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类书?
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搜罗最广、内容最丰富的类书要属《古今图书集成》了。
什么是类书呢?类书是古代百科全书式的资料汇编。因为它博采群书后分类编辑,所以称类书。我国从魏晋时就开始编纂类书,距现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到了唐宋时,编纂类书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有规模了。像《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太平广记》等,直到今天仍然是著名的类书。明清两代先后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编纂了两部规模巨大的类书,一部是《永乐大典》,一部是《古今图书集成》,数量之大,内容之丰富,都远远超过了前代所编的类书。可惜的是,在长期的历史波折中,《永乐大典》的大部分已经散失了。
《古今图书集成》由康熙时的进士陈梦雷编成。从1700年开始编纂,到1706年才完成初稿。十年后,上呈给康熙皇帝。康熙将原来的书名《古今图书汇编》改成《古今图书集成》,并且请了一些著名文人重加编校。直到雍正时,又经过蒋廷锡等人增删润色,这本内容浩瀚的类书才最后竣工。
《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分为历象、方舆、明伦、博物、理学、经济6编,下面包括32典,共6109部,10000卷,分5000册。此外还有目录40卷,分成10册。它的内容贯穿古今,汇合经史、天文地理、山川草木、百工制造以及海外各国的先进技术,无所不包,被人称作“典籍之大观”。
为什么会有秀才、举人、进士、
状元、榜眼、探花?
这些名词是明清两代对参加科举考试各个档次的被录取人的称呼。
明太祖朱元璋是农民出身的皇帝。在夺取皇位的斗争中,他认识到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所以,在他的推动下,科举制在明代达到极盛。清代是满族人建立的王朝,为了消除汉人的反抗情绪,争取汉族知识分子的支持,笼络人才,清政权继续实行科举取士的制度。这样,科举制在明清两代得到很大发展,各种规章制度十分严密,形成了从地方到中央一整套科举考试的制度。
参加正式科举考试前,考生先要通过县试、府试和院试,这三场考试是为了取得正式考试资格的,考中的人称生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秀才”。中秀才是做官路途的起点。
明清正式的科举考试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最低一级,每三年一次,在各省城举行。乡试考中的人叫“举人”,乡试考第一的叫做“解元”。
会试比乡试高一级,是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天举行。参加会试的是各省的举人,考中的叫“贡士”,考第一的叫“会元”。
殿试是最高一级,是在会试后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成绩分三甲: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二甲取的人多些,赐进士出身。三甲也取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揭晓那天,要在太和殿上唱名,皇帝亲自出席,形式非常隆重。考中者的名单制成榜文,在长安街上张挂三天。榜是用黄表纸制成的,叫“金榜”,所以一说“金榜题名”就知道是中了进士。
举人在经过会试、殿试及格后,都叫“进士”,读书人千辛万苦,考到进士总算考到了头。进士是科举的终点,也是仕途的开始。古人常说“连中三元”,就是指连续考中解元、会元、状元的人,但能考中是很不容易的事。明清时期,考中进士就意味着可以飞黄腾达,即使不做官,进士也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为什么北京曾作为那么多朝代的都城?
北京是我们祖国的首都,也是一个具有三千多年历史的古城。远在周朝,周武王封尧的后代于蓟,西周时期的燕侯封于此,春秋战国时代的燕国,也以蓟城为国都。据推测,蓟城的旧城大约在北京广安门以北和白云观以南一带。
从秦汉到唐代,北京是北方的重镇,虽地名更改多次,但城址位置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辽代称北京为燕京,作为辽朝的陪都。
金灭辽后约三十年,1153年从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迁都到北京,改名为中都。这是北京从历史重镇走向全国政治中心的转折点。金朝对中都城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当时的中都城位于现在北京城的西南部,现在的广安门大街就是当时中都城的东西大道。金还在现在的北海公园的琼华岛以及团城附近建了大宁宫。
1215年,蒙古军占领了中都城,烧毁了宫城,而大宁宫却幸存下来。1267年忽必烈以大宁宫为中心,用了四年时间,建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新城,名为大都。元大都的兴建,是中国城市建筑史上非常壮观的一页。大都的宫城位于太液池(现在的北海、中海)东岸,宫城的中心在全城的中轴线上。皇城后是商业中心(现钟楼、鼓楼一带),积水潭是商船云集的地方(今称什刹海),城市街道整齐,有如棋盘,人口繁多,商业发达。
明朝初年曾把都城定在应天(南京),明成祖朱棣为了迁都北京,从1404年起,用了将近十六年的时间,对元大都进行了改建。新建的紫禁城及城内的主要宫殿成为封建帝王权力的中心。明朝扩建北京的格局一直保持到现在。
清代的北京城,基本保持了明代的原状,只是增设了许多祭祀性的建筑物。如现在的地坛、日坛、月坛等,把皇城的承天门改为天安门。此外还建造了一些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
提到古代封建皇帝的生活,总是说皇帝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故宫曾是古代皇帝居住的地方。故宫的前部是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从乾清宫往北一直到神武门,被称为“内廷”,是皇帝和嫔妃们住的地方: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往北的坤宁宫是皇后的寝宫。在乾清宫与坤宁宫之间,有一个小殿叫交泰殿,以上总称为“后三宫”,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宫”。
在后三宫的两边,有门通到东“六宫”和西“六宫”,东西六宫是后妃居住的地方。东“六宫”是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和永和宫。西“六宫”包括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长春宫、咸福宫和重华宫。这就是所谓的“六院”。
再说说“七十二妃”。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是指皇帝的妻妾众多。据记载,周朝的制度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说明,早在我国的周代,天子的妻妾就有夫人、嫔、世妇、御妻等,数量也是相当惊人的。秦统一中国后改“天子”为“皇帝”,但“六宫”还是一脉相承地沿袭下来。到了唐代,据古书上记载,皇后以下,有贵妃、淑妃、德妃、贤妃,统称作夫人。昭仪、昭容、昭媛、脩仪、脩容、脩媛、充仪、充容、充媛,称作九嫔。此外还有婕妤、美人、才人,各是九人,共二十七人。宝林、御女、采女等,总计八十一人,这些人都是皇帝的妻妾。
明代朱元璋时,曾对后宫宫女多次进行过整顿,但封建社会统治者的生活穷奢极欲,皇宫内的宫女仍是多得惊人。
清代的宫女,分为两种,一种叫秀女,一种叫官女子。按康熙以后的规定,一个皇帝可以有一个皇后,一个皇贵妃,两个贵妃,四个妃,六个嫔,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皇后、妃、嫔、贵人、常在、答应等,都是封建皇帝妻妾们的封号。就连政治上比较开明的康熙皇帝,葬在清东陵的嫔妃,就有四个皇后、三个皇贵妃、四十八个嫔妃,还有贵人、常在、答应等。
“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说法大概就是这样来的,但“七十二妃”并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字,各个朝代,都有一些变化。封建皇帝的这种多妻制,是对妇女的一种残酷压迫,也是封建社会的一种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