责任。这是领导者的本分,也是领导者应有的觉悟。

6岁的男孩士兵

名言

竭力履行你的义务,你应该就会知道,你到底有多大价值。

——列夫·托尔斯泰

故事

小时候听了这样一个故事,来自战争时期的苏联:

一群小孩子在公园里玩打仗的游戏,为首的孩子头儿对一个小孩子说:“现在任命你做中士,你在这里守着站岗,没有命令不能离开。”

这位中士接过一把木头做成的冲锋枪,敬了个礼,在公园的一个路灯下稳稳地守着,其他的孩子叫着闹着冲向了“前线”。

天慢慢黑了,其他孩子在远处玩累了,忘记了还有一个哨兵在守卫着据点,纷纷跑回家去了。

天越来越黑,眼看公园也要关门了,小男孩仍然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一位即将离开公园的年轻将官走过路灯边,看到男孩,问清楚了这里白天发生过的事情。

将官和蔼地对男孩说:“先生,你的军衔是什么?”

男孩说:“我是中士,先生。”

将官又说:“很好,中士先生,我是少校。”说完,指了指自己肩上的徽章,“中士,站岗任务结束,现在解散!”

“是!”男孩自豪地敬了个礼,扛着枪回家去了。

这时候公园里已经非常黑了,而这个仅有6岁的男孩昂首挺胸大步向家里走去,少校心中的敬佩之意油然而生。

他知道,一个诚实守信、坚守职责的人,是不会畏惧黑暗的,更不会被生活中的种种困难所打倒。

解读

小男孩儿的内心只服从于他的上级,因为上级的地位、责任使他有发号施令的权利。无论做什么事,务须竭尽全力,像这个小男孩儿一样,忠于自己所进行的工作,这能让人产生火焰般的热忱。

卖茶的姑娘

名言

生命的用途并不在长短而在我们怎样利用它。许多人活得日子并不多,却活了很长久。

——蒙田

故事

1987年,她14岁,在湖南益阳的一个小镇卖大碗茶,1毛钱一杯。因为她的茶杯比别人大一号,所以卖得总是最快。那时,她每天总是快乐地忙碌着,不知疲倦,人们从早到晚光顾她的小摊儿,她的笑脸让好多人印象深刻。那时曾有人传诵“卖茶女,卖茶女,小摊摆在南街边。满面笑容苹果脸,长发飘飘十指尖。卖茶得钱何所营?一杯茶,一毛钱,解得口渴更香甜。”

1990年,她17岁,她把卖茶的摊点搬到了益阳市,并且改卖了当地特有的“擂茶”。擂茶制作比较麻烦,但也卖得起价钱。兢兢业业的她开始认真学习,努力改进,茶水摊依然很红火,她的小生意总是忙忙碌碌。

1993年,她20岁,仍然在卖茶,不过卖的地点又变了,在省城长沙,摊点也变成了小店面。客人进门后,必能品尝到热乎乎的香茶,在尽情享用后,他们都会或多或少掏钱再拎上一两袋茶叶,这时的她有了一定的社会阅历,懂得什么样的茶更受顾客的喜爱。

1997年,她24岁,长达十年的光阴,她始终在茶叶与茶水间摸爬滚打,积攒了不少经验与能力。而这时,她已经拥有37家茶庄,遍布于长沙、西安、深圳、上海等地。福建安溪、浙江杭州的茶商们一提起她的名字,莫不竖起大拇指。

2003年,她30岁,她的最大梦想实现了。“在本来习惯于喝咖啡的国度里,也有洋溢着茶叶清香的茶庄出现,那就是我开的……”说这句话时,她已经把茶庄开到了新加坡等地。

解读

成功没有秘诀,贵在坚持不懈。任何伟大的事业,成于坚持不懈,毁于半途而废。其实,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说它难,是因为能真正坚持下来的,终究只是少数人。成功是一种努力的积累,那些一夜成名的人,其实,在他们获得成功之前,已经默默地奋斗了很长时间。任何人,要想获得成功都要历经长时间的努力和奋斗。

一块金表的传奇

名言

告诉你使我达到目标的奥秘吧,我唯一的力量就是我的坚持精神。

——巴斯德

故事

1941年,英国海军上尉泰迪·培根在皇家海军“击退号”军舰上服役。当时,该军舰停泊在直布罗陀海港。有一天,当泰迪在军舰上向一名船员示范如何将锚绳抛向海岸时,他佩戴的一块宝路华自动金表突然从手腕上滑落,掉进了深不见底的海水中。金表遗失后,泰迪曾到当地的政府官员那里进行过登记,并且留下了在英国的住址。后来,泰迪退役回到了英国。对于那块失落在大海里的金表,泰迪相信自己再也不会见到它了。

然而,2007年在金表沉海66年后,年近九旬的泰迪再度见到了他的金表。原来,那块金表被直布罗陀海港的挖泥工人打捞了上来;更让人惊讶的是,那块表不仅不曾锈蚀,而且走时准确,分秒不差。由于当年泰迪曾对金表进行登记,所以当金表被打捞上来时,直布罗陀政府官员立刻就知道金表的主人是谁。他们找到了当年泰迪留下的家庭住址,然后将金表包在一个牛皮袋中,寄了过去。世事沧桑,几十年里,泰迪搬了无数次家,可那块金表在辗转多次后,仍然回到了年近九十的泰迪的手中。

解读

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话精辟地说明了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把手头上的事做好,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小事做起,并忠于职守。一个人,即便有了再高的学历,但如果他对待事情不认真,马马虎虎,草率处理,那他一定不会做好。泰迪之所以能够再次见到他心爱的金表,就源于所有经手人员的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可以说,任何事情在本质上并没有优劣之分,固守自己的本分和职责,才能做出最大的贡献。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将重复的、简单的事情做好、做到位,用做大事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并恒久地坚持下去,这样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