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回到汉朝后,遵照曹操的意愿,继承父亲的遗志,将其父4000余卷毁于战乱的书,默写出400余篇,蔡邕的文章才得以流传。
解读
蔡文姬弃子归汉,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蔡文姬亲人离别,家事飘零的往事,常常激起她的创作激情,这个素谙音律又在塞北领略过悲壮胡笳声乐的女性,便和着无尽的惆怅,写出了千古绝唱胡笳十八拍。郭沫若先生曾说:“真是好诗,百读不厌。”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价值观的准则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爱国价值观的准则
新时期爱国主义要与爱社会主义一致,与拥护祖国统一一致!面对经济全球化,必须弘扬爱国主义,同为华夏子民,无论地域和信仰有何不同,但报效祖国之心不应有差别。
顾炎武坚持民族气节
名言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故事
公元1613年的夏天,在山清水秀的江苏昆山亭林湖畔的宅院里,呱呱降生了一个男孩,他就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思想家顾炎武。他很小就过继给嗣祖顾绍芾,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他的嗣母出身书香门第,有很好的文化素养,喜读史记、资治通鉴,时常把文天祥、于谦等人的爱国事迹讲给幼年的顾炎武听,从小培养了他的爱国思想。
顾炎武少年时代就阅读了许多重要的历史著作,如左传、史记、国语、战国策、资治通鉴、孙子等书籍。他所处的时代,是社会动乱、各种矛盾激化的时代,民族的危机,社会的黑暗,政权的腐朽,使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研究发生了深厚的兴趣。他不仅从书本上学习“经世致用”的实学,还倡导依据实际作“当世之务”。他少年时期就参加了当时东南地区由知识分子组成的富有政治性的学术组织“复社”,通过集会、论学等方式,议论天下大事,抨击宦官专权,呼吁改良朝政,并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益友,使他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一些看法得到了相互切磋和交流的机会。
1644年,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占北京,明政权覆亡。同年,清兵入关,镇压了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第二年,清兵又渡江南下,大肆屠杀江南人民,面对这种形势,具有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顾炎武,痛斥了随波逐流的庸俗人生观,响亮地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口号,投笔从戎,勇敢地投身到家乡人民反清的武装斗争中去。这个口号不仅对当时劳动人民的反清活动起了很大影响,后来还成了爱国者的格言。
抗清失败后,顾炎武开始了他终其一生的流浪和亡命生活。就在这时,他的家庭也惨遭横祸,两个弟弟死于清兵屠刀下,生母何氏被砍断右臂。他的嗣母王氏不甘当亡国之民,绝食15天,以身殉国。死前,她在悲愤中给嗣子留下遗言:“无为异国臣子,无负世世国恩,无忘先祖遗训。”这一切,不停地在锤炼着顾炎武,融聚着他的民族气节,激发着他的抗清斗志,他写了大量诗篇来表明自己的心志。
顾炎武坚持民族气节,牢记嗣母的教导,宁死不做清朝官吏,不食清廷俸禄。清政府为了笼络、吸引反清的汉族知识分子,大臣们多举荐顾炎武,但顾炎武始终拒绝应召。为了表示不仕清朝的决心,顾炎武从此连北京也不去了,充分表现了他不屈不挠的崇高品格。顾炎武的三个外甥都官居要职,显贵一时,都替顾炎武买田置宅,并多次请他回江南终老,但都遭到他的婉言谢绝。他不愿趋炎附势,不愿改变自己的坚贞节操。
顾炎武坚持民族气节,身体力行,对后世影响很大。他一生喜好读书,无论是年轻时还是年老时,无论是在安定的环境中还是在颠沛流离中,始终孜孜不倦地探求学问。他的诗篇、文章,大多是写国家民族兴亡大事,托物寄思、吊古伤今,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和鲜明的爱国思想。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为清末的维新志士所继承,成为动员和组织反对清朝反动统治斗争的战斗口号。
解读
顾炎武把一生精力都献给了延续几十年的反抗清王朝的斗争,“足迹半天下”,也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顾炎武不愧是一个伟大的爱国志士,他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充分反映了他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以国家大事为己任的高度责任感。
张骞与“丝绸之路”
名言
为了国家的利益,使自己的一生变为有用的一生,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我也会热血沸腾。
——果戈理
故事
经过了秦末战争,西汉建立,百姓都希望能休养生息,安定地从事农业生产。可是,北方匈奴人趁机侵占汉朝的国土,掳掠财物和人口,致使汉朝百姓不得安宁。开始,汉朝采取的是忍让的策略,抓紧时机励精图治,富国强兵。待国力强盛,汉武帝便派大将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三千里,有效地稳定了北方边陲。为了最终稳定边境,与各民族人民和融共处,汉武帝决定派人去联络西北部国家大月氏。
从大汉的长安到西域,从来没人走过,路途遥远,方向不明,要完成这一使命,困难可想而知。汉武帝在朝廷上征召使者,竞无人响应,不禁慨叹:“想我堂堂大汉,竟无一人敢出使西域,为朕分担国忧啊!”
“陛下!微臣愿往。”
众人定睛看时,原来是殿前侍卫。谁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汉武帝精神为之一振,“快上殿来,通报姓名。”
“微臣张骞,愿不辱使命!”张骞行叩礼后恭敬地垂手肃立。
“好!朕命你为大汉使臣,带随从百名,明日出使大月氏。”
第二天,张骞便手执象征国威和使命的旌节,从长安出发了。
张骞是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生于汉武帝后期。他只是一个侍从,地位低微,但是,位卑而报国志大。国家用人之际,他便挺身而出,承担艰巨的使命。
张骞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西出嘉峪关、阳关一带,取道往西。途中要经过匈奴人的地界。他们小心谨慎,日宿夜行,为的是避开匈奴人,但是,最后还是被匈奴的骑兵抓住了,送到了单于面前。
单于听说张骞要代表汉朝去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十分恼怒,把张骞和随从毒打一顿,送给了匈奴贵族做奴隶。为了消磨张骞的意志,单于强制张骞娶了一位匈奴姑娘做妻子,并生下了孩子。之后一晃就是11年。
张骞受命于武帝,心中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时刻想着逃走,一直没有机会。一天,张骞正在放羊,无意中遇到了他的随从甘父,两人在此时此地相见,真是百感交集。两人串通其他随从,趁匈奴人看管不严之机,一行19人冒死逃出了匈奴国,继续往西,越过茫茫大漠,翻过白雪皑皑的葱岭,到达了大宛国(今中亚细亚地区)。
大宛国常年遭受匈奴人的侵略,被逼向匈奴纳贡称臣,他们早就听说过汉朝的威名。因此,大宛国王十分高兴,盛情款待他们。张骞表达了汉朝与西域通好的愿望,并打听大月氏的下落。大宛国王告诉他说,大月氏不堪匈奴压迫,已经向西迁移了。可是张骞决意要找到大月氏。
大宛国国王被张骞的诚心所感动。派人带路,几经辗转,终于找到了大月氏。大月氏国王盛情地接待了张骞。
“天朝使臣,不知贵国大王为什么如此诚恳地与我国交往?”
“陛下,我们两个国家倍受匈奴人欺凌,故我大汉皇帝想与贵王约定出兵,共同夹击匈奴,以保我两国人民和国土的安全。”
大月氏国王迟疑了好长时间,才开口说道:“天朝使臣,若在十年之前,我们倒有反击匈奴之心。可是现在,我们大月氏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人民生活安定,匈奴人离我们又远,不再骚扰我国,我们现在没有出兵的必要了。感谢天朝美意,但我们仍然愿意同贵朝通好,希望你能把我的意思向天朝武帝解释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