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流水不腐,人活不输。”做人不可太死板,该方则方,该圆则圆,是每个人行走社会必备的绝活。凡成大事者,还应该修炼“藏露”之功,即使身怀绝技,也不要到处去炫耀。切记:得意是失意的根源,低调做人,人生大道才能畅通无阻。
1生意场上,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
据史记记载,孔子在拜访老子的时候向他请教过礼,老子说:“一个聪明而富于洞察力的人身上就会隐藏着危险,那是因为他喜欢批评别人。雄辩而学识渊博的人也会遭遇相同的命运,那是因为他暴露了别人的缺点。因此,一个人还是节制为好,不可处处占上风,而应采取谨慎的态度。”
老子的这番话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锋芒太露,则容易遭到别人的嫉恨和非议,甚至会引来灾祸。特别是在生意场上,要想有所建树,可以用一点“心机”,巧妙展露自己的才华,但在时机没有成熟之前,千万别锋芒太露,不然容易“没饭吃”。
有句话叫: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意思是说,真正的聪明人即使身怀绝技也不会让别人知道,到处去炫耀。一个人的才华就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刺伤别人的同时也会伤害自己。所以凡是做大事业的人,都应该修炼“藏露”之功。把剑多藏在剑鞘里,而不是轻易出手,因为锋芒太露的人容易招致别人的嫉恨和陷害。
在生意场上,大智若愚、不卖弄、不炫耀,如湖水般平静淡定,才是聪明人做生意之道。锋芒太露的话难以担当重任,所以容易“没饭吃”。俗话说:树大招风。必要时低调做人,装装糊涂,其实是明智之举。在这个世界上,太多聪明人被人排挤,故君子要不显山不露水,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纵观古今一些成功人士,他们都是圆融通达,毫无棱角,个个深藏不露,让人相处起来如沐春风,丝毫没有压力。因为他们懂得,言语或做事太露锋芒,便容易得罪别人,而那些人便可能成为自己的敌人和阻力。但你四周都是阻力或破坏者的时候,立足点都没有了,哪里还会有你扬名立万的机会?其实做生意也就是做人,千万要切记:锋芒太露容易“没饭吃”,低调行事才能行大道。
小于大学毕业后,到一家大公司应聘销售员一职。小于从小聪明伶俐,在学校也是个佼佼者,因此在向主考官展示自己在学校所获的奖项后,他又主动说起了公司目前的经营方式,在他看来,公司的经营方式一无是处,而自己的意见则是很宝贵的建议。小于丝毫没有注意主考官的面色,又接着说起了自己的口才有多棒,并擅长沟通,有领导才能,是销售部主管的最佳人选。主考官打断他的话,看了他一眼,不屑地说:“我就是销售部的主管,小伙子,你的锋芒太露了,我们这座小庙容不下你这尊大佛,你可以走了。”于是,小于连第一关都没有通过就被刷下来了。
有人在遭遇挫折的时候,总是抱怨自己怀才不遇,空有一肚子才华却没遇到伯乐,最后落了个穷困潦倒、一事无成的下场。有些人失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不懂人情世故,其实只要自我反思一下,是不是有时候太目中无人了,过于高估了自己,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只要知道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便能顺利解决。一个人的成功当然需要才智,但若把自己放到了过高的位子上,便压缩了别人的表现空间,损害到其利益。一旦到了这一步,就很容易被人拉下马,前途和事业就会濒临险境。
杜审言是杜甫的祖父,他曾对人说:“我的文章那么好,应该让屈原、宋玉来做我的衙役,我的字足以让王羲之甘拜下风。”杜审言的自不量力,一直被后人多嘲讽。其实,太过的骄傲和锋芒毕露只会显出你的浅薄。中国有很多的名言警句都是讲真正的聪明人是如何做事的,如:“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君子有卓越的才能和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如姜太公遇周文王就是如此。
还有“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等,这些都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不要太锋芒毕露,保护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与大多数人处于平等的位置,否则你就容易遭受攻击。
文青在一家广告公司做策划,他是个想象力丰富、非常有创造力的人。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视角,常常使他在客户心中备受欢迎。他在公司策划的方案常常被人拿来学习,广告的反响也非常好。
因此,公司里一旦有大客户来,策划工作都会交给文青负责。文青从来也不会推辞,有时还会自告奋勇接一些重要的大单。他觉得自己能力强,而且能者多劳。刚开始大家也没觉得什么,后来次数多了,同事们便开始不满,大家认为文青太嚣张,好客户、大客户都被他一个人霸占了,从来不会给别人一次表现的机会。渐渐地,同事们开始疏远文青。文青却不以为然,他觉得一个有能力、有才华的人,就应该显得与众不同,比别人高一等。
没过几天,广告策划部的主管就辞职了,部门需要重新挑选一个新的主管。经过商议,总经理决定采用民主选举的方法,让员工们自己投票挑选最合适、最得人心的人。文青对自己非常有信心,认为主管的位置非他莫属,因为这个部门里的广告策划没有比他更优秀的了。然而结果却是,没有一个人选文青当主管,票数最高的竟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
更惨的是,新上任的主管没有再把大客户的业务交给文青,而是让他负责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文青感到很失望,最后不得不辞职。
文青失败的经历告诉我们,在追求成功与卓越的同时,千万不要锋芒太露,否则只会给自己的事业和前途带来麻烦。若文青能学会低姿态一些,在成功做完一件事后就应该谦虚地说“大家都有功劳”,而不是俯视别人,总想让别人来仰视自己。那么,事情就会是另一种结果。
雄鹰站立时好像在睡觉,老虎行走的时候看似慵懒、病态,其实这正是它们捕食的高明手段。先是低调,让猎物不防备,然后伺机而攻击,成功率相当高。人生也是这样,切不可趾高气昂,目空一切,这样只是给别人提供了当靶子的机会而已。所以,一个聪明的生意人同样要做到不露锋芒、不显才华,这样才有能力干大业、做大事。
2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深藏不露
俗话说: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市。就像几年前周星驰在电影功夫中呈现的故事一样。三位擅长五郎八卦棍、铁线拳及十二路谭腿的武林高手,刻意隐姓埋名,隐居在猪笼城寨。平日里不显山露水,但当住地遭遇侵袭的时候他们敢于果断出手,救人于水火。他们懂得厚积薄发的道理,他们平日深藏不露,但他们是真正的高手。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其中一位思想家叫杨子,他气宇轩昂,言行举止无不显露出非凡的气质,在当时备受关注,是个风云人物。不过他也有自己的烦恼,似乎自己被高高地供奉在众人之上,总觉得不能和别人融合在一起。
杨子深为这种事情苦恼,但是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他决定去拜访老子,希望得到他的教诲。当他遇到老子时,还未等他开口说话,老子就仰天叹息:“以前我还特别看好你,认为你前途无量,必将有一番作为。可是,现在看来,我错了。”
杨子一听就愣在了那里,说:“多谢您对我的指点,只是我还是不明白,我到底有什么不足,还请您指点迷津!”
老子回答道:“君子的德才并不是要表露在外表,真正的君子看起来要有点愚蠢之气。你不自觉中已经面带骄傲之色,只是你浑然不觉而已。一个人要有了派头就会冥顽不灵,欲念横生。尽量舍弃这些吧,让自己再笨一点,再平凡一点,定会有所不同。这就是我要对你说的。”
从那以后,杨子收起原来显露出来的锋芒,在许多场合故意降低自己的身份。后来,人们都觉得这个负有盛名的人也不过如此,和平常人一样,也会犯错误,也有不如意。等到他再走到人群中间的时候,人们并没有因他的低调而看轻他,相反,对他既尊敬又亲近。
正是杨子把伟大超凡都隐藏在体内,变成了一个平凡的君子,才得到了众人的拥护。因此有些时候,必须隐藏起自己毕露的锋芒,不骄不躁,让自己更平凡一些,才能平安无事,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个绝世高手可以放下名利,回归到他最卑微和质朴的生活,这就是一种最崇高的人生境界。现代的香港电影圈中也有曾经深藏不露的低调高手。
方世玉2中扮演抢夺红花会宝座的于振海,新少林五祖里与李连杰对打了几次的功夫高手,白莲邪神中那个白莲教教主……这么一个低调的高手,他就是演员计春华。他是内地武术队出身,杭州人。从小爱好武术,有一年生了场大病,头发掉光,却没想到恰巧少林寺开拍招人,导演张鑫炎一眼看中了他的秃头,他于是阴差阳错做起演员,一演就演了20年“坏蛋”。计春华认为自己不是演戏的料,但热爱武术,为了武术梦才坚持不懈地做起了“大坏蛋”。
计春华形象突出,光光的脑袋,凶悍的表情,演好人实在很难。对奖项不奢求的他,曾经获得过“中华武术杰出贡献奖”,感言已经心满意足。他为人低调,但并不能掩饰他的才华,他同样也是荧屏之外的高手。
西方有一句警语:“上帝让他亡,必先让他狂。”所以要想成为高手,就应该学会低调,懂得谦虚。而谦虚不仅是一种学习态度,更是一种自知之明。只有所谓“谦谦君子”,才能“温润如玉”。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杰出的风流人物,在他当皇帝期间,广招人才,谦虚请问,积极采纳群臣的建议,不以皇权至上,万人独尊而自居,所以才有了后来的“贞观之治”。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首领李自成,在攻陷明朝国都前,常与将士们同甘共苦,身先士卒,礼贤下士,因而屡战屡胜,但攻陷北京之后,他却认为自己夺得了天下,所以骄傲情绪一天天溢长起来,贪图享乐、花天酒地、拒听良言,而且还杀害了许多有学之士及忠臣,以致军心涣散,最后落个自身被害的结局。
不管在什么文化背景下,谦虚与低调永远是一种美德,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德,而适当地保持神秘感也是通往成功的一条捷径。
一代才女林徽因绝代风华、才貌双绝,徐志摩为了她决意离婚,金岳霖为了她终身不娶,梁启超的儿子梁思成娶她那晚诚惶诚恐,问她为什么单单选择了他,林徽因嫣然一笑,回答巧妙而深邃:“我会用一生的时间来告诉你。”这种深藏不露的表达就像一个谜,让这位建筑学大才子后半生都在钻研、求索。
真正的高手,往往都懂得深藏不露与厚积薄发的道理。我们又该怎样与这些深藏不露的人相处呢?
在工作当中,如果遇到了这么一个深藏不露的人,千万不要被对方的假象所蒙蔽,你只需把自己预先准备好了的工作资料拿给他看,让他知道你有所准备,以至于不敢在工作上小瞧于你。同时,也要学会从他们身上找寻能够供自己学习的优点,争取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3目空一切的人,爬不上成功的阶梯
中国是一个强调低调与内敛的国家,在不同场合,不合时宜的高调也许就意味着你将成为众矢之的。不论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即便你活得很精彩,但也不应该目空一切,有意地将自己的骄傲、得意表现出来。古人云: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平坦的路并非能一直走到终点,也许就在不远处正有一个陷阱等着你。在很多时候,我们的眼里只容得下自己的宏伟目标和远大理想,而忽略了身边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情。然而生活往往就是由这些不起眼的事构成的,我们也只有放下自己的骄傲和自满,从这些最微小的事做起,才有可能做成大事。不管是多么伟大的事业,我们也不能一步登天,只能一步一个脚印,力争把每件事都做好。若太目空一切,则会应了那句老话: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因此,越是鲜花簇拥、掌声雷鸣,成功者越需要在热闹中保持冷静,越需要迅速跳出躯壳看自己。
有句名言说:人生最关键处往往只有几步,稍有不慎就会走岔了路。而人生一世,最得意之事莫过于功成名就。功成名就后,应接不暇的荣誉、地位便接踵而至、扑面而来,仿佛登高者登上山巅之时,倘若自以为了不起而得意忘形,把持不住自己,昏头昏脑,一脚踏下去就可能坠入万丈深渊。
太多的实例表明,目空一切是人际交往中的大忌。人的一生,总会有得意的时候,也难免有失意的时候。今天春风得意,明天就可能马失前蹄。官场、职场、商场,乃至情场上,莫不如是。若一个人一朝得意便目空一切,则容易被自满迷住双眼,很难看清前面的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
陈刚刚留学回来,便到了一家外企做业务员。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刚来公司没多久,便在和一家德国客户的谈判中表现突出,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经济效益。一年后,陈刚还被评为年度精英,受到了总经理的高度赞扬。
这使得陈刚信心大增,他觉得在公司里没有人能超过自己,和同事相比他的能力非同一般,而且经理那样赏识自己,在公司的前途定是不可限量的。渐渐地,陈刚开始变得目中无人,在他事业正得意的时候飘飘然起来。他不再和其他同事一起沟通和交流,总是一副得意洋洋、目中无人的样子,他越来越爱独来独往,好像任何人他都不放在眼里。
这本是陈刚事业最春风得意的时候,但是他这种目空一切的态度让同事们很是厌恶,慢慢地谁都不愿搭理他,也没有一个人愿意与他合作。陈刚渐渐变成了孤家寡人,遇到困难没有人帮,想说知心话都找不到人。其实,陈刚和同事们的关系疏远,经理也略有所闻,心里便对他产生了一些不好的印象。在后来的一次谈判中,由于陈刚的判断失误给公司造成了一些损失,尽管损失很小,但是同事们有的幸灾乐祸,有的落井下石,而经理也对陈刚更加不满,最后陈刚不得不收拾东西,灰溜溜地离开公司了。
人一旦骄傲起来,便容易忘记一切,以至于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通过陈刚这件事,又让我们想起了那句戒语:目空一切的人,是爬不上成功阶梯的。人性中总有这样一种弱点:一个人一旦事业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各种荣誉、鲜花和掌声包围,头脑就很容易发热,因此变得目空一切,甚至飘飘然了,以至于做出一些愚蠢的事情。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注意了,处理好了,必定也会像航海中一次轻微的触礁,经过及时地检查修补,今后的航路依然会畅通无阻。
人生在世,总会有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但我们千万不能因一两次称心得意而过于兴奋,因为目空一切的背后,都隐藏着不可知的危险。
当你得意时固然应该庆幸,但决不能骄傲自满,因事物总处于变化中,快乐是相对的、也可能是暂时的。不能为一时的成功而过于陶醉其中、更不能忘乎所以、得意忘形,我们应时刻告诫自己:得意就是失意的根源。
正所谓“得意忘形必自毙”,做人可以得意,切不可忘形,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引以为戒。
马云作为中国互联网教父、创业导师,是无可争议的,但就是这样一个被称为神的人,也有因目空一切、骄傲自满而失败的时候。
马云在收购雅虎中国后狂言频出,曾说了这样一段话:“在我看来,我也搞不清楚是曹操厉害,还是诸葛亮厉害,先搞三足鼎立,最后还是要统一天下。时间多久,谁统一,用什么样的策略,什么样的方法,现在谁也不知道,这是未来3年的戏。对于我来说,我希望侥幸地统一所有搜索引擎市场的企业。”但4年后的雅虎并没有像马云所言,时至今日,雅虎搜索逐渐没落,中国雅虎也只是在艰难地谋求生存。
即使是绝顶高手,一朝的得意忘形,也难免会让你老马失足,偏离了正常的人生轨迹。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目空一切的人,往往看不到背后所隐藏的危险。当你事业有成,春风得意时,固然值得庆贺,但这种庆贺也应适可而止,切不可太过,眼里只有自己而没有他人。特别是在与朋友之间的言辞互动上,应少一些不着边际的高谈阔论,多一些温馨感人的真情吐露,因为在你身边,正有一些处在失意阶段的朋友,你的张扬可能会引起他们的心态失衡,甚至可能让你们失去这份友谊,所以只有把自己的姿态放低一些,才能融入到朋友之中,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
行走于社会之中,当你有了得意之事,不管是升了官发了财,还是一切都倍感顺利时,都不应该在失意的人面前高谈阔论,要体谅他们的心情。因为处于失意之中的人,对一切都很敏感,即使你是无心之语,也有可能会伤害了对方的自尊。因此,大可以得意,但绝不能自大和忘形。幸好马云后来也明白了这个道理,虽然他张狂依旧、得意不改,但他已经懂得了居安思危,懂得了得意之时依然冷静处世。因为只有得意不忘形,才能马到成功。
4“夹起尾巴做人”的学问
“夹起尾巴做人”,涉世未深的人看这句话,觉得包含太多的讽刺。一个稍微老成些的人看到这句话,就能理解话里所表达的智慧。
夹起尾巴做人这门学问,里面有两堂课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内智外愚,不要轻易露出自己的锋芒,要学会适度装傻;二是圆融通达,不要过于耿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
年少轻狂,很多年轻人做事欠缺考虑,很少顾及别人的感受,结果不仅惹来非议,还招致许多麻烦。在职场,和领导相处时,若功高盖主,则容易招致杀身之祸;和同事相处,若太锋芒毕露,则容易变成危险的出头鸟。若能“夹起尾巴做人”,不张扬、不作势,平日里既不与上级争功,不与同级争宠,也不与下级争利,才是高明的做人技巧。这样做,既能取悦领导,又不致招惹同事嫉妒,不会卷入是非,也不至于讨人嫌,和他人相处起来也会轻松融洽。所以,“夹着尾巴做人”是一门学问。
在生活中亦是如此,“夹起尾巴做人”并非是懦弱、退让,而是一份成熟、一种品格,是为人处世的上佳境界。聪明有才华固然是好事,但是能力再强只是凡人,不可能把尾巴翘到天上去。这就像钱财一样,钱多是好事,但若到处去炫耀,就是危险的开始了。我们常说:“卑微时安贫乐道,显赫时盈余有亏。”这是教我们要用一颗平和的心去看待世间万物,“夹起尾巴做人”、小心翼翼做事,总归是没有错的。
小超是个年轻的海归,从海外归来后便到了一个大公司做事。因为毕业于名校,又在海外留过学,小超便觉得自己才华横溢、聪明绝顶。不管走到哪里都带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势。上级叫他谈话,小超觉得自己学历比别人高,便高人一等,于是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其他人都是错的。
有一次,一个同事在阅读时遇到一个不认识的单词,便去问他。小超瞥了一眼,说:“就这个啊,这个单词太简单了吧……”弄得那个同事很没面子,从此再没和小超说过话。
对于其他同事的意见,小超一点都没放在心上,他依然我行我素,没有要低调一点的意思。他总是想:“我的能力比他们强,得到的也理应比他们多。”于是有什么好处也不与同事分享,事事都独占头功。
最后,部门里的同事联起手来开始跟这位“优秀的海归”暗中较劲。弄得小超不仅工作完不成,还惨遭领导痛批。最后一身才华无法使,只得卷铺盖走人。
小超的失败,就在于他太高调,不会“夹起尾巴做人”。倘若他能收起自己的锋芒,凡事做得不那么露骨,相信他的才华一定会让他有一番作为。可惜他没有学会“夹起尾巴做人”的智慧,于是被别人记恨,招致祸端。
凡是做大事的人,都有“夹起尾巴做人”的功力。当聪明的时候聪明,当低头的时候低头。必要时夹紧尾巴,做做“糊涂人”,这才是明智之举。懂得这个道理的聪明人,会主动将主角让给别人,而自己心甘情愿地担任配角。这不是做人的耻辱和失败,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策略性的胜出。有时候,我们让出的只是一个虚名,而赢得的却是真正的尊重和实惠。
聪明才智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条件,但如果过于炫耀自我,损害了众人的利益,就必然会惹来众人的嫉恨。就像一个漂亮女人在炫耀自己的美丽时,她就开始变得丑陋了;当一个聪明人在炫耀自己的聪明时,他就开始变得愚蠢了。俗话说,站得越高摔得越狠。如果一直把自己摆在很高的显眼位置,不学会“夹起尾巴做人”,那么随时都有可能被人拉下马来。
事实就是如此,唯我独尊的想法是很危险的,而“夹起尾巴做人”,才能左右逢源,顺利通达。能否掌握这门学问,是决定一个人一生是坎坷不平还是顺风顺水的重要因素。所以,真正的聪明人会在适当的时候夹起尾巴,做到不显山不露水,这样才有机会干出一番大事业。
三国晚期,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有个儿子叫诸葛恪,也算是名门之后。诸葛瑾对他家教很严格,诸葛恪也没让他失望,在很小的时候便表现出了才思敏捷和天资聪颖。邻居都对他赞赏有加,认为他以后的成就将超过他的父亲诸葛瑾。
不过,诸葛瑾并不为有这么一个聪明的儿子而高兴,他反而觉得这个孩子以后会给家族带来麻烦和不幸。为什么呢?诸葛瑾说:“恪虽然聪明,但是刚愎自用,性格又急躁,而且他太爱表现自己,锋芒过于外露,终将引来祸端啊!”
最后,果然不出诸葛瑾所料,诸葛恪长大之后便掌权,独断专行,认为自己什么都是最好,最终招致众怒,被大臣们设计害死,连家族也遭到祸灾。
很多时候,锋芒太露的人往往会招致小人的嫉恨。因此凡想做大事的人,都应该好好修炼“夹起尾巴做人”这一门功课。在这个社会上,才华出众却被众人排挤的人随处可见。
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掌握这种“夹起尾巴做人”的绝学。凡事要多一些深思熟虑,少一些锋芒毕露,千万不要随便把肚子里的“宝贝”倒出来。否则到了最后,肚里的宝贝再多,那也终将成为别人的囊中之物。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张狂,务必要谦虚谨慎,既要不骄不躁,也要不丢本色。
5外愚内智的技巧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
真正的聪明就是外愚内智,它是中国特有的做人做事的大学问和大智慧,也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有些看似聪明的人,总是将自己的精明表现出来,做起事来斤斤计较,到处炫耀,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精明干练。但很多时候,这种人的结果往往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老子有句名言:“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苏东坡补充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
一个真正的智者,应该为人豁达而处世低调。从外表看,这类人看似是糊涂人,其实心如明镜,对什么事都心知肚明。
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于美国乡间的一个小镇上。幼年时的威廉性情较孤僻,而且看起来呆呆傻傻。因此,镇上的一些大人就喜欢和他开玩笑。他们总是拿5美分和10美分的硬币,叫威廉选其中一个,而威廉每次都是选面值较小的5美分,然后众人开始哄笑,都笑他傻。
很多年后,威廉当选美国第9任总统。当他回到家乡时,有人问起这件事,威廉笑着说:“如果当时我选了10美分,你们以后还会和我玩那个游戏吗?你要知道,我每次都选5美分,它们加起来早就超过10美分了。”
外愚内智的人,其实才是真正聪明的人。外愚内智是一种境界,但要做到外愚内智有技巧,一方面要“修”,一方面要“练”。做好以下几点,不求达到内愚外智的某一种境界,但求做人稳定,处世通达。
(1)不在人前炫耀、抬高自己
不在人前炫耀抬高自己,也就是谦逊。如今社会,与人相处只要稍微处理不当,就会惹上不少麻烦。轻则令自己不愉快,重则影响事业、前途发展。一个懂得谦卑的人,也必将受到人们的尊重。谦卑处世,也是做人的一项黄金法则。若为抬高自己而不断吹嘘,只会惹得众人厌。因此,不要在人前夸耀自己,更不要抬高自己、贬低他人。
有只乌鸦,总爱在百鸟前夸耀自己见识广、学问好。
有一次,麻雀说:“都说凤凰是百鸟之王,可是我们都没有见过。”于是大家叽叽喳喳地讨论起来。
乌鸦想在百鸟面前炫耀自己,便神气地说:“我见过凤凰,前几天它还向我点头打招呼呢!”鸟儿们便请求乌鸦带它们去见识一下。
乌鸦昂首挺胸地在前面带路,百鸟紧随其后。到了一所农屋前,乌鸦骄傲地说:“看,那不就是凤凰吗?”鸟儿顺着乌鸦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屋前正站着一只大红公鸡。大家哄笑道:“笨蛋,你连公鸡也不认识,还敢说自己认识凤凰。”
谦逊可以说是一项终生受益的美德,而且谦逊不会给人带来太张扬的印象,一个不常炫耀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懂得积蓄力量的人。
(2)注重内在的修为和智慧
美貌与智慧是我们都想拥有的最诱人的东西。有人说:如果上天怜悯你,它会赐予你美貌;倘若上天眷顾你,它会赐予你智慧。不得不承认,有美貌而无智慧,这是一种遗憾。因此,内在的修为和智慧是我们得道人生的一个大难关。
其实智慧和气质是可以培养的,一个有文化修养的人,大家都会想与之交往。比如说书,书是一种精神遗产,它可以增加一个人的智慧,使人变得聪颖。因此,要做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就要多与书为友。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人,视野也将比其他人开阔,做起事来也会更加成熟、有主见。
(3)不要有太多的抱怨
我们总会听到身边有很多人在抱怨:“真无聊!”“太烦了!”“活着一点意思都没有。”这些抱怨的话,不仅不会让人产生同情心,反而会让人有种排斥心理。整天把抱怨挂在嘴边的人,其实是个很自私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没有人会想听别人抱怨,抱怨只能算是自我发泄、祸害别人的无用功。
一个乐观聪颖的人不会随意抱怨,而是会泰然、乐观地看待生活。抱怨不仅是一种愚蠢的表现,而且太多的抱怨只会让我们性情变得浮躁、不安。人的一生也就短短几十年,若一直带着怨气和悔恨生活,岂不是很遗憾?
(4)言辞委婉,不要直言直语
讲话时要讲究分寸,不可伤害他人。言辞要委婉,这种礼让不是做人处世上的怯懦,而是把无谓的攻击降低到零。凡事要三思而行,说话也不例外。在开口说话之前最好经过一番思考,在确定不会伤害他人感情之后再说出口。
有时候说话不可太直,不要以为你如实相告了,别人就会感激涕零。要知道,这种无所顾忌、率性而为的行为,很可能会伤害到对方。因此,言辞委婉,尽量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这也是一种成熟的处世方法。
(5)相信吃亏是福
中国有句古话叫:“吃亏是福。”有人觉得占便宜是件很满足的事,其实吃亏才是真正的福气,而通常占便宜会招致祸害。有时候,吃亏不仅是种福气,也是种风度。一个处处不肯吃亏的人,容易骄心日盛,一旦有了这种骄狂的态度,则难免侵犯到别人的利益,导致祸灾。
东汉时期,皇帝命人赶来一群羊,每位学士赐一只。但是羊大小不等,肥瘦不一。正在大家左右为难时,一位姓甄的大学士站起来:“一人牵一只吧,我先牵。”
有人不高兴了:“先挑的把大的挑走了,小的给谁呀?”然而出乎大家意料的是,甄学士牵走了一只最瘦小的羊。于是学士们互相谦让,牵上一只羊各自高兴地回家了。这件事传出后,人们还给甄学士起了个有趣的别名,叫“瘦羊学士”。
故事虽小,但甄学士甘愿吃亏的态度却一直被后人传为佳话。会吃亏的人也会知足常乐,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其实这五点综合起来,就是外愚内智的全部精华。外愚内智是种智慧,一个真正的智者会时刻保持冷静,有大气度和宽容心。只有善待这世间的一切,才能做到待人宽容、处世从容。而修炼成了外愚内智的大智慧,自然会感到心灵的自由,获得一种内心的愉悦和平静。
6揣摩人的秉性,灵活地与人相处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世界上每个人的脾气性格各有不同,有些人表现得态度积极,待人温和,但却心底阴暗,城府极深;有些人虽然表面看起来死板傲慢,但却内心善良。针对这种种不同的人,只要我们摸透了他们的秉性区别对待,便可使以后的交往更加顺利。
另外,当我们在感叹“社会不公、小人当道、怀才不遇”时是否想过,可能正是由于自己不够灵活而导致了处世僵硬?由于自己过于“刚毅”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由于自己“自恃清高”而无法与人接近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说明我们没有深刻透彻地摸清他人的秉性,从而导致了自己在与人相处时不够灵活。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彻底地改变自己,做一个“圆滑的老实人”!
在红楼梦中,同样是才貌双全的奇女子,薛宝钗却比黛玉得人心得多。薛宝钗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正是因为她比黛玉多了一项很重要的优点——懂得揣摩人的秉性,圆滑做人。
出自名门望族的小姐薛宝钗,没有现代女子的“公主病”,却温柔懂事,待人知礼,处处为人着想。她对大观园所有的人都很用心,很知礼数,不仅仅是对贾母、王夫人及众姐妹,对下人也是如此。总之,她特别会做人。圆滑的度掌握不好,就是奸诈。但宝钗有着其他小女人没有的胸怀,在下属面前,她温柔待人,没有架子,没有居高临下的傲气;在朋友堆里,她像一个特别能干的大姐姐,能帮朋友把事情漂亮地搞定,但又绝对不用担心她背后玩阴的;而在长辈面前,她又知书达理,礼貌而又谦逊。这一点,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
揣摩人的秉性,是一种处世哲学,虽不高深,却并非人人皆可悟其精义,得其要领。因为处世圆滑,不但需要阅历与智慧,而且要有不问是非之心,善和稀泥之技。
武则天时期,“大周朝”宰相苏味道,因处世圆滑而博得“模棱手”的雅号,他有一句名言,深入浅出地道出了其中奥妙:“处世不欲决断明白,若有错误,必贻咎谴。但模棱以持两端可矣。”谁若能按照苏味道的教导处世,即使一时难以达到他的境界,也算进入“圆滑”的初级阶段了。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保持得和谐友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学会面对复杂的问题,冷静地抓住人际关系中的契合点,不加入其中的纷争当中。友好相处,不计较鸡毛蒜皮,和关系紧张的朋友或同事能够化敌为友,投入活泼生动、富于朝气的大集体中,我们不仅会得到更多的帮助,还会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凡事以和为贵,才能使我们在人生中收获更多宝贵的经验,在社会上亦是如此。
清朝一代文豪纪晓岚,历经了雍正、乾隆、嘉庆三个朝代更迭。他对为人处世就有非常独特的见解,值得我们后人细细思量。在其著作阅微草堂笔记中,他提到与人相处之道时说:“处世圆滑、内心中正、不同流合污而为人谦和。”
这个意思就是说处理具体事情的时候,可以适当掌握尺度,依情况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但是内心一定要诚实忠厚,做人要保持诚信。
生活中不免会接触到一些油滑的人,常常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于这些人,人们是既羡慕他们的这种在别人面前游刃有余的能力,同时也讨厌他们的油滑。但从社会交往的能力和适应力的角度看,为人适当圆滑,是一种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的体现。
那些圆滑,懂得揣摩别人秉性的人往往对所处的环境和他人的感受有着极其敏锐的判断,会根据当时的处境说出在当时最该说的话,做出在当时最该做的事情。这种人通常在各个方面都适应得比较好,能够很快投入到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中。
古时名人徐祯在其著作剪胜野闻记载有这样一则故事,明太祖朱元璋命宫廷画师周玄素在宫殿墙壁上画一幅天下江山图。周玄素怕因画不好而受罚,但是他又不敢不画,便说:“臣不曾遍游九州岛,不敢奉诏。请陛下先草创一个规模,臣然后稍作润色。”朱元璋听他这么说,忽然来了兴致,当即挥毫泼墨,草图构出,大势初成。朱元璋于是又命周玄素为之润色。周玄素答曰:“陛下山河已定,岂可动摇?”朱元璋听闻大喜,只好作罢,未提再加润色之事。
朱元璋曾命画师给自己画像,有好几人因画得太像而被杀掉,其实江山图比人像更加难画,若是犯了朱元璋的忌讳,可就脑袋难保,若是不遵皇命,结果同样可怕。周玄素正是揣摩透了皇帝的秉性,然后灵活巧妙地推掉了很可能惹祸的任务,而又不至于得罪皇帝。尽管朱元璋可能知道周玄素是在耍滑头,但不仅不会加罪于他,反而会欣赏他为人处世的灵活。
像周玄素一样做个圆滑的老实人,就是要做个处世灵活而心态成熟的人;就是要在人际交往中保持适度的弹性,把握说话的分寸,学会婉转和含糊,以保持平衡的人际关系。
重视生活中的应酬,通过一些生活和工作的细节树立好的人缘;同时要与朋友进行真正有价值的交往,在日常生活中建立起深厚的友情。
在工作当中,要与上下级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的利益,明智地推掉与自己不相干的事。
灵活地与人相处,可以让你少走弯路,尽早成功。其实,每一个人要取得成功,仅有很强的工作能力是不够的,你必须两条腿走路,既要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
事实上,由于家庭背景、文化程度、兴趣爱好以及观念的差异,我们所遇到的人也会形形色色、各种各样。这就要求我们圆滑以对,懂得见机行事,灵活与人相处。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复杂多变,各不相同。唯有善于与不同性格的人交往,懂得透彻地揣摩他人的秉性,最终才能在人际关系中如鱼得水,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
7能屈能伸,能刚能柔
水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放入圆碗里它就是圆形,倒入方盒中它就是方形。而且无论是小缝隙还是障碍物,水都照样能钻过去。我们应该像水一样,用不同的生存方式,去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成功就是一段历练的过程,想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像水一样能屈能伸、能刚能柔。庄子认为:“懂得人的行止,立足于自然的规律,居处于自得的环境,明白应变,屈伸自如,就可以说是道的较高境界了。”
俗话说:“大丈夫要能屈能伸。”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我们会遇到艰苦的环境和各种各样的困难,若一味地针锋相对,只会碰得头破血流。但如果能在该低头的时候就低头,则更容易渡过困境,最后收获成功。
作家冯梦龙在智囊中写道:“人与动物一样,当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为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蠖会缩身体,鸷会伏在地上,都是一种会屈伸的表现。
能屈能伸,与其说是生物的一种智慧,不如说是一种生存本能。所以我们在做事的时候也要懂得变通,遇到不能直达的就绕过去,遇到太低的门楣就俯下身。就像小草一样能屈能伸,不堪负荷时便弯曲,负累减轻时便站直身子。
有句话叫:“过刚者易折,善柔者不败。”说的就是做人要当刚则刚、当柔则柔、屈伸有度,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西汉时期,匈奴的首领冒顿权势不稳,处于弱势。邻国的东胡不断对其挑衅,企图找借口灭掉匈奴。
冒顿有匹千里马,它日行千里,全身没有一根杂毛,亮如黑绸缎,被视为国宝。东胡知道后便向匈奴索要,如果不答应,则给了他们攻打匈奴的理由,所以冒顿决定忍痛把宝马拱手送给东胡。
东胡轻易地得到了千里马,便更加狂妄。听说冒顿的妻子很漂亮,东胡国王便说要纳冒顿之妻为妃。匈奴的大臣一听此话,欲与东胡决一死战。但是东胡比匈奴强大,一日发生战争,则会连累诸多百姓,于是冒顿又把爱妻送给了东胡国王。
冒顿表面上对东胡毕恭毕敬,暗地里却在壮大实力,希望有朝一日能一雪前耻。
东胡国王得到千里马和美女后得意至极,又第三次向匈奴索要千里的土地。但此时的匈奴已是实力雄厚、兵精粮足,老百姓安居乐业,远远超过了东胡。于是当东胡使臣来后,冒顿便一改往日的低声下气,他拍案而起,怒吼道:“我国土地,岂可割予他人!东胡国王霸我王后,索我土地,实乃欺人太甚!我们现在要灭掉东胡,以雪国耻!”最后他亲自上阵,众人同仇敌忾,一举消灭了毫无防备的东胡。
在面对耻辱和困境的时候,要冷静地思考,三思而后行,不要因鲁莽而意气用事。要像匈奴国王冒顿一样能屈能伸,保存自己的实力,而不是发动无谓的斗争,要成就大事业,必须得有这样的胸襟和气度。
在中国的历史上,不乏能屈能伸的伟人,卧薪尝胆的勾践,忍受胯下之辱的韩信,等等,他们之所以能成就伟业,是因为他们能屈能伸,能忍常人所不能忍的耻辱和痛苦。
在历史上,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物,为达到自己的目标,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关键的时候能屈能伸,等待最好的时机,从而保全了自己。这说明了能屈能伸、能刚能柔,充分把握事情的分寸,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
当然,这一个“忍”字并非委曲求全,而是在保存实力,等待事情的转机。因为人若太刚强,遇事就会冲动、不顾后果,最后容易受挫;人若太脆弱,遇事就易优柔寡断,最后错失良机。所以只有能刚能柔,屈伸有度,才能在局势不利的情况下脱身,这实为一种反退为进的策略。
王硕在英国读完计算机博士后回国找工作,虽有着博士文凭,但小公司不敢要,大公司又怕留不住,他去了很多公司应聘都未果。最后王硕决定收起所有的学历证明,放低姿态去求职。
正好,有一家公司正在招聘程序输入员,这对于王硕来说可是太简单了,但是他仍一丝不苟,细致认真地干着。没过多久,经理便发现这个新来的程序输入员不一般,他竟能看出程序中的错误。这时,王硕便笑着掏出了学士证书。经理二话没说,给他换了一个对口的岗位。
又过了几个月,经理发现王硕经常提出一些独到的见解,对公司的发展很有帮助,这时王硕又亮出了硕士学位证书,经理看了后又提拔了他。王硕在新的岗位上干得非常出色,经理觉得不可思议,便把他推荐给了董事长,这时候王硕才拿出自己的博士证书,董事长毫无疑问地重用了他。凭借着能刚能柔的态度和辛勤努力,王硕终于取得了胜利。
王硕的成功还在于他的屈伸有度,做人做事就要像王硕一样,因为低姿态只是一时的,暂时的忍辱负重是为了实现更远大的目标和长久的事业。人有时候与机遇往往就差一步之遥,若是能忍受一时的困境,便能达到理想的境界。屈和伸其实就是准备和积蓄的阶段,就像运动员跑步一样,俯身是为了积蓄力量,把全身的力量凝聚到发力点上,然后一跃而起,达到最快的目标。
能屈能伸是一个人生活态度的表现,若达到了刚柔并济的境地,那么生活中遇到再大的困境和挫折都能解决,那么离成功也就不远了。
从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论调:坚守原则、奋斗到底,你最终一定能取得属于自己的成功!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这并不是绝对的,坚守固然没有错,但如果不懂得拐弯,那就是傻。但现实生活中偏偏有那么一些人,撞到南墙也不知回头,看见大海也不知退步,还一头扎进去。这种人我们只能姑且称之为愚昧。到达成功的最优方法是:能屈能伸,能刚能柔。
8见好就收,凡事留有回旋余地
见好就收,凡事留一丝回旋的余地这是一种智慧的处世哲学,意思是说为人处世的尺度要把握好,凡事不可做绝,给彼此都留有一丝余地。不管做什么都要掌握好分寸,适可而止,不可太过。若苦苦相逼,把一件事或一个人逼到了悬崖边,那对双方都不是什么好事。凡事不做绝了,留一丝回旋的余地,在未知的道路上将会更加安全和稳定。
编辑在进行版式设计时要留白;印刷书籍也要留相应的空白。这空白不仅是给自己留余地,同时也是给读者一丝遐想的空间。我们给别人留下空间,同时也是给自己留了一丝退路,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成功。
坠入地狱是英国当代雕塑家安尼什·卡普尔的作品,当时,安尼什就凭借这一雕塑一举成名。
有一天,英国一名记者采访了安尼什·卡普尔。这位记者也是一个雕塑爱好者,在聊了一阵后,他向安尼什·卡普尔请教怎样才能塑造出一个完美的作品。
安尼什·卡普尔说笑着说:“其实根本没有什么秘诀,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来讲,要当好一名雕塑家,要塑造出一个好作品,只要做到两点就可以了:一是要把鼻子雕大一点;二就是要把眼睛雕小一点。”
记者对这个答案感到很迷惑,于是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而且鼻子大眼睛小的话,那雕出的人像岂不会很难看吗?”
安尼什大笑起来,解释道:“因为鼻子大眼睛小,才会有修改的余地啊!如果鼻子大了,就可以往小里修改;如果眼睛小了,则可以雕刻得大一点。反之,如果一开始就把鼻子雕小了,便无法再加大;而眼睛如果雕大了,要想再改小可就太难了。”
记者笑了笑,顿时明白了留有余地的智慧。
其实仔细想想,安尼什留有一丝余地的智慧,在做人做事上也可以有很好的体现。也就是说,为人处世,要给自己和他人留一丝回旋的余地,话不可说满、事不可做绝。这既是一种美德、智慧,也是一份情怀。
俗话说得好:“留得肥大能改小,难愁瘠薄难厚加。”做衣服要如此,见好就收,留一丝余地,做人做事亦如此。留有余地虽只是一个很小的细节,但却能决定成败。一个老练的雕艺人,都会在进行创作时,从上到下、从前到后、由表及内、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留有余地。
其实见好就收,凡事留一丝余地,同时也是给自己留一条后路。这是做人处世中很关键的一个策略,也是一种审时度势后的思想升华。余地和后路每个人都有,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够为自己留出来。这一条后路,既是一种保全自我的策略,也是一次再生的机会。
总的来说,不论是说话还是办事我们都要拿捏好分寸,见好就收。千万不要把事情做绝,这样自己以后才不至于行至绝处。
在一个深夜,科朗先生加班回来。突然看见自己门口有一个人在东张西望,另一个在撬门锁。科朗先生毫不犹豫地拨打了报警电话,就在这两个小偷被押上警车的一瞬间,科朗先生发现他们都还只是孩子,其中小的一个仅有10岁。
经过法院审判,他们本应该被判半年监禁,但是科朗先生于心不忍,觉得这事还有回旋的余地。于是向法官求情道:“法官大人,我请求您,让他们为我做半年的劳动作为惩罚吧!”
经过科朗先生的再三求情,陪审团最终通过了请求。科朗先生把他们带回自己家里,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友好地对待他们。不仅教他们学习,还和他们一起吃饭劳动,讲做人的道理。半年后,两个孩子不仅身体强健了,还学会了各种技能,而且他们已经不愿离开科朗先生了。科朗先生说:“你们还年轻,应该有更大的作为。”
很多年后,两个孩子一个成了一家大公司的经理,另一个则成了大学教授。而且每年的这个时候,他们都会赶来与科朗先生聚在一起。
科朗先生本可送他们去监狱接受惩罚,但是他没有这么做。凡事不可做绝,见好就收,留一丝余地比较好。于是科朗先生在解救了他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相反,如果科朗先生没有这么做,而是把孩子送进监狱,那么半年后他们出来还是小偷,说不定还会向科朗先生报复。做事不留余地,那么以后遭灾的也许是我们自己。
人在社会上,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留有余地。就像话不可说满,事不能做绝一样,留一丝回旋的余地,才会有足够的弹性空间。见好就收,这是一颗潜在的种子,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它会开花、结果,最终让大家都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