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432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40:32  |  分类:

儿童教育

卡培尔王子像

作品小档案

【名 称】卡培尔王子像,又称“老村长”

【作 者】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的工匠

【时 间】约公元前3000年

【材 质】木质雕像

【规 格】高110厘米

【收藏地】现收藏于埃及开罗博物馆

背后的故事

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无法弄清楚生与死之间的区别,所以对死没有什么感觉。但是,随着人们思想的发展,死亡这个神秘的事件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恐惧。

也许相信来世的存在可以摆脱这种对死亡的恐惧,所以,古埃及人在埋葬死者时进行了精心的准备。进入法老时代以后,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等级制度也逐渐森严了起来,人们对美好来世的向往更加迫切。于是,一种对死者尸体的神秘崇拜随之形成了。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木乃伊制作。

古埃及人相信,人的肉身死了以后,如果灵魂有所依附,就永远也不会消失,而且还会重新回到死者的躯体上。如果躯体完整而且不腐烂,灵魂与躯体就会活到另一世界里;如果尸体腐烂,灵魂也就不复存在,人也将真正地死去了;如果损坏了尸体的某一部分,就会使死者在来世也会丧失身体的同一部位。所以古埃及的贵族都竭力保存自己的木乃伊,希望得到重生。

几乎所有的古埃及人都相信,每一个人的灵魂都有几种不同的存在方式,其中最主要的是“卡”和“巴”的形式。“卡”在古埃及语中是“力量、繁盛、效力、永恒、创造性”等意思。“巴”则是“在阴阳世界里自由飞翔的灵魂”之意。为了使一个人永生,就必须使“卡”和“巴”在坟墓里的木乃伊上重聚。而一旦二者得以重聚,死者也就可以永生。

据说,“巴”是一种长着人头和人手的鸟,它身上带有一些神秘的咒语,可以使自己重返木乃伊。但是“卡”并不具备飞翔的能力,它无所依附,无所依靠,也无法自己回到木乃伊的身上去。

为了使“卡”和“巴”重聚木乃伊,古埃及人就依据死者的容貌和身材制作了各种大小不等的石雕像或木雕像,作为“卡”的依附。这种雕像要求和死者的身材面容完全相似。

由于这些雕像主要是为法老和贵族服务的,为了表现他们的威仪,雕刻家就竭力突出他们庄重严肃的一面,所以这类雕像从姿态到面部表情都显得僵直呆板。

知识链接——“老村长”的来历

《卡培尔王子像》有一个有趣的别名,叫做“老村长”。这个别名背后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19世纪末,一个叫马里厄特的法国考古学家在领导埃及农民工挖掘卡培尔墓葬时,发现了一尊极为生动的木雕像。他们见到这座雕像上的眼睛在微弱的透光下闪闪发亮,以为卡培尔王子再生了,都吓的丢掉了手中的工具逃了出来。

但是,当马里厄特将雕像小心翼翼地取出来,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这些农民们不禁大叫起来:“这不是我们的老村长吗!”

马里厄特听到农民们的呼声,灵机一动,就给这尊雕像取名为“老村长”。由于这尊雕像是在卡培尔王子的墓中发现的,所以人们也称之为“卡培尔王子像”。但是,后来的研究者们更加倾向于“老村长”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真实地反映了雕像的生动和逼真。

走进作品

卡培尔王子像就是一尊作为“卡”的依附而制作的雕像。不过它却跳出了当时埃及雕塑创作上陈规的束缚,显得非常生动活泼,好像真是当地的一位“老村长”。

作品中,卡培尔王子左手握着代表权力的手杖,右手自然下垂,左脚稍稍向前迈出,显得非常自然。王子的双眼直视前方,目光炯炯有神,不但充满了自信,也显示出了他那贵族式的盛气凌人和自命不凡。王子的形象处理非常传神和逼真,他的脸圆圆的,厚厚的嘴唇微微翘起,腹部也微微地隆起。这一切都显示出了这是一个养尊处优和生活闲散的王子。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