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3595  |  更新时间:2015-09-10 15:07:07  |  分类:

儿童教育

楚国和梁国边境上的瓜田

名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春秋孔子

故事

春秋无义战,攻城掠地,拓展疆土,成了君主们毕生追求的伟业。可百姓谁不渴望过没有刀光剑影的日子呢?即使是士兵也盼着国界上偃旗息鼓,剑戈入库。

梁国和楚国交界,两国的士兵怀着复杂的心情在边界对峙着。他们盼望和平早点降临,但又不能放下自己的责任。好在,两国之间很久都没有发生战事,两国士兵对彼此的敌意也就减少了不少。

日子清闲下来,士兵们就想着做点别的事情来打发时间。起先,梁国的士兵想着在家乡种田的好时光,手痒痒了,便在边界梁国一侧种起了西瓜。楚国的士兵望着梁国士兵在田间忙碌的样子,很好奇,便在边界楚国一侧也种上了瓜。

或许梁国是小国,士兵们更知自励的道理,做起农活儿来非常勤奋,瓜种上后,每天都挑水浇地,松土施肥,眼看着瓜苗茁壮地长起来。

楚国的士兵呢?或许楚国是大国,士兵们也养成了傲慢的性情,对农活儿不屑一顾,瓜种上了,却从来没有侍弄过。

初夏,一场痛快的大雨过后,梁国的瓜田像一片翠绿的湖水,风吹叶摆,瓜湖也随之泛起了涟漪。彼邻的楚国瓜田却像被飞蝗啃过似的,稀稀疏疏地趴在地上,没有一点儿生机,可楚国的士兵依然不去补救。勤劳的人最愉快的时光是收获的季节。梁国的瓜田长出了又大又甜的瓜。士兵们每天都到瓜田摘瓜,性急的就在地里打开瓜开怀痛吃。

楚国瓜田里的瓜又瘦又小,可傲慢的楚国士兵并没有从傲慢中清醒过来,每天望着梁国士兵在瓜田里尽情享受的样子,认为是向他们挑衅,心中的妒火渐渐使他们失去了理智。

夜深了,清脆的虫鸣声像催眠的歌,将欢乐一天的梁国士兵唱入了梦乡。可让妒火煎熬着的楚国士兵睡不着,他们借着虫鸣声的掩护悄悄地跑过边界线,蹿入梁国的瓜田,随意地践踏起来。

第二天,快乐的梁国士兵来到瓜田,立即被田中的惨状惊住了。大片的瓜秧成了残枝败叶,破碎的瓜像宴后的残羹铺满了一地。

勤劳的人一定也很谦和。梁国的士兵虽然气愤,但没有随意猜疑毁瓜人。天黑后,他们在瓜田附近隐蔽起来,等着毁瓜人现身。还是在虫鸣清脆的深夜,还是那群楚国士兵跑过国界在瓜田中随意地践踏,还是他们发泄完心中的妒火又悄悄地溜回了楚国一侧。

真相大白了!梁国的士兵愤怒了,他们跑回军营向首领宋就报告楚国士兵毁瓜事情,请求其立即下令报复他们。

宋就听罢,笑着摇摇头说:“为什么要相互报复呢?那样会使仇恨越积越深,最终会酿成大祸。为什么不能以德报怨呢?那样会使仇恨释解,最终会结出硕果。”

宋就的话使怒火中烧的士兵平静下来。士兵们问:“那我们怎么办呢?”

宋就说:“每天晚上悄悄地到楚国的瓜田,替他们浇水。”

又是一个虫鸣清脆的深夜,又是一群士兵越过了边界,不过是从梁国越到楚国,并且每人的肩上还担着两桶满满的水。这样的深夜一天天重复着。楚国瓜田里的瓜也一天天地好起来。傲慢的楚国士兵开始怀疑瓜田的变化了。这次该是他们隐蔽在瓜田旁,该是他们在虫鸣清脆的深夜看到梁国的士兵越过国界,该是他们目睹梁国的士兵为他们担水浇瓜。

楚国的士兵们感动了,因内疚而悔恨不已,连夜向上级禀报了毁瓜浇瓜之事,请求处罚。士兵的报告震惊了楚国的将军,他知道如果梁国以怨报怨,两国定要燃起战火,现在却事得其反。他深感责任的重大,又将此事呈报给楚王。

楚王接到呈报,感慨万端。他对楚国的大臣们说:“梁国的将士有如此的美德,梁王一定是个诚信之人。楚梁两国应该永远修好才是啊!”

于是,楚王特备重礼送梁王,既以示自责,也以示酬谢,结果这一对敌国就成了友邻。从此,梁国和楚国的士兵共同在边界的瓜田上劳作,两国的瓜田很快连城了一个翠绿的湖,风吹瓜叶,瓜湖泛起的涟漪分不出在哪国的土地上波动。两国的百姓终于盼来了不见刀光剑影的日子。

解读

所谓平等,就是不占别人的便宜,不嫉妒别人的成就。实事求是地说,谁也不愿意被占便宜,谁也不愿意被人惦记着嫉恨。如果每个人都不想占别人的便宜,不对别人的成就产生嫉妒,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点,平等与和谐也就实现了,一如故事中的楚国和梁国士兵。

徐光启开放思想,敢为人先

名言

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达人之障。

——明朝吕坤

故事

徐光启(1562年4月24日1633年11月10日)字子先,号玄扈,教名保禄,明末著名的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和中西文化交流的先驱之一。

徐光启是上海人。在他出生之前,上海沿海一带遭倭寇骚扰十分严重。徐光启小时候,常常听他的父亲谈起当地人民英勇反抗倭寇侵略的情景,心里滋长起爱国的激情。

长大以后,徐光启上京赶考路经南京,听说那儿来了个欧洲传教士利玛窦,经常讲些西方的科学知识。南京的一些读书人都喜欢跟利玛窦结交。徐光启经过别人介绍,认识了利玛窦。他听利玛窦讲的科学道理,都是自己过去在古书上没有读到过的。打那时候起,他对西方科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利玛窦传播科学知识,主要是为了传教的方便。他觉得要扩大传教,一定要得到中国皇帝的支持。那时候,明朝是不让教士到北京传教的。利玛窦要地方大臣在明神宗面前帮他说话,他还到了北京,通过宦官马堂的门路,送给明神宗圣经、圣母图,还有几只新式的自鸣钟。明神宗不懂得圣经,也不知道圣母是什么人。但是对新式自鸣钟,倒很感兴趣,命令马堂把利玛窦带进宫来。

明神宗接见利玛窦的时候,请利玛窦谈谈西洋的风俗人情。利玛窦本来是意大利人,为了夸耀自己,把自己说成是“大西洋国”的人。有人一查万国地图,找不到什么“大西洋国”,就怀疑利玛窦来历不明,要明神宗把他撵走。

明神宗不听这个意见,倒赏给利玛窦一些财物,让他留在京城传教。有了皇帝的支持,利玛窦跟朝廷官员们接触就很方便了。

过了几年,徐光启考取了进士,官封翰林,也到了北京。他认为学习西方的科学,对国家富强有好处,就决心拜利玛窦为师,向他学习天文、数学、测量、武器制造各方面的科学知识。

但是,他的这一想法还没有付诸实施就遭到了一些朋友的反对。朋友说:“大明乃是天朝上国,你身为大明的朝廷命官,怎么能拜这个红毛鬼(当时国人对西洋人的蔑称)为师呢?”

徐光启回答说:“西洋人又怎么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难道我中华上国什么都是好的,根本不需要向西洋学习吗?”

就这样,徐光启坚持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中西文化,拜利玛窦为师。

有一次,利玛窦跟徐光启谈起,西方有一本数学著作叫几何原本,是古代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写的一本重要著作,可惜要翻译成汉文很困难。徐光启说:“既然有这样的好书,您又愿意指教,不管怎样困难,我也要把它翻译出来。”

打那以后,徐光启每天下午一离开翰林院,就赶到利玛窦那儿,跟利玛窦合作翻译几何原本,由利玛窦讲述,徐光启笔译。那时候,还没有人译过国外数学著作,要把原作译得准确,可不是件简单事。徐光启花了一年多时间,逐字逐句地反复推敲,再三修改,终于把前六卷几何原本翻译完成。

除了几何原本之外,徐光启还跟利玛窦和另一个西方传教士熊三拔合作,翻译过测量、水利方面的科学著作。后来,他又在研究我国古代历法的基础上,吸收了当时欧洲在天文方面的最新科学知识,对天文历法的研究,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明神宗的时候,国家爆发战争,杨镐统率的四路大军在萨尔浒几乎全部覆没,满朝文武大臣都十分震惊。大家齐集在宫门外,呼吁明神宗增加兵力,调拨军饷,抵抗后金。翰林院官员徐光启,一连上了三道奏章,认为要挽救国家危局,只有精选人才,训练新兵,还自愿担任练兵的工作。明神宗听说徐光启熟识军事,就批准他到通州练兵。得到了明神宗的批准,他满怀希望,想尽快练好新兵,加强国防。哪料到朝廷各个部门腐败透了,练兵衙门成立了一个月,徐光启要人没人,要饷没饷,闲得没事干。

后来,他好容易领到一点军饷,到了通州,检阅了那儿招来的七千多新兵,大多是老弱残兵,能够勉强充数的只有2000人,更说不上精选了。他大失所望,只好请求辞职。

1620年,明神宗死去,他的儿子明光宗朱常洛也接着病死,神宗的孙子朱由校即位,这就是明熹宗。徐光启又回到京城,他看到后金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又竭力主张要多造西洋大炮。为了这件事,跟兵部尚书发生矛盾,徐光启被排挤出朝廷。

徐光启回到上海,已经是60多岁的老人了。他本来对研究农业科学很有兴趣,回到家乡后,又在自己的田地上,亲自参加劳动,做一些试验。后来,他把他平日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一部著作,叫作农政全书。在这本书里,对我国的农具、土壤、水利、施肥、选种、嫁接等农业技术,都有详细的记载,真可以称得上我国古代的一部农业百科全书呢!

解读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世间万事万物永远都无法达到完美的境界,顶多也就是接近完美。如何接近完美呢?唯一的途径就是与人交往,学习他国和他人身上的长处,取长补短。向他国、他人学习不但需要勤奋好学的精神,更需要有平等胸怀。不管对方是谁,只要他身上有闪光点,都要虚心学习,就如故事中的徐光启拜“洋人”利玛窦为师一样。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