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明建文帝第一种说法认为,建文帝是自焚而死的。据永乐年间修撰的《明太祖实录》中记录,燕王朱棣发动历史上有名的“靖难之役”。经过四年的征战,燕王获得全胜,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燕王统领大军开进南京金川门。当燕王军队开进皇宫时,宫中已是一片火海,建文帝也没了踪影。与此同时,建文帝所使用的宝玺也毫无踪影。正史记载建文帝死于宫中的大火。《太宗实录》卷九记载:“上(即明成祖朱棣)望见宫中烟起,急遣中使往救,至已不及。中使出其尸于火中,还白上,上哭曰:‘果然,若是痴骏耶!吾来为扶翼不为善,不意不亮而遽至此平!’……王申,备礼葬建文君,遣官致祭,辍朝三日。”仁宗朱高织御制长陵后碑也说,建文帝殁后,成祖备以天子礼仪殓葬。成为明成祖的朱棣后来在给朝鲜国王的诏书中说:没想到建文帝在奸臣的威逼下纵火自杀。但是,太监在火后余烬中多次查找,找到马皇后与太子朱文奎的遗骸,建文帝是活是亡却无从得知。燕王为让天下知建文帝已自焚,曾作有祭文,但其坟墓处于何处,无人可知。明末崇祯帝就曾说过:想给建文帝上坟,却不知在何处?
另一种说法认为,在南京攻破之时,建文帝曾想自杀,但在其亲信说服下,削发为僧,从地道逃出了皇宫,隐姓埋名,浪迹江湖。
明成祖死后,他又回到京城,住进西内,死后葬于京郊西山。朱棣登位后,感到建文帝对他有一种无形的压力,因此曾多次派心腹大臣到处访问。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的陪同官员中,有锦衣卫士,这显然就是用于暗中察访建文帝的。明成祖曾向天下寺院颁布《僧道度牒疏》,将所有僧人名册重新整理,对僧人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调查。从永乐五年(1407年)起,还派人以寻访仙人张邋遢为名到处查找,遍及大江南北,前后共二十余年。民间流言中,许多地方都有建文帝的踪迹与传说。有的说建文帝逃到云贵地区,而且辗转到了南洋,直到现在,云南大理仍有人以惠帝(建文帝)为鼻祖。也有现代学者认为,当年建文帝潜逃后,曾藏于江苏吴县鼋山普济寺内,之后隐匿于穹窿山皇驾庵,于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在此病亡,埋于庵后小山坡上。至于建文帝的下落到底如何,以上两种说法都无法提出令人满意的答案来。
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勇武刚毅,颇有乃父之风。1402年,他发动“靖难之役”,将侄儿建文帝朱允文赶下台,自己登上皇位,世称明成祖。据明成祖称,他是孝慈高皇后所生,而史学家们根据蛛丝马迹判断他的生母另有其人。那么,谁是明成祖的生母呢?按《明史》记载,朱棣之母为孝慈高皇后,与朱元璋是患难夫妻。朱元璋得天下后,马氏入主后宫。因为朱元璋性情暴躁,马氏经常委婉劝谏,对国事多有所益,是历史上著名的贤后。据说朱棣出世时,“五色满室,照映宫闼,终日不散,太祖高皇帝、高皇后心异之,独钟爱焉”。朱元璋认为朱棣很像自己,一直非常喜爱他,这在历史上亦有记载。至于这种虚无缥缈的传说,则不过是为证明朱棣一出生就很神异,命中合当称帝而进行的臆造罢了。
朱元璋广纳妃嫔,其中有高丽和蒙古人,而朱棣生母为高丽人硕妃的证据颇多。据考证,在孝陵神位中,左边一位是淑妃李氏,右侧一位即为硕妃,这是因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晋恭王,硕妃生明成祖,所以都享于配殿。另据奉先庙制,马皇后独居南面,诸妃皆列于东侧,惟独硕妃一人在西侧。明人尚左,说明除马皇后外,硕妃的地位比其他妃嫔要高。南京《太常寺志》载,马皇后从未怀孕。朱棣为了抬高身份,自称是马皇后所生,不敢公开承认自己的生母,只好把硕妃偷偷供奉在这里。有诗评论这一现象:“高后配在天,御幄神所栖。众妃位东序,一妃独在西,成祖重所生,嫔德莫敢齐。”
永乐十年(1412年),明成祖以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下令在天禧寺旧址新建“大报恩寺”及九层琉璃宝塔。实际上,是为了纪念他的生母硕妃。据《养和轩随笔》记载,作者幼时曾游大报恩寺,见正门大殿封闭不开,父老们说,这是明成祖生母硕妃殿。马皇后将朱棣认作自己的儿子,而用铁裙之刑将硕妃赐死于此。也有传说朱棣是元顺帝与其妃洪吉喇氏所生。洪吉喇氏是蒙古人,元顺帝弃大都逃跑时,他的第三位妃子格勒哈屯(洪吉喇太师的女儿)已怀孕七个月,因行动迟缓,没来得及随元顺帝出逃。朱元璋见其妩媚动人,遂收为妃子。三个月后,洪吉喇氏生下一子,朱元璋虽然无可奈何,但看到男婴相貌非凡,便也承认了这个儿子,即后来的燕王朱棣。还有记载说:明成祖生母为蒙古人甕氏,因其原为元顺帝的妃子,所以秘而不宣。宫中另有庙供奉着她的神位,代代祭祀。
关于明成祖的生母,通常认为硕妃的可能性最大,却也未能形成定论。
明英宗复辟真相正统十四年八月,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役”中被瓦剌军俘虏。朝中于谦等大臣扶保英宗之弟朱祁钰继位,即为明景帝,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后来瓦剌送英宗回国,住在南宫。当景帝晚年重病之际,英宗又在大臣石享等拥戴下,重新登上皇帝宝座。这一段历史真应了一句话“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既可笑,又可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