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豆腐坊练说书
名言
坐破寒毡,磨穿铁砚。
——范子安竹叶舟
故事
柳敬亭,明末著名说书艺人。他本姓曹,泰州人,少年时因在家乡打抱不平,犯了命案,避难流落江湖,在柳树下栖息,改姓柳。孔尚任在桃花扇里写柳敬亭的为人颇为生动精彩:“老子江湖漫自夸,收今贩古是生涯;年来怕做朱门客,闲坐街坊吃冷茶。”柳敬亭一生走南闯北,其中在南京生活30年。据说他相貌生得奇丑,人称“南京柳麻子”。
传说他学说书,是在文德桥练出功夫来的。当时文德桥旁有家豆腐店,柳敬亭就借住在那儿,天天对着豆腐作坊里十几口放豆浆的大缸练说书。开始还不咋的,半年下来,一天晚上,豆腐店老头儿在河边乘凉时,忽然又听见他在说书:“那武松又饥又渴,纵身跳入酒店,环顾四周,空无一人,急得武松大吼一声:‘呔!’”话音刚落,就听得豆腐棚里嗡嗡的响声,真不知有多少人在喝彩叫好。老人吓了一跳,心想豆腐坊何时成了书场?他走进一看,只有柳敬亭一人空对大缸,便要柳再说一遍,柳又说到“呔”时,就像敲响了一口大钟,又圆又亮的一声,震得十几口大缸,个个嗡嗡有声,仿佛千百个听众在喝彩。此时,老头儿才知道柳敬亭说书练出功夫来了,便把豆腐坊改成了书场,让柳敬亭说书,柳敬亭从此就在夫子庙出了大名。
解读
传统艺术的表演之所以能有恒久的魅力,就在于那些艺术家下的苦功。柳敬亭之所以能留在史册上,跟他对缸练习等行为,肯定是分不开的。我们只有学习这种苦练的行为,才不会被人们遗忘。
冯如刻苦自学
名言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
——张载
故事
冯如,广东恩平人。他是卓越的航空学家,我国飞行事业和飞机制造的开创者。十二岁时到美国谋生,刻苦自学,掌握了高超的机械技术。1903年,美国人发明飞机后,他开始独立研制飞机,几经努力,设计制造出性能先进的飞机并试飞成功,飞行能力超过美方飞机,成为举世瞩目的航空专家。他热爱祖国,在1911年带机回国,为祖国服务,不幸在一次飞行表演时,因事故殉职。他为中国航空业的诞生做出了伟大贡献。
他在美国的时候,募集了一批资金后,冯如在简易工棚里开始了他的飞机研制工作。他和助手们艰苦创业,经过八个月的埋头苦干,第一架样机制造出来了,冯如冒着风险,亲自试飞。不料,飞机刚升上天空就下坠了,冯如也险些出事。试飞没有成功。但他没有气馁,经过多次实验,终于成功了。
1911年春天,冯如和三名助手,携带两架自制的飞机从美国回到广州,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国。
1912年8月25日,天气晴朗,广州郊区燕塘操场上,人山人海。冯如站在自己的飞机上,向前来参观飞行表演的人们介绍制造飞机的经过,介绍飞机在国防、交通上的重要性。然后,在一片欢呼声中,他驾机飞上了蓝天。他飞到哪儿,人们的视线就跟到哪儿。他很快飞过了五里,高度已达二百米。他还想往上升,让观众看看飞机的优良性能。于是他紧拉操纵杆,不料用力过猛,锈损的机件失灵,顷刻之间,机身失去平衡。冯如双脚浮空,飞机失去控制,坠落地面。一场重大的不幸事故发生了。
当人们赶去营救时,冯如已经躺在了血泊中。他用尽最后的气力对助手们说:“你们不要伤心,不要因为我死了,就丧失进取心。科学试验免不了有牺牲。你们要坚持下去,让祖国有更多更好的飞机在天空飞翔。”
这位二十九岁的航空天才陨落了。冯如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他创建的航空业绩永存人间。
解读
冯如在美国,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自学成才,在简易工棚里开始了他的飞机研制工作,和助手们艰苦创业,经过八个月的埋头苦干,制造出第一架样机来,而且冒着风险,亲自试飞。经过反复实验,终于成功,他没有满足这次成功。他又在广州实验,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种为国学习,努力实践乃至牺牲的精神,实在是值得后人学习。
生物学家童第周
名言
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劳动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劳动就有一份收获,日积月累,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
——鲁迅
故事
童第周,浙江鄞县人。他是杰出的生物学家,我国实验胚胎学的开创者之一。1930年,他在比利时留学时,成功地完成了难度很大的青蛙卵剥离术,成为著名的生物学专家。在近五十年的科学实验中,坚持不懈地从事生物胚胎发育实验,取得了重大成果,晚年又成功地培育出具有两种鱼性的“新鱼”,在遗传学研究上作出了卓越贡献,在国际生物学界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著作有鱼类的细胞核移植等。
少年时代的童第周,因为家里穷,上学很晚。可他有一股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经过一个暑假的刻苦准备,童第周终于考上了效实中学。可因为这个学校当时只招插班生,他成了三年级的插班生,不过,他的成绩是“倒数第一名”。一些同学听说他基础差,很瞧不起他。
一天,一个同学神秘地对大伙儿说:
“告诉你们一条‘爆炸新闻’,我已经注意童第周好多天了,每天灯一灭,他就不见了,一定是学习跟不上,就玩去了。”
“哼,这种人早晚不是留级,就是退学!”
一位教几何的老师听到了,严肃地对同学们说:
“昨天晚上十二点多,我访友回来,看见路灯下有一个人,过去一看,才知道是那个插班生正在看书,他告诉我说:‘我叫童第周,是全班成绩最差的那个学生。’我教了几十年书,还从没听到过一个学生这样自我介绍的。我告诉他该休息了,他收起书包走了,可没走几步,又蹲在另一盏路灯下看起书来。他是在刻苦学习呀!你们不要瞎议论了。”
童第周的苦功没有白下,期末考试的时候,他的几何考试得了一百分,总平均成绩由原来的“倒数第一”,一下子跃居为“正数第一”,这下,童第周又一次成了同学们议论的中心了。
中学毕业以后,童第周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哲学系,学习心理学。1930年,童第周告别了亲友,远渡重洋,来到了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塞尔,拜著名的生物学家布拉舍教授为师,从事胚胎学的研究工作。
在布拉舍的实验室里,最难的一项工作是做青蛙卵膜的剥离术。因为青蛙卵只有小米粒那样小,外面紧包着三层像蛋白一样的软膜,要把它们剥下来,可不容易,必须借助显微镜,手的动作稍有不当,卵膜就会被撕碎,所以这种剥离术曾经进行了几年都没有成功。
一次,童第周静静地坐到实验台的解剖显微镜旁,一只手拿起一把尖利的钢镊,另一只手拿住一根细细的钢针,不慌不忙,胸有成竹地开始了剥离术。不到5分钟,青蛙卵膜就干干净净地被剥离下来了。
“其实道理很简单,卵内有压力,剥离就很难,只要先在卵膜上刺一个洞,等压力降低了,手术就容易做了。”童第周剥离青蛙卵膜手术成功的消息,一下震动了欧洲生物界。
解读
童第周自称是全班成绩最差的那个学生,让教了几十年书的老师都惊讶:他从没听到过一个学生这样自我介绍的。走了几步以后,又蹲在另一盏路灯下看起书来。他这种知道自己不足而刻苦学习的精神,让所有人都很感动。后来他能剥离青蛙卵膜,同他勤于观察和思考是分不开的。
以勤奋为起点
名言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有几分勤学苦练,天资就能发挥几分。天资的充分发挥和个人的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
——郭沫若
故事
1980年,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教授为小朋友们写了一篇文章,题目叫以勤奋作为起点。他在文章中说:“我要告诉全国少年朋友们一句心里话:在你们现在的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与其相信‘天才’,不如相信勤奋……以勤奋作为自己的起点!”
华罗庚教授本身就是这样做的榜样。
1910年,华罗庚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一个贫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不久,他因交不起学费而离开学校,在父亲经营的小货铺当学徒。但他酷爱数学,勤奋不怠:柜台旁能看到他时常研读的数学书籍;半夜里,能见到他挑灯思考的身影。19岁时,华罗庚到一个学校里当会计兼庶务。这样,他就更忙了。每天晚上大约8点钟回到家,还要帮助清理好小店的账目,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中断钻研数学。熬夜,是常有的事。
当华罗庚成为震惊世界的数学大师之后,他仍然十分勤奋。从20世纪50年代末期开始,华罗庚一直热心于“优选法”、“统筹法”的推广普及。20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国,用数学方法解决了生产中的大量实际问题,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有一次,有人问他成功的要素是什么,他反问道:“我成功了吗?我成功不成功还不知道。”接着,他解释说:“如果我还有一点成就,主要是由于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行。找到了差距,就有了奋斗的目标……下棋找高手,弄斧到班门,这是我一生的主张。能者为师,有机会就学。我没有什么诀窍,就是自己承认差一点,工作加油一点。”
华罗庚教授曾说他的“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1985年6月12日下午,华罗庚教授在东京大学的讲坛上,向日本数学界作学术报告。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时,心脏病突发,经抢救无效,蜚声国际数学界的一颗明星不幸陨落了,华罗庚教授为中日两国人民和科技界人士的友好合作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以自己的出色工作,实践了自己的壮丽誓言!
解读
无论是在刻苦自学的日子里,还是在享有盛誉的岁月中,华罗庚始终以勤奋作为起点,不断地去攀登科学的高峰。这种始终如一,保持勤学的精神和平淡应对荣誉,“最大希望就是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的品质,实在让人感动。我们无论是追求科学,还是干别的事情,都要有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