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出版图书 > 人物传记 >康熙教子密语 > 第九章 希贤希圣谁能阻挡
第九章 希贤希圣谁能阻挡
作者:赵润田   |  字数:5447  |  更新时间:2015-04-03 14:46:43  |  分类:

人物传记

训曰: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圣人一生只在志学一言。又,实能学而不厌,此圣人之所以为圣也。千古圣贤与我同类人,何为甘于自弃而不学?苟志于学,希贤希圣,孰能御之?是故志学乃作圣之第一义也。

注解

“子曰”句:见论语·为政。苟:如果。希贤希圣:指希望达到圣贤的境界。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时,就立志于学习。”贯穿圣人一生的一句话,就是“立志于学习”。另外,真正能够做到学习了但时时不感到满足,这就是圣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圣人的原因。自古以来的圣贤和我们都是同一类人,为什么要甘心于自暴自弃而不好好学习呢?假如有志于学习,希求达到圣贤境界的愿望又有谁能够阻挡得了呢?因此说,立志于学习是作为圣人的第一要义。

评语

在闲暇的时候不要轻易浪费宝贵时光,要利用空闲读书,等到忙碌紧张时就会有受益不尽之感;当安闲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等到大批量的工作一旦到来才会有从中得利之感;当你一个人静静地在无人处却能保持你光明磊落的胸怀,既不生邪念也不做坏事,专心致志于学习,那你在众人面前,在工作中就会受到人们的尊重。

虚心向学习人之善

训曰:人心虚则所学进,盈则所学退。朕生性好问。虽极粗鄙之人,彼亦有中理之言。朕于此等处决不遗弃,必搜其源而切记之,并不以为自知自能而弃人之善也。

注解

盈:满。此处作自满解。粗鄙:粗野鄙陋。中理:合理。

译文

人虚心,那么他的学习才有进步,自满了,他的学习就要落后。我天性好问,即使是没有文化的下等人,他们有时也能说出非常有道理的话。而我对于这些没有文化的下等人的言论决不嫌弃,一定要寻根究底地问出个来由,并好好地牢记在心,并不认为自己懂得了,也有能力了,就放弃学习别人的长处。

评语

一个人应该有自知之明,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摆正自己的位置,保持自谦上进的品质。即使是为国家立下大功,成为天下崇拜的英雄伟人,假如自己产生自夸功勋的念头,把自己沉浸在一个荣誉的花环中,不思进取,那么,大功不但会在自傲中丧失,说不定为此还会招来意外的祸。俗话说“骄傲使人落后”,“谦受益,满招损”就是这个道理。

一个人的功劳只能代表过去,未来的一切都必须重新开始。所以做人必须切实排除这个“满”和“盈”字。

一字未明必加寻绎

训曰:朕自幼读书,间有一字未明,必加寻绎,务至明惬于心而后已。不特读书为然,治天下国家亦不外是也。

注解

间:间或。寻绎:推求,探索。明惬:明白,快意。

译文

我从小读书,倘若读到其中有一个字不明白,就一定要多方探寻、究问,把它弄到彻底明白,心里才踏实。不仅读书是这样,治理天下国家也毫不例外。

评语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做事做人,都应该一丝不苟,寻根究底。事实上,正是这些最基本最粗浅的日常道理,奠定了一个人一生的作为;作为君王的品性,则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安危。如此,又怎么能说是小道理呢?

研读古书审其大义

训曰:读古人书,当审其大义之所在,所谓一以贯之也。若其字句之间,即古人亦互有异同,不必指摘辩驳,以自伸一偏之说。

注解

审:仔细观察、研究。一以贯之:用一种道理贯穿于事物之中。伸:陈述,说明。偏:片面。

译文

阅读古代人的书籍,应该仔细研究它的主要意义在哪里,也就是所谓的贯穿于事物之中的一种道理。至于书中字句之间的问题,即使是古人也各不相同,不必寻章摘句加以辨析反驳,用来证明自己的一家之言。

评语

康熙在这篇庭训中,要求儿孙后代在读书时应注意书本的中心思想,切不可沉溺于章句辞藻,在形式问题上钻研,更不可执拗地与他人辩驳或者至死不悟地考证。寻求“微言大意”是考据学家的事,而不是君王的所作所为。

知之为知不知为非

训曰:人多强不知以为知,乃大非善事。是故孔子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朕自幼即如此。每见高年人,必问其已往经历之事而切记于心,决不自以为知而不访于人也。

译文

人大多不懂而装懂,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因此孔子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我自小就是按照孔子的教导这样做的。我每每见到年事已高的人,一定要问问他们以前经历的事,并把他们谈的事牢记在心中,决不自以为知道了,就不去请教、询问别人。

评语

不懂装懂,甚至强词夺理,这种人只能自害其身。康熙谆谆教诲子孙,切勿不懂装懂,必须向比自己年高的长者请教学习,这才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正确态度。

权变为雄惟时惟事

训曰:古人有言:“反经合理谓之权。”先儒亦有论其非者。盖天下止有一经常不易之理,时有推迁,世有变易,随时斟酌、权衡轻重而不失其经,此即所谓权也。岂有反经而谓之行权者乎!

注解

反经:意为不合于常法,权宜行事。

译文

古人说:“不合于常法却合于事理,这就叫做权宜或权变。”以前的儒家也曾论述过这种做法不尽合理之处。因为,世界上只有一种经常存在而从不变的法则,时间迁移,世事变易,随时比较权衡轻重、主次,但又不能丢掉那经常不变的法则,这就叫做“权”。哪有什么既违反亘古不变法则,而又称之为运用权宜的情况呢?

评语

篇中告诫儿孙,时间在不断推移,世事多变,因此制定政策要随已变化的情况而变化,但法则——封建伦理秩序却是永远不会变的。在这里,最高统治者关于处变策略的认识,通权达变而不背离基本法则的处事方式等,不无辩证法的色彩。但所谓“行权不能反经”的说法,却未跳出“天不变,道亦不变”的思维模式。究其原因,是未认识到封建社会形态终究要被历史淘汰。

善恶邪正瞭焉眊焉

训曰:孟子云:“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此诚然也。看来,人之善恶系于目者甚显,非止眸子之明暗有人焉,其视人也常有一种彷徨不定之态,则其人必不正。我朝满洲耆旧,亦甚贱此等人。

注解

眸子:眼珠。:目不明,引申为昏聩、糊涂。耆旧:故老,年老的旧好。

译文

孟子说过:“没有比人的眼睛更能表现一个人的为人的了。眼睛不能掩盖、隐藏一个人内心的邪恶。胸中一团正气则眼睛明亮,胸中不正那他的眼睛就昏暗不明。”确实是这样的。看来,人的善恶与眼睛的关系是太明显的了,不仅是从眼睛的明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善恶正邪来,从他看人时的犹豫彷徨的神态,也可以看出这个人的心术一定不正。我大清朝中的满洲故老,也都非常看不起这种人。

评语

人的喜怒哀乐、忧惧嫉恨等等,各种感情总要流露出来,即使想隐瞒也不能完全隐瞒住,所以观察一个人的面部表情、颜色,可以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及情感。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最能够反映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一个光明正大、心地无亏的人,眼睛必然明亮,目光必然有神;一个人如果做亏心事,一般都不敢正眼看人,眼神也不自在。在听人讲话时,注意观察他的神色,就可以了解他的心理活动。

康熙在庭训中告诫儿孙“眼不正,心必邪”,是为了儿孙后辈在识人用人上有所鉴别,走正路,看正眼。

回顾斜视人之大忌

训曰:凡人行住坐卧,不可回顾斜视。论语曰:“车中不内顾。”礼曰:“目容端。”所谓内顾,即回顾也。不端,即斜视也。此等处,不但关于德容,亦且有犯忌讳。我朝先辈老人,亦以行走回顾之人为大忌讳,时常言之,以为戒也。

注解

车中不内顾:语见论语·乡党:“升车必正立执绥,车中不内顾,不疾言,不亲指。”又注:“车中不内顾者,前视不过衡轭,旁视不过骑毂。”德容:指符合礼仪的仪容。

译文

一个人在行走、停留、端坐、躺卧的时候,都不可以回头看或是斜眼瞧。论语里说过:“坐在车子里不回头看。”礼记上说:“目光、容貌都要端正。”所谓的内顾,也就是回头看。不端正,也就是斜视。这些地方,不但关系到是否具有符合礼仪的容貌、仪容,而且关系到是否触犯了忌讳。我们清朝先辈老人,也把行走时回头看的人看作犯了大忌讳。因此我时常提醒你们,要引为鉴戒。

评语

史载:三国时的司马懿,为人心胸狭隘,性情猜疑多变,表面上却装出宽和的样子。曹操觉察到他有称雄图霸的野心,十分注意观察他,听说他猛一回头时呈现一副狼顾相,就打算看个究竟。于是把他叫来,让他在前边走,曹操在后面突然喊他,让他回头,司马懿回头时,脸向后,身体却不转动,不让曹操看到自己“狼顾”的样子。后来曹操又曾梦见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草,心里十分厌恶。于是曹操对太子曹丕说:“司马懿可不是甘居人下的人,他一定会干预你的家事。”曹丕和司马懿平时关系很好,经常护着他,所以没有遭到厄运。司马懿知曹操考察他,从此也不敢放肆,更加兢兢业业,尽职尽责,骗过了曹丕。司马懿最终杀掉曹爽,司马昭杀曹髦自立为帝,篡夺了曹氏政权,建立了司马氏的晋朝。

康熙在此告诫儿孙后辈,一方面是要儿孙做皇帝有皇帝样;做官有做官的样子,端端正正,威风凛凛的样子。另一方面也有同曹操一样忌讳“狼顾”的意思。

污秽之言慎于口吻

训曰:今外边之无赖小人及太监等,惯詈骂人,且动辄发誓,亦如骂人之语,皆出自口。我等为人上者,断乎不可。或使令之辈有过,小则责之,大则扑之,詈骂之亦奚为?污秽之言轻出自口,所损大矣。尔等切记之!

注解

詈:骂,责备。扑:击,鞭打。奚:如何,为何。

译文

当今社会上的无赖小人以及宫中的太监们,习惯于破口骂人,而且还动辄就赌咒发誓,发誓的话也和骂人的脏话一样,流利地从口中说出。我们作为人上之人,绝对不可以像他们那样骂人。即使是下边使唤之人有了过失,小过失就责问、处罚;大过失就鞭打,又何必要臭骂他们!污秽下流的语言虽说一张口就出来,但它的损失将会是很大的。你们一定要记住啊!

评语

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粗言鄙语下流话,换回的自然是粗言鄙语下流话。教养与权势地位并不直接相连,有了权势不一定就有教养,但有权势必须表现出教养,这就叫“礼不下庶民”。

康熙在这篇庭训中郑重指出,骂人、说下流话,是一种没有教养的行为。即便手下人做错事,也不能谩骂失礼,大失身份。这里虽是从封建贵族的身份、地位讲说此理,但其所告诫的道理,却值得我们为戒。

神佛之教以善引人

训曰:人生于世,最要者惟行善。圣人经书所遗如许言语,惟欲人之善。神佛之教,亦惟以善引人。后世之学,每每各问一偏,故尔彼此如雠敌也。有自谓道学入神佛寺庙而不拜,自以为得真传正道,此皆学未至而心有偏。以正理度之,神佛者皆古之至人,我等礼之、敬之,乃理之当然也。即令天下至大,神佛寺庙,不可胜数,何寺庙而无僧道?若以此辈皆为异端,使尽还俗,不但一时不能,而许多人将何以聊其生耶?

注解

雠:仇人。至人: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

译文

人生在世,最要紧的只是行善事。圣人经书中所留下的那些至理名言,只是想使人变得善良。信奉神或佛的宗教,也只是用善来引导人们。后世的学者,往往各自偏向一端,所以彼此对立得像仇人、敌人一样。有的自己称作是道学先生,进入供奉神佛的寺庙不跪拜致礼,自己以为是得到了真传正道,这都是因为学问没到精深地步而且思想又有偏差的缘故。用正理来衡量这些,神和佛都是古代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人,我们对他们有礼貌,尊敬他们,这是理所当然的。即使说以天下之大,神佛寺庙,数不胜数,哪一座寺庙里没有和尚或道士?如果把这些人都当做异端,叫他们全都还俗,不但一时办不到,而且许多人将用什么来维持生活呢?

评语

篇中强调一个人在世上,最要紧的事就是多做善事。康熙表现出尊重宗教的思想以及天下管理者的善虑。

好问好察耳聪目明

训曰:人君以天下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之心思为心思,何虑闻见之不广?舜惟好问好察,故能“明四目,达四聪”,所以称大智也。

注解

人君:指皇帝。“明四目,达四聪”:见书·尧典。意为广开四方视听。

译文

作为皇帝,能以天下人的耳目为自己的耳目,以天下人的心思为自己的心思,还有担心自己所见所闻不广不博吗?舜正是由于喜好询问,喜好观察,才能够广开四方之视听,洞察天下的情况,所以,才被后人称之为大智的人。

评语

广开言路,体察民情,注重调查研究,这样才能了解国情,了解民心、民意。历史上的伟人,做事均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这里所说的以天下人之耳目为耳目,以天下人之心思为心思,确实是治国者必须牢记和切实执行的真理。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训曰:虞书云:“宥过无大。”孔子云:“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凡人孰能无过,若过而能改,即自新迁善之机,故人以改过为贵。其实,能改过者,无论所犯事之大小,皆不当罪之也。

注解

宥:宽免,赦罪。“宥过无大”句:出自尚书·虞书·大禹谟。

机:机会,转机。罪:此处作刑罚讲。

译文

虞书上说:“宽恕、赦免别人的过失,不分大小。”孔子说:“有了过失而不改正,这才叫做过。”凡人谁能没有过失,如果有了过失而能够改正,这就是自新和从善的机会,所以,人们十分重视改正错误。其实,能够改正过失的人,无论他们所犯错误、过失是大是小,都不该惩罚他。

评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温暖的春风人人欢迎,寒冷的冰雪人人讨厌。一个心胸狭隘尖酸刻薄的人,任何人都不愿意接近他,即便他身为帝王。反之气度恢宏、待人宽厚的人,任何人见了都愿意靠近他。尤其在言谈方面更是如此,那些抓住别人错误过失不放,刻薄成性的人,有时一句话让人痛苦终生。不管是身为君王,还是平民百姓,待人宽厚首先要自己胸怀宽厚。人与人之间不如意的事时时都有,每个人有自己的习惯、个性,每个人都可能犯下过错和失误,一个宽厚的人就应当容得了事,这不是无原则,而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表现。一个胸襟狭隘、斤斤计较的人,尤其是富贵权势者,是不可能品味其中乐趣的,同时这也表现出一种为人的不成熟和人生历练的缺乏。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