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文小雕像与石板
文物名片
黄铜合金小雕像(右)
出土地点: 伊拉克
制作年代:公元前1822年
出土时间:1930~1931年
材 质:黄铜合金
皂石(左)
出土地点: 伊拉克
制作年代:公元前1822年
出土时间: 1930~1931年
材 质:皂石
文物掠影
黄铜合金小雕像(右)
高32.5厘米,重4034克。
乌尔(伊拉克)第九次发掘,1930~1931年。恩基神庙,古巴比伦时期东北立面西缘下的箱型基础。瑞姆辛(公元前1822~前1763年)
皂石(左)
长13.3厘米,宽7.9厘米。
乌尔(伊拉克)第九次发掘,1930~1931年。恩基神庙,古巴比伦时期东北立面西缘下的箱型基础。瑞姆辛 (公元前1822~前1763年)
带有铭文的黄铜合金小雕像表现了一位头顶篮筐的男性,他的躯干被塑造成扁平的尖钉状。黑色带有铭文的石板则是平凸的形状。
小雕像与石板都来自于一个嵌于泥砖内部的密闭容器之中,该容器是在乌尔东南堡垒寺庙的东北扶墙中被发现的。容器以泥砖制成,并用沥青勾边。雕像下半部与石板上清晰的铭文及在附近发现的泥钉都是拉尔萨王瑞姆辛(公元前1822~前1763)建恩基神庙的见证,苏美尔语中的恩基意为“大智之宅”,这也暗示该神庙是为纪念神的智慧而建。两件器物上的铭文如下:
“给(神)恩基,命运之神,世间万物的统治者,智者,王,予万神以督导的劝告者,言辞不容质疑的伟大君主,其言即为力量,使万物丰产,让苍生喜乐,予生活以无穷,给他的君主瑞姆辛,敬畏尼普尔的君王,乌尔的供养者,他守护着吉尔苏(与)拉格什的管区,他严格的执行埃利都祭,他敬畏拉尔萨之王埃巴巴,苏美尔与阿卡德之地的君王,他修缮神庙,他出色的举行仪式与盛大的洗礼祭典,每日祈祷与恳请,为恩基敬筑大智之宅,他热爱子民。他对埃舒西伽进行扩建,令它更加巍峨,就像一座山峰。”
文物故事
带有楔形文字的小雕像和如瑞姆辛的恩基神庙出土的平凸泥板在美索不达米亚地区非常普遍,它的使用时间从公元前2100年到瑞姆辛统治时期。例如,在尼普尔、乌鲁克和乌尔的发掘现场,用来盛放这些雕像和泥板的砖盒的分布遵循严格的模式,通常放置在寺庙的周围,庙门和严格规划的圆周之内。
这个头顶篮子的男性代表国王,这种将国王刻划成建筑者的图像是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达米亚宫廷图像志中的惯例,并一直用到公元前1000年。例如,公元前2500年的一块浮雕饰板表现了拉格什的统治者乌尔南塞头顶装满砖块的篮子。大约在较晚的时代,巴比伦和博尔西帕的浮雕石柱描绘了头顶篮筐的亚述国王阿述尔巴尼拔。乌尔南塞的饰板和阿述尔巴尼拔石柱上的铭文都把头顶装满砖块的篮筐的国王同神庙建筑联系起来。
公元前3000年苏美尔最长最重要的文学作品讲述了国王在神庙建筑中的角色。古迪亚的圆柱体A-B中45列和1400行铭文描述了古迪亚重建并将神庙献祭给拉格什的守护神宁吉尔苏的故事。
在详细描绘了宁吉尔苏向古迪亚索取物以及城镇长官在完成献祭宁吉尔苏的准备之后,圆柱体A描述了古迪亚参加建筑开工时祭祀仪式的场景,特别提到了古迪亚考察建筑地点并为神庙模制第一块泥砖。
对于这座光环达于天堂的神庙,对于这座控制着天地的神庙,对于这座为目光如炬的领袖所拥有的神庙,对于这座为武士宁吉尔苏守护的神庙,古迪亚若从南面来,便面向北方朝拜;若他来自北面,便面向南方朝拜。并因此获得了极大的幸福。
在神庙中呆了一夜之后,古迪亚于次日清晨沐浴、献祭。
他……用神圣篮筐和真正的命运砖石搭建……。当他……款款而来时,卢伽尔库尔杜布走在他的前方,伊格阿里姆引导着他,他的个人神宁吉什齐达始终扶着他。
他将清水注入……泥砖模型——为国王演奏。他挖土以备制砖之需,将蜂蜜、奶油和珍贵的油脂混入其中。他将各种树的香膏和精华制成浆糊。他举起运砖的篮筐并将它放到砖模的旁边。古迪亚将泥土放入砖模,并按照规则行事,建神庙的第一块砖就此诞生了,与此同时随行的官员向泥砖上喷洒油或雪松香料。整个城市和拉格什土地上的人们一整天都和他一同沉浸在欢乐之中。
他摇动砖模让砖块晾干。他看着……露出了满意的神情。他以柏树精华和香膏涂抹泥砖。国王古迪亚将乌图神与恩基神砖模中的砖聚合起来,像大河一样上涨,古迪亚进入神庙。
他将泥砖从砖模中取出,它像是“恩”头戴的神圣王冠。他高高举起砖块,绕着他身边的人走动。
接下来两段谜一般的铭文描绘了古迪亚的信心在建筑过程中参与对不同神祇祭祀活动,铭文继续写道:“古迪亚,主管着神庙的建造,为了神庙,他将运转的篮筐放在头顶,就像它是一顶神圣的王冠。他打下地基,并开始在地基上砌墙壁。”
圆柱体A清晰地描绘了古迪亚如何用弦和绳丈量宁吉尔苏神庙,如何用篮筐装运泥土、砖石或泥灰。像瑞姆辛的小雕像描绘了完整的弦(与勘测)、篮子(用泥土制砖)从而概括和证实了统治者如何参与神庙建筑的。
与小雕像一同出土的带有平凸形的石板同样讲述了古迪亚参与神庙建筑的活动。石板平凸的外形是模仿公元前3000年前半期较为常见的泥砖造型,这种泥砖在阿卡德王朝和乌尔第三王朝早期逐渐消失。因而泥砖上的图案显然经过精心的设计,描绘了古迪亚将泥砖从砖模中拿出并将泥砖托举宛如一块神圣头巾似的天国场景。
瑞姆辛雕像头顶一个篮筐和一块皂石石板,以此来纪念瑞姆辛参与了乌尔恩基神庙的奠基仪式。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个雕像和石板完善或增强了瑞姆辛镌刻于其上的铭文,其内容可概括为“我建此神庙”。或可这样理解,瑞姆辛的铭文是对雕像和石板的文字描述。
相关链接
拉尔萨王朝(公元前2025~前1763)的奠基人那波拉努在乌尔第三王朝时是忠于乌尔的众多阿摩利人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酋长。他作为乌尔的臣子经历了舒勒吉的最后三年,阿马尔辛和舒辛的18年,以及伊比辛的最初二年, 共23年。从伊比辛三年始,他成为拉尔萨半独立的统治者,又在位20年 (公元前2025~前2005年)。他和他的两个继承者没有任何称王铭文留下。他的第三个继承者扎巴亚(公元前1941~前1933年)可能臣服于伊辛的伊什美达干,在其建宫室的砖铭中仅自称为“阿摩利的酋长”。
其弟衮古努(公元前1932~前1906年)在拉尔萨首先使用自己颁布的年名,正式称王。在其第三、第四年,为了报复埃兰对旧王都乌尔的摧毁,他率领拉尔萨的阿摩利健儿远征埃兰及安山,先击破巴西米城,来年又攻入首都安山,结束了埃兰的西马什库王朝。安山很可能是伊辛的同盟。他对夷蛮强国的胜利使拉尔萨威名大震,民众归心。他在其第九年从伊辛的第五王李皮特伊什塔尔手中取得了王城乌尔,自称“乌尔王、苏美尔阿卡德王”,开始统一苏美尔的南部并与伊辛王朝分庭抗礼。乌尔的女大祭司称他为乌尔王,而称自己的父亲伊什美达干为苏美尔阿卡德王。这表明衮古奴的地位仍低于伊辛王朝。在他的第20年,他完成了拉尔萨的城墙。第23年,他修建了伊辛女神的庙,表示和伊辛的天子和平共处,并把基苏腊城还给伊辛的乌尔宁乌尔塔。其子阿比萨瑞(公元前1905~前1895)在其第五年(公元前1901年)开挖了拉尔萨的护城河,并在第八年(公元前1898年)击败了伊辛王乌尔宁乌尔塔的军队,导致乌尔宁乌尔塔的死去。阿比萨瑞号称“乌尔王、拉尔萨王”双王衔,但仍保持使用“阿摩利的酋长”这个头衔。随后的苏穆埃勒(公元前1894~前1866年)进一步向北扩张,他绕过伊辛城与北方城邦基什和卡扎鲁两国交战,使拉尔萨的边境向北方阿卡德地区扩展。苏穆埃勒在其第三年,攻占了基什控制阿库茨,并击败了从卡扎鲁来的援军。第六年,击败了离拉尔萨仅20公里的西邻强邦乌鲁克的军队,稳固了后方。第七年,攻陷了北方城市卡伊达。第九年,攻占了幼发拉底河岸的要塞萨布姆城以及周围村镇。第十年,击败北方强邦基什的军队。第14年,击败北方强邦卡扎鲁的军队。第15年,夺取南那伊萨城。第19年,拉尔萨控制了伊辛的南方门户基苏腊。第23年,拉尔萨军队首次进入尼普尔。这年是伊辛王李皮特恩利勒的第四年,苏穆埃勒从伊辛手中夺得了一直被伊辛控制的圣城尼普尔,并控制其共六年(其第23年至第28年)。这一成功使他的霸业达到顶峰。尼普尔的各大神庙均由老主人伊辛方面转向新的霸主拉尔萨。在他最后的第29年(埃腊伊米特第五年),伊辛王埃腊伊米特趁苏穆埃勒病老又夺回了对尼普尔的控制。可能是因为苏穆埃勒是第一个被圣城尼普尔承认为“乌尔王、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的拉尔萨王,他曾在两个铭文中称自己为神。从他开始,“阿摩利的酋长”的头衔不再为拉尔萨王使用。
然而,由于拉尔萨统治者出身于阿摩利人,除了最后一个即灭掉伊辛的最强大的王瑞姆辛以外,其他王在年名和铭文中很少把自己称为神。拉尔萨王朝各王之间的关系很难确定,只有第四、五王在铭文中提到他们的父亲是萨米乌姆(第三个祖先)。第六王阿比萨瑞和第七王苏穆埃勒是否是第五王衮古奴的后代并无肯定证据。第八王努尔阿达德是否和他的前任苏穆埃勒有血缘关系仍是一个谜。从第八王开始,拉尔萨王不再称用前朝王衔“乌尔王”,仅称“拉尔萨王、苏美尔阿卡德王”。
第八王努尔阿达德(公元前1865~前1850)明显地在北方遇到了伊辛和卡扎鲁等城的强有力的对抗。伊辛王埃腊伊米提在努尔阿达德的继位年夺回了尼普尔,统治圣城共四年,直到其去世。继承埃腊伊米提的伊辛王恩利勒巴尼维持住伊辛对尼普尔的控制。努尔阿达德的16年统治似乎是和平的,他的11个年名保存下来,既没有提到军事行动,也没有在尼普尔使用,表明尼普尔仍被伊辛控制。他一个年名提到他曾把与他相隔的两任的阿比萨瑞的雕像送到各大神庙,也许他和阿比萨瑞有一定的血缘关系。他和其继承人辛伊迪南同时出现在买卖契约的誓言中,表明了两人的父子关系。
第九王辛伊迪南(公元前1849~前1843)虽然仅在位七年,但他把拉尔萨的霸权带到北方。在他统治的前三年中,他主要从事宗教事务,并稳定了国内的物价。在他的第三年(即苏穆拉埃勒第34年),他北上击败了年迈体衰的巴比伦王苏穆拉埃勒。第四年, 他战败了尼普尔北方的强国马勒库,夺取了大片土地。第五年,他东进迪亚拉河地区,抢掠了埃什嫩那的土地。第六年,他加固了原属于马勒库的要塞马什干沙皮尔,使之成为拉尔萨在北方的重要据点。马什干沙皮尔在尼普尔北仅10公里处。次年,拉尔萨军队把伊辛王恩利勒巴尼的势力从尼普尔驱走。拉尔萨再次控制了失去七年的圣城。
辛伊迪南的儿子辛埃瑞巴仅在位两年,便由其子辛伊齐山(公元前1840~前1836年)继位。他成为拉尔萨的第十一位国王。为了对付北方最强大的国家巴比伦,辛伊齐山和拉尔萨从前的敌人、曾被第七王苏穆埃勒在前1892和前1881年两次击败的卡扎鲁结成盟邦。
北方城邦卡扎鲁和基什为自己的独立曾和巴比伦和拉尔萨进行激烈的战斗。苏穆埃勒在其第十年(公元前1885年)首先攻打基什。巴比伦首王苏穆阿布则在公元前1883年(其第12年)击败卡扎鲁。
巴比伦第二王苏穆拉埃勒则在公元前1878年击败卡扎鲁,公元前1872年和前1866年两次攻打基什;公元前1867年和前1865年他对卡扎鲁进行第二、三次打击,并终于在公元前1863年(他的第24年)杀死了一位卡扎鲁王。此时,北方重镇基什已被巴比伦牢牢控制,但卡扎鲁并不甘心屈服于巴比伦。随着巴比伦控制了基什和卡扎鲁,拉尔萨在北方的霸权受到巴比伦的严重威胁。辛伊齐山在其元年重新塑造了卡扎鲁和其兄弟城马尔达的主神像并把他们礼送回国。这表明卡扎鲁已和拉尔萨结盟并摆脱了巴比伦。
此时,一股新的阿摩利部落亚穆特巴勒在其酋长库杜尔马布克的率领下进入拉尔萨,成为拉尔萨军队的主力。同时在卡扎鲁的阿摩利人部落叫穆提阿巴勒,不清楚他们是什么时候进入卡扎鲁的。辛伊齐山在他统治结束的前一年和伊辛打了一次大仗。伊辛王占比亚继位后联合老盟友蛮族的埃兰人夺回拉尔萨统治的尼普尔。辛伊齐山发动了反攻,结果打败了伊辛王占比亚和埃兰军。占比亚仅控制尼普尔两年,随后结束了其短暂的三年统治。辛伊齐山仅统治了五年,他死后拉尔萨的政局发生了戏剧性变化。他的继承人茨里阿达德仅在位一年便被废黜了。茨里阿达德在自己的铭文中突然放弃了“王”的称号,自称为尼普尔的供养人,乌尔、拉尔萨、拉旮什和库塔拉地方的“公侯”(库塔拉在拉尔萨东10公里处)。随后,亚穆特巴勒的酋长库杜尔马布克任命自己的儿子瓦腊德辛为拉尔萨王,并向卡扎鲁和它派来的穆提阿巴勒部落突然进攻,结果是卡扎鲁被打败,城池被攻破。同时,拉尔萨城内和国内的穆提阿巴勒人全被库杜尔马布克驱走或杀戮,他牢牢地控制了拉尔萨政权。茨里阿达德和库杜尔马布克的关系扑朔迷离,难以判断,关键的一点我们不知道卡扎鲁人是保护茨里阿达德因而与政变的亚穆特巴勒军队发生战斗,还是卡扎鲁在拉尔萨的穆提阿巴勒军队先废掉了拉尔萨王茨里阿达德,使库杜尔马布克发动了政变。前者的可能性大些。瓦腊德辛在他刚继位时也采用了“乌尔、拉尔萨和库塔拉土地的公侯”谦称头衔(瓦腊德辛铭文14)。
亚穆特巴勒家族夺得拉尔萨王权的政变使拉尔萨获得了新生力量。然而,辛伊齐山刚从伊辛手中夺回尼普尔,便死去。同时,拉尔萨发生王权争夺战。乘此良机,伊辛新王伊台尔皮沙又回到尼普尔统治四年,接替他的乌尔杜库旮、辛马吉尔和达米可伊里舒基本上为伊辛保住了尼普尔。瓦腊德辛任拉尔萨王12年,基本在其父库杜尔马布克的影响下执政,没有对外发动大的战役。瓦腊德辛的第四年和第九年的年名曾在尼普尔使用。
他的弟弟瑞姆辛(公元前1822~前1763年)在位60年,在其第29(前1794)年灭亡了伊辛王朝,控制除乌鲁克以外的全部苏美尔地区。然而,两年后,在他的第31年,北方的强敌巴比伦的王位由年轻的汉谟拉比继承。汉谟拉比年富力强、精力旺盛,虽然年轻但智慧不在拉尔萨老王之下。汉谟拉比在和瑞姆辛共较量了30年,终于一举攻陷了拉尔萨,随后剿灭列强,一统天下。
瑞姆辛即位后全面采用了乌尔和伊辛王朝国王称神的做法,他敬神祭祖,兴修水利和要塞,使拉尔萨十分强盛。在他的第13年(公元前1810年)拉尔萨面临着一次大的危机。在拉尔萨城西仅20多公里的乌鲁克王阿腊德耐耐与北方强国伊辛王达米可伊里舒及刚即位三年的巴比伦王辛穆巴里忒以及巴比伦北邻腊皮苦和苏图五国结成同盟,五国兵马轮番与拉尔萨作战,但仍没能获得胜利,乌鲁克王战败被杀。瑞姆辛在其第14年,揭开了扩张的序幕。首先,他攻占卡伊达和另一重镇。第16年,他恢复了失去的兹波那图和另一要塞。第17年,他夺取埃什嫩那边境的毕特舒辛和另一城市。第19年,他收复尼普尔南方门户基苏腊并攻入底格里斯东岸的强邦德尔。第20年,他攻陷近邻乌鲁克。第24年,拉尔萨的主要敌手、昔日霸主伊辛成了主攻方向,以伊辛王命名的要塞达米可伊里舒城被攻下,居民被俘往拉尔萨。第28年和29年,他连续用兵,攻打伊辛。头一年攻陷了伊辛的门户敦奴城;次年,伊辛城被攻下,称王228年的伊辛王朝到此结束。尼普尔以南和以东广大地区都落入拉尔萨的手中,拉尔萨成了两河流域的第一强国。瑞姆辛在他第30年的年名中记载了他对伊辛的最后胜利。此后,他认为没有任何新的事件可以超过这一胜利,随后的年名被命名为“伊辛被攻陷后的第2年,第3年……”,直到“第30年”,即他在位的第60年。这年,他被汉谟拉比击败身亡。
由于没有新的、记有历史事件的年名,我们不知道瑞姆辛统治的后30年中的军事宗教大事。瑞姆辛在位60年,逐渐年迈体衰,骄傲自大,因而在外交和军事上出现了多次失误,导致了拉尔萨由盛到衰。公元前1763年,老王瑞姆辛和年富力强、一代天骄的巴比伦王汉谟拉比展开了生死之战,但落得兵败身俘。巴比伦兼并了拉尔萨全境,为统一两河流域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