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迪亚的牧人
作品小档案
【名 称】阿卡迪亚的牧人
【作 者】尼古拉?普桑
【时 间】约公元1638~16*0年
【类 别】布面油画
【规 格】85×121厘米
【收藏地】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大师素描
尼古拉?普桑(公元1594~1665年)是法国最伟大的古典主义画家之一。他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贵族家庭。普桑从小就热爱艺术,并具有超强的艺术天赋。画家康坦?瓦兰发现了普桑的艺术禀赋,鼓励他坚持走上艺术之路。普桑先跟随里昂画家儒佛内学习,后来又到巴黎学习过。1630年,29岁的普桑移居罗马,开始对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产生强烈的兴趣。后来,短暂地回到过巴黎,并为路易十三做过一段时间的宫廷画师。
由于他的老师较多,又曾潜心地研究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作品。所以他的作品既有古典主义的庄重、严肃、神圣的崇高美,也不乏浪漫主义的思想和激情。
他的代表作主要有《阿卡迪亚的牧人》、《花神的庆典》、《诗人的灵感》、《萨宾妇女被劫》、《酒神节日》、《屠杀婴儿》和《台阶上的圣母》等。
背后的故事
普桑是一位性格非常敏感的画家,而且他又崇尚古希腊和古罗马的雕塑,他认为这些雕塑中的形象符合一种“典范”。所以他画的人物都不是来自实际生活的,而是按照古代雕塑中的人物形象来塑造的。《阿卡迪亚的牧人》中的形象也不是来自现实生活,且含义非常晦涩。
阿卡迪亚是古希腊的一个小城邦,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中部的高原地区。由于与世隔绝,这里的居民在古希腊时代过着一种富有淳朴气息的田园生活。他们远离世俗,远离喧嚣,就如中国伟大诗人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
于是,在人们的传说中,阿卡迪亚逐渐演变成世界的中心。据说,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人间的天堂。但是,随着人们的罪恶不断加深,阿卡迪亚也沦为了人间地狱。不过,在传说中,人们认为当压迫和剥削消失之时,阿卡迪亚将再次变成人间天堂。
其实,这一切斗不过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已,这从“阿卡迪亚”这个名字就可以看出来。“阿卡迪亚”在希腊文中为“arkadia”,“ark”意为躲避、避开,“adia”意为灾难、死神,“arkadia”的意思就是“躲避灾难”。可见,人们之所以将阿卡迪亚描绘成人间天堂,主要是盼望有一天能够躲避灾难。
由于这个传说,在西方文艺作品都将阿卡迪亚描绘成“世外桃源”,牧歌、十四行诗、绘画、音乐、小说等作品都曾描绘过它。
普桑肯定知道这个传说,但是他对传说的真实性却是非常怀疑的。据说,普桑在阿卡迪亚的一座墓碑上发现一句死神说的话:我也在阿卡迪亚!当然,这可能是后人根据普桑的《阿卡迪亚的牧人》演绎出来的。因为在这幅作品中的墓碑上也写着这样一句话。
美术史家的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美好的乐土里,死也是不可避免的。”显然,这是画家发出的“风光虽好,人生苦短”的感叹。可见,普桑对阿卡迪亚的传说是持怀疑态度的!
知识链接——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一种文化思潮和美术倾向。作为一种艺术思潮,它以古希腊、古罗马的艺术理想与规范来表现现实生活,以典型历史事件讽喻当代。
古典主义在绘画上的表现主要有:崇高的题材和单纯的形式并重,重视理性的抒发,强调构图的严谨与均衡,不注重色彩与笔触的表现,作品散发着一种古代的静穆而严峻的美。
走近作品
宁静的旷野、和煦的阳光、荒疏的林木以及明净的蓝天使得整个画面展现出一种静穆而严峻的美。牧人们头戴花冠,拿着牧杖,围在墓碑前在研读上面的铭文。左侧的牧人伏在墓碑上,低着头,好像在缅怀着什么。这与左边站立着的那个女牧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个女性形象给人们一种抚慰的感觉。让人不禁想起,人生虽然苦短,但是终究是美好的!据说,画家在创作的时候就是要她象征美好人生的。
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画家高超的技巧。墓碑将整幅划分为两半,左侧的两个人和右侧的两个人交叉对称,使得构图显得均衡平稳。人物形象刻画得也非常逼真。画面的色彩和谐而神秘,将整个画面渲染得如同仙境,让人有一种亦真亦幻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