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4259  |  更新时间:2015-09-08 11:58:17  |  分类:

爱国教育

少年抗战英雄董存瑞

名言

我们波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祖国的。

——居里夫人

故事

一轮红日从东山升起,给南山披上了金纱,12岁的董存瑞,已经是一个老练的儿童团员了。他威武地站在大树下。这一派美丽的景象,使他入了迷。那层层梯田的庄稼翠绿欲滴;半山坡上的村庄,隐在淡淡的烟雾里。可恨的是打从日本侵略者占领沙城镇后,三天两头到附近村子里来要钱要粮,搜捕八路军游击队,南山堡的老百姓被闹得日夜不安。不久,八路军的工作队来到南山堡,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在这一带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青年人参加了民兵,孩子们组织了儿童团,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南山堡就成了这一带抗日斗争的“堡垒村”。一天,共产.党区委书记给儿童团讲了狼牙山五壮士的故事。他说:“有一次,鬼子分九路打狼牙山,为了掩护八路军主力转移,五个战士挺身而出,把敌人引到一个断崖上,手榴弹、子弹统统打光了,五个战士英勇不屈,他们砸烂了武器,一个个从二十多丈高的断崖上跳下去……”董存瑞听得入神,把这个故事记得牢牢的。这以后,他和儿童团员们一起,经常给八路军游击队站岗放哨,送鸡毛信。三年来,他在斗争中锻炼得更坚强了。由于他机智、勇敢,大家选他当了儿童团长。他们儿童团每天轮流放哨。今天他值班,他特别小心翼翼。

山上传来阵阵细微的石子碰击声。董存瑞警觉地探头一望,霎时紧张起来。狡猾的敌人隐蔽在那密密的树丛里,不声不响地慢慢向山上爬。

董存瑞把锣鼓敲得震天响,大声喊着:

“老乡们——鬼子来了,快快转移!”

寂静的山庄沸腾了。几个民兵扛着“震天响”土炮,手持着红缨枪,占领了村后高坡。家家户户扶老携幼,背着包袱,赶着牛羊,从村里往南山转移。

山下枪声响了,还有轰隆隆的爆炸声,妈妈提着包袱,刚刚走出家门,又跑进大门,空落落的夹道上,还看不见儿子的影子。她心都碎了。董存瑞匆匆忙忙从夹道跑来了。妈妈跑上去抱住儿子,激动地说:

“虎子,真急坏娘了,多密的枪声,我怕你出事了呢!村都空了,快走吧!”

“爸爸、姐姐呢?”董存瑞接过妈妈的包袱,母子两人急急朝村后走去。

“早赶着牛上山了。刚才民兵通知说,他们也撤上山了。”

董存瑞的妈妈喘着气,不小心被脚下的石子滑了一下。董存瑞很心疼妈妈,赶忙扶住她往山上爬。

身后一阵急骤的脚步声,他们吓了一跳,急忙掉过头。只见一个八路军战士,拖着一条腿,艰难地进了村。

董存瑞把包袱往妈妈手上一塞,说:

“好妈妈,你先走吧!”

八路军战士的伤很重。董存瑞扶住了他,一步一步往前走。董存瑞很想要他走快些,好早点上山。可是一见他每走一步都咬着牙,就不说什么了。妈妈心急如焚。他既为儿子担心,又为伤员担心。她感到这样拖下去很危险,想把一切事情承担下来。她走上前去,说:

“小虎子,让娘来扶这位同志,你快上山叫民兵。鬼子兵来了我们就找个地方躲躲。”

“来不及了。妈妈,你快走吧。我扶他到家去!”董存瑞推开妈妈。

“小弟弟,就让我躲在这个草堆里。你们快走!”伤员不愿意连累这一老一小。他还有两颗手榴弹,敌人不查出便罢,发现了还可以拼一拼。

“这草堆目标大,还是到我家去!”董存瑞坚持着,不管伤员同意不同意,拽着他就往前走。

“不行,鬼子查出来,会烧房子,会杀害你们。”伤员挣扎着向草堆跑去。

董存瑞死命拉着他,拍拍胸膛说:

“怕烧怕杀,我就不是儿童团员了!”

妈妈急坏了,拖着伤员往家跑。她一边听一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

“你们再啰啰嗦嗦,就坏事了。八路同志,小虎人小,心眼可不小啦!快进去吧!”

伤员进了院子。妈妈把他藏进大草堆,董存瑞看了看,把伤员拖出来,要他躲进牛圈里一小堆又破又臭的席子堆里。

董存瑞安心了。他小声地问:

“叔叔,刚才手榴弹是你扔的吧!”

“我刚到山脚,就发现了鬼子偷偷往山上爬。我怕山上没准备好,要吃亏,往鬼子堆里丢了一个手榴弹。鬼子乱了,可是我的腿也受了伤。”

大门被打得叭叭响。董存瑞抱住妈妈说:

“妈妈,要沉住气,装作没事一样。”

董存瑞说完,走去开门。妈妈拉住他:

“小虎子,不能开门。”

“妈,不开门更糟。鬼子打破门进来,更疑心了。”他说完,把大门打开了。

七八个鬼子冲进院子。他们杀气腾腾,用刺刀东挑西挑。整个村庄里枪声、鸡叫声、鬼子的叫骂声,乱成一片。

“你的,快说,八路、民兵藏在哪里?”一个小胡子军官指着董存瑞说。

“不知道!”

“说了,大大的糖,大大的钱。不说,死啦,死啦!”鬼子军官举起了亮闪闪的军刀,在董存瑞脸前晃来晃去。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鬼子军官气得胡子翘起来,喊了一声“搜!”鬼子兵活像一群恶狼,翻箱倒柜,连米缸都打烂了。但是,什么也没搜出。

鬼子军官翻着白眼,指着草堆叫:

“死啦死啦!”

几把刺刀插进了草堆,把草堆翻得乱七八糟。

鬼子军官的眼光盯着董存瑞动也不动,他想用精神威力压服这个孩子。董存瑞面对那咄咄逼人的眼光,心中顿时出现了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形象,他心里说:就是你们这些强盗烧了我们的房子,杀死了我们的人!董存瑞的眼睛闪着复仇的光芒。他胆子愈来愈大,凶狠地盯着鬼子,细细地看着鬼子;他憎恶那脸上每一条皱纹,每一根胡子。

这时一个军曹跑来毕恭毕敬地说:

“报告,统统查过,没有没有!”

鬼子军官脱下白手套,甩了两下,又慢慢地戴上了。他故作悠闲的样子,斜眼瞧了一下牛圈里牛粪堆边一堆破席子,说:

“这里藏人了没有?搜了没有?”

董存瑞一惊,心都快从嗓子里跳出来了。他镇静了一下,抢先跑上前,抱了一抱破席,连牛粪一起摔在鬼子军官的脚前,说:

“这些破席能藏人?你搜吧!”

尘土弥漫了半个院子,散发出牛粪气味。鬼子军官用手帕捂着鼻子,狠命地踢了一脚,气势汹汹地带着鬼子兵走了。

八路军伤员从墙角破席里爬出来,紧紧抱住董存瑞,心中的激动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很久很久没有说话。

解读

董存瑞面对敌人的威胁,大义凛然,坚贞不屈;为了夺取战斗的胜利,不怕牺牲,勇于献身;心中装着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胸怀人民,把自己的一切献给了人民的事业。他是中华儿女的优秀代表,是全国人民学习的楷模。

蔡元培抵御外侮,恢复国权

名言

中国惟有国魂是最可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真有进步。

——鲁迅

故事

19世纪末,清政府腐败,对帝国主义屈膝投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难的时刻。民族的巨大灾难激起了中华民族有识之士的极大愤怒,他们奋起抗争,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方式抵御外侮。蔡元培先生这位清末翰林学士,毅然走上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路。他充分利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利用笔和纸,向侵略者发起了另一战线的攻击。

1900年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爆发后,沙俄帝国主义曾伙同英、美、德、日等国组织八国联军,武装进攻天津、北京,残酷地镇压了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抵抗,它还单独出兵入侵我国东北,占领了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2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沙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自签约之日起,俄军分三期从东北撤退,每期6个月。1903年3月18日,第二期撤兵期满后10天,沙俄公然违反签约,拒不撤兵,并向清政府提出七项新的要求,企图继续霸占我东三省,不容其他列强插足,并且继续把蒙古和中国北方视为它的势力范围。消息披露后,引起中国人民的普遍愤慨,全国立即掀起拒俄运动。

面对沙俄这种霸权主义行为,蔡元培立即主持中国教育界召开抵俄大会,并决定成立拒俄义勇队,蔡元培也像一名普通队员一样,剪去长发,身着操练服,日夜操练,时刻准备着与沙俄侵略者决一死战,以恢复国权。

腐朽的清朝统治者不能容忍革命者的行动,他们抱定“宁赠友邦,勿与家奴”的卖国宗旨,对革命者倍加迫害。蔡元培两次被列上清政府逮捕名单的首位,但他毫无畏惧。在章太炎、邹容被捕入狱后,蔡元培不为专制的淫威所慑服,继续进行革命活动,积极筹办进行革命宣传的报纸。1903年12月15日,由蔡元培等人编辑的俄事警闻正式出版,它像一枚重炮,轰向清政府,轰向沙俄侵略者;它也似一口警钟,来进一步唤起国人的爱国意识。俄事警闻第一号广告说明了该刊出版的动机:“同人因俄占东三省,关系重大,特设敬闻,以唤起国民,使共注意于抵制此事之策。社员见闻浅隘,不足为全国耳目,阅报诸君如有要闻,速请寄示,俾得刊入报端,普告全国。”显然,蔡元培创办该报的目的,是想通过它来指导推动全国拒俄运动。

为达到这一目的,蔡元培辛勤工作,每天坚持为报纸写两篇文章:一篇文言和一篇白话,并附有插图,为的是让所有中国人都能读懂。当时,由于经费短缺,办公条件非常艰苦。冬天,室外北风呼啸,室内滴水成冰,蔡元培的手冻裂了,脚冻肿了,但他的心里却燃烧着一把火;夏天,室外烈日炎炎,室内热似蒸笼,但蔡元培的思维却是冷静的。在这里,他把对民族的忧虑和爱以及对侵略者的仇恨化作一篇篇文章,展示在国人面前。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为适应形势的发展,蔡元培等人将俄事警闻改名为警钟日报并扩大篇幅,增加信息量,其目的就是要“抵御外侮,恢复国权”,反对帝国主义瓜分掠夺,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争取中华民族的生存。在俄事警闻最后一期社说中蔡元培指出,“东三省之问题,前者为俄独据时代,今者为日俄并争时代。在独据时代,我国民宜专筹对付俄人之策;在并争时代,则我国民一面为对付俄人之策,一面又宜为对付日人之策。”文章把日俄战争看成是日俄对中国领土的“并争”掠夺,认为日本的野心不会比俄国小,要求国人从单纯的拒俄变为反抗日俄两个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

警钟日报深得民心,在国人眼里它无疑是一把投向日俄帝国主义的利剑。但是反动腐败的清政府畏惧了,以“批评清廷外交政策持论过激”为由,于1905年3月25日查封了该报。

尽管俄事警闻、警钟日报自其诞生到被清政府查封取缔时间不长,但这是我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反帝反封建斗争中作用的一次显示。蔡元培先生的革命精神连同他博深的学识,在中华民族现代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

解读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爱国主义既是一种主观的情感,又是一个历史的范畴,社会历史条件变迁必然会促使爱国主义思想主题的转型。蔡元培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自觉省思历史的经验教训,成功地实现了从革命走向以德育塑造完美人格的爱国主义历史主题的转变。

周恩来有一副挽联追悼蔡元培说:“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可以说,这两句话极好地概括了蔡元培的一生,也是蔡元培爱国主义精神的生动写照。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