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和”字,道出中华民族历经千年沧桑,傲视世界的生存智慧,和睦、和谐、和气更是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方方面面,在商事往来之中只有“和气生财”,才能实现共赢,一方面可以与对手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很好地维系客户,这样才能取得长久的发展。
“和”字突出了生意场上互利共生的关系,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做生意并不是你死我活的,如果一味地争强斗狠,给别人不留余地,其实也是在断自己的后路,结果往往都是两败俱伤。
追随李嘉诚20多年的洪小莲,谈到李嘉诚的合作风格时说:“凡与李先生合作过的人,哪个不是赚得盘满钵满!”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商场上,人缘和朋友显得尤其重要。李嘉诚曾经说过:“与人合作,首先要想到对方的利益,如果一单生意只有自己赚,而对方一点不赚,这样的生意绝对不能干。”有钱大家赚,和气生财,是李嘉诚一直信奉的生意哲学。
20世纪80年代,位于九龙湾的一块政府公地拍卖,因为地理位置良好,拥有极高的开发价值,房地产界的多数大亨都参加了这块地皮的拍卖,李嘉诚也出现在拍卖场上。
那块公地占地面积为24.3万平方英尺,底价为2亿港币——每口竞价为500万港币。从一开始,拍卖的场面就异常火爆,拍卖场上响起了一个李嘉诚非常熟悉的声音:“2.15亿!”是李嘉诚的老对手胡应湘,两个人微微一笑互打招呼,随即双方继续竞拍,李嘉诚不慌不忙地举起手叫到“3亿”,正在大家一片哗然的时候,胡应湘沉着应战,又将价格连抬十一档,喊出了3.55亿港币的高价。
此时也有其他地产大亨加入竞拍,一片混乱之中,很少有人注意到李嘉诚的得力助手周年茂悄悄地走到胡应湘的助手何炳章身边,对他一阵耳语。结果,胡应湘居然从此就退出竞投不再应价。在人们都感到意外的时候,李嘉诚再次报出4.95亿港币的天价,令在场的所有人侧目。
不过,在拍卖会后李嘉诚立刻宣布:“这块地是我和胡应湘先生联合所得,将用以发展大型国际商业展览馆。”原来,这就是为什么看起来来势汹汹的胡应湘会突然退出竞投的原因。
分出一点好处给胡应湘,以防止他和自己继续在较量中抬高地价,这一招给李嘉诚留下了很大的回旋余地。这不仅能帮助李嘉诚在预期的价格之内竞标成功,将发展空间巨大的公地揽入怀中,而且他在与胡应湘分享利益的同时又在拍卖场上化敌为友,为自己将来的发展多留下了一条后路。
成功的商人,都重视“和”,冤家宜解不宜结,以和为贵,无论是商家与顾客间的和,商家与商家间的和,还是商家与社会间的和,只有“和气”方能“生财”。
商人以利为重,但是不能见利忘义。做生意不仅靠精明地计算,还有良好的商誉。照顾对方的利益,利益面前让三分,才能获得更多的支持,赢得更多的利益。总喜欢捡小便宜的商人,最终会失去大利益,永远也不可能做成大生意。
不仅是在生意场上,我们在与人交往时,更要做到以和为贵,和气待人。与其结怨导致双方受损,不如化解矛盾和平相处,退一步海阔天空,为彼此留有余地。我们常听人说“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并不是怕担不起责任的妥协。这样做可以帮我们在生活中避免很多无谓的麻烦,这样我们就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去经营生活,而不至于有太多的牵绊与烦恼。
作为商人,一定要懂得利益共享,只有懂得与人为善、和气生财,才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也许这种经营方式不会让你在近期内就获得巨大的收益,可就长远来看,和气生财有不可估量的潜在价值。如果我们在生意场上不懂得和气生财的道理而是意气用事的话,很容易在生意场上树立敌人,恶性竞争也就会随之而来,生意就很难长久地做下去。懂得和气生财,有钱大家赚,有利大家享,就会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围,生意也就会越做越顺。
很多商人总是不肯吃亏,小小的利益也不肯放过,为了一丁点的利益与对方争得面红耳赤,闹得不欢而散,到头来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做生意的时候不能斤斤计较,锱铢必较,最后失去的往往是大的利益。不管什么时候,都要适当地照顾他人的利益,让对方得到利益,最后收获最大利益的往往是自己。
自古以来,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追求利益是商人最大的目的。但是追求利益不能建立在破坏合作关系上,毕竟做生意本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想把生意做好,想让别人愿意与你合作,就必须照顾别人的利益。利益共享,雨露均沾,才能赢得更多合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