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鲶鱼效应:给自己找一个可怕的敌人
心理学当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鲶鱼效应”,过去渔民们出海捕鱼,收获颇丰,大量的沙丁鱼往往能够为渔民带来丰厚的收入,可是沙丁鱼不容易养活,捕获不久之后通常就会死掉,这样就影响了鱼的价钱。有些渔民在储藏沙丁鱼的鱼舱中放入几条鲶鱼,结果鲶鱼一直追着沙丁鱼,而沙丁鱼为了避免自己被吃掉,只能在鱼舱里拼命往前游,反而更容易存活下来。虽然沙丁鱼在鲶鱼的追击和威胁下非常痛苦,但是求生欲望强烈,最终不得不快速前进,从而变得更加顽强。
“鲶鱼效应”的潜台词其实就是“强大的敌人”或者是“威胁”,因为毕竟在一个相对安逸的环境中,我们的警惕性会下降、抵抗能力和生存能力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而当我们身边存在一个强大的对手时,会时时刻刻感受到威胁,就会想办法躲避危险,提高自己的防备能力和反抗能力。这种强大的压迫感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激励,就是一种强大的推动力,它有时候远比正面的鼓励要更加有效。
香港飞机场原先也是航空事故高发地,而且很多时候都是飞行员自己的操作失误引起的。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也为了节省更多的机场用地,香港政府想出了一个非常冒险的方法,那就是在飞机场旁边建造居民户。实际上,稍微懂点航行知识的人都知道,机场附近应尽量保持空旷,不能出现其他的建筑设施,更别说是民宅,以免发生飞行事故。但事实上自从香港改造这个机场以来,飞行安全指数竟然是世界上最高的,很多人一开始感到疑惑,为什么在这样一个靠近民宅的地方,飞行事故反而不容易出现呢?其实香港政府的做法就是巧妙应用了“鲶鱼效应”,他们将飞机场建在一个如此危险的地方,目的就是为了给飞行员制造压力,让他更加专注地开飞机,这种压迫感最终提高了飞行员的飞行技术。
实际上,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当中,“鲶鱼效应”的应用更是广泛,比如很多企业中的一些老员工,由于相互认识,缺乏足够的新鲜感,于是就会产生惰性和厌倦心理,整个团队反而会失去活力和创造力,从而在竞争中慢慢处于弱势。为了激励内部员工,让员工变得更有竞争力和斗志,企业的管理者往往会从外面引进一些更加优秀的人才,这些人才的出现,实际上严重威胁到了本土员工的利益。为了不至于被人淘汰,这些内部员工只好不断增强竞争意识,不断去想办法提高自己的能力,最终创造出一个充满活力的有竞争力的氛围,而且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也从中得到有效提升。
当然,在很多场合“鲶鱼”都是被动出现,被人刻意安排进来的,我们所面对的威胁也是经过别人设计和安排的,但有些时候,有些人根本没有办法意识到“鲶鱼”的作用,或者说是害怕“鲶鱼”的出现会打破原有的平衡,而引起众人的不满。这样一来,反而会影响到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更加积极主动地寻找“鲶鱼”,给自己找到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自己主动去设置一个障碍和挑战者,自己主动去寻找一个威胁,这样反而能够更加磨炼和激励自己。
海湾战争结束之后,美国国防部希望研制出一种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于是美国陆军最优秀的坦克防护装甲专家乔治巴顿欣然接受了这个艰巨的任务,为了能够研制出性能和质量更好的坦克,他还向国防部申请请来大名鼎鼎的迈克马茨一起合作。
国防部的官员听了非常疑惑,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迈克马茨和乔治巴顿向来水火不容,重要的是这个家伙还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因为他是一个破坏力专家,几乎没有什么是他破坏不了的东西。早些年的时候,迈克马茨和乔治巴顿有过激烈的辩论和争执,当时乔治巴顿声称可以制造出世界上最坚固的坦克防护甲,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能够摧毁它。结果迈克马茨针锋相对,他傲慢地回应说自己轻而易举就能将这些破铜烂铁摧毁掉。这两个人一直缠斗不休,而且乔治巴顿也一直很敬畏这个对手,毕竟从来没有人敢说自己可以抵挡住迈克马茨的破坏。
研制工作开始之后,乔治巴顿设计出了各种不同的防护甲,而且也采用了各种不同的材料,但是每次都在老对手的狂轰滥炸中被摧毁。面对如此可怕的对手,如此恐怖的破坏力,乔治巴顿并没有气馁,反而更加激发出了他的创造力,他不断想办法改进技术,提高强度和抵抗力,最终防护甲的性能越来越好,迈克马茨的破坏也越来越吃力。终于有一天,迈克马茨的破坏不再能够起到丝毫的作用,无论他怎么狂轰滥炸,都没有办法伤及巴顿设计的防护甲。这就是有名的M1A2型坦克装甲,它可以承受住时速超过4500千米,单位破坏力超过1.35万千克的打击力。
坦克研制获得成功之后,有记者问乔治巴顿为什么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如此重大的成功和突破,他笑着说:“因为我给自己找到了一位最出色、最可怕的对手迈克马茨,他才是我获得成功最有利的推动器。”
有时候,我们需要明白,自己之所以没有获得成功,只是因为没有选择好的对手,毕竟如果没有人对你形成威胁,没有人能够伤害你,那么你的警惕性自然会下降,你的竞争意识也会变弱,内在的潜力也就不会被激发出来。当你为自己寻找一个强大的、可怕的对手时,为了减少伤害,规避风险,防止自己被对手击败,你一定会想办法提升自己的能力,而这种压迫力往往会激发出你潜在的能力,会帮助你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快速的成长。
6#在痛苦中思考,看一看别人是如何击败自己的
论语中曾子曾说:“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说每天都要自我反省多次,这种反省实际上是对个人言行和品德的审视和矫正。其实除了自我约束、自我严格要求之外,很多时候我们都需要有自省精神,当我们成功的时候,需要不忘自我反省,失败的时候,更需要自我反省,我们需要想明白自己为什么会失败,自己为什么会承受痛苦,看看是谁给我们带来挫折和失利,看看他们是如何击败自己的。
实际上,很多人仅仅将失败当成一个结果,却没有认真去细剖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没有去回顾整个失败的过程,我们除了自怨自艾、沮丧悲观之外,对于其他东西似乎漠不关心,我们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失败,没有想过对手是如何击败我们的,因此我们只会抱怨社会现实,将所有的责任推到环境上去,却不懂得反省自己。我们自己有什么样的不足之处和缺陷,我们的劣势在哪,我们做出了什么错误的判断和决策,我们露出了什么样的破绽……这些实际上远远要比失败本身更加重要。
当失败来临的时候,最重要的不是去沮丧,而是要弄清楚对方是依靠什么方法来击败自己的。因为了解别人是如何击败自己的就像是在给自己问诊一样,一定是自己出了什么问题,犯了什么错误,留下了什么漏洞,才会被人一举击败。你要做的就是在失败中发现问题,去了解对方的攻击技巧,从而吸取更多的社会经验。
三星公司的总裁李健熙一直以来就梦想着构建一个伟大的电子帝国,当他一步步践行自己的理想时,却遭遇到了巨大的阻击,那就是日本的索尼公司。在最初的竞争中,李健熙总是输得很惨,市场一直打不开,而好不容易打开的市场又很快被索尼公司蚕食,为此三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时有很多人都认为李健熙虽然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可是在和索尼的竞争中,他占不到任何的优势,注定了要被索尼压制。
李健熙一开始并不相信这样的说法,但是一次次的突围都效果不佳,让他心急如焚,这时候他开始反省自己的经营策略和方法。经过多次的失败,他发现了几个问题,首先索尼公司同样身处亚洲,在亚洲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远远大于三星,如果硬碰硬,三星一定会输得很惨。其次,索尼是老牌电子公司,电子产品闻名世界,想要击败他只能去创新,采用新技术和新方法。
于是李健熙改变策略,开始努力和索尼公司进行合作,这样一方面可以尽量避免正面冲突,为三星赢得更多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另一方面,合作可以让三星尽可能地学习索尼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尽快成长起来。除此之外,李健熙也发现了索尼公司最大的问题,那就是创新能力比较弱,整个公司的文化偏于僵化,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抓住了这一点,李健熙意识到自己需要提高创新能力,努力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
李健熙知己知彼之后,开始着手进行改革,结果在2000年以后,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正式与索尼分庭抗礼,接着很快超越了这个对手。到了2013年,三星使用同样的方法反省了自己和苹果公司的差距,并加以改进和提高,最终与苹果公司形成对抗,开始成为手机市场的领头羊。
有人说失败是一面镜子,它往往能够真实地反映出问题,为你找出最关键的点,成功有时候能够掩盖很多真相,但是失败总是能够准确无误地反映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同时透过失败,我们能够进一步了解对手的出手时机,了解对手的实力,以及攻击方式。这是尊重对手的方式,也是对自己负责的一种态度,如果你把失败归结于一种仇恨,或者是当成一种不幸,那么最终反而会错失了解对方的最佳时机,而且下一次,你还会经历更多的打击和痛苦。
“吃一堑,长一智”,生活带来痛苦的时候,我们需要认真分析造成这种痛苦的原因,以此为鉴,认真反省自己的行为,认真观照自己的表现,去看清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去发现自己的弱点和软肋。通过这种分析和思考,我们就能够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同时也能够在失败的教训中激励自己。可以说反省是我们必须学会的一种自我调节、自我认知的方法,也是我们了解对手、学习对手的一种有效方式。
在很多体育比赛中,落败的一方常常会反复观看比赛录像,从而弄清楚自己到底在哪些环节上做得不够好,弄清楚对手是依靠什么来打败自己的。通过录像分析,他们往往能够发现问题,发现自己与对方的差距,从而不断提高和强化自己的弱势项目,这样他们才能够不断完善自己。那么在下一次的比赛中,大家就能够针对对方的优势作出调整,并能够对自身的弱势进行改进,这样就把握了更多的主动权和胜利的机会。
对于多数人来说,痛苦应该能够带来更多更为深刻的思考,我们的生活也需要这样的思考,如果你想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不被别人击败,那么就要懂得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去发现和了解自己的对手,只有这样,才能够避免更多的失败和痛苦,也才能够不断完善和改进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