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娱乐时尚 >中国艺术速读 > 第六章
第六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53200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12:54  |  分类:

娱乐时尚

第6章建筑艺术

中华建筑凝聚了人类几千年的无量智慧,展示出劳动者的创造伟力,镌刻着各民族文化发展的灿烂业绩,体现了华夏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

建筑艺术与其他艺术门类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变化与统一、均衡与稳定、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这些艺术词汇既可以形容音乐、舞蹈、绘画、雕塑等艺术,也可以用来形容建筑艺术。

古代建筑

殷周时期建筑

史前时期后,进入了“殷商”时期。据史记记载,殷商始于汤武(公元前16世纪),终于辛纣(公元前11世纪),为周所灭,前后经历500余年。大略范围在今之河南北部的安阳一带以及偃师、洛阳等地。在此分析三个殷商时期建筑(遗址)。

一是位于河南偃师二里头的“一号宫殿”。据考证,这是殷代的宫殿。从遗址可以看出,中间一个院子是主体建筑(宫殿),四周是回廊。这种格局可以看出已是内向性的空间形式了,与后来的许多朝代的宫殿,在空间布局上是一致的。而从主体建筑的形式来看,这种建筑形式就是“四阿重屋”,即庑殿二重檐形式。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宫殿,“殷人四阿重屋”。这种建筑形式就是四坡屋顶;重屋者,即重檐屋顶。这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最高的屋顶形式,如明代所建的北京故宫的太和殿、乾清宫、午门及太庙等,均是这种屋顶。但有些细节则与现在的宫殿建筑有些不同。如柱,那时没有斗拱,所以每柱位用三根柱支撑,不同于后来的一根柱。另外,当时的柱位数量是成单的(这里为九个),即九柱,所以间数是成双的,八开间。这就不同于后来的建筑,在开间上总是成单数,柱则成双数,如北京故宫太和殿十一间十二柱,乾清宫九间十柱等。当然后来的做法更合理,更科学。

二是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这个遗址规模甚大,包括王宫居住部分、宫殿部分和祭奠部分等。这里东面和北面有洹水,西和南设有壕沟,作为防御用。这部分位于今小屯村的东北隅。建筑群可以分为北、中、南三部分。据考古学家分析,北部为王宫居住区;中部似有庭院式布局痕迹。基础下还有人畜葬坑。这里应是宫殿和祠庙部分。南部建筑基址均比较小,可能是统治者的祭奠场所,后来的朝代有南郊祭礼之说,也许就来源于此。

三是墓葬。那时奴隶主统治者死后的墓葬十分考究,其规模甚大。墓的平面近乎方形(当时的墓也有十字形的,侧面两端也做墓道),墓深达84米。南北两端是墓道,北端的较陡,做踏级,南端的较平缓,为坡道,可能是安装灵柩时的通道,墓连墓道全长达35米。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殷,是为西周。当时周文王在沣河(位于今西安以西)西岸建立国都丰京。文王之子武士又在沣河东岸建立镐京,二者合称“丰镐”。他们以此为都城,兴兵推翻殷王朝,建立周王朝。

西周都城丰镐及其建筑,根据不太充分的文献资料,获知城内有宫、馆、台、庙等多种形式的建筑。但是,由于丰镐遗址久遭破坏,所以详情已难知悉了。据近年来的考古分析,早在丰镐以前的周原地区,就已出现了布局严谨对称、结构精细实用、屋顶部分盖瓦的宫殿建筑。丰镐城中的宫殿建筑,也已有较高的工程技术水准。周初,为了加强对东方的统治而营造的洛邑王城,其规制更为完整,左右对称,并筑有内城、外郭两道城垣。估计丰镐的城市规划也相仿。

从考古的角度来看,西周最详尽的建筑是今陕西岐山风雏村的一处建筑遗址,这座建筑从平面布局来看很像后来的多进四合院住宅,所以刚发掘出此处遗址时,认为这是一座西周住宅。但后来进一步分析,认定它是西周初期的一座宗庙,因为在这里又发掘到许多筮卜甲骨文片,识读以后,才知道这是一个宗庙。不过我国古代的宗庙建筑形式,也很像住宅。春秋战国时期的建筑,也没有留存至今的,同样只能靠考古发掘(遗址)和文献资料来认识和考证。当时的住宅型制,在空间结构上也同样如此。

秦汉时期建筑

秦始皇政治上统一了天下,在建筑上,秦代的建筑也比较大气,留存下来的最主要的二个建筑:万里长城和秦始皇陵。

其实,长城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到了战国时代“七雄争霸”各自修筑边城界墙,多为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及外来敌人所建。这些就是“万里长城”的前身。秦统一中国后,为了防止北方少数民族(匈奴、东胡等)的侵犯,把燕、赵、秦的北方边界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延长成为西起临洮(今甘肃肃岷),东达辽东,长达万余里的“万里长城”。

秦始皇陵位于今西安附近的骊山。这是一座伟大而神秘的皇陵。据《史记》记载,它的内部构造,墓的底部在很深的水层以下,整个墓室融铜灌铸以加固,墓室内有宫殿及百官位次,各种奇珍异宝充塞其间。墓内点着鲸鱼油脂制成的长明灯。墓中还设有防止盗掘的自动发射的弩弓暗箭。墓顶上绘有日月星辰,下面是九州山河的模型,奇异的机械装置驱使水银在江河湖海的模型中不停地流动。

公元202年,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汉长安城外形不甚规则,这也许是受到地形的影响。但有的史书上则说是其形状是按星座而建的。“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

长安城内街道宽畅,又植行道树,形态壮观。城内宫殿占去几乎一半面积。未央宫在城西南,长乐宫在城东南,北面还有桂宫、明光宫等。

长乐宫位于汉长安城的东南。以前殿、宣德殿、临华殿、温室殿等14座殿宇及鸿台等许多建筑组成。

未央宫位于长乐宫之西,宫内著名的建筑有40余座。未央宫主要的宫门有东门、北门,立东阙、北阙,阙内还有司马门。未央宫前殿为“大朝”,前面设端门。据现代考古工作者实测其遗址,未央宫近方形,周长8560米,面积约46平方千米。

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都城改在洛阳。汉光武帝时代(公元25~27年)在洛阳建造南宫,汉明帝时代(公元58~75年)建造北宫,汉和帝至汉灵帝时代(公元89~189年),又陆续建造了东宫、西宫等。

东汉洛阳南宫正门(即京城南面之正门)位于洛阳城偏东处。北宫在洛阳之东北。南北二宫相距7里。皇宫建筑以“木兰棼撩,文杏为梁柱;金铺玉户,华榱璧珰。雕楹玉磶,重轩镂槛,清琐丹墀,左城右平;黄金为壁带,间以和氏珍玉。风至,其声玲珑然也。”东汉宫殿虽比西汉长安的宫殿小,但其精致、富丽,也许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隋唐时期建筑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隋代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统治时间虽短,但开凿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运河——南北大运河,兴建了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建造了许多奢华的宫殿和园林,并修建了举世闻名的赵州桥。

唐代以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长安城是在大兴城的基础上建造的,是当时世界上规划最严密的城市。在8000余公顷的土地上布置宫殿、衙署、市场、庙宇、民居、水道、道路等建筑设施,道路方直严整,主次分明,建筑宏伟富丽。在洛阳建造了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万象神宫,高294尺,宽300尺。现存的山西五台山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都是优秀的唐代建筑。

唐代建筑不仅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建筑繁荣,而且影响甚广,被全国各地和少数民族地区广泛仿效采用,其影响远及日本、朝鲜、东南亚等地区。

两宋时期建筑

五代以后,宋朝一统江山。公元960年,赵匡胤扫平诸小国,定国号“宋”。历史上宋朝分为两个阶段:公元960年至1127年为北宋,与金战争后,失去北方大部分领土,在南方建立政权,是为南宋,直至1279年被元所灭。

北宋定都汴梁,又叫东京(当时称洛阳为西京),汴梁即今之开封市。开封一地,其实在军事上不怎么有利,无险可守。但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原因,定都于此。都城既定,于是加强其城防工事。当时以三层环套的城墙,筑成东京城,有“固若金汤”之说。最中心的为皇城,是帝王朝政、生活和中央机构之所在。正门叫丹风门,门上建宣德楼,高大华丽,反映出大国风度。北宋的东京十分繁华,内城除各级衙署外,其余住宅、商店、酒楼、寺院、道观、庙宇等不计其数。据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这里的许多金银珠宝店,绫罗绸缎店等,都是高楼广宇,而且买卖兴旺,“每一交易,动即千万”。这里的酒楼,光是大型的“正店”,就达72家,小的更是不计其数。酒楼门口,扎缚彩楼欢门,作为其行业的标志。最有名的酒楼是“樊楼”,是一座三层楼的建筑群,五座楼房各有飞桥相通,楼内设雅座,珠帘绣额,达官贵人多来此光顾。

东京外城早在后周时就有了,到了宋真宗、神宗、徽宗时屡有加固。城高四丈,上有女儿墙,高约七尺。外城共有城门13座。三道城墙均有外壕。外城的城门除东、南、西、北为四条御路通道外,其余城门都有瓮门三层,屈曲开门,以备城防之需。外城水门,据考证达九座。水门均设铁裹闸门。

东京城市道路是以宫城为中心放射式与方格式相结合的路网系统,大道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方格路网,次一级的道路也是方格形的。主要干道称御路共四条:一自宫城宣德门,经朱雀门至南熏门;二自州桥向西,经旧郑门到新郑门;三自州桥向东,经旧宋门到新宋门;四白宫城东土市子向北,经旧封丘门到新封丘门。东京城内不但道路很有特色,而且城内河道也十分讲究,城内和四周有四条河道: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都与护城河连通。其中汴河横穿城的东西,是城市的主要水上交通线,商业、贸易等相当发达。金水河通大内,是宫中用水之源。

在我国的建筑史上,祠庙建筑占有相当高的地位,早在西周已有了,到了北宋,这种建筑形式已相当完备。

祠庙建筑有一定的形式,从其平面布局来说,早期的祠庙形式较为简单,为一间或多间的单体建筑。据《礼记·王制》中所说,周代“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这里的七、五、三指建筑的间数。从宋代起,祠庙形式更多,大小也很不一。比较小的庙只有一进,前后殿,中间院子,两边厢庑。更大的祠庙则形成多进的建筑形式。

1126年,金人占领中原,北宋告亡。宋室南渡,于次年建立南宋,年号“建炎”。后来定都杭州,并将杭州改名临安,意为有朝一日要北定中原。从文化来说,北宋、南宋,还有辽、金及西夏,可以视为一体化。但南宋地处江南,在建筑(文化)上又有自己的特色。

临安原叫钱塘,五代十国时为吴越国的都城。开平元年(公元907年)钱镠为国王,后来虽被北宋统一,建都汴梁(今开封),但这里仍很繁华。北宋词人柳永词《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竟毫奢。重湖叠巘清佳,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这是对当时杭州之描述。

杭州既为都城,自然要扩建,并加固城郭。据宋人吴自牧著《梦梁录》所记:“诸城壁各高三丈余,横宽丈余。禁约严切,人不敢登,犯者准条治罪”。城四周共有十三座城门:东便门、候潮门、保安门、新门、崇新门、东青门、艮山门、钱湖门、涌金门、清波门、钱塘门、嘉会门、余杭门。城门外均有护城河,今杭州城东之河尚在。

南宋都城临安比较特别:一是不规则,不对称,依山、湖、江而成;二是皇宫位置在城的最南端,皇宫之北为都城,似乎很别扭;三是皇宫、太庙及其他官署位置也十分杂乱,没有规章,这也许都处于“临时安顿”、暂时将就。皇宫官署在城南的凤凰山麓,东麓是皇宫,其北是三省六部、枢密院等。屋宇高大轩昂,也较有气派。云锦桥和三省六部的官府大院相对,故此桥称六部桥,今之桥仍是当时之原物。

南宋的临安虽是一座自然形成的都城,但城内布局还是有—定规则的,也有气派。街道、河巷也比较有秩序。在街路河道的网格之间,分设九厢十余坊。“坊”是城的内部结构的一个单元,四周有高墙,与外界联系出入有门两至四个,坊内有十字交叉的两条大路,然后是小路,称巷,又叫“曲”,宅舍入门就在巷内。

辽、金、西夏建筑

辽存在于公元907~1125年,位于我国北方,与北宋对峙,以河间府、真定府以北约100千米处为界。辽都上京,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的巴林左旗林东镇南。上京分南北两城,今城之遗址尚在。北城是皇城,呈正方形平面,东西宽和南北长均约4里余。城内正中今尚有高地,可能是当时辽国的皇宫,北端地形较规则,可能为禁苑。宫殿位于南端,这里还有寺院安国寺及绫锦院、内省司曲院、瞻国省司二仓等。

金存在于1115~1234年,与南宋对峙,以泗州、襄阳、均州一带为界。金最早是在今东北、内蒙古东部一带,其首府上京会宁,在今之黑龙江阿城县南四里许。这里地形甚佳,西有高山为屏,东有阿什河。据研究此城为长方形,东西2300米,南北3300米。城墙土筑,今尚留存约5米高,3米厚的一些城墙。城四周各有门,外有瓮城。城分南北两部分,中设隔墙,墙中偏东处设门。南部靠西北处地势较高,为宫殿所在,今还有宫城遗迹。宫殿区正门在南,与城的南门相对。正门前左右有高丘,是防御性的建筑。正门内左右有廊(遗址),中间有三座建筑,今基址尚在。

1125年金灭辽,于贞元元年(1153年)将都城迁至中都(原为辽之南京,今之北京西南),并作大量的建设。金中都为两套方城。外城东西宽约3800米,南北长约4500米。每边设三门,城内中部是皇城。道路从城门引伸,垂直交叉,形成规则的“井”字形。皇城南中轴线约2千米,两边皆建宫殿、寺庙等。宫城前有石桥及千步廊。进入宫城,至大殿,殿后中轴线上就是高高的天宁寺塔,今尚存。

金中都宫殿苑囿十分雄伟、辉煌。城东北建大型皇家园林,有宫殿,其中最大的宫殿是万宁宫,即今之北京中南海。这座都城后来被元兵破坏,成一片废墟。

西夏存在于两宋期间。在唐宋时期,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党项族势力日益强大,北宋明道元年(t032年),在此建立西夏,定都怀远,扩建城池,构建宫殿,定名为兴州。西夏显道二年(1033年)改名兴庆府,并继续大兴土木。天授礼法延祚元年(1038年)元昊自立为“大夏皇帝”,定兴庆府为国都。历史上的兴庆府,称得上是一座“塞北江南”的城市,这里有不少的河流、湖沼,似是江南水乡。从生态意义来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座城市被称之为“人形”的城市。兴庆府城郭为长方形,“相传以为人形。”城郭为躯干,头部乃是黄河西岸的高台寺,双足直抵贺兰山。更神奇的是西夏王陵也与方形的唐宋陵园不同,其园墙长与宽之比为16∶1,正好与兴庆城外郭的长与宽之比一样。这个比值,其意义是指成人躯干的长与宽之比。巧的是它正符合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公元前580~公元前500年)所提出的黄金比,即1618∶1。这里的“形”之城,还有一层意思是,整座城市有明显的纵轴线和横轴线,城门、道路、河渠、宫殿、坊里及各类构筑均呈左右对称,前后有别、上下迥异的规则布局。兴庆府城池的内部结构就是如此布置的。“人形”城还有一层意义是城池本身与郊区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辽代上京的宫殿,据记载建于辽天显元年(公元926年),城分南北二城,北城为皇城,城内正中偏北为宫殿之所在,今尚有约500米见方的高地。宫殿的中部,东西横贯一条道路,通向皇城的东西门。道路以北的宫殿区,正中为一座前为矩形后为圆形的基址,是主要的殿宇之所在。这种形式显然有游牧民族建筑特征(有毡包之形)。

金代上京是金代早期建都之地,城中宫殿部分在城中偏西南处,其规模约560米见方。宫殿区正门向南开,与城的南门在同一条南北向的轴线上。门前左右有廊,两廊之间有基址三座,前基较小,中基狭长(长约150米,宽约50米),后基与中基差不多,其后还有宽50米的南北基址,与更后面的另一基址相连。北面基址呈“工”字形,位于整个宫殿区的中央,为最主要的宫殿部分。这种宫殿布局是受北宋东京(开封)宫殿型制的影响。“工”字形宫殿中部左右各有横墙基,与宫殿区的东西墙相接,并将整个宫殿区分为前后两部分,相当于“前朝后寝”之制。“工“字形基址之北还有三处基址,两侧也有廊址。总之,这种宫殿布局都与北宋都城东京的宫殿布局相似。

由于金代向南扩展,因此后来都城由上京移至中都。中都宫城做得更考究。宫城正门在南,门内有龙津桥,其北即皇城正南门宣阳门,门内左右两侧有文武楼,千步廊,再北是宫城正南门的应天门。千步廊东西相对,各250余间,平面曲尺形。东廊外有太庙、球场;西廊外有六部、三省。

辽代和金代的宗教,均以佛教为主,当时寺院塔幢建筑多得不计其数,留存至今的也不少,但变化不多。

辽、金、西夏和元代的佛塔建造得也相当多。一般说,辽金时期的佛塔多密檐塔,元代的多为喇嘛塔。

元代时期建筑

元代都城元大都,即明清北京的前身。元大都是十三四世纪世界上最宏伟壮丽、规划整齐的都城。在《马可·波罗纪行》中有如此记述:“城是如此美丽,布置得如此巧妙,我们竟不能描写它了!”元代于至元八年(1271年)定国号“元”,第二年初,国都从上都迁至大都,即北京。

元代为蒙古族,向南扩张后,努力汉化,因此元大都的规划思想,则努力仿《周礼·冬官考工记》,所谓“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城分三套:外城、皇城、宫城。外城东西宽6635米,南北长7400米,共设十一个城门。城内街道经纬分明,布局规整。但蒙古人有自己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反映在都城形态上,是在元大都的北部,建有一块地方,模仿北方草原,供皇家子弟练习骑射。

元代的宫殿建筑也十分宏伟壮丽。在元大都中,皇城在都城的中部偏南。它的东宫墙在今北京南北河沿的西侧,西墙在今北京西皇城根一线,北墙在今北京地安门南,南墙在今北京的东、西华门大街南。南墙的正中是灵星门,就在如今北京的午门附近。皇城之内,以万寿山、太液池为中心,大内、隆福宫和兴圣宫三组宫殿似三足鼎立合成一个整体。

宫城的正门是崇天门,十一开间,下开五个拱门,东西长62米,南北深18米。宫之门全用金铺首、朱户、丹楹、彩绘、彤壁,并以琉璃瓦饰屋面、檐脊。宫城四角均设角楼,用于守护,又添壮丽。崇天门外有三座玉石桥,三条路,中间为御道,刻有蟠龙。门内又是一门,叫大明门,内有大明殿,元朝皇帝就在这里登极,也是正旦寿庆会朝之所。大殿面阔也是十一间,东西长达67米。南北深40米,屋脊高30米。宫殿建筑华美,色彩绚烂。柱础青石刻花,玉石圆润。文石铺地,丹楹饰金,并刻有蟠龙,朱琐窗列于四面。内全绘藻井,中设七宝云龙御榻,并设后位。壁前设科学家郭守敬(1231~1316年)所进七宝灯漏、贮水运转机械等,小偶人逢时刻会捧出牌来,十分奇妙。此殿之后,有柱廊七间,深80米,宽15米,高17米。柱廊后为寝室五间,东西夹六间,连香阁三间,东西长47米,深17米,高23米。

大明寝殿东为文思殿,西为紫檀殿,以紫檀香木做成,镂花龙涎香,间白玉饰壁面。后面为宝云殿,殿之左右又有文武二楼。宝云殿之后即延春阁。九开间,三重檐,相当豪奢。延春阁东为慈福殿,又叫东暖殿,西为明仁殿,又叫西暖殿。此外还有至德殿、东香殿、西香殿、宸庆殿等。

隆福宫在大内的西端,其东为太液池,西为西御苑,为皇太后等人居住。此宫后来为光天殿。左、右二殿为青阳楼、明晖楼。其后为东、西二暖阁,后面还有针线殿。兴圣宫在大内之西,东为万寿山,南为隆福宫,这里是皇太后及嫔妃们生活的地方。元武宗建兴圣宫以后,皇太后多住在这里。英宗朝贺皇太后阿纳失失里、宁宗朝贺皇太后卜答失里,都在兴圣宫。

元代还有一处建筑是北京西北郊的居庸关云台。居庸关建于秦代,北齐叫纳款关,唐代叫蓟门关,元代叫居庸关。云台是关城中心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原来台上有三座喇嘛塔,后被毁,今又重修。

云台全部用大理石砌成,平面为矩形,底部东西长2684米,南北深1757米。台身斜收,顶部东西长2404米,南北深1473米。台中开一半八角形石券门,宽632米,高727米,券洞长同云台底部。门道可通车马。台顶有二层出挑石平盘,上刻云头,下刻兽面及垂珠。台顶四周石栏杆、望柱、栏板和外挑龙头,表现出元代风格。

券门和券洞上刻有珍贵的元代石刻。券门两旁有交叉金刚杵组成的图案,有象、龙、卷叶花和大蟒神,正中刻金翅鸟王。券洞两壁四端刻四大天王,造型各异,神态如生。这种由石块拼接成的整幅浮雕,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明清时期建筑

明代建筑规模宏大,在元代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扩建的北京城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古代以宫室为中心的都市规划思想,在此体现得非常完美,并形成了贯穿全城达8千米的中轴线,布局严整,气势雄浑。建筑群体艺术可称臻于高峰,帝王陵墓(北京昌平县内)长达7千米的神道为墓群的脊干,建筑群与地形融为一体,在创造肃穆的陵园气氛上显示了高度成熟的建筑艺术技巧。明代的制砖水平很高,普遍将许多城市的城墙用砖全砌,并以砖拱券结构建筑了不少称为无梁殿的建筑。这时的城防、海卫建筑也很发达,特别是修整了万里长城。

清代建筑在宫殿和城市建筑上沿袭明代,在园林艺术方面有很大的发展。在北京西郊的风景区先后建造了圆明园、静明园、静宜园、清漪园(颐和园)等大批园林。在明代西苑的基础上修整了御苑三海(北海、中海、南海),还有长城以外的承德地区,建设了规模巨大的避暑山庄。在宫廷的影响下,各地巨宦富商也竞建园林。在江南苏州、杭州、无锡、扬州一带,私家园林继明代而发展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著名的有寄畅园、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等。这些园林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我国山水园林的艺术特色,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清代的少数民族宗教建筑也有很大发展,如西藏哲蚌寺、青海塔儿寺、拉萨的布达拉宫,都是著名寺院。布达拉宫始建于17世纪,修建在山顶上,峻峭挺拔,与周围山峰混然一体,创造了独特的建筑形式。承德的外八庙建筑群,广泛吸收了蒙、藏、汉各民族建筑风格,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形式。

近现代建筑

就其系统来说,中国古代建筑到了19世纪后半叶,已经基本上终结了。当时在建筑上兴旺发达的是西方式的建筑体系,首先发生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几个沿海的大城市。大体说,当时中国建筑思潮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引进西方古代建筑(形式),另一类是引进西方刚刚萌芽的近代建筑(形式)。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发展,西方近代建筑思潮也便越来越兴盛,并也影响到中国。反映出来的就是各种新类型的建筑相继出现,如工业建筑、金融建筑、商业建筑、交通建筑、文教建筑、医卫建筑、文娱体育建筑,以及饭店酒楼等。从建筑技术上说,也一改原来的传统做法,出现了钢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从城市建设来说,则开始着眼于城市的区域功能、路网设置,以及诸城市设施的建设,如供水、排水、电力、电话、电报,还有火车、汽车、轮船等。

在上述社会变革与建筑变革构成的复杂的背景面前,中国近现代建筑表现出一些新的艺术特征。

19世纪中叶以后,以苏州为代表的江南园林和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园林大部分经过改建和重建,它们共同的倾向是,建筑的比重大大增加,空间曲折多变,装饰繁复细腻,假山曲屈奇谲,相当一部分流于繁琐造作。建筑装饰则普遍走向大面积满铺雕镂,色彩绚丽,用料名贵,题材范围扩大,手法非常细致,还有一些西方巴洛克、罗可可的手法类杂其中,某些构图意匠也受其影响,如

北方建筑甚至出现了用深拱廊百叶窗(殖民地式),南方建筑设壁炉(古典复兴式)的现象。而在二三十年代兴起创作民族形式以后,大多数也都是套用古代某一时期官式建筑法式(主要是清代),致使广州的民族形式建筑与北京的无大差别。只在19世纪80年代以后,才较多地注意地方特色,即所谓乡土建筑风格。

近现代建筑打破了传统建筑封闭内向,以表现空间意境为主的审美观念,突出了公共性和开放性的观赏功能,这与同时输入的西方建筑重视表现实体造型的审美观念是一致的。中国近现代建筑的艺术形式包含着两类内容:一是某些大型的、纪念性比较强的建筑仍十分注重造型艺术的社会价值,审美功能要求有较强的政治伦理内容,即以特定的形式表现某些特定的精神涵义。如银行、海关常采用庄重华贵的西方古典形式,以显示其财力的坚实富有。一些政府机关和纪念建筑多吸取传统形式,以显示继承传统文化,发扬国粹的精神。二是大多数民用建筑一般只从审美趣味出发,一方面追求时髦新奇,同时仍受到传统审美趣味的影响。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流行的洋式店面、洋学堂、洋戏院和城市里弄住宅等,都是所谓中西合璧的形式,以后则更多直接采用西方流行的形式。19世纪80年代以后又兴起了追求乡土风格的形式,这些都是与当代大众的审美趣味一致的。

以住宅为例,大体可以分为别墅、公寓、里弄等几种。上海、天津、广州、青岛等沿海城市较多。别墅是近代最豪华的一种居住建筑形式。建筑内部多设有大小起居室、客厅、餐厅、多间卧室、账房、仆人用房、厨房、洗衣房及日光室等,还有佛堂。建筑外形西方现代派形式,但佛堂内部却是中国古代建筑形式,可谓中西合璧。

公寓分高层和多层。有主楼,多对称式布局,东西两翼多层,逐层递落,形成稳定而高耸的理想体形。

里弄建筑多为中轴线对称布局,底层有小天井,堂屋在正中,后面是楼梯间和厨房,由后门可通向后面一条支弄。天井和堂屋两边有前后厢房。楼上客堂分“前、后楼”。楼梯后面是“亭子间”(一般给子女或仆人住)。厢房楼上仍是厢房,均作为卧室。这种房子本来是独家居住的,后来人口越来越多,变成二三家合住,最后变成七八家甚至十余家合住。一间房间住一家,厨房合用,厨房中全是煤气灶,自来水龙头只有一个。

中山陵是中国近代建筑中的杰作。中山陵主体建筑面积6684平方米。中山陵总平面布置由墓道和陵墓主体两大部分组成,陵墓建筑群以大片的绿化地和平缓的台阶把各个尺度不大的个体建筑联成为大尺度的整体,取得庄严、雄伟的气氛。主体建筑祭堂吸取中国古典建筑的手法,应用新材料、新技术,墙身全部用石料砌成。运用蓝白两色为主的纯朴色调装饰细部。建筑本身基本上采取严谨的比例,在体型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表达了肃穆宁静的气度和逝者永垂不朽的精神。中山陵建筑成为中国近代建筑中近代化与民族化相结合的建筑活动的起点。1928年1月,紫金山全部划为中山陵园,面积约45000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陵园植树1000余万株,林海浩瀚,成为国内少有的紧邻大城市的森林公园。

城池建筑

城墙是古代人广泛用来防御外敌的骚扰和进攻的军事建筑。至今保存得比较完好的有南京城墙、西安城墙、山西平遥城墙、湖北江陵城墙等等。其中最伟大、最著名、最使我们中华民族引以自豪的是万里长城。

商、周奴隶时代,“城”意味着国家。受封的诸侯国有权按爵位等级建造相应规模的城,并统治封地上的人民。到战国时期,周朝的条令不起作用了,各地按需要自建城,于是出现了“千丈之城,万里之邑相望也”的繁荣局面。秦统一中国,取消分封诸侯的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城市也就成为中央、府县的统治机构的所在地。在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中,这个体制基本上沿袭下来。有些市镇由于农业、手工业、商业或对外贸易的发展,规模逐渐扩大,地位越来越重要,终于成为府县的所在地。

古代都城为了保护统治者的安全,有城与郭的设置(内城的墙叫城,外城的墙叫郭)。从春秋一直到明清,除了秦始皇时的咸阳是个特例外,其他各朝的都城都有城郭之制,连春秋时一个小小的淹君,也有三重城墙,三道城壕。所谓“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各个朝代城、郭的名称不一:或称子城、罗城;或称内城、外城;或称阙城、国城,名异而实一。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而明代南京和北京则有四道城墙。府城通常是两道城墙:子城、罗城。这是古代统治阶级层层设障来保护自己的办法。

万里长城

万里长城是我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两千多年,分布于我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9世纪的西周时期,周王朝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曾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以作防御。到了公元前七八世纪,春秋战国时期列国诸侯为了相互争霸,互相防守,根据各自的防守需要,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起长城。最早建筑的是公元前7世纪的楚长城,其后齐、韩、魏、赵、燕、秦等大小诸侯国家都相继修筑长城以自卫。这时长城的特点是东、南、西、北方向各不相同,长度较短、从几百米到一两千米不等。

万里长城雄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并呑六国诸侯,统一了天下,结束了春秋战国纷争的局面,完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集权统一国家的大业。为了巩固统一帝国的安全和生产的安定,防御北方强大匈奴游牧民族奴隶主的侵扰,大修长城。除了利用原来燕、赵、秦部分北方长城的基础之外,还增筑扩修了很多部分,“西起临洮,东止辽东,蜿蜒一万余里”,从此便有了万里长城的称号。自秦始皇以后,凡是统治着中原地区的朝代,几乎都要修筑长城。计有汉、晋、北槐、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宋、辽、金、元、明、清等十多个朝代,都不同规模地修筑过长城,其中以汉、金、明三个朝代的长城规模最大,都达到了5000千米或10000千米。它们都不在一个位置上。从修筑长城的统治民族看,除汉族之外,许多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朝代也修长城,而且比汉族统治的朝代还多。清朝康熙时期,虽然停止了大规模的长城修筑,但后来也曾在个别地方修筑了长城。可以说自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到清代的两千多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长城的修筑。

绵延万里的长城并不只是一道单独的城墙,而是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镇城烽火台等多种防御工事所组成的一个完整的防御工程体系。这一防御工程体系,由各级军事指挥系统层层指挥、节节控制。以明长城为例,在万里长城防线上分设了辽东、蓟、宣府、大同、山西、榆林、宁夏、固原、甘肃等九个军事管辖区来分段防守和修缮东起鸭绿江,西止嘉峪关,全长7000多千米的长城,称作“九边重镇”。

长城的防御工程建筑,在两千多年的修筑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首先是在布局上,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就总结出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验。两千多年一直遵循这一原则,成为军事布防上的重要依据。在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上以“就地取材、因材施用”的原则,创造了许多种结构方法。有夯土、块石片石、砖石混合等结构。在沙漠中还利用了红柳枝条、芦苇与砂粒层层铺筑的结构,可称得上是“巧夺天工”的创造。在今甘肃玉门关、阳关和新疆境内还保存了两千多年前西汉时期这种长城的遗迹。

天下第一关

“两京(北京、沈阳)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天下第一关位于秦皇岛市东北15千米的山海关区,是山海关城的东门,原名“镇东”。因为它是通往关外的大门,所以在建筑布局上更为完备、坚固。据《临渝县志》记载,天下第一关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

天下第一关

为了加强防御,天下第一关大门设置了三道防线:第一道是东罗城,第二道是瓮城,第三道才是山海关城的券门。券门内原设巨大的城门,可以启闭,以控制关内外通行。

天下第一关的门楼建在一座12米高的长方形城台上。据《临渝县志》载:“东门建楼,高三丈,凡二层,上广五丈,下广六丈,深各半之。”根据实测,城楼高127米,东西宽101米,南北长197米。楼分两层,面阔三间,第一层高57米,第二层高8米,建筑面积为198平方米(底层)。楼内外檐桁枋心,均饰以明代彩绘。城楼建筑形式,上为重檐歇山顶,顶脊双吻对称,下为砖木结构。四角飞檐上饰以形态各异的脊兽,造型美观,栩栩如生。城楼下层中间面西辟门,上层三间均安装隔扇门。上下两层楼的北、东、南三面共开设68个箭窗,供作战时射击之用。门、窗、圆柱皆涂以朱红,红色箭窗板上有白环,中有黑色靶心,再配以五光十色的楼檐彩绘,使整个城楼显得俊秀而雄伟。

在城楼上层西面檐下,悬有“天下第一关”的巨幅匾额。匾长59米,字高达16米,“一”字长109米。此匾系明成化八年(1472年),由当地进士肖显所书。其字体为行楷,字迹雄健、浑厚、有力,更增添了天下第一关雄关虎踞的气势。

登上第一关城楼,南眺渤海,烟波浩渺;北望长城,山势蜿蜒。壁垒森严,大有身临古战场之感。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有诗赞道:“彩霞映高楼,雄关添生机。朝观沧海日,夕看燕山雨。幼童竞登楼,父老话今昔。”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几经拨款,对天下第一关重点维修,使之面貌一新,成为山海关古城建筑群的一颗明珠,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在甘肃省酒泉县境内,是明代万里长城西端的终点,古代军事上的要地,“丝绸之路”的交通咽喉。嘉峪关为现存长城关城中最完整的一处。它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关城雄伟地峙立于嘉峪山上,南面是白雪皑皑的祁连山,北面为一片茫茫的戈壁滩,关前有一条清清的泉水,灌溉着数百亩良田,绿油油一片。数百年前,已被称之为“峪泉活水”而列为肃州胜景。

嘉峪关城楼

关城平面呈梯形,西城墙外侧又加筑了一道厚墙,使防御更加坚固。城墙高117米,总长7333米,关城面积33500多平方米。南北城墙外侧有低矮土墙与其平行,构成罗城。东城墙外侧复以土墙围成一个广场。关城有东西二门,东为光化门,西为柔远门,上面均有城楼,面宽3间,周围以廊,为三层歇山顶,高17米,结构精巧,气势雄伟。

柔远门外的罗城,原来也有一个三层的关楼,上悬“天下第一雄关”的匾额。此门已被毁。在东西两门之北侧,均有宽阔的马道直达城顶。登关城远望,长城似游龙浮动于戈壁瀚海,若断若续、忽隐忽现。天晴之日,或海市蜃楼,或塞外风光,美丽奇特景色尽收眼底。

关城的四隅有角楼,高两层,形如碉堡。南北城墙的正中建有敌楼,三开间,带前廊。罗城西面南北两端也建有角楼。远远望去,堡楼

林立,更显出关城的肃穆、壮观。

相传,当初修建关城时,古代工匠们不仅提出了布局周密、结构严谨的设计方案,还精确地计算出了所需材料,施工完毕,只剩下一块砖。这块砖被后人放在重关的小楼上,以示纪念。

宫廷建筑

“宫”在我国出现是相当早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00年到公元前1600年的夏代。古书上记载有:“黄帝作宫室以避寒湿”、“禹作宫室”等。从秦朝开始,宫被指定为帝王之所,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规模也越来越大。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建章宫、长乐宫,都是像小城一样阔大的建筑。宫内有前殿、寝殿及其他殿宇台池,因而也称宫城。宫有时是皇城建筑群的总称。

中国宫廷建筑的平面布局,具有简明的规律性。先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位,层层相接地组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

中国的建筑通常以长向为正面,大门位于正间中央,为了避免中心线落在柱上,除少数例外,建筑间数均采用单数。

单座建筑的平面布置,主要取决于屋主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和个人需求三个方面。屋主的社会地位越高,经济实力越强,房屋的规模也就越大。如故宫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单座建筑。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布局是主座朝南,左右对称。

多组的建筑群的院落,一般是向纵深方向发展,院与院作行列式的排列,而一直行一连贯的院落总称“路”,典型的巨大建筑群以“中路”为主,左右再发展出“东路”和“西路”。

所谓主座朝南,就指中路、东路、西路中主体建筑都是坐北朝南。这种布局是由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中国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太阳一年四季都从南方照耀,所以面向南方的布局也就面向太阳,这样比较便于采光。

所谓左右对称,就是指东路和西路以中路为对称轴左右对称。这种布局源于儒家思想中的“礼制”观念,并与城市规划的平面组织充分结合,成为中国建筑的一大特色。例如,北京故宫的中轴线延伸到宫城以外,长达8千米,使得北京城中几乎所有重大建筑的布局都以它为基准。

以上所述间架制度和院落制度充分体现了中国建筑布局的秩序美,是中国建筑艺术的精髓所在。

明清故宫

明清故宫是宫廷建筑的典范,是集我国古典建筑之大成者。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明清故宫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全国遗存下来的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是清代最早的一座皇宫。因为它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国务院于1961年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故宫位于沈阳旧城中心。沈阳旧城是在明代沈阳中卫城的基础上,后金(清朝的前身)于天聪五年(公元1631年)改造而成的。城内呈“井”字形大街,故宫恰在“井”字大街的中心,占地6万平方米,全部建筑90余所,300余间。整个故宫金瓦红墙,光彩夺目,白玉石栏,庄重大方。五彩琉璃,色彩斑斓,雕梁画栋,巧夺天工。

沈阳故宫是女真族(满族的前身)的杰出领袖清太祖和他的继承人清太宗皇太极两代汗王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清世祖福临曾于公元16*4年在这里即位称帝,改元“顺治”,并于当年入关,统治了全中国。

沈阳故宫始建于明朝天启五年(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建成于明崇祯10年(清崇德元年,公元1637年)。它在全国古建筑遗存中,以满族特色较浓而见长。在古代宫殿建筑群中,也以完整、璀璨以及独特的历史地位而著称于国内外。它是明清两朝兴衰交替的历史见证。

公元16*4年,清政权移都北京后,沈阳故宫便被称为“陪都宫殿”。清王朝把故宫和盛京(沈阳)一起,视为“龙兴圣地”、“沛里故居”。此后,清历朝皇帝循制祭祖,恭谒三陵(永陵、福陵、昭陵),曾先后11次来到这里。这期间曾对故宫进行过多次大修、增修和扩建。

沈阳故宫,依照自然布局和建筑时间先后,可以分成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建都沈阳初期所建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一廓,也就是故宫的东路;第二部分,是清太宗皇太极继位后,续建的大内宫阙,也就是故宫的西路;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还增建了崇政殿东、西的两组狭长院落,人们习惯地称它们为“东宫”和“西宫”。

沈阳故宫以她独特的历史、地理条件和民族特色而迥异于北京明清两代的皇宫。例如,故宫的东路“大政居当央,十亭两翼张”,构成了一组亭子式的院落建筑,这在国内宫殿建筑史上,独树一帜。汗(皇帝)尊用的大政殿与八旗大臣办事的十王亭,同时建在宫廷大内一侧,构成了“君臣合署办公”的局面,这也是我国历来宫殿建筑史上罕见的。

沈阳故宫的殿全部建在平地上,而居住用的后宫,却建在近4米的高台之上,形成了宫高于殿的特点。这与女真族长期生活在半山区,通常把住室建在“阿拉”(平冈)之上的习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沈阳故宫的台上王官,形成了一个“四合院”式的住宅群,保留了满族民间的建筑格局。

沈阳故宫多用黄琉璃瓦以绿镶边,脊上装饰着绚丽多彩的五色琉璃,体现了少数民族喜用多种颜色的特点。沈阳故宫的主要建筑多为“硬山式”,即山墙全部用砖垒成,窗户纸糊在窗外。各宫殿均用火炕和火地双重取暖。清宁宫的西四间,南、西、北三面相连的“万字炕”。宫后西北角拔地而起的烟囱等,都反映了满族的生活习俗和特色,这也是沈阳故宫区别于北京故宫之处。

今天的沈阳故宫,金瓦红墙格外明亮,楼台殿阁雄伟多姿。它既保留着清代完整的古建筑群和金殿寝宫的华贵陈设,又是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的大型博物馆,收藏和陈列着明清两代艺术珍品和工艺美术品。沈阳故宫,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天坛

位于故宫正南的天坛是我国特有的延续数千年之久的礼制建筑之一。在中国人的观念中,自然被赋予了等级,“天”是最尊贵的,只有皇帝(天子)才能主持国家性的祭天大典,以此来证明皇帝统治的合理性。天坛就是每年冬至日皇帝祭天的地方。

具体来说,天坛在城市南部、中轴线东侧,始建于明初,距今500余年,后又有多次重修重建。天坛区范围达270多公顷,比紫禁城还大,但建筑远比紫禁城为少,绝大部分面积是苍松翠柏,气氛幽深静穆。在这样的环境中,心灵似乎得到了静化,忘却了纷繁的尘世。建筑群沿一条南北轴线布置,轴线并不在基地正中,而是东移了约200米,是为了延长从正门(西门)进入到达轴线的距离,以加深这种心灵净化的感受。

祈年殿

建筑分两组,分置于轴线两端。南端是圜丘和皇穹宇。圜丘即祭天的坛,是一座圆形三层白大理石平台。圜丘外围绕两重围墙,内圆外方。石台晶莹洁白,体现为天的圣洁空灵。围墙很低,不遮挡人立台上的视线,使境界开阔,与天、树相接,有利于造成远人近天的感受。皇穹宇是圆院内的一座圆殿。院北过成贞门是又长又宽的“丹陛桥”大道,高出左右树林地面数米,手法和圜丘相似。

轴线北端祈年殿在方院内三层白石圆台上,是一座三重檐圆形大殿,石台各层边沿栏杆与圆殿檐柱呈放射对位。三檐都覆盖青色琉璃瓦,造型单纯洗练,很富纪念性。它的攒尖屋顶似已融入蓝天,三檐重叠,更加强了这种感觉。祈年殿是祈求丰收的祭殿,它的12根檐柱、12根内柱和4根中心“龙柱”分别象征与农业节历有关的12个时辰、12个月、24个节气和一年的四季。

园林建筑

宫廷建筑记载了中国的建筑史,而园林则是其中最为精妙的一笔。

我国园林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初名叫圃。所谓圃,指的是划定一块地方,让自然环境中的花草树木和鸟兽鱼虫在里头生长繁殖。有时,打猎获取的各种动物也放入圃中圈养,供人狩猎。但是,建造者们还人工挖水池,筑高台,开鱼塘。这样,圃不仅能行猎,还可以游玩、休憩、娱乐、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园林有了初步的发展。千姿百态、精美绝伦的亭和桥,开始成为园林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随着汉朝经济的发展,除帝王外,私人也逐渐有能力兴建清新别致的园林。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园林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不仅原有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在艺术成就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出现了寺院园林。

佛教自从东汉末年传入中国后,在魏晋南北朝时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佛教寺院如雨后春笋,遍及全国各地。佛教建筑在布局上,与私家园林类似,包括供奉佛像的殿宇和附属的园林两部分。佛教徒参禅修炼的时候,要求清静,所以,“深山藏古寺”成为寺院园林惯用的艺术处理手法。泉州的开元寺可作为寺院园林的代表。

这一时期的皇家园林,继承了秦汉以来规模宏大、装饰华丽、建筑巍峨的传统。魏明帝曹睿时扩建的芸林苑,便是仿写自然、人工为主的一个皇家园林。

隋朝留下了许多让人们瞠目结舌的建筑作品。其中之一就是隋炀帝在洛阳西北兴建的西苑。中国苑、圃的园林化,经过魏晋南北朝时众多造园家的努力,到了隋代,已经趋向成熟。西苑也成为继汉武帝修建的上林苑之后最豪华壮丽的一座皇家园林。隋代园林的人工造景,已不再局限于亭台楼阁、池沼台殿之类,而是更大规模地进行造山为海。

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以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著称。与之相适应,唐代的园林事业盛况空前,仅唐前期,洛阳的园林总数便达1000多处。中国的园林,由最初的仿照自然美,到魏晋南北朝的掌握自然美,到隋朝的提炼自然美,到唐代,自然美典型化,发展到了写意山水园林阶段。园林将诗画二者完美结合起来,成为立体的诗和流动的画。著名诗人和画家王维,晚年隐居在陕西省蓝田县终南山下的辋川,并在该地建一园林——辋川别业。园内设20景,园中架桥,水上筑舫。造园时不仅将湖光山色与园林相结合,而且吸取了诗情画意般的意境,使得辋川别业淡雅超逸,耐人寻味。

唐朝的皇家园林中,最富有瑰丽色彩的当数华清宫了。它坐落在陕西省临潼县的骊山之麓,体现了中国早期的园林特色——随地势高下曲折而筑。造园家们利用骊山起伏多变的地形布置园林建筑,大殿小阁鳞次栉比,亭台楼榭环绕相连,奇花异草点缀其间。这一切,使得风光十分秀丽旖旎。尤其夕阳西下的时候,景色更加神奇绚烂。“骊山晚照”就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

明清是中国园林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园林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皇家园林、私家园林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规模之大、设计之妙、水平之高,堪称登峰造级。

与历代皇家园林的特点相似,明清的皇家园林,建筑宏伟浑厚,色彩丰富,装饰豪华富丽。明朝前期,北海与中海、南海连在一起,总称西苑,共同构成了北京城内最大的风景区。其规模之大,仅从北海70多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就可窥见一斑。它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便是采用借景的手法,借景山和故宫使其大为增色。

清代的皇家园林,特点之一是功能逐渐增多。在园林中,人们不仅可以居住、游玩、狩猎,还可以看戏、祈祷、念佛等。圆明园中,还设立了商业街,可以供人们购物。另一特点是,建筑的数量多,建筑尺度大,园林的布局大多为园中有园,比如说,圆明园中就包括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在有山有水的园林总体布局中,非常重视园林建筑的主体和控制作用,也倍加注意景点的题名,运用文学上的形象思维的艺术魅力来美化园林。颐和园中的知春亭,题名来自苏东坡的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总之,中国的园林艺术发展到清代,其特点可概括为:宜游,宜观,宜登,宜居。

这一时期,与皇家园林争奇斗艳、各领风骚的是园林的另一类型——江南的私家园林。它是以开池筑山为主,可游、可观、可居的自然式风景山水园林,多分布在江南一带。其中,以苏州园林最负盛名,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说。

圆明园

圆明园位于我国北京海淀区东部,占地3467公顷,由圆明、长春和万春三园组成,建筑面积大约16万平方米,原为清代的皇家御苑。

该园从清代康熙(1709年)开始兴建,至1744年基本完成。园内建有楼台殿阁和亭榭轩馆140多座,人工造景100余处,如“正大光明殿”、”九洲清宴”、“安佑宫”、“文源阁”、“蓬岛琼台”。“断桥残月”、“武陵春色”、“柳浪闻莺”。“曲院风荷”、“雷峰夕照”等其中的宫苑建筑体现了严谨华贵的民族风格,而园林景观却反映出玲珑别致的江南特色。那彩绘的回廊连接着金碧的殿阁,那平静的湖面倒映着奇异的山石,那名贵的花草伴随着逶迤的曲径,那幽深的竹林缭绕着清晰的莺歌……犹如蓬莱仙境,不愧为“万园之园”。

在圆明园的东北角,有一座典雅的巴洛克风格的西式宫苑,它就是闻名遐迩的“西洋楼”。西洋楼占地约67公顷,建于1747~1759年,由“谐奇趣”、“线法桥”、“蓄水楼”、“养雀笼”、“远瀛观”、“方河”及“阿克苏十景”等景点组成。它的装修陈设(石雕、铜雕、喷水池等)既具有浓郁的西洋特色,又融汇了我国的民族风格(砖雕、琉璃饰件、迭石技术等)。

在西洋楼南端的“观水法”,是乾隆观看喷水景色之地,它由放置皇帝宝座的台基、宝座后的石雕屏风及位于两侧的巴洛克门组成,也是圆明园一大胜景。

苏州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

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的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和环秀山庄,产生于苏州私家园林发展的鼎盛时期,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于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2000年增补沧浪亭、狮子林、耦园、艺圃、退思园为世界文化遗产。其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和留园分别代表着宋(公元960~1276年)、元(公元1271~1368年)、明(公元1368~16*4年)、清(公元16*4~1911年)四个朝代的艺术风格,被称为苏州“四大名园”。

苏州园林的重要特色之一,在于它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载体。表现在园林厅堂的命名、匾额、楹联、书条石、雕刻、装饰,以及花木寓意、叠石寄情等,不仅是点缀园林的精美艺术品,同时储存了大量的历史、文化、思想和科学信息,其物质内容和精神内容都极其深广。其中有反映和传播儒、释、道等各家哲学观念、思想流派的;有宣扬人生哲理,陶冶高尚情操的;还有借助古典诗词文学,对园景进行点缀、生发、渲染,使人于栖息游赏中,化景物为情思,产生意境美,获得精神满足。而园中汇集保存完好的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手迹,又是珍贵的艺术品,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另外,苏州古典园林作为宅园合一的宅第园林,其建筑规制又反映了中国古代江南民间起居休亲的生活方式和礼仪习俗,是了解和研究古代中国江南民俗的实物资料。

世界遗产委员会这样评价苏州古典园林:没有哪些园林比历史名城苏州的园林更能体现出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理想品质,咫尺之内再造乾坤。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中国文化中取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

拙政园

拙政园的特点是多水,现在水面占全园面积的3/5,总体布局也以水池为中心,主要建筑均临水而筑,朴素典雅。

拙政园

拙政园面积约60余亩,分东、中、西三个部分,并各具特色。

从园门进去,即是东园,面积约31亩,原为明代侍郎王心一的归田园居旧址。东园具有明快开朗之胜和松冈、山岛、竹坞、曲水之趣。

中园是拙政园的主体部分和精华所在。面积185亩,水面约占1/3以上,富有水乡风味。由东园横过一带花窗长廊,到东半亭,亭额题“倚虹”两字。亭前有一座石栏小桥,雕刻古朴可爱,石质斑驳。是园中仅存的明代遗物之一。

踱过小桥即到远春堂,为中部主体建筑,体制似为明代结构,其特点是庭柱为“抹角梁”,并巧妙地分设在四周廊下,因而室内没有一根阻碍行动和视线的柱子,四周都嵌了玲珑透空的长玻璃窗,可环视周围不同景色,犹如观赏长幅域卷,所以又称“四面厅”。此处面临荷池,每当夏日,荷花扑面,清香满堂,故取宋代周敦颐《爱莲说》中“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的语意作为堂名。

中部的一切景点均围绕远香堂而设。堂南部隔有平台池水,屏立黄石假山,重峦迭翠,山上林木配置错落有致,以一泓池水相衬托。再往前行原是老园门入口处,假山当门,起了屏障作用,不致使游客入园即一览无遗。而绕过假山,又能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至远香堂向北,境界更是大开,一片水面山岛展现在前面。这种“欲扬先抑”的设计手法,称为“抑景”。

二岛和远香堂隔水相望,起了分割点缀水面的作用,形成山因水活,水随山转之意境,颇有明洁、清澈、幽静和开朗的自然山林风味。岛之上有亭,东为待霜亭,西为雪香云蔚亭。由此下山,可到西南的荷风四面亭,向西过桥折北,至见山楼。此楼之西,有桥一座,名“小飞虹”,桥南有水阁三间,名“小沧浪”。折北至得真亭,再向前便至香洲(早船)。远春堂之东侧有绿漪亭、梧竹幽居、绣绮亭、枇杷园、海棠春坞、玲珑馆等景点。

西园其结构布局,于花木水石之外,厅堂亭榭密集,装饰华丽,和中部的疏朗,各有千秋。

西园的主建筑是十八曼陀罗花馆和卅六鸳鸯馆。馆之东有六角形宜两亭,馆之南有八角形塔影亭。馆之西北有留听阁。西园的北半部池水环抱中有岛屿,对面有土山,岛上有浮翠阁、笠亭、与谁同坐轩、倒影楼、波形走廊等不同形式的园林建筑,景致丰富多彩。

留园

留园

留园以建筑布局紧密、厅堂宏敞华丽、装饰精雅见长,尤以建筑空间的处理著称,即善于利用各种建筑群,把全园空间巧妙地分隔、组合成若干不同而又各具特色的景区。园内重门叠户,变化万千,有移步换景之妙。留园的紧密结构,同拙政园的疏朗境界,并称苏州园林两绝。

留园面积约30亩,是苏州大型古典园林之一。大致分中、东、西、北四个景区。中部是以原寒碧山庄为基础,经营最久。东、北、西三部分为光绪年间所增加。其特色:中部以山水为主,明洁清幽,峰峦回抱,东部以建筑见长,重檐叠楼,曲院回廊,西部是自然山林。北部为田园风光,而以中部和东部为全园精华所在。

中部分东西两区,西区以山池为主,池水清澈明净,实景与倒影交相辉映。西、北两侧是连绵起伏的假山。东区则以建筑庭园为主,散列着高低虚实互相错落的厅、楼、廊,轩、亭等建筑。中部主要建筑有涵碧山房,明瑟楼、“古木交柯”、绿荫轩、闻木樨香轩、可亭、远翠阁、濠濮亭、曲溪楼、清风池馆等。

东部景区原是进行各种享乐活动的所在,以高大豪华的主厅五峰仙馆为中心,有还我读书处、揖峰轩、汲古得绠处、西楼、鹤所等辅助用房环绕四周。

五峰仙馆前峰石挺秀,取李白“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诗句意为名。此馆因梁柱以楠木建造,所以又称楠木厅。建筑富丽堂皇,高深宏敞,陈设布置精雅大方。厅前庭园中有气势浑厚的湖石峰峦,是苏州各园厅堂中规模最大的一处。

北部景区紧傍中部和东部景区之北侧,循曲径步出,是一片旷朗的月季园,再往西为“又一村”,进园门,眼前顿觉境界一新,犹如置身于村野之中,“又一村”是江南农村风光在园林中的生动再现。

西部景区东西狭而南北长,占地约有10余亩。主要景观有:小桃坞、至东亭,舒啸亭、龙墙、“活泼泼地”水榭等。

留园4个景区以曲廊作为联系脉络。廊长700多米,随形而变,顺势而曲,到处连贯,始终不断。长廊两面壁嵌有历代名家书法石刻300多方,称为“留园法帖”。

网师园

网师园

网师园是苏州典型的府宅园林,地处旧城东南隅葑门内阔家头巷,现为市内友谊路南侧。

网师园布局精巧,结构紧凑,以建筑精巧和空间尺度比例协调而著称。园分三部分,境界各异。东部为住宅,中部为主园。网师园按石质分区使用,主园池区用黄石,其他庭用湖石,不相混杂。突出以水为中心,环池亭阁也山水错落映衬,疏朗雅适,廊庑回环,移步换景,诗意天成。古树花卉也以古、奇、雅、色、香、姿见著,并与建筑、山池相映成趣,构成主园的闭合式水院。池水清澈,东、南、北方向的射鸭廊、濯缨水阁、月到风来亭及看松读画轩、竹外一枝轩,集中了春、夏、秋、冬四季景物及朝、午、夕、晚一日中的景色变化。

精致的造园布局,深蕴的文化内涵,典雅的园林气息,当之无愧地成为江南中小古典园林的代表作品。1963年网师园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7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环绣山庄

环秀山庄位于苏州城中景德路262号,今苏州刺绣博物馆内。此园本是五代吴越钱氏金谷园旧址,明、清时期成为私家园林。现占地面积2179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754平方米。园景以山为主,池水辅之,建筑不多。园虽小,却极有气势。该园园内湖石假山为中国之最,占地仅半亩,而峭壁、峰峦、洞壑、涧谷、平台、磴道等山中之物,应有尽有,极富变化。池东主山,池北次山,气势连绵,浑成一片,恰似山脉贯通,突然断为悬崖。而于磴道与涧流相会处,仰望是一线青天,俯瞰有几曲清流,壮哉美哉,恰如置身于万山之中。全山处理细致,贴近自然,一石一缝,交代妥贴,可远观亦可近赏,有“别开生面、独步江南”之誉。

狮子林

明代诗人高启的《狮子峰》诗描写了流传于苏州的这样一则民间故事。宋仁宗聘请神僧中峰为国师,国师的坐骑是一只丈八大狻猊(即狮子)。一天,国师骑着神狮来到苏州菩提正宗寺,会见徒弟天如禅师。菩提寺里多怪石,状似狻猊神狮见了,竟以为回到了佛国狮子群中,乐得就地打滚,亮出本相,变成了狮子蜂,屹立在寺院之东南,成为诸峰之冠。身上散落的狮毛,也纷纷变做各种各样的狮子狮孙,有的是大狮,有的是小狮,而且姿态各异,有的像狮舞,有的像狮吼,有的如雄狮蹲坐,有的如母狮沉睡,有的如狮子滚绣球,有的如双狮搏斗,共有500多种不同形状。群狮又都围绕着神狮,向它顶礼膜拜。国师和禅师见了,连称“善哉,善哉!”从此,菩提正宗寺改名狮子林,狮子林的石狮子也就出了名。

狮子林位于苏州城东北的园林路。狮子林盛名江南,平面呈长方形,面积15亩左右,四周是方整的高墙峻宇,全园布局紧凑。东南多山,西北多水,建筑主要布置在山池东北两翼。长廊三面环抱,曲径通幽,林间楼阁隐现,峰峦峻奇,在苏州诸园中风格别致。

狮子林以湖石假山众多著称,以洞壑盘旋出入的奇巧取胜,素有“假山王国”之誉。园中石峰林立,均以太湖石堆叠,玲珑俊秀,有含辉、吐月、玄玉、昂霄等名称,还有木化石、石笋等,皆为元代遗物。山上满布着奇峰巨石,大大小小,各具姿态,多数像狮形,也有似蟹鼋、如鱼鸟的。石峰下全是石洞,高下盘旋,连绵不断,具有岩壑曲折之幽,峰回路转之趣。

园内有指柏轩、荷花厅、真趣亭、湖心亭、问梅阁、扇子亭、卧云室等建筑,又有燕誉堂、小方厅,五松园、修竹阁等精致的庭园,耐人观赏。燕誊堂为全园主厅,高敞宏丽,堂名取于《诗经》:“式燕且誉,好尔无射”。问梅阁是园西景物中心,阁名取李俊明诗“借问梅花堂上月,不知别后几回圆”诗意。

狮子林回廊曲槛,高下升降,全依地形,从东到西,又自南面北,环绕了园西南两面。而最精美的为左边长廊,上面配着楼房和屋檐,远远望去,把花园的境界拓广了,使人感到窗曲无穷。这是苏州古典园林艺术“实则虚之,虚者实之”布景方法的典型例子。

乾隆皇帝下江南,曾到狮子林游玩,并留下“真趣”两字作为匾额,至今悬挂在狮子林一个亭子中。乾隆对狮子林赞赏备至,后来还下令“仿造于承德避暑山庄”。从此狮子林名声更大了。

避暑山庄

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内的避暑山庄自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开始建造,到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竣工,历时80多年,建筑物达110多处,总面积56*万平方米,为北京颐和园的两倍。沿着山庄周围还筑有长达10千米的宫墙,它是我国现存占地最大的古代帝王宫苑,也是我国最大的皇家园林。

避暑山庄从总体上,可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宫殿区位于南部;苑景区又分为湖区、平原区和山区三部分。山区约占总面积的五分之四。山峦起伏,群峰罗列,最高峰海拔500多米。群山草木蓊郁,山岭和峡谷有曲径盘旋相连。山顶、山腰、山麓都建造了不少形态各异的建筑使山区具有“四面有山皆入画,一年无时不成花”的风光。分布于群山中的奇峰异石如磬锤峰、双塔山、罗汉山等,与山庄建筑相互映衬,使艺术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

湖区有避暑山庄72景中的30多个景。湖泊称为塞湖。湖区的建筑也多是仿照江南胜景建造的。湖区以北是开阔的平原区。这里,东部是万树园,芳草如茵,遍布古松老榆,西部草原上点缀着顶顶蒙古包,有着浓厚的草原气息。平原区有八角九层、峻秀挺拔的永佑寺舍利塔(又称六合塔)。位于万树园西山麓的文津阁藏有《四库全书》和《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

宫殿区是26幢建筑大小不等的九进院落,四周有墙和外部相隔。正宫有康熙题的“避暑山庄”4个金字匾额。里面又分前朝和后寝。前朝为楠木结构,建筑雄伟庄严:后寝建筑形式活泼,环境清幽。

山庄有“万壑松风力、“梨花伴月”、“镜水云山”等72景,有仿江南园林的“金山寺”、“文园狮子林”、“烟雨楼”等名胜,还有“天一阁”、“又津阁”、“十九间照房”等精巧的建筑。

避暑山庄集中了我国南北建筑布局的特点,综合了我国各地建筑艺术的风格。烟雨楼等建筑组群一派江南景色。正宫、松鹤斋等建筑则像北方朴素的民居。万树园富有蒙古草原风光,山峦区优美俏秀的寺、庙、斋、轩,别具一格,使山庄成为我国各地名胜的缩影。

在山庄外围有一组雄伟的富于民族特色的建筑群——外八庙。它坐落在山庄东北部和北部,都朝向山庄。外八庙原有寺庙11座,因当时在北京设了8个办事机构,故称外八庙,现存7座。它们是:溥仁寺(又叫前寺),普宁寺(又名大佛寺),寺内的大佛高2228米,重达12274吨,是世界罕见的木质大佛,安远庙(又称伊犁庙),是仿新疆伊犁河北岸的固札庙建的,普陀宗乘之庙(俗称小布达拉宫)是仿西藏布达拉官修建的,殊像寺是仿山西五台山的殊像寺建的,须弥福寿之庙(俗称班禅行宫)是乾隆专为班禅六世来热河居住和讲经,仿西藏日喀则的札什伦布寺修建的。这一系列寺庙建筑富有民族特色和象征意义,成为著名的名胜古迹。

蠡园

蠡园是无锡蠡湖湖光山色中最美的一处了。蠡园因建于蠡湖之滨得名,而蠡湖的名字,则来自范蠡与西施的古老传说。

蠡园面积达1231亩,其中水面占523亩。蠡园始建于民国初年,历经多年扩建,始成今日规模。

走进农舍式的公园大门,穿过月洞,展现在游人面前的是花岗岩砌成的屏障,左侧是二排石壁组成的通道,右侧似乎无路可循,有“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感。但穿过一假山石洞,便豁然开朗,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但见前面有湖石假山,修竹土冈,自成一坞。坞内有正房5间,乃“百花山房”。

蠡园内景

出百花山房,便是蠡园的主体景区——四季亭。四季亭建于1954年,题名春、夏,秋,冬,取四季时序之意。春亭旁种植迎春花,夏亭旁种植夹竹桃;秋亭旁种植桂花,冬亭旁种植腊梅花。四只亭子如一个模型脱出,不易辨认,看看亭旁所植的花木,便可知其名了。

由四季亭转出,沿堤上小路向前,过草坪、六角平台,穿假山洞、天井、月洞,开朗处就是长廊,长廊又名千步廊,沿长廊前行,有跨水廊桥一座,使长廊高低起伏,曲折多变。廊壁有瓦砌89个漏窗,步移窗异,窗异景变,别有景趣。这种互为借景的漏窗手法,为我国独特的造园艺术,游人对此莫不称赞。

穿长廊,过平桥,便到湖心亭。由亭折回平桥,过六角形洞门,前面是“湖滨大楼”和“颐安别业”(西班牙式小洋房)。在颐安别业旁边,有一亭,形似荷叶,亭前塘内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是园内赏荷的最佳之处。

廓尽路转,过池塘方亭,两侧尽是湖石堆成的假山。假山上绿树婆娑,翠蔓披拂,苔藓斑驳。假山都以“云”字题名,如云窝、云脚、穿云、朵云、盘云、归云、留云等等。游人置身其间,闻身不见影,可望不可及,有如身陷迷阵之感。归云洞的顶峰,高12米,为全园最高处,可眺望园内外风景。

蠡园,确实是美丽的,它就像范蠡和西施美好的传说一样。将永远吸引着中外游客。

煦园

南京煦园是一座瑰丽多姿、历史悠久的古典花园,具有江南园林的独特风格,全部建筑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优良传统。它展示着我国人民辛勤劳动和文明才智而结成的功绩。

公元1407年,明成祖朱棣封次子为汉王,在此扩建汉王府,花园以汉王朱高煦之名的“煦”而命名为《煦园》。

煦园内“假山耸立,翠竹环绕”,五步一景,十步见阁,山水相映,小桥流水,使人心旷神怡。园中太湖石叠成的假山,玲珑多姿,形成各色各样的飞禽走兽的图案。矗立在假山石室上的六角亭,态势傲然,循石级而上抬头可见东侧游龙墙前的小轩,小轩中伫立着一块汉白玉石的《枫桥夜泊碑》。从小轩沿曲廊而进,可见暖阁和太平军开凿的古井。

从碑亭西行,可见一座很美的方胜亭,此亭巧夺天工,两亭巧妙相连,双顶并立,难舍难分,又被誉为象征爱情的鸳鸯亭。

景景环绕太平湖,太平湖是太平天国时期在原荷花池基础上开凿。沿湖有楼台亭榭,湖中有不系舟和漪澜阁。布局协调,十分美观。

太平湖中的石舫系乾隆十一年所造,乾隆二次南巡,在舫中休息时,曾赐名“不系舟”。全舟采用青石砌成,船身的雕刻和彩绘具有太平天国时期的民间工艺特色。

和石舫相对的漪澜阁,整个屋脊用清道光年间的青花瓷砖构成,六扇落地长窗,都刻有形态各异的瓶、鼎图样,也是太平天国平等的谐音。阁之四周石栏环绕,每一栏柱上都置有石雕狮一只,形态活泼,具有生活气息。

寄畅园

寄畅园在无锡惠山寺香花桥畔,门楣上挂着乾隆皇帝的手笔“寄畅园”匾额,穿过门厅,是一个大天井,便道尽端有一间敞厅,书“凤谷行窝”匾额。“凤谷行窝”为寄畅园前身园名,建于明代中叶正德年间,由明代进士,无锡人秦金兴建。

有两条路可通向园的深处:一条从右边进,走曲折的石径,穿过山洞,经碑亭到达园中部的锦汇漪;另一条从左边进,更见曲折。

走左道,从敞厅左转到秉礼堂;出月洞门,到含贞斋;左拐,径直北行是八音涧,原称悬淙涧。出涧口,眼前豁然开朗,为锦汇漪,萍蓬莲紧贴着水面,开着金黄色的小花,环顾周围景物,目不暇接。东岸是涵碧亭、清响斋、知鱼槛、郁盘,一组连绵的亭廊,飞檐翘角,错落有致,倒映水中,构成一幅天然的图画。北端原来是环翠楼,现在是三间敞厅,面对锦汇漪,左列响廊,右旁山冈,极目所至,可总览全园。

寄畅园冬日美景

知鱼槛可谓是全园赏景的中心,方亭突入水面,左有郁盘、碑亭、美人石;右有七星桥、涵碧亭,茶室敞厅。知鱼槛北,有一小院,叫做清响斋,种着竹子,清风摇曳,意境潇洒。

寄畅园以一泓池水为中心的布局来安置景点,体现了明代亭园结构的普遍特征。寄畅园不过15亩地,但紧凑集中,包容了锡、惠之胜。锦汇漪的水面只有二亩多,却称得起锦绣荟萃之处。寄畅园建成之后,名人雅士无不游园作诗,倍加赞颂。

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江苏扬州市西郊,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原名炮山河,一名保障河。清乾隆时,因绕长春岭(即小金山)而北,又称长春湖。因湖身曲长,两岸花木疏秀,风景纤丽,与杭州西湖相比,另有一种清瘦秀丽的特色,故称瘦西湖。

瘦西湖原是纵横交错的河流,古代园艺家运用我国造园艺术之高超手法,因地制宜,相互沟通,建造了很多风景建筑。旧有范围,从南门古渡桥起,绕小金山至平山堂蜀岗下为止。东南与市河、城河相接,通向运河。以后,逐年修建绿化,由史公祠向西,乾隆御码头开始;西北沿湖过冶春、绿杨村、红园、西园曲水,经大虹桥,长堤春柳;至徐园、小金山、钓鱼台、莲性寺、白塔、凫庄、五亭桥等;再向北至平山堂、观音山、蜀岗止。湖长10余里,犹如一幅山水画卷。

秀美的瘦西湖

大虹桥横跨于瘦西湖上,是西园曲水通向长堤春柳的大桥。初建于明末,原是木桥,因桥上的红色栏杆而称红桥。清诗人王渔洋有“红桥飞跨水当中,一字栏杆九曲红,日午画船桥下过,衣香人影太匆匆”诗句,形容当时红桥的情景。乾隆年间将木桥改为石拱桥,像一道彩虹从湖的东岸飞跨西岸,遂称大虹桥。清代诗人为此写诗作赋,多达7000余人,编成300卷,并绘有“虹桥览胜图”。

小金山位于湖的中心,是四面环水的岛屿。北架八龙桥,贯通彼岸。据传六朝时就在此营造园林,现存建筑、假山等大部分为清代遗物,小金山是一组依山临水的园林建筑群。山顶筑风亭,山上植松柏。山东麓花墙内有小桂花厅,内有清书画家郑板桥写的一副对联:“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山南麓是琴室,架红栏桥(玉版桥)与南岸“桃花坞”废址衔接。在山顶风亭上,可俯瞰湖景,风亭是瘦西湖主要风景点之一。

五亭桥原称莲花桥,位于莲性寺后,因寺址周绕有水,形如莲花,其后有土埂名称“莲花埂”,桥位于此故得名。桥上架置五亭,俗称“五亭桥”是通往观音山、平山堂必经之地。桥建于清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桥身用青石砌成,下由12个大小不同桥墩组成15孔的券桥。平面呈工字形,两侧加阶级,桥面上矗立琉璃攒尖顶方亭5座,正中为主亭,体积加高做重檐,其四角各配置一单檐方亭。每逢月满,从正侧桥孔观望每洞各映一月,金色众月混漾,映衬亭桥,使湖景更为美丽。

民居建筑

最早的住宅

民用住宅是历史上最早的建筑形式。最原始的房屋是原始人的穴居和巢居。古书上记载上古之人“因丘陵掘穴而处”和“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反映的就是这两种住处。

我国最早的民用住宅,大约出现于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住房形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南方的“干栏式”房屋;另一种是北方黄河流域半地穴式房屋。

“干栏式”房屋就是先在地面上用木柱做桩,构成一个底架,然后在底架上铺设木板,再在木板上用竹木、茅草等建造房屋。在属于新石器时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一组密集的建筑遗迹,就是属于这种形式的建筑。这些干栏式房屋全高3米多,其中底层高1米左右,作饲养猪、狗、羊和水牛之用;上层住人,高2米多,铺有厚木板作为楼板,屋顶用茅草和芦苇盖成。房子周围树立有密集的木桩连成的围墙,以防御野兽的侵袭。河姆渡住房的建筑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梁柱间用榫卯接合,地板用企口板密拼,是我国建筑史上最早使用榫卯的实物。

“干栏式”建筑在我国南方分布很广,延续时间也很长,在长江中下游一带至少流行到秦汉六朝时期,而在西南和华南地区,延续的时间就更长。尤其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直到今天还在使用这种建筑形式。如藏族碉楼、傣族竹楼、侗族木楼、拉祜族的掌楼等都是这种建筑形式的发展。

半地穴式的房屋式样有方形和圆形两种。其结构和建造方式,是从地面向下挖成深约数十厘米的浅穴,并以坑壁作墙基或墙壁,在房子的中央树立有四根支撑屋顶的柱子,柱子下面还垫了石头,以防柱脚下沉,这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石柱础。坑壁的周围立有成排的柱子,作为墙壁或支撑屋檐的骨架,木柱上架有横梁和椽子。屋顶有的从四角向中间收拢成尖锥状;有的作两面坡的“人字形顶”,上面再铺茅草或涂以厚厚的草泥。近门处常有台阶或斜坡状的窄道延伸到屋外。

在陕西西安半坡遗址的居住区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60平方米的半地穴式大房子,房内前部为一大间,后面分为三小间。大房子附近有四十几座方、圆两种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房子,每座房子面积一般在20平方米左右。地面建筑是木骨泥墙,室内有支柱撑托着脊檩,屋顶为两面坡式。有的浅穴式房屋,为了挡风和防水,在门道的两侧各有一道隔墙。

我国原始社会住房建筑上的柱网结构和榫卯技术的出现,为我国古代独具风格的框架式房屋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京四合院

在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胡同中,坐落着许多由东、南、西、北四面房屋围合起来的院落式住宅,这就是四合院。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东南角或西北角,院中的北房是正房,正房建在砖石砌成的台基上,比其他房屋的规模大,是院主人的住室。院子的两边建有东西厢房,是晚辈们居住的地方。在正房和厢房之间建有走廊,可以供人行走和休息。四合院的围墙和临街的房屋一般不对外开窗,院中的环境封闭而幽静。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

窑洞

陕北窑洞

我国黄河中上游一带,是世界闻名的黄土高原。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人们,利用那里又深又厚、立体性能极好的黄土层,建造了一种独特的住宅——窑洞。窑洞又分为土窑、石窑、砖窑等几种。土窑是靠着山坡挖成的黄土窑洞,这种窑洞冬暖夏凉,保温隔音效果最好。石窑和砖窑是先用石块或砖砌成拱形洞,然后在上面盖上厚厚的黄土,又坚固又美观。由于建造窑洞不需要钢材、水泥,所以造价比较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窑洞的建造不断改进,黄土高原上冬暖夏凉的窑洞越来越舒适美观了。

安徽古民居

安徽省的南部保留着许多古代的民居。这些古民宅大都用砖木作建筑材料,周围建有高大的围墙。围墙内的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比较大的住宅有两个、三个或更多个庭院。院中有水池,堂前屋后种植着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座座小楼,深深庭院,就像一个个艺术的世界。建筑学家们都称赞那里是“古民居建筑艺术的宝库”。

客家土楼

福建客家土楼

土楼是广东、福建等地的客家人的住宅。客家人的祖先是1900多年前从黄河中下游地区不断迁移到南方的汉族人。为了防范骚扰,保护家族的安全,客家人创造了这种庞大的民居——土楼。一座土楼里可以住下整个家族的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土楼有圆形的,也有方形的,其中,最有特色的是圆形土楼。圆楼由两三圈组成,外圈十多米高,有一二百个房间,一层是厨房和餐厅,二层是仓库,三层、四层是卧室;第二圈两层,有30~50个房间,一般是客房;中间是祖堂,能容下几百人进行公共活动。土楼里还有水井、浴室、厕所等,就像一座小城市。建造土楼,就地取材,用当地的黏沙土混合夯筑,墙中每10厘米厚层布满竹板式木条作墙盘,起到相互拿力的作用,施工方便,造价便宜。土楼群的奇迹,充分体现了客家人集体力量与高超智慧,同时也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彩,自改革开放发来,土楼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县湖坑镇洪坑村的振成楼,闻名世界,被称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明珠,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大师的称赞。

傣家竹楼

傣家竹楼俗名又叫“干栏”,以其别具情趣的建筑式样和风格,把风景艳丽的西双版纳和瑞丽江两岸点缀得再加迷人。幢幢竹楼大多以竹篱相隔,自成清幽恬静的院落。那些高大挺拔的椰子树、枝叶茂密的枘子树和果实累累的芒果树以及那摇曳多姿的凤尾竹,把一一幢幢竹楼掩映在茂林修竹之中,真是幽美极了。

傣家的“干栏”式建筑,除柱子、楼架用30多棵质地坚硬韵椽木外,楼板,墙壁均用竹子直剖压平而成,屋顶用“草排”覆盖。竹楼开门的一方,述有走廊、凉台,供晒晾衣裙、洗脸洗脚和乘凉休息。竹楼呈四方形,分上下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楼上一般均分内外两间,也有三至四间者,内间为卧室,外间为主人进餐、休息或接待客人的地方。虽然仅在外室开一小窗,但凉风习习均能从竹壁隙中透入,因而即使酷热的夏天,也有十分凉爽惬意之感。

傣家竹楼

在记叙有关壮傣族系生活习俗的史籍中,几乎都要提到这种独具民族传统的竹楼。如《魏书》、《周书》、《北史》记载僚人时说:“依树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大小,随其家口之数”。又《新唐书·南平僚传》载:其地“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楼居,梯而上,名为干栏”。《西南风土记》也说;“所居皆竹楼,人处楼上,畜产居下,苫盖皆蒡茨”。“其地下潦上雾,四时热毒,民多于水边构楼从居”。这种楼居的特有住宅形式,正是从古代越人到后来的壮傣诸族长期相承的民族传统建筑,是壮傣人民勤和智慧的结晶。从地下出土的铜鼓镌刻的“干栏”图形,与今日壮傣的竹楼式样,几乎完全一样。

按照傣族人民的传统习俗,每当新竹楼落成时,总要举行“贺新房”仪式,祝愿新房牢固和主人身体健康。在房主人搬进新房那天清早,应邀的客人便终绎不绝地来到新居,有的向主人献鸡,有的献米,十分热闹。

侗寨鼓楼

在贵州黎平、榕江、从江、天柱等县侗族聚居的村寨中,有一种很具特色的宝塔形建筑物,这就是侗寨鼓楼。

鼓楼以杉木作建筑材料,不用一钉一铆,柱、坊的横穿、斜挂、直撑,一律采取接榫与悬柱结构,牢固而又谨严。

侗族人起鼓楼很讲究山向水势,喜欢选择望见流水的山湾作楼址。木匠师傅根据主家的要求,观察地形后,依着山势水向谋划一番,把设计图画在脑子里,然后开始起楼。

侗寨鼓楼

第一层为正方形,与地平相距约2~3米,以上各层为多角形,且有飞檐。顶部中央多安装琉璃葫芦,脊棱缓缓翻;卷成翘角。顶楼常悬“款鼓”一面,遇事由“款首”击鼓集众,决策定夺。底楼多设大厅,楼前有广场,楼侧或联建戏台和厢房。

侗家喜庆佳节,都以鼓楼为娱乐中心。由于侗家历来是同姓聚居,一寨一姓建鼓楼一座;一寨多姓则建多座。因此,鼓楼又是族姓的形象标志。

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城北25千米,有一座马胖鼓楼,形似宝塔,高约12米,宽约11米,九层飞檐,层层相叠,檐下绘民族图案,楼内四根两人合抱大柱,正厅板壁绘美丽侗乡风光。整座建筑用杉木安榫接合,结构严密,气势雄伟。它是广西侗族地区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座鼓楼,对于研究侗族社会生活和建筑艺术均有重要价值。

贵州黎平县肇兴纪堂鼓楼,从江县停洞增冲鼓楼,均建于清代中叶,巍然矗立,气势雄伟,经过漫长的岁月,至今保存完好,充分显示了古代侗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技艺。

如今,侗族人民一般居住于木楼,为三层,由一排排的三个到五个杉木柱头的楼排组成。排与排之间用方连结起来,每两排之间组成的空间叫做一“间”。

木楼依着山势建筑,长柱脚落在低处,短柱脚落在高处;第二层能住人,第三层就更宽敞了,屋顶上并不是简单的剪刀架,而是在横方骑高矮不一的挂筒(匠人叫爪筒),然后在挂筒上木行条,钉上橡皮,盖上青瓦,就成了排水性良好的屋顶了。侗家木楼的设计周密,施工精细,木匠所开的眼孔、所锯刨的方头必须是衔接得恰到好处,所以侗家的木楼是百年不斜的。

蒙古包

蒙古包

蒙古包是独具特色的活动毡房。一般为圆形,多用条木结成网形的墙壁和伞形屋顶,覆盖毛毡,用绳索勒住,帐顶中央有采光、通风的天窗,外壁多用白色羊毛毡覆盖,在绿色的草原上格外醒目。蒙古包内的支架称为“哈那”,按其大小分,一般有十个哈那、八个哈那、六个哈那、四个哈那数种,按其样式分,又有转移式、固定式、人字帐房等。

转移式蒙古包,蒙语称为“乌尔郭格乐”,是纯游牧民的毡屋,主要是用毛毡来做屋盖和屋墙。其构造、形状、大小及屋内的格局与固定式房屋相同。其与固定式房屋的主要区别是,其支架不必永久性地固定,院内不必用木栅围绕,包内的装潢也较为粗糙。地上没有地毯,只用以牛羊的生皮或毛毡子。因此,转移式蒙古包的建造和拆除都较为简单,两三个人可以在一两个小时内完成。

固定式蒙古包同样是用毛毡来做屋盖和屋墙。有的是在覆好的草上再覆以毡子,有的则仅用毛毡包裹,然后用毛绳系紧固定。与转移式蒙古包不同,固定式蒙古包必须把墙基埋入地内,毡屋周围的土地必须砸实,然后把屋墙墙脚用石块或木材加以圆形的固定,院内要用木栅围绕。包内的装潢也较为讲究,地上铺地毯,毡墙上有图案,包内装床板。

土家族吊脚楼

土家族吊脚楼

吊脚楼为土家族人居住生活的场所,多依山就势而建,呈虎坐形,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为最佳屋场,后来讲究朝向,

或坐西向东,或坐东向西。依山的吊角楼,在平地上用木柱撑起分上下两层,上层通风、干燥、防潮,是居室;下层是猪牛栏圈或用来堆放杂物。房屋规模一般人家为一栋4排扇3间屋或6排扇5间屋,中等人家5柱2骑、5柱4骑,大户人家则7柱4骑、四合天井大院。4排扇3间屋结构者,中间为堂屋,左右两边称为饶间,作居住、做饭之用。饶间以中柱为界分为两半,前面作火炕,后面作卧室。吊脚楼上有绕楼的

曲廊,曲廊还配有栏杆。从前的吊脚楼一般以茅草或杉树皮盖顶,也有用石板当盖顶的,现在鄂西的吊脚楼多用泥瓦铺盖。

吊脚楼有很多好处,高悬地面既通风干燥,又能防毒蛇、野兽,楼板下还可放杂物。吊楼还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优雅的“丝檐”和宽绰的“走栏”使吊脚楼自成一格。这类吊脚楼比“栏干”较成功地摆脱了原始性,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被称为巴楚文化的“活化石”。

陵墓建筑

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外观上看去有些像金字塔,但它却非石质,而是用黄土夯成的。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而我国的秦始皇陵则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

秦始皇陵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从他13岁即位时起就开工建设,直到他死时还未竣工。二世继位后,又修建了一年才基本完工,历时38年,比胡夫金字塔的建筑时间还长8年。建陵动用人工近80万,几乎相当于修筑胡夫金字塔所动用人数的8倍。

整个陵园工程的修建,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陵园的初期阶段,从秦始皇即位到其统一中国,在这26年里,先后展开了总体设计和主体工程的施工,初步奠定了陵园的规模和基本格局。第二阶段为大规模修建阶段,从统一到秦始皇三十五年,在这9年时间里,经过数十万人大规模的修建,基本完成了陵园的主体工程。第三阶段为最后收尾阶段,从秦始皇三十五年到二世二年冬,在这3年时间里,主要进行陵园的收尾和覆土工作。

整个陵园仿照秦都咸阳布局,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其外城周长6210米,内城周长3870米。秦始皇陵用黄土夯筑而成,形成三级阶梯,状若覆斗,底部四方形,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由于风雨侵蚀、人为破坏,现在封土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

秦始皇陵背靠骊山,面向渭水,形成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三面环水的风水格局。这种“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对后代建陵产生深远影响,如西汉高祖长陵、文帝霸陵以及武帝茂陵都体现了这种思想。

秦始皇陵地下宫殿是整个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下面。人们相传秦始皇将其生前荣华全部带入地下。由于其入葬之后,墓穴始终无人打开,人们对之格外好奇。在目前的考古发掘中,发现陵园以封土堆为中心,四周陪葬分布众多,内涵丰富,规模空前,数十年来出土的文物多达10万余件。考古发现地宫面积约18万平方米,中心点深约30米,发现有大型的石质铠甲坑、百戏俑坑、文官俑坑以及陪葬墓等600余处,还有被称为“世界奇迹”的兵马俑陪葬坑。

举世闻名的兵马俑就是在陪葬区发现的。1974年3月,骊山北麓农民打井无意间发现了兵马俑。兵马俑坑在秦始皇陵东侧15千米处,规模极其庞大,3个坑共2万多平方米,坑内共计有陶俑马近8000件,木制战车100余乘以及青铜兵器4万余件。这3个坑以发现早晚为序,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有俑马6000余件;二号坑紧随其后,面积6000平方米,有俑马1000余件;三号坑最小,只有500余平方米,内有武士俑68个。3个坑皆按兵阵布置,三号坑是总指挥所。这3个坑所展示的就是秦始皇的宿卫军。

这些兵马俑,如真人真马一般高大,一个个造型生动,神情毕肖,在军事、服装、生活、建筑等诸方面为我们对秦朝作出全面的考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兵马俑井然有序,气势磅礴,置身其中,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震撼,使人不禁想起秦始皇金戈铁马、横扫六国、威震四海的英姿和挥师百万、战马千乘的勃勃虎威。秦始皇兵马俑的发掘,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大秦帝国的强盛。

明十三陵

天寿山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城外的昌平县,山中有一组宏伟、壮阔的建筑组群,它们始建于1410年,那儿埋葬着明朝成祖至思宗十三个皇帝,所以人们称它为“明十三陵”。

明十三陵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部是条很长很长的,通往各陵区的“神道”,后部便是散落在莽莽山峦中的各陵本身。

明十三陵

“神道”是条引导人们进入陵区的大道。耸立在“神道”最前方的是座明朝嘉靖年间建造的石牌坊,上面雕刻着花纹,鸟兽。石牌坊是由六个柱子排列形成的五个大门洞。门洞从两旁向中间逐步升高,檐口是蓝紫色的琉璃瓦,柱梁是晶莹的汉白玉,给人一种精细、高大坚挺的感觉。穿过石牌坊,走过一段路,是一座敦厚、壮实,红墙黄瓦的大门,称为大红门。通过大红门,前面不远可以看到大路中间立着一座形象庄严的亭子。亭中竖着一块大石碑,因此人们把它叫做碑亭。亭子四周耸立着四座用白石雕成的华表,体型不大,却十分均称。走过碑亭,展现在人们眼前的便是一长溜石像生了。它们每隔一段距离,成双成对地挺立在大路两边。有狮子、獬豸、骆驼、象、麒麟、马、翁仲、文臣、武臣、勋臣等,或坐或立,姿态各异,神情庄重严肃。在神道的尽头是龙凤门,那也是一座石牌坊。它才是谒拜各陵的起点。

这么长的一条“神道”,放置了这么多的建筑物和雕塑物,目的就是要让人们在谒陵时体会到皇帝的权威,引导人们对他的“怀念”。为正式谒陵“酝酿感情”。因此说“神道”是组具有精神作用的建筑群体。

从龙凤门笔直往前走,是十三陵中最大的,明成祖朱棣的长陵。长陵的地上建筑是十三座陵中最突出的一座,由一门,一殿,一楼,一宝城(坟丘)组成,四周均有围墙。门是棱恩门,殿是棱恩殿,楼是方城明楼,宝城(坟丘)上植满了青松翠柏。这门、殿、楼、宝城(坟丘)都处在一条南北向的纵轴线上。棱恩殿居于正中,重檐庑殿式屋顶,三层汉白玉台基、金黄色的琉璃瓦。这些,都表示它的等级在中国古建筑中是最高的。它长6675米,进深2931米,面积有19564平方米。这殿全木结构。是我国最大的宫殿建筑之一。殿内大柱共32根,最大四根高达143米,柱径超过117米。均由整根楠木制成,这在其它宫殿中是无法找到的。方城明楼在棱恩殿之后,是座二层建筑,上部是明楼,下部是方城。明楼中间朱砂碑上用篆书写着“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九个大字。明楼的后面便是宝城(坟丘)了。相传明成祖朱棣在选这块“风水宝地”时还费了不少周折,直到有一个姓廖的江西人说这里环山抱水,龙虎龟蛇,日月星辰诸般灵端都在这儿相会,方才定下来。

长陵的地下墓室因未开掘,无法判断其内部结构。定陵的地下陵室已于1956年——1958年开掘。现介绍如下:

定陵是十三陵中另一座楼,属明神宗朱翊钧所有。它建于明万历十二年,即1584年。定陵地下陵室的平面,从图看像个人提着两只热水瓶。同中国传统宫殿布局相类似,它共有五个大殿组成:前殿,中殿,左配殿,右配殿和正殿。由前殿入口处到正殿后墙止,全长87米,总面积1195平方米。其中正殿是主体,长301米,宽91米,高95米,安置着皇帝和皇后的棺木。殿内的地面和墙壁及半圆形的拱顶,全部由石头筑成。那些石头平整、光洁,石头间灰缝也异常细密,真可谓天衣无缝。其它四殿也是石头砌筑,不过都比正殿小。中殿还有甬道可通往左、右配殿,这些殿内分别放着不同的东西,如大烛台、大香炉、“长明灯”、油罐及装有各种金银财宝和珍珠玉帛的几十只箱子。整个地下宫殿还有五重大门,这些门高33米,宽17米,都用整块汉白玉石制作。在门楣上方镶有发亮的黄铜饰物,在石门的陪衬下,十分简洁悦目。石门在安装时运用了简单的物理原理,因此开启时非常轻便。定陵的地下建筑全部用石头砌成。

与金字塔一样,建造这些石砌地下宫殿也是十分不易的,据史书记载,定陵地下宫殿整整修了六年,征集民伕几十万,耗去白银八百万两,这相当于当时两年全国财政总收入。如果用它购粮,则可供一千万农民饱饱地吃上一年。

寺院建筑

中国建筑的代表除了宫廷、园林之外,宗教建筑也是不可忽视的。

寺院作为活动场所,同宗教的产生和兴衰、宗教事件、宗教名僧有关。寺院作为建筑,反映了各个时代的建筑水平和艺术风格。寺院作为文化区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传播,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寺院作为旅游名胜,是旅游文化的宝贵资源。从古代的帝王将相、文人贤哲、武士侠客,到今天的中外游人,都曾在寺院内留下了游赏观光的足迹。

追溯寺院的历史,我们不能不提及宗教的历史,因为没有宗教的产生就不会有寺院的建立,没有宗教的广泛传播就不会有寺院的长足发展。

洛阳建了白马寺后,全国各地开始了兴建寺院之风。到了东汉末年,已有规模相当宏大的佛寺了。

六朝时佛学兴起,寺院众多,只是没有遗存。

西晋时以长安和洛阳两京为中心,修建佛寺180所,拥有僧尼3700余人。现存记载中西晋时洛阳有白马寺、东林寺、菩萨寺、石塔寺、愍怀太子浮图、满水寺、大市寺、宫城西法始立寺、竹林寺等十余所。

东晋时,佛教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朝廷官员信奉佛教的也很多。元帝、明帝都以宾客的礼节来对待修行者。元帝“造瓦宫、龙宫二寺,度丹阳,建业于僧”;明帝也“造皇兴、道场二寺,集义学,名称百僧”。皇帝都如此重视佛寺,以至在东晋时,佛寺建筑盛极一时,东晋的帝王、朝贵、名僧及一般社会知名人士,很多都热心于佛寺的建筑,历史上著名的东林、道场、瓦宫、长诸诺寺大都建于这一时期。

南朝时期,各代对于佛教的态度大略与东晋相同,统治阶级及一般文人学士也大都崇信佛教。宋文帝更重视佛教,认为佛教对政治有帮助,常与僧人慧严、慧观等讨论研究佛教原理。孝武帝也崇信佛教,曾建造了药天、新安两寺。

南朝寺院,僧尼数量甚多。唐朝诗人杜牧在诗中写道:“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描写出了当时的盛况。

隋唐是我国佛教的鼎盛时期。隋文帝一生热衷于佛教的传播。在建寺方面,他于继位初年就改先前所建的陟岵寺为大兴善寺,又令在五岳各建佛寺一所,诸州县各建立僧尼寺一所,并在他所经历的45州各创设大兴善寺,又建延安、光明净影、胜光及禅定等寺。据传,隋文帝所建的寺院共有3790所。隋炀帝也信奉佛教,他即位后,在大业元年(605年)造西禅定寺,又在高阳造隆圣寺,在并州造弘善寺,在扬州造道场寺,在长安造清祥、日严等寺,并在泰陵、庄陵二处造寺。又曾在洛阳设无遮大会,度男女为僧尼。到了唐朝,统治阶级很重视对佛教的整顿和利用,使佛教和政治关系密切起来。唐高祖于619年在京师聚集高僧,立十大德,来管理一般僧尼。太宗即位后,又度僧人3000人,并在旧战场各地建造寺院,一共7所,这样就促进了当时佛教的发展。贞观十五年(6*1年),文成公主人藏,带去佛像、佛经等,使汉地佛教深入藏地。贞观十九年(6*5年)玄奘从印度求法回来,朝廷为他组织了大规模的讲道场,他以深厚的学养作了精确的传播,给当时佛教界带来很大影响。武后利用佛教徒怀义等编造《天方经》,她将夺取政权说成符合弥勒的授记,随后在全国各州建造了大云寺,又造了白马坂的大铜像。

宋朝以后,佛教有些衰落,但寺院的发展却增添了新的内容。宋朝寺院都拥有相当数量的田园山林,得到了豁免赋税和徭役的权利。于是寺院经济富裕,兴办起商店等牟利事业。

元朝时期,佛教界一些著名人物,如耶律楚材等得到朝廷重用。这在当时对佛教的护持,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元朝时,禅宗盛行江南,天台、白元、白莲等宗也相当活跃,但对佛教教义没有多大发展。寺院经济的发展与僧尼人数的增加都比过去快。寺院大力经营商业,成为元代佛教的一种特殊现象。元代皇室所建宫寺很多,从至元七年(1270年)到至正十四年(1354年)在京城内外各地建有大护国仁王寺、圣寺万安寺、殊禅寺、大龙翔集庆寺、大觉海寺、大寿元忠寺等,这些土木费用都很浩繁。每年国家都赐给寺院大量钱财,并赏很多土地。

明代成化十七年(1481年)以前,京城内外的官立寺观多达638所。后来又继续增建,佛寺数量之多,在历史上数一数二。

清初对于寺庙僧尼都有限制。顺治二年(16*5年)禁止京城内外擅造寺院佛像,建造寺院必须经过礼部允许,已有寺院佛像不许私自拆毁,也不许私度僧尼。

我国佛寺的主要建筑有以下内容:供奉佛像、借以瞻仰礼拜的称“殿”,如天王殿、大雄宝殿等。僧侣说法修道和日常起居的房舍称“堂”,如法堂、念佛堂、斋堂等。殿和堂二者有区别,但习惯上人们总称其为“殿堂”。此外还有钟鼓楼等。宋代以来,禅宗寺院不盛,禅寺盛行“伽蓝七堂”的制度,七堂为:山门、佛殿、法堂、僧堂、厨房、浴室、西净(厕所)。

从整体建筑布局讲,中国佛寺又分为石窟寺和塔庙两种。

石窟寺基本依照印度教的“支提窟”模式而建,依山开凿。有的洞正中有方形的塔柱或佛龛;有的窟正中后靠壁前雕刻佛,左右是菩萨、天王;有的石窟前面如有多余空地,就再建寺院。石窟寺的建凿以北朝至唐朝为盛,前后共有五六百年,其结果是使中国佛教石窟成为世界上保存数量最多、分布地区最广、延续时间最长的佛教艺术遗存。其中最著名的石窟寺有大同的云岗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和敦煌的莫高窟。石窟寺的建凿至宋朝以后就走下坡路了。

塔庙,起初也叫“浮图寺”、“浮图”,这是因为“塔”是“浮图”、“浮屠”、“佛图”的简化形式。印度的“浮图寺”必定是庙中有塔,整座寺院以塔为中心建造,而中国最早的佛寺是利用官署改建而成,塔与木构楼相结合,正是受了印度“塔庙”的形制影响。大多数中国早期佛寺的建筑布局中也是以塔作为佛寺的中心。然而随着时间的发展,塔在中国佛寺建筑中的地位逐渐减弱。

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这是从古印度和中国内地传入西藏地区的佛教密宗与西藏当地的古老宗教融合而成的具有西藏地方色彩的佛教。这种藏传佛教因受中国宗教和印度佛教的影响,所以其文化也就成了藏、汉、印三流的融汇。这种融汇体现在建筑上则具有很大的综合性。主殿三层的建筑取法,下为西藏式、中为汉式、上为印度式,故名三样式。很显然这种建筑格局是以藏式为基础,既吸收了印度、尼泊尔建筑特点,又参照汉式建筑风格,三位一体。藏式佛寺一般都是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雕梁画栋,极为精巧。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藏式佛寺建筑布局的典型代表。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时期。17世纪5世达赖喇嘛时期重建后,成为历代达赖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

布达拉宫是集西藏的行政、宗教和政治于一体的办公所在地。该建筑群由白宫、红宫及其附属建筑组成,集占城堡、灵塔殿和藏传佛教寺庙为一体,又是历代达赖喇嘛居住的宫殿式建筑,自公元7世纪以来,它一直起着西藏佛都及传统行政管理中心的作用。其壮观建筑有民族独特性,华丽的装饰与周围秀丽的景色和谐统一,增添了西藏历史文化的沉淀感和宗教意韵。宫中绘有大量壁画,是西藏地区的历史画卷,也是中国民族艺术的珍宝。宫中还藏有大量艺术品及经书和其他重要历史文献,具有极高的价值。

布达拉宫不仅是西藏地方政权所在地,也是西藏佛教最大的活佛驻地。5世达赖到14世达赖,都把布达拉宫作为行使权力的中心,公元7世纪以来,共有9位藏王和10位达赖在这里居住过。1690年,为了安放5世达赖喇嘛的灵塔,开始修建红宫。1693年4月,主体建筑竣工。以后,布达拉宫又不断进行增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布达拉宫是一座匠心独运的传统藏式建筑,依山建筑,共13层,高117米,东西长约420米,宫墙厚3~5米,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用石头和三合土砌成,坚固无比。宫墙外表向上倾斜。更显得雄伟仕观。

雍和宫

我国最著名的喇嘛庙之一——雍和宫,位于北京原内城东北角,南起戏楼胡同,北至内城城垣,长300多米,占地约66000多平方米。

雍和宫建于公元1694年,原是清康熙皇帝四子胤祯的官邸,称“雍亲王府”。1722年胤祯继位,次年改年号为“雍正”。1725年将雍亲王府改为行宫,称“雍和宫”。1735年乾隆继位后,为了给他父皇停灵,并显示行宫气氛,便决定将雍和宫中路殿宇的绿瓦全部换为黄瓦。1744年,乾隆将雍和官正式改建成喇嘛庙。僧人最多时有500左右,可见当时香火之盛。

雍和宫

雍和宫的建筑以汉族风格为主,同时又结合了藏族寺院的某些独特的建筑形式。它的前半部分,广阔而开朗,仅用影壁、牌楼点缀其间,而后半部分,则建筑密集,飞檐重阁,纵横交错,形成了疏密相间,对比强烈的独特风格。

走进雍和宫大门,东西两边各有彩色琉璃牌楼一座;穿过牌楼,是一条笔直平坦的长甬道,走过甬道,来到昭泰门前,昭泰门内两侧相对的是钟鼓二楼,靠后的一组,则是双重飞檐、造型新颖的八角形碑亭。碑身镶嵌在一个似龟非龟的动物身上,人们常把它叫作“王八驮石碑”,其实它的名字叫赑屃,不叫“王八”。

走出碑亭,到第一进大殿前,正门横楣上书写“雍和门”三个贴金大字。跨进大殿,在正中金漆雕龙宝座上,有一个和尚的塑像。他袒胸露乳,矫首昂视,长年笑迎游客,他就是民间常说的“大肚弥勒佛”。大殿两侧相对而立的是四大天王像,大殿的背后,是手持金刚宝杵、顶盔贯甲的韦驮雕像。

出了天王殿,庭院中有一尊高4米的深绿色铜鼎。绕过铜鼎,就是“御碑亭”。穿过御碑亭,正中座落着一个汉白玉雕成的椭圆形池座,池座中央有一座铜铸的“须弥山”。

离开须弥山,来到主殿——雍和宫,这是一所七间结构,前出廊后带厦的歇山顶式的雄伟建筑,相当于“大雄宝殿”。中间有三尊精美的铜质佛像,称“三世佛”:西边的是过去佛——燃灯;中间的是现在佛——释迦;东面的是未来佛——弥勒(如来)。大殿两侧,是十八罗汉像。

走出雍和官大殿,就到了永佑殿,从永佑殿北行,到“法轮殿”。它的顶部开有5个大天窗,每个天窗上端都饰有镏金的宝顶,并悬挂铜铃。这种装饰宝顶,原是藏族寺院建筑的传统形式。大殿正中间有一尊高大的铜质佛像,这就是喇嘛黄教的创始人——宗喀巴大师。大殿西侧是大型壁画“释迦源流图”。大殿背后是雍和宫三绝之——五百罗汉山。

离开罗汉山,走出法轮殿后门,对面是一座高23米的巨大建筑。飞檐三重,这就是万福阁大殿。跨进大殿,就会看到耸立在正中间的未来佛弥勒的站像。此像露在地面上的垂直高度为18米,地下还埋有8米,头部接近阁顶,矗立在汉白玉雕成的须弥座上。佛像是由名贵的白檀香木雕制而成,外表全部饰金,花了8万两白银,也是雍和宫“三绝”之一。

玄中寺

山西省交城县西北十千米的山谷中,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四面群峰环抱,岩壁峭拔,殿宇亭台掩映于茂密的林木丛中。这座景色秀丽的古寺,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胜地玄中寺。

玄中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元宏延兴二年(公元472年),承明元年(公元476年)建成。中国佛教史上著名僧人县鸾(公元476~542年)曾在此寺传布净土教义,玄中寺逐渐闻名于世。

唐太宗李世民北上太原路过玄中寺时,曾接见僧人道绰,施舍“众宝名珍”,为皇后祈愿除病。贞观年间赐名石壁永宁寺,唐宪宗李纯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又赐名龙山石壁永宁寺。盛唐以后,玄中寺成为律宗道场,建立“甘露义坛”,同长安灵感坛、洛阳会善坛并为全国三大戒坛。

宋哲宗赵煦元祐五年(公元1090年)和金世宗完颜雍大定二十六年(公元1186年),寺遭二次大火,烧毁大半,分别由住持道珍、元钊负责修复。金末,寺院又毁于兵火。蒙古太宗辛卯年(公元1231年)奉旨改石壁寺为“龙山护国永宁十方大玄中禅寺”。这时的住持惠信得到蒙古统治者的支持,重兴寺院。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惠信弟子广安做了太原路都僧录,寺院规模超越前代,成为当时的名刹。玄中寺在元代达到了极盛时期。寺内不仅广有土地、山林、园堡、水碾等产业,而且所属下院多达40处,遍布于现在华北各省。

明永乐、嘉靖和清乾隆、嘉庆年间,玄中寺曾多次重修和扩建,但从同治、光绪年间以来,主要殿堂再次伦为废墟。文物损坏流散,呈现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从1954年起,对寺院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重建了大雄宝殿、七佛殿、千佛阁和祖师堂等殿堂,重修了天王殿、山门、钟鼓楼、碑廊、东峰白塔等建筑。整修后的玄中寺,面貌一新。

玄中寺不仅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佛教净土宗的发源地,而且对日本佛教影响很大。日本佛教的净土宗和净土真宗就是继承玄中寺昙鸾、道绰、善导三位大师的净土宗系统而开宗立教的。因此,日本这两个佛教宗派把玄中寺列为祖庭之一,尊为日本净土宗的重要“圣地”。

独乐寺

坐落在天津市蓟县城西门内的独乐寺,一向以历史悠久、雄伟壮观、建筑独特而驰名中外。独乐寺始建于唐代,辽统和二年(公元984年)重建。相传安禄山在此起兵叛唐,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命名为“独乐寺”。

跨进寺院,古刹山门首先映入眼帘。山门高约10米,上悬“独乐寺”三字金匾,墨迹雄浑有力,颇有气势。过山门向里,穿堂两侧站立高大的护卫神像,俗称“哼、哈”二将,面目狰狞,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后间两侧为清代绘制的四大天王壁画。瓦顶坡度和缓,檐角翘起如翼如飞,正脊两端的鸱尾形象生动优美,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庑殿顶山门。

独乐寺雕塑

穿过山门,一座古木楼阁拔地而起,楼阁分上下两层,中间加一暗层,高约23米,九脊歇山顶,气势雄伟,风格独具,这就是独乐寺的主体建筑——观音阁。它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高层楼阁。

观音阁四角,上下两层共8根支柱,将观音阁稳稳撑在那里,使人觉得纵使地动山摇,观音阁也会稳如泰山。这8根支柱系清乾隆十八年维修独乐寺时所加,支柱既加固了楼阁,又为楼阁整体结构增添了色彩,可见主修人别出心裁,匠心独具。楼阁正中,金匾高悬,上书“观音之阁”4个大字,落款为唐代诗人李太白。

进入阁内,一尊高16米的观音塑像耸立中间,是我国最大的彩色泥塑之一。观音菩萨面目安详,凝眸聚神,若有所思。观音像头顶立有十面小佛头,故亦称之为“十一面观音”。

阁下四壁彩绘壁画,为明代重描的十八罗汉和两明王立像,风格开朗奔放,姿态各异,是研究我国绘画和佛教史的重要资料。

独乐寺虽历经千年而不倒,但也经历过无数风险。多次大地震而幸免于难,巍然屹立,可见建筑技艺之高超。

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在山西大同市西16千米武周山南麓,依山开凿,东西绵延1千米。现存主要洞窟53个,造像51000余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始凿于北魏兴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完成于太和十九年(498年)迁都洛阳之前,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据《水经注》记载,当时“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状,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其壮观景象,前所未有。

后世曾多次修缮,并增建佛寺,尤以辽金两代规模最大。在我国三大石窟中此窟以石雕造像气魄雄伟,内容丰富多彩见称,至今仍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大佛中最高者17米,最小者仅几厘米。菩萨、力士和飞天等形象生动活泼,特别是平基藻井上成群的飞天,凌空飞舞,姿态飘逸。塔柱的雕造,蟠龙、狮、虎和金翅鸟等动物形象的凿琢,繁复的植物纹样的刻画,皆是引人入胜的杰作。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秦汉时代的艺术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外来的艺术精华,创造出独特的风格,对以后隋唐艺术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我国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艺术结晶,也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

云冈石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气魄最为雄伟,为北魏文成帝时高僧昙曜主持开凿。位于云冈石窟群中部,编号16~20窟。窟室穹庐状,平面呈椭圆形。主佛像高13米以上,服饰为右袒或通肩袈裟。传说佛像模拟北魏王朝道武、明元、太武、景穆、文成五世皇帝的形象。第19窟主像为释迦坐像,高167米,是云冈石窟第二大像。第20窟露天大佛结跏跌坐,高137米为云冈石刻的代表作。

云冈第五第六窟和五华洞是云冈艺术之精雒。它们位于云冈石窟中部,第五第六窟毗连成一组双窟,窟前有清顺治八年(1651年)所建6间4层木构楼阁,琉璃瓦顶、颇为壮观。第6窟内中央坐像高17米,为众佛之最,外貌经唐代泥塑重装。第6窟内,中央雕方形两层塔柱高16米。下层四面雕有佛像,上层四角各雕9层出檐小塔驮于象背,其余各壁雕满佛、菩萨、罗汉、飞天等造像,窟顶刻有33天神及各种骑乘。两窟规模宏伟,雕饰瑰丽,技法熟练。

古桥建筑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桥梁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几千年来,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标志之一。

灞桥

西安灞桥是中国最古老的石柱墩桥,建于2000多年前的汉代。灞桥全长386米,有6*个桥洞,自古就是连接古都长安以东广大地区的交通要道。古时候,长安人送别亲友,一般都要送到灞桥,并折下桥头柳枝相赠。久而久之,“灞桥折柳赠别”便成了一种特有的习俗。如今,经过整修的古灞桥已焕然一新,周围的风景也更加动人。

赵州桥

赵州桥

位于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建于1400多年前的隋代,是世界上第一座用石头建造的单孔拱桥。它的设计者李春是一位著名的工匠。赵州桥的设计有许多独到之处:6*4米长的赵州桥,桥面坡度非常平缓,十分便于车马、行人上下,桥拱两肩上的4个小拱洞,不但节省了石材,减轻了桥的重量,还加大了洪水的流量。这些精心的设计和高超的技术,使古老的赵州桥至今十分坚固。赵州桥不但是中国古代建筑工程中的杰作,也是世界古代桥梁史上的奇迹。

卢沟桥

卢沟桥桥面

北京城外永定河上的卢沟桥,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是一座中外闻名的桥梁。卢沟桥全长260多米,桥两侧200多根护栏石柱上,雕刻着形态各异的石狮子,这些很难数清的石狮,是卢沟桥上最有趣的景致。

广济桥

在广东省潮州市东门外的韩江上,凌跨着一座风格独特、气势雄伟的古桥,这就是有名的广济桥,俗称湘子桥。

广济桥始建于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完成于宝庆二年(1226年),初名济川桥,前后共花了56年才建成全桥。此桥采用舟梁结合的建筑方法,原先全桥分成三段,东段12孔,桥墩13个,全长2834米,西段7孔8墩,共长1373米。中流用18只梭形木船,搭成浮桥相连,全长51795米,桥面宽约5米。浮桥可以开合。

潮州广济桥

广济桥建成后,曾经多次重修。明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叠石重修”后,变为:“西岸为十墩九洞,计长四十九丈五尺;东岸为十三墩十二洞,计长八十六丈。中空二十七丈三尺,造舟二十有四为浮桥……”并更名广济桥。这是广济桥的鼎盛时期。以后历经弘治、正德、嘉靖、万历各朝以及清代,多次改建修葺。至1958年进行大规模改建时,西岸所保存下的10墩,有7墩是270多年前清康熙年间建造的;东岸各墩则是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的遗物。

1958年4月,大规模改建这座古桥时,加固了旧桥墩,将原有石梁改为19孔钢筋混凝土“T”形梁,而将中间原有浮桥,改为三孔钢桁架梁桥,桥墩采用高桩承台,从此结束了此桥屡修屡圮的局面。1976年再次将桥拓宽,改成车行道宽达7米,两侧各有2米人行道的公路桥,古桥从而焕发了青春。

永通桥

永通桥横跨于河北省赵县城原西城外的清水河上。据元代纳新《河朔访古记》及清代《畿辅通志》记载,永通桥为后汉乾祐二年(公元949年)由赵州人裒钱主持修建。该桥的建筑风格和结构形式与该县安济桥(大石桥)十分相似,但其建造时间晚于大石桥,而且形体又小,故人们将其称为小石桥。

永通桥是一座单孔敞肩弧形坦拱石桥,全长32米,宽为77米。主拱由20道独立拱券纵向并列砌筑而成,跨度26米,拱尖约52米。主拱以上有4个小拱,每端各两个,小拱与大拱幅度之比大于安济桥,这是匠师因地制宜的妙用。桥面的弧度很小,近于水平,极便车辆的通行。

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佳话:“大石桥看功劳,小石桥看花草”。即大石桥看的是对世界桥梁史的贡献,小石桥看的是精美的装饰。永通桥桥面两侧有方形望柱22根。栏板下面两端垫在石墩上,中间悬空。现有栏板22块,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栏板两端雕作斗子蜀柱,中间用驼峰托斗,华板通长无格,板面上有优美的浮雕,雕出人物和奇禽异兽,画面生动逼真,另一类以荷叶墩代斗子蜀柱,华板为鸟语花香画,细观之,如见鸟飞,如闻花香,不失为艺术佳作。在各小券的撞券石上都雕有河神像,造型奇特,神态各异。小券墩上浮雕飞游鱼,别具特色。

永通桥和安济桥一样同为我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杰作。明代王之翰在《重修永通桥记》中,将安济桥和永通桥并称为赵州“奇胜”、“伯仲”是恰如其分的。

当地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更使二桥美名扬天下。相传鲁班修大石桥时,其妹鲁姜要修小石桥,兄妹争胜,且限一夜完工。鲁姜技艺比不上其兄,因此所建小桥处处仿照大桥。眼见天将破晓,而工犹未竣,有幸恰好天神路过此地,暗中相助,指使鲁姜学雄鸡啼晓,其兄信以为天亮,精工细雕尚欠即仓促收工,因而使妹胜过兄,小桥若干部分较大桥尤为精美。

长廊建筑

北京颐和园长廊是我国园林中最长的廊子。它始建于1750年,东起“邀月门”,西至“万丈亭”,共273间,全长728米。是我国长廊建筑的典范。

整个长廊北依万寿山,南临昆明湖,穿花透树,曲折蜿蜒,把万寿山前山的十几处建筑群在水平方向上联系起来,增加了景色的空间层次和整体感。当你悠闲地在长廊上漫步,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松柏装点的山景和掩映在绿树丛中的一组组建筑群,另一边是开阔平静的湖面,通过长廊伸向湖边的水榭,伸向山脚的“湖光山色共一楼”等建筑,游人可在不同角度和高度观赏变幻的自然景色,陶醉于山水之间。

长廊成为我国园林巧妙地安排、分划空间和景区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具有遮风避雨、交通联系的实用功能,而且还是一种“虚”的建筑物,在廊子的一边,可透过柱子之间的空间观赏到廊子另一边的景色,像一层帘子一样,似隔非隔若隐若现,起到一般建筑物达不到的效果。

廊的基本类型,按廊的横剖面形式划分,大致可分成:双面空廊、单面空廊、复廊、双层廊(又称楼廊)。按廊的整体造型划分,又可分成:直廓、曲廊、回廊、爬山廊、叠落廊、水廊、桥廊……

苏州留园中部西北两面的曲廊,长而曲折,是设计得十分巧妙的双面空廓。北京颐和园乐寿堂临湖单面空廊上有什锦灯窗,透过这些形状各异的窗洞,昆明湖上的景色各自剪裁成画,美不胜收。苏州沧浪亭东北面的复廊,将园外的水和园内的山互相资借,联成一气,手法甚妙。

廊的位置因地形与环境而异。可平地建廊,如北海画舫斋,就是以廊作为主要手段来分划庭园空间的。可在水边或水上建廊,如南京瞻园沿界墙的一段水廊,使假山、绿化、建筑、水体结合为一个美观的整体。可建桥廊,如桂林七星岩公园入口处的花桥,是一座有700多年历史的古桥,为桂林的著名风景点之一。该桥廊呈“一”字形延伸,扁扁地覆盖着桥身。廊顶为木构两坡绿琉璃瓦顶,造型简洁、明快。还可在山地建廊,如北海濠濮涧一处,山石环绕,树木茂密,环境清幽,以爬山的折廊连接了四座屋宇,呈曲尺状布局。长廊从起到落,跨越起伏的山丘,结束于临池的水榭,手法自然,又多变化。

水榭建筑

《园冶》上说:“榭者,藉也。藉景而成者也。或水边,或花畔,制亦随态。”在园林建筑中,榭与亭、轩、舫等比较接近。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除了满足人们休息、游赏的一般功能要求外,主要起观景与点景的作用,是园景的点缀品。所不同的是,榭和舫多属于临水建筑,在选址、平面及体型的规划设计上,更注重与水面和池岸的协调、配合。

我国水榭的基本形式是:在水边架起一个平台,平台一半伸入水中,一半架立于岸边,平台四周以低平的栏杆相围绕,在平台的中部建有一个木构的单体建筑物,建筑的平面形式通常为长方形,其临水一侧特别开敞。这种水榭的形式,成为人们在水边休息和社交的重要场所。

苏州拙政园的“芙蓉榭”是比较典型的水榭建筑。其位于拙政园东部池畔,坐东面西,有深远的视野,是东部景区的重要点景。夹岸桃红柳绿,风景优美,夏日赏荷,此处最佳,故以“芙蓉”为名。建筑基部一半在水中,一半在池岸,跨水部分以石支柱凌空架设于水面之上。平台四周设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之用。平台上部为一歇山顶独立建筑,其内圈以漏窗、粉墙和圆洞落地罩加以分隔,外围形成回廊。四周立面开敞、简洁、轻快,与周围环境谐调、统一。

我国北方皇家园林中的水榭,除仍保留它的基本形式外,又增加了宫室建筑的色彩,尺度也相应加大,建筑风格浑厚持重。北京颐和园谐趣园内的“洗秋”和“饮绿”水榭是比较典型的实例。“洗秋”的平面为面阔三间的长方形,卷棚歇山顶,它的中轴线正对着谐趣园的入口宫门。“饮绿”的平面为正方形,位于水池拐角的突出部位,它的歇山顶变换了一个角度,转而面向“涵远堂”方向。这两座临水建筑之间以短廊连成一个整体,体型富有变化。红柱、灰顶,略施彩画,反映了皇家园林庄重浑厚的建筑格调。

石舫建筑

石舫是我国人民群众的一个创造。我国江南地区,自古以来就以船舶为重要交通工具,有些渔民以船为家,对船有深厚的感情,一些富户人家也经常乘坐画舫去游玩。江南园林,造园多以水为中心,园主人自然希望能创造出一种类似舟舫的建筑形象,使得水面虽小,划不了船,却能令人似有置身于舟楫中的感受。这样,“石舫”这种园林建筑类型就诞生了。

著名的颐和园石舫——“清宴舫”,全长36米,船体用巨大石块雕造而成,上部的舱楼原本是木构的船舱样,分前、中、后三舱,局部为楼层。“清宴舫”的位置选择的十分巧妙,从昆明湖上看过去,很像正从后湖开过来的一条大船,为后湖景区的展开起着预示的作用。

在江南的园林中,苏州拙政园的“香洲”、怡园的“画舫斋”是比较典型的石舫建筑。此外,苏州狮子林、南京太平天国王府花园、西安华清池等一些园林中,都可以看到明、清时代的石舫遗物。

舫的基本形式与真船相似,宽约丈余,船舫一般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中间最矮,后部最高,一般作成两层,类似楼阁的形象,四面开窗,以便远眺。船头作成敞棚,供赏景谈话之用。中舱是主要的休息、宴客场所,舱的两侧作成通长的长窗,以便坐着观赏时有宽广的视野。尾舱下实上虚,形成对比。舱顶一般作成船篷式样或两坡顶,首尾舱顶则为歇山式样,轻盈舒展,在水面上形成生动的造型。

厅堂建筑

厅堂是我国园林的主体建筑。《园冶》上说:“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在江南的园林中,厅堂是园主人会客、治事、举行礼仪等活动的主要场所,厅堂的位置一般都居于园林中最重要的地位。

厅堂一般不再细分,有的把梁架用长方形扁木料者谓之“厅”,用园木料者谓之“堂”。南方传统的厅堂较高而深,正中明间较大,次间较小,前部有敞轩或回廊,在主要观景方向的柱间,安装着连续的落地长窗(槅窗);明间的中部都有一个宽敞的室内空间,以利于人的活动与家具的布置,有时周围以灵活的隔断和落地门罩等进行空间分隔。

按使用性质,厅堂一般分为:一般厅堂、花厅、茶厅,书厅、荷花厅等。按建筑形式,又分为四面厅、鸳鸯厅、船厅等。但有些厅常兼作各种用途而不能明确区分。

四面厅是一种四面开敞的建筑形式,坐在厅中,可观赏到四周。范围内的景色,有全景画面的效果。如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它的正面是园林的主要空间,向北是隔水相望的雪香云蔚亭,向西北透过水面为荷风四面亭和见山楼,东北面为待霜亭,正东为梧竹幽居,视线尤为深远。西南是以曲廓联系的小飞虹水庭空间,东面是绣绮亭、枇杷亭等一组建筑空间。南面是起着照壁障景作用的水池假山小园。面面有景,似万花筒,旋转观看,又好像是一幅中国山水画的长卷。

鸳鸯厅的脊柱落地,脊柱间的隔扇、门罩等把空间分为前后两个部分,梁架一面用扁料、一面用圆料,好似两进厅堂合并而成,因此进深很大,平面形状比较方整。可供冬夏两用,南部宜于冬春,北部宜于夏秋。拙政园的三十六鸳鸯馆是比较典型的实例。该馆是西园中的立体建筑,由前后两厅结合而成,中间隔以银杏木雕刻的玻璃屏风。三十六鸳鸯馆北临荷池,池中有鸳鸯戏水,厅名取自《真率笔记》:“霍光园中凿大池,植五色睡莲,养鸳鸯三十六,望之烂若披锦。”厅的四角建四个耳室,供园主在厅堂内宴客时作奴仆待命和戏曲艺术化装之用,构造及体型都很别致。

皇家园林中的厅堂,是帝后在园内生活起居、游赏休憩性的建筑物。它的布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以厅堂居中,两旁配以次要用房组成将封闭的院落,如颐和园的乐寿堂,避暑山庄的莹心堂,乾隆花园的遂初堂等。另一种是以开敞的方式进行布局,厅堂居中心地位,周围配置着亭廓、山石、花木组成不对称的构图,如颐和园中的知春堂、畅观堂、涵虚堂等。

楼阁建筑

楼阁是园林内的高层建筑,是登高望远的好地方。《说文》云:“楼,重屋也。”“阁”是由于阑(即以树干为栏的木阁楼,亦作“干栏”)建筑演变而来的。楼与阁在型制上不易明确区分,而且人们也时常将“楼阁”二字连用。

在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楼阁很多,如武昌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南昌滕王阁,曾并称江南的三大名楼。还有昆明的大观楼,以开阔明丽的风光和著名的长联而闻名;成都望江公园的崇丽阁,取晋代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中的名句:“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之意而名。山西万荣县的飞云楼,建于明代中叶,是我国现存古代楼阁中最精美的建筑之一,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每当天高云淡,有朵朵白云从楼外掠过,看上去好似从楼中飞出,取名飞云楼,真是名不虚传。

楼阁在园林中的布局,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方式:

独立设置于园林内的显要地位,成为园林中的重要景点。如武汉东湖公园的行吟阁,建于四面环水的小岛上,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于解放初期兴建,是东湖内的著名景点。

位于建筑群体的中轴线上,成为园林艺术构图的中心。如北京颐和园的佛香阁位于前山中央建筑物的高处,在陡斜的山坡上建起高达20米的巨大石台作为阁的基座。阁的总高达4米,在我国现存的古代木结构建筑中,它的高度仅次于山西的应县木塔而位居第二。佛香阁为金字塔式构图,体态墩实、丰满,巍然耸立,气宇轩昂,成为前山前湖景区艺术构图的中心。

位于园林的边侧部位或后部,丰富园林景观。如苏州沧浪亭的看山楼,地处全园的最南端,高达三层,是苏州园林中很别致的楼阁。登楼可远眺苏州南部的灵岩、天平诸峰,形胜优越。

我国的楼阁建筑艺术非常有特色。如北京紫禁城的四个绮丽的角楼,它的结构非常复杂,被称为九梁十八柱,是在一个正方形平面的四个方向各突出一个重檐歇山顶的抱厦,顶部以正十字脊形屋顶作结束,十字脊的正中又饰以宝顶,下部环绕汉白玉石栏杆基座,造型美观、生动,与北海塔、景山亭遥相呼应,为古城增添了美景。

又如北京颐和园的德和园大戏楼,总高22米,有三层台面均可演出。在舞台正中,天花板上挖了七个“天井”,地板上安了六块活动地板称为“地井”。“天井”、“地井”都可通向后台,在演出某些戏剧性的特殊场面时,角色可以从天而降,也可以从地下钻出;雪花可以从“天井”飘下来,水景也可以从“地井”中喷出,使演出达到更为逼真的艺术效果。

园桥建筑

我国园林建筑中的桥是一种人工美的造型,是园林水面景色的重要点缀。园桥不仅有联系交通的实用功能,而且造型优美的园桥已成为园林中的著名风景点。如北京颐和园的玉带桥,扬州瘦西湖的五亭桥,杭州三潭印月的九曲桥,桂林七星公园的花桥等。

园中架桥,起着联系风景点、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园桥的位置要注意与周围环境结合,把桥与它前后联系的景物组成完整的风景画面。例如:三潭印月的曲桥是桥与亭的结合;北海公园濠濮涧的曲桥是桥与榭的结合;颐和园的十七孔桥则是岛、桥、亭的结合;颐和园西堤上的六桥则是桥与堤的结合。四川峨嵋山自然风景区,在进入伏虎寺主要建筑群之前,要越过一道弯曲的山谷和溪流,为吸引游人并指引游人行进的方向,在这条游览路线上建筑了三座廊桥,它们形状各异,相互照应,前后衔接,使人在不断行进中感受到主体建筑即将临近的气氛。

我国园林中的桥大小悬殊,最大的如颐和园的十七孔桥,长达150米,宽66米;而最短的小桥,仅一块石板,一步即可跨过。

十七孔桥

我国园林中的桥一般分为拱桥、平桥、亭桥、廊桥等几种类型。

北京颐和园西堤上的玉带桥,就是一座在造型上十分优美的著名石拱桥,它建于清乾隆年间,采用蛋形陡拱,桥面呈双曲反抛物线,桥身和石栏均用汉白玉大理石琢制而成,色调明快、谐和,体态多姿,线条流畅,桥下碧波荡漾,倒影成环,十分诱人。

北京颐和园谐趣园跨越玉琴峡上建有两座平桥,峡口高处一平桥,凌空飞渡,桥下巨石嶙峋,流水淙淙,四周翠柏青藤,步行桥上情趣盎然。在峡的南部通向湖面的水口处,另有一座石板平桥,只是三块2米多长的石条拼砌而成,桥面与路面取平,桥上不设栏杆,也无任何装饰,只在桥的两端每侧安置天然石一块,以示桥头,它以简洁、雅致的造型与变化万千的谐趣园景物形成对比。

扬州瘦西湖中的五亭桥,桥上架置五亭,桥身用青石砌成,下由十二个大小不等的桥墩组成十五孔的券桥。每逢月满,从正侧桥孔观望每洞各映一月,众月衬桥,使湖景更为美丽。

广东的“余荫山房”中的浣红跨绿廊桥,既联系了临池“别馆”与“深柳堂”主体建筑之间的南北交通,又分隔了园内东、西部两个景区空间,是岭南园林中一座优美的临水建筑。

塔建筑

在世界各国的建筑发展史中,大概都有“塔”这类比较高耸的建筑类型,像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欧洲中世纪的教堂塔楼,印度佛教的窣堵坡,西亚清真寺的尖塔等等,它们尽管建筑于世界各地,运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功能上也不尽相同,形象上的差异也很大,但都以“塔”来称呼。在我国悠久的古代建筑史上,塔却是个后起之秀。大约在公元1世纪左右,塔随着佛教一起从印度传入我国。印度的圆形佛塔与中国的木结构的亭、台、楼、阁等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相结合,就产生了塔的新形象,形成了我国自己的,独特新颖的艺术风格。目前,在我国土地上现存的塔,已知的最少在两千座以上。其中大部分是砖石结构,多建于唐、宋、辽、金、元时期,明代以后逐渐减少。

塔的平面,早期多为正方形,后发展成六角形、八角形、十二边形、圆形、十字形等;材料有木塔、砖塔、砖木混合塔、石塔、铜塔、铁塔、琉璃塔等。

按塔的建筑造型,大致可分为下述几种类型:

(1)楼阁式塔,这是我国塔早期的主要形式,如著名的山西应县木塔,是现存的唯一木构的辽代古塔,也是全国现存木构建筑中最高的一座。

(2)密檐式塔,这种塔多是砖石结构,如河南嵩山的嵩岳寺塔,西安的小雁塔,云南大理的千寻塔等。

(3)喇嘛教式塔,这种塔又叫西藏式的瓶形塔,与原来印度作为坟墓的窣堵坡(埋葬佛“舍利”)很相似。如北京妙应寺白塔,是我国这种塔中最早的一座。

(4)金刚宝座塔,这也是从印度传进来的一种塔型。如北京西郊的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创建于明永乐年间,是我国最早的金刚宝座塔。

(5)单层塔,最早见于南北朝的石窟中,多为石造方形、六角形、八角形及圆形等。山东神通寺的四门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实例。

人们在我国各地游览,几乎可以随处看到高耸入云的高塔。它们有的矗立于城市之中,成为城市的主景,如西安的大、小雁塔,苏州的北寺塔,广州六榕寺的花塔。有的兀立在高山之巅,如延安凤凰山上屹立着的一座宝塔,已成为革命圣地的象征。有的守卫在江岸、海滨,成为导航的标志,如扬州城南的文峰古塔,泉州石湖海滨的六胜塔等。也有的紧靠古寺旁边,如杭州六和塔,镇江金山江天寺慈寿塔,云南大理崇圣寺三塔等。

台建筑

在安徽马鞍山采石矾,嵌于葱郁陡峭的绝壁间,有一突兀于江上,十分险峻的“捉月台”,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有一天喝醉了酒,从此台跳到江中捉月,从而得名。

说到“台”,它是我国园林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建筑形式。《尔雅》上说:“观四方而高日台。”《园冶》一书进一步谈到了园林中的台:“或掇石而高上平者;或术架高而版平无屋者;或楼阁前出一步而敞者,俱为台。”

我国园林中的台,按照它们所处的环境以及造型上的特点,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

建于山顶高处的天台。如九华山的天台峰顶,在悬崖陡壁之上,以天然岩石就自然山势筑起高台,上建殿阁及捧日亭,入口处又有万阶陡峭石级像天梯一样直泻而下,旁有“一览众山小”岩刻,从石级仰望高台禅林,其势如天上行宫。

建于山坡地带的叠落台。如避暑山庄山区的梨花伴月,颐和园中的画中游,以及许多风景区中的寺观建筑群,以台的分层叠落来适应于不同高度上建筑物的错落变化与过渡,获得生动多变的艺术效果。

建于悬崖峭壁外的挑台。如黄山北海的清凉台,是清晨观日出的好地方。它是黄山九台之首,三面临壑,孤悬空际,面宽3米,长9米,像一只浮在云海之上的小艇,漫游在茫茫无际的大海里,稍前不远,“狮子观海”、“猪八戒吃西瓜”等奇峰怪石像大海中的岛屿,时隐时现;当桔红耀眼的太阳从云海中缓缓滚动,冉冉东升,光芒四射之时,给云海,给苍松、给群山、给游人撒上了一层金辉,灿若锦绣。此时站在挑台之上,真觉得仿佛进入了迷人的神话境界。

建于水面上的飘台。临水建台意在观赏水景,获得开敞、清凉的感受。台的基址可以三面突出于水中,也可以完全深入水面,以小桥与岸相连。现在有些新建的园林,为满足青少年游园活动与节假日演出活动的需要,结合水榭在水面上建起宽敞的平台,台上演出,观众可席地坐在岸边草地上观赏,很有情趣。杭州平湖秋月临水平台就是这种实例。

建于屋宇前的月台。这在殿堂等建筑中运用较多,特别是皇家园林中的主要殿堂前常有宽敞的月台,上面陈设着铜制的兽、缸、鼎等,成为建筑与庭园之间的过渡。

坛是一种在平地上垒起来的高台,是封建社会中一种祭祀礼拜用的建筑物。如北京天坛的圜丘是一座三层汉白玉石砌的圆形带栏杆的石坛,台面逐层向上收缩,越向上越有接近天空之感觉,登上顶层,头顶蓝天,脚下青石一片,恍如置身于太虚之中。圜丘体形圆浑,整体性很强,按古代“天圆地方”之说,高台四周建筑短墙、石枋,形成严整的空间气氛,反映了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建筑艺术水平的高超。

建筑彩画

华丽的建筑彩画起源于木结构构件防腐的要求,最早仅在木材表面涂刷矿物质颜料及桐油等物,以后发展成彩绘图样及图案,成为中国古典建筑中最具特色的装饰手法。

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代,就将建筑梁架上的短柱涂刷上水藻状纹样。秦汉之际,华贵的建筑的柱子、椽子上也绘有云气龙蛇等图案,并由于广泛使用帷帐作为建筑物室内的屏蔽物,因此绫锦织纹图案也用于建筑彩绘上。南北朝以来,一些佛教花纹如卷草、莲瓣、宝珠等也成为建筑彩绘题材。宋代建筑彩画进一步规格化,形成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叠晕棱间装、解绿装、杂间装、丹粉刷饰等六大类,分别用于不同等级的建筑物上。明代彩画在宋代如意头图案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旋子彩画,并成为明清时代五六百年间的主要彩画类别。清代工匠又创造出雍容华贵、金碧辉煌的和玺彩画,灵活自由、题材广泛的苏式彩画,进一步丰富了彩画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彩画技艺有许多独特之处。例如绘制某一颜色线道时,往往用深浅不同的同一颜色依次涂绘,形成层次变化,术语上称之为“退晕”。据记载,南朝的梁代大画家张僧繇在画一乘寺壁画时曾画出了花瓣的凹凸体积效果,大概使用的就是退晕之法。

中国彩画制作中还有“沥粉”之法,就是将桐油和白粉配成的粉浆挤压在彩绘纹样界缘上,形成凸起的白色线道。沥粉可以使平面图案增强立体感,以线条明暗来烘托色彩效果。

“贴金”是中国彩画的又一创造,将金箔直接贴在彩绘图案上,以最亮的颜色——金色来统率所有颜色,形成更加辉煌闪烁的色彩效果。在具体用金方法中又分贴金、泥金、扫金,可以产生不同质感。所用金箔又分赤金、库金不同金色,在辉煌之中仍有很多变化。

中国彩画的发展可以从三方面看出其演进之轨迹。一是图案由写生风格转变为规格图样,与建筑线条风格更为协调。二是色彩运用上由五彩遍装向具有明显色调的色彩配置方面转变,明清彩画明显地分为冷暖色调,冷色以青、绿、黑、白为主;暖色以赭、红、黄、金、粉为主。冷暖彩画图案用于建筑的不同部位。三是由一般装饰美化向具有个性的彩画类别发展,很明显地看出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分别代表着华贵、素雅、活泼三种不同的格调。

建筑构件及屋顶形式

又叫楹。是主要的建筑构件之一,为“直立承受上部重量之材”。其位于屋内为内柱,或称金柱;构成檐部的为外柱,也叫擎檐柱,为建筑主立面构成要素。

宋称“栿”。是承受屋面重量的主要水平构件,一般与建筑立面垂直。按其部位有单步梁、双步梁、三架粱、五架梁、顺梁、扒梁、角梁等。依外观有月梁与直梁两种。

是起联系或承重作用的水平构件,断面较梁为小,并与梁架垂直,位于柱上端者为额枋;位于阑额之上,以承托斗拱者为平板枋;紧贴在大梁粱底者为随粱枋;置于檩下者为檐枋、金枋、脊枋等。

建筑构件之一。与桁成正交并排列于其上,以承托屋面瓦件的细木杆件。按其位置有飞檐椽、檐椽、花架椽、脑椽等。

建筑构件之一。宋称搏。置于梁头或柱端,以承载屋面荷重。依其位置有脊桁、上金桁、中金桁、下金桁、一正心桁、挑檐桁等。

又叫屋脊,屋顶坡面的结合部。一般用瓦条和砖垒砌而成。初为一种防漏措施,后经美化,形成优美的曲线轮廓和活泼的屋顶装饰。依部位不同,分别称为正脊、垂脊、曲脊、角脊、戗脊等。

屋顶的边缘。古代建筑的屋檐一般有较大的挑檐,即由出挑在枋柱外的檐椽构成,以保护木构屋身免受雨水侵蚀。为顺利排水和防止檐口低垂,又有颇具装饰性的飞檐。飞檐转角处有如飞鸟展翅的翼角起翘,形成两端上升的屋檐曲线。根据屋顶层次,可分为单檐与重檐,重檐一般有=至三层。紧密排列的多重檐,又叫密檐,多见于砖塔。

即柱础,柱下承托柱脚的石块。柱础下部埋入阶基或室内地面以下,上部露明部分则作各种雕饰。一般有覆盆、铺地莲花、宝装莲花、仰覆莲花等形式。

即层顶。我国建筑的屋顶样式大体分为平、囤、拱、穹窿、坡顶多种。坡顶又可分为单面、双面、三面、四面坡等。古代建筑为避免雨水侵蚀木构屋身,普遍采用大坡顶。屋顶的处理也成为划分建簿等级和功能的方式之一。简陋民居多单坡或双坡顶,带有纪念性或象征皇权、神权的宫殿、寺院,多用程式固定的四坡或四坡与双坡重合的屋顶。园林建筑则通过巧妙穿插组合,求得图形复杂、活泼变化的屋顶。

古建筑群院落纵向排列的数量单位。在建筑平面组织中,古代建筑群以一个庭院为基本单位。前后纵向排列的几个庭院,每个庭院称为“一进”,如九个前后庭院组成的建筑群,就称“九进”大院。

斗拱

我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独特的构件。一般置于柱头和额枋、屋面之间,用以支承荷载梁架、挑出屋檐,兼具装饰作用。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的横木组成,纵横交错层迭,逐层向外挑出,形成上大下小的托座。

天花

又叫承尘。即平顶棚。用木条交叉为方格,上铺板,以遮蔽建筑物顶部梁以上部分。格子小而密者称平暗,大方格仰视如棋盘,称平棋。明代有长方形,清代皆正方形。平棋的方格中木板上,多施鸟兽、花卉等彩绘。

穹窿

古代砖石建筑屋顶形式之一。适用于平面为圆形或近千方形的空间,也有用于长方形的平面。最早见于西汉墓,置于主墓室之上,此制经六朝、唐、宋而不衰,但形式不一,有半球形,也有抛物线的,还有顶部结束处呈古盒形的。此外,用砖砌的无梁殿或清真寺的天房,其室内顶部呈半圆形,亦称穹窿顶。

卷棚

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种,其特征是两坡相交处成弧形曲面,无明显屋脊(正脊)。

悬山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屋面双坡,两侧伸出于山墙之外,屋面上有一条正脊和四条垂脊。又称“挑山”。最早见于汉代画像石及明器中。多见于民间住宅。

硬山

我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据文献记载,在宋代已出现,可能与砖墙的广泛使用有关。其特征是山墙多系砖石所砌且高出屋顶,屋顶檩木不外悬出山墙,屋面夹于两边山墙之间。

庑殿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四面斜坡,有一条正脊和四条斜脊,屋面略有弧度。在商代甲骨文、周代铜器铭文中已有记载。多用于皇宫、庙宇的主殿;重檐庑殿,则用于最重要的大殿,是等级最高的一种屋顶形式。

歇山

我国传统建筑屋顶形式之一。是硬山、庑殿式的结合,即四面斜坡的屋面上部转折成垂直的三角形墙面。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垂脊下端处折向戗脊四条,故又称九脊顶。最早见于汉代明器,北朝石窟的壁画和石刻。

攒尖

我国传统建筑的屋顶形式之一,平面为圆形或多边形,上为锥形的屋顶,也有单檐垂檐之分,多见于亭、阁、塔之顶。

藻井

又叫绮井、复海、斗八。我国古代建筑平顶的凹进部分,有方形、六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上有雕刻或彩绘。这是建筑上的一种装饰,表示高贵之处,多用于殿堂明间或正中几间,名寺庙佛像或皇宫御座的上方,相互衬托,上下呼应,成功地为这一特定环境创造出至高无上的气氛。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