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身人面像
作品小档案
【名 称】狮身人面像,又称“斯芬克斯”
【作 者】古埃及第四王朝时期的工匠
【时 间】约公元前2610年
【材 质】岩石雕刻
【规 格】高20米,长57米
【收藏地】主体现位于埃及吉萨,鼻子和胡须现存于伦敦的
大英博物馆
背后的故事
狮身人面像的身世至今是个谜团。有一位神奇的美国大预言家埃德加?凯西从1933年开始,就一次次地强调说,狮身人面像不是古埃及人建造的,而是1万多年前的亚特兰提斯人建造的。不过,亚特兰提斯人是否存在,和狮身人面像的身世一样不可琢磨。
传统史学认为,狮身人面像是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古埃及人为法老哈夫拉建造陵墓时修建的。狮身人面像所在的位置是采石场。工匠们建完金字塔,就把一座结构松散的小山留在了现场。哈夫拉法老前来巡视自己未来的陵墓时,见小山挡住了金字塔,顿时不悦。天才的设计师从古代的神话和山的外形中汲取了灵感,将小山雕刻成了狮身人面像,即斯芬克斯。
斯芬克司最初源于古埃及的神话,它被描述为长有翅膀的怪,通常为雄性,是“仁慈”和“高贵”的象征。传说天后赫拉派斯芬克司坐在忒拜城附近的悬崖上,拦住过往的路人,用缪斯所传授的谜语问他们,猜不中者就会被它吃掉,这个谜语是:“什么动物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结果俄狄浦斯猜中了正确答案,谜底是“人”。斯芬克司因此羞愧万分,跳崖而死。
据说,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最初是依据故事中的斯芬克斯的外貌雕刻而成的。不过,工匠们在雕刻的时候,将人面换成了哈夫拉的外貌。设计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思路呢?这是因为在远古的时候,酋长负责保护本部落的安全,担任抵御外来之敌的任务,人们就把勇敢的酋长比作勇猛的狮子。而且在神话故事里,狮子还是守护陵墓和庙宇等圣地的卫士。
于是,设计师们就别出心裁地把小山雕琢成哈夫拉的头像和狮子的身躯,把象征人的智慧与狮子的勇猛集合于一身。这样,一件千古不朽的造型艺术品就诞生了。
千古之谜——失踪的鼻子
《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和胡须为什么会与主体分离的呢?这至今是一个谜。一种至今广为流传的说法是,1798年拿破仑侵略埃及时,看到狮身人面像庄严雄伟,仿佛向自己“示威”,一气之下,命令部下用炮弹轰掉了它的鼻子。不过,这种说法并不可靠,因为早在拿破仑入侵之前,就已经有关于它缺鼻子的记载了。
而且从拿破仑留下的日记和回忆录来看,拿破仑并非只是一介武夫,他从小对历史感兴趣。1798年率兵出征埃及时,就带了一支近200人的科学艺术考察团,其中就包括一些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从而留下了“让学者和毛驴走在队伍中间”的名言。
另有一种说法是,五百多年前,埃及国王的马木留克兵曾经将狮身人面像当作大炮轰射的“靶子”。或许那时,它已经负了“伤”,鼻子挂了“彩”。但是,又据某些记载,埃及的历代法老和臣民,视这尊石像为“太阳神”,朝拜的人往来不绝。马木留克兵又怎么会将其当作“靶子”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狮身人面像曾多次被沙漠吞没了大半,这时,一名反对崇拜偶像的人,拿着镐头,爬上沙丘,狠狠地猛凿露出沙面的鼻子,毁坏了它的容貌。
不过,这些说法都没有确切的历史记载予以证明。于是,人们又推测,狮身人面像的鼻子和胡须之所以会从主体上分离下来,主要是遭到了大自然的破坏。由于狮身人面像的石料是质地松软的石灰石,在埃及西部强劲的沙暴的袭击下,它的鼻子和胡须就自然脱落了。
知识链接——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又名不列颠博物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伟的综合性博物馆。
1753年,著名的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去世后,遗留下来的个人藏品达79575件,还有大批植物标本及书籍、手稿。根据他的遗嘱,所有藏品都捐赠给国家。这些藏品最后被交给了英国国会。在通过公众募款筹集建筑博物馆的资金后,大英博物馆最终于1759年1月15日在伦敦市区附近的蒙塔古大楼成立并对公众开放。
大英博物馆包括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西亚文物馆、欧洲中世纪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其中以埃及文物馆、希腊罗马文物馆和东方艺术文物馆藏品最引人注目,所收藏的古罗马遗迹、古希腊雕像和埃及木乃伊闻名于世。
走进作品
作品是由整块的天然岩石雕刻而成,显得非常壮观。狮身人面像高达20余米,面部长约5米,头上的耳朵也有2米多长。狮身人面像的“人面”是古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哈夫拉的头像,“狮身”则是呈坐姿的狮子形象。法老头戴菱形王冠,前额上雕刻下埃及的保护神——神秘的圣蛇,脑后则雕刻着上埃及的保护神——鹰。雕像面容的处理既保持了现实主义的特点,也有浪漫主义的成分,在保留了法老哈夫拉的相貌特征和威严气派的同时,又兼具神和兽的特征。狮身人面像面向东方而卧,威严而平静的眼睛直视前方,仿佛在看守着金字塔的秘密。
数千年来,狮身人面像孤傲地卧伏在广袤的沙漠之上,历尽了人间的沧桑,但仍“尽忠职守”地守护着法老们的陵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