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收复台湾
名言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
故事
在我国民间,民族英雄郑成功热爱祖国、收复台湾、建设家园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
郑成功生活于明清之际(1624—1662年),原名郑森,字大木,福建南安县人,是明朝末年福建总兵官郑芝龙的儿子。郑成功原本出生于日本,他的母亲就是一位日本女子。7岁时,他回到南安县,发奋读书,苦练武术,15岁时考取南安县生员。
郑成功青年时期就很关心国家大事,清军入关占领北方以后,他决心反抗清朝,恢复明朝。1646年,清军攻陷浙江,并大举进攻福建。郑芝龙不顾郑成功的坚决反对,投降了清军,并写信劝儿子投降,郑成功回信说:“一向听说做父亲的教导儿子尽忠爱国,从来没听过教儿子投降敌人的。”不久,郑成功听说清军侵占了他的家乡南安,并抄了他的家,母亲被侮辱后上吊自杀。郑成功既恨清军的野蛮残暴,又气愤父亲的卖国投敌,他年仅23岁,就大义灭亲,举起“杀父报国”的大旗,自称“招讨大将军”,举行起义。不过几天,就有许多人投奔他,队伍发展到几千人。1650年,郑成功完全控制了金门、厦门两岛,并以此作据点,率部在福建、浙江、江苏一带打了许多胜仗。1659年,郑成功曾进兵长江,围攻南京,后在南京城外战败。为了长远之计,郑成功决定渡海收复台湾,在台湾建立抗清根据地。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个岛屿。明末清初,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先后侵入台湾,分别占据了台湾南部和北部等地区。不久,荷兰殖民者又把西班牙势力排除出去,在台湾建立了殖民统治。殖民者的侵略行径和他们对台湾人民的残酷剥削压迫,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台湾人民听说郑成功要收复台湾,都感到非常高兴,纷纷渡海来投奔郑成功,愿意为收复台湾出力。郑成功向台湾进军之前,曾写信给荷兰侵略军头子,指出台湾是中国的国土,中国有权收回,要他赶快率领侵略军撤出台湾。1661年4月,郑成功率领将士数万人,分乘战船几百艘,自金门出发,经澎湖,于台湾南部的寮港登陆。郑成功率部进攻赤嵌城(今台南安平、荷兰总督所在地)时,荷兰海军司令官彼特尔倚仗着精良的火器负隅顽抗。郑成功在台湾人民的积极支援下,指挥部队英勇作战,冒着敌人的炮火勇往直前,击败了荷兰侵略者,包围了赤嵌城。接着,郑成功又率部击退了敌人多次反扑,5月初攻下赤嵌城,迫使荷兰殖民者退守热兰遮城。此后,郑成功又率军同荷兰侵略者展开激烈的海战,击溃了敌人从巴达维亚(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派来的援兵。经过8个月的战斗,荷兰殖民者陷入了绝境。1662年2月,荷兰殖民者被迫在投降书上签字,侵台的荷兰头子及其残兵败将狼狈地从台湾撤走,台湾终于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在台湾成立了政府,把赤嵌城改为安平城,建立同祖国大陆一样的郡县制度,制定了法律,安定社会秩序。为了发展农业生产,他组织军民开荒屯田,发展生产,大力进行经济建设。他亲自到落后的高山族居住地派人制造了大批铁制农具。推广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改进耕作技术。由于郑成功的领导,经过汉族人民和高山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台湾的各项生产事业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经济迅速发展。郑成功在收复台湾5个月后病逝,年仅38岁。他的后代继续执政治理台湾。1683年,清政府出兵统一了台湾,并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管辖。
解读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热爱祖国、收复台湾、开发建设台湾的丰功伟绩为世代传颂。郑成功一生,抗清驱荷,以赶走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祖国领土台湾的业绩载入史册。祖国人民为了纪念郑成功的不朽功勋,在他的家乡福建南安县建立了郑成功纪念馆,在厦门也建立纪念馆和塑像,让人们参观并怀念这位伟大英雄的业绩。
陆游忘家思报国
名言
位卑不敢忘忧国。
——陆游
故事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出生在女真族金国大军南侵,兵荒马乱之中;1岁时,金人占领北宋都城汴梁;2岁时,徽钦二帝被掳,北宋灭亡;16岁时,南宋小朝廷与金朝订立丧权辱国的“绍兴和议”,杀害爱国名将岳飞,宋高宗赵构向金人俯首称臣,从此,北方大好河山沦为金朝领土;此后,直到陆游83岁时,南宋与金朝订立“开禧和议”,南宋割土地、贡银绢的屈辱可耻的局面,一直没有改变。其间,多少的爱国志士,满怀抱负,奋起雪耻,内斗国贼,外御强敌。南宋与金人虽也有战有和,但南宋小朝廷,抱定投降政策,偏安江南,不图恢复,祖国一直处在分裂之中,主战者屡遭打击。这是中国历史上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代,是一个主战有错、爱国有罪的时代。陆游面对着“诸公尚守和亲策,志士虚捐少壮年”(感愤),“战马死槽枥,公卿守和约”(醉歌),“报国欲死无战场”(陇头水)的令人痛心的局面,在他85年的生命历程与近万首诗歌、百余首词作和大量的散文中,他或者投身于卫国戍边的从军生活,或者用他慷慨壮烈的诗文,歌唱为国立功的理想和抱负,表达壮志未酬的愤懑,揭露投降派给国家人民造成的恶果……在他85年的生命历程和大量诗文中,始终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
少年的陆游,经历了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生活,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他在三山杜门作歌中,描写当时“赤县神州满戎狄”的生活情景:人们仓皇逃难,半夜里听到敌人马匹的嘶鸣,连忙跳起来,藏身草丛躲避。多少的饥饿、寒冷,多少的艰难困苦及对敌人的仇恨留在陆游的记忆里,同时,亲友、家庭的爱国言行也深深地注入到他的心灵之中,使他终身难忘。他后来回忆说:“绍兴初,慕甫成童,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或裂眦嚼齿,或流涕痛哭,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跋傅给事帖)“归山阴旧庐,则某少长矣,一时贤公卿与先君游者,每言及高庙盗环之寇,乾陵斧梧之忧,未尝不相与流涕哀恸。虽设食,率不下咽引去。”(跋周侍郎奏稿)因而,在陆游青少年时代,他就树立了爱国复仇的愿望,他渴望成为卫国抗敌的勇士,期待着为国杀贼、为国立功的豪壮事业。“少年志欲扫胡尘”(书叹)、“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观大散关图有感),是他抱定的志向。在山阴这个偏僻的山间乡村中,陆游在秋夜的孤灯下,为将来能实现自己的愿望而苦读兵书,他在一篇夜读兵书中,写道:“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从此,陆游为自己的志向、抱负而战斗了一生。
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29岁的陆游到临安应试,因名列秦桧的孙子秦埙之前,又因其“喜论恢复”、“语触秦桧”,秦桧大怒,公然将他的名字除掉。直到秦桧死后,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34岁的陆游才出任福州宁德县主薄,第三年调临安担任敕令听删定官等官职。在陆游初为京官的3年中,他曾为前线的某些胜利而歌唱:“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闻武均州报已收复西京);也曾“泪溅龙床请北征”(十一月五日夜半偶作),向皇帝上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进讨东京,以为恢复故疆,牵制川陕之谋……此臣所以夙夜忧惧,寝不能瞑,而为陛下力陈其愚也”;并对领导江淮大军的江淮都督张浚提出收复中原失地的要求。年轻的陆游,爱国之情激荡不已。
隆兴二年(1164年),40岁的陆游,到镇江担任通判,来到了当时抗金的前线。这里听得到悲壮的鼓角声,看得见连空明灭的战斗烽火。都督张浚巡视江淮,往来镇江,陆游满怀恢复中原的壮志,极力赞助张浚筹画军事,主张出兵抗金。不久张浚被免职,陆游和友人踏雪登上焦山,看着壮阔的长江,看着楼船、夜雪、瓜洲古渡,向着北方沦陷的半壁江山,他感慨万端,于石上题名记事,有“烽火未息,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见翁方纲跋陆放翁焦山题名)之句。一年多后,陆游遭言官弹劾,加他一个“交结台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宋史·陆游传)的罪名,被罢官回家。
陆游回到山阴,在镜湖之滨闲居了将近5年。在困窘的生活中,他想安下心来,但一想到国家和人民,想到自己的抱负,又难以安下心来:“慷慨心犹壮,蹉跎鬓已秋……夜阑闻急雨,起坐涕交流。”(闻雨)终于在乾道五年(1169年),45岁的陆游得到了一个夔州通判的职务。但在这偏僻的山城,担任这样的闲官,实在不是他的愿望,纵有奇伟的抱负,也难以施展,他感到很是悲哀和凄凉。
就在夔州任职将满的时候,陆游得到了一次直接走上抗敌前线的机会。他在南郑担任了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干办公事兼任检法官,时间虽只有半年多,但军中的生活,令陆游终生难忘。
作为相当于前敌指挥部的负责人和执法官,陆游他经常来到宋、金对峙的前线。山川的艰险,气候的恶劣,道路的崎岖,都磨炼着陆游的爱国意志。他写了不少的诗歌,记录这段从军的快乐。春日小雨,行在深山之中,看到“危栈巧倚青障出,飞花并下绿苔来。面前云气翔孤凤,脚底江声转疾雷”,他觉得“小雨山行亦乐哉”(嘉川铺遇小雨景色尤奇);风雪之中,“滑路滑如苔,涩路涩若梯。更堪都梁下,一雪三日泥。泥深尚云可,委身饿虎蹊”,但他仍然“孤行暮不止”(畏虎);站在大散关头,“大散陈仓间,山川郁盘行”,但想到“安得从王师,汎扫迎皇舆……偏师缚可汗,倾都观受俘”,他觉得“丈夫毕此愿,死与蝼蚁殊”(观大散关图有感),能实现扫荡胡尘的愿望,死也值得,所以他高歌“大散关头北望秦,自期谈笑扫胡尘”(追忆征西幕府中旧事)。在一个秋日的夜里,凉风劲吹,渭河的波浪荡漾着撞击山涯。河对岸即是敌人的防地。陆游独自一人,跨着洮河骏马,静静地涉过渭水,他突然紧催铁骑,掠过敌人的阵地,奔入山中。陆游后来为这一英壮的行为自豪不已,在岁暮风雨中写道:“念昔少年时,从戎何壮哉。”在大散关作战的日子里,渭水被重重的坚冰裹塞着,歧山上大雪纷飞。陆游和将士们一起,身着盔甲,跃马扬鞭,踏着坚冰,冒着严寒,直临大散关。一连三天吃不上一口热饭,怀揣着有砂的荞麦饼,陆游和将士们“一片赤心惟报国”(怀昔),坚守在阵地上。能够为国立功,陆游感到无比的骄傲,他说:“杀身有地初非惜,报国无时未免悲。”(登慧照寺小阁)
在南郑抗金前线上,陆游和将士们一起,同甘共苦,枕戈待旦,“昔者戍南郑,秦山郁苍苍。铁衣卧枕戈,睡觉身满霜”(鹅湖夜坐抒怀);和将士们一起快乐生活,“四十从戎驻南郑,酣宴军中夜连日。打球筑场一千步,阅马列厩三万匹。华灯纵搏声满楼,宝钗艳舞光照席。琵琶弦急冰雹乱,羯鼓手勾风雨疾”(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他还喜欢同将士们一起到山中打猎,甚至还亲自刺杀过一只猛虎,为此陆游得意地在许多诗词中提到。十月二十六日夜梦行南郑道中既觉恍然揽笔作此诗时且五鼓矣中写道:“雪中痛饮百榼空,蹴踏山林伐狐兔。耽耽北山虎,食人不知数。孤儿寡妇仇不报,日落风生行旅惧。我闻投袂起,大呼闻百步。奋戈直前虎人立,吼裂苍崖血如注。”三山杜门作歌有两句:“南沮水边秋射虎,大散关头夜吹角。”陆游在刺虎中显示了自己的矫健和英勇,有这样的英勇是可以上马杀敌、为国驰驱的啊!
军中的一切使陆游雄心勃勃,因为这一切都直接与收复失地扫荡胡尘紧紧地联在一起。“王师入秦驻一月,传檄足定河南北。安得扬鞭出散关,下令一变旌旗色”(晓叹),“国家四纪失中原,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却用关中作本根”(山南行),一想到从南郑前线发动进攻、长安城唾手可得,陆游高兴,陆游欢笑,一首秋波媚词透露了他此时的心情: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悠。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然而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王炎从宣抚使调回临安,陆游也调回成都,宣抚司的人转眼星散。整个国策是主张妥协投降的,一个王炎,一个陆游,又有什么力量可以回天呢?陆游满怀痛苦,满怀着“良时恐作他年恨,大散关头又一秋”(归次汉中境上),“渭水函关元不远,著鞭无日涕空横”(嘉川铺得檄遂行中夜次小柏),“三秦父老应惆怅,不见王师出散关”(观长安城图)的遗憾,回到成都。后来,他把南郑的部分诗歌,称为东楼集,在东楼集序中,他写道:“后再岁,北游山南,凭高望鄠,万年诸山,思一醉曲江、渼陂之间,其势无由,往往悲歌流涕。”
回到成都的几年中,陆游担任过安抚司参议官,也代理过蜀州、嘉州、荣州的地方官,还在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的幕府工作过,但这些空闲的官职,空闲的时光,歌楼酒肆的生活,伴随着的只是他痛苦的心灵,陆游因此写下了有名的关山月:
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淳熙五年(1178年),54岁的陆游奉诏回到临安。从此以后,他几经起用和罢免,大多数的时间是过着在野的生活。但无论是起用为官,还是闲住山阴,忧国忧民、为国立功,始终是陆游思想的主旋律。
在罢官回到山阴时,他以长松比况,为国自许:“读书四更灯欲尽,胸中太华蟠千仞。仰呼青天那得闻,穷到白头犹自信。策名委质本为国,岂但空取黄金印……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明堂”(读书)。为严州知州时,勤勤恳恳,以民事为重,忧旱防涝。风雨之夜,夜读兵书,他写道:“老病虽惫甚,壮气颇有余。长缨果可请,上马不踌躇。岂惟鏖皋兰,直欲封狼居。”(夜读兵书)从66岁到77岁,陆游长期过着田园生活,他亲自参加劳动,过着“贫居”、“长饥”、“炊米不继”的日子,和农民密切往来,休戚与共,与他们共诉衷肠,跟他们讲说当年征西的生活:“耿耿一寸心,思与穷友论。忆昔西戍日,孱虏气可吞……吾侪虽益老,忠义传子孙。征辽诏倘下,从我属橐鞋。”(村饮示邻曲)一个风雨大作的夜晚,他触景生情,心思翻江倒海,写出:“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强烈的报国热情,使人读来足可以“发扬矜奋”。
嘉泰二年(1202年),陆游以78岁高龄第三次为京官,这是权臣韩侂胄准备伐金而起用抗金诸名流。陆游担任的是中大夫直华文阁兼实录院同修撰兼同修国史的职务。虽然他为不能参与国家大事的议论,只能从事断简残编的史官工作而感到寂寞、感到叹息,“口言报国直妄耳,断简围坐晨至夕”(书怀示子遹),但他却在南园记中鼓励韩侂胄,要以其先辈、宋代名将忠献公韩琦之志自勉,“志忠献之志”,鼓励他抗击敌人,收复中原。并在开禧战事之前,他写出塞四首,鼓舞士气:“北伐下辽碣,西征取伊凉。壮士凯歌归,岂复赋国殇。连颈俘女真,贷死遗牧羊。犬豕何足仇,汝自承余殃。”
年过80的陆游,身居山阴,却一直不忘国事,常常为看不到山河的恢复、国家的统一而长叹。诸如“正如疾逆虏,愤切常横心。蹭蹬忽衰老,何由效先登……可叹固非一,壮志空飞腾”予把好酒常以小户为苦戏述,“一闻战鼓意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老马行)。
解读
陆游的一生是爱国的一生,直至他86岁,临死之时,还留下示儿诗一首: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在临终之际念念不忘中原的收复,念念不忘国家的统一。这至死不渝的爱国精神,的确是可以感动千秋万代的中华子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