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武汉后,他召集各界诗人,成立了民族诗坛月刊,为唤起民众,为团结抗日,专刊登坚持抗战、宣传民族正气的诗词,用诗歌作为抗日救亡的武器。为了动员全国军民全力投入抗战,于右任派出监察委员和各区监察使视察伤兵的安置工作,慰问战区民众,纠弹贪官污吏。推行集体巡查办法,组织战区巡察团和战区军风纪巡察团、战时行政工作考核团、中央兵役监督委员会,视察伤兵的救济与治疗情况。还冒着生命的危险深入前线,慰问广大抗战军民,激励抗战热情。那时他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但他不畏人老体弱与环境的艰险,事事参加,处处带头,以身作则,日夜为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奔波。有一次,他行至湖北黄陂滠水桥上,日机突然俯冲投弹炸桥,顿时弹炸桥断,他险些坠于河中丧命。1939年元旦,为了鼓舞民众抗战士气,他一改旧体诗的举动,在当时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不少著名的大诗人,都用通俗易懂的白话写诗,宣传抗战,鼓动抗战。1940年,汪精卫投降日本,破坏抗战,对此他极为气愤。4月14日,他发表了题为以民族正气扑灭汪逆的广播讲话,号召各界团结起来,向日本军国主义和汪伪作坚决的斗争:“文艺界的同人们,握紧你们锐利无比的笔,写出刺刀炸药一样的字句,向着倭汪狂刺,向着倭汪猛袭。前线的将士们,瞄准你们的枪口,加紧你们的火力,将倭汪在民族战争的血泊中淹死。工人农人同胞们,你们举起铁锤,用尽臂力,一锤一锤将倭汪毫无怜惜地锤成死泥。你们提起锄头,紧握镰刀,拿出最大狠心,将倭汪连根带蒂地一齐砍倒。忠勇的同胞们,举起民族正气的旗帜,高扬民族正气的歌声,洗去历史的污点,扫除腐臭的垃圾,欢呼民族的自由,共庆祖国的战胜!”
1941年年初,“皖南事变”发生,日本的诱降活动日益频繁,对日妥协,与共产.党分裂,“光荣”“体面”结束抗战的论调,一时甚嚣尘上。在这种形势下,为了发扬民族正气,将抗战进行到底,于右任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的成员,共同发起了以端午为诗人节的活动,以屈原宁死不做亡国奴的精神,激励全国军民抗战到底。不久,他兼任全国出钱劳军运动筹委会名誉主席,多方筹集资金,千方百计地抚慰广大伤兵,鼓舞抗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重庆,更是著论讲演,激发盟国军民同仇敌忾。1945年抗战胜利后,在举国欢腾之中,他连夜作了闻日本乞降作中华乐府十首诗,尽情歌唱中华民族的伟大胜利,成为其毕生传世之佳作。1948年竞选“副总统”失败。南京解放前夕去台湾。
去台湾后,步入壮士暮年的于右任,主要表力用于读书和写字研究,除此以外就是思乡。1964年11月10日,他客死宝岛,一代人豪的于右任去世后,身边没有任何值钱的东西,并留下一首催人肝裂心碎的哀歌: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苦。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马君武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
马君武原名道凝,到日本留学时改名马和,字厚山,号君武。1881年7月17日生,祖籍湖北蒲圻,后定居桂林。
甲午战争以后,国难日亟,维新变法运动兴起,各省废科举,兴学堂。1897年,康有为到桂林讲学,设立“圣学会”,创办广仁报,宣传变法维新主张。马君武深受影响,曾以“马侗”笔名投稿广仁报。他认为非精研西学,不足以致中国于富强,乃于1899年考入广西体用学堂。他在这里发奋学习数学、英语,开始接受西方科学文化。主讲经史的唐景崧联系当时的政治情况,指出清廷的昏庸腐败,中国有被瓜分的危险。马君武深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产生了外出求学,进一步探索救国途径的想法。1900年马君武到广州入法国教会主办的丕崇书院学法文。同年7月去新加坡,谒见康有为,请教救国大计。这时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慈禧逃往西安。康有为正以衣带诏号召天下勤王,便派马君武返桂活动,策应唐才常自立军起义。自立军在武汉失败后,马去日本。1902年春,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新民丛报,马君武为撰稿人。
1902年马君武在横滨由日人宫崎民藏介绍和孙中山认识。马君武聆听了孙中山的革命言论,甚为钦佩,对人说:“康梁者,过去之人物也,孙公,则未来人物也。”以后,马君武和冯自由、杨度、刘成禺等经常走访孙中山,往来于东京、横滨之间,在其寓所畅谈革命。从此,他和康、梁分道扬镳,追随孙中山走上了民主革命道路。不久,他参加了留日学生的反清运动。4月,他和章太炎、冯自由等十人发起于明朝崇祯皇帝殉难日在日本东京举行“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周年纪念会”,企图通过纪念明朝灭亡以动员反清革命。1903年农历正月初一,东京中国留学生千余人在骏河台留日学生会馆举行团拜,“时有马君武、湖北刘成禹先后演说满洲吞并中国的历史,主张非排满专制,恢复汉人主权,不足以救国,慷慨激昂,满座掌声”。
同年秋,马君武考入日本京都帝国大学学工艺化学。他在暑假期间,对一些留学生传授爆药术,准备作为狙击清廷权贵之用。
1905年7月,为了统一革命步调,共同对敌,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决定共同组成中国同盟会。由马君武、黄兴、陈天华等草拟章程。8月,同盟会正式成立,马君武任广西主盟。
康有为、梁启超自戊戌政变失败后,在海外各地的华侨和留学生中组织保皇党,发行报刊鼓吹君主立宪。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康梁改良派展开了激烈的论战,马君武在同盟会机关刊物民报上先后发表甘必大传、帝民说等译著,宣传革命,宣扬民主政治。
由于反清运动在中国留日学生中蓬勃发展。1905年冬,日本文部省徇清公使要求,为禁止在日学生进行反清活动,颁布了取缔清韩学生规则,中国留日学生发动罢课斗争,以示抗议。马君武和一大批留学生因此愤而归国。1906年年初,留学生在沪自办了一所中国公学,马君武任总教习(教务长)兼理化教授。由于中国公学的学生多为同盟会会员,他们的反清活动引起清政府的注意,马君武被两江总督端方指名缉捕,他不得不于1907年到德国入柏林工业大学,学冶金。
1911年冬,马君武毕业归国。他积极参加组织临时政府的筹备事宜,被推举为广西代表,参加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起草,拥护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成立后,马君武以实业部次长代理部务,并参与起草临时约法。
马君武南京临时政府实业部次长
当时,袁世凯为了窃取革命果实,从各方面对革命党人施加压力。同盟会内部也有人主张妥协,建议将临时大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马君武却指出袁为人诡诈,心怀叵测,坚决反对孙中山让位。后来,孙中山辞去总统职务,亲自主持全国铁路总公司,马君武任该公司秘书长。1913年国会成立,马君武任参议院议员。
二次革命失败,马君武被迫离开北京,再次赴德国,入柏林大学研究院学习,并兼德国波鸿化学工厂工程师。1916年归国。
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号召护法,国会议员纷纷南下,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马君武追随孙中山,任护法军政府的交通部长,并兼任广州石井兵工厂无烟火药厂总工程师。1918年5月,孙中山被桂系军阀排挤,离开广州,前往上海。马君武也跟着到了上海,与广西同乡王乃昌、梁烈亚等组织“改造广西同志会”,在广西旅沪人士中进行反对陆荣廷的宣传和组织活动。1920年,孙中山命陈炯明从福建回师,驱逐盘据广东的桂系军阀。次年4月,南下的国会议员在广州开非常会议,通过中华民国政府组织大纲,推举孙中山为非常大总统,马君武任秘书长。6月,孙中山进兵广西,7月27日,任命马君武为广西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