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爱国价值观的核心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种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它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重要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也是民族精神的核心。
苏武牧羊
名言
锦城虽乐,不如回故乡;乐园虽好,非久留之地。归去来兮。
——华罗庚
故事
苏武生于公元前140年,杜陵人,杜陵大约位于今天陕西的西安。他的父亲苏建就是朝里的大官,曾经当过代郡太守。年纪还很轻时,苏武就靠着父亲的关系当了汉武帝的侍从,由于工作努力,慢慢升迁了,后来成为掌管皇帝骑的马啊、打猎的鹰啊狗啊什么的官。
当时汉武帝还没有大规模攻打匈奴,双方的关系还算可以,甚至经常互相派外交使节来往,但又互不信任,甚至双方都多次扣留来往的使节,例如匈奴扣留了汉朝的使节郭吉、路充国等前后十多批人,汉朝当然也一报还一报,同样扣留匈奴使节。
到了公元前100年,匈奴的新单于且鞮侯即位了,想跟汉朝搞好关系,就说:“汉皇帝是我的长辈。”这些是实话,因为他的母亲、祖母等可能都是汉朝皇帝们送过去和亲的公主。
单于送还了过去扣留的汉朝使节,汉武帝很高兴,于是投桃报李,也派了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出使匈奴,主要是为了护送被扣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归国,汉武帝还送给单于很多礼物。
于是,苏武和他的副手张胜、常惠以及随从等共一百多人前往匈奴。到达匈奴后,单于看见汉朝皇帝对他这样客气,反而得意扬扬起来,一副傲慢的样子,令苏武很不爽。
单于开始没想扣留苏武。但正当他也要派使者护送苏武等人回汉时,苏武的同事中间却出了几个笨蛋,竟然想联合匈奴人内部反对新单于的人起来造反,结果被单于发现了。单于大怒,派人去将那些造反的家伙抓了起来。其中也包括苏武,虽然苏武根本没有参加造反,甚至事先根本不知道有这码事。
苏武又气愤又无奈,更感觉丢脸,不但丢了自己的脸,更丢了国家的脸,拔出剑来就想自杀,幸好周围的人将他紧紧抱住,但他已经在脖子上抹了一道深深的口子。
单于知道了这事,很钦佩苏武是条铮铮的铁汉子,就派人好好照料他,使他的伤势渐渐地好了。
后来单于开始审讯了。他对苏武说:你虽然没有参与阴谋,但你的副手参与了,你也有罪。不过只要你投降,我就放了你,还让你当大官,过好日子。为了吓唬苏武,还在他面前杀了几个参加造反的人。同时,单于的一个大官叫卫律(原来也是汉朝的官,后来投降了单于,被单于高官厚赏)以自己为榜样来劝说苏武投降。
这样威逼利诱、胡萝卜加大棒齐下,苏武的副手张胜马上投降了,但苏武毫无惧色,反而痛骂了卫律一通,说他不讲道义、背叛皇上、抛弃亲人、甘心为奴。
单于知道了这事,就把苏武关了起来,放在一个大地窖里,不给他喝的吃的,想通过饥渴迫使他投降。当时正下着雪,苏武就在地窖里吃雪和毡毛。好多天过去了,还没有死。那些匈奴人甚至以为他是不要吃东西也能活命的神仙呢。
后来,单于又把苏武流放到了很远很远的北方,叫北海,大致相当于今天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一带,荒无人烟。单于给了苏武一些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时才让他归汉。苏武那些没有被杀的部下和随从则被安置到了别的地方。
苏武到了北海后,没有粮食,就挖老鼠所储藏的野果来充饥。他拄着朝廷给他的符节牧羊,无论睡觉还是醒着都拿在手里。后来系在节上的牦牛尾巴毛都掉光了,但他也决不投降,始终贫困而有尊严地活着,没有做任何给国家丢脸的事。
这样过了很多年,后来有一天,一个投降了匈奴的汉朝大将李陵来探望他,告诉他汉武帝死了。苏武听到这个消息,面向南边放声大哭,一直哭到吐血,每天早晚哭吊达几个月之久。
后来汉昭帝即位了,汉朝又和匈奴关系好了起来,他想起了一直被扣留在匈奴的苏武,就向单于索要。单于没法,就去召集了原来苏武的部下,除了已经投降的和死了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9个人。
苏武在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的春天回到了长安。苏武前后在匈奴被扣留了19年,去时是中年壮汉,等到回来时已经是白胡须白头发的老大爷了。
苏武活了八十多岁,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去世。
苏武不但品格高尚,令人佩服,还会写诗,在匈奴时他写了一首很好的诗,用来赞美他的妻子,想念他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诗是这样的:
结发为夫妻,恩爱两不疑。
欢娱在今夕,嬿婉及良时。
征夫怀远路,起视夜何其。
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行役在战场,相见未有期。
握手一长叹,泪为生别滋。
努力爱春华,莫忘欢乐时。
生当复来归,死当长相思。
可惜的是,当他回来时,他那么爱着的妻子以为他死了,早已经嫁给别人了。
解读
作为出使西域的使者,苏武尽忠守节,在被匈奴扣押的19年中,他含辛茹苦,受尽折磨,宁死不屈。面对匈奴的威逼利诱他不屈服,面对北海恶劣的自然环境,他仍然不屈服。苏武始终忠于祖国,表现出了大义凛然的堂堂正气。他以不辱使命而闻名于世,而苏武牧羊的故事也千古流传,并为后人仿效。两千多年过去了,苏武崇高的气节成为中国伦理人格的榜样,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心理要素。
杜甫一生忧国忧民
名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故事
杜甫,字子美,唐睿宗太极元年(712年)出生于今河南巩义一个书香门第家庭。杜甫的祖上杜预曾在南朝担任大将,世称“杜武库”,杜甫的祖父杜审言也曾做过一些小官,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杜甫从小就立下雄心壮志,要以祖先为榜样建功立业。他自幼天资聪慧,7岁便能做诗。青年时代杜甫开始漫游祖国的名山大川,足迹遍及江苏、浙江、山东、河北等地。从自己的游历中,杜甫进一步将自己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誉升华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人民的关心,他曾想过“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又发出过“会当陵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壮言,希望建立功名,报效国家,名垂青史。但是,现实生活打碎了他美好的愿望,他亲眼目睹了安史之乱把唐朝江山弄得千疮百孔,满目疮痍,目睹了老百姓辗转沟壑,啼饥号寒的情景,他把这些都写进了诗篇之中,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故被称为“诗圣”。
安史之乱前,杜甫受奸臣的排挤报国无门,有志难酬,心情郁郁寡欢。难能可贵的是,杜甫把笔触从个人的感伤不满伸向了广阔的现实世界,写出了一系列思想内容非常深刻的作品。杜甫在长安住了将近10年,44岁才得到一个管理军械库的小官。有一天,杜甫远道回家探望久别的妻子儿女,但是谁知当他回到奉先县(今陕西蒲城)的家中时,他的小儿子已经因为饥寒而死,这个晴天霹雳使他悲痛欲绝,他回想起在长安城所遇见的达官贵人的奢侈生活,尤其是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醉生梦死,使其愤而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控诉,高度概括了封建社会阶级对立的现实。
就在杜甫赴奉先探亲的同时,安禄山发动了叛乱,洛阳、长安先后陷落,杜甫也携家带口走到难民的行列里,凄风苦雨,风餐露宿。面对国家遭受的灾难,杜甫怀着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匆匆安置好家人,马上只身去投奔刚刚在灵武即位的唐肃宗。但是在途中他被叛军捉住,送往沦陷后的长安。在被囚的岁月里,杜甫又一次发出了忧国忧民的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深挚的爱国热情油然可见。经过许多曲折,他终于逃出了虎口,当他历尽艰辛,脚穿麻鞋,衣衫褴褛地去见唐肃宗时,唐肃宗却丝毫没有重用之意,仅给他一个左拾遗的小官职。官军收复长安后,杜甫随唐肃宗还京,后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管理祭祀、学校等事。从此,他永远离开了长安,投入到人民群众之中。在这期间,杜甫通过诗篇把百姓的痛苦和灾难都恰如其分地描绘了出来,在他著名的“三吏”“三别”中,字里行间渗透着诗人同情人民,热爱祖国的心泪忧肠,燃烧着永不熄灭的爱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