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 > 第八章 悲剧不在于开始后被别人淘汰,而在于开始前被自己淘汰(一)
第八章 悲剧不在于开始后被别人淘汰,而在于开始前被自己淘汰(一)
作者:张兵   |  字数:3150  |  更新时间:2016-07-09 14:40:08  |  分类:

职场励志

1人生最深的恐惧来自于自己吓自己

人生最深的恐惧不是来自其他,而是自己吓自己。其实,成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是被我们想得太困难了,我们自己把自己吓得不敢向前迈进。

恐惧一直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不管我们是谁,不管我们身处何方,不管我们正在经历怎样的生活,都或多或少感到过恐惧。只有一个人能治疗你的内心的恐惧,那便是你自己。面对恐惧,如果你感到意志消沉,那么你就会沉到山洼的底部;但如果你能保持自信,就可以利用当时正在扯你下坠的那股力量,从低谷之中跃出来。

一位教授带着他的10个学生进入了一间黑漆漆的小房子,然后告诉大家:“今天,我们要在这间房子里进行一个实验。请大家在我的引导下走到房间的那一边。”

说完,教授就拉起了排在最前面的学生的手,然后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后面的学生也是一个拉一个,依次走了过去。等所有人都成功到达房间的另一边之后,教授打开了房间的一盏灯。忽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几个胆小的学生更是吓得大哭大叫起来。

原来,这个房子的下面居然是一个大坑,坑里养着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毒蛇,一条条目光如炬,有些还时不时地向上面的人吐着信子。大坑上面搭着一座扁扁的独木桥,方才他们就是从这座独木桥上走过来的。

教授转身问学生:“现在,你们之中有谁愿意再走一遍?”没有人回答。过了许久,有两个胆子大的男生站了出来。第一个男生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速度比第一次走时慢了很多。随后,第二个男生也颤颤巍巍地走上了独木桥,但走到一半时太害怕了,最后不得不趴在小桥上慢慢地爬了过去。

在两人都到达对面之后,教授又将房间的另外几盏灯打开了,房间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一样。直到这时,大家才发现:独木桥的下方装有一张十分细密的安全网,因为网线颜色十分浅,所以他们才没看见。

这时,教授又问:“现在,你们之中有谁愿意再通过一次这座独木桥呢?”。

没过一会儿,3个人便站了出来。

“你们呢?”教授问剩下的5个人,“你们为什么还不愿意呢?”

那几个人异口同声地问:“这张网能保证我们的安全吗?”

由此可见,失败固然与力量薄弱、能力不足有一定的关系,但最为首要的原因往往是信心不足,以至于还没有上场,就因为内心的顾虑或恐惧败下阵来。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能忍受灾难与不幸,并能战胜它们。有的人可能不相信自己能办得到,他们不知道,自己内心有惊人的内在源泉。只要我们加以利用,就能冲破难关。因为,我们比自己想象的要更加坚强。只要下定决心,就能战胜任何恐惧。请你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

当你鼓起勇气迈出第一步时,就会发现,许多事情变得非常简单,离成功越来越近了。原来成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困难。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到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期间,他经常到学校茶座或咖啡厅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这些成功人士包括一些创造了经济神话的人,某一些领域的学术权威,甚至还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些人精明强干,幽默风趣,把自己的成功都看得理所当然。久而久之,他发现,在国内时,他被一些成功人士骗了。那些人为了吓退那些正在创业的人,普遍把自己的创业艰辛夸大了。

作为心理系学生,他觉得有必要对韩国成功者的心态加以研究。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毕业论文,提交给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看完,大为惊奇,他觉得这是个新发现,这种现象尽管在东方甚至世界各地都普遍存在,但之前从来没人大胆地提出来并加以研究。随后,布雷登教授写信给他的剑桥校友,也就是当时坐在韩国政坛第一把交椅上的人——朴正熙。他在信中说:“我不敢说这本书对你有多大的帮助,但我相信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后来这本书果然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这本书激励了很多人,因为它从一个新的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头悬梁,锥刺股”、“三更灯火五更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没有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件事情感兴趣,并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智慧与时间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而这位青年也取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生最深的恐惧不是来自其他,而是自己吓自己。其实,成功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是被我们想得太困难了,我们自己把自己吓得不敢向前迈进。如果我们能勇敢地向前进,说不定就已经成功了。

2如果你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行,那么谁都帮不了你

信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调料。没有信心的生活,不能称之为完美的生活。不要认为自己没有用,不要老是坐在那边看天空。如果你自己都不愿意动,还有谁可以帮助你成功?

人的思维通常有以下定律:从想法到证据再到结果。比如,心里想着说自己不行,就会努力搜集证据来证明自己不行,最后自己的所作所为果然证明不行。

因此,当我们在做事情时,不妨试着改变自己的想法,先想自己还可以,接着搜集证据来证明自己还可以,接下来得出自己其实还可以的结果。然后,从自己还可以进步到自己很出色,然后搜集自己十分出色的证据,最后得出自己果真出色的结果。

当一个人对自己有信心的时候,做起事来才会信心十足;当一个人对自己没有信心的时候,做事时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真的不行。尼克松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位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缺乏信心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

1972年,尼克松竞选连任。由于他在第一任期内政绩斐然,因此许多政治评论家都预测尼克松将以绝对的优势取得胜利。

然而,尼克松本人却非常不自信,他无法从过去几次失败的心理阴影中走出来,非常担心再次出现失败。正是在这样一种潜意识的驱使下,他鬼使神差地做出了令他后悔终生的糊涂事。

什么事呢?他指派手下的人偷偷潜入竞选对手总部的水门饭店,在对手的办公室里安装了窃听器。事发之后,他又一再阻止调查,推卸责任,在选举胜利后不久就被迫辞职。本来胜券在握的尼克松,因为缺乏自信而导致惨败。

由此可见,信心是一种心境,对自己有信心的人不会在转眼间意志消沉。信心能让一个人征服他相信可以征服的东西。信心犹如一根又弱又细的线,很容易被拉断,却可以在一个人沮丧的时候,将他拋至空中,使其重获希望。

信心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营养调料。没有信心的生活,不能称之为完美的生活。或许有人会说这是很缥缈的东西,但正是因为缥缈、看不见,我们才会有一种精神寄托。而这种精神寄托会不知不觉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向。

理查派克是运动史上获得奖金最多的赛车选手之一。他第一次赛车回来时,很高兴地对妈妈说:“有35辆车参赛,我跑了第二。”

“你输了。”他妈妈毫不客气地回答。

理查派克感到很不理解:“可是,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比赛,而且赛车还这么多。”

“孩子,”妈妈深情地说,“记住,你用不着跑在任何人的后面!”

接下来的20年里,理查派克称霸赛车界。他的许多纪录至今无人打破。当别人问起他成功的原因时,他说,他从未忘记妈妈的教诲,是妈妈在他为得第二名沾沾自喜的时候,帮他发现了他还可能是第一的希望。

每个人都想得第一,但这个世界上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得第一。虽然我们并不认为成功的标准就是成为第一,但我们推崇自信的力量。试想一下,如果理查派克内心缺乏自信,他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行,他能在20年的时间里称霸赛车世界吗?

史铁生21岁时双腿残疾,可他却用“笔”走了世界上最远的路;贝多芬听觉完全丧失,却用心创造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斯蒂芬威廉霍金全身瘫痪,不能发音,却用思维走进了宇宙……这是何等的奇迹,何等的不凡!他们之所以能创造奇迹,不仅仅是因为坚强的意志,还有信心,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能行。

那我们呢?作为健全的人,我们有什么资格说自己不行呢?如果我们自己都认为自己不行,那么谁都帮不了我们。凡事要多找方法,少找借口,才能突破自己,才能做最好的自己。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