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官场财经 >20几岁学理财30岁后才有钱 > 第五章 年轻人!躲开理财的误区
第五章 年轻人!躲开理财的误区
作者:张兵   |  字数:11937  |  更新时间:2015-03-12 13:08:58  |  分类:

官场财经

在财富之路上,我们要尽量躲开陷阱,绕过荆棘,就算没办法躲开,也要磨快自己的刀子,杀过去!学会躲避,很多情况下,就是成功!希望你能改变这些错误的理财观念,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有钱。不要等钱多时再理财,这样你永远不会有钱

二十几岁,是人生最美好的时间段。什么都很好,唯一遗憾的是没有钱,大部分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是工薪阶层,上了大学,还有的研究生毕业,可惜,还是没有钱。每月发的工资根本攒不下几个,尤其生活在大城市里,吃穿住用行,无处不用钱,没钱何来的理财呢?

于是,许多年轻人都认为理财是有钱人的游戏,有大钱才能理,小钱无所谓,小钱不用管。也许你会说:“我那点死工资,应付个日常生活开销就差不多了,理财投资是有钱人的专利,和咱没啥关系!”事实却是如此吗?

事实上,越是没钱的人越需要理财,小钱更需要“关怀”。不管你是干什么工作的,不管你赚多少钱,你同样要面对教育、购房、养老等这些现实需求。有钱人可能很轻松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人家不用理财照样有钱。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没钱,只能通过理财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逐个完成人生目标。

理财和我们每个人都是息息相关的,贯穿于每个生活细节之中,比如少抽烟少喝酒,把省下的钱用于投资,这就是理财!理财不是有钱人的专利,所有的人都需要理财。为什么没钱的人更需要科学合理地理财呢?假如你有10万元,但理财不当,造成了财产损失,很可能会危及到你的生活保障,连饭都没得吃了。而那些千万富翁就算理财失误了,损失一半财产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在“经营人生”的过程中,越穷的人就越输不起,穷人对理财更要严肃谨慎地去看待。所以,理财首先要学会理心——理财是伴随人生最重要的大事!

我们生活周围的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你可以随处可见什么经济纵横、财经报道等为那些商业巨子服务的理财“特权区”。但是,你千万不能把理财当做少数人的特权,有这种想法,那你就大错而特错了,那你就永远不会有钱!

芸芸众生,所谓真正的有钱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生活在这个社会的中下底层。初入社会身无固定财产的二十几岁年轻人更不能逃避理财,即使微不足道的小钱也有可能“聚沙成塔”,运用得当甚至可以“咸鱼大翻身”!

认为理财和穷人无关的人,有的确实没钱,总是抱怨物价太高,工资再涨也赶不上物价变化,自怨自艾,恨不能生在富贵之家;还有的认为自己赚钱自己够花就行了,安心做自己的“月光族”,这是对人生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还有的人愤世嫉俗、轻蔑投资理财,认为这是追逐铜臭、俗不可耐,这是价值观认识不正确的缘故。

实际上,这些人一方面都在深切体会着金钱对自己的巨大影响,另一方面却又不屑于追求财富。陷入了自我矛盾的怪圈,只能庸庸碌碌,一穷到底!只有正视金钱,合理理财,努力赚钱才是一个二十几岁年轻人应该做的事,再不行动就晚了!

1000万元有1000万元的理财方法,1000元有1000元的理财方式。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不论收入多少,都要将每月薪水的10%存入银行,保持“只进不出”,才能为将来聚敛财富打下坚实的基础。滴水成河,聚沙成塔,小钱也能变大钱!

总之,不要忽视小钱的力量,如果懂得充分利用,时间一长,效果惊人。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有一个清醒而正确的认识和持之以恒的决心。给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个忠告:不要等钱多时再理财,那样你永远也不会有钱!

钱不是省出来的——只存银行不可取

在摩西的书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卡恩站在一家大型百货公司前,羡慕地看着琳琅满目的各式商品。在他身旁有一个穿着非常体面的绅士,抽着雪茄,也看着这些商品,不过显得很悠闲。

卡恩闻到了雪茄的香味,恭敬地对这位对绅士说:“您的雪茄真好闻,想必不便宜吧?”绅士说:“两美元一支。”“哦,真是……那您一天抽多少呀?”“10支”。“天哪!您抽多长时间了?”“到现在有40多年了。”“真是太可惜了,您算算,如果不抽烟,这些钱足够买下这幢百货公司了。”“那这么说,您也抽烟?”“我才不抽呢。”“那您买下这幢百货公司了吗?”“没有啊。告诉您,其实这幢百货公司就是我的!”绅士笑着说。

不得不说,卡恩是个聪明人。因为第一,他算账算得很快,一下子就能算出每支两美元,天天10支,40年的雪茄烟钱能买一幢百货公司了;第二,他勤俭持家,懂得节省节约,并身体力行,从来不抽一支两美元的雪茄。

你认为卡恩真的是个聪明人吗?如果你有这样的想法,也许你已经步入了理财的误区!卡恩的聪明和绅士的聪明相比,你认为哪个才是你想要的?

当然,我们想要一幢百货公司了!所以,省吃俭用是赚不到钱的,钱是靠钱生出来的!

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是每个人都应该养成的好品质,尤其是正处于人生初始阶段的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但是,我们除了要节俭外,更重要的是要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去赚钱。那些只懂把钱存在银行里的人,是永远也不可能成为富翁的!

高收益就意味着高风险。很显然,大多数人都明白这个道理,而且都认为把钱放在银行里是最安全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把钱放在银行里也会亏损,通货膨胀这个概念相信你也不会陌生,一旦物价飞涨,货币贬值,你在银行的存款就会迅速消失。据专家分析,现在老百姓的存款现在躺在银行就是在以3%的速度缩水!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仍然愿意把钱存在银行呢?实际上,还有这样的原因:一方面明明知道存银行就等于贬值,但是又不了解其他比较安全的投资渠道。

钱是什么?许多人认为放在自己口袋里或存在银行里的纸币才叫钱。其实,存款只是资金存在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投资,只不过放在银行里罢了,还有一些效率更高的投资方法可以“让钱生钱”。

对于拿着固定工资的二十几岁的工薪阶层,可以做一些储蓄,但是不要把钱全部都放在银行里。可以适当投资一些风险低、回报比存款利息要高的理财产品,比如人民币理财产品、货币市场基金、债券基金和保本基金等,投资这些理财产品本金比较安全,虽然给出的收益率没有绝对的保证,但收益率波动范围并不大,而且收益率要比银行存款利息高很多。

想在三十岁以后成为富翁吗?请你不要学习“聪明”的卡恩,请你不要把钱放在银行里,请你学会怎么去投资理财,钱不是存来的,钱是赚来的!

总想一夜暴富,很容易被套住

——不要轻易相信股神的话好,听你的,不把钱放在银行里,那咱们就去投资!投资不是能发财吗?投资是能发财,但是投资也不是一下子就能致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易冲动,经常犯这样的毛病,所以,一定不能轻易就相信那些“股神”的话。

把钱都放在银行里或者换成黄金、珠宝存在保险柜里的人把安全、保障作为第一标准,走极端保守的理财路线,可以说这样的人完全没有理财观念。但是,把所有的钱投在股市或者基金中的理财观念也是要不得的,一下子被套住,钱没了,悔之晚矣!

首先我们要明白,理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一生都要做好的工作。对于那些梦想一下子就能变有钱的人只能去买彩票了,但是据国外经济学家的统计,很多中彩票一夜暴富的人在10年内将回到原本的生活。

对财富的过度向往,容易导致非理性的理财观念。爱因斯坦曾说过:和智商在120以上的可以谈物理,和智商在100左右的可以谈文学,而和智商低于80的人则只能谈股票了。虽然有些片面,但也揭示了一些股民和投机者的姿态——跟风投资。

理财专家说什么,你就信什么;“股神”说该选哪个你就选哪个;现在流行什么就投什么。这种人虽然有投资观念,但还不如没有呢!而宁愿冒风险,也不愿从事低风险投资,希望“一夜暴富”的人,往往出现血本无归、甚至倾家荡产的情况。当然并不是说不投资,只是提醒投资者在行动前必须熟悉自己投资的品种。炒股票,你要了解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投基金,你要清楚基金公司的业绩。一定要在投资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巴菲特有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在别人疯狂时冷静,在别人冷静时疯狂。投资市场综合来看羸利的人总是少数。所以,如果不能战胜人类的趋利秉性,进行冷静的思考,很有可能赔光光!

知道目标是行程的一半,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个人理财。一些人为了存折上的那串数字像老葛朗台一样敛财;有的人赚钱了就大肆挥霍,仿佛投资理财所得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这些都是不正确的理财观。成功的个人理财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合理、长远的目标,根据所定的理财目标去部署投资计划,并付诸行动,最终实现发财致富的梦想。有了具体的目标,投资的时候才能更加理性,才能意识到现在所作的决定将与以后的生活息息相关,自然就能摒弃一夜暴富的狂妄目标!

理财不是一夜暴富。对于绝大数年轻人来说,应着眼于长期目标,将来你花钱的地方多着呢。不盲从,不骄纵,相信自己的理财能力,合理投资,才能提高未来的生活水平,实现养老、子女教育等长期财务目标。

理财也是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应保持“长期投资,分享收益,规避风险”的心态。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的,对财富的向往是无穷的,有一夜暴富的心态也是正常的。但是,赚钱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活品质,让理财走上正轨才能真正享受生活。

不管选择哪种投资方式,都不能犯了理财的大忌——急于求成,盲目跟风!“股神”的话可以听,但要有选择地听,对自己有帮助的可以参考,但也不要轻信。自己才是自己最可靠的“股神”,踏踏实实,一步一步,三十岁当个名副其实的大富翁!

如何避免越理越穷——双薪家庭理财的诀窍

“快生宝宝了,家里应该装个空调了,可是老公竟然叫我自己出钱。他还振振有词地说:‘我每天接送你上下班,你也没付我油钱啊!’听了老公的话,我觉得很寒心。”一位准妈妈在某个论坛上向网友们大吐苦水,虽然有点夸张,但从某些方面也透露出现在很多双薪夫妻为了“家用”负担,而引起争执的情景。

虽然两个人各赚各的钱,但是花钱可不能各花各的。二十几岁,80后的小青年有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习惯了“吃独食”,结婚了以后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在理财的时候,尤其如此。我们的上一代家庭多半是男主外、女主内,虽然只有一份薪水,但是你不也上了大学了吗?你家不也住上好房子了吗?那点钱,还不照样赡养老人,短中长期理财目标几乎都能实现。

现代家庭主流已渐渐演变成双薪夫妻,各拿各的薪水,各管各的钱,结果两个人都经常大叹“无财可理”、“愈理愈穷”!事实上,夫妻如果不共同理财,很难实现资产的增值。就像那位在网络上吐口水的准妈妈所说,两人连家用分摊都摆不平,何谈共同理财呢?

双薪夫妻理财越理越穷的根在哪里呢?——家用分配!

一般来说,现在的双薪家庭,夫妻各自都有自己的“小金库”,把“公领域”和“私领域”分得很清楚,但年纪不同,私领域的多寡也不相同。一般年长夫妻的私领域比较少,年轻夫妻的私领域相对较多,这是对婚姻关系缺乏信心的缘故。可是组建家庭需要各式开销,所以才会出现两个人都舍不得从口袋里掏钱事情。

那怎么才能找出合适的家用分配模式,避免越理越穷的事情出现呢?以前的家用分摊是“一方赚钱、一方管钱”的单一模式,现在的模式至少有6种,但是专家分析认为没有一种是最合适的。每个家庭不同,理财的模式也不尽相同,而且还可以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家用分摊模式。下面为你介绍这6种模式,以供参考:

模式1:一人全权支配

这种方式适合婚姻牢固的家庭。掌握财政大权的,不仅要有理财能力,更要有无私的精神,不能将资金和不动产都登记在自己名下,一旦出现问题,夫妻关系就很难长期维系。

模式2:高薪者提供部分家用

赚钱多的一方给固定家用,不够的部分由赚钱少的贴补,这种方式比较适合日常开销稳定的家庭。但是赚钱多的最好不要大手大脚添购个人奢侈品。

模式3:高薪者负责所有家用

高薪者负责所有家用,妻子赚的薪水完全用在自己身上,适用薪水相差很悬殊的家庭。但是要注意:不能预先做好保障规划,家庭财务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模式4:设立公共家用账户

夫妻建立一个共同的账户。看起来最公平,但争执也最多,比如太太想买一套新的梳妆台,用着更方便,应该属于共同开销,但先生认为以前的那个还能用,没必要买新的,这只是太太个人喜好,反对由共同账户支出。

模式5:各自负担特定家用

各自负责某一方面的开销,比如先生交房贷,太太负责一般家用。适合所得相近,各自负责开销的金额也相差不大的夫妻。否则,仍然会时起争执。

模式6:各自负责理财目标

如先生负责短中期理财目标,太太负责长期理财目标,这种方式可让家用争执降到最低,夫妻协力、专款专用,但双方都要有一定的理财能力。

通过这些家用分配的方式,也许你就会发现一些家庭理财的诀窍,如何避免理财越理越穷,如何理财才是最健康的呢?请参照上述6种情况,看看你的家庭是那一种,但不管是那一种模式,都要有正确的认知,才能达成家庭和谐、夫妻共同理财的目标。

认知1:避免造成家庭财务风险

家用分摊,不能存有“将眼前账单付清了事”的心态。一个家庭有两个投资组合,潜藏着高风险。因为缺乏中长期的理财目标,赚多少、花多少,攒不下钱,没有积蓄,很难应对财政危机。因此夫妻在家用分摊时,要关心对方的消费和投资状况,避免财务风险的出现。相爱才走到一起,有什么事不能好好商量呢?

认知2:发挥共同理财威力

讨论家用分配前,应该先取得中长期理财目标的共识。要把短中期开销降到最低,储备财富,以长期任务为最重要目标,比如最沉重的房贷。

认知3:建立互信机制,夫妻理财模式可长可久

虽然现在二十几岁离婚率挺高,为了财产出现的纠纷也不少,但只要互相信任,完全可以一起携手开创美好生活。结婚以后就像是开着一辆车上路,齐心协力,就能在油箱全满的情况下,顺利地达到目的地;否则就像油箱在不断漏油,没油了,生活也就中断了。

既然结婚了,就要有共同生活的意识,不能处理好钱的问题,必然过的不是很开心,甚至走到离婚的地步。避免理财越理越穷,双薪家庭理财——信任是关键!

投了保也不保险——解读保险中的7大误区

现在的保险业似乎有些混乱,从业人员更换频繁,品种纷繁复杂,搞得人很头疼,本来想去买保险,但又不知道买什么,怎么买,怕被忽悠,出了事又怕不赔偿,很让人费脑筋,所以干脆就不买了。二十几岁的人更是如此,认为自己身强体壮,不买保险也没什么。还有的人把保险当成收益性金融产品,以是否划算来判断一个保险的优劣。如果自己没出事,没得到理赔,就认为自己赔了,买了保险不划算。

有这些想法的人,大多没有树立起正确的风险观念,或者说对风险的认识还不够。没有正确的投保意识,很容易踏入理财误区,直接影响投保人的利益,甚至保了险也不保险。那么保险有那些误区呢?

误区1隐瞒保险标的实情

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所以,在投保中故意隐瞒保险标的真实情况,想少交保费或出险后骗取保险金的投保者要注意了,隐瞒实情是不可能获得理赔的!

误区2不仔细看保险合同条款

据调查,有80%的投保人对保险内容不是很了解,大多数都是在保险代理人、营销员或是亲朋好友的“诱惑”下购买的。险种对自己到底合适不合适,完全不明白,稀里糊涂就投了保。

误区3保险险种越多越好

投保时贪大求多,不考虑自己的承受能力,也是很多投保人的通病。注意自己的经济情况,不能看到哪个险种有潜力就去“疯投”,尤其是需要十年、几十年的交费的那些长期投资险种,很容易蒙受经济损失。按需投保,按经济能力投保才是正确的投保观念。

误区4重复保险是“双保险”

保险法规定:“重复保险的保险金额和超过保险价值的,各保险人的赔偿总额不能超过保险价值。”也就是说,不能在两个保险公司投相同承保内容的险种,出险时,两家保险公司理赔的保险金额各承担一半。所以,双保险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能得双份理赔。

误区5多保就能够多得

本来你有10万元的产业,可你要按50万元投保,一旦出现经济危机,是得不到相应赔偿的。因为保险法规定,只能在实际价值范围内赔偿责任。多保并不能多得,甚至会倒贴!

误区6出了事故未能及时通知

小张的笔记本电脑被偷了,过了半个多月,才想起来自己还参加了家庭财产保险,于是就到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但是,保险公司拒绝了他的要求。为什么呢?保险公司是依据保险法规定办事的——“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知道保险事故发生后,应当及时通知保险人”,“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后,应当在24小时内及时通知保险人,否则有权可以拒赔”。

误区7保主险不保附加险

还有的投保人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选择一两个险种,差不多就行了。有了主险,应该没什么问题吧?实际上,谁也不能保证发生所投险种保险责任以外的事故,更不能得到保险公司的赔付。

消除对理财认识的误区,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做到的事。但二十几岁的理财规划,首先要考虑的就是风险,我们赔不起。社会的汪洋里,大风大浪是常事,风险无处不在。虽然我们没有能力预知、阻止风险的发生,但可以选择保险去转移、分散风险,以便发生损失时能得到最大程度的补偿。

基金投资不是高收益储蓄

——如何躲避基金的风险二十几岁的时候你了解什么是基金吗?我们中的大多数对基金这个概念还不是很了解,对基金也缺乏必要的认知,对基金投资存在一些误解。

基金这种金融商品,是将不同人的钱放在一起让专家们代为投资,再将投资得到利益分还给投资者。也就是说,你的500元钱买不起一张海尔的股票,如果再找5个和你一样的人,就能买一张了。等海尔的股价上升,除去给基金运作者的手续费,剩下收入的金额就会平分给这6个人。简单来说,这就是基金。

但是有很多人,不太明白基金投资的目的,往往把基金投资当做了储蓄。有很多的投资者把原来用来养老防病的储蓄存款全部用来购买基金,甚至从银行贷款买基金,误以为基金就是高收益的储蓄。事实上,基金是一种有风险的证券投资,和几乎没有风险的储蓄完全不同。有几点是基金投资者必须要注意的:

高估基金投资收益

近两年我国股市持续上涨,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了100%以上,还有不少的股票型基金回报率竟然超过200%。这就给投资者一种假象,把当前的火暴行情误认为常态,误认为购买基金包赚不赔,从而忽视了风险。

偏好买净值低的基金

还有的投资者认为基金净值高的产品,价格贵,上涨空间也小,还不如选那些净值低的便宜基金来的合算。相信还有不少的年轻人非1元基金不买。其实,基金净值和股票价格是不一样的,基金净值代表相应时点上基金资产的总市值扣除负债后的余额,反映了单位基金资产的真实价值。买入时基金净值的高低和投资基金收益的高低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真正决定我们收益的是其持有期间基金的净值增长率,这个净值增长率主要是由市场情况和基金管理人的投资管理能力所决定的,可以说和什么“几元基金”没关系。

用炒股票的方式炒基金

还有一部分投资者把基金当股票一样来炒,“低买高卖”以获取短期收益,结果当然不是很好,频繁地申购赎回很可能影响到基金的运作。基金投资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会随着市场的波动而波动,收益不可能一步到位。所以,基金投资者应该树立长期投资的习惯和理念。

那又如何来防范基金投资的风险呢?

首先要认真学习基金投资的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基金投资理念,然后根据自身风险的承受程度和个人偏好来选择类别。风险偏好较高的可以选择股票型基金、混合型基金等高风险基金,风险偏好较低的可以选择投资保本基金、债券型基金等低风险产品。

现在投资基金的类别很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但我们要具备敏锐独到的眼光,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理性投资。

干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何况有了风险才能回报,我们在投资的时候随时要做好面对风险的心理准备,力争将风险降到最低,让财富保值增值。三十岁眼看就要到了,有志青年不开始你的理财规划还等何时?选择基金,也许是你最合适的方式。当然,更不要把基金当做储蓄!

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莫入预期收益误区

小刘开始也不懂投资,每个月老老实实地把钱存进银行里。直到有一天,他去存钱的时候发现银行发行的外币理财产品似乎很不错,预期收益要比储蓄高很多。于是,他就把刚到手还没捂热乎的工资买了外币理财产品。

等过了一段时间,小刘去银行的时候才知道自己的投资失败了。原来,因为汇率变化等原因,外币理财产品并没有实现“预期收益”,他几乎没拿到什么收益。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小刘以后再也不敢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了。

实际上,小刘走入了“预期收益”的误区。当初购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对产品缺乏了解,后来再也不相信“预期收益”,这都是很明显的理财错误。很多刚开始投资的二十几岁的人都犯过这样的错误,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就让我们看看关于“预期收益”有哪些误区:

误区之一:凡是“预期收益”都有风险

银行监管部门有这样一个要求:除了银行储蓄以外,其他多数理财产品均要用“预期收益”来表示。实际上,大部分稳妥型产品的实际收益基本等于预期收益,而投资国债、金融债等理财产品有时实际收益还会大于预期收益。不能谈虎色变,看见“预期收益”就害怕!

误区之二:“预期收益”越高越好

大部分理财产品预期收益都有一个收益区间,如4%~15%。有些产品在宣传时直接说“最高收益15%”,这种高收益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可能”离真正的收益水平相差甚远。如果产品运作不到位,再高的收益都是空话。所以,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不要只看“最高收益”,不妨问一句“最低收益”是多少?想投资,还应对产品以及投资的方向进行分析。

误区之三:不注明“预期收益”的产品不买

也许你还会发现有些与境外股票或基金挂钩的理财产品,没有公布“预期收益率”,或者只是笼统地说收益率是从零至无限大。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的产品能买吗?很多人就认为这样的产品不能买。法律条款是这样定义的:预期收益均不是承诺收益,仅是一种参考,真正能够拿到多少收益还要看理财资金的运作情况。所以,这种理解观也是错误的。

我们要明白,大多数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是和市场表现挂钩的。理财产品说明书所说的那些个“预期收益”大多是在以往收益数据基础上预测而得来的,所谓的“最高”更是最为理想状态下的结果。大家都知道,金融市场变化莫测,谁能保证理财期满最终实现的收益呢?

那又如何避免走入预期收入的误区呢?

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要认真研究产品和市场,还要结合自己的资金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考虑、购买投资组合。最主要的是明白——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银行的宣传更不能代表合同内容,不具有规范的约定。

二十几岁的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就像用一个新的电器那样,看不懂就不会用甚至会坏掉。看明白了再投资,投资以后还要继续关注所买的理财产品的资金流动方向,看看银行把钱投向哪些方面,资金投入方向才是理财产品收益率最直观的体现。

二十几岁年轻人理财三戒三宜

俗话说:“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受穷。”很多20世纪60年代的老人经常这样说话,现在的生活水平自然要高出以前很多。那现在说这句话还有意义啊?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经验即财富。学会怎么理财,怎么理好财,是每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都应该关心的话题。理财需要算计,年轻人理财要做到三忌三宜:

一忌攀比挥霍,宜未雨绸缪,居安思危

二十几岁的80后,很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家里就比较富裕,没有什么经济负担,思想上更没有什么理财意识。喜欢攀比,穿名牌,用高档,挥霍无度。尤其是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自己能赚钱了,花起钱来一副大款相,往往还没到月底已是两手空空。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总认为自己年轻,钱嘛,有的是机会去挣;还有的认为爸妈有钱,没了去拿就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很难做到量入而出地去花钱。

像这种情况的年轻人应该多问自己几个怎么办:有一天你失业了怎么办?你买房子没钱怎么办?你的家人得了重病需要大钱怎么办?你想结婚没钱怎么办?看你没钱怎么去应对,看你怎么承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再强大的国家都需要储备,何况是一个小小的家庭呢。

二忌好高骛远,宜面对现实,聚沙成塔

西方发达国家的很多富豪们,虽然日进万亿,腰缠万贯,但在生活上还是非常“小气”,节约水电,穿旧衣服,为的是什么?不仅仅是为了子孙后代,更是一种居安思危、环保意识的体现。我们年轻人,虽然钱不多,但也要学习这种富人的理财观念,从实际行动中实现理财。对于刚参加工作的人来说,可以把每月工资的一部分存入银行。

储蓄是最安全、最可靠、最简单的理财方式。每个人初学理财,最好先学会把钱存起来,当然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相对安全的国债、债券等,因人而宜去选择理财工具。虽然简单,但你必须去做,只有这样才会有收获。在生活中要学会花钱,树立节约意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和浪费,聚沙成塔,小钱也能变大钱!

三忌急功近利,宜深谋远虑,谨慎从事

任何一种投资都具有风险性,所以初学投资的时候,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要相信什么所谓的“股神”、“预言家”的话,听风就是雨,别人说什么能赚钱,你就去投资什么。自己不太明白的投资领域不要盲目涉足,以免赔个血本无归。就像做生意一样,不能看别人做什么赚钱就去做什么,盲目跟风,到头来没好果子吃。所以,不管进行哪一项投资都要考虑清楚,安全第一,谨慎从事总是好的,先保住口袋里的钱再想着去赚钱,胸有成竹再行动也不晚。

在迈向财富的道路上,绝对不可能一帆风顺,每一个想致富的年轻人都要在起步阶段就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按照“三戒三宜”,把好舵,开好船,相信在三十岁之前,一定能达到财富梦想的彼岸!加油,你也行!

二十几岁年轻人不可冒犯的12条投资“军规”

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圣人,没有人不会犯错,错误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正是“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在理财的时候,除了要树立良好的理财观念,还要掌握正确的投资方法。

避免犯错是投资成功的重要一步,即使看起来很小的错误都有可能对整体的投资回报造成极大的影响。特别要注意下面这12条关于投资的“军规”,并改正这些错误:

一、没有投资策略

做任何一件事之前都要有一个规划,小到油盐酱醋,大到军国大事,莫不如是。所以,每一个投资者在投资之前都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投资策略,用来指导自己的投资方向和投资目标。这个投资策略应考虑到投资期限、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未来的生活需求等。很多初学投资的年轻人对自己能达成的投资目标不清楚,或者定位过高。

二、投资于单个或几个股票,不懂投资组合

投资于单个或几个股票会增加风险的强度。即使是上帝也不能保证你买的彩票必然中奖,更何况是变幻莫测的股市呢?投资者应当投资一些由不同投资类别和投资风格构成的充分分散化的投资组合。当然,也不能单纯地认为,分散就是投资品种的繁杂,而是指投资品种分散于股票和债券之间、不同的行业之间。

三、投股票而不是投公司

投资不是买彩票,中不了奖钱就没了。投资更不是赌博,这不是一场非赢即输的游戏。投资的本义是让你承担一个合理的风险,为你相信有成长潜力的公司融资的一种手段。投资面对的不是每天的股票价格的波动,而要分析公司和行业的基本面。如果抱着赌博的心态,只看市场走势或者根据个人喜好购买股票,注定要失败!

四、高了买

投资的基本原则是“低了买,高了卖”。许多投资者却不懂这个道理,他们认为表现这么优秀的投资标的还会大涨的,认为过去表现好的投资将来也错不了。其实,这绝对是一个错误的假设。在短期大幅的波动面前,投资者很容易随波逐流,追踪热门股票,不由自主地抛弃了先前的长期投资策略。要明白,我们要看的是一项投资的未来前景,而不仅仅是它过去的表现!

五、低了卖

聪明的投资者会意识到一只股在高价的时候也许很难再现,从而果断斩仓快速出手。很多被套的人却不明白这个道理,等到降到最低的时候才不得不出手,居安思危,始终设有止损位才是重要的。

六、频繁交易

频繁交易不仅会影响自己的投资计划,对自己的投资回报造成影响,还会扰乱投资市场。实践证明,长期买入、持有的策略要远远胜于频繁交易。年轻人心浮气躁的毛病不改,吃亏上当的事常有。

七、依靠打探消息来投资

很多人在投资前都是通过一些媒体或者是亲戚朋友的传播“鼓动”才作出投资决定的,以后也一直相信这些“小道消息”,并以此作为唯一的信息来源。这种想法是很不合理的,你听说了,别人也一定听说了,当你投资的时候也许这个信息已经反映到股价之中去了。

所谓的“内幕消息”看起来能使投资快速增值,事实往往并非如此。一定要记住,建立与投资顾问的良好关系,和那些背后有研究分析师团队支持的专业人士密切合作,才是真正的“内幕”。

八、过于关注管理费和交易成本的高低

既然想赚大钱,那些对投资有益或必须缴纳的费用最好不要太小气,你要知道,和你的投资相比,管理费微乎其微。还有,也不要对交易成本太放在心上,高瞻远瞩,想着赚大钱。

九、为了避税而作出投资决策

国内投资市场目前还没有资本利得税,只在国内投资的人暂时可以不用考虑这一条。

十、不切实际的预期

投资者最好对投资持有一个长期的观点,并且不让外部的因素影响你作出突然或重大的策略改变。这个预期不能太高,一旦市场回落注定要大失所望,影响你的理财规划。

十一、在不具备基本投资知识的情况下开始投资项目。

什么都不知道就匆匆上马,看见别人赚钱了,你就去投资啊?所以,掌握一定的投资知识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必要的,不打无准备之仗,不做没谱的事,理财投资也是如此,钱说没就没了,你肯定不甘心!

十二、不了解自己真实的风险承受度

世界上没有无风险的投资。有的投资者认为国债没有风险,实际上从长期的角度看,国债面临的通胀风险是最大的。你能承受多大的风险,你愿意承受多大的风险,这些都要考虑清楚,承受风险的能力和意愿共同决定了投资的方向和目标。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