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社科心理 >30几岁决定男人的成功 > 第三章 借口永远是失败的温床
第三章 借口永远是失败的温床
作者:金龙   |  字数:11108  |  更新时间:2015-03-12 13:17:52  |  分类:

社科心理

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在制造著名的V8汽车时,他明确指出要造一个内附8个汽缸的引擎,并指示手下的工程师们马上着手设计。

但其中一个工程师却认为,要在一个引擎中装设8个汽缸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对福特说:“天啊,这种设计简直是天方夜谭!以我多年的经验来判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我愿意和您打赌,如果谁能设计出来,我宁愿放弃一年的薪水。”

福特先生笑着答应了他的赌约。他坚信自己的设想:“尽管现在世界上还没有这种车,但无论如何,我想只要多搜集一些资讯,并把它们的长处广泛地加以分析和改进,是完全可以设计和生产出来的。”

后来,其他工程师通过对全世界范围的汽车引擎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精心设计,结果奇迹出现了,不但成功设计出8个汽缸的引擎,而且还正式生产出来了。

那个工程师对福特先生说:“我愿意履行自己的赌约,放弃一年的薪水。”

此时,福特先生严肃地对他说:“不用了,你可以领走你的薪水,但看来你并不适合在福特公司工作了。”那个工程师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很不错,但他却仅仅凭借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就妄下结论,而不是去积极主动地广泛搜集相关资讯。不去寻找方法,只是一味地寻找借口。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只找借口不找方法的人,等待他的必然只有失败。

一个遇事喜欢找借口的人,在面临挑战时,总会为自己未能实现某种目标找出无数个理由。而成功者大都不善于也不需要编制任何借口,因为他们能为自己的行为和目标负责,也能享受自己努力的成果。

一个人做事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就算没有大失败,也会有小失败。而每个人面对失败的态度也都不一样,有些人不把失败当一回事,他们认为“胜败乃兵家之常事”;也有人拼命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他的失败是因为别人扯了后腿、家人不帮忙,或是身体不好、运气不佳等。总之,他们可以找出一大堆理由。

失败者完全可以从自身的角度去研究失败,如判断能力、执行能力、管理能力等,因为事情是失败者做的,决策是失败者制订的,失败当然也就是失败者造成的。因此,失败者大可不必去找很多借口。即使找到了借口,那也不能挽回失败者的失败。

其实,尽管有些失败是来自于客观因素,逃都逃不过,但还是不要找这种借口的好,因为找借口会成为一种习惯,让自己错过探讨真正原因的机会,只会滋生出更大更多的失败。

面对失败是件痛苦的事,因为就像自己拿着刀割伤自己一样,但不这样做又要如何?人不是要追求成功吗?因此碰到失败,要找出原因来,就好比找出身上的病因一样,以便对症医治。老是为失败找借口的人除了无助于自己的成长之外,也会造成别人对他能力的不信任,这一点也是无法避免的。

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身临失败之境却毫无意识,甚至自以为胜,置身于借口的陷阱中而不知,这才是一种人生的悲哀,是人生最大的失败。

不要给自己找借口

“要成功,就不要给自己找借口”,不要抱怨外在的一些条件,当我们抱怨的时候,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找借口。而找借口的唯一好处就是安慰自己:我做不到是有原因的。但这种安慰是致命的,它暗示自己:我克服不了这个客观条件造成的困难。在这种心理暗示的引导下,就不再去思考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方法,哪怕是只要改变一下角度就可以轻易达到目的。

不寻找借口,就是永不放弃;不寻找借口,就是锐意进取……要成功,就要保持一颗积极、绝不轻易放弃的心,尽量发掘出周围人或事物最好的一面,从中寻求正面的看法,让自己能拥有向前走的力量。即使终究还是失败了,也能汲取教训,让失败成为向目标前进的踏脚石。千万不要找借口!把寻找借口的时间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中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成功属于那些不寻找借口的人!

罗斯是公司里的一位老员工了,以前专门负责跑业务,深得上司的器重。只是有一次,在他手里,公司的一笔业务让别人捷足先登抢走了,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事后,他很合情合理地解释了失去这笔业务的原因,说是因为他的腿伤发作,比竞争对手迟到了半个钟头。以后,每当公司要他出去联系有点棘手的业务时,他总是以他的脚不行,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作为借口而推诿。

罗斯的一只脚有点轻微的跛,那是一次出差途中出了车祸引起的,留下了一点后遗症,根本不影响他的形象,也不影响他的工作。如果不仔细看,是看不出来的。

第一次,上司比较理解他,原谅了他。罗斯好不得意,他知道这是一宗费力不讨好比较难办的业务,他庆幸自己的明智,如果没办好,那多丢面子啊。

但如果有比较好揽的业务时,他又跑到上司面前,说脚不行,要求在业务方面有所照顾。如此种种,他把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如何寻找更合理的借口上,碰到难办的业务能推的就推,好办的差事能争就争,就易避难,趋近避远。时间一长,他的业务成绩直线下滑,没有完成任务,他就怪他的腿不争气。总之,他现在已习惯因腿的问题在公司迟到、早退。

这样时时刻刻为自己找借口的人,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呢?最终等待罗斯的只有被炒鱿鱼。

借口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一旦养成了找借口的习惯,你的工作就会拖沓、没有效率。抛弃找借口的习惯,你就不会为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而沮丧,甚至可以在工作中学会大量的解决问题的技巧,这样借口就会离你越来越远,而成功则离你越来越近。

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成功人士都富有开拓和创新精神,他们绝不会在还未努力的情况下,就事先找好借口。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完成自己的工作。条件再困难,他们也会创造条件;希望再渺茫,他们也能找出许多方法去解决。优秀的人不管到哪里,都不会无功而返。

日本人用商业武器蚕食着世界各地的市场。很多日本商界精英都不给自己寻找借口,而是找方法,这才造就了今天日货遍天下的局面。索尼的卯木肇就是这样一位精英。

20世纪70年代中期,日本的索尼彩电在日本已经很有名气了,但是在美国它却不被顾客所接受,因而索尼在美国市场的销售相当惨淡,但索尼公司没有放弃美国市场。后来,卯木肇担任了索尼国际部部长。上任不久,他被派往芝加哥。当卯木肇风尘仆仆地来到芝加哥时,令他吃惊不已的是,索尼彩电竟然在当地的寄卖商店里布满了灰尘,无人问津。

如何才能改变这种既成的印象,改变销售的现状呢?卯木肇陷入了沉思……

一天,他驾车去郊外散心,在归来的路上,他注意到一个牧童正赶着一头大公牛进牛栏,而公牛的脖子上系着一个铃铛,在夕阳的余晖下叮当叮当地响着,后面是一大群牛跟在这头公牛的屁股后面,温顺地鱼贯而入……此情此景令卯木肇一下子茅塞顿开,他一路上吹着口哨,心情格外开朗,想想一群庞然大物居然被一个小孩儿管得服服帖帖的,为什么?还不是因为牧童牵着一头带头牛。索尼要是能在芝加哥找到这样一只“带头牛”商店来率先销售,岂不是很快就能打开局面?卯木肇为自己找到了打开美国市场的钥匙而兴奋不已。

马歇尔公司是芝加哥市最大的一家电器零售商,卯木肇最先想到了它。为了尽快见到马歇尔公司的总经理,卯木肇第二天很早就去求见,但他递进去的名片却被退了回来,理由是经理不在。第三天,他特意选了一个估计经理比较闲的时间去求见,但回答却是“外出了”。他第三次登门,经理终于被他的诚心所感动,接见了他,但却拒绝卖索尼的产品。经理认为索尼的产品降价拍卖,形象太差。卯木肇非常恭敬地听着经理的意见,并一再地表示要立即着手改变商品形象。

回去后,卯木肇立即从寄卖店取回货品,取消削价销售,在当地报纸上重新刊登大面积的广告,重塑索尼形象。

做完这一切后,卯木肇再次叩响了马歇尔公司经理的门,可听到的却是索尼的售后服务太差,无法销售。卯木肇立即成立索尼特约维修部,全面负责产品的售后服务工作;重新刊登广告,并附上特约维修部的电话和地址,注明24小时为顾客服务。

尽管屡次遭到拒绝,卯木肇还是痴心不改。他规定他的每个员工每天拨五次电话,向马歇尔公司询购索尼彩电。马歇尔公司被接二连三的电话搞得晕头转向,以致员工误将索尼彩电列入“待交货名单”。这令经理大为恼火,这一次他主动召见了卯木肇,一见面就大骂卯木肇扰乱了公司的正常工作秩序。卯木肇笑逐颜开,等经理发完火之后,他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对经理说:“我几次来见您,一方面是为本公司的利益,但同时也是为了贵公司的利益。在日本国内最畅销的索尼彩电,一定会成为马歇尔公司的摇钱树。”在卯木肇的巧言善辩下,经理终于同意试销两台,不过,条件是:如果一周之内卖不出去,立马搬走。

为了开个好头,卯木肇亲自挑选了两名得力干将,把百万美金订货的重任交给了他们,并要求他们破釜沉舟,如果一周之内这两台彩电卖不出去,就不要再返回公司了……

两人果然不负众望,当天下午4点钟,就送来了好消息。马歇尔公司又追加了两台。至此,索尼彩电终于挤进了芝加哥的“带头牛”商店。随后,进入家电的销售旺季,短短一个月内,竟卖出700多台。索尼和马歇尔从中获得了双赢。

有了马歇尔这只“带头牛”开路,芝加哥的100多家商店都对索尼彩电群起而销之,不出三年,索尼彩电在芝加哥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

每个人在通往成功的路上,都会遇到意料之外的困难,如果都像卯木肇那样只找方法不找借口,又怎么会不取得成功呢?失败的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太善于找出种种借口来原谅自己;平庸的人之所以沦为平庸,是因为他们太善于搬出种种理由来欺骗自己,也使别人受骗。而成功的人,事前头脑中只有“想尽一切办法”,事后头脑中只有“这是我的责任”或“这是我的错”。不去和别人争功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事事强出头,只会让自己活得更累。当你同别人争名夺利时,你也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所以,在你获得成功之前,最好停止与别人争功,否则你会取得相反的结果。不要和别人争功,如果你足够明智,何不以巧妙的手段,将功劳让给别人。如果你真的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那么,你的机会还很多。如果你能克服自己不肯让功的情绪,将功劳让给别人,将于你无害而有利。你只要抓紧下次的机会再次立功即可。

刘墉先生曾说:“合作失败的人常拆伙,因为彼此责难;合作成功的人,也常拆伙,因为各自居功。直到拆伙之后,发现势单力薄,再回头合作,那关系才变得比较稳固。”

可见,期望得到赞许和尊重,期望自己成为最闪亮的恒星,这种心理已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中,它就像一种充满野性的激励,没有这种精神刺激,人类进步就完全不可能。但也正因为这是一种非理智的激情,一旦膨胀起来,就会成为个人和团体生存的阻力。

一个男人到了三十几岁,可能会认为有些功劳必须要去争取,如果将它拱手让人,以后可能就没有机会再得到它了,可是你要知道,当你与别人争功时,你也就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到那时候,结果可能就不是你想的那样了。

只有无争,才能无忧

在风景如画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年轻的海洋生物学家布兰姆做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察实验。一天,他潜入深水后,看到了一个奇异的场面:一条银灰色大鱼离开鱼群,向一条金黄色的小鱼快速游去。布兰姆以为,这条小鱼在劫难逃了。然而,大鱼并未恶狠狠地向小鱼扑去,而是停在小鱼面前,平静地张开了鱼鳍,一动也不动。那小鱼见了,便毫不犹豫地迎上前去,紧贴着大鱼的身体,用尖嘴东啄啄西啄啄,好像在吮吸什么似的。最后,它竟将半截身子钻入大鱼的鳃盖中。几分钟以后,它们分手了,小鱼潜入海草丛中,那大鱼轻松地去追赶自己的同伴了。

此后数月布兰姆进行了一系列的跟踪观察研究,他多次见到这种情景。看来这种现象并非偶然。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布兰姆认为,小鱼是“水晶宫”里的“大夫”,它是在为大鱼治病。鱼“大夫”身长只有三四厘米,这种小鱼色彩艳丽,游动时就像条飘动的彩带,因而当地人称它“彩女鱼”。

鱼“大夫”喜欢在珊瑚礁或海草丛生的地方游来游去,那是它们开设的“流动医院”。栖息在珊瑚礁中的各种鱼,一见到彩女鱼就会游过去,把它团团围住。有一次,几百条鱼围住一条彩女鱼。这条彩女鱼时而拱向这一条,时而拱向另一条,用尖嘴在它们身上啄食着什么。而这些大鱼怡然自得地摆出各种姿势,有的头朝上,有的头向下,也有的侧身横躺,甚至腹部朝天。这多像个大病房啊!

布兰姆把这条彩女鱼捉住,剖开它的胃,发现里面装满了各种寄生虫、小鱼以及腐蚀的鱼虫。它为大鱼清除伤口的坏死组织,啄掉鱼鳞、鱼鳍和鱼鳃上的寄生虫,这些脏东西又成了鱼“大夫”的美味佳肴。这种合作对双方都很有好处,生物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为“共生”。

在大海中,类似彩女鱼那样的鱼“大夫”共有45种,它们都有尖而长的嘴巴和鲜艳的色彩。

这些鱼“大夫”的工作效率十分惊人。有人在巴哈马群岛附近发现,那儿的一个鱼“大夫”,在6小时里竟接待了300多条病鱼。前来“求医”的大多是雄鱼,这是因为雄鱼好斗,受伤的机会较多;同时雄鱼比雌鱼爱清洁,除去脏东西后,它们便容光焕发,容易得到雌鱼的垂青。有趣的是,小小的彩女鱼在与凶猛的大鱼打交道时,不但没受到欺侮,还会得到保护呢。布兰姆对几百条凶猛的鱼进行了观察,在它们的胃里都没有发现彩女鱼。然而,他却多次看到,这些小鱼进入大鲈鱼张开的口中,去啄食里面的寄生虫,一旦敌害来临,大鲈鱼自身难保时,它便先吐出彩女鱼,不让自己的朋友遭殃,然后逃之夭夭,或前去对付敌害。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了生物之间彼此依靠、共栖共生的生存事实,特别是彩女鱼与其他鱼类之间那种温情脉脉的共存关系,不由得让人感到一丝温馨。与人相比,人类的种种行径却显得非常丑恶,为了一时的名利争得你死我活,过着群雄逐鹿的生活。合作是维持秩序、克服混乱的重要法则,一旦要各自居功、互不相让,这个法则必然遭到破坏,世间的秩序将无从谈起。

老子说:“只有无争,才能无忧。”利人就会得人,利物就会得物,利天下就能得天下。从来没有听说过,独恃私利的人,能得大利的。所以善利万民的人,如同水滋润万物而与万物无争,不求所得。所以不争之争,才是上争的策略。庸人不知,所以乐与相安;明白人知道,却也不怎么样。所以老子说:“只有不争,所以天下无有能与他相争的了。”这就是虚己无我的作用。

“处处绿杨堪系马,家家有路到长安”,事事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事事强出头,只会让自己活得更累。当你同别人争名夺利时,你也成了别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不妨当当配角

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他负责一个课题的研究,由于行政事务繁多,他没有把全部精力放在课题的研究上。他的助手通过辛勤努力把研究成果做了出来,使这个课题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赢得了很大的荣誉。报纸、电视台的记者都争相采访那位副所长,他都拒绝了,并对记者们说:“这项研究的成功是我助手的功劳,荣誉应该属于他。”

记者们听了,为他的诚实和美德所感动,在报道助手的同时,还特别把副所长坦荡的胸怀和言语都写了出来,使这个副所长也获得了很好的评价和荣誉。

关键时刻,甘于当配角往往被视为一种奉献精神,这种美德会给一个人镀上人性的光辉,掩盖其他方面的不足。一个处处争当主角的人,也许会给人一种朝气蓬勃、充满时代气息的感觉,但同时也会让人觉得不够成熟,虚荣轻浮。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要想立于不败,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魄力的,但同时也需要“退一步海阔天空”的韧劲和智谋。人在竞争过程中,一方面是和事进行挑战,另一方面则是和人进行协作或挑战,做事容易,但为人就比较难,这需要我们能屈能伸,更需要我们清楚何时屈、何时伸。

其实生活中有很多情况要求我们甘当配角。当你刚从事一份工作时,你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做好配角,这是一种谦虚的态度,一种合作的态度。只有当好配角,才能从主角那里学到许多东西,也才能让主角尽心地传授知识。如果你一上来就猛打猛冲,凡事都抢着干,别人就会抱有戒心,谁都怕这种人来抢饭碗。

作为一个新手,我们要甘当配角,以求充实自己;而作为一个老手,也要乐于当配角,让新手们能有机会得到锻炼。

另外,在工作中遇到大家都能做的事,不要抢着去表现。即使你做成了,别人也不会夸奖你,而且和别人争做这样的事,容易引起矛盾。而当有些事别人做不了时,你可以勇敢地争做主角,好好地表现一下,这才能显出你的英雄本色。处处喜欢抛头露面的人往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而那种平时踏实耐劳,在关键时候一鸣惊人的人才是最具竞争力的。所以在生活中要学着做“黑马”,而不要抢做“出头鸟”。

再则,对于名利之争,少去涉及为好,以免落得个虽有能耐,但是个势利之人的骂名。因为太多的人喜欢这玩意儿,而且争这玩意儿都会惹得不干不净。能在名利问题上甘当配角,此种人必有远见,必能成大事。钱钟书先生之所以有如此高的声望,一方面是因为学识渊博,另一方面就是因为他淡泊名利。用他的话来讲:一辈子姓了钱,还在乎钱吗?

当然,关键时候要争做主角,但争主角不是凭一时的冲动,而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首先要估价自己的能力,要对自己有充足的信心,当然这种自信不能是盲目的。此外要能处理好各种因当主角带来的复杂矛盾,也就是各种人际关系,当然还要考虑到各种不测和意外,做好担当相应责任的准备。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事事争强好胜并不是强者本色,藏锋露拙、韬光养晦才能在社会中为自己找到一个适当的藏身点。

“该低头时就低头”,并不是为了达到目的而屈尊求辱的卑贱,而是一种智慧和历经风尘洗涤后的积淀。

把功劳让给他人

春秋时期,齐国侵占鲁国和卫国,鲁、卫两国求救于晋国,晋景公于是任克为中军元帅,士燮为佐上军,栾书统领下军,让他们率军出战。在战斗中,晋军将领与士兵们同仇敌忾,一起冲锋陷阵,卻克身受箭伤,仍在战场奋勇杀敌,结果晋军获得大胜,齐国献宝求和,归还了侵占鲁、卫的土地。

晋军凯旋回国时,许多人都前来迎接晋国将士。佐上军士燮却走在军队的最后面,他的父亲问他原因,他问答说:“军队立了大功,国人欢喜地在这里欢迎,我如果先进去,必将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这是代帅受名,所以我不能走在前面。”他的父亲见儿子能够如此谦逊,非常高兴。

卻克晋见晋景公,景公高兴地对他说:“这次取胜,这是你的功劳啊!”卻克谦虚地答道:“这是君主平日的训导,其他将领们的努力,我哪有什么功劳呢?”

佐上军将军士燮晋见景公,景公对他说:“打了胜仗,这是你的功劳!”士燮也谦虚地说:“这是荀庚的运筹帷幄,卻克的指挥有方,我哪有什么功劳呢?”

下军将领栾书也去晋见景公,景公同样称赞他立了功。栾书说:“这是士燮指挥有方,士兵们拼命杀敌,我哪有什么功劳呢?”

立了大功,却不居功自傲;有了荣誉,却谦虚谨慎,卻克己让功。“三将让功”的故事被人们传为佳话。

当你将功劳让给别人时,切勿要求对方报恩,或者摆出威风凛凛的态度。因为他们可能会因此而闹别扭、发脾气,甚至感到自尊心受损,进而采取反抗的行动。如此一来,反而得不偿失。

你应该心甘情愿地把功劳让给他们,并且对其表达感谢之意。换言之,你该换个角度想,由于你身在一个可以使你“施惠”的公司,并且拥有值得你“相让”的人选,才让你尝到了满足的滋味,这一切都是值得感恩的。

如果你能持有这种心态,相信你所得到的喜悦将是不可限量的。而在如此充满和谐气氛的公司,上司与部属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绝不会发生摩擦。

即使仅有一次类似经验的人,也必定会将此恩惠牢记在心,在你遇到困难时即可发挥作用,而在平时,他们也一定会体谅你的难处。

把功劳让给他人不过是小恩小惠,但就是这滴水之恩,却可以令他人以涌泉相报。孰得孰失,人人自明。学会“爱”你的对手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许难以容忍对手,但更加难以容忍的是没有对手。因为对手的存在,我们才会发挥出巨大的潜能,创造出惊人的成绩。三十几岁的男人在成功前要停止与你的对手针锋相对,否则你很难在竞争中取胜。自古以来,无论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一切生物的生老病死、弱肉强食的惨剧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最有力的佐证是有个成语叫做“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比喻竞争双方相持不下,结果两败俱伤,第三者因而得利。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每天都在发生。相持的双方,一方称另一方为对手。

对手是指竞赛场上的“你”和“我”,对手往往在本领上不相上下,正所谓棋逢对手。如果说你是一名长跑比赛选手,那么你的对手就是逐鹿场上与你一争高下的另一名或多名长跑比赛选手。赛事过后总会诞生胜利者,胜利者之所以被称为胜利者,那是有无数比赛选手得以衬托出来的。就如一个产品的开发,一个市场的发展,正是由于对手的存在才得以实现的。对手之间的公平竞争和精彩对决,创造出令人目不暇接的商业神话,才使我们这个商业世界热闹非凡,充满生机。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永远不要试着去消灭你的对手,有时候更要乐于看到对手存在的价值。

对一个产业和企业家而言,最具危机的,不是看到对手的日益强盛,而是目睹对手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这预示着一个产业正走向夕阳或市场竞争方式的老化。

在现代社会,我们也许会难以容忍对手,但更加难以容忍没有对手。因为竞争可以激发我们的潜能,可以激励我们成为内行,从而带来不断的进步。所以三十几岁的男人学会“爱”你的对手吧!这样你才能在竞争中不断进步,最终走向胜利。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

人和动物有些方面是不同的,动物的所有行为都依其本性而发,属于自然的反应;但人不同,经过思考,人可以依当时需要,做出各种不同的行为选择,例如——当众拥抱你的敌人。

“当众拥抱你的敌人”这是件很难做到的事,因为绝大部分人看到“敌人”,都会有灭之而后快的冲动,或环境不允许或没有能力消灭对方,至少也保持一种冷淡的态度,或说说让对方不舒服的嘲讽话,可见要爱敌人是多么的难。

就因为难,所以人的成就才有高下之分,有大小之分,也就是说,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他的成就往往比不能爱敌人的人大。

一间小杂货店对面新开了一家大型的连锁商店,这家商店即将打垮杂货店的生意。杂货店的老板忧愁地找牧师诉苦。

牧师说:“如果你对这家连锁商店心存畏惧,你就会仇视它,仇恨便成了你真正的敌人。”

杂货商慌乱地问:“我该怎么办?”

牧师建议:“每天早上站在商店门前祝福你的商店生意兴隆,然后转过身去,也同样地祝福那家连锁商店,当众拥抱你自己的敌人。”

杂货商气愤地说:“为什么要拥抱我的敌人?”

牧师说:“你的任何祝福都会变成福气,回归于你。你所给的任何诅咒,也同样会将你自己导向失败。”

一段日子后,正如这人当初所担心的,他的商店关门了,但他却被聘请成了那家连锁店的经理人,而且收入比以前更好。

能当众拥抱敌人的人实际上是站在主动的地位,采取主动的人是“制人而不受制于人”,你采取主动,不只迷惑了对方,使对方搞不清你对他的态度,也迷惑了第三者,搞不清楚你和对方到底是敌是友,甚至都误认为你们已“化敌为友”,可是,是敌是友,只有你心里才明白,但你的主动,却使对方处于“接招”、“应战”的被动态势。如果对方不能也“爱”你,那么他将得到一个“没有器量”的评语,一经比较,二人的分量立即有轻重,所以当众拥抱你的敌人,除了可在某种程度之内降低对方对你的敌意之外,也可避免恶化你对对方的敌意。换句话说,为敌为友之间,留下了一条灰色地带,免得敌意鲜明,反而阻挡了自己的去路与退路;地球是圆的,天涯无处不相逢。

此外,你的行为,也将使对方失去再对你攻击的立场,若他不理你的拥抱而依旧攻击你,那么他必招致他人谴责。

所以,竞技场上比赛开始前,二人都要握手敬礼或拥抱,比赛后也一样再来一次,这是最常见的当众拥抱你的敌人;另外,政治人物也惯常这么做,明明是恨死了的政敌,见了面仍然要握手寒暄……

事实上,要当众拥抱你的敌人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难,只要你能克服心理障碍,你可以这么做:

——肢体上拥抱敌人。例如,拥抱、握手……尤其是握手,这是较普遍的社交动作,你伸出手来,对方缩手的话,那是他的无知。

——在言语上拥抱敌人。公开称赞对方、关心对方,表示你的诚恳,但切忌过火,否则会弄巧成拙!

为什么一再强调当众呢?就是要做给别人看!如果私下拥抱,那不是双方真的言归于好?当众拥抱,表面上不把对方当敌人,至于事实怎么样,只有你自己明白。

感谢你的对手

1996年世界爱鸟日这一天,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司应广大市民的要求,放飞了一只在笼子里关了四年的秃鹫。事过三日,当那些爱鸟者们还在为自己的善举津津乐道时,一位游客在距公园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发现了这只秃鹫的尸体。解剖发现,秃鹫死于饥饿。

秃鹫本来是一种十分凶悍的鸟,甚至可与美洲豹争食。然而它由于在笼子里关得太久,远离天敌,结果失去了生存能力。

在美国加州的动物保护杂志上,也刊登过一篇类似的文章。文章说,在秘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青年美洲虎。由于美洲虎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全世界现在仅存17只,因此为了很好地保护这只珍稀老虎,秘鲁人在公园中专门辟出一块近20平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还精心设计和建盖了豪华的虎房,好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虎园里森林茂密,百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并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羊、鹿、兔供老虎尽情享用。凡是到过虎园参观的游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然而,让人感到奇怪的是从没有人看见美洲虎去捕捉过那些专门为它预备的“活食”,也从没有人看见它王者之气十足地纵横于雄山大川,啸傲于莽莽丛林,只是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一副无精打采的熊样。有人说它大约是太孤独了,若是有个伴,兴许会好一些。于是,政府又通过外交途径,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它做伴,但结果还是老样子。

一天,一位动物行为学家到森林公园来参观,见到美洲虎那副懒洋洋的样儿,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它所生活的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不知道猎杀的动物。这么大的一片虎园,即使不放进去几只狼,至少也应放上两只豺狗,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

管理员们听从了动物行为学家的意见,不久便从别的动物园引进了几只美洲豹投放进了虎园。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了虎园的那天,这只美洲虎就再也躺不住了,它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有如飓风般俯冲下山岗,或者在丛林的边缘地带警觉地巡视和游荡。老虎那种刚烈威猛、霸气十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它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里真正意义上的森林之王。

可见,一种动物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甚至被饿死。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对手,那他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碌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竞争对手,就会丧失活力,丧失生机。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

在人们的脑海中,狼是凶猛的动物,而羊则成了柔弱的代表,为什么?道理很简单,狼的猎食对象是羊,它必须每天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才能有所收获。而羊呢?找到一片草地,毫不费力、轻而易举就可以享受美餐一顿。狼因其对手强劲而自我也变得强劲,羊因其对手柔弱而成为它的悲哀。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时代,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脱颖而出、独占鳌头,成为一匹凶猛的狼去驾驭生活这匹倔强的野马。

可是,你想过吗?有时候,决定你成功与否的一大因素其实就是你的对手。当你的对手是一个劲敌时,你才会感到压力,才会激发你上进的动力,并且不断努力去战胜他。而当你站在了一个高度俯首鸟瞰时,其实那个使你站得更高的人就是你的对手。当你的对手是人生中的一阵逆风时,你才会更用力地去把好你的方向盘,更集中精力去迎接它的挑战,这时你才会感觉出你真正的力量。而当雨过天晴,回首张望时,你会发现,让你踏实走过这一程的,正是你的对手。

感谢你的敌人和对手吧,因为正是他们使你变得伟大和杰出。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