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是每个女孩子与生俱来的优势。早在10~13个月时,她们就用自己的天赋“宣言”了,而男宝宝还要等上3~4月才会说话。3岁的女宝宝就可以清楚地表达了,而男宝宝4岁半才能做到。那么,对于宝宝的这项先天优势,你要怎么去开发呢?第三十节第一次说话
有位妈妈的宝宝女儿现在快2岁了,但是还不会说话(一岁左右的孩子就能够说话了)。虽然宝宝什么都知道,可就是不开口说出来。当爸爸妈妈问她什么时,她就用手指给爸爸妈妈看。如果她想要什么,就拽着爸爸妈妈拿。不过,有的要求手势也表达不清楚,宝宝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又哭又叫。
其实这位小宝宝早在七八个月时就有讲话的愿望了,甚至能够清楚地讲出“狗狗”、“灯灯”、“爸爸”、“妈妈”等词。但是,第一次说话被爸爸妈妈忽视了。
当时妈妈和父母同住,爸爸在外地工作。宝宝时常会对着外公叫“爸爸”。当然,外公很尴尬:“错啦,错啦,你叫错啦,我可不是你的爸爸,我是你的外公,你要叫我外公才对啊!”纠正多次之后,宝宝就开始不叫外公爸爸了,但是也不去说话了。
爸爸妈妈忽视了宝宝第一次的说话,宝宝竟开始“金口难开”。可见第一次说话对宝宝语言发展的重要影响。所以,身为父母千万不要错过宝宝的每个细节,因为哪怕一个小小的疏忽都会带给宝宝无穷的灾难。对于宝宝说话,有些细心的家长,早在宝宝说话之前就进行了准备工作。
因为在每个宝宝能够清晰说话之前都有一段语言的萌发期,他们会嘴里煞有介事地咿咿呀个不停,你却猜不到他们在嘟囔什么。最近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者通过一项专题研究发现,“牙牙学语”实际上已是婴儿在学习“真正意义”的说话。我们也可以说,这是宝宝的第一次说话。
这个阶段的宝宝,学话的进程比想象的都要早得多,这个主要在1岁以内。
1个月宝宝:听到陌生人的说话声时,吮吸奶瓶的速度会加快;
2个月宝宝:可以发出响亮的“啊啊”声向你做出反应,有时还带有微笑;
3个月宝宝:能分辨出不同的说话声之间的区别,这正是学习语言的一个最为基础的时期;
6个月宝宝:“牙牙学语”时不时地会夹杂进故意喊叫以引起大人的注意,有的宝宝这个时候就能够清晰的叫出爸爸妈妈了;
1周岁左右宝宝:语言明显频繁、复杂起来,当他们加入音节,拼读出来时,你就发现宝宝开始说话了!
我们看到宝宝第一次说话其实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爸爸妈妈如果进行了密切关注,并对宝宝看似并无意义的“婴儿语”做出积极的反应并加以鼓励时,那么宝宝的语言天分就会汩汩而出了。否则,因为疏忽,本来7个月的小宝宝就能说话了,但是到了2岁还不会说话。
下面是宝宝这一时期说话,家长应该做到的事情:
对宝宝的“牙牙学语”积极反应;
不要对宝宝发音的准确度要求过高;
鼓励宝宝反复使用学会的那些单词,比如在玩娃娃时,对娃娃的重复;
及时发现宝宝的生理缺陷;
避免语言环境过度复杂。
这些方面很重要。在此强调一下,如果宝宝因为爸爸的缺少,就会引起宝宝语言走进“盲区”。有些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保姆方言不同,宝宝就会困惑,导致说话晚。所以,纯化语言环境也是半岁后宝宝语言发展的重要前提。
第三十一节女儿的语言潜能从何而来
两岁半的琪琪现在已经会说120多个英语单词,发音标准,口齿伶俐,在她所在的小区都快成了新闻人物。那么什么原因让琪琪有了这么高的英语水平呢?其实,琪琪妈妈并没有怎样教给宝宝英语,因为家里有生意,实在忙不过来,就把刚刚一岁半的琪琪送进了小区的一家私人幼儿园。而幼儿园就是琪琪英语学习的开始。
幼儿园一共才十几个宝宝,大的有五六岁了,小的就像琪琪一样。因为宝宝少,所以园里的宝宝都是集体上课。老师在教大宝宝英语时,琪琪就在一边玩一边听。琪琪在园里待了大概一年,当老师考大孩子英语单词时,有的孩子答不上来,琪琪却在旁边说得清清楚楚。
老师很惊讶,就试着考考她,发现只要是老师教过的,没有琪琪不会的。除了100多个单词外,琪琪竟然能说些简单的英语句子了,比如,“gotowork”“Howoldareyou?”
琪琪超常的英语水平,向我们证实了女宝宝的语言潜能。据研究,女宝宝自2岁起就比男宝宝更会说话,即使是龙凤胎,女宝宝学习语言的能力也比男孩强。
研究人员对3000对龙凤胎进行了研究,研究员询问了这些孩子的父母,这些孩子从出生到两岁时学100个词汇的情况。结果表明:男孩在两岁时平均懂得44个词汇,而女孩则懂得52个。
最终,研究员将女宝宝的语言天赋总结为基因因素。他们认为,由于两性的基因产生了不同的激素作用,让男宝宝和女宝宝出现了的语言能力的分歧。并且这种分歧不仅表现在她们的幼儿时期,并且持续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比如,在以后初中、高中甚至大学学习语文和英语的时候,女孩的整体水平远远高于男孩。
家有女宝宝的话,就不要忽视她的语言潜能,因为语言作为思维的外壳,它直接影响思维的发展水平。在婴幼儿时期对女宝宝的语言潜能进行大力开发,有利于女宝宝的智力提升。成熟的语言潜能以听、说、读、写能力为主,但3岁前宝宝们就完成了听和说两项潜能。爸爸妈妈可以在这两个方面对宝宝进行开发,当然,也可以用读和写作为辅助,但是记住千万不要“强宝宝所难”,否则她会产生厌烦情绪,影响她以后的语言发展。
第三十二节3岁语言爆发现象
3岁是人类心理发展的一个分水岭,也是孩子学习语言的敏感期(蒙氏教育认为,孩子在某个月龄段里,会对某种特定技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和学习能力,这就是宝宝的敏感期)。
孩子出生后,父母的都盼着自己的孩子尽快学会说话,用稚嫩的童声叫“爸爸”“妈妈”。但是宝宝似乎不大理会爸爸妈妈的期待,直到有一天,爸爸妈妈们突然发现,自己蹒跚学步的孩子似乎一夜间词汇量有了迅猛增加。不光学会了爸爸妈妈,甚至连爷爷、奶奶、娃娃一大串的词汇都可以叫出来了。
语言专家研究表明,这很可能是一种“滚雪球”效应。他们对这种爆发现象进行了专门的研究,研究发现,孩子学习语言不是慢慢地一字一句地学习,而是存在突然的“语言爆发期”现象。2岁之前,他们对语言的把握很模糊,但2岁之后突然某一天他们就能够很容易地掌握各种复杂的表达技巧了,甚至会使用不同时态和语态的动词或者连词,另外他们还会使用长句和分句了。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已经从无意识的状态过渡到有意识的状态。并且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生存群体和特定社会阶段所特有的心理结构和语言表达机制。
如何让孩子在语言爆发期完成语言的潜能开发?把握他们这一阶段学习语言的特点就十分最重要了。
0~1岁:预备期
这一时期我们在前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此,只是提醒爸爸妈妈多和宝宝交流。尤其是在喂奶、抚摸、安慰的时候,应温柔地对宝宝说话。
宝宝喜欢妈妈的声音,从妈妈的声音中,他不但能够得到情感的慰藉,也能够在潜意识里储备大量的语言。
1~2岁:关键期
1~1岁半的宝宝语言发育还处在对语言的理解阶段,他们理解的词总比说出的词要多得多,所以大人在和宝宝交流时,可以故意加强某个重点字和关键动作,帮助孩子增强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爸爸妈妈可以着力表达“捏”、“抓”等关键词语,增强宝宝对特定动作的理解。
在宝宝语言中单字句较多。宝宝们在观察成人的语言中学会使用有意义的字词。他们能用一个词来表达整个的想法,并且将这个词与动作、表情等身体语言相结合,比如宝宝说“抱抱”时,手就会跟着伸向大人。不过,宝宝此时不太明白词字的词性,名词动词混用的情况较多,爸爸妈妈要予以纠正。
1岁半至2岁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关键阶段,在他们的语言中开始出现双词句,词汇量不断增加,2岁的宝宝词汇量可以达到300个左右。另外,他们还将自己的娃娃音逐渐转变为成人的语言方式。
由于这个时期的宝宝反抗十分强烈,在自己意见的支配下,他们开始学会使用否定句和疑问句。
2~3岁:突发期
这个阶段的宝宝可以理解简单的代名词,并会倾听别人说话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大人进行交流,并且他们的语言使用开始进入三词句阶段。宝宝会说:“我要吃糖。”“我要去公园”等简单的短句,有时还会出现复合句比如“不要你了,我自己睡”。3岁左右时宝宝的词汇量可达1000个左右,会用代词“他”,会说儿歌。
在蒙氏教育里,2~3岁阶段被视为是宝宝语言的突发时期。你会发现宝宝会突然冒出一句新鲜词语,但是你觉得自己从来没有教过他。这种语言的爆发,是宝宝自发的,没有任何明显的理由。短短的三个月内,宝宝可以从不太会说话,到学会使用各种名词、动词以及句子的排列。
宝宝这个时期的语言飞速发展,家长更需要采取行动来提高宝宝的语言素质。记住和宝宝说话,语速不要太快,可以适当重复宝宝的讲话。
另外,家长还会发现,宝宝在这个时期开始变得好奇起来,“这是什么?”“为什么?”等带有探索世界的好奇出现,家长不要打击宝宝这种好奇,而是要根据宝宝的好奇,让宝宝尽可能多的接触世界,扩大宝宝词汇量和知识量。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2岁多的宝宝还不开口说话,爸爸妈妈就要为宝宝进行相关咨询和检查。
第三十三节怎样给孩子丰富的语言刺激
“语言”是人与人沟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当宝宝发出第一声语言时,爸爸妈妈都会觉得非常感动又欣慰!不过,爸爸妈妈千万不要认为“时间到了孩子自然就会讲”,因为宝宝发展需要刺激,因此给予宝宝丰富的语言刺激,才能帮助宝宝的语言发展!
那么,父母该如何适时地刺激孩子的语言发展呢?
要想了解这个问题,爸爸妈妈需要知道影响语言发展的两个因素:硬体因素和软体因素。
硬体是指宝宝身体的健康状况,健康的宝宝,语言发展较好,体弱多病的孩子,语言发展就会受到影响而变慢,如智力过低、耳部疾病、脑性麻痹的宝宝,必须用特殊的教育方式,才能帮助他们发展语言能力。
软体指宝宝外在的学习环境,家庭关系良好、互动语言较多的宝宝,语言发展较好,而家庭关系不好,没有受到足够关心的宝宝语言发展就比较差。
而我们在此给宝宝语言刺激,指的是给予宝宝后者——软体因素的加强。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宝宝的语言刺激:
婴儿语
父母多说婴儿语言可刺激宝宝大脑发育,初生婴儿的父母,很喜欢跟他们的子女,有一句没一句的“ungugu”、“bubebu”地说话,这些话在旁人眼中看似毫无意义,但对婴儿的大脑发育有实际帮助。因为此时宝宝可以听懂爸爸妈妈的“婴儿语言”,从中也就提升了宝宝语言的发展能力。
刺激视听感官
视觉、听觉是语言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虽然0~6个月的孩子不会说话,但可以吸取词语的信息。其中,妈妈的眼神可以很好地刺激宝宝语言发展。许多母亲都亲身经历过,与还不能说话的婴儿交流,眼神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给宝宝讲故事,妈妈眼睛却看着别处,宝宝的注意力会很快从妈妈身上移开。所以,和宝宝在一起,妈妈一定要把眼神锁定在宝宝身上。
在孩子的眼睛里,所有的文字都是以图的形式表现的。爸爸妈妈要让宝宝多看看卡通、图片,宝宝在卡通、图片的刺激下,语言能力就可以得到很快的提高,不过,在宝宝看卡通、图片时,爸爸妈妈要在旁边解说,这样视听结合,不仅提高了宝宝的说话能力,还提高了宝宝对词句的理解能力。
倾听宝宝
这种倾听不是真要听宝宝说什么,而是用耳朵以及肢体拥抱等非语言与宝宝沟通。这种沟通同样是宝宝语言发育所需要的听说活动的一部分,他们在交流之中获得了足够的安全感和情感刺激,愿意做出积极的回应,刺激他们说话。
为宝宝提供说话机会
家长可以“少些关爱”,让宝宝学习说出自己的需求,如要抱抱、喝奶、尿尿等简单的词句。
扩大宝宝视野
宝宝的语言发展是通过不断地模仿、练习获得的。让宝宝多接触不同的人、事、物,就可以全面地刺激宝宝的语言系统,爸爸妈妈带宝宝去超市购物、逛公园、探视朋友,宝宝在这个过程中,经过爸爸妈妈的指导就可以进行语言的模仿,刺激语言的发展了。
提供认知环境
父母需提供一个安全环境,让宝宝去摸、去探索、去操作他所看到的东西,这对语言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提供适当玩具和游戏
给宝宝买些适当玩具如电话、汽车模型等,可增进他对各种词语的认识。爸爸妈妈可以和宝宝一起玩玩具,在和宝宝游戏的过程中,可以和宝宝进行交流,比如指着车子,说大的车子,让宝宝接触形容词、副词的使用。
当然,宝宝的语言刺激不是这样几点就能概括的,在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感受新意的宝宝,对任何刺激都有着敏感的认知,家长可以适时、适地的对宝宝进行语言的刺激。比如,当宝宝对身体感兴趣时,妈妈可以告诉宝宝,手、脚、嘴巴等。
值得注意的是,好的刺激可以给予宝宝语言的发展,不好的刺激对宝宝语言发展是没有好处的。比如,尖利的噪音,妈妈的指责……都会阻碍宝宝的语言发展。
第三十四节如何训练孩子说话
当你为宝宝总是哭闹、怎么哄都不行而烦恼的时候,就会叹道:要是宝宝会说话就好了,也不用我这样胡乱猜测了。看到同时出生的别家小宝宝嫩生嫩气地开始叫爸爸妈妈了,自己的宝宝还是睁着天真的大眼睛看着自己,语言不清,真是着急,我的宝宝什么时候能够和我清晰地说话啊!
其实,烦恼和着急都不如行动,只有对宝宝多多进行语言训练,宝宝才能对你大声说:“爸爸,我要喝奶!”
那么,教宝宝说话有什么好的方法呢?根据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和规律,心理、教育学家们有以下几个建议:
语言智能开发越早越好
早期教育工作者建议从婴儿出生第一天起,爸爸妈妈就要将语言交流融合于生活照料中,对宝宝进行语言的潜在开发。
保持幼儿对语言的好奇
对语言的好奇是语言智能高的宝宝突出的特征。这些宝宝喜欢语言,表现出极好的语感和对语言的鉴赏力。因为这时期宝宝的注意力还比较短,所以父母在进行宝宝语言教育时,要充分利用宝宝的好奇心,用各种方式来吸引宝宝学习语言。比如爸爸妈妈可以改变话题以维持宝宝的兴趣。宝宝刚把注意力集中在门边的铃铛上,不久她又会看看到门口的一盆花,这时妈妈要看到宝宝的注意力转变,对宝宝说:“看,多好看的花!”
培养婴幼儿理解语言
宝宝在“咿咿呀呀”时其实她很想表达,但想说又不会说,可以帮助宝宝把她想说的话说出来,比如吃饼干时,就告诉宝宝:“等着妈妈给你拿饼干去”,拿着饼干时,妈妈还可强化一下,对宝宝说:“这是饼干,多好吃啊”,这正好说中了宝宝心里所想的。这样的语言可以使宝宝的情感得到共鸣,给予宝宝更大的鼓励,去学习语言。
要创造能促使婴儿不断咿呀学语的愉快环境
好的语言氛围对宝宝的语言学习十分重要。
当宝宝出生不久,妈妈的爱抚、语言和笑声,最能鼓励他做出咿呀反应。实验证明,甚至只播放母亲声音的录音带,都能使宝宝兴奋,用咿呀学语对母亲的声音做出回答。
当宝宝长大一些,爸爸妈妈要进行亲子互动,亲子互动的品质和频率决定了宝宝日后沟通能力的好坏。一般来说,比较热情和敏感的父母会对宝宝学习说话的积极性起很大作用。
当然,在宝宝的居室中,爸爸妈妈还可以放置一些认字图片等,刺激其宝宝读的语言冲动。
教小儿说话要趣味化、游戏化
因为宝宝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有限,心理上喜欢新奇事物。所以父母教育宝宝时,要尽量趣味化、游戏化。比如教宝宝说“再见”,妈妈说:“娃娃睡觉了,明天见!”孩子就容易学会。
和宝宝说话时,最好面对面,让宝宝看清你的表情和口型,表情夸张、丰富一点。父母声音也要有明显的起伏,声调比较高,语速放慢一些。这样宝宝感到有趣,就会配合你学习语言。
从简单短语入手
当宝宝的注意力集中在某个事物上时,父母就可以进行语言的教导了。比如宝宝喝奶粉时,妈妈说“奶粉”然后再强调,指着奶粉说“这是奶粉”,这对于宝宝理解单词和语法很有用。
为了加强记忆,父母要实行重点强化的原则,不断重复。另外,在儿歌、童谣、歌曲上采用相同的方式,让宝宝听同一首儿歌、童谣、歌曲,宝宝的记忆就得到了强化,渐渐地就记住了。
语句有所拓展
这是很好的提升宝宝词汇的一种方法。比如宝宝的球掉了,说“球”,妈妈可以这样说,“宝宝的球掉了”。看到宝宝注意车,对宝宝说“看,一辆大汽车”。这种扩展是进一步“描述”的方法,家长可以对宝宝描述事物的颜色、形状、大小、状态等。这样在让宝宝了解事物性质的同时,提升宝宝对事物的认知。
让宝宝自己纠正发音
小宝宝刚说话时,发音会出现偏差,这时家长不要说,错了,不对,而是要多次重复发音,宝宝天生的模拟能力帮助他改正自己的发音错误。如果打击宝宝的积极性,宝宝就会对语言产生反感,语言潜能自然得不到最好的开发了。
总之,在宝宝学习语言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要全心全意为宝宝服务,只有这样宝宝的语言才能得到很好的开发!
第三十五节父母教育宝宝说话的N个误区
研究发现,在宝宝语言教育过程中,父母往往会出现以下一些错误,导致宝宝语言智能不能很好地发展。
误区一:对宝宝要求过高
所有的宝宝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似乎都要经历类似的几个阶段,但是宝宝之间的语言发展不尽相同,这是宝宝个体差异影响的。
所以,爸爸妈妈不要因为看到别的宝宝的语言状态,就要求自己的宝宝也去做到,这样就会使得宝宝在语言自然习得过程中产生了过多的压力,宝宝反而会厌烦说话。
误区二:对宝宝的要求反应过快
当宝宝明白大人的语言,但是不能及时说出,那么她就会用身体语言来表示,比如宝宝想喝水,就指着杯子。这时许多家长都明白宝宝想喝水了,于是立即执行宝宝的命令,这种方法是错误的。正确的是引导宝宝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要求。此时家长可以忽视一下宝宝小小的愿望,给她一个空杯子,宝宝就会去为难自己说“水”了。
误区三:认为宝宝太小听不懂
这是许多父母出现的错误,因此这些家长的宝宝会出现语言发展缓慢。所以,在宝宝出生不久的时候,不要忽视宝宝的语言培训。
误区四:用儿语和宝宝说话
宝宝八九个月时,会出现“咿咿呀呀”学话。父母这时对宝宝经常说这样的话。如“汪汪(狗)”“咕咕(鸟)”,这样的说话方式虽然让宝宝感到有趣,但是宝宝的抽象思维却受到限制。所以,为了使孩子的思维能力得到全面的开发,家长在教孩子学说话时,应注意将理性词汇和感性词汇相结合。
到了宝宝1岁左右,宝宝经常说“抱抱”、“饭饭”等词语,快到2岁时,宝宝学会了简单句,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如说出“妈妈抱宝宝”,“宝宝吃饭饭”等。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有些家长会因为有趣,或者贴近宝宝,就学宝宝说话,这样做,可能会拖延宝宝过渡到说完整话的时间。
所以,在宝宝语言发展过程中,不要用宝宝语言和宝宝说话,如果觉得宝宝一些语言难以理解,可以用简单的字词来说,尽可能简短一些。
误区五:语言环境复杂
如果家里父母、爷爷、奶奶、保姆,大家说的方言都不一样,这会使得宝宝不知道模仿谁的发音,所以在半岁到2岁的语言关键期,大家最好都说普通话,避免宝宝的语言环境过于复杂。
误区六:不让老人和宝宝说话
有些父母上班忙就把宝宝交给奶奶爷爷看护,但又担心老人说的是家乡方言,会影响宝宝以后的语言发展,所以就一再叮嘱:不让老人和宝宝说话。
其实,这对宝宝语言发展非常不利,生来就喜欢听各种不同的声音的宝宝,喜欢家长对他们说话,感受听觉刺激。而宝宝没有语言刺激的环境自然就会出现了听觉障碍,使得语言发展缓慢。
如果家长怕老人的方言传给宝宝,最好自己带宝宝。因为老人带宝宝会使得宝宝和父母不亲近,也缺少信任感,为宝宝以后的培养带来困难。
误区七: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
宝宝不可能一下就说出清晰流利的话,在他们清晰说话之前,总会出现一些语音的错误,比如把“吃”说成“七”,“苹果”说成“苹朵”等,这主要是因为他的发音器官发育不够完善。
所以,家长不要重复宝宝的错误发音,否则宝宝就会把错误的发音当做正确的,再想改过来就更难了。其实,家长只要不改变自己的语音,当宝宝器官发育好,自然就会得到纠正。
宝宝语言学习有一个基本过程,因为个体说话的确有早有晚,不过一般的宝宝1岁左右开始牙牙学语,说几个简单的词句,到了3岁就能比较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了。
如果你的宝宝说话比较晚,比如2岁多,甚至3岁还不会说话,或者发音不清晰就要对自己和宝宝进行双方面检查了。下面是一些婴幼儿研究专家总结的宝宝说话迟的几项重要原因,家长可以据此分析一下自己的宝宝为什么晚说话。
看电视时间较长
有很多家长为了让宝宝保持安静就会让宝宝连续看电视,甚至认为电视画面的频繁多变会锻炼婴幼儿的反应能力,其实这是错误的。
英国曼彻斯特的幼儿语言专家萨利·沃德博研究认为,电视画面会影响语言思维,电视语言的单向性使得婴儿缺乏语言交流,婴儿语言能力受损后危害极大。
对于2岁以下的宝宝来说,看电视时间过长,无疑是他们语言的杀手,最后会导致宝宝表达能力不强。
如果你总是让宝宝自己看电视,现在宝宝出现了语言障碍,那么现在就立即停止吧,注意和宝宝多多交谈,宝宝的语言还会赶上其他的宝宝。
语言发展差异
这是不可否认的语言现象,有些宝宝快,岁了,仍不爱开口,但从他们偶尔的发音中,父母可以听到他们会带出成句的语调,这说明宝宝的语言能力在发展。
因为他们不说,所以就出现了晚说话,其实他们一旦说话,可能就是成句的话,只是由于缺少发音,字音还咬不准,不过这可以在以后的语言发展中得到矫正。
不过,到了3岁左右,孩子就会具备基本的语言能力,他们之间的差异就不大明显了。
成长环境
宝宝语言环境的好坏是影响宝宝语言发展的重要因素,没有好的语言环境,宝宝就会出现语言发育迟缓的问题。
听力障碍
这是许多家长不愿面临的事情,因为没有听力,宝宝能够说话是很困难的。不过有些宝宝对关门、击掌有反应,家长以为他们的听力是良好的,但是,有时宝宝是听不到一些高频声音的,所以,宝宝以后声音就出现了无抑扬顿挫的变化,发摩擦音困难,如Z、C、S、F等。
所以,家长在教宝宝说话时,一定要多多注意宝宝语音情况,出现疑问最好去医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