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风华绝代: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才女们 > 第15章 崭绝清巧,拟古尤胜——诗文俱佳的鲍令晖
第15章 崭绝清巧,拟古尤胜——诗文俱佳的鲍令晖
作者:郁海彤   |  字数:3457  |  更新时间:2017-08-02 11:03:25  |  分类:

人物传记

鲍令晖,生卒年不详,南朝女文学家,东海(今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是著名文学家鲍照之妹,出身贫寒,但能诗文。鲍令晖是南朝宋、齐两代唯一留下著作的女文学家。曾有《香茗赋集》传世,今已散佚。另留传下来《拟青青河畔草》《客从远方来》《古意赠今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等。

兄妹情深——骨肉能几人,年大自疏隔

鲍令晖同左棻一样,可以说是无独有偶。她们的哥哥都是一代文学巨匠、诗歌圣手。鲍令晖的哥哥鲍照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诗人。鲍照在文学史上有着非凡的地位,与谢灵运、颜延之并称“元嘉三大家”。作为南朝文坛上杰出的、富有多重个性的诗人,鲍照那潇洒俊逸、自由浪漫的乐府诗,对李白磊落豪放的歌行体产生了极为强烈的影响,而他那感时伤怀、关注民生的创作倾向,也深刻地影响了杜甫沉郁顿挫的美学倾向。

杜甫曾有一首诗云:“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赞叹李白的浪漫主义风格,而其中的“鲍参军”指的就是鲍照。同时,无论在李白学习鲍照的诗歌特点上还是杜甫的赞誉上,都足以看出鲍照在两位大诗人眼中是一位很有分量的诗人,其远远胜过同时代的颜谢两人对李杜的影响。

根据《鲍参军集注·拜侍郎上疏》上的说法,鲍照和鲍令晖兄妹俩生活在一个贫寒的士族家庭。鲍照谈及他们一家的情况时说:“臣北州衰沦,身地孤贱。”又说,“束菜负薪,期与相毕。”鲍照说他们一家要靠挑柴、捆菜维持生活,是有夸张成分的。然而,在南北朝那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讲求门第的时代,鲍照说“身地孤贱”,相比之下,并非为过。鲍照一家,生丁孤单,只有妹妹鲍令晖与鲍照朝夕相伴,所以兄妹之间亲爱异常。

鲍照曾写有抒发自己离家羁旅惆怅情怀的《代东门行》,兄妹深情溢于言表。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

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知,何况异乡别。

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

野风吹草木,行子心肠断。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

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这首诗写鲍照离家时的伤感情景,而送行的人之中以鲍令晖为主角。在鲍照的脑海中,妹妹鲍令晖满脸泪痕的样子一直萦绕脑海,挥之不去。当他“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来到大雷池边,思乡之情更为浓重沉郁,对鲍令晖的怀念更为急迫,于是挥毫写成了“超绝笔墨蹊径”的《登大雷岸与妹书》,详细地向鲍令晖诉说了他旅途的所见所闻,并谆谆告诫妹妹:“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为我念。”

这些情意深长的诗文,传到鲍令晖的手中,使她如睹鲍照的艰难旅程,于是她写下了《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

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

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

物枯识节异,鸿来知客寒。

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此诗中,鲍令晖向鲍照诉说,自君离别后,从未欢畅过。眼望身边的一景一物,都会惊扰思念之情,并盼望暮冬一过,游客将随着春天一起到来。鲍照赶到任所,可能没有立即回家省亲,从而使鲍令晖叮咛的“除春待君归”的意愿落空。于是鲍令晖又写了一首《示行人》(又题《寄行人》):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

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鲍令晖这首小诗,时序的转换,由桂及兰,写得自然,毫无牵强转折的痕迹。诚如《船山古诗评选》中王夫之所称道的那样:“小诗本色,不嫌迫促,‘松下问童子’篇,盖从此出。”也就是说,它开了唐人五言绝句的先声。对于一位女作家、一首小诗来说,这一评价不可等闲视之。鲍令晖不愧为一位由古体诗到近体诗过渡时代的优秀女诗人。

鲍照对左思兄妹的文才很是仰慕,并自认不如。据钟嵘《诗品》载,鲍照有一次曾对宋孝武帝刘骏说:“臣妹才自亚于左棻,臣才不及太冲尔。”看来这位家境清贫的大诗人很有一些谦逊的美德,并无“文人相轻”的恶习。左思是晋太康文坛上重要作家,曾以他的《三都赋》而使“洛阳纸贵”;左棻是左思的妹妹,晋武帝的贵嫔,写有《离思赋》《啄木鸟》等诗文。鲍照在这里其实是自谦,他把鲍令晖与左棻相提并论,并为有像左棻一样才华的妹妹而自豪。的确,在中国文学史上,一家父子、兄弟、夫妻为文学家的多有,似左思兄妹一样同为文学家的则罕见。因此,鲍照以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妹妹而自豪,也并不奇怪。

崭绝清巧,拟古尤胜——善写爱情诗的才女

从现存作品来衡量,确实很难分出左棻和鲍令晖的水平谁高谁低,正如左思和鲍照各有千秋一样。钟嵘在《诗品》中说她的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但又批评她“唯百愿淫矣”,也就是指责她的感情过于外溢而不够含蓄。这大约是指她那些诗主要写相思之情,但这些诗作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助之以充盈的才思,使其表现的情感丰满深厚,应当说是一个长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瑕疵看待。

鲍照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上挽曹、刘之逸步、下开李、杜之先鞭”的地位,而鲍令晖的地位与哥哥相仿。她也同鲍照一样,很善于从民间歌谣中汲取营养。虽然钟嵘批评她的诗“唯百愿淫矣”,但是这些诗不同流俗。按照当时处于诗坛领袖地位的颜延之批评汤惠休诗的说法,这也算是“委巷中歌谣”了。其实,鲍令晖这些抒写爱情的作品,情真意切,内容还是健康的,确是无可指摘的。

她的《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二首,曾被人誉为“亦是《子夜》之流,颇有隽致”。其诗如下:

其一

明月何皎皎,垂櫎照罗茵。

若共相思夜,知同忧怨晨。

芳华岂矜貌。霜露不怜人。

君非青云逝。飘迹事咸秦。

妾持一生泪。经秋复度春。

其二

君子将遥役。遗我双题锦。

临当欲去时。复留相思枕。

题用常着心。枕以忆同寝。

行行日已远。转觉心弥甚。

而《古意赠今人》中的隽句,则突出的代表了她的“崭绝清巧”的风格。

寒乡无异服,毡褐代文练。

日月望君归,年年不解綖。

荆扬春早和,幽冀犹霜霰。

北寒妾已知,南心君不见。

谁为道辛苦?寄情双飞燕。

形迫杼煎丝,颜落风催电。

容华一朝尽,惟馀心不变。

全诗可分为三层。前四句为一层,意指惦念不安、久盼不归;下面六句为第二层,从对方落笔,由彼而己;最后四句为第三层,从自己的所处地写起,由己而彼。无怪沈德潜称赞:“北寒南心,巧于著词”(《古诗源》)。“巧”在它紧接上文,自然生发,翻出深意;“巧”在它借时借地,遣词造句,词简意丰,妙语传情。

值得品味的还有她的两首拟古诗。一首是《拟青青河畔草》: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

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

人生谁不别,恨君早从戎。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鲍令晖的诗,皆属思妇思念征夫之属。鲍令晖是否有北戍的丈夫,难以考证。可能有,也可能纯系拟古。但是不论哪种情况,鲍令晖的拟古之作,皆得心应手,且多有创格。另一首是《拟客从远方来》,可以视为姊妹篇:

客从远方来,赠我漆鸣琴。

木有相思文,弦有别离音。

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

愿作阳春曲,宫商长相寻。

本诗亦写闺妇思念征夫之情,结思巧妙,用语含蓄,拟古而有创新,借琴而传递出满腹相思,凄婉真挚,令人回味。钟嵘称赞鲍令晖诗作“拟古尤胜”倒也是独具慧眼。其实,名曰“拟古”,实际上并不全是模拟,而是借旧题以寄托新意。这便是鲍令晖胜人一筹之处。

关于鲍令晖的生平,绝少史料记载。她及鲍照的籍贯,也大有分歧。有说涟水人,有说是灌云人,其实他们是山东郯城人,而后徙居建康。而鲍令晖的生卒年月史载不详,只能根据鲍照生活的年代略加印证。鲍照在《请假启又》中说到:“天伦同气,实惟一妹,存没永诀。不获计见,封瘗泉壤临送。私怀感恨,情痛兼深。”由此可见,鲍令晖先于哥哥离开人世。鲍照生于414年,卒于466年,享年五十余岁。据分析考证,鲍令晖病亡时间大约在孝武帝大明七年(463年)夏秋之际,其寿命大约最长也只有四十余岁。

鲍令晖比鲍照先死。当时鲍照患病,有着悲观的下世之想。当他得知鲍令晖去世的噩耗,回顾平生“孤苦风雨”,只有鲍令晖与他“天伦同气”,现在失去患难与共的妹妹,又“存没永诀,不获计见”,“私怀感恨,情痛兼深”。加之居家睹怀旧物,更增添了沉重心情,于是他写下了《伤逝赋》。其文抒写鲍照悼念鲍令晖郁结愁苦的心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从中可见鲍氏兄妹的深挚感情。

鲍令晖以鲍照之妹为人所知,兄妹间的深刻情感构成了两人诗作的一大主题,同时也铸成为传世名篇,鲍令晖诗文情意深厚,蔚为可观,由于生活的视野所限,她的诗作除写离思别恨之外,没有多少深厚的社会内容。可是她的诗作拟古而创新,结思巧妙而又纯厚的手法,还是有一些借鉴之处的。尤其是她的拟古诗注重雕琢词句,对仗工稳,大量使用对偶句,在格律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五言小诗有唐诗风味,这些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文学史尤其是妇女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