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作者: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主编   |  字数:3009  |  更新时间:2015-09-26 09:16:01  |  分类:

儿童教育

珍爱大自然,

人与自然平等共处

工业革命以来,以文明自诩,却又无限扩张为所欲为的人类,已使数百种动物因过度捕杀或丧失家园而遭灭顶之灾。当地球上的最后一只老虎在人工松林中徒劳地寻求配偶,当地球上最后一只苍鹰从污浊的天空坠向大地,当麋鹿的最后一声哀鸣在于涸了的草泽上回荡,人类将看到自己的结局……

大自然创造了人类,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而不是大自然的主人。过去的很多事实已经说明,人类只有珍爱大自然,把大自然当成朋友,与其平等相处,才能得到大自然美丽的馈赠!

善待自然就是善待人类自己!

珍爱大自然,人与自然平等共处

平等篇

平等篇

舜帝心地仁善,不鞭打耕牛

名言

人只有按照自然所启录的经验来生活。

——德国叔本华

故事

据说,唐尧年老的时候决定物色一位德才兼备的人来继承自己的位置。有人向他推荐说:“舜是个好人,既孝顺,又仁慈,还有智慧。”

唐尧决定给舜一次机会。不过,他想要在召见舜之前,先亲自考察一下这个年轻人。唐尧便朝着舜家乡走去。

一天,尧来到山坡上,看到两个青年人在坡地上耕地。一人扶着犁耙,一人手中拿着一只小小的簸箕,不时地在簸箕上“咚咚”地敲两下。

尧很不理解,就上前问道:“小伙子,你们俩这是在干什么呢?”

“我们正在犁地哩。”那个敲簸箕的青年人马上热情地回答。

“我还从来没有看到像这样犁地的,别人总是手中拿着鞭子驱赶牛耕地,你们是不是没有牛鞭了,所以就拿这种簸箕当牛鞭?”尧还是大惑不解地问。

“哦,您不知道,我们两人已经犁了大半天了,这一大片耕过的地都是这头牛拉的犁。牛很累了,我们实在不忍心再拿牛鞭来抽打牛,所以我们就用这只簸箕换了牛鞭。敲打簸箕的‘咚咚’声照样可以使牛拉犁往前走,而牛不再受那种被抽打的皮肉之苦了。”那个青年人很认真地说。

“哦,我明白你的用意了,原来你们是为了保护耕牛。你们做得很好,耕牛虽然是畜生,但也是我们的好朋友,没有它,我们就没法耕种了。”尧感到这两个年轻人心地很善良,又能出好主意,真是两个人才。尤其是刚才说话的青年人不仅心地好,说起话来头头是道,而且眉宇间有一股英武之气。尧心想:“这个年轻人真不错,不知道舜有没有他这么仁慈。如果找不到舜,就让他做我的接班人吧!”

正在这时,从山坡的那边走过来一个头发斑白的樵夫,那樵夫挑着一担子柴薪,看上去很累的样子。那位敲打簸箕的年轻人立即放下了手中的活计,对另一个人说:“你该休息一会儿了,牛也该休息一会儿了,我到那边去帮助那位老人把柴薪挑下山了再来犁地。”

说完,年轻人就跑过去帮助那个老人挑柴薪去了。年轻人一直将担子挑过了一个山头才回转身来。

尧问那个蹲在地头上休息的年轻人:“帮助老人挑柴薪的人名字叫什么?”

那个年轻人脸上露出一副佩服的神情,回答说:“他的名字叫舜,是我们这儿后生中的榜样,他不仅勤劳、勇敢,又有好心肠,我们都非常喜欢他。这不,你瞧,这是他今天帮助的第三个人了。”

尧捋了捋自己的花白胡须,心中好像悟到了什么,连声说:“原来他就是舜啊!”

舜回来后,尧拍了拍他的肩膀,赞赏地说:“我找的就是你这样的接班人啊!我看到了你不肯用鞭子抽打牛,说明你的心地善良,能够与自然平等相处;你用簸箕替代鞭子,说明你的智慧高,能够想到好办法保护百姓;你帮助老人挑柴薪,说明你的品德好,愿意帮助别人;我刚才还听了你的同伴夸奖了你,说明你的人缘也不错。所以,我决定让你做我的接班人。”

由于尧的赞扬,舜在部落里的名声越来越好。果然不久在尧的提议下,同时也是在部落人的推举下,舜继承了尧的位置,做了部落首领。

解读

人与动物共同生活在地球上,都是地球的主人,本应平等相处。而且,大多数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许多贡献。比如,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牛马等动物是人类使用的主要畜力。即便是科技发达的今天,在一些偏远山区,依然有一部分人使用牛马当畜力。

西伯昌不设围场,不伤鸟兽

名言

我们对环境的反应决定了我们的感受。

——美国戴尔·卡内基

故事

周文王姬昌(公元前1152年前1056年)本是商朝西岐的西伯,即西方诸侯之首。在没有建立周朝之前,人们称他为西伯昌。西伯昌治国,注意发展生产,体恤百姓艰辛,很得人民的拥护和爱戴。人民群众说他的恩德比山还重,连花草树木和飞禽走兽都能够感受到。

有一次,西伯昌要带着自己的文武大臣们到城外去了解民情。有一个名叫散宜生的上大夫出了一个主意,对他说:“大王为天下日理万机,明天好不容易有点空闲出去轻松一下,我让两位大将已经做好了准备,在都城的南门外围成了一个猎场,大王可以一边了解民情,一边围场打猎,也好体现一下我朝君民同乐的升平景象。”

西伯昌听完,想了想,没有表示反对。

第二天,周文王带领文武大臣出了南城门,来到了猎场。只见大臣们手中拿着钢叉利剑,带着黄鹰猎犬,非常威风。一会儿,大家在猎场周围布成了罗网。

西伯昌骑在骏马上,看到猎场里有各种各样的野兽和飞禽,心中想到,只要一箭射出去,肯定可以让那飞禽从天空中掉下来;一叉投出去,肯定可以让那狡兽倒在地上。这时,有左右递来了弓箭和钢叉。

可西伯昌将弓箭和钢叉放在了马背上,不忍射猎。他问身边的散宜生说:“这儿原来没有围场,现在为何将围场设在此地?”

散宜生在马上欠了欠身子,很快回答说:“这里的围场已有好几年了。平时不准任何人来这儿打猎,专等大王的到来。所以这儿的野兽珍禽很多。今日大王出城访民疾苦,正好顺便射猎,让大王的心情畅快一下;大臣们久在禁中,也可以跟着大王行乐一番!”

西伯昌听了散宜生的话,没动声色,对大臣们问道:“大夫散宜生说的对吗?”

随从们看到大王已要动手打猎了,哪敢败大王的兴致;况且自己好不容易有这一次与大王同猎的机会,岂能放过去。就同声回答说:“大夫散宜生说得极是!”

西伯昌的脸上陡然变得异常严肃起来,对大臣们大声说:“大夫说错了!你们都跟着错了!”

大臣们一听,人人面面相觑,以为西伯昌在说着玩儿的。只听他继续说道:“现在正是万物发舒的时候,我们怎么能随意捕杀取乐呢?过去我们的祖先伏羲帝从不打猎。有一次,伏羲的首相风后拿了一只野兽去献给伏羲享用。而伏羲对风后说:‘现在人们吃的荤腥都是动物的肉。人们为了自己能够有美味的东西吃,有可口的东西喝,就打猎以动物的肉为食,以动物的血解渴,以为这才是滋养之道。而不知那些野兽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去猎杀它们,于心何忍!’所以伏羲教育他的大臣们不要去打猎伤生。我今日也要像伏羲那样,宁可食五谷杂粮,不愿吃这禽兽的肉。让这些珍禽异兽随其天性在这儿生活下去,彼此之间无伤无害,以养天和。”

最后,西伯昌没有在围场打猎,而是带着群臣到民间访民疾苦去了。后来,他又派人将这个围场撤除,号令文武百官不要滥杀飞鸟走兽。

西岐臣民在西伯昌的倡导下,在限制打猎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因此,西岐迅速强大起来,到了西伯昌的儿子姬发执政的时候,西岐以其强大国力再加上各诸侯国的拥护,打败了东方的商纣王,建立了一个新兴的王朝——周朝。

姬发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周武王。周武王登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追封他的父亲西伯昌为周文王。

解读

现代生物学已经证实,每一种生物在大自然中都有其独特的功能与价值。无论是哪一种生物受到伤害,整个大自然就会受损,自诩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也会遭受损害。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大自然平等相处,保护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