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 第6章 东观续史,赋颂并娴——博学高才的女史学家班昭
第6章 东观续史,赋颂并娴——博学高才的女史学家班昭
作者:郁海彤   |  字数:4259  |  更新时间:2017-08-02 11:03:25  |  分类:

人物传记

班昭(约45年~约117年),又名姬,字惠班,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女,班固、班超之妹,十四岁嫁同郡曹世叔为妻,早年守寡。因其博学高才,其兄班固著《汉书》,未竟而卒,班昭奉旨入东观藏书阁,续写《汉书》。其后汉和帝多次召班昭入宫,并让皇后和贵人们视她为老师,号“大家”,故后世亦称“曹大家(gū)”。邓太后临朝后,曾参与政事。班昭作品存世七篇,《东征赋》和《女诫》等对后世有很大影响。

两代史学巨擘,一门文武英杰

在中国古代,一门三父子都是名人者,并不多见。若是在这男性之中有女性来点缀,更是千古罕逢。闻名已久的苏门父子和苏小妹的故事,让人津津乐道,但遗憾的是苏小妹在历史上并不存在,只是人们凭空虚构的。但是班家三父子和才女班昭却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真实存在的。

班昭的父亲是班彪,上文中已经提到,他是东汉著名的学者。从小好古敏求,与其兄班嗣游学不辍,才名渐显。写过《论衡》一文的著名思想家王充就曾师从于他,而且其子班固修成《汉书》,史料多依据于他,这才有了后来班昭的继续修史工作。

班彪从小接受儒家思想,他的史学观点与司马迁有所不同。他认为司马迁在《史记》中“崇黄老而薄五经”“轻仁义而羞贫穷”“贱守节而贵俗功”,是一个大弊端。然而他也称赞司马迁“善述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野,文质相称,盖良史之才也”。他的这些观点完全被班固继承,对于《汉书》的编撰影响颇深。另外,班彪还著有《北征赋》《览海赋》《冀州赋》等。

班昭的两个哥哥都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班固是《汉书》的作者,东汉史学家、文学家,与司马迁合称为“班马”,是“汉赋四大家”之一,其他三位是司马相如、扬雄、张衡。另一位哥哥是班超,可谓是“文武全才”,是东汉著名的外交家和军事家。因东汉受到匈奴的侵扰,不断掠夺居民和牲口,班超于是扔掉手中之笔说:“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这就是“投笔从戎”成语的由来。

班超投入军营之中,就显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窦固很欣赏他的才干,于是派他和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达鄯善国(今新疆境内),鄯善国原本归属匈奴,但是匈奴对鄯善国很苛刻,鄯善王很不满意,见到汉朝使者来访,开始很高兴。鄯善王对班超等人先是嘘寒问暖,礼敬有加,后来突然改变态度,变得疏懈冷淡。班超猜测,定是匈奴使者也来了,鄯善王正在犹豫不决,极有可能瞬间倒向匈奴。

于是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率领三十六位壮士偷袭了匈奴的帐篷,杀了匈奴的使者,鄯善王见匈奴使者已被斩杀,没有办法选择,只好倒向了汉朝。

为兄请命——班氏兄妹手足情深

班固继承父志,立志续写《汉书》。这个时候有人向朝廷上书告发班固“私修国史”,汉明帝下诏扶风郡收捕,班固被关进京兆监狱,书稿也被官府查抄。“私修国史”罪名很大,当时有个叫苏朗的人,曾被人告发伪造图谶,被捕入狱后,很快就被处死。面对这种严峻形势,班家上下十分紧张,害怕班固凶多吉少。弟弟班超担心班固被郡署拷打逼问,无法表白,便骑上快马赶赴洛阳,打算上书汉明帝,替班固申冤。

班超策马穿华阴、过潼关,赶到洛阳上疏为班固申冤,引起汉明帝对这一案件的重视,特旨召见班超核实情况。班超将父兄两代人几十年修史的辛劳以及宣扬“汉德”的意向全部告诉了汉明帝,扶风郡守也将查抄的书稿送至京师。明帝读了书稿,对班固的才华颇为赏识,称赞他所写的书稿确是一部奇作,下令立即释放,并召进京都皇家校书部,拜为兰台令史,掌管和校定皇家图书。

到了班超晚年,久居偏远异地,年迈的他思念故土,上书朝廷请求回国。但是皇帝并没有批准,于是班昭代兄上书汉和帝,请皇帝恩准其兄回乡,文章写得入情入理,感人肺腑:

“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超之始出,志捐躯命,冀立微功,以自陈效。会陈睦之变,道路隔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因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赖蒙陛下神灵,且得延命沙漠,至今积三十年。骨肉生离,不复相识。所与相随时人士众,皆已物故。超年最长,今且七十。衰老被病,头发无黑,两手不仁,耳目不聪,扶杖乃能行。虽欲竭尽其力,以报塞天恩,迫于岁暮,犬马齿索。

蛮夷之性,悖逆侮老,而超旦暮入地,久不见代,恐开奸宄之源,生逆乱之心。而公卿大夫咸怀一切,莫肯远虑。如有卒暴,超之气力不能从心,便为上损国家累世之功,下弃忠臣竭力之用,诚可痛也。故超万里归诚,自陈苦急,延颈逾望,三年于今,未蒙省录。

妾窃闻古者十五受兵,六十还之,亦有休息不任职也。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不遗小国之臣,况超得备侯伯之位,故敢触死为超求哀,丐超馀年。一得生还,复见阙庭,使国永远劳远之处,西域无仓卒之忧,超得长蒙文王葬骨之恩,子方哀老之惠。《诗》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超有书与妾生决,恐不复相见。妾诚伤超以壮年竭忠孝于沙漠,疲老则便捐死于旷远,诚可哀怜。如不蒙救护,超后有一旦之变,冀幸超家得蒙赵母、卫姬先请之贷。妾愚戆不知大义,触犯忌讳。”

大致含义就是班超刚出塞时,就立志捐躯为国,时逢陈睦被害,班超以一己之力,辗转异域,幸亏有陛下的福德庇佑,得以全活,至今已有三十年了。当初跟随他一起出塞的人,都已作古。班超年满七十,衰弱多病,即使想竭尽报国,已力不从心。如有突发事件,势必损害国家累世的功业。我听说古人十五从军,六十还乡,中间还有休息、不服役的时候。因此我冒死请求陛下让班超归国。班超在壮年时候竭尽忠孝于沙漠之中,衰老的时候则被遗弃而死于荒凉空旷的原野,这真够悲伤可怜啊!如果班超逝命丧异域,边境有变,希望班超一家能免于牵连之罪。

正是由于班昭这封丝丝入扣、情理俱全的奏疏打动了汉和帝,班超才得以叶落归根,在垂暮之年回到故乡。班昭的这篇《为兄超求代疏》为后人所赞赏,被收入《古文析义》中。

东观续史,赋颂并娴——博古通今的女学者

史称班昭“博学高才”,可不是空穴来风。清代女作家赵棻称赞她“东观续史,赋颂并娴”,她的主要成就,突出地表现在整理并最后完成《汉书》。《汉书》是继《史记》后的重要史籍,之前一直是班昭的父亲班彪立志撰修的。班彪作《史记后传》六十五篇,还没完成就因病去世了。班固继承父志,初步写成记述西汉一代全部历史的《汉书》。后来,班固因窦宪一案的牵连,死在狱中的时候,《汉书》中的八表和《天文志》书稿散乱,尚未完成。全书卷轶浩繁,有些地方显得比较芜杂,还需要继续修葺、整理。

汉和帝深知班昭是一位博古通今、才学过人的女学者,而且在班固生前,班昭就曾参与这部书的撰写,对这部书最了解,于是下诏让其在当时的皇家藏书处,东观藏书阁继续完成《汉书》。

班昭继父兄遗志,在藏书阁经年累月孜孜不倦地阅读了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遗留下来的散乱篇章,将《汉书》从头至尾进行了一番仔细的校核,并在原稿基础上补写了八表和《天文志》。《汉书》表与《史记》表有同有异,制表要求胸有全局,独运匠心,明确义例,眉目清晰。正史之作,以制表为难,故二十四史中,无表竟达十五史。八表包括:《异姓诸侯王表》《诸侯王表》《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泽侯表》《百官公卿表》《古今人表》等。

编纂《天文志》尤其难,不仅要求编者有丰富的天文、数学知识,还要有底蕴丰厚的文学才华。后来,东汉著名的经学家马融的弟弟马续也参加了《天文志》的续写工作。这样,一部记载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的《汉书》就完成了。

《汉书》前后花了三四十年的时间,才得以大功告成。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巨著,虽然经由四人之手写成,但是读起来却“后先媲美,如出一手”。续写的部分与整部《汉书》十分和谐协调,这就不难看出班昭的确是中国古代妇女中一位了不起的人物。

《汉书》问世以后,读者多不通晓。东汉大儒马融等人曾拜在班昭门下,接受她的教授和辅导。汉和帝还几次召她进宫,让皇后和嫔妃们都拜她为师,向她学习儒家经典,乃至天文算术。自此,班昭声名大振,被人敬称为“大家”。每当遇有外邦前来贡献异物时,皇帝便让曹大家即席为赋作颂。

《女诫》——“立言不朽”还是吃人礼教的道德教科书

班昭虽然是杰出的女学者,但是她依然是在封建道德教条的严格控制背景下长大的。她是一个博学多才的才女,但也是在封建思想摧残之下,成长起来的不苟言笑的德育女教师。班昭不仅教授后宫的嫔妃儒家经典,也规范她们的日常行为,为便于“有助内训”还特意写了一本讲义教材,这就是著名的《女诫》。

《女诫》有七章,陈述诸如卑弱、夫妇、敬慎、妇行、专心、曲从和叔妹等封建道德教条,尽管被人捧为“立言不朽”,其实却是教导妇女柔顺地服从吃人礼教的道德教科书。该书论述了女子在“夫家”需要处理好的三大“关系”,即对丈夫的敬顺,对舅姑的曲从和对叔妹的和顺。

班昭的《女诫》本是用来教导班家女儿的私家教科书,不料京城世家争相传抄,不久之后便风行全国各地。不过,当时她的夫妹(小姑子)曹丰生就不同意她的观点,曾作文批驳《女诫》的观点,据称“辞有可观”,一定另有新奇的见解,可惜文已不传。

班昭除了编撰《汉书》之外,还著有赋、颂、铭、诔、哀辞、书、论等,共十六篇。原有集三卷,大都失传。班昭所作《东征赋》一篇,被昭明太子萧统编入《文选》,保存了下来。李善注引《大家集》说:“子谷,为陈留长,大家随至官,作《东征赋》。”《东征赋》是班昭随同儿子曹成到陈留赴任时,描述自身经历的作品。又曾为班固《幽通赋》作注,今存《文选》李善注中。

班昭主要生活在汉和帝时代,汉和帝在班超死后不久就驾崩了,后来的汉殇帝和汉安帝都是短命又年龄过小,邓太后便临朝听政,造成外戚专权局面。邓太后以女主执政,班昭以师傅之尊得以参予机要,竭尽心智地尽忠。邓骘以大将军辅理军国,是太后的兄长,颇受倚重,后来母亲过世,上书乞归守制,太后犹豫不决,问策于班昭,班昭认为:“大将军功成身退,此正其时;不然边祸再起,若稍有差迟,累世英名,岂不尽付流水?”邓太后认为言之有理,批准了邓骘的请求。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她在曹家有一个儿子叫曹成,字子谷。邓太后临朝称制后,班昭开始参与政事,出力不少。因为这个原因,曹成被封为关内侯,官至齐相。班昭逝世后,皇太后亲自为多年的老师素服举哀,由使者监护丧事,死后也给予了她应得的荣誉。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