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3407  |  更新时间:2015-09-27 09:15:59  |  分类:

儿童教育

里革割网匡君,保护自然资源

名言

天地为父母,父母为天地。

——明朝王阳明

故事

里革(生卒年不详)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臣。有一年夏天,鲁国的国君鲁宣公带了一些随从到离首都不远的泗水去捕鱼。众人来到河边,选了一处水深流缓的地方下网。

鲁宣公正要亲自把网撒下去。突然来了一个人,一把抢过鲁宣公手里的鱼网,二话没说,扯了个稀烂,扔在了地上。

来人是这样急急忙忙,以至鲁宣公和他的随从还没有醒过味儿来,他的动作就完成了。鲁宣公的随从们当然怒不可遏,这还了得,竟敢撕国君的鱼网?

可他们看到撕网的人不是寻常百姓,而是当朝大夫里革,也就不好冒然发作,大家一个个都望着脸色尴尬哭笑不得的鲁宣公,只等他一句话,便可以一齐上前,把里革撕了扔到河里去喂鱼。

没等鲁宣公说话,里革走到鲁宣公面前,先开了口。只听里革激动得声情并茂地对鲁宣公说:“古时候规定,大寒以后,藏伏在土里的昆虫才振作起来,掌管川泽禁令的水虞向人们讲习使用网钩捕鱼的方法,捕捉大鱼大鳖,拿到庙里举行祭祀,然后再让老百姓照着去做,这是帮助阳气上升;春天,鸟兽即将繁殖,鱼鳖正往大里长,掌管鸟兽禁令的兽虞便禁止人们使用兽网、鸟网之类的工具去捕捉鸟兽,只打一些大鱼来制作夏天用的鱼干,这是为了确保鸟兽的正常繁殖;夏季,鸟兽长大了,鱼鳖要繁殖了,水虞便禁止用细网捕食,只是设置陷阱捕禽兽,用来作供祖宗的贡品和宴请宾客,这样做只不过是有备无患而已。况且,古时就有规定,山上再生出来的树条不应再砍,湖中未长高的水草不得去割,捕鱼不能连小鱼一块儿捕上来,捕兽不能捕猎小兽,应该让它们长大,要鞠育鸟雏、保护鸟卵以使它们长成,捕蚂蚁和蝗虫也要留下它们的幼虫。让万物繁衍生息,这是自古就有的规定。”

说到这里,里革竟用手指着鲁宣公说,“现在鱼刚好在孕育,您不叫鱼鳖繁衍生殖,又撒网捕捉,简直是贪得无厌!”

里革的这一番话,直说得鲁宣公的脸红一阵白一阵,不住地撇嘴。鲁宣公的那几个随从们暗自幸灾乐祸,心说,好你个里革,你撕了网不说,还敢点着鼻子指责国君,这不是老虎嘴上拔毛吗?哼,你别神气,只要鲁宣公一句话,管叫你这辈子再也神气不起来,说不定连你的小命也得搭上。

里革说完,大家面面相觑,都望着鲁宣公,许多人的眼神里似有为鲁宣公打抱不平的意思,甚至有人都做好准备,只等主子一声令下,便把里革拿下。

鲁宣公却低下了头,好半天没说话。过了一会儿,鲁宣公忽然抬起头来,把里革拉到自己的身边,说:“我有错,里革给我指出来了,这很好嘛。这条破网真好,它给我带来了古人之法。你们给我把这条破网好生保存起来,让我永远不忘记它。”

解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与自然平等相处,保护自然资源是自古以来形成的惯例,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春秋时期,生物资源保护的范围相当广泛,不仅包括草木鸟兽鱼鳖这些与人们生活关系十分密切的生物资源,甚至还包括蚂蚁和蝗虫之类的昆虫。由此可见,我们的祖先对环境保护,尤其是生物资源的保护是多么重视啊!

达尔文和他的生物进化论

名言

自然不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

——佚名

故事

达尔文(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创始人。他提出的生物进化论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达尔文出生在英国的希鲁斯伯里市。他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医生,19岁时就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母亲虽然出身于名门,但自从嫁给达尔文的父亲以后,便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家庭主妇。

达尔文在家排列第五,从小受妈妈的教育很多,妈妈常常带着他和妹妹到河畔散步,让他们接触大自然。在妈妈的介绍下达尔文知道了大自然里有鲜花、小草、大树、蜻蜒、蜜蜂、蚂蚁……

每当他们散完步回到家里以后,妈妈总是会教他们写这些字,渐渐地达尔文对大自然非常的热爱了。

8岁那年,父亲把达尔文送进了学校。老师总是教他们读枯燥无味的圣经,达尔文对此厌烦极了。他给祖父写了一封信,他告诉祖父非常想看他的有关植物和动物的书。达尔文的祖父收到这封信以后,便叫人送了一些书给达尔文。在祖父的支持下达尔文读了许多有关自然科学的书籍。

读了这些书,达尔文对大自然更是迷恋了,他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去捉昆虫,收集各种各样的矿石。由于对圣经不感兴趣,他的学习成绩很差,后来父亲只好把他转到了一所纪律比较严格的文法中学去读书。

上了中学的达尔文胆子更大了,他常常独自一个人来到森林里听各种鸟儿叫,并且他还把这些鸟的叫声记录了下来。

在中学,达尔文的学习成绩仍然不见起色,这时候,父亲决定送他去学医。可是达尔文对医学一点儿兴趣也没有,他要求父亲送他去学植物学和动物学。懂得医学的父亲没有同意达尔文的要求。1825年,达尔文便离开家乡,进入了爱丁堡大学医学院。

大自然的魅力给达尔文留下的印象太深了!所以,进了医学院的达尔文仍然热爱动植物学,他继续对动植物进行研究。他经常和好朋友们出外旅游,在旅游中他同样忘不了收集大量的标本。在爱丁堡大学里达尔文仍然不好好学习,他的父亲知道这个消息以后,把达尔文叫回了家,当着兄弟姐妹们的面,父亲生气地教训了达尔文:“你成天游手好闲,东游西逛,你为什么不好好学医,把我这个事业接下来呢?”

达尔文回答说:“爸爸,我在学校里一点儿也不游手好闲,我不管什么时候,都比别的同学忙,我不想学医,那是因为我一点儿也不喜欢它。”

兄弟姐妹们也七嘴八舌地帮着达尔文说话,父亲没有办法,但也不让步。他给达尔文请来一位家庭老师,让达尔文补习拉丁文,然后准备考剑桥大学的基督学院。因为父亲希望达尔文能选择一个好的职业,以后有较高的收入。

达尔文问道:“爸爸,你为什么总让我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呢?”

父亲心平气和地说:“我得对你负责,你现在不听我的,将来你会后悔的。”

为了听父亲的话,达尔文学会了拉丁文和希腊文,这一年达尔文又考进了剑桥大学的基督学院。在剑桥大学里,他认识了通晓各门学科的亨斯罗教授,达尔文便成了亨斯罗教授家里的常客,他常常跟亨斯罗教授在一块研讨自然科学中的许多问题,并选修了亨斯罗教授的植物学。每周他都和几个学生跟着亨斯罗教授到野外去采集标本。

1831年的夏天,达尔文完成了剑桥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回到了家乡。一天,正在花园里散步的他收到了亨斯罗教授的一封来信,信中说,有一艘叫做“比格尔”号的船要出海去航行,舰长很想找一位愿意自费出航的自然科学家出海考察。如果达尔文愿意去的话请他与“比格尔”的舰长联系。

达尔文接到这个消息以后,很快便跟“比格尔”的舰长取得了联系。1831年12月27日,“比格尔”号出海了。考察期间,达尔文历尽千辛万苦,跋山涉水,进入深山密林,采集标本,挖掘化石,从来“没有偷闲过半个小时”。他在物种变异事实的教育和启发下,逐渐对物种不变论产生了怀疑。特别是在南美洲亲眼看到的种种事实,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整个南美洲自北而南,同类动物有不同的特征;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同种动物也不完全一样。物种不变论对这些事实再也解释不通了。

1836年,达尔文满载而归,开始集中整理他在考察期间所写的日记和采集的标本,将婚事也放在一边去了。他还参与了培养动物新种实验、杂交实验,并由此联想到大自然也存在“自然选择”,即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他又研究了胚胎学、解剖学各古生物学的最新成就,还搜集了中国古代有关人工选择的方法和原理的大量资料,作为他的进化学说的佐证。

这次旅行,使得达尔文发现了生物的进化过程,从而推断出了人类是由海洋生物发展而来的动物。1858年,他便开始着手写作物种起源。一年后,科学巨著物种起源出版了。它以充分的事实令人信服地证明了“物种不是不变”,“一切生物都不是特殊的创造物”,而是由少数几种生物进化而来的,由此可以推知人类的起源,并且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来解释生物的进化。

这本巨著从根本上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有力地打击了“目的论”,第一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它像一颗炸弹一样投到了“神学阵地的心脏上”。

达尔文的一生都与大自然不可分割,他的理论无论是在生物学领域,还是在思想界,或是在农业生产和园艺实践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解读

大自然虽然就在我们身边,但却深邃莫测。热爱大自然的人能从自然中得到启示,漠视大自然的则毫无发现,破坏大自然的人必然会受到它的惩罚。热爱大自然,平等地与其相处,大自然也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我们的。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