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章
作者:盛文林   |  字数:1617  |  更新时间:2012-08-20 17:40:34  |  分类:

儿童教育

热带雨林中的奇观——吴哥窟建筑群

档案扫描

【中文名称】吴哥窟

【英文名称】Angkor Wat

【所属国家】柬埔寨

【起源年代】公元802年~1201年

【地理位置】柬埔寨暹粒省的省府暹粒市以北约6千米

走近遗址

吴哥窟建筑群是东南亚最重要的考古学遗址之一,记载着公元9~15世纪高棉帝国各时期都城的辉煌遗迹,包括吴哥窟、吴哥城、护城河、祠堂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吴哥窟和吴哥城。由于吴哥窟是建筑群中保存得最好的最典型的建筑,因此“吴哥窟”被作为整个建筑群的总称。

吴哥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又称“吴哥寺”、“小吴哥”,建于苏耶跋摩二世(1113年~1150年在位)统治时期。原始的名字是Vrah Vishnulok,意思为“毗湿奴的神殿”。它坐东朝西,以宏伟的外观和细致的浮雕闻名于世。作为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代表之作,吴哥窟的设计者把高棉寺庙建筑学的两个基本元素——金字塔形祭坛和中心对称回廊进行了巧妙的结合。祭坛由回廊环绕的三层长方形须弥台组成,一层比一层高,象征神话中位于世界中心的须弥山。在祭坛顶部矗立着按五点梅花式排列的五座莲花塔,象征须弥山的五座山峰。寺庙外围环绕一道护城河,象征环绕须弥山的咸海。

吴哥城距吴哥窟北4千米,又名“大吴哥”,意思是“大王城”,是高棉帝国的最后一座都城,大部分建于公元13世纪初阇耶跋摩七世(1181年~约1219年)统治时期。吴哥城规模宏大,城外有护城河环绕,城内有众多异常精美的宝塔寺院和庙宇,如巴云寺、空中宫殿、巴普昂寺、象群台、瘌王台、巨大的广场、宽阔的街道、拱桥等建筑。

在吴哥城中央,依照佛教须弥山的概念建立起了壮观的城市中心——巴云寺,它与周围象征当时16个省的16座中塔和几十座小塔,构成一组完美整齐的阶梯式塔形建筑群。在巴云寺附近有49座四面都雕着巨大微笑佛脸的塔,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悲喜皆不形于色,这就是有名的“高棉的微笑”。

由于当地炎热潮湿的气候,吴哥窟建筑群中的木质门楼、屋顶等结构早已腐坏,留下遍地残柱断石,但石筑的庙宇、城墙和雕像依旧完好,宏大的气魄仍然让我们对它的雄伟不朽惊叹不已!

遗址纵深

吴哥是突然被放弃的,在长达4个世纪的岁月里,连当地的居民都不知道关于这里的任何事情。直到1861年,法国生物学家亨利?穆奥来到这片土地寻找稀世罕见的蝴蝶品种。

他雇了4名土著当向导,进入一大片阴暗深沉的丛林区搜寻。4天过去了,一路上奇景异兽使穆奥大开眼界,可是他梦想的蝴蝶还没出现。而向导们对于继续深入丛林显出恐惧和烦躁的情绪,他不解地问他们原因,他们立刻恳求他返回,别再往前走,因为丛林里有魔鬼的咒语,传说前面有个几百年没人住的一座大城堡,里面有幽灵能让人迷路,还有毒气能把人杀死……

几个人争先恐后地诉说,激起了穆奥的好奇心,他想:如果把城堡公布于世,岂不是举世震惊。于是,他连捉蝴蝶的欲望都转移了,他说服向导们再陪他走最后一天,如果没有发现城堡,那就放弃。

遗憾的是,走到第五天黄昏时,蝴蝶和城堡都没发现,穆奥只得往回走。走了没多久,他忽然看到5座石塔呈现在眼前,中间那座最高、最宏伟,在夕阳里,闪闪发光,他连忙惊叫着奔过去。已经在雨林中沉寂了几百年的吴哥城重见天日了,消息传出,引来众多考古学家探索这片神奇的土地。

穆奥一直致力于揭开古城的秘密,却因患上热带病过世,此后法国方面继续探索,渐渐解开了这个秘密。

横向关联——毗湿奴

毗湿奴是印度三大主神之一(另两位是大梵天、湿婆),在佛教里称为那罗延天,是宇宙的保护神、危难世界的拯救者。毗湿奴的形象通常被描述为一位祥和的青年武士,安静地躺在千头龙王舍沙的身上,神妃随侍左右,漂浮于宇宙之海。他全身皮肤呈蓝色,头戴金冠,脖子上挂着花环,胸前装饰着宝石,额头上有一个V字形的标记,四只手臂,分持轮宝、莲花、法螺和神杖。他是仁慈与善良的化身,具有无所不能的力量,能化身成各种形象,保护并维持宇宙的次序。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