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爱国教育 >汉语文化与国际视野 > 第三章 汉语国际教育与国际汉学3
第三章 汉语国际教育与国际汉学3
作者:印平   |  字数:11397  |  更新时间:2015-04-03 14:20:06  |  分类:

爱国教育

如果相同或同类语词拼音形式不统一,会给学习者造成混乱。学习词典应根据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同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规律和国际读者习得汉语的特点,进行相对合理的取舍。

4拼音错误(例很多,未尽举)

据笔者粗略统计,“徐本”中出现的拼音错误有100多处,现择其要者以说明问题。

错误类型页码词目相关词语错误的拼音正确的拼音

声调错误33倍价钱jiqinjiqian

773深刻1原因yunynyunyn

810书架小说xioshuxioshu

声母错误50别的的bede

766烧1现在xinxixinzi

259份1新娘xnlingxnning

韵母错误465戒可惜kxkx

501卷2卷jinjun

496橘子剥bbo

综合错误122创作2年轻人Mnqngrnninqngrn

571连续2随时sususush

514看3最zhzu

“啊”音变错误198顶3他这个人呀yana/a(哪/啊)

(主要由错读造635哪里4互相帮助呀yawa/a(哇/啊)

成)1059有用有什么用呀yanga/a(啊)

2啊5你们吃啊yara/a(啊)

对于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来学习的初学者来说,汉语拼音就像行路不便者的拐杖,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拼音不正确,就可能误导他们的学习,或者至少造成学习的困难。因此,编撰者应在词典的准确与规范方面慎之再慎,尽量减少失误。

“徐本”是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新生代,瑕瑜互见是很正常的。正因为它存在着一些不足,才更需要呵护与扶持。下面,笔者结合韩国学生学习汉语的实际情况,对“徐本”提出几点建议,以供编辑者参考。

(一)关注国别因素,使词典分级更加合理

关于词典的服务对象,“徐本”的“说明”部分开宗明义:“(初级本)是为帮助具有初级汉语水平的外国人学习汉语而编写的。”从我们在教学中试用这本词典的情况来看,已掌握500左右汉语词汇的大学中文系学生大部分不会使用本词典,不易理解例句的意思,只能在双语词典的帮助下一个一个地查找相关词语,才能弄懂示例,而他们大都不愿做这样的苦工;二年级的学生则不同,他们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有的词只看解释句就可以猜出它的意思,有的句子只需查一两个词就能明白它的含义,但他们反映:收词较少,差不多一半以上的词条是已经学过的,他们需要中级版的汉语学习词典。

如果“具有初级汉语水平”是确指相当于HSK3级、4级、5级水平的,那么刚入门者和相当于HSK1级、2级水平的则被排除在外,不适合使用初级版的“徐本”。可是,词典上“初级”二字勾起读者的第一联想是:给初学者用的。既然如此,可否对“初级”进行重新定位呢?

倘若“初级”针对的是刚开始学的、水平低的学习者,那么,初级版“徐本”最好要考虑“国别”的因素。笔者认为,初学者特别需要国别化的学习词典,否则,连例句都看不懂,词典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比如韩国初学者,手头如果有一本精选了最高频汉、韩词汇的初级版汉语双语学习词典,那就更加有助于查阅、自学。当读者进入中级阶段的学习时,再使用中级版汉语单语学习词典,方能得心应手。

当然,给词典分级远不是一两句话就可以解决的,需要做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和繁重的编辑工作,但可以肯定的是,分级越合理,便越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不同级别词典的作用。

(二)适当比较,解难释疑

学习词典的突出特点在于让学习者掌握词的用法。有些词看似相近,意义上差不多,但在语法上、用法上却不相同。因此,外国初学者即使看了解释和例证,也仍然不能分清彼此。例如“刚——刚刚——刚才”、“对——对于”、“把——将”、“希望(名)——愿望”等,若对这些词适当加些补充说明,将减少习得难度。

(三)胸有读者,细化理解环境

“徐本”的主要读者是外国人,有些词句对中国人来说理解不是问题,可对外国人而言就不好理解了,如:

第105页抽“你想抽一道多少分的题?我想抽一道三十分的题。”

第215页队“下午我们要在操场上练队。”

第816页甩“向右看齐的时候要甩头。”

这些句子在没有更多语境的情况下,外国学生就不能理解。因此,有必要提供更详细的上下文。

再如“这/那/哪”有时读“zh/n/n”,有时读“zhi/ni/ni”,什么时候读什么音,外国人摸不清规律。若能附注简要说明,则可帮助其掌握读音规律。

结语

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对外交往日益频繁,汉语的作用日显重要,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反观国内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及与之有密切关系的学习词典学的发展现况,却似乎不十分乐观:像样的外汉学习词典不太多见,而且编写方法大都比较守旧,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而初级本单语外向型词典“徐本”异军突起,以其崭新的编撰理念和务实的编辑处理方式令人刮目相看。它在外汉学习词典应如何根据目标读者的水平、国别和学习特点来区分等级、确定规模、强化学习功能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虽然“徐本”因为新生而有缺憾,但我们相信,瑕不能掩瑜,在各方人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它将日趋完善。我们也期待着,由于“徐本”的问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的编撰能够出现一个视阈开阔、针对性强的全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本会编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编高等学校外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大纲(长期进修),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2年。

[3]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办公室编汉语水平考试大纲(初、中等),现代出版社,1996年。

[4]李晓琪等编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

[5]徐玉敏主编当代汉语学习词典(初级本),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5年。

[6]于海江实用性是辞书的生命,辞书研究,2005年第1期。

[7]郑定欧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一),香港:香港城市大学,2005年。

[8]郑定欧、李禄兴、蔡永强主编对外汉语学习词典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二),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9]张伟、杜健编纂汉语学习词典的几点理论思考,辞书研究,1999年第5期。

[10]王力理想的字典,龙虫并雕斋文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

[11]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探索,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87年。

[12]李晓琪外国留学生现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编纂散论,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第3期。

[13]郭锐语文词典的词性标注问题,中国语文,1999年第2期。

[14]程容汉语辞书中词性标注引发的相关问题,中国语文,1999年第3期。

[15]鲁健骥、吕文华编写对外汉语单语学习词典的尝试与思考,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第1期。

关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动词“来”“去”的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严格地讲,“对外汉语教学”的提法不够严谨,因为,在中国国内对少数民族同胞进行汉语教学,不能说是“对外”;在国外,外籍教师教汉语,也不能说是“对外”。不过,由于这一说法已经约定俗成,而且长度较短,比较顺口,也就沿用下来了。较为科学的说法应该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在我承担的韩国学生汉语综合课和汉语听力课的教学过程中,曾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的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一年级汉语教程第二册(上)和汉语听力教程第二册。这两本教材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两本书同步课文中的词汇和语法点互相复现,大大增加了学生就相同语言点进行反复练习的机会。例如,前者的第四十课(也就是韩语版的第十课)和后者的第九课教学进度差不多(前者的第三十六课即韩语版的第六课为复习课),两课都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语法项目:趋向动词“来”“去”作补语。两课中都安排了大量的“来”“去”练习供学生训练。

笔者在汉语教程第四十课的教学中发现,课文后的“语法”部分对“来”“去”的解释看上去是清楚的:表示动作向着说话人或所谈及事物的方向时用“来”;表示动作背着说话人或所谈及事物的方向时用“去”。关于简单趋向补语,课本又进一步说明:宾语是处所词时,要放在动词之后,“来”“去”之前。宾语是表示事物的词语时,可放在“来”“去”之前,也可放在“来”“去”之后。可以说,课本对“来”“去”的解说,不可谓不正确,绝大部分学生也能据此给出相关练习的符合课本解说的答案,现摘录如下:

练习(五)朗读下列各组对话并指出说话人或话中人的位置

例:

说话人所在位置

A:就要开车了,快下来吧。A在:下边

B:好。我马上就下去。(也可“下来”)B在:上边

1A:她上来了吗?A在:上边(也可“下边”)

B:还没有呢。她在:下边

3A:外面太冷,快进屋来说吧。A在:里边

B:我马上就进去。(也可“进来”)B在:外边

7A:你爸爸回家去了吗?(也可“回来”)A在:家外边

B:回来了。B在:家里边

练习(七)用“动词来/去”填空

我正在屋里做饭的时候,小林打来了一个电话。她说她刚开完学术讨论会回来了。经过香港的时候她到小赵家去了。小赵让她给我带来—些东西,还捎来一封信。小林说:“王老师,我给你送去(也可‘送来’)。”我说:“我过去(也可‘过来’)取吧。”她说:“我正好要上楼去(也可‘来’)办点事,顺便就给你带/送去(也可‘带/送来’)了。”

一会儿,小林从楼下上来了。她给我带/送来了小赵的东西和信,我不好意思地说:“麻烦你跑一趟,快进屋来坐—会儿。”小林说:“不了,我不进去(也可‘进来’)了,我爱人还在楼下等我呢。”说完,她就下楼去了。

练习(九)怎么说

1A:(在家里)外面太冷,快进屋来吧。

B:(在屋外)我不进去(也可“进来”)了。

3A:(在车上)你上来吗?

B:(在车下)我不上去(也可“上来”)了。

5A:(在办公室)小林,你能过来一下吗?

B:(在办公室)好,我马上过去(也可“过来”)。

假定学生做对了课本中所有有关趋向动词“来”“去”的练习,我们这—段的教学是不是就大功告成了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这充其量只能说学生获得了这方面的语言知识,并不就一定代表他们具有了相应的语言能力。

当我告诉学生,练习(五)1A在下边也可以问:“她上来了吗?”当然还可以问:“她上去了吗?”以及练习中划线部分的“去”有的可以换成“来”(见括号中)的时候,他们都困惑地瞪大了眼睛,我读懂了他们的不理解:“来——去”是截然相反的两个词,怎么可以在同一位置上互换而不影响句子的意思呢?

很显然,教授语言知识教给语言能力。这一点在第二语言的教学中表现得尤其突出。对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来说,如何教会汉语为非母语的学生把语言层面的“来”“去”活化为言语层面的“来”“去”,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二、力避两种不适当的教学处理方式

趋向动词是汉语中颇具特色的一类词,事实上趋向动词的教学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之—。趋向动词的句法、语义功能呈现出从实在、可感的空间位移到意义比较空虚的状态。这种复杂性让人觉得趋向动词的语义变化多端,难以捉摸。卢英顺认知观与对外汉语教学,汉语学习,2004年第1期。

正因为如此,对于学生们关于什么情况下用“来”,什么情况下用“去”,以及为什么这么用的疑惑,有些缺乏经验、缺乏研究的教学者往往采取两种做法:一是一言以蔽之“这是汉语的习惯”。二是让学生机械练习,希冀通过大量练习使学习者“习得”“来”“去”的用法,类似将儿童习得母语的经验推行应用到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中来,这也曾是一段时期内在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中很受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陈宏、吴勇毅等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语言学科目考试指南,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3年,第5759页。

两种做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讲“为什么”,不去指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和有意义的训练。

前者是对外汉语教学中最忌讳的一句话,有敷衍、搪塞之嫌,是学生最不愿意、最害怕听到的回答,它硬生生地把学生的“为什么”给顶回去了。这种回答会影响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5页。后者尚可归为—种教学方法——直接法(或曰“自然法”),然而,把它运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却违背了教学的最高原则——因材施教。对外汉语教学面对的是汉语为非母语的求学者,年龄一般在二十到五十岁不等,和幼儿相比,他们错过了学习一种语言的黄金时段(根据十八、十九世纪以来对儿童语言发展研究的公论,一个人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是十二、十三岁以前)。我们知道幼儿习得母语,在他们开口说话前,已经有了少则七八个月,多则十几个月的对语言的感知和积累,这个阶段尽管幼儿尚不能用哪怕最简单的词来表达他们的要求,但是他们生活在这样一个语言环境中,已经通过听觉、视觉多种途径感知了这种语言。这个阶段的积累,对以后幼儿言语的习得作了充分的铺垫。徐子亮汉字的认知及教学方法,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1999年。而成年人学习第二语言,恰恰缺乏这个十分重要且对语言学习直接产生潜在影响的学习前自然接触的阶段。因此,套用“幼儿学语”的方式教授成年学习者学习第二语言,是不合适的。我们应当注意到,成年学习者有其自身的学习优势:学习较有目的性、主动性,理解能力更强。教师可因势利导,提倡并促使其在理解语言知识和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有意义的训练。

陆俭明先生曾经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要大讲语法,特别是不要一条一条地大讲语法规则,而要善于点拨,这对一个汉语老师来说,要求不是低了,而是高了。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304页。笔者个人对这段话推而广之的理解是,作为一个对外汉语老师,要想达到“点拨”学生的高度,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第一,要有扎实的汉语基础知识;第二,要有发现、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对语言规则不要“大讲”,而要“点拨”,恰怡是建立在对一系列的语言规则了然于胸,并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勤于研究的基础之上的。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真正习得“来”与“去”,道理是—样的。

三、“来”“去”的用法及语义功能

欲给学生一瓢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要讲清趋向动词“来”“去”的问题,教者得对“来”“去”的用法、语义功能等有比较深透的把握。下面,笔者根据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实例,对“来”“去”的用法及语义功能作一个梳理。

1“来/去”单独作一般的趋向动词,在句子的谓语里充当主要成分。“来”表示从别处到说话人或所谈及的人/事物所在地;“去”表示从说话人或所谈及的人/事物所在地到别的地方

(1)老师让我们明天七点半来学校。(汉语听力教程)

(2)对不起,我来晚了。(汉语教程)

(3)有—天,我的笔又都用完了,正好同事小李要去商店,我就请他帮我买笔。(汉语听力教程)

(4)林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坐车去展览馆参观。(汉语教程)

(5)总公司的张经理五月十号左右要来广州,十五号去上海参加一个会,二十几号回北京。(汉语听力教程)

2V“来/去”作补语,说明动作的趋向

(6)张东最喜欢爬山了,你看,他都爬到最上边儿了,咱们也快上去吧。哎,王丽,你们快上来呀。(汉语听力教程)

(7)女:小明,快下来,那太危险,怎么到窗户上去了?

男:我的球跑到这儿来了。我马上下去。(汉语听力教程)

(8)我过去取吧(汉语教程)

(9)女:小王,慢走啊,以后有时间就过来玩啊。

男:好,好。李老师,您不用送,别出来了。(汉语听力教程)

(10)我不进去了。我爱人还在楼下等我,我们要出去办点儿事。(汉语教程)

(11)女:哎,老李,你在家呢?你怎么今天回来得比我早啊?

男:早什么啊,我还得回去……(汉语听力教程)

(12)他让我向您问好,还给您捎来一封信和一些东西。我想给您送去。(汉语教程)

(13)上个月小王借去的那几本书还来了没有?(汉语听力教程)

(14)小李的爸爸从北京打来电话。(汉语听力教程)

(15)小王,下雨了,别人都进屋去了,你怎么还站在这儿?(汉语听力教程)

(16)我正好要下楼去,顺便就给您带去了。(汉语教程)

3“来/去”VP,表示要做某事

(17)小王,你回来了,刚才山本来找过你。(汉语听力教程)

(18)哎,碗还没洗呢,你去洗吧。(汉语听力教程)

(19)你上午怎么没来上课?(汉语教程)

(20)我们今天去参观出土文物展览。(汉语教程)

(21)早上去开会的时候,房间的钥匙都交给服务员。(汉语教程)

4V1P(或介词短语)“来/去”V2P,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22)我爱人的工作就是这点儿不好,—个月得有二十天不在北京,要到别的城市去出差,像广州、上海什么的,经常去。(汉语听力教程)

(23)她忘带照相机了,又回宿舍去拿了。(汉语教程)

(24)小李是陪他女朋友的爸爸来看病的。(汉语听力教程)

(25)下午我们到医院去看看小马吧。(汉语教程)

(26)他是利用周末的时间去打工的,平时没去过。(汉语听力教程)

可以看出,从第一到第四种用法,“来”“去”的意义是由实逐步到虚的:第—种用法中的“来”“去”,意义最实在,本身就是表示由彼及此或由此及彼的动作的,具体可感。第二种“来”“去”表示前面动词的运动趋向。第三种情况比较特殊,虽然“来”“去”仍然保留着运动趋向的意义,但在句子结构上似乎可有可无,少了“来”“去”,句子照样说得通,语流也顺畅。难怪学界有种看法是:不用“来”“去”,句子的基本意思不变。吕叔湘等现代汉语八百词,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四种情况也比较特殊,除了趋向意义之外,“来”“去”兼有连接前后句子成分的作用,词汇意义明显虚化。

四、“来”“去”互换现象的分析

“来”“去”语义的虚化,有研究者称之为“空灵”,曹艳芝也说“来”“去”的空灵性,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曹文所提“空灵性”源自高耀墀现代汉语语法(修订本)一书中的“含义空灵”。意思一样,都是“来”“去”有时不表示趋向的实义,特别是起连接作用的时候。朱德熙先生在其大作语法讲义1242一节中就“来”“去”的语义虚化以及能否互换问题作过这样的分析(例句序号为笔者所加):

“来”和“去”仍旧保留着运动趋向的意义。有时候,“来”“去”只起连接的作用,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例如:

1用坚忍不拔的精神去克服困难。

2要按照专业的性质来进行改组。

前—句的“去”换成“来”,后一句的“来”换成“去”,意思没有多大的差别。如果V2的宾语是代词“我”或“你”,情形就不同。例如:

3他们打算用这个办法来帮助我。

4他们打算用这个办法来帮助你。

这两句里的“来”不能换成“去”。如果宾语是“他”,用“来”用“去”都可以:

5他们打算用这个办法去帮助他。

6他们打算用这个办法来帮助他。

前—句用“去”,可能是因为说话时“他”不在场,也可能“他”在场,只是说话的人心理上觉得“你”“我”是一方,“他”是另一方。后一句用“来”,可能因为说话时“他”在场,也可能“他”不在场,不过说话的人心理上觉得“你”“我”和“他”在—块儿。

按照朱先生的分析,当“来”“去”“只起连接的作用,没有什么实在的意思”时,常可以互换使用而不影响句子的基本意思,但要受一定条件限制:V2的宾语是代词“我”或“你”,只能用“来”,不能用“去”(例34);若V2的宾语是代词“他”,则不受此限,用“来”用“去”都可以。

有研究者不赞同朱先生对例4的分析,曹艳芝也说“来”“去”的空灵性,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认为:应该把“我”作V2的一类宾语,这—类句子中的“来”不能换成“去”。把“你”和“他”作V2的另一类宾语,这一类句中用“来”用“去”均可。也就是说例4中的“来”可以换成“去”,并举例解说(例句序号为笔者所加):

7他打算用这个办法来帮助你

8他打算用这个办法去帮助你

这两句中间有隐含的转述者“我”。用“来”,是“我”告诉“你”,“他”会由远处来到此地,三者将在一块。用“去”,是表示“我”和“他”是一方,V2的宾语“你”是另一方,我只是告诉“你”,“他”会由此地去“你”那里帮助“你”。

这个分析有一定道理。可是,该作者对“来”“去”互换所设的另外的条件限制却是笔者不敢苟同的,摘录如下(例句序号为笔者所加):

9你打算用这个办法来帮助我吗?

10你打算用这个办法去帮助我吗?

这两句是V2的宾语“我”问的话,我肯定在此地,只可能是“你”从远处来到“我”这里,因此只能用“来”。

11他打算用这个办法来帮助我。

12他打算用这个办法去帮助我。

这两句中间有一个隐含的听话者“你”,是“我”在向“你”转述,“我”只可能在此地。“他”由心理上的彼处来到“我”此地,三者将在一块,所以只能用“来”,不能用“去”。曹艳芝也说“来”“去”的空灵性,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也就是说,当句子的主语为第二或第三人称代词,V2的宾语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时,只能用“来”,不能用“去”。再换个角度简单地说,这一类句子中只要V2的宾语是第一人称代词,就只可用“来”,不可用“去”。

窃以为,这个结论下得太死了。例1012的作者否定这两句的重要理由是“我”“肯定在此地”或“只可能在此地”。这实质上跟朱先生认为例4的“来”不能换成“去”的理由差不多。其实,例1012也可以用“去”的,稍后再加分析。

值得肯定的一点是:关注“来”“去”问题的研究者几乎都注意到了“来”“去”表趋向的意义有虚化的一面,其重要标志之—是,“来”“去”已不表示物理世界的空间位移,而是心理世界的位移(以下称“心理位移”)。

当人们处于交际活动中时,也就进入了语言的使用过程。从广义的认知角度看,语言的使用过程也是认知处理过程、心理活动过程。因此,语言的研究必然会涉及交际主体的心理活动。

为什么在“来”“去”互换问题上会有不同看法?原因就在于:对交际各方能否实现心理位移以及如何位移,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像34句,在说话人也就是作者的心里,V2的宾语“我”和“你”都在此地,所以只能用“来”,不能换作“去”。1012句的作者认定,说话的“我”肯定在、只能在此地,因而,用“去”的话,句子不成立。二者有—个交叉点,就是当主语是人称代词,V2的宾语为第一人称时,V2前决不能用“去”。换句话说,在他们看来,处在这一类句子中V2之后的“我”不能作心理位移。

如果孤立地看341012这几个例句,作者得出的结论似乎很有道理。但是,若将其放到语用环境中,那么,“我”不是不可能作心理位移的。比如:

13明天要是我带的钱不够,你打算用这个办法去帮助我吗?(假定“这个办法”是刷你的信用卡。)

14万一行李超重,他打算用这个办法去帮助我。(假定“这个办法”是送“我”到机场的“他”帮“我”拿出—些不太重要的东西带回家。)

15我在云南的时候,他们很想去采访我。“他们很想去采访我”是被曹艳芝女士否定的句子。参见曹艳芝也说“来”“去”的空灵性,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5期。

例131415如果用“来”,完全没有问题,用“去”,也是说得通的:13句“你”打算帮助的是设想中明天可能会遇到“钱不够”这一难题的彼时彼地的那个“我”,而不是眼前跟“你”说话的这个“我”;14句“他”打算帮助的“我”是设想中“行李超重”的彼时彼地的那个“我”,也不是现在正在说话的这个“我”;15句“他们”过去曾想采访的“我”,是当时在云南的那个“我”。

可见,1012句V2后边的“我”也是可以在心理上实现位移的,事实上,生活中这类句子也说的。心理位移一般是说话人对方位、动作向背视角的主观设定。既然是主观设定,说话人所在方位等也在设定范围之内。因此,不可轻易地就把这类句子“枪毙”了。

教学者将“来”“去”互换现象分析透彻,对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来”与“去”十分重要。如果学生明白了“来”“去”涉及的位移主体不仅可以作看得见的位置移动,也可以在心理世界进行移动,那么,像前文所摘练习(五)(七)(九)中为什么有些句子既能用“去”又能用“来”这样的问题,便不难解决。

五、关于“来”“去”的教学

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之所在。王希杰修辞学通论,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68页。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产生正确的语用行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总目标就是培养外国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而得当的教学方法是让学生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这种能力的重要保证。

在此,笔者根据近些年来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就“来”“去”的教学方法问题,提出一己之见,以供参考。

1围绕课文总结归纳

“来”“去”这个知识点一般出现在对外汉语低年级教材中,教学对象处在初级汉语学习阶段,对他们而言,汉语言材料的积累非常有限,词汇量不够大。在这种时候,如果干巴巴地大讲特讲—条条的语言规则,恐怕只会让学生感到恐惧、无趣以至厌烦,对后面阶段的学习极为不利。反之,如果我们在疏通了课文、学生理解了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中有关“来”“去”的句子适当分分类(如本文第三部分),再分门别类地讲清语义及用法——注意:尤其要突出“趋向”的语义,因为即便在有些情况下“来”“去”的趋向义“虚化”了,也不等于“虚无”,多少都留有“趋向”的“余音”——这样,学生有了一定量具体的句子打底,也就是说有了感性认识以后,可能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不过要注意,讲授的语言一定要浅显、简洁,切忌将学术研究中的术语—股脑儿地“灌”给学生,增加其学习的负担。

2有所侧重加强针对性

“来”“去”的用法不止一两种,语义也比较复杂。如何才能卓有成效地让外国学生“习得”呢?在笔者看来,教学中有所侧重,方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来”“去”的第一种用法几乎不需要讲解,学生懂得“来”“去”的含义就能用了。

“来”“去”的第二种含义即“运动趋向”义也比较实在,书本上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也没什么问题,关键是要告诉学生,在实际使用中(即在交际场中)“来”“去”涉及的对象所在方位或动作的向背是可以主观设定(即作心理位移)的。中国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

A(在电话这头)你什么时候回来?

B(在电话那头)6点以后回来。

C(在楼下)快下来吧,车已经在等着了。

D(在楼上)我马上就下来。

E1(在屋外)这是小王买的东西,托我带给你的。

F(在屋内)噢,谢谢!快进来坐会儿吧。

E2(在屋外)我不进来了,还有点儿事要办。再见!

B、D、E2句,若以说话人所在位置为基点,应该用“回去”、“下去”、“进去”,但在日常交际(特别是口语)中,说话人常常在心理上将自己位移至听话者一边,仿佛近在眼前的面对面交谈,因此才有了B、D、E2句这样的表达。本文开头部分摘录的练习(五)(七)(九)中划线部分有的“去”之所以能够换成“来”,跟B、D、E2句同理。

“来”“去”的第三种用法,虽然有专家认为,其中的“来”“去”可以拿掉而不影响句子的基本意思(因为趋向义虚化了),可是如前文所言,笔者认为“虚化”不是“虚无”,用不用“来”“去”,句义还是有差别的。比如(17)句用了“来”,表示“山本到这里找过你”;去掉“来”,只是陈述一下“山本找过你”这件事,至于山本到什么地方找过你,我们不知道。例(18)用了“去”,表明还没洗的“碗”在别处,不在眼前:去掉“去”,就只是命令“你洗碗”。例(19)(20)(21)句同理。用了“来”“去”的句子还可以找到“趋向”的影子,这—点要解释清楚,否则学生不明白为什么有时用“来”“去”,有时又不用,还是—笔糊涂账。

关于第四种用法,教师不妨这样操作:先提取课文中这一类句子,如(22)—(26)句,扼要分析一下它们的语法结构“V1P来/去V2P”,再讲解含“来/去”的句子语义以及“来/去”所起的作用,比如:(22)句用“去”,意味着“我爱人”出差的城市远离自己所在地“北京”。“到别的城市”的目的是“出差”。“去”连接行为与目的。再如例(23)用“去”表示“宿舍”背离“她”当时所在地。“去”连接了“回宿舍”的行为和“拿(照相机)”的目的。例(24)(25)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