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社科心理 >人气决定财气 > 第二章 和气才能生财,买卖不成人情在
第二章 和气才能生财,买卖不成人情在
作者:谢国计   |  字数:15467  |  更新时间:2015-03-13 14:54:15  |  分类:

社科心理

从商之道,和为上;为人之道,和为贵。在强大的对手面前硬碰硬,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只会弄得两败俱伤,各无一利。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有大气量,不如意的事情总会发生,跟别人置气,其实是在变相地惩罚自己。以退为进、以柔克刚,才是慑服人心的秘诀。

1万事以和为贵,不要轻易与人翻脸

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意思是礼的应用,和最为可贵。“和”,于世、于人、于商,都有着重大的意义。俗话说:从商之道,和为上;为人之道,和为贵。为争一时之气,在强大的对手面前硬碰硬,不顾一切地拼命冲向前,往往会弄得两败俱伤,各无一利。所以,学会以和为贵、和气待人才是明智之举。

“和”的理论出自古代儒家,但也适用于现代社会。在生意场上,要想达成交易,做成买卖,双方也必须本着和气生财的精神,去追求一致的利益。如果为了独占利益,哪怕与人翻脸,到最后,恐怕只能沦为孤家寡人。总之,在日常生活中,谦和、宽容才是立世之道。

在日本,职员被解雇或主动辞职的现象都很少见,原因是他们本着“利益均沾,风险共担”的态度。即使是有了困难或冲突,他们也很少翻脸,以裁员来缓解,而是靠大家共同努力渡过难关。索尼的前总裁盛田昭夫曾说:“企业成功的关键不是什么计划或是政府的改革,而是与职工建立起的一种健康的关系,在公司内部创造出一种家庭式的和谐感情,而这种感情会使管理层与职工有一种命运相连、同舟共济的精神。”

这都充分说明了“以和为贵”、“和气生财”的道理。一个团队,只有团队成员之间相互协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才能为事业发展提供强劲的原动力。

清朝时期,有个富商在城里经营了一家当铺。有一年年末,富商正在当铺里屋喝茶,忽听得屋外有吵闹声,便出去查看。原来自己的一位伙计正和一个穷汉在纠缠不清。富商向来以和为贵,于是他先将伙计训斥一通,然后再好言向穷汉赔不是。

挨了骂的伙计不服气地说:“老爷,这个穷汉蛮不讲理。他前些日子将衣物抵押了钱,现在却想空手赎回去,我不给他他就骂人。”富商听后,把伙计带到里屋说:“他可能只是有难处,万事以和为贵,不要轻易与人翻脸,你给他找几件衣服,这件事就这么算了。”

于是伙计从穷汉典当的衣物中找出几件冬衣来,穷汉拿到了衣服,不好意思再闹下去,只得离开。

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个穷汉在当天夜里就死在了街坊家。原来穷汉因负债过多,不想活了。但怕死后妻儿无依无靠,便故意闹事,想敲诈一笔钱。在富商这里敲诈未得逞后,他便转移到了街坊家,在他家服毒身亡。最后,街坊不仅要给安葬费用,还赔了一笔“道义赔偿金”。

事后伙计问富商,你怎么知道这事有蹊跷?富商回答:“我并不能确定他是故意找茬,但万事以和为贵,何况这只是件小事,忍一忍就过去了,又何必闹翻脸。如果在小事上都没有一点肚量,就很有可能造成大的灾祸。”

由此而知,和气相处可以带来吉祥。“和”是成大事者的胸襟,俗语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为人要有宽阔的胸襟才能赢得友谊,促进团结。纵览古今,凡在事业上有所建树的人,无不胸怀坦荡,宽宏大量,抱着“以和为贵”的处事态度。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均应消除猜忌,多点宽容和关爱。也只有胸怀宽广的人,才能够解人之难,使人乐于信任和亲近。一个人想要取得大的成就,就必须有大气量,以和为贵。

我们常说:和气生财,怨气生灾。凡事若能以和为贵、化敌为友,就能变竞争对手为事业或生活上的合作伙伴。如此一来,便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从而达到广开财路、广辟财源的目的。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还特地以“和”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为的就是让所有人都了解中国,领悟中华“和”字的智慧。

战国时期,梁国与楚国的交界处建了个界亭,两国的百姓便在各自的地界里种了西瓜。由于梁国人每天锄草浇水,辛勤地劳动,西瓜长得又大又圆。而楚国的百姓疏于打理,结果西瓜长得又小又蔫,与对面瓜田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楚国的百姓觉得失了面子,于是趁天黑,偷偷跑到梁国地界,把他们的瓜秧全给扯断了。次日,梁国的人发现后气愤不已,于是报告给了边县的县令宋就,百姓们生气地说:“我们冲过去,把他们的瓜秧也全部扯断!”

宋就安抚百姓说:“他们扯断我们的瓜秧是不对,我们再跟着学,那不就太狭隘了?万事以和为贵,你们就这样做,从今天起,每天晚上都去给他们的瓜秧浇水,让他们的西瓜也长得好,但是你们这样做,一定不可以让他们知道。”

听完宋就的话,梁国的百姓回去就照办了。之后,楚国的人发现自己的西瓜长势一天比一天好,仔细观察,便发现是梁国的人夜里悄悄为他们浇水。楚国的边县县令听到这件事后,便把这件事报告给了楚王。楚王听完也感于梁国人和睦的诚心,于是备重礼送梁王,既表示自责,也以此酬谢。从此,这两国由敌国变成友好邻邦。

这种方法既符合“和气”原则,又和平地解决了问题,实为最有效也最简单的方法。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也都会犯错误,即便是作为受害人,也不要轻易与人翻脸,而要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对方。

有时候,以和为贵不仅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润滑剂,更是人生事业成功的法宝。若大家都秉着“以和为贵”的处事原则,善于解开一切矛盾,很快便能与对方化敌为友。以“和”为人生观,也能让你在收获人脉的同时,收获财富和成功的人生。

2心平气和,做生意要有好心态

一位资深的石油商人在给自己的员工讲生意经时,说了这样一番话:“当一个人刚开始创业的时候,有点像突然沉溺在湖中央的人。如果这时你能保持冷静,你就可以游到岸边,至少在漂浮时有人来救起你。假如你失去冷静,那你就完蛋了!”

所有做生意的人,都应该把这段话牢记心中。不管什么场合,都应该保持心平气和、从容不迫的态度。那么即使有突发的情况,也能够应付自如。为什么一些大人物在面对突发变故的时候,仍能镇定自若?那是因为他们懂得,越慌便越无法思考。此时只有心平气和,沉下心来,才能想到应对的策略,从容地解决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心情舒畅的状态下,中枢神经系统往往处于最佳状态。但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越来越计较自己的得失,也越来越急功近利。在这样的氛围中,我们更需要平复我们的内心,使我们的大脑不要失去正常的思考能力。

一个高明的商人,就像一个优秀的橄榄球员。哪怕当球意外落到他手中的时候,他也并不手忙脚乱,惊慌失措,而是能够持平静的心态,想办法掌握或对付新情况。战国时期的子文是楚国的令尹,他三次做官任令尹之职,却从来不喜形于色,即使是三次被免职,也照样心平气和。在许多场合,若抑制不住怒气,会失去解决问题的最好机会,到最后可能还要付出高昂的代价——可能是失去一个好朋友,失去一批客户,乃至失去长期合作的机会。

每个人的际遇都不同,机遇好的可施展抱负,成就一番事业,没有机遇的虽才华横溢,却终究一事无成。好的机遇,和人的心态息息相关。假如你心浮气躁,无法静下心来,又如何要求别人安心地与你合作呢?心态乐观积极,也许是商场中最好的一门修养经。

一记者曾问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是什么促成了他今天的成功,他回答了很多,其中有一点就是心态。做生意如果心浮气躁,没有心平气和的态度,那么做什么都将难以成功。说到这,洛克菲勒还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法庭上,他曾漂亮地击退了一位有名望的律师。当时,律师拿出一封信,以严肃的口气问道:“洛克菲勒先生,你收到我寄给你的信了吗?”

洛克菲勒平静地回答:“收到了!”

“你回信了吗?”

洛克菲勒面带微笑,心平气和地回答:“没有!”

随后,律师接连拿出20多封信,一一询问洛克菲勒。而洛克菲勒始终都是嘴角泛着笑意,用幽默的语气一一给予了回应。法官耐不住了,问洛克菲勒:“你确定收到了吗?”

“是的!先生,我十分确定。”洛克菲勒镇静地答道。

只见律师面红耳赤地怒斥道:“那你为什么不回信?难道你不认识我吗?”

洛克菲勒依然面带微笑地回答他:“我当然认识你呀!先生。”

这时,律师已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在庭上不断咒骂,而此时洛克菲勒依然不动声色,好像对方所讲的事情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

最后,该律师因情绪突然失控而乱了章法,法官不得不宣布洛克菲勒胜诉。

这则故事说明情绪的变化可以影响到事情的结果,一个有好心态、善于控制自己情绪的人,获得胜利的概率远远大于那些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一个人若心浮气躁,静不下心来做事,在生意场上也一定一团糟,难成大事。

人若没有一个好的心态,就容易被困难所击败。做生意有盈就有亏,失去或得到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已经发生的一切。只有坦然面对了,才能固守一份超脱,才能更好地向前发展。因此对待生活,要学会坦然处之,这是做生意的哲理,也是做人的学问。

有两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小陈和小金。小陈是名牌大学毕业,而小金是普通大学毕业。两人同年毕业,一起到北方某经济特区打工。后来因不想为别人打工,两人均摆起了地摊,卖起了首饰。他们刚开始都抱以很大的热情,每天热情地叫卖。

久了之后,小陈就静不下心了。他觉得自己每天赚的钱只够自己的生活费,根本没有剩余,而且自己所学的知识根本派不上用场,于是找了一家公司做起了小职员。而小金则不管每天是赢利还是亏本,他始终以平和的心态做自己的事。他天天和顾客打交道,渐渐地,便懂得了各种人的需求和爱好。于是,他自己借钱开了一家首饰店,由于东西新颖,生意好得不得了。而此时的小陈,仍是一家公司的小职员,还在纠结自己是否该坚持下去,为自己不断换岗而懊恼。

有一些人总希望自己能做成大生意,成为大富翁,但在开创一番事业的同时,在他们身上总有那么一种情绪让他们心神不宁,这种情绪就叫浮躁。故事中的小陈就是这样,由于急功近利,便开始见异思迁,产生急躁的情绪。而这样只会使人失去清醒的头脑,从而不能正确地制定策略以稳步前进。由此可见,只有能够操纵自己身心的人,才有掌握事物规律的能力,才能收放自如地应对任何事情。

浮躁和不安只会给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带来损失。做人做事,一定得戒急戒躁,这就要求我们遇事要沉着冷静,多分析思考,然后再施以行动。而不是头脑发热,闭着眼睛往前冲,那样必定一无所获。所以,保持平和的好心态非常重要,只要常秉持一颗平常心,就不会被外界各种各样的烦恼和诱惑所困扰,从而看清表象背后的真正价值。

3跟别人置气,其实是在变相惩罚自己

医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生气的描写:人生气的时候,生理反应十分剧烈,如肝脏毒素增加,眼睛充血出现绿光,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手脚冰凉。身体素质不好的人还会出现食欲不振、头痛、失眠等症状,长此以往就会诱发疾病,如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由此看来,生气对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跟别人置气,其实是在变相惩罚自己。一个人若常生气,心情就容易变坏,看什么都会不顺眼,做什么也都不如意。因此,生气不仅是一种肉体上的疼痛,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惩罚。怒气就犹如人体中的一枚不定时炸弹,随时都可能酿成大祸。古人常说的“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就是这个道理。

德国学者康德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不如意的事情也总会发生,但是每个人遇事的态度则与这个人的修养、性格和德行等密切相关,不是每个人都有大度的胸怀去容忍,也不是人人都明白“生气其实是在变相惩罚自己”这个道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必太较真,一旦你较真了,就容易动怒,心理也就容易失衡。

在非洲草原上有一种野马,长鬃飘飘,骏逸而健壮。那里同时生活着一种非常不起眼的吸血蝙蝠,它的身体极小,被称作野马的天敌。

这种蝙蝠专靠吸动物的血生存,它在攻击野马时,常附在马腿上,如沥青沾身。然后用锋利的牙齿极敏捷地刺破野马的腿,再用尖尖的嘴吸血,直到吸饱吸足后,才心满意足地离去。这种小吸血蝙蝠非常难缠,无论野马怎么狂奔乱跳,都无法驱赶掉它。于是野马变得暴怒异常,愈加跑跳不停,最后在狂奔、流血中无可奈何地死去。

其实据动物学家们分析,这种蝙蝠所吸的血对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远不至于让野马死去,野马的死是由于它本身暴怒的习性和狂奔所致。

因为遇到一点点的不顺便怒火中烧,这也正是很多年轻人的弱点。有时候,你的愤怒情绪将会成为你做好事情的最大障碍。我们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会时不时地被一些繁杂的琐事困扰,但最终击垮我们的并不是那些困难和磨难,而往往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因为生气的时候,激动的情绪就会左右你的思想,改变你原来的意志,最终让你一事无成。生活本就是磕磕碰碰,所以要求人们忽略那些无需劳神去忙的琐事,然后果断地将那些让你生气并无益的小事抛弃,不去理会。

假如你不相信这一点,认为就该以牙还牙,那么你就永远不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成功者。宽容不仅对个人的生活具有很大的价值,对事业也有很重要的推动意义。做大事之人需要有容人的雅量,中国古代就不乏这样的例子,如齐桓公用管仲,李世民用魏征等,这些优秀的领导者都大胆地起用了“仇人”,结果正是这些“仇人”帮他们缔造了盛世江山。可见,宽容和大度是人生的一种大智慧,是建立人与人之间良好关系的法宝。

在乡下,有个叫阿柴的人,每次他和别人起争执生气不已的时候,就以很快的速度跑回家去,然后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3圈,最后坐在田边喘气休息。所有认识阿柴的人都很疑惑,但是不管怎么问他,阿柴就是不说自己为什么每次生气就绕着房子和土地跑3圈。

由于阿柴工作勤劳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也有了老婆和孩子。但不管房子有多大,只要一跟别人生气,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3圈。直到有一天,阿柴年纪大了,他的房子土地也已经又大又广,可是,当他跟人生气时,还会拄着拐杖艰难地绕着土地跟房子走完3圈,最后已经累得不行了,他才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这时,他的孙子跑过来,坐在阿柴边上,疑惑地问他:“爷爷,你年纪这么大了,为什么一生气还是要绕着土地走3圈啊?”

阿柴摸了摸小孙子的头,说:“年轻的时候,我一和人吵架、生气,就绕着房子周围的土地跑3圈,那时我心想,我的房子和土地这么小,我哪有时间和资格跟人家生气。一想到这里,我的气也就消了,于是就把所有时间都用来努力工作。到现在,年纪大了,每逢和人置气时我就想,我的房子和土地这么多了,我又何必跟人计较呢?于是,气也就消了。”

事实证明,事业越成功的人,也就越有宽容之心。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可助你赢得朋友的真诚,可使你不受一时情绪的影响,保持对事情的正确判断。一个有作为的成功人士,都有着能够容忍谅解别人不同见解和错误的肚量。

宽容不仅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有人总觉得自己时运不佳,那只是因为他对别人的狭隘和刻薄所造成的,于是这些不愉快便成了自己前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而一些所谓的幸运者,也并非老天特别眷顾,只是因为他们对他人的宽容和恩惠,从而使自己拓宽了未来的道路。

但是在生活中,人们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生气,也许他们并不想这样做,但就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应该怎么做呢?

(1)不要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而要多看人家好的一面

如果你发现有些人实在令你难以忍受,比如你的同事、你的朋友,那你可以努力找出他令你欣赏的一些优点,然后当再次见到他时,多想想他的这些好处。并且要记住宽容的前提: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每个人都不完美。当遇到类似情况时,就默念一遍,时间一长,你就能慢慢学会用宽容之心去理解、对待别人了。

(2)要合理地宣泄,而不要把怨气淤积在心里

有一位商人说:“当我生气并没法控制时,我便赶忙离开这个不开心的地方,跑到健身房去健身,猛力击打沙包,直到发泄完我的怒火为止。”其实宣泄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跑步、可以逛街、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听歌,也可以大吃一顿。总之,不要把怨气积累在心里,这只会让你更加难受。

4得饶人处且饶人,得理也要让三分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一个人不讲理,是一个缺点;一个人硬讲理、认死理,是一个盲点。很多时候,理直气‘和’远比理直气‘壮’更能说服人、打动人、感染人、影响人。就像圣经上说的那样——性情温良的,有大智慧。”一个人如果认死理、硬讲理,不留一点余地给别人,不但无法消除眼前的“敌人”,还会导致身边的人疏远自己。

俗话说,兔子急了会咬人,落水狗不能打。为什么兔子急了会咬人呢?要知道,兔子原本是温顺的动物,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攻击别人的。但是如果它被逼上绝路,本能地会孤注一掷,反咬一口。落水狗为什么不能打呢?因为狗落水之后,原本就面临死亡危机,如果这个时候你打它,它一定会反击,会对你造成一定的伤害。

有一家杂志曾访问25位杰出的财经界人士,让他们各说一句对自己一生影响最大的话。这些成功人士说出的话当然字字珠玑,其中最吸引人的一句话是出自时代华纳公司的董事长柏森斯之口,他说:“不要赶尽杀绝,要留一点退路给别人。”英雄所见略同,蒙牛集团前总裁牛根生也说过:“不要把你的竞争对手逼到绝路,也不要轻易激怒他……损人一千,自耗八百的蠢事不要干!”

如果你想处理好自己的人际关系,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那么,当你得理的时候,要做的不是理直气壮,而是礼让三分。比如,放别人一马,原谅别人一次,别人会对你心存感激,日后可能会报答你;就算他不感激你,不报答你,也不至于和你为敌。这是人的本性。况且世界本来就小,职场的圈子就更小,人与人之间的变化却很快,说不定哪天被你礼让的人飞黄腾达了,到时候他会不会帮你一把呢?所以,千万不要认死理,要学会得理饶人,给别人留后路,这也是给自己留后路。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背景都不相同,因此人与人之间难免发生不愉快的事情。其实只要有一个人让一步,这件事也就圆满结束了。如果非得不依不饶,只会把事情推向另一个极端。古人云:“让三分心平气和,退一步天高地阔。”一个宽广的胸怀对于为人处事来说非常重要,在豁达和宽容中舒缓矛盾,便可使对方自省,加深彼此的理解,增进友谊。让别人三分并不等于窝囊,宽厚待人是一种美德,更是人格高尚的体现。

中国传统美德讲恕道,处世让人一步的态度才算是高明,宽厚真诚的态度方为福气,因为给人家留一丝情面,也等于给自己在日后留了一些方便。所以说,“会争”还要“会让”。在与家人、朋友、同事间相处是这样,即使是敌人,也必须在“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不仅保全了双方的面子,最重要的是避免了两败俱伤。

宽容和忍让是制止对方报复的良方,也是收服别人为自己做事的高妙手法。若凡事以自己为中心,总是对别人不依不饶、吹毛求疵,最后只会落个失败的下场,下面的例子就说明了这一点。

小玉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外企的市场部做助理工作。小玉本想好好工作,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绩来,但是她的一位上司,一个叫刘倩的女主管击碎了她的梦想。

刘倩平常待人苛刻,一点小事便不依不饶。她还三天两头地向小玉的经理抱怨小玉的打字速度慢,或者总把东西放错地方。哪怕是中午吃饭的时候,刘倩都会坐在小玉身边监督。只要小玉一不小心把饭粒掉到了桌上,刘倩便大发雷霆,指责小玉不该把饭粒掉在桌子上面,并让她立即把没吃完的饭扔进垃圾筒。

市场部的许多员工,就因受不了主管刘倩的怪脾气而离职。其他部门主管便对刘倩说:“你也别太在意这些小事情了,犯点小错改正就好了,何必这么较真!”但是刘倩依然我行我素,大声嚷道:“走几个人怕什么,只要去人才市场转一圈,要招多少就有多少。”最后连小玉也忍无可忍了,她从椅子上站起来愤怒地对刘倩说:“我十分尊重公司及各位领导,但是你作为我们的领导,不配。”

小玉坚决地离开了公司。刘倩的苛责以及心胸狭窄,严重伤害了下属的尊严,也让上级反感,最终导致她众叛亲离的下场。

聪明人不会“得理不饶人”,而且还懂得知让、知退,因为给别人面子其实也就是给自己面子。我们要能站到高处去看、去想,便能理解别人、宽恕别人了。菜根谭中说:“处世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这无非就是在告诉人们得理要让人,要学会礼让、谦让、退让和忍让。

自古以来,如何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是做人做事的重要话题。人与人之间为什么会结下难解的仇怨呢?其实很多情况,都是由于与人产生摩擦时把话说绝、把事做绝的缘故。其实,人际关系实则就是利益关系。只要懂得谦让,凡事多为他人设想一些,不着眼于眼前的私利,便能更大限度地储备力量,等待进一步的时机。

中国有句古训:言不说尽,人不做绝。说的就是留一丝余地,礼让三分的道理。说到底,宽容是一个人的素质和修养程度的外在表现。那些斤斤计较、得理不饶人的人最后会吃大亏;而那些宽容大度、懂得原谅的人才能笑到最后。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人生短暂,我们又何必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纠缠之中呢?对于别人的过错,适当的指责无可厚非,但最终我们要能以博大的胸怀去宽容别人,以宽容之心度他人之过,和和气气地做个大方人。

但是忍让和宽容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没人愿意自己吃亏而去成全别人。为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哪怕在感情无法控制时,也要紧闭自己的嘴巴,禁止粗暴和鲁莽的话语。我们还要学会适时地放下自己的自尊,要知道容忍、谦和并不是弱者的行为,而是一种很高的人格修养。若是做好了,便能收获整个世界。

5给对方留足面子

世人都爱面子,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每个人也都有好胜心,如果想和对方把关系处好,就必须重视对方的自尊心,特别是不要在小事上让人丢了面子。

面子代表着一个人的尊严,它和地位息息相关。你当面羞辱别人,他很可能因为丢面子与你拼命。给对方留足面子,堪称机智做人的一大技巧,一旦处理失当,会对你的人际关系和事业造成麻烦。

在一次年终总结会上,部门经理正高兴地说着:“经过大家的努力工作,今年本部门共创造了680万的利润……”“不对,不对!”小田冷不防地打断经理的报告,插嘴道:“这只是上半年的数据,实际上我们的全年利润总额已经达到了820万。”经理顿时尴尬万分,勉勉强强把报告做完,整个会议最后草草收场。

在现实生活中,像小田这样心直口快,不习惯给人留面子的人不在少数。只要看到别人有什么过错,或看不惯的地方,便迫不及待地提出来,根本没考虑到别人的面子。尽管完全是出于一片好心,所提的意见也很正确,但由于不注意场合、不考虑方法,让别人觉得丢面子,结果不但没收到应有的效果,可能还会使对方怀恨在心。

换个角度,我们站在别人的立场上看待这个问题。一旦有人直截了当地指出我们的不足之处,并勒令我们立即改正时,虽然我们明知道他说的很正确,但是心里总是不痛快,总是想反驳一番。所以在人际交往时,千万要注意不能伤害别人的自尊。

伤过别人的面子,也许你早已忘了,可那个被你伤害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忘记,这事就像一块无法结疤的伤口,一直刺痛着他。就如圣经·马太福音里所写:“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尊敬别人,给别人留面子,也是给自己留了余地。在待人处世中,我们不妨把面子给他人留足,这样,既为自己赢得了尊重,又让大家皆大欢喜,何乐而不为呢?

老谢每年都会被邀请参加某社的杂志评审工作,这个工作报酬多,更是一项荣誉。但是很多人想参加都找不到门路,有的人挤破了脑袋也只参加过一两次。而既没关系也没后台的老谢却年年都有此“殊荣”,这着实让大家羡慕不已。

就在他年届退休时,有人便问他其中的秘诀,老谢微笑着说:“其实有没有专业的眼光并不是最关键的,我的职位也不是重点,我之所以能被年年邀请参加评审,只是因为我很给别人‘面子’。”

他接着说:“在公开的评审会议上,我定会把握一个原则:多称赞,多鼓励,而少批评,给别人留足面子。但是会议结束后,我会找来杂志的编辑人员,私底下告诉他们编辑上的一些缺点,然后加以修改。因此,虽然杂志有先后名次,但是每个人都保住了面子,也没什么损失。”

正是因为如此,承办该项业务的人员和各杂志的编辑人员,都很尊敬老谢,所以每年都会找他当评审。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为人处世中,总要多给别人留一些面子,这当然不是为了博得对方的欢心,或是作为自己获得利益的阶梯,而在于能得到别人的好感,使别人免受一些不必要的损害,同时也给自己留一个好名声。

俗话说:人要脸树要皮。面子这东西虽说看起来不值钱,但是却代表着尊严。谁不希望自己被别人看得起,谁不想证明自己的优越感。所以在交往过程中,要想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就必须懂得给别人留足面子。损人面子的事不能做,有损别人面子的话不要说,一旦伤害了别人,两人之间的关系便会更糟。

聂霜是南京一家木材公司的销售部经理,她以前总是很直接地指出那些对木材不是很了解的检验员的错误。虽然最终她都是胜利的一方,可争论毕竟对谁都没有好处,反而使公司损失了很大的利益。于是,聂霜决定尊重一下别人的意见,不再那样不给检验员留面子了。

有一天早上,聂霜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男客户在电话那头焦躁愤怒地抱怨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符合他们的规格。他的公司已经下令车子停止卸货,并要求聂霜立刻安排把木材搬回去,他们拒绝接受这样的木材。

聂霜对客户进行了简单的安抚之后,放下电话就赶紧动身到对方的工厂去一探究竟。到了之后发现,购料主任和检验员都闷闷不乐,一副等着自己和他们吵架的姿态。于是聂霜先走到卸货的卡车前,请搬运工们继续卸货,但是让工人们把合格的木材和不合格的木材分开摆放,自己则站在一旁观望。

聂霜看了一会儿,终于明白了,原来不是质检员检查得太严格,而是他把检验规则弄错了。那批木料是黑檀木,而质检员虽然对红木的知识很丰富,但对黑檀木却不够了解。这时,虽然聂霜对黑檀木很内行,却并没有指责质检员,而是谦虚地问质检员那些木料为什么不合标准,而且强调说自己是向他请教,只是希望在以后的交易中,能提供让对方公司满意的木材。聂霜的做法和态度,让对方很满意,于是他们之间的对峙气氛消散了。

在这种友好的氛围下,质检员认识到问题出在自己的经验不足,并且也没有向聂霜的公司详细地说明他们想要的木材等级。最后的结果是,聂霜走了之后,对方重新把卸下的木料又检验一遍,这次他们全部都接受了,聂霜则收到了一张全额支票。

就这样,聂霜通过给对方留面子的方法,避免了正面冲突,同时让他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从而顺利地把事办成。聪明人懂得给他人留面子的重要性,说话办事的时候就方便了许多。要是你也能放下自己的面子,给别人留足面子,相信会在说话办事时获益匪浅。

为别人保存一份颜面,你会获得一份友谊。很多时候,别人其实已经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可能正在想办法补救,如果你非要耍聪明当面指出,结果只能让对方恼羞成怒,不给你好脸色看。也许还有人认为这是为朋友好,但是要知道,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指出朋友的错误,哪怕是一个蔑视的眼神,一声表示不满的冷哼,一个不耐烦的手势,都有可能带来难堪的后果。你以为他会同意你所指出的错误吗?绝对不会。因为你否定了他的想法和认知,让他的自尊心和虚荣心都受到了打击,同时还伤害了他的感情。对方非但不会改变自己的看法,还会对你进行反击。

所以,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人,有损人面子的话最好只字不提。当然如果你想显摆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多敌人的话,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思行事。不过,假如你想得到更多朋友的青睐,最好三缄其口,为朋友保留面子,这样做一定会得到更多人的喜爱。

6留条生路给别人,就是留条财路给自己

“留条生路给别人,就是留条财路给自己”,这是一种智慧的处世哲学。为人处事,尺度要把握好,凡事不可做绝,要给彼此都留一丝余地。不管做什么,都要适可而止,不可太过。若苦苦相逼,把一个人逼到了悬崖边上,对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事。给别人留条生路,自己在未知的道路上才会走得更加安稳。

人生不是独角戏,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见好就收,给对方喘息的余地,这也是一种宽容。而且给别人一个机会,有利于我们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观设置一个标尺,这对于处在残酷社会中的我们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宽容处世,学会给对方留条出路。

人与人相处,给别人一条生路,自己也就多了一条财路。若一味把人逼到死角里,就算赢得了胜利也不一定是好事。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因此给别人留条生路,既是宽容大度的表现,也是维护人际关系的必要手段。

俗话说:冤家宜解不宜结。一个懂得宽容别人过错的人,最终会让对方良心发现,反过来以诚相报。这样,就能团结一些能够团结的力量,路上也会少一些羁绊、多一些幸运。若一味把对方逼到死胡同,当别人走投无路时,自己也就少了一条出路。为人处事让一步为高,待人宽一分是福,这才是利人又利己的根本。由此可见,让一步的态度,给对方留条出路的原则,不仅可以求得自我的精神慰藉,也足以赢得世人的敬重。

胡雪岩与庞二联手经营丝绸洋庄,本来一切顺利,不想庞二在上海丝行的档手朱福年拿着东家的钱自己做生意,赚钱归自己,蚀本归东家。庞二发现后,便对胡雪岩说:“一定要狠狠整治他一下,然后让他滚蛋,连生意也做不成。”胡雪岩说:“先观察看看吧!这个人也算聪明,能把他收过来最好,留条生路给他,说不定就是留条财路给自己。”

于是胡雪岩先通过关系,摸清了朱福年“做小货”的底细,然后到丝行看账,在账上找出朱福年的漏洞。但他又不点破朱福年的计谋,只是点到为止,同时还给出时间让朱福年自己清点账目,弥补过失,等于有意放他一条生路。

朱福年心惊不已,不知道胡雪岩耍的什么诡计。在几次这样的事件后,朱福年坐不住了,索性找到胡雪岩问个明白。胡雪岩拍着朱福年的肩膀,笑着说:“福年兄,做生意其实就跟打仗一样,要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拼搏才能成功。我看你是个聪明人,你若看得起我,将来愿意跟我一起打天下,过去的事我们就一笔勾销,当做没发生过,你觉得怎么样?”

这番话后,朱福年感慨万千,他握着胡雪岩的手说:“胡先生,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朱某人要是再不尽心尽力,就不是人了。”从此,他对胡雪岩毕恭毕敬,尽心为他工作。而胡雪岩因为宽容大度,收服了朱福年,多了一个得力干将。

仔细想想,胡雪岩给朱福年留一条生路的智慧,在做人做事上也可以很好地体现。也就是说,为人处世,要给自己和他人多留一条路,事不可做绝。这既是一种心胸、智慧,也是一份情怀。

在全球最权威的商学院——哈佛大学商学院的必修课程中,有一部分专门研究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成功的影响。在这些非智力因素中,其中一项就是宽容,课程中强调了宽容是成功者的必备素质之一。

老柴是一家家具厂的老板。有一次,生产线上的工人阿华喝醉了酒,在上班时吐得到处都是,令大家没法工作。于是厂里的其他工人便跑过去拿走了他的酒瓶,紧接着把他送到了门口。

老柴刚进门,就见阿华昏昏沉沉地靠在门口的墙边,大醉不醒。于是老柴便将他扶进自己的车里,想直接送他回家,就算是直接解雇了。他们到了阿华家门口,阿华的妻子一见此场景吓坏了,说:“他的老板最讨厌工人在工作时喝醉酒了,完了,阿华要失业了,我又没有工作,我们一家四口以后怎么办呀?”说完便开始抹眼泪。

老柴看了看这个穷苦的家,决定再给阿华一次机会,于是对他的妻子说:“放心吧,阿华不会失业的,我就是他的老板。”回到工厂后,老柴就对工人说:“今天在这里发生的不愉快,我们要统统忘掉。阿华长期以来都是个好员工,我们再给他一次机会。”

第二天,阿华照常上班,大家对他的态度和以前一样友好,从此他酗酒的坏习惯也改过来了。

一年后,家具行业突然变得萧条起来,很多厂子都相应关门。老柴的厂里发不出工资,大家都想辞职。于是阿华就领头号召大家,并对所有的工人说:“领导对我们一直都很好,待遇也比其他地方高,这次遇到危机,我们应该更努力地工作,一起帮他渡过这个难关。”最后大家一起想办法应对市场的变化和需求,厂子最终渡过了难关,效益也越来越好。老柴用宽容赢得了工人的拥戴,同时也取得了事业的成功。

一个善良之人往往能替别人考虑,因此也时常为他人留一条后路。我们应当灵活地处理事务,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都不要把人往绝路上推。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对自己来说,结果一定是好的。

故事中的老柴本可直接把阿华开除,也给其他工人一个警醒,但是他没有这么做。他看到了阿华家里的困难,于是给阿华留了条后路,而这最终也算帮助了自己。相反,如果老柴没有这么做,而是把阿华直接开除了,那么一年后,他的厂也许就和其他厂一样倒闭了。所以做事不能太绝,否则遭灾的,也许就是我们自己。

冤冤相报何时了,假如我们没有宽容的心态,有仇必报,那我们便给自己树起了众多的敌人。当朋友越来越少,而敌人越来越多的时候,路也就变窄了。如果我们能把眼光放远一点,也许就能想到,今天那些让我们痛恨的对手,也许就是那些将来给我们带来机会、财富的人。重要的是,当你拆除了一堵对手的墙,就等于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7竞争不是恶斗,双赢才是王道

成功者都深谙一个道理:成功从来不是靠个人,而是靠集体、靠组织。一旦遇到困难,我们首先想的肯定是集思广益,找朋友一起商量。利益大家均分。如此一来,大家都得到了实际的利益,想要成功也会变得比较容易。这就是做生意的最高境界——双赢。

双赢是什么?双赢就是如果你手上有两个橙子,你自己留下一个,然后分给别人一个。有甜头大家一起尝,有钱大家一起赚。但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中是存在竞争关系的,而且大多数人将竞争的概念定义为“你死”或是“我活”。想要成功就必须阻止别人胜利,可是这样得来的“成功”往往经不住风吹雨打,也经不起时间的考验。

现在商场上竞争激烈,所有生意人都想赚钱,为了打败竞争对手,大家都做足了准备。既然一个人不可能拥有所有的竞争优势,那么为什么不换个方式,创造一个双赢的局面呢?与其大家拼得头破血流,不如互相帮助,各取所长,共同发展,制造一种双赢的局面。

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过: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不会坐视不管,我会尽力帮助他,这样做不但不会让我损失什么,反而会给我带来荣誉,让我的事业更加顺利。

这便是一种双赢的智慧,当我们在帮助别人的时候,无形之中便体现了自己的价值,让自己赢得竞争的优势。很多人都有创业梦想,但苦于没有资金、没有人脉、没有机会,于是创业计划一直搁浅着。其实,即使你没钱、没人脉、没机会,只要你有“借鸡生蛋”的头脑,哪怕是利用别人的资金、人脉,也能实现自己创业的目标,达到赚钱的目的。

也许你会说:“世界上哪有这样的好事?这不是异想天开、白日做梦吗?”其实不然,因为人各有不同的优势,有的人有销售渠道,有的人有人脉关系,有的人消息灵通,有的人资金雄厚,有的人技术精湛,有的人充满创意。在这种情况下,借鸡生蛋既是一种“借力”,也是某种程度上的合作,最终可以实现双赢。

美国有一家著名的大公司A,在与另一家公司B合作时发生了不愉快的纠纷。A公司因为实力雄厚,最后将B公司逼得无路可走。于是,A公司提出与B公司合并的要求。B公司觉得不合理,便请求A公司给他们让出一条生路,各自发展。

可A公司为了早日吞掉B公司,派出商业间谍,盗取了B公司的最新技术。如此一来,A公司就有两个结局:一是用B公司的最新技术和它竞争,最后将B公司挤出市场,B公司没有办法只得归并于A公司。但是这个举动冒着极大的风险,因为一旦B公司发现是A公司盗取了他们的最新技术,就可能将他们告上法庭。另外一个结局就是,放B公司一马,两家公司井水不犯河水,这样A公司虽然在以后的发展上少些利益,但是B公司却有了生存之路。

A公司在利益驱使下,决定拖垮B公司,然后吞并它。果然,B公司很快就陷入了绝境。但就在B公司面临倒闭,被迫接受A公司收购的最后关头,他们找到了A公司盗取他们最新技术的证据。为此,两家公司打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官司。最后,由于长时间的消耗,两家公司同时破产了。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鱼死网破的事情都是可以避免的。竞争不是恶斗,只要给双方一个合理的合作空间,相信最后会是双赢的结果。如果不顾一切,非要和对方拼个鱼死网破,那么最后的结果就只能是两败俱伤。

如何做到双赢绝对是一门学问,有竞争就会有合作,既然是互助的关系,就不能想着把利益吞进自己肚子里,不然就会渐渐地失去很多合作者。做生意要把眼光放长远。双赢的智慧,依靠的是顾全大局的能力,它是我们真正需要学习的。

要实现“双赢”的美好愿望,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就需要合作双方拿出诚意。所谓“有钱大家赚,有利大伙分”,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一想,那么有些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实际上却能轻易解决。

有一家专门生产玩具的工厂,厂长是一个犹太人。犹太人非常会做生意,而且乐于助人,不管是对零售商还是代理商,挣钱多还是少,他都非常热情,所以大家都喜欢去他的厂子批发玩具。

有一次,一位零售商从他那里进了50只毛绒玩具,但是由于这个毛绒玩具已经没有了市场,根本没有人买,所以销路一直很差。零售商没有办法,于是找到犹太人商议,谁知,犹太人一听,便马上决定调货。零售商觉得很过意不去,自己没有远见,还害犹太人承担这样的损失。但是犹太人却一直安慰零售商,说自己会将这件事情处理好的。就这样,他在玩具制造这个行业的名声越来越大,大家都喜欢和他共事。

后来,由于战事原因,厂里的经济也一直不稳定,最后犹太人的玩具厂破产了。但就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曾经接受过他帮助的人通通来到他的家里,大家决定一起出资,帮他重新将厂建立起来。就这样,犹太人的厂子又重新开了张。在战事过去后,厂子效益非常好,大家都得到了一定的收益。

故事中犹太人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把眼光放长远,做生意太自私不利于自己的发展,在你给别人机会的同时,也是给了自己一个机会。两败俱伤,不是生意人希望看到的结果,只有创造双赢的局面,大家共同获利,才能实现共赢。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双赢,总有一方相对会吃一些亏,但还是得从整体着手,合作互补,互利互惠,这样才能达到利益的最大化。

电视剧潜伏里有这样一句台词:你断了别人的财路,别人就会断了你的生路。这句话用在生意场上同样合适,如果你总想着独占利益,谁还愿意与你合作?而失去了合作者,也就等于失去了在生意场上立足的资本。这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假如我们不乐于施助于人,不善于采取双赢的智慧,那么自身的发展就会缓慢,因为我们没有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便不会获得别人的信任。由此可见,在突显自己优势的同时,这种双赢的智慧也可以促进我们自身的发展。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