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职场励志 >你是在做牛做马,还是做主管 > 第十一章 果断授权,给下属让开一条向前冲的路
第十一章 果断授权,给下属让开一条向前冲的路
作者:王剑   |  字数:13673  |  更新时间:2015-03-11 14:33:13  |  分类:

职场励志

1权力过度集中,会使整个企业“高度无能”

权力是管理者依仗的最大资本,有了权力之后,管理者才能实施有效的管理。但不少管理者把权力当作监控他人,显示个人权威的工具。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从战略目标的制定,到战略目标执行的各个环节,什么事情都要过问。在这种严格控制中,最忙最累的人是管理者,最反感最失望的是员工,而且企业发展的局面迟迟无法打开。

作为管理者,该管的事情一定要管,而且要管好,比如,战略的制定、任务的下达,但是不该管的坚决不能管,你管多了,员工就会厌烦,因为他们感受不到信任和自由。关于这一点,有一个非常贴切的案例:

有一次,通用电气公司组织高层管理人员进行一次别开生面的培训游戏。游戏的前一天,杰克·韦尔奇给每个参加者发了一顶耐克帽子和一双耐克鞋。然后问大家:“大家知道为什么我要给你们发帽子和鞋子吗?”大家说:“因为明天有登山活动。”

韦尔奇又问大家:“假如我还给你们发衣服乃至内衣裤,你们会有什么感觉呢?”大家不约而同地摇头,说:“不要,不要!感觉怪怪的,好不舒服。”

韦尔奇说:“对了!你们不要,我也不该给。”

管理的奥妙就在于“管头管脚”,但千万不要从头管到脚,这样才能使管理变得简单有效。但是,很多管理者有一个通病,他们习惯于相信自己,不放心别人,经常不礼貌地干预别人的工作。这个通病形成了一个怪圈:管理者喜欢从头管到脚,越管越变得事必躬亲,独断专行,疑神疑鬼。这也让部属们越来越束手束脚,感觉不舒服,并渐渐失去宝贵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时间长了,企业就会得弱智病。

管理者应该明确从头管到脚,有多么大的危害:首先,你过多的支点会让员工无所适从,太多的细节会掩盖真正的工作重点。其次,员工永远也学不会独立做事,因为你把一切经验都告诉给他,他就会按照你的方式去做事,而不是自己探索、创新,一旦遇到挫折,他就会想到你,而不会自己去独立解决。

认识到从头管到脚的危害之后,管理者不妨用“管头”和“管脚”的管理方式来代替从头管到脚的管理方式。为此要注意下面两点:

(1)解决“做什么”和“谁来做”这两个问题

要想管好“头”,就要重点解决两个问题:“做什么”和“谁来做”。“做什么”是战略,是目标,谁来做是授权,也就是说管理者清晰地描绘企业的未来,制定战略路线和具体目标,然后将具体的目标分配给合适的员工去完成。

身为管理者,要做的是给员工创造一个宽松、信任并能获得强有力支持的工作环境。与此同时,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职位上,将具体的工作交给合适的人去做,这样员工的潜能自然会迸发出来。

(2)让工作结果成为衡量成败的唯一标准

要想管好“脚”,就要坚持以工作结果论英雄。举个例子,在越野比赛中,只要规定起点和终点,以及比赛的路径,每个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冲击冠军。至于谁快谁慢,为什么快,为什么慢,越野比赛的举办方根本不用去管。

在企业管理中,管理者也可以这样做。有些公司采取弹性工作时间,不规定员工几点上班,几点下班,上午干什么,下午干什么,对于特定的任务,管理者只给员工一个完成的期限,具体怎么完成由员工自行安排。最终,以结果来衡量员工的工作业绩。这样能给员工足够的空间,员工也会回报公司更多的努力,从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2大权抓到底,小权放到位

汉高祖刘邦曾问群臣:“吾何以得天下?”群臣的回答多种多样,但是都不得要领。于是,他只好自己说出答案:“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于三个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刘邦的话既表明慧眼识人的重要性,更表明信任下属、正确授权的重要性。说到授权,有些管理者可能会这样想:“如果我把权力授予下属,那我所掌控的权力就少了,如此一来,我这个管理者岂不是名存实亡?再者,下属有了权力之后,如果胡作非为,我该怎么办呢?”尤其是在古代战争年代,授权给下属往往有很大的风险,下属权势大了之后,可能篡权夺位,这样后果岂不是很严重?

其实,授权并不等于放权,授权只是将一部分权限交给下属,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才华。根本性的大权仍然掌握在领导者手里,就像放风筝一样,领导者始终牵着风筝的线。当风筝飞行路线有所偏差时,领导者只需轻轻拉一拉手中的线,让风筝按自己的期望去飞翔。

况且,授权的目的是为了把公司经营管理好。如果领导者在意权力上的争夺,把权力紧紧攥在手里,那么仅凭你一人之力,是难以把公司管理好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领导者每天操劳,甚至都累趴下了,公司发展却一塌糊涂。这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授权。如果懂得授权,那么管理将变得轻松许多。因为正确授权有很多好处:

首先,正确授权可以减少领导者的工作负担,使其集中精力处理更重要的问题;第二,正确授权可以表达对下属的信任,激发下属的创造力;第三,正确授权可以调动下属的积极性,满足下属对权力的欲求;第四,正确授权有利于发现人才、锻炼人才、培养人才;第五,正确授权有助于领导者取长补短,加强团队协作的效率,提高团队的整体力量;第六,正确授权可以避免领导者独断专行,有助于降低决策风险,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

在正确授权这个方面,刘邦做得非常好。在刘邦的队伍里,有贵族出身的张良,有游士陈平,还有县吏萧何,屠夫樊哙,鼓手周勃……这些人在刘邦的组合下,在各自擅长的位置上做事,帮助刘邦打天下。刘邦用人不疑,大胆放权。当年他给陈平黄金四万两,却不过问此事,充分体现了对陈平的信任。在这种情况下,陈平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在楚汉之争中,陈平利用项羽多疑的性格,通过黄金收买人心,成功使用了反间计,使得项羽把范增逼走,帮刘邦战胜了项羽。

与刘邦的英明授权相比,明太祖朱元璋的专制集权做法,就显得太过愚蠢。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专权的做法立刻暴露出来,他诛杀开国功臣,以廷杖、文字狱凌辱官员,废除了丞相,集大权于一身。这些专制的做法使得当时的读书人都不愿意出来当官,一时间人才凋零。但是,全国军政大权集于皇帝一人,致使政务十分繁忙。朱元璋虽竭尽全力,但是拼上老命无法承担。

其实,企业管理与治理国家的道理是一样的,搞专制主义是难以将企业管理好的,唯有懂得放权,正确授权,给部属充分发挥能力的机会,才能借众人之力,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团队。

约翰·钱伯斯是思科公司的总裁,他就深谙授权之道。对此,有人戏称他是最乐于授权给下属的总裁,他本人也曾说过:“也许我比历史上任何一家企业的总裁都更乐于放权,这使我能够自由地旅行,寻找可能的机会。”

钱伯斯经常对部属说:“最有能力的管理者并不等同于大权在握、搞集权统治,一群人总是能打败一个人的,如果拥有一群得力的助手,就有机会创建一个优秀的团队、优秀的企业。但如果你不敢把权力授予助手们,那么他们的才能便无从发挥。这样一来,你的部门的效益就难有提高,你的影响力也将受到影响,这对你掌权非常不利。”

在钱伯斯看来,优秀的管理者不必大包大揽,事必躬亲,而在与合理地统筹安排人员做事。他说:“很久以前我就学会了如何放手管理。你不能让自我成为障碍,成为一个高增长公司的唯一办法就是聘用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里比你更好、更聪明的人,使他们熟悉他们要做的事情,要随时接近他们,以便让他们不断听到你为他们设定的方向,然后,你就可以走开了。”

在思科,高层管理者负责确定战略和目标,建立公司所需要的文化,然后将权力下放到基层,使更多的基层人员拥有决策权。这样一来,公司的许多事情相当于由市场来决定,因为基层人员对市场十分了解。而且授权给基层人员,使得决策的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这种授权文化之下,思科迎来了一个又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领导者确定一个战略目标后,让下属自主发挥聪明才智去实现这个目标,这样才能充分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身为管理者,绝不要对员工的具体工作指手画脚,你只要给他们指定一个方向,把具体的事务交给他们就行了。

管理者要明白的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即使你非常有才华,靠你一个人来指挥一切,你终究还是忙不过来的。因此,你必须学会有效地授权,让整个部门的每个员工都动起来,让大家自发地做自己擅长的工作,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

3无为而治:最有效的授权就是让员工各尽其责

在管理界,流传着杰克·韦尔奇的名言:“管得少,就是好管理。”韦尔奇认为,管理者没必要事必躬亲,什么事情都对别人不放心,粗鲁地干预别人的工作过程。因为这样做很容易形成一个怪圈:上司管得越多,部属越束手束脚,并养成依赖、封闭的习惯,最后把主动性和创造性丢得一干二净。而且,领导者什么都管,最终只会累坏自己。

尤金·杜邦是美国杜邦公司的第三代继承人,他是一个典型的专权者,凡事事必躬亲,大包大揽。在掌管杜邦公司之后,尤金坚持实行“恺撒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即专制统治,绝对掌控管理权力。公司所有的决策和许多细微的决策,都必须由他来完成。所有的支票都由他亲自开,所有的契约也由他签订。他亲自拆信复函,做利润分配,周游全国以监督几百家经销商。

每次在会议上,他总是不断地问别人,别人一一回答。这种管理方式使杜邦公司的组织机构完全失去了活力和弹性,面对市场的变化,他们很难做出正确而及时的决策,导致公司遭受致命的打击,濒临倒闭的边缘。而且尤金本人也陷入了公司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痛苦不堪。1920年,他因体力透支而去世,公司的董事长和秘书兼财务部长,也相继累死。

每每看到累死的管理者,就感觉他们的命运如此悲催。事实上,将管理者击垮的不是管理上的繁杂事务,而是他们自己。因为不懂得授权,凡事亲力亲为,才会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

作为一名管理者,学会授权真的很重要。一个善于授权的管理者,对公司而言是一种福气,对部属而言也是一种福气。面对很多有才华的下属,大胆地把权力授予给他们,把事情交给他们去办,这样既有利于分担自己的压力,又能给下属发挥自身能力和创造性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优秀的管理者对待能不管的事情,他们总是尽量不管,而是把这些事情交给下属管。

通用电气公司从爱迪生创立之日起,延续了一百多年。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它演化出一整套非常完备但也非常复杂的管理体系。在杰克·韦尔奇执掌通用电气之后,他发现这套管理体系程序太多,对员工的控制太多,这对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会产生抑制作用。所以,韦尔奇提出“在企业里,我们要有更多的领导,更少的管理”。

韦尔奇多次提到,一定要减少管理的层次,减少管理的量。他认为没有人喜欢被控制、抑制,如果管理带有这种控制、抑制人们的特征,就会使人们处于黑暗中。比如,把很多时间浪费在琐事和汇报上;对员工控制太多,使他们的自信心受损。

在韦尔奇看来,管得越少越好,怎样才能减少管理呢?他认为必须减掉那些不必要的控制——对人的检查、审核。而应该多给员工提供目标,多激励他们,让他们拥有自主权和自信心,从而更积极地去实现目标。

在杰克·韦尔奇的领导下,通用电气的管理层通过不断地授权,表达对员工的信任,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官僚主义管理作风,使通用电气迎来了又一春。

“管得越少,才能把企业管得越好。”这不只是杰克·韦尔奇的观点,很多优秀的管理者都有类似的管理理念。198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管理大师德鲁克发表了一篇名为即将来临的新组织的文章,里面就很好地诠释了他“少管”的管理理念。

松下幸之助曾经说过:“当创业初期员工只有一百人时,我总是身先士卒,坐在他们面前,走在他们面前,员工增加至千人时,我采取分层负责的管理方式,员工上万人之后,我只是站在他们旁边,合掌感谢他们为公司效命。”

松下幸之助明白,企业发展要靠众人的力量,所以,他非常重视人才,重视授权。他认为,管理者应该少管甚至不管,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升自己的修养,通过自律来影响全体员工,比如,关心员工、鼓励员工,对员工表达爱,通过自身的积极工作,带动整个企业的工作氛围,从而使员工自觉地对待工作,自觉地遵守公司的制度。这样一来,你就不用费尽心机地管理员工,员工也能如你所愿地对待工作,把工作做好。

4科学分配任务,把正确的事情交给正确的人

在我们身边,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管理者:他们整天到晚忙忙碌碌,时间一天天过去,却没忙出头绪,没有忙出成效。该解决的问题没有解决,团队的各项工作都卡在他们手里,而员工却闲着没事做。聪明的下属想帮忙,他们却不领情,认为下属瞎操心。当被人说他们工作方法不对时,他们却振振有词:“做事要慢慢来!”

遇到这样的管理者,不知道是企业的悲哀,还是员工的悲哀。管理者应该通过分配任务、指挥别人来做事的,而不是具体完成工作的人。对一个管理者来说,忙不是他的功劳,忙不是他做不好工作的理由。定计划、分任务、跟踪检查,促成团队目标达成,这才是管理者的本职工作。

不可否认,不少管理者是拙劣的任务分配者。虽然他们也分配工作,但对工作的情况、对下属的优势不完全了解,经常把工作分配给不适当的人去做,结果当然无法取得好的执行效果。等到出了问题之后,他们往往卷起袖子,亲自去做。这样一来,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人力物力,而且还会打击下属的积极性。那么,怎样分配任务最好呢?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分配任务的几大要点:

要点1:选定工作

在分配工作之前,要认真考虑:什么样的工作需要委派给下属去做?这些工作有什么特点,难度怎么样?如果没有搞清楚这些问题,不要轻易委派工作。

关于这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叫做“热土豆”式的工作是不能轻易委派出去的。什么叫“热土豆”式工作呢?它指的是重要且紧急的工作,这类工作要求管理者马上去处理。另外,非常保密的工作也不适合委派给下属。

要点2:选定能够胜任的人

原则上讲,你可以把任何一项工作,交给任何人去做。但是在企业管理中,我们追求的是管理效率,员工追求的也是执行效果。因此,你应该选定能够胜任工作的人,这才叫把工作交给正确的人。这样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执行效果,下属在出色完成任务之后,也能获得成就感。

要想快速地选定能够胜任某项工作的人,就要求你平时多花时间去了解下属的能力。比如,你可以要求下属通过书面形式,把自己的优势、喜欢做什么工作都写下来,以便你去了解他们。当然,你也可以经常和下属沟通,多观察下属,这样也便于你了解下属的能力。

举个例子,你可能知道某个下属打字速度很快,完成同样一份材料的录入,他的速度远远快于他人,而且出错率很低。这样一来,当你有一些材料需要急用时,你可以把录入的工作交给这个员工。反之,如果你不知道谁打字快,随便把这项工作交给一个下属,而他恰好不擅长录入,那么不仅耽误了时间,还会影响你的正常工作需要。

要点3:委派工作的时间

同样是一项工作,什么时候委派给下属最合适呢?很多管理者不注意这一点,往往喜欢在上午委派工作,结果,员工原本可以按部就班进行的工作,完全被打乱,还会损害员工执行任务的积极性。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一般来说,员工往往会在早上上班时,就想好了一天要做的事情,他们带着计划来到办公室。一上班,还没做几分钟,就接到了新任务。这个时候,他被迫改变原定的日程安排,工作的有限顺序也要调整。他们的内心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烦躁,这会影响员工执行的积极性。

那么,应该在什么时候委派工作呢?除非紧急性的工作,管理者应该在每天下午或快下班时委派工作,让员工第二天来处理这些工作。如此一来,第二天员工就可以全身心地处理你委派给他的工作。

要点4:委派工作的方式

怎样委派工作也是要注意的。有些管理者喜欢通过第三者传达委派的任务,而不是当面向员工交代,这样一来,经过一道中转,有可能发生信息传递误差,导致执行者错误理解领导者的意图。而且这种委派工作,会让被委派者觉得领导者不重视自己,容易影响他的积极性。因此,管理者最好面对面地委派工作,这样下属有什么疑问,可以当场提出来,便于沟通和交涉。当然,留便条、写邮件委派工作,也是不错的方法,但不会给下属深刻的印象。

要点5:委派时要做的事

在委派工作时,你不妨告诉下属:你为什么要把这项工作交给他,向他指出他有某项特殊的才能,适合完成这项工作,这样可以表达你对他的信任和赏识,有利于激发他的积极性。同时,你应该让下属知道,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完成这项任务,对公司的直接影响,让他意识到肩负的责任。

在委派工作时,你有必要解释一下工作的性质和目标,向下属交代一些相关的信息,告诉下属:这项工作要做到什么效果,什么时间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向谁汇报工作进程,等等。

最后,一定要记得用肯定的语气对下属说:“我确信你能做好这项工作。”这句话对下属将会产生很大的激励作用。

5根据下属的特长进行授权

对NBA有一定了解的人,想必对公牛队的“大虫”丹尼斯·罗德曼不会陌生。罗德曼是一名怎样的球员呢?此人满头红发,经常穿奇装异服,很多人看他不顺眼,但是在教练眼里,他却是一个有着无人能比的天赋的防守型球员。

罗德曼加盟到公牛队的第一天,教练就郑重地告诉他:“在这里,你唯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罗德曼问教练:“什么事?”教练说:“你每一场比赛,必须抢下15个篮板球。只要你能抓下15个篮板球就可以了,至于你能得几分,哪怕得零分,都没有关系。但你要记住,抓篮板才是你最应该做的事情。”就这样,罗德曼在公牛队的体系中,锻炼成著名的“篮板王”。

为什么教练把抓篮板球任务交给罗德曼呢?因为他了解罗德曼,知道他有抓篮板球方面的天赋和特长。我们都知道,当篮球装上篮筐再弹回来时,很多个子高的球员一伸手就能抓到篮板。但罗德曼的身高并不突出,他是怎样抢篮板的呢?

原来,当篮球弹起来时,他通常跳起来用手挑一下篮球,然后再跳起来把球抓住。通常来说,人只有在膝盖弯曲的时候才能跳起来,但罗德曼居然能够在不弯曲膝盖的情况下连续起跳。因此,当球第二次下落时,个子高的球员正在屈膝准备起跳,但他已经“蹭”的跳起来,把篮球抓在手里了。

当年的公牛队不缺少得分手,因为乔丹就是最伟大的得分手。因此,罗德曼在防守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抢篮板是罗德曼的特长,是他的优势,是他了不起的地方,而英明的教练将这项任务交给他,可以说是让对的人做对的事。所以,公牛队当年才能缔造3连冠。

其实,领导一个团队、管理一个企业,和带领一个球队的道理一样,领导者就像球队的教练,一定要学会正确地用人,把相应的工作授予给对的人。如果你能把每一个员工都安排在正确的位置上,让每个员工做他擅长的事情,那么每一个员工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团队的战斗力就会无比强大。

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长,领导者不能求全责备,而应该根据他们的特长进行授权。这样,他们才能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那么,怎样才能发现人才的特长呢?这就需要领导者实现对人才的相关信息进行了解,比如,了解他们的教育知识背景、兴趣爱好、专业特长、工作经历等。只有用心地去了解,才能发现人才的闪光点,才能避免授权给错误的人。

1981年年底,已经成为PC机操作系统领域“霸主”的微软公司决定进军应用软件领域。当时比尔·盖茨雄心勃勃,坚定地认为微软公司不仅能开发软件,还能成为具有零售营销能力的公司。他的想法非常好,但却在行动中碰到了难题。因为虽然微软公司有很多软件设计方面的人才,可是在市场营销方面却人才匮乏,这直接导致微软迟迟无法进入零售市场。

这个时候,比尔·盖茨意识到必须找到营销方面的高手来帮忙,经过四处打听,最终他将目光锁定到罗兰德·汉森身上,此人是“肥皂大王”尼多格拉公司的营销副总裁。因为汉森具有丰富的市场营销知识和经验,于是他把汉森引入微软。

当时微软的高层主管对盖茨的做法很不放心,因为汉森虽然是营销专家,但是对软件一窍不通。而盖茨认为,汉森虽然不懂软件,但是在公司广告、公关、产品服务,以及产品的宣传与推销方面,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汉森进入微软之后,在营销方面得到了盖茨的大力授权,他也因此给那些只懂得软件、不懂市场的微软精英们上了一堂统一商标的课。在汉森的强烈建议下,微软公司所有的产品都要以“微软”为商标出现,不论是哪种类型的产品,都要打出微软的品牌。不久,微软在美国、欧洲乃至全世界被世人熟知,微软的产品也迅速被人接受,其市场占有率也迅速得以提升。

员工擅长做什么事情,你就把他擅长的工作方面的权力授予他,让他自主地完成相关的任务。这种做法是管理者在授权时必须重视的问题。

授权给有相关特长的员工,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来看,也是授权给相关的专业性人员。比尔·盖茨之所以把营销方面的权力授权给汉森,是因为汉森是一位营销专家。同样的道理,在你的企业和团队中,也有一些人才是某方面的专才,如果你能发现他们的专业优势,并大胆地授权给他们,他们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效益。

6只需下达目标,不必布置细节

领导者管理企业的最佳手段是抑制过剩的权力欲,而不是放纵自己的权力欲。因为管理者是带领下属完成目标的领头羊,而不是通过个人能力实现目标的孤胆英雄,因此,通过合理授权,最大限度地挖掘和调动下属积极性,是每个管理者都应该去做的事情。

大量的实践证明,一个成功的领导者往往是这样的:他们最大限度地把权力授予给下属,并全力支持下属的工作。他们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下属能把工作做好。

有一次,杰克·韦尔奇参观一个工厂里的生产线,他发现生产线上的工人没有任何权力,他们只是被动地、机械地重复同一个动作。韦尔奇问厂长:“你可不可以向工人授权,让他们有一些自主权?”厂长给出的答复是否定的。

韦尔奇向厂长提出了一个设想:“给每个工人的操作台上设计一个按钮,当他们想休息时,按一下按钮,就可以停下来休息,如果有精神,就可以一直干,甚至可以让传送带加快速度,当然,流程也要稍微改变一下。”

遗憾的是,没有人同意韦尔奇的这个设想,但是他决定试一试。实验结果如他所料,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通用公司,几乎所有的工厂在处理每一件事情时,都是以生产部门为单位的,各个小组协同作战,而不是把工人安排在生产线上,让他们以生产线为单位。

员工不是机器,不是工具,即便是生产线上的员工,也需要一定的自由权限。当他们疲惫时,可以停下来喘息;当他们精神抖擞时,可以加快工作速度。这种对自由的渴望,是每个员工都具有的心理。杰克·韦尔奇的实践证明,把决策权尽量下放给那些做事的员工,可以极大地提高做事的效率,因为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工作,了解真相。

荷兰控股公司是一家经营能源和消费品的企业。1995年,公司的销售额高达110亿美元,利润为315亿美元。在老板范·弗利辛根的正确经营和管理下,借助优秀人才的力量,使得公司的销售额大幅度提高。

范·弗利辛根的高明之处在于给属下更大的权力,让他们发挥巨大的能量。在他看来,给属下一些权力可以让属下承担更多的责任,还可以得到应有的回报。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这就是放权管理。

在范·弗利辛根实施放权管理之前,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的管理者,主要任务是执行总公司的决定。但是他们对具体的执行过程和执行结果并不重视,每个人都认为这不是自己的责任。为了扭转这一个格局,范·弗利辛根把90%的权力下放给各个分公司的管理者,这些权力包括革新、创业等多个方面。当然,90%权力下放的同时,也意味着90%的责任下放,总公司只承担10%的权责。

权力下放之后,总公司对分公司的管理层表现出了充分的信任。在范·弗利辛根看来,既然权力下放了,就应该信任员工,让他们独当一面。在员工中,有些人精明能干,具有强烈的进取心和责任心。对于这类员工,公司从来不会指手画脚,而是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发挥。

范·弗利辛根说:“员工是真正在赚钱的人,你可以向他们提问,但是他们需要自己去摸索,而不需要别人去为他们安排一切。”任何时候,他都非常信任员工。有时候,某些部下会写信给他请求帮助,但他总是在回信里写上自己的意见,并加上一句:“我也认为这个问题很棘手,祝你成功。”

通过合理授权,使权力层层下放,让每个部门都有了主动权,使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决策,让每个人都切实地负起责任,而且由于决策是自己做的,因此,他们都愿意为自己的决策负责。公司最高管理者只需把握投资和财务等方向性的决策权力,起到应有的引导和监督作用,就可以保证公司在大的方面的正确走向。

不过,有两个问题值得管理者们注意,第一个问题是:合理授权,重在“合理”,即授予员工的权限应该与具体工作相匹配,既不能权力过小,也不能权力过大。第二个问题是,合理授权之后,绝不要干涉员工。下面我们来逐一分析这两个问题。

首先,关于授权的“合理”性问题,有这样一个案例:

赵总属下有几名得力的中层管理者,他对这几位管理者都非常信任,经常把公司一些较为重要的事务交给他们。只不过,赵总授权时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授权过多。

比如,公司有个重要客户需要公关,赵总会对一位中层说:“这件事交给你了。”但是这位中层正在负责人才招聘工作,他去公关重要客户了,谁负责招聘工作呢?赵总说:“人才招聘工作继续由你负责。”可是这位中层除了负责招聘工作之外,还在负责采购工作,于是赵总又说:“采购工作继续由你负责。”

就这样,这位中层一下子负责3项工作,赵总给了他很大的权限:“有什么问题自己决定,需要资金直接找财务,就说我发话了。”但问题是,这位中层一人负责3项工作,明显力不从心……

在这个例子中,赵总给属下授权过多,导致属下压力过大,可能会累垮了属下,还会影响工作完成的质量。这种过度的授权,是每个管理者都要注意避免的。最好的做法是,一次只授予一种权利,让员工专注地完成目标,这样便于执行到位。

其次,关于授权之后绝不干涉的问题,我们也举一个例子:

希尔顿21岁那年父亲授权给他,让他担任一个旅店的经理。同时,转让了部分股权给他。然而,让希尔顿非常恼火的是,父亲虽然授权给他了,但经常干预他的工作。正是因为年轻时亲身体验了有职无权、处处受约束的感受,所以,当希尔顿后来掌权时,他在授权给他人时,只要做出授权决定,就会给下属全权。这样,被授权的下属也有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通过权力下放,可以表达对员工的信任,激起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个负责具体工作的员工,都把本公司的发展和前途看作自己的职责,使每一个拥有独当一面能力的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授权以后,绝不去干涉下属,这是管理者自信的表现,也是信任下属的表现。如果你不信任下属,就不要把权力授予他。

7把握原则,让交办的工作有章可循

在管理中,有一种情况十分常见:你把下属找来,交给他一项任务。交代之后,你忙其他的事情。接到任务之后,下属认为你交代的工作不那么着急,于是把你的工作放在一边,忙他手头着急的工作。一个星期过去了,你突然想到交代给下属的事情,于是问下属要结果,但下属却说:“我还没做好呢!”你火冒三丈,批评下属做事没效率,下属委屈地说:“你又没说多久完成任务?我怎么知道你什么时候要结果?”顿时你哑口无言……

你碰到过类似的事情吗?在交办工作时,你会对下属说什么呢?为什么有些领导者交办工作给下属,下属三五分钟就能完成,而有些领导者交办工作给下属,下属拖一个星期甚至半个月?其实,交办工作是有学问的、需要讲原则的。

一般来说,交办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具体原则

所谓具体原则,是指你在交办工作给下属时,要清楚地告诉下属:具体要做什么事情?千万不要泛泛地交代,让下属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你想让他做什么。

具体原则还包括,这项工作多久完成,达到怎样的效果。很多领导者只是把工作交给下属,却不说明具体什么时间完成,导致下属认为:领导交办的这件事不着急,我先放一放。这样一来,下属就可能拖着不执行,等你需要结果时,得到的却是失望。要想改变这种状况,你要做的就是,向下属讲明时间:“这件事交给你去办,明天上班之前给我结果。”这样一来,下属还敢拖着不执行吗?

(2)适当原则

所谓适当原则,指的是交办给下属的工作量、工作难度要适当,工作量太小、难度太小,无法激发下属的积极性,不利于下属尽职尽责地完成;工作量太大、难度太小,超出了下属胜任的范围,下属就无法取得令你满意的结果。因此,在交办工作时,你要考虑到下属的工作能力、忙碌程度等因素,交办给下属适当的工作任务。

(3)信任原则

在交办工作时,对下属表达信任是很有必要的。千万不要一边对下属说:“这件事拜托给你了,一定要做好。”一边却对下属说:“做不好也没关系。”当然,信任原则还指在下属执行的过程中,管理者不应该随意干预下属。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一旦你把某项工作交办给下属,就要信任他,如果你不信任他,最好不要把工作交给他。

有些领导者为了表达对下属的信任,在交办工作时这样说:“这项工作就全拜托你了,一切都由你做主,不必向我请示……”表面上看,这是领导者对下属的充分信任,但实际上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因为一切都由下属做主,而且不必向你请示,很容易导致下属执行偏离你的预想,导致执行出现偏差。当然,工作交办下去之后,也不能大事小事都干预,大事过问一下,小事让下属做主,这才是明智之举。

(4)汇报原则

所谓汇报原则,指的是下属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有必要适当地向领导汇报任务的阶段性进展情况。当然,这通常指的是系统性、较大的工作任务。如果是一些具体性的小事,下属没必要向领导汇报,直接给领导工作结果就行了。

当然,你如果不要求下属汇报,不主动和下属沟通,下属就可能在执行中出现问题。所以,不要等到出了问题,才痛斥下属的不汇报,而要在交办工作的一开始,就明确告诉下属:“及时向我汇报情况,最好两天一个汇报。”值得注意的是,在倾听下属的汇报时,要避免下属报喜不报忧,怎样避免呢?那就是下一原则要讲到的。

(5)监督原则

依靠下属的汇报来了解交办的工作的进展,这是领导者被动监督下属的表现,高明的管理者不只是被动监督下属,他们往往会主动去了解下属的工作进展。他们从来不会把工作交办给下属之后,就做起“甩手掌柜”。不管他们对下属多么信任,在一些关键问题上,他们一定会亲自过问。这种把关和监督非常重要。

(6)带责原则

带责原则是指交办给下属一项任务,同时让下属对这项任务负责,也叫授权授责。若能明确地将权与责同时授予下属,不仅可以促使下属尽职尽责地对待工作,还可以避免滥用权力的情况发生。在交办工作时,领导者应该向下属交代清楚权限范围,这样便于下属正确行使职权,更好地完成任务。

总之,如果你想让交办的工作有章可循地推行下去,让下属坚决彻底地贯彻执行,你就有必要在交办工作时把握以上的6条原则。

8授权收权,要做到收放自如

授权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一种手段。老板通过授权,可以充分调动被授权者的积极性,借助大家的力量,使大家团结在一起,各司其职,把公司的事务做好。而不是把企业的权力分封给各个部属,然后老板当甩手掌柜。因此,在授权之后,老板还要学会收权,没有收权同样是行不通的。

老板必须对自己有准确的角色定位,只有自己才是企业的真正负责人、长期的负责人。不论属下的管理者多么聪明,多么负责尽职,多么忠诚可靠,都无法完全取代你在企业中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因此,如果老板授权下属,下属执行不到位,甚至把工作搞得一团糟,这个时候老板就有必要对权力进行调整,收回授予的权力或另选授权对象。

1989年4月,宏基公司总裁施振荣任命刘英武为宏基执行总裁。刘英武是何许人也?他是毕业于普林斯顿大学计算专业的博士,曾在IBM公司软件开发实验室电脑部担任主管长达20年之久,在美国电脑界非常有声望。施振荣非常器重他,声称他是宏基全球扩张的“秘密武器”,并把经营决策权毫无保留地交给他。结果怎么样呢?

刘英武上任之后,向宏基灌输了他从IBM带来的“中央集权”的企业文化。他频繁地召开马拉松式的会议,而且对下属的建议基本不听,下属必须无条件服从。宏基的一位经理回忆道:“强迫大家同意总裁的观点与以前宏基的风格大相径庭,施振荣从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事,除非你同意或愿意去做,所以很多人便离开了公司。”

之后,刘英武又做了一系列收购的决策,但基本上以失败告终。他从外部聘来了9个高级管理人员,为此公司损失巨大,人心浮动。这一切都被施振荣的妻子叶紫华看在眼里,为此他向施振荣抱怨,说他不看事实与真相。

渐渐地,施振荣意识到自己对刘英武的过度授权是一个错误。他说道:“我认为IBM是世界上管理最好的电脑公司,刘英武理所当然比我更有能力和经验。但他不是企业家,我对他授权太多了,太早了。”1992年,施振荣开始重掌帅旗,他决定按自己的方式塑造宏基,而不是仿效IBM公司。

在这个案例中,施振荣虽然在授权之后收权了,但是由于收权不及时,导致企业损失严重。这种现象值得每个管理者尤其是企业老板深思。

俗话说:“水满则溢,月满则亏。”授权与收权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总是此消彼长。在企业管理实践当中,随着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实际情况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授权还是收权,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具体需要来授权和收权。

那么,哪些权力该授,哪些权力该收,这个问题不好一概而论,而要求管理者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来决定。一般来说,涉及到企业命脉的权力不能授,比如战略决策、财务决策等应由老板掌控,而一些带有方法性的、具体事务的执行权限,完全可以授予给员工,以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

在授权之后,如果发现出了问题,管理者应该立即对授权事件进行检讨,思考问题出在哪里,找出症结。如果发现被授权者能力不够,无法胜任工作,应立即收回权力,然后选择更适合的对象进行再次授权。如果被授权者圆满完成了工作,应予以肯定和奖励,然后顺理成章地收回权力。要做到一事一授权,一事一收权,授权起始于任务的开始,收权起始于任务的完结。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