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848  |  更新时间:2012-08-20 16:59:19  |  分类:

军史乡土

第22章

光绪自幼生长在慈禧的淫威之下,长成后欲强国变法而痛遭失败,后被囚瀛台,痛苦终生。死得又不明不白,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后宫——深宫后院的那些事儿笔触深宫后院的嫔妃们,将其“赤裸裸地”表露在公众面前,揭去其神秘的面纱,用不同的视角去探求她们“秘”而不宣的各种细节,探谜一桩桩悬案与谜案背后的真相,活现历史真貌。

后宫——深宫后院的那些事儿

西施下落之谜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西施的,她是公认的“天下美人”。

西施生在春秋末年的越国,是诸暨苎萝山下一个樵夫的女儿。公元前487年,文种向越王进献了破灭吴国的九条策略,其中第四条便是“遣美女以惑其心而乱其谋”,即通过所谓的美人计蛊惑其心,以达到乱其谋略的目的。于是西施和另外一名美女郑旦,就被越王派出的“相者”选进了越国都城。一个僻居穷壤的民家女子,就这样突如其来地卷入了吴越争霸的政治斗争中,成了权谋家的道具。公元前485年,西施由范蠡送入吴都,献于吴王夫差。夫差对西施异常宠幸,据西施《吴地志》、《姑苏志》记载,夫差得西施后,曾经虞山北麓筑石甃城以为娱乐之所,又在灵岩山作馆娃宫以消夏。至今灵岩山上仍留有西施洞、馆娃宫、玩花池、玩月池、梳妆台、琴台、石城等当年与西施有关的古迹。

但是,这位绝代佳人在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夫差自刎之后,下落如何?却是两千多年来人们一直众说纷纭、始终未得其解的一个谜。

开始引起人们广泛争论的,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杜秋娘诗》,诗中说:“西子下姑苏,一舸逐鸱夷。”由于对句中“鸱夷”二字解释的不同,对西施下落的判断也就大相径庭。一种说法认为鸱夷是指伍子胥。因为伍子胥被夫差赐属镂剑自杀,临死时说,请在我死后,把我的眼睛悬挂在东门之上,我要亲眼目睹越国攻破吴国的城池,亲眼见证吴国的灭亡!吴王听后勃然大怒,遂派人将他的尸体“盛以鸱夷,而投之于江”。这里,“鸱夷”的意思是皮囊。吴国亡后,越国以为伍子胥的死,是由于西施进谗的结果,于是也把她沉于江中,让她逐子胥鸱夷以终。另一种说法则认为鸱夷是指范蠡。因为范蠡离开越国到了齐国以后,曾经隐姓埋名,自号鸱夷子皮。所以“一舸逐鸱夷”,是说西施在吴国灭亡以后随着范蠡浮舟于江湖。

两种说法各有一批支持者,而以后者最为流行。相传范蠡当年奉命选美之时,即与西施在浣纱石定情,后来又由他护送献与吴王,由此看来吴国亡后西施随范蠡同走,也是可能的事。况且一个佳人,一个俊杰,双双浮舟江湖,这是何等令人艳羡的美事!《越绝书》上就曾有“西施亡吴后复归范蠡,同泛五湖而去”的记载。五代十国时南唐陆广微在他的《吴地记》中也引用民间传说和史籍中的记载,对此进行了论证。他说,在嘉兴县南一百里有一座语儿亭,这语儿亭的来历即与范蠡和西施有关。据说当年勾践命范蠡护送西施献予夫差,西施在路上与范蠡产生了感情,两人竟然用了三年才到达吴国,其间生下一子。待到达该亭时,孩子已经一岁,会说话了,所以就将该亭命名为“语儿亭”。宋代很多人都相信这种说法。罗大经还以道学家的思维方式为此说提供了理论解释,认为范蠡带走西施并非是迷恋她的美色,而是怕日后西施再用迷惑吴国的方式来迷惑越国,果真有这么一天,则越国不可保矣。于是带她远走高飞,以绝越国之祸。王铚基本上也是认为西施随范蠡而去,但在理解上有所修正,他强调一个“自”字,强调西施行为的主动性,认为是西施自驾扁舟去追上了范蠡,而不是范蠡挟携西施而去。

南宋末年的学者王应麟在其《围学纪闻》一书中,对西施随范蠡一说提出了攻击性的反驳。他引出了《墨子?亲士篇》的一段话:“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死,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墨子》一书与西施的年代相去不远,而且这里所说的比干、孟贲、吴起之事都和事实相符,那么“西施之沉”,即“西施沉江说”也就具有了极大的可信性。明朝杨慎除了举出《墨子》之外,又举出《修文御览》所引《吴越春秋》逸篇的记载,“吴亡后,越浮西施于江,令随鸱夷以终。”进一步加强了对西施沉江说的论证。王世贞则对陆广微《吴地记》所载语儿亭传说的说法,给予了强有力的批评。他说范蠡送西施,是为越国成就大事,岂肯做出此等无赖之事?

当然,明代坚持认为西施随范蠡泛舟五湖的人也为数众多。

胡应麟在他的《少室山房笔丛》中就持此说。大戏剧家梁辰鱼在他的名剧《浣纱记》中,更把西施与范蠡的故事铺张扬厉,结局也是范蠡带了西施,泛舟出走。可是胡应麟只是一种推测,没有提出有力的论证;梁辰鱼原属文学创作,尽管影响广泛而深远,但毕竟与历史事实是两回事。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