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5079  |  更新时间:2015-09-13 15:11:25  |  分类:

儿童教育

请给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

名言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他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

——德国康德

故事

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一位在自然科学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也是西方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他一辈子没有走出哥尼斯堡,但却发现了人类最为深刻的思想;身居斗室,却胸怀宇宙。了解宇宙的奥秘,建立了二元论的思想体系。

康德在童年时就极为聪明,可身体一直都很弱。他的父亲叫乔治,是一位皮匠;母亲是纽伦堡一位皮匠的女儿。父亲和母亲都是很虔诚的基督教徒。康德也从小受到严格的宗教教育,特别是他的母亲在这方面对他要求异常严格。母亲信仰中的道德成分很突出,这使康德养成了严于律己的习惯和特别忠诚、认真的性格。

康德的父母一共生育了9个孩子,康德是第四个。康德还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失去了两个孩子。这使父母亲对康德能不能活下来非常担心。他身体十分瘦弱,人们都预言他难以存活。一些人甚至嘲笑他说:“这样花费精力养活这样的孩子呢?即便长大了,他也是个废物。”

父母亲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自己应该对所有的孩子一视同仁,细心照顾。本教区牧师舒尔茨也怀着一颗博爱之心,对康德格外关心,总觉得他身上有些异乎寻常的地方。

康德8岁的时候,舒尔茨调任本地腓特烈公立高等学校校长。他来到康德家,建议把小康德送到这所学校受教育。校长说:“这孩子身体虽弱,但特别聪明。照这情形,他做体力活儿或学一般的手艺是不适合的。不管怎么样,请给孩子一个平等的机会。不如把他送到我的学校来,我会注意照顾他,将来他也许能成为一名很好的牧师。”

牧师的话一下子打动了康德父母的心。

“要是他将来能当牧师该多好啊!这孩子真像牧师先生说的,他还能干什么呢?当牧师没准儿还真行。有舒尔茨先生教导,一定是个好牧师。”母亲说,“咱们就是再苦也得供这孩子念书。他将来有出息,咱脸上也有光。”

就这样,小康德8岁就进入了腓特烈公立高等学校。父母从此一心要培养他做个牧师,舒尔茨也开始在他身上下气力,希望他将来真的有出息。

小康德每天早上6点钟以前就得到校,7点钟开始正式上课。主要课程是拉丁文和神学。神学主要是背诵教义问答。祈祷占去每天很多时间,早祷告要半个小时,每节课和每项别的活动也都得从祈祷开始。高一些年级后,神学课增加了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等内容。副课都安排在每星期四上,包括数学、音乐和法语等。没有自然科学和历史课。在所有的课程当中,康德最喜欢拉丁文。拉丁文教师海登莱赫不但具有特别好的口才,而且常常引导孩子们留意理解文章的内容。结果导致康德暗暗下决心违背父母的心愿,希望长大后不做牧师而做个古文学学者。

康德上学不易,不单家里经济条件不好,而且自己和母亲的身体都很糟。可是,康德既聪明又勤奋,他的学习成绩总是全校第一。眼看要上高年级了,母亲却经受不起生活的煎熬,撒手人寰。康德真怕自己要辍学了。幸亏母亲临终也没忘了嘱咐父亲,无论如何都得把康德培养成为一名牧师。校长舒尔茨在赶来参加葬礼的时候,也叮嘱父亲别忘了母亲的临终嘱托。

母亲死后,父亲情绪很糟,生活无规律,以致他的生意和家里的经济状况都越来越差。不过他始终都没有忘记妻子的临终嘱托,坚持没让康德辍学。

1740年,康德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学毕业,并考入了哥尼斯堡大学。上大学的前一天,康德专程到他的恩人舒尔茨家辞行。

他在大学是个极穷但却极富才华的学生。他不得不常常接受别人的施舍和接济。这使他越来越不苟言笑,越来越喜欢独处。他经常单独一人坐在树阴下沉思。许多别人熟视无睹的问题,他都要想个明白。渐渐地,他养成了一层一层逐步推演事理的习惯。

哥尼斯堡大学当时只有四个系:神学、法律、医学和哲学。神学是他不得不学的,但医学和哲学才是他真正感兴趣的。哲学虽然是那所大学最不重视的,但哲学系却有一位非常了不起的教授——克努岑。从克努岑嘴里,康德第一次听到牛顿的名字。在克努岑教授的指导下,从大学四年级起康德就开始独立撰写物理学论文。

1746年,康德写出了他的第一部物理学著作,在世界上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从此这位在幼年时期被人嘲笑为废物的哲学家一发不可收拾,迅速创建了二元论思想体系。

解读

无论是在家中和兄弟姐妹相处,还是在学校里和同学相处,都免不了互助与竞争。互助和竞争并不是没有原则的。在此过程中,最基本的原则是自愿、平等。人人都以平等之心参与社会交往,势必会形成一个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

维多利亚女王和丈夫

名言

平等既是一件最自然不过的事,同时也是最荒诞不经的事。

——法国伏尔泰

故事

维多利亚女王(18191901),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4年,同时也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0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发展,使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

女王不但在政治上成就卓著,同时还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这在各国君主中是很罕见的事情。维多利亚女王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因为她懂得爱要彼此尊重,夫妻之间,或爱人之间一旦在人格上瞧不起对方,爱情就会消失。

1848年,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表哥阿尔伯特公爵结了婚。和女王同岁的阿尔伯特比较喜欢读书,不大喜欢社交,对政治也不大关心。

有一次,女王敲门找阿尔伯特。

“谁?”里面问道。

“英国女王。”女王回答道。

“谁?”里面又问。

“维多利亚。”女王回答说。

“谁?”里面又问,门没有开。

敲了好几次以后,女王突然感觉到了什么,又敲了几下,用温柔的语气说:“我是你的妻子,阿尔伯特。”

这时,门开了。

爱是什么?恐怕这问题是个难题,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但爱应该包含相互尊重是毫无疑问的,不平等的两个人是不会产生爱情的。这“平等”要求的不是社会地位平等或别的什么身份,而是人格与感情的平等。

传说,爱情使者丘比特问爱神阿弗洛狄忒:“LOVE的意义在哪里?”

阿弗洛狄忒说:“L”代表Listen(倾听),爱就是要无条件无偏见地倾听对方的需求,并且予以协助。

“0”代表Obligate(感恩),爱需要不断地感恩,付出更多的爱,灌溉爱的禾苗。

“V”代表Valued(尊重),爱就是展现你的尊重,表达你的体贴,真诚地鼓励,发自内心地赞美。

“E”代表Excuse(宽恕),爱就是仁慈地对待,宽恕对方的缺点和错误,接受对方的全部。

也许爱神阿弗洛狄忒的解答是贴近真实的,爱不是用语言所能完全表述的,爱更多的是内心体验,一旦说出来就完全变了味儿。

解读

在真爱中的两个人,无论双方的学识、地位、财富有多么大的差距,也不能用“高人一等”的语言来刺伤对方。在爱与被爱之间,在上帝面前,我们任何人都是平等的。若在爱情里面掺杂了和它本身不相关涉的顾虑,那就不是真的爱情。如果一个人想用这种方式来展示他的权威,那么他显然是错误的,因为他将失去幸福的机会。

不摆大作家架子的托尔斯泰

名言

人不仅有自然的平等,也有精神上的平等。

——法国卢梭

故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中期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托尔斯泰虽然很有名,又出身贵族,却喜欢和平民百姓在一起,平等地对待他们,与他们交朋友,从不摆大作家的架子。

有一次,托尔斯泰作长途旅行时,路过一个小火车站。他想到车站上走走,便来到月台上。这时,一列客车正要开动,汽笛已经拉响了。

托尔斯泰正在月台上慢慢走着,忽然,一位女士从列车车窗里冲他直喊:“老头儿!老头儿!快替我到候车室把我的手提包取来,我忘记提过来了。”

原来,这位女士见托尔斯泰衣着简朴,还沾了不少尘土,把他当作车站的搬运工了。

托尔斯泰赶忙跑进候车室拿来提包,递给了这位女士。

女士随手递给托尔斯泰一枚硬币,感激地说:“谢谢啦!这是赏给你的。”

托尔斯泰接过硬币,瞧了瞧,装进了口袋。

正巧,这位女士身边有个旅客认出了这个风尘仆仆的“搬运工”就是托尔斯泰,就大声对女士叫道:“太太,您知道您赏钱给谁了吗?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呀!”

“啊!老天爷呀!”女士惊呼起来,“我这是在干什么事呀!”

她对托尔斯泰急切地解释说:“托尔斯泰先生!托尔斯泰先生!看在上帝面儿上,请别计较!请把硬币还给我吧,我怎么会给您小费,多不好意思!我这是干出什么事来啦。”

“太太,您干吗这么激动?”托尔斯泰平静地说,“您又没做什么坏事!这个硬币是我挣来的,我得收下。”

汽笛再次长鸣,列车缓缓开动,带走了那位惶惑不安的女士。托尔斯泰微笑着,目送列车远去,又继续他的旅行了。

解读

在与别人交往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误解。在这个时候,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极力保留对方的面子,无疑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或许有人会说,这多么不容易啊!其实,这很容易,只要心中装着平等观念就可以了。

梵高赢得矿工信任的奥秘

名言

在自然状态中,不平等几乎是不存在的。

——法国卢梭

故事

文森特·威廉·梵高(公元18531890年),19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他出生在荷兰,主要生活在法国。梵高热爱生活,但生活却一再嘲弄了他,致使他尝尽了人间的辛酸。后来,他在弟弟的帮助下,开始学习绘画。他性格敏感,聪明过人,在几乎没有受过正规绘画训练的情况下,自学成才,成为了后印象派的巨匠。

他广泛学习了伦勃朗等人的作品,吸收了印象派画家,特别是高更在色彩方面的经验,融合了日本版画的技巧,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作品洋溢着生活激情,富于人道主义精神,曲折地表现了他心中那苦闷、哀伤、同情与希望相互交织的复杂情感。

这样一位不幸的人,心中却装着比他更加不幸的人,因为他渴望平等,期待幸福。在做专职画家之前,梵高在博里纳日做了一段时间的牧师。

博里纳日是个产煤的矿区。在这个地区,几乎所有的男人都下矿井。他们在不断发生事故的危险中干活儿,但工资却低得难以糊口。他们住的是破烂的棚屋,他们的妻子儿女几乎一年到头都在里面忍受着寒冷、热病和饥饿的煎熬。这里的人都是“煤黑子”,肥皂在博里纳日人的心目中简直是一种不可企及的奢侈品。

梵高被临时任命为该地的福音传教士时,他找了峡谷的最下头的一所挺大的房子,并和村民一起拿麻袋去装了很多煤渣,在房子里烧起了炉子,以免房子里太寒冷。

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地登上讲坛,去向矿工们宣传福音了。令他纳闷的是,他还没讲几句话,好不容易聚拢起来的矿工就散去了。梵高尴尬极了,但又无可奈何。他开始反思自己:“我讲道是那样诚挚而又充满信心,他们为什么不爱听呢?不行,我要找一找原因。”

第二天上午,梵高在矿区转了一圈后,再次把矿工们聚拢起来,宣传福音。这一次,他讲的还是昨天的内容,但他分明看到,博里纳日人脸上的忧郁神情渐渐消退了。从他此次布道所受的欢迎来看,博里纳日的人民对他的态度已经没有任何保留了,他们相信了他。

作为上帝的牧师,梵高已经得到了这些满脸煤黑的人们的充分认可。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呢?不会是由于他有了一座新教堂,因为这对于矿工们来讲压根儿不算什么。他们不会知道关于对他的传教士职务的任命,因为他并没有告诉他们在原先那个地方他是没有正式任命的。而且虽然他刚才讲道时热情洋溢,措辞优美,但在原来那间简陋的小棚屋里和那座弃置不用的马厩里,他也是这样讲的啊!

梵高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他回到自己的住处,准备用从布鲁塞尔带来的肥皂洗脸时,脑海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他跑到镜子前面端详着自己,看见前额的皱纹里、眼皮上、面颊两边和圆圆的大下巴上,都沾着万千石山上的黑煤灰。

“当然!”他大声说,“这就是他们对我认可的原因所在,我终于成了他们的自己人了!”

梵高把手在水里涮了涮,脸连碰都没碰就去睡了。留在博里纳日的日子里,他每天都往脸上涂煤灰,从而使自己看上去和其他人没有两样。这就是赢得人心的奥秘!

解读

平等既是精神上的,也是身体上的。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最容易让人找到平等这种感觉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弄成和对方一样的人。彼此的相同点越多,相处起来就会越容易、越轻松。比如,一个穿着粗布衣服、戴着草帽的官员到田间地头向农民了解情况,更容易受到拥戴!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